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蜗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蜗居》之后让我想到了我和我姐,太像了,简直太像了。。。。简直就是翻版。。。。海萍就是我姐,我就是海藻,真的,,,在我十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是比我大一岁的姐姐把我带大的,所以我很理解海藻对海萍的感情,身为独生子的小贝是永远永远都不可能体会到的。。。其实也不能怪海萍,她也是被现实逼得,而且她又没其他可以诉说的人和去处,所以她只好对海藻诉苦,但她不会想到她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海藻产生巨大的影响,她也不会想到,只要是关于她的一切要求,海藻会不惜一切来满足她,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辞,何况是身体呢!!!!唉!!!!!谁的错呢?????是现实的残忍,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进行评论谁对谁错。。。。。。人生就是这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2#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每日电影搁一搁。
  蜗居。
  因为买专业书,在卓越附送的书。。。拒绝电视剧的拢长,一口气看完了原著。。。
  沉重。看了有些后悔。但有有些庆幸。
  
  
  赤裸裸的现实。
  
  石库门。。。复兴公园附近。。。书中的叙述。。。
  一个月前的调查还历历在目。。。
  还记得瑞华里边上**里的老大娘们,围着我们三个大学生,凄惨的控诉着房地产商的流氓行径。。。
  “多好的地块,才给这么点钱。。。我们到哪里去买房子。。。”
  “就为盖新天地的外国语小学,要拆整片里弄。。”
  “半夜里那棍棒赶人走,还让不让人活了。。。”
  “我们找记者,找居委,甚至找信访找市民信箱都没什么具体解决方案。。。”
  “你们大学生一定要去上头反应啊。。。”
  每天,弄堂里会聚集一大帮人,商讨如何上诉讨回公道。。。
  
  
  
  婚姻。现实。
  小贝的浪漫与柔情是因为他身上仍旧残存着学生时代的幻想吧。。。
  
  什么是爱情?
  虚虚幻幻。
  
  
  宋思明说他爱海藻。
  但这份爱中参杂了多少杂草。身份地位的虚荣。驾驭并完全拥有的欲望。对青春的怀想。
  女人把对青春的渴望发泄在了化妆品、服饰上,而男人对青春的回首却如此激烈。爱是种借口吧。
  
  海藻说她爱小贝。
  现实的爱中,物质,永远是前提。当爱走到拐角时,柔情还在,但现实的无奈却无法让人停留在爱人的空中花园里
  海藻真的爱小贝的。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再宽容的男人也忍受不了。。他已经离开。
  
  小贝他说爱海藻
  男人的爱是自私的。比起女人来。男人的雄怀有多大占有欲就有多大。
  男人可以说不爱了就爱了。当时的痛是真实的。但过后会揩去眼泪继续恋情。
  但大多数女人不可以
  
  海藻最终说爱宋思明
  是种习惯吧。
  最后的依靠。
  
  我只有羡慕海萍了吧。
  他们这对也许是最圆满的。忽然想到自己的爸妈。
  期间的分分合合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踏实的勤奋的工作,房奴就房奴呗,到了中年,可以有套宽敞的房子,彼此相爱。。。
  
  
  忽然很矛盾。
  我的价值观世界观被狠狠地撕碎。如今的专业。是要做上上人的。
  城规。政府。。
  双规是电视剧的结局。难道会是我的结局吗。。。
  身不由己?红杏出墙?。。。
  我的另一半呢?同处一个阶层?一起堕落?
  
  今天问爸妈,毕业了若还不能赚钱,会一如既往的资助我吗。。爸妈笑我傻。。。
  
  海藻说有些事迟早要知道。
  忽然非常害怕离开学校的那一刻。。
  也许是我仍旧深深将自己埋藏在孩童般的虚幻里,才会像如今这般的开朗无虑吧。。。
  
  我真诚希望。大学生们都看一看。
  看完奋斗看蜗居。
  
  更加努力的奋斗吧。管他什么未来。什么结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3#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放假前就听说《蜗居》这部电视剧很火,真实的反映了当今现实,无奈没有电视,不能一睹其精彩,又不愿在网上浪费时间,加之自己本身不是特别热衷于电视剧,觉得不看也罢,但后来陆陆续续有人提及这部电视剧,于是心有些痒痒,,恰巧在报亭考到了《蜗居》的小说版,暗想有时间一定要一睹芳容,究其魅力。
  
