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蜗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1#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电视剧版的了再看书的,会觉得书里写的还比较仁慈,电视里赤裸裸的画面表达纷争、投靠、迷失、纵欲让人更加……心寒有心酸。     为一套房子折腾来来去去?是为了在这个城市里立足,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为房子折腰。      我看完了电视剧版本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当一个踏踏实实的生意人。      知识分子买不起房嘲弄玩游戏的人,当官的主持游戏呼风唤雨最后被双规。      当个生意人,我吃香的喝辣的早早夕夕奔波饭局~      一样玩老百姓,一样被有权的官儿玩。            “在这个暧昧的大城市里,迎面扑来了丁香的气息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2#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很早就听说《蜗居》是一部很真实的片子。因为没有时间,迟迟没有看。昨日闲着无事,弄了六六的原著。我一直认为读原著速度要快很多,可以马上了解这个梗概。
  
      故事马上就吸引了我,一直看到凌晨4点。整个故事好像就是社会的缩影,把这个现实世界全力解构,再把一个个真实的可怕的片段组合在一起。
  
      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得到不同的《蜗居》,有的人看到买房的艰辛,有的人看到被背叛的愤怒,有的人觉得时代和社会的无奈,有人同情海藻的选择,也有人鄙夷小3的存在。
  
      不仅剧情,每个人设也都真实的无懈可击。会产生很多共鸣。
  
      我们看的时候或许都会或多或少把里面的人物对号入座。所以也会产生对人物不同的解读。看到小贝的哀嚎时,内心不由得阵痛。当然也有人觉得选宋秘书是这个社会完全可以理解的,时代就是这样的,海藻和宋思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这是早就这个社会浮躁的一种原因吧。每个人都去找寻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把别人置之一旁。混淆了自由的限度最终导致了混乱。
  
      此外,宋思明到底喜不喜欢海藻呢。应该是有的。但是只是因为她像苏惠。假设他最后没有东窗事发而继续做市委秘书,和海藻在一起。等到海藻老了之后宋秘书会不会又遇到一个像苏惠的呢?而且是像年轻时候的苏惠?到了海藻老了不在像苏惠了,会不会又是一段这样的故事呢。
  
      有的人觉得小贝没有宋秘书有权势。也没宋会浪漫,会生活。但是谁不是从愣头青一步一步成长的。宋秘书不是也曾经没有势力而怯于向他的初恋暗恋对象苏惠表示么。选择一个即将日薄西山的股票,把自己的蓝筹股丢在一边。
  
      不过社会就是这样。存在只能承认它的合理。即是它却不合理。
  
      前一段时间的《奋斗》让毕业生们跃跃欲试,这时候一部《蜗居》泼给我们当头凉水。每年夏天我们总会选择做卑微的蚁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蛰伏。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点像海萍和苏淳。不断地奋斗,就为了那房子的理想,生活的理想。生活也许磨掉了年少的风华,侵蚀了锐气和活力,徒增人情世故,多少都让我们染上小市民的习性。但是那点微薄的理想和目标却没有失却。
  
      我们就是不甘心失败,不甘心沉沦。
  
      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MARK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3#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老话题了,但我还是想说几句……
  
  本来不打算随着大流的,心想不就是说房子的问题吗?
  
  最后我还是窝了,只不过我看的是书,不是电视剧。
  
  看电视很容易被演员的表情,动作牵着自己的思路,但是书中的白纸黑字留下的却是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杂念也就是一些在看书的过程中的感想。
  
  初看《蜗居》时,迎面扑来的就是海萍一种很慌忙很艰辛的生活状态,小小的出租房,相对不高的工资,压抑的工作环境还有在大都市生存的困惑。
  
  看到海萍一小家子的生活,我就想起来我在过去20年的生活。
  
  我们家从根上说是福州人,我爷和我奶当年从福州到南平,后来在那个小山城里养育了四个孩子。
  
  我们在家都是用福州话交流,生活方式则是南平的,福州的混着来。
  
  后来四个孩子长大,建立了各自的小家。
  
  小时候,我不清楚叔叔伯伯都住在哪里,我只记得我在我们一家三口在舅公家住过,我们在奶奶家楼上的天台搭的竹棚住过,后来被抓市容市貌的人赶了出来,然后我们就在离爸妈单位比较近的地方租了房子,那时候我上了幼儿园,记忆已经很清楚了。
  
