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拉里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内容简介
      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载誉归来,花费六年的时间,全面、客观、公正地记录了美国政坛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真实的人生。
      出生在罗德姆家族,希拉里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苟言笑的父亲带给她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恋父情结和传统保守的政治理想,而温顺善良的母亲则教给她人生最重要的态度“隐忍”与“平衡”,正是这两种冰火不容的家庭教育,使得希拉里能够坚定、从容地走过她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从一位古板保守的“戈德华特女孩”成长为自由派民主党人,从稚嫩的时尚牺牲品变成身着权力套装的政治领袖,从苦苦挣扎的“第一夫人”变成一个实权在握的参议员。
      希拉里与克林顿的婚姻曾被无数人称之为“天作之合”,然而他们的政治生涯和感情生活无一不经历了数次的跌宕起伏。他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起,而极具讽刺的是,他们之间所有的矛盾冲突无一不源自他们的伟大梦想。自从比尔·克林顿2001年成功当选总统以来,白宫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高聚光时期,无论是“葆拉·赖斯”案、“白水案”,还是差点葬送克林顿前途的“莱温斯基绯闻”,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媒体猛烈抨击的焦点。乔治·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司法机构确认的总统,而他的当选则是要恢复白宫以前的荣耀,恢复由克林顿夫妇亵渎了的传统价值观念。
      然而,历史即将被重新书写。随着希拉里逐渐成为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人物,一位集各种矛盾于一体的政治家,一位大权在握的参议员,一位卓尔不群的政治领袖,这个国家也将可能在她的带领下,沿着另一条没有人走过的克林顿式道路前进。

    最新书评    共 10 条

    CopyCa    一直对政界毫无兴趣,开始了解希拉里纯粹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现在手里大把大把的时间究竟该用做什么,而希望从那些受到赞美的人的经历中获得启发。尽管这本书着重写的是克林顿夫妇在政坛的风风雨雨,而对我想要了解的希拉里个人的成长历程槪而略过,我还是看完了它。它并没有实质意义上帮到我。很羡慕像希拉里这样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11:38
    桔×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作者的名號太響了,還是因為本來丟這本書的期望很高,在看完之後做覺得很失落。      整本書讓我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沒有心情在看下去了。原因很簡單,作者的毫無邏輯感。      在一開頭的時候,作者說希拉里體現的是一種理想主義混合著宗教主義情感的人物,而克林頓是手腕圓滑,政治技巧高超的人物。到後面寫著寫著又反過來了。希拉里變成了理想主義濃重,而克林頓變成了天真幼稚。這種低級的性格分類都會有錯,讓人大跌眼鏡。      再後來,不得不說,作者對於女權主義真的是沒有好感,在文中多次提到了所謂是希拉里的堅持讓克林頓的政治生涯已經醫療改革的道路走上了滅亡。但是細細看來,這是希拉里的錯嗎?作者在文中也承認如果在媒體已經將目光盯准在總統以及總統夫人的身上的時候,把資料公之於眾,只會帶來更多的炒作,但是後來作者卻又一再的批評希拉里的死硬派作風。      只想問,若不是克林頓自身有難以克制的‘性衝動’以及隨口就能扯下彌天大謊的天賦,事情會演變成這個樣子嗎?但是從作者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成長環境,等等。試想,雖說人非完人,孰能無過,但是作為美國的總統,是否應該要求他比普通人要更加的接近於完人?還是說這直接就要懷疑到民主的根子上,選舉出來的總統,萬人矚目的政治明星,居然是個無法控制自己性衝動的人?      政治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是女性沒有能夠真正佔有一席之地的地方。這種純潔是不是代表當男性在作出錯誤選擇的時候,責任需要由女性來承擔呢?克林頓難道在希拉里提出不能向國會提供要求材料的時候,作出相反的決定嗎?記住,不是希拉里在做總統,而是克林頓。無論希拉里對克林頓的影響有多大,做決定的還是克林頓。有人因為總統推卸責任說是自己的智囊團作出了錯誤的決定,所以不是自己的錯,所以怪罪智囊團的嗎?      希拉里之所以站在風口浪尖上,就是因為她是女性,一個至今仍不被政治領域接受的女性。      而作者的不合邏輯剛好也證明了,雖然他一直想指出種種不對的原因都在希拉里身上,但是他沒能夠花言巧語到讓克林頓完全脫開罪責。與其說這本書是在講希拉里,不如說這本書是在幫克林頓洗白。      以他的夫人為代價。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00:35