     回到青岛已经有些日子了,人问回家的感觉怎么样?答:蜗居了。于是去把这本书买了回来。没有繁杂序言,没有名人的评赞,略览目录,故事开始了。情节一节一节,不同时空的转换,如同在看电视一样。
  
      看完了,故事结束了。宋思明撞上货车死了;海藻出国了,但是她的的孩子和子宫一起没有了;海萍中文学校成立了。。。脑中一直在像这样一句话“出来混,早晚都要还得”一个人选择了一条路,就选择了一种人生,无论是是喜是忧都得接受,空想当时的如果只是徒劳。刨根究底,故事的起因就是为了买一套房子。如果不是为了买一套房子苏淳就不会为了赚钱而去私卖图纸被抓;海平不会为了赚外块去教老外中文以至于后来开了自己的语言学校;海藻不会为了给姐姐海萍筹集房费而去找当宋思明并一步步成为他的小三;贝利不会发现海藻的奸情与其分道扬镳。。。
  
      姐姐海萍是如今众多白领的典型,美其名曰白领,可事实是也不得不为生活劳碌奔波的,省吃俭用,日积月累,然而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房子涨价的速度。租的房子小,只能让母亲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回到乡下,而自己忍受着离子之痛在城市为儿子奋斗,换来的是儿子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生疏,把自己抱他当做一种惩罚。于是海萍坚定了买房子的决心,因为儿子,即使再苦再累。于是无论如何,房子就是她的一切。看着妹妹为了自己和宋思明走得越来越近,以至成为其小三,虽然她也为妹妹心痛,可是在生活面前,她只能沉默,虽然她从小疼爱自己的妹妹,甚至甚于自己的母亲。当自己的曾经整天嫌之没出息的老公因为钱而私卖公司图纸被抓时,她才觉得与老公相比,房子其实也许并不那么重要。
  
      因为海藻从小视姐姐海萍为最亲的人,因为姐姐从小给予了她甚至比母亲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后来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无论姐姐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海萍,以至可以为了把钱借给姐姐让其买上房子,推迟自己和贝利的婚期;以至放弃最初的矜持和纯洁让自己甘当小三,投怀送抱于宋思明,并最终卷入宋思明因自己作孽而锒铛入狱这场悲剧。当初和贝利沉浸在甜蜜浪漫二人世界的海藻或许怎么也不会预料到自己会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一陷而不可收拾,也或许是她真的爱上了宋思明,比只会制造小浪漫的贝利更加成熟成功,更加有男人魅力的宋思明,甚至可以不要名分,不在乎外界的鄙夷的目光。或许是向往那种对所欲所求无不满足的畅快感。或许是车到山前不得不相信前面还有路,不论是死路还是活路。
  
      宋思明身为市长秘书,虽不说官位显赫,但官居要职,他出门在外代表的是主子,而谋得私利。而终功利熏心,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可是宋思明不失为一才子,办事沉稳老成,张弛有度,周全妥当,游刃有余,以故事启示他人,深刻恰当,一语中的。对于海藻,他或许是真心的,而不像海母说的那样,只是把海藻当做一个炫耀成功的小三。因为他觉得海藻像自己大学时期曾经默默爱慕对象,因为他其实并不是自己老婆的第一个男人,因为他觉得自己夺走了海藻的第一次,殊不知,那血只不过是因为海藻信期提前。自己给不了海藻名分,但真正爱她。自己东窗事发之际,他想着的仍是海藻,留给已经怀孕的海藻500万,确保她以后的生活,而自己可能因为这样而争取不到宽大处理的机会,被处以极刑。
  