  当时我们租的是一幢三层小楼的一楼,那段时光还是很快乐的,不过常常伴着老妈和二楼的女租客因为漏水的事情吵架的声音。
  
  最后,我们搬进了爸妈单位的宿舍,在那个小房子里,我度过了对我人生很关键的13年,有苦,有甜,有酸,有辣的13年,感受人间各种遭遇的13年。
  
  上大学那年,因为老爸工作关系,我们把家暂时挪到了厦门。
  
  南平的朋友以为我们在福州的老家有房子,福州的亲戚以为我们在南平有房子,而大学的同学以为我在家有房子。
  
  其实我们是属于没房一族。
  
  我妈在家有点像海萍,处于主导地位,我在看海萍吵架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因为那些骂苏淳的话,我妈也经常骂给我爸听。
  
  虽然老妈经常为了银子大发牢骚,但是我妈对于房子从来没有任何要求。20多年来一直跟着我爸搬来搬去。
  
  在家庭当中女人的付出总是比男人多,她也要工作挣钱,她还是操持家务,还要相夫教子……等到男人出息了,可能还要担心男人不忠。
  
  《蜗居》中,宋太是很值得同情的,不知道书中描写的宋太和电视剧中的有没有很大差别。
  
  她为了宋家付出了很多很多,最后对海藻的爆发,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
  
  和同学聊《蜗居》时,她说她不喜欢海藻。
  
  我觉得海藻的遭遇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海藻的影子。
  
  我们在大学里过着单纯的日子,月末省钱为节流,期末熬夜为成绩,但是每当我们一提起将来找工作的事情,每个人总是要不免叹一口气,然后不敢再想。
  
  媒体不断报道的社会现实已经让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害怕迈出那第一步了。
  
  我不只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某男或某女和当初的海誓山盟告别,最后选择了自己不太讨厌却能带来物质保障的人走进教堂。
  
  我有个亲戚也是这样,结婚对象并不是自己的最爱,但是对方能让自己少为生活操心一些。
  
  海藻和小贝在一起的穷开心被海萍夫妇的生活状况狠狠地打击了一下,她的潜意识中仿佛看到了将来的自己,也会和小贝为了柴米油盐闹个不停,当无所不能的宋思明出现时,海藻觉得生存的压力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她为了再也不为生存烦恼,她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真爱,最后走上了一条女人万万不能选择的道路。
  
  有的人说是海萍的虚荣把海藻逼上了绝路……人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当一个人做出选择的时候,她考虑的不只有自己,还有无数个他人,她想到的不只是现在,还有看不到的未来,所以要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更何况我们在做评价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物都很复杂,都有很多的无可奈何,能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这也是我喜欢《蜗居》的原因。
  
  生活本就如此,你永远也烦恼不完。
  
  我记得上次看一个名人的访问,他说你要是把生活中这些烦心事都想透了,那你的生命也就差不多了。看似调侃的一句话也不无道理。
  
  之前和朋友讨论《蜗居》,我说看完书心情很沉重,她问我是房子还是人?
  
