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1#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道士塔,莫高窟, 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   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 ,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 狼山脚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 ,吴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 ,夜雨诗意,笔墨祭,藏书忧,腊梅, 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 構成了一幅幅的美麗圖像, 在腦中午夜夢回,喚醒沉睡已久的情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2#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认真接触余秋雨老师是读他的《道士塔》,从此我便甘愿承受他所带来的关于文化的精神追讨。
      这本《文化苦旅》我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只是同学借着看的时候让他妈帮我又装订了一下。呵呵!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废墟》了,中国人喜欢遮掩,喜欢大团圆,因而文学中缺少悲剧因而缺少真正深沉的文学。一石千浪,从而引起了读者对文化`历史`中国人性格的理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3#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喜欢《文化苦旅》这本书,看多了现在浮华的小说,偶尔看看这样的散文,我们的心就不会跟着浮躁的城市而浮躁,更多的是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自己周围的点点滴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4#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苦旅可以说是秋雨先生早期对文化探索的呕心力作,也可以说是他的文笔巅峰。我不是说现在他的文章就不好了,但就用笔的纯熟和文字的美感还是要首推文化苦旅。
    每读一次文章你都有新的感受,这就是好的文章能够带给你的奇妙的地方。就像是天然的奇石,鬼斧神工的天地造化,让人越品越有味道。比及那些泡沫化的东西是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5#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余秋雨的批评不绝于耳,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道理,我更无需关心余秋雨的人品,这些对于我来讲并不重要!!我只知道我寒假通过这本书跟随余先生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于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在莫高窟,在废墟中,在沙漠上,在天一阁里,在地下古城中。这个五一假期我特意去了一趟七朝古都--开封,在那里,我寻找大梁古老建筑,参观了铁塔,繁塔,看了禹王台,山陕甘会馆,还登上了老河大东门的古城墙。在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开封能够保持较为原始,实属不易!在这里,就连充满铜臭味的金融机构的建筑都显得那么古朴,真是怎么看怎么舒服啊,记得在未去之前,向我一河南老兄表白的我的打算,他竟然一口否定我的计划,“开封很破的,没什么可看得”,也许正是这句话,更加激起我亲自去体验一下开封到底有多破的愿望,知道我走进他,我才发现,我来到这儿值!!在那儿两天,我不仅领会到开封的历史文化,更深刻的感受到河南认得热情,好心肠!!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6#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读一个人的写作,正如读一个人的生活。
  
  透出来的不仅是文字的美丽,还应该吸取一些作者的思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7#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终于克制自己在读书之前不看豆瓣的评论了。
  
  一直以来很抵制中国诸多文学家的书籍,总是伴随着言过其实的宣传,让少年时的我一次次辛苦积攒的零花钱付之东流,记得初中时候买过一本《相约星期二》,余秋雨作序,而我在读到第24页之后,便永久的将这本书束之高阁。
  
  他是成年版的郭敬明,和娱乐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做娱乐节目评委,和影视演员结婚……兴许因为我低调的生活态度,始终不喜欢高调的一切,故此对余秋雨先生敬而远之。
  
  而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浅薄,是在看了《文化苦旅》之后。
  
  作为一个喜爱旅游的人,每一次的出发,在路上带一本书,是必须。余秋雨如是。他将旅行与中国文人的苦难相连,让一切的旅程变得悲壮和深厚。中国是一个何等悲凉的民族,一切矛盾着的美感和愚昧都在这里并存,一切最先进和最落后的文化都在这里衍生,中国的古老和现代让这里变得异常神秘动人,而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明白这些神秘和动人?大多数的人,还是哪里来的哪里去,静静的走在时光流淌过的每一个平凡午后,走完人生的终点。
  
  细细品味了《文化苦旅》中一切描述我到过之处的文字,我曾经到过的脚印如此肤浅的落在尘土之上,风一吹过,烟消云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8#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先生从一出名到现在,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学者.我不知道他在文革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但是至少我们通过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正直,有中国良知和责任的学者.我们中国天天在喊我们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可是我们的文化呢?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容易走极端,以前是对西方文化全盘否定,只崇尚我们老祖宗的文化,现在又陷入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太看重西方人的文化,为了所谓地奥斯卡大奖,为了迎合西方人的文化,我们不惜几亿拍些东西文化都不是的大片.是的,现在人人都在讲全球化,都在高喊要和国际接轨.难道接轨就是要把我们的文化抛弃吗?没有属于自己文化的民族它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它的文化产业不行,它也不能算是强国,即使它现在武器先进,经济发达,可是没有文化这个精神支柱,它也站不起来.在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看余秋雨的散文,基本上它的散文我都看过了,有的还看了很多遍.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对我们文化的思考和对未来文化走向的担忧.文化如果是个苦旅之行,那我们也要乐此不疲的走下去.因为有了文化,我们这个星球才不寂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9#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现象发人深思。像余秋雨这样的卑劣小人,竟被那么多愚人追捧,这是中国民族堕落的一个表征,也是中国文化亟待更新的一个标志。
  一言以蔽之:文章庸劣,人品太差。余秋雨的文章是最坏的一路文章,如果谁把余秋雨的文章当成“美文”,那在读书和写作上,就算是彻底没有出息可言了。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太低下。
  
  2010年1月12日修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0#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把这本书区定为“黄色书籍”在于现代文学老师讲的一个段子。
    他说,这本书当年那个风靡阿,香港妓女包包里有三样东西部离身。
    一曰 套套 生活安全保障
    二曰 化妆品 外部必要装修
    三曰 《文化苦旅》一本 催情信物
  
    就此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13:27 , Processed in 0.0441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