  。。。。。。。。。。。。。。。。。。。。。。。。。。。。。。
  。。。。。。。。。。。。。。。。。。。。。。。。。。。。。。
  
  哎,没有文邹邹的哲理感言,就想说一句话: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4#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客观的讲,这真是一部言语非常肤浅的小说。以至于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它消化了。不过,还得承认一口气看完还是能说明这本书还是有吸引我的地方。看这部书的初衷是因为身边太多人在议论“蜗居”,好奇也好,跟风也罢,最后还是决定看看。
      书的内容围绕几个主要人物展开。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小人物海萍在围绕买房事件上的变化的确让人有点鼻头发酸,那种生活艰难下的挣扎,那种对一处房子的朝思暮想,那种情绪上的歇斯底里,让人在叹息之余不由的心生同情。
     海藻本是一个破坏者,一个被人啜骂的第三者,但是从她的情感变化上我却表示理解。因为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只有身处她的位置才能体会,一方面她想衷于小贝的纯情,另一方面在宋思明的殷勤和保护下又欲罢不能,她爱小贝但是她也爱宋思明,到最后,我的感受是她对宋思明的依赖与爱早已超出对小贝的爱。这完全是因为宋思明的成熟气质和对于海藻来说无所不能的本事打动了她,一个刚走出校门、没钱也没有社会背景的大学生,她的虚荣心只有在宋思明身上才能得到满足,小贝给不了她。一旦步入这种虚荣又华丽的生活,再让她回到赤贫的生活中,她又怎么能顺利的转变呢。所以在她决定回到小贝身边时她心里想的还是宋思明。
      宋思明是一个让人觉得很拧巴的人,一个让人觉得好坏掺半的人。他不过区区秘书,倚仗手中的权力,追求不属于他的物质、情感。所以男人有权或有钱都不见得是件太好的事。在某些人面前他不过是个小人物,但在另一些人面前他却成了一手遮天的人物,人的身份在不同的人面前会有戏剧性的变化。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他的人格魅力,他对海藻的情感很真挚,尽管海藻只是他不能得到的情感替代品,但是他追求海藻下的功夫也足以让心地单纯的海藻感动涟涟,他虽然权力不大,但是却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不张扬也不虚浮,为人聪明,尽管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但觉对是有头脑的那类人。有因必有果,最后的结局虽然很惨。但是却也是他最好的归宿。
     《蜗居》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每个人都很挣扎。生活在自己的位置上挣扎,无法洒脱,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房奴”、“小三”、“啃老族”围绕这些事件足以吸引人的眼球。所以这部书火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5#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名字,熟悉的电视局的回忆。。  作者介绍:  少妇六六,遭遇中年危机,在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中,以笔墨抒发胸中的郁闷,本期望实现家庭和谐,不想无心插柳,数年信笔由缰,著有《王贵与安娜》、《双面胶》等作品,文字若能博君一笑,便算有所成。     如今柳荫之下有意栽花,新作《偶得日记》即将出版,为准妈妈们提供一本“开心妈妈辞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6#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昨晚用手机把蜗居看完,这么烂的东西我肯定是没有耐心看电视剧的。三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把它解决掉让我觉得没有那么浪费。
  小贝肯定是天蝎座男人,因为他的所有做法都和我之前的男朋友一摸一样,除了后来的骂脏话以外。这样的人好起来会对你超级好,但是嫉恨起来也能把你折磨死,分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极度恶心海藻那样的傻逼女人,一点不值得同情,最后落个出国的结局真的事算便宜她了,我觉得她应该得精神病然后余生一直活在精神病院这才是她最好的结果。这种虚荣心极强极贪婪的女人真真正正让我看不起,我发誓水瓶座里不会出现这样的人。鉴定后认为是双鱼座。
  海萍太要强,也不像水瓶座,大概是狮子座,金牛座之类的星座。
  宋思明这个杯具男,上了一个二手货还当处女好好供着,他简直是傻X中的大傻X,什么人才是你最重要的你永远搞不清,整个比自己小将近20岁的小妹儿玩玩难道就这么爽么?真不知道你一个42岁的男人怎么还会有这么好的体力,活该你最后悲惨结局。多行不义必自毙。人性的丑陋在他身上完全体现。哎,突然有感触觉得他可能是处女座,哎,杯具了。
  苏淳就不说了,懦弱男,但我觉得是书中最清白的人,最起码心里没那么多贪欲。
  
  
  哎,这种书看完真的很让人气愤,时代的悲哀。
  房子房子,全是房子,没劲。
  贪慕虚荣的女人,没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7#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 大家都在討論 蝸居 的電視劇 是否過於色情 但不得不承讓 書更直白 更刺向現實...
  我只是一直在想 海萍是不是有點自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8#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海萍对马克说,如果时光是盘录影带,我希望它退回到我22岁的时候,那样我会携着爱人,离开上海这个大城市,在家乡的小城镇买个房子,一辈子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宋思明对妻子说,如果还有来生,我宁愿做一只笨鸟,不飞得很高,不飞得很远,拉着你的手,每天逛逛菜市场,为了几毛钱菜价斤斤计较,在我看来那就是一种幸福。
      而海藻曾经就拥有这种幸福,当幸福就在身边的时候,人们往往不会珍惜,觉得那是理所应当的。只在转身的一霎那才会发现,你曾经的“眼睛”已经成了别人的“眼睛”。
  