  我说是人。
  
  房子的问题其实就是钱的问题,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关键的是人对房子的心态问题,这就不仅仅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PS:此篇文章同样也发表在我的博客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4#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本书,我的情绪都被搞得灰灰的,莫名的心里发堵。这本书的确是本让人讨论争议的书,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它写得怎么好,而是抓好了主题,蜗居,现在的房价实在太让人望而生畏了,老百姓的能力离房子太远,所以这方面的共鸣是肯定的,但说实在的,我一点也不喜欢海藻海萍两姐妹。
     先说海藻,故意写得好像被动做了小三,因为姐姐,因为宋的狡猾,但我完全不觉得她像书里描写的像什么梦游的少女,刚开头还好像很自尊的,马上就被财富权势折服了,一下子纯洁自尊全不见,变成一个淫荡堕落的小三,看她打电话的口气,挑逗男人的做派,简直看不出是个知识女青年来。以至于后来完全安于做贪官小三的待遇:不劳而获,不上班拿工资,开腐败来的车子,大把大把花钱,还想标榜那是爱情,太折煞这个词的神圣了。有小贝那样贴心的男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样的真情到哪里去找?有人说小贝能力不够,太狭隘幼稚才会失去海藻的,可是女人找老公不是找的一颗真心吗?小贝年轻轻的就存了快十万,经济基础也算已经是很不错了,还要怎样?难道非要无所不能的超人或孙悟空才配得上个肤浅的海藻?眼力就真的这么浅吗?一边傍大款,一边甚至还梦想骗着小贝正常结婚,这是哪门子纯真少女啊?所以当结局宋的大奶把她打伤,孩子流掉的时候,我竟然一点不觉得残酷,还觉得挺解气的。这种人欠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才对呢。
     海萍初看着算是不错,一门心思辛辛苦苦顾着个小家,那种精打细算的节省让人感动,但她实在有点太虚荣,当然她说的居者有其屋,梦想有套房子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她身上最义正言辞的一点想法,但不能太过了啊。还想一步到位,又是地段,又是处女房,又是挑周围环境,以她们家的实力,买个二手的小套还是可以过渡一下的吧,非要发了疯一样逼周围的每个人,逼双方的父母,逼妹妹,也逼自己。看到他们为了买房居然天天吃光面,吃点肉就算过节了,我有点恍惚,这是描写的什么时代啊?旧社会吧?连海藻小贝两个也为了点肉丝推来让去的,切,我看到人家钟点工也比他们吃得好点呢,写得太夸张了点吧。这么个虚荣的女人还老一套一套的,时时表现一下她的魄力和骨气,在公交车上教训别人让座,和小日本的对骂赌气,和单位经理翻脸,好像还是个英雄的正面角色似的,其实的确是灾祸之源。不是她整这些事,妹妹没准和宋没故事,老实巴交的老公怎么都不会扯上官司,明明只有芝麻点大的财力,却逼着家人去做西瓜大的买卖,这不是存心找事吗?自己买彩票十块十块地挥霍就是希望投资了,老公忘拿回推车一元的押金就天下大乱了,整个钻钱眼里去了。她的每一步收获都是靠间接的依靠做小三的妹妹傍着的贪官得到的,却还义正言辞地和妹妹说什么道德,真够虚伪的。甚至人家邻居靠命挣来的房子,她都不满意,要攀比着装修,不满意自己没低保的混得好,她倒是骄傲个什么劲儿?说白了还不算是个外来妹吗?凭什么就看不起低保的?最无聊的是,尝到了甜头,傍妹妹的大款还傍上瘾了,一有事就找贪官找捷径,连工作里得罪上司的事也要去找别人摆平,不是很牛吗?你倒是有一回靠自己来扬眉吐气啊。还觉得自己在老公入狱时不离不弃很伟大,我看她老公再多关几天她保不准就嫁外国老头了,才关了没几天不就天天醉倒睡在人家里了,谁没点不顺?就她非喝酒成狂,就她非要老头天天陪着长跑才能睡着?
       最后说宋思明,这是这本书里我最讨厌的一个人了,鄙视!不知道为什么听说很多小姑娘都还很喜欢这个衣冠禽兽的,觉得他温柔多情,法力通天,什么事情都能搞定,最后自己都玩完了还给海藻安排后半生的生活。但看他勾搭海藻的那些手段,欲擒故纵,时缓时疾地控制节奏,那完全是个情场高手,很难相信是像书开始写的讨厌那些女色的事情,我看他那套水平都快赶上西门庆了。无论是对老婆对情人都是不动声色,不发火不着恼,太阴了点,亏得书里给他来了很多正面描写,表现他对海藻还好像是很真的。但看看他们大学同学聚会那场,要多卑鄙有多卑鄙,原来官场中人,小三竟是必须的,还标榜说是中庸之道,要和正常人一样,不能落后于时代。看他侃侃而谈,就觉得学问斯文竟都被他侮辱完了。然而他回家编排着哄老婆的那一段就更只能让人无语了,我吐!而所有的官太太里,宋太太是活得最郁闷的那个了,辛苦一辈子,连个喜欢的达芬奇桌子都不敢买,眼睁睁看情妇满屋繁华,难怪气不打一处来,奇怪,哪个当官的家里不是装修豪华啊,这是哪出啊?你说那钱贪来干嘛,只敢放放高利贷钱生钱,生再多又不能花,要钱干嘛?宋思明也一样,贪污就为养个老二吗?
     小贝和苏淳,两个好好的男人,遇上这对姐妹,也算够受的,小贝最后完全变了个人,结局他又找了个单纯的女朋友,希望他是真的恢复了,没有因此变得玩世不恭游戏人生,苏淳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会说他窝囊,这么老老实实的男人所剩不多了,我喜欢。一向比较偏心女人的我,在这本书里只觉得这两个男人还不错,生活没有物质不行,但太物质的女人,真的不可爱。
     书的背景是上海,不过书里的那些幽默台词,与其说是海味不如说更偏重京味,听说作者从没在北京住过,奇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5#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蜗居前我正好在看胡歌主演的神话,耐着性子看完了,觉得很假很不现实,在朋友的推荐下就看蜗居了。它很好的剧情放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呵,或许我们努力一辈子都跟不上房价的步伐,这个社会无疑是值得反思的,希望大家看完后都能对社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说着现在社会上很多现实的书,我觉得很值的一读,里面说的不是故事,是一个人价值观......
  记得老板问过我想做海萍还是海藻,我坚定的回答:海萍......
  海藻到底说不说得上是幸福的呢?前有对她爱到骨子里的小贝,
  后有对她千依百顺的宋思明............也许在物质上,海藻幸福了,也不过是南柯一梦,过眼云烟.......而在精神上她过得如何了,小三的压力,社会的舆论......太多的压力,海藻似乎也不是常人可以做的......
  而海萍呢?她选择的是投资,而不是海藻的投机,所以,她苦尽甘来了...
  记得海藻怀着孩子在街上看着小贝和他的新爱人走远时的眼神吗??
  是的,她后悔了,在享受物质爱情破灭的时候,她有开始怀恋那些贫穷的真爱了........海藻是可怜,不过,她活该.
  .....一切都是她自找的,她抵不住诱惑,所以,没有得到幸福.......
         这本书我觉得它号就好在,告诫了那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美女们,选择一条正确的路,摆正自己的价值观。。。
  不要做那些一步登天的美梦,往往美梦醒来的时候现实是很残酷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7#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蜗居》因为电视剧变的火爆,看了电视剧回头还是想看看六六的原文是什么。囫囵的读了一遍《蜗居》,各有各的优点。
       女性是男人的资产之一。所以呈现出来的现象是,有的女孩子做了小三,还有的找对象就想找个家里有钱的,不知道多少人像嫁人嫁的想车晓一样,有钱有的体面而风光。昨天看了一个诈骗案,一个女的假扮男的,一米五,胖的跟猪一样,靠的就是假造的光环,骗了全国各地的女孩子。女人对男人的要求是,能够满足其心里的虚荣和物质的享受,至于其他的统统都是不在乎的。从辩证的角度看,女孩子很矜持羞涩,那么物极必反,就是无耻。所以海藻把和宋的劈腿叫睡觉,把和小贝的叫做爱。无耻的理论让她心安理得的这么走下去。
       慈禧太后之所以要办荣禄,和荣禄不共戴天,就是要因为在去热河避暑山庄的路上,当权的八大臣没有给她好看的衣服穿,好吃的东西吃。最后荣禄死的惨啊,也能知道她为什么能挪用军饷自己享受。基本的人性就是这么个人性。女人坚决不能掌大权,否则八成就会坏事情。女人处于从属地位来说,是最合适的,所谓三从。让她自己做主来克服困难,大部分会扭曲性格,变态。
      女人是理想和现实是从没有交集的,理想可以达到吃了白粉的状态,现实可以达到去吃白粉的状态。
      女人要你有钱供他消费和满足荣耀,有时间陪她哄她,有能力给他解决问题,自己不思考。这样的男人在现实中,只有宋思明,小贝刚入社会是不能满足的,最后她看见了小贝的幸福,就像海藻一样的哭泣了,这是因为她挺个大肚子没人管,满脸雀斑,要是宋思明开着车,她坐在副驾驶看见小贝那样,才不会哭。宁可坐在宝马中哭泣,也不愿意骑着单车欢笑。
       电视中的宋思明英俊成熟,但是现实中这样的男人,大部分是大肚子,大肉脑袋,满嘴的烟牙,毛孔中喷着酒精。有理想的男人,但是他要是背叛家庭,跟你苟且,他就是能踢了你再换别人。
       一个人除了自然人之外,更重要的性质是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也就是原则。因为每个人的原则不同,所以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相似原则的人就容易沟通。当一个人突破底线的时候,就成为了另外的人,原有的那个人就变了。
       女性更愿意成为男人的资产,让男人摆布,只要你能满足需要,她做什么都可以。现实的现象就是男人有资源就可以交换一个等值的女人,拥有资产多的男人就能交换若干的女人。漂亮的女人比不漂亮的女人值钱,学历高的就比低的女人值钱,其他的就要看男人的喜好了。市场经济中的女人骨子里头就有做小三的细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8#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读完了《蜗居》,脑子里就浮现了佛经上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人畏果”。人要有所敬畏,在起心动念之间,首先要问一下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做。只有深谙佛法的人,才能洞悉世间的种种纷扰,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9#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的途中,我就觉得我的日子真是无限美好啊!不用每天吃白面条来攒钱买房,也不用操那么多心。其实我觉得,海藻和宋思明搅和在一起,海萍的责任不可推卸,每次都是为了给海萍家解围,才欠了宋思明一次又一次人情,最后只能“人情债肉偿”。其实,我觉得宋思明对海藻可能是真感情,但是海藻,只是爱上了宋思明头上的光环,无所不能的光环而已。如果小贝也有那个光环,海藻应该是不会离开小贝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郭海澡从毕业生走到小三这段路
  是有心还是生活所迫
  很多人都为自己的际遇感到无助
  但试问,又有多少人伦为小三?
  是个人欲望在作怪?
  还是社会错了?
  看着看着
  我对现在的女性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海萍说的更现实:
  男人爱一个女人
  什么都别说
  先拿上一揩抄票,捧上一套房子
  哪怕心没有了,至少身子还有着落!
  
  可以上说是现在大部分女性的想法了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1:51 , Processed in 0.051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