      我想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他们还是会做出年轻时一样的选择。宋思明早已料到自己会有乌拉拉大厦将倾的一天,海萍也曾无数次诅咒过这个“破城市”,但是他们仍然选择竭力往上走。所谓的“时光倒流”,不过是一个受伤后寻找补偿的借口。
  
      听说这部剧已经很久了,还有友人推荐一定要看看,却一直对看它提不起兴趣,因为我觉得我都能想到故事的情节: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为了能留在现代繁华的大上海,为了一套房子的所有权,出于主动或被迫做了别人的小三,受到了社会的歧视,结局一定是个杯具。
      只是恰好编辑部里有一部原著,闲来无事,就随便翻翻。然后就被诸如“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房子是婚姻的坟墓”、“儿子吃奶粉要花钱,穿纸尿裤也要花钱,进出口双向收费,比中国移动还狠”此类的话逗乐了。晚上回到宿舍把白天在书上没看完的故事,在优酷上跳跃式地看完了。
  
      房子是城市压力最集中的体现,当海萍面对失意的海藻仰着头淡淡地说“现在我算是在这个城市扎下根了”时,带着过来人饱经折磨的沧桑和坦然。房子其实就代表了人对这个城市的欲望,这个城市的电影院、话剧院、商场、书城……一切一切优秀的城市资源,如果没有一套房子,就代表着你不过是它们的匆匆过客,随时会来,也随时会走。
  
      我相信我后来在网上看的几集视频,是删了又删后的最“干净”的成果。但比起来只能看电视的观众我仍然是幸运多了,广电总局早在几个月前就在地方电视台禁播了该片。《蜗居》的“刺”其实没有那么多,至少结局依然是贪官受到了惩罚,小三没有好下场。但那仅有的一些“刺”又刺痛了谁的命门?让处处为青年人“着想”的真理部,对其禁之不及,生怕污染了刚从象牙塔出来的大学生们纯洁的思想,生怕女大学生们毕业后不去找工作都去做小三。归根结蒂还是,《蜗居》真实反映了当代毕业生们的困境和想法,这种想法使习惯了以主流价值观为导师的高层很不以为然。因此有些专家下了定论:该剧不利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奋斗观。
  忽然想起一句网上流行的话: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情商与管理者落后的智商之间的矛盾。如果一个本科学生十几年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被一部《蜗居》就扭转了,教育部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作为,而不是仅仅把罪责推到一部电视剧身上呢?
  
      扯远了。
      如果“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这样的句式能让负疚的心稍稍安慰一些,不妨yy一下,如果yy之后,你依旧很负疚,不妨把当下当成时光可以倒流的那个时刻……
  
  后记:
      给某家报社写简历,让我有机会把从初中到现在所有读过的书目整理一遍(要求经典阅读书目不少于30本)。忽然很汗颜,把看的什么教程什么概论都写进去了,以自己显示确实看了很多书,就差没把《梦里花落知多少》也写上了。
      而在回复中要求阅读的28本书目中,除西方哲学史偶尔翻过几页外,其他几乎都是连名字也没听过的。我原本以为我杂七杂八地也算是读过一些书的,看到那长长的书单还是着实刺激了我。忽然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到大一,我一定会多读读书。。。呵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9#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等待和爱是不够的。小贝给不了海藻什么,宋思明却能帮海藻解决一切问题,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在海藻眼里,宋思明不仅有风度还很有能力。很多人都批评海藻,说她贪图钱财,也许电视剧是这样的,书里却不是,书里的海藻不会为钱为物质而活,她从不介意跟小贝一起过寒酸的生活,她后来有了钱也很少花在自己身上,她给宋思明买衣服买鞋袜,却很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海藻是真心爱宋思明,在小贝和宋思明之间,她很明确地选择了宋思明。小贝自己也知道海藻是因为爱离开了她。小贝第一次离开不久就回来了,他以为海藻只是一时身体出轨,他是真爱着海藻,所以能够原谅海藻。可是很快他就明白海藻是移情别恋了,他要的是海藻的爱,不是海藻的身体,不是海藻的同情,他又一次走了,再也不回来,因为他明白,就算海藻重新回到她身边,他得到的也不是她的心。虽然很同情小贝,还是必须说,宋思明是个好人,他有资格得到海藻的爱,有能力让海藻幸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0#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蜗居》,觉得很害怕。写的很现实,而且觉得也有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权分子容易得到一切,虽然最后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啊,但是毕竟是小部分。这个社会太腐败。
    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个说法也开始相信了。男人是个危险的动物,呵呵。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4:03 , Processed in 0.0448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