    yuan     ——《希拉里传》书评       对于女权主义的忠实拥趸来说,阅读本书可能会令他们失望,因为作为当代女性的杰出代表,女权主义者们极力赞许的对象——美国前第一夫人、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她的生活轨迹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女权主义者。虽然她早早确立了远大的抱负和为政治献身的理想,但是不幸她遇到了克林顿并爱上了他。从此,她的人生走向发生了至关重要的改变,之前她只想着凭一己之力实现政治抱负,而那之后——她打算通过嫁人来实现。    对于此,希拉里的不少大学好友表示遗憾,她早早便展现出了突出的政治天赋,如果没有克林顿,希拉里可能早早在华盛顿立足并冲击成功国会山,而她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随他前往落后的阿肯色,并一待十几年,虽然最后他们成功问鼎了美国政坛的最高权力宝座,但是她也只是作为丈夫的附属出现,这完全不合乎女权主义者们对她的至高期望。    伯恩斯坦在本书中追溯了这个决定产生的过程,多年之后,当有人问到希拉里什么时候体验到过幸福之时,她不加思索的回答“和比尔克林顿相爱时”,的确,相爱,这个词汇可以解释一切。虽然外界不断质疑他们的结合仅仅是一对政治婚姻,但实际上在1969年的耶鲁校园,他们的遇见的确是金风玉露的相逢。    他们同样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而在实际性格和能力上又相辅相成,她善于制定策略,有强烈的理想意识,而他善于沟通,有灵活应变的能力。本书深入探讨了他们在性格上的互补和政治目标的一致,虽然还有着那么多的不完美,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是彼此最好的知己,而这,正是深入而持久的爱情的最佳基础。    所以我要说,女权主义者并无需失望,一个女性追求自我的价值与她追求情感家庭生活的美好并不矛盾,希拉里的确暂时为丈夫牺牲了自己的前程,但是爱情的价值难道不是女性价值的一部分吗?她虽然暂时失去了公共生活中的自我,但是找到了在爱中沐浴着的自我。这,也是女权主义的另一种形式。    当然,众所周知他们的爱情并不完美,风流韵事一直贯穿着数十年婚姻的始终,有许多次都危及到了克林顿的政治生涯,希拉里不得不出面,一面忍受着不停被丈夫背叛的痛苦,一面还要努力坚强,制定策略让那些风波得到平息。在莱温斯基事件之前,最严重的一次外遇事件里,希拉里遇到了劲敌,一位美貌而能干的第三者,那一次克林顿甚至打算要离婚,没有人探测到希拉里当时的真正想法,只知道最后她成功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可能莱温斯基事件是唯一一次希拉里真实表露了想法的婚姻危机,本书引用了她的自传和周边人士的采访,她写到了自己得知被欺骗后的愤怒,之后的彻夜难眠,决定继续维护婚姻的艰难过程,以及在心力交瘁之时还要坚强起来应对独立检察官的不易,希拉里一直是一个将内心保护的很好的人,只有在这些得之不易的细节中,我们才能偶尔窥探到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这些年来她的心底波澜。    这场婚姻事关爱情,也事关他们的政治伟业,虽然从结局看是完美的,毕竟他们的政治目标基本实现了,但纵观过程,许多人都打抱不平说希拉里的牺牲太大,伯恩斯坦深入分析了贯穿于他们婚姻始终的矛盾,但没有事物是完美的,正是因为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断地磨合,希拉里的形象显得更为真实,她不是媒体塑造出来的那个无所不能的女强人,她和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一样纠结于人生的种种磨砺,让传主走下神坛,用丰富的细节、深入的分析还原她作为常人的各个侧面,我想这是一本成功传记的标准,感谢伯恩斯坦,这本书做到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0:50
    momo    卡尔·伯恩斯坦是当年报道尼克松水门事件而得到美国普利策奖的记者,所以这本书里充斥当年民主党和共和党党派之间种种细枝末节的争斗,让我这个政治不敏感的人看得有点晕乎。。这本书用一种很客观的旁观者的角度来陈述,一半讲政党斗争,一半的一半讲克林顿是个多烂的男人。。关于希拉里的内心其实很少。   所以我实在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可能她真的让自己的野心和理智战胜其他吧,感觉他们政治伙伴大于夫妻的关系。。可是权倾朝野又怎样呢?她的LG从没进白宫没结婚开始就喜欢到处拈花惹草,而她一生的好伙伴福斯特在她成为第一夫人后从知己变成了君臣的关系,最后落得吞枪自杀的下场。有人说他是因为压力大而死的,有人说是希拉里和克林顿逼他死的,然而终究她还是失去了这个曾经陪伴在她身边的至交。最终希拉里成为美国国务卿,但是这条通往权力的道路真的是披荆斩棘鲜血淋漓。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08:40
    少司命    在经历丈夫背叛后,还能有如此毅力竞选总统,该说她是坚强,还是曾被她埋藏的野心的迸发。温柔而不失坚韧的女人,一直站在丈夫身边的得力助手,暂不论她政治决策上的失误,单是她的个人经历就是一卷瑰丽的画卷。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08:55
    风铃    应该是2008年买的这本书,当时美国大选,很关注这个女人,所以买了这本书,买回来后读了一点,后来就高搁了,很喜欢、很景仰这个女人,依稀记得书中描述她从小读书成绩就很优秀,很上进,为她以后的人生有个很好的铺垫。。。  详情 发表于 2013-9-1 00:47
    爱看书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希拉里能够接受克林顿的背叛?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耗费了长达数月的时间来走进她和他们的世界----一个充满了谋略的世界。  她每做一个决定都影响着他们的未来,而为了他们的未来,她试图解决一切问题,成为他们的世界里的英雄。甚至当克林顿背叛他们的婚姻,背叛希拉里的信任之后,她还是选择了去信任,去坚守自己的判断。  她面对爱情,婚姻,有着她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和自信,正是这种独特,让她从幕后在到台前,将这种独特的魅力延伸到了她的政治生涯。成为美国首位女性总统候选人。也正是这种魅力,让她由总统候选人成为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  结婚时,我们会立下诺言,无论贫穷、疾病、痛苦,甚至是背叛,也不离不弃,永远爱他,照顾他......希拉里需要怎样的一种信任度和决心才可以去原谅克林顿,去去维系他们的家庭呢?用希拉里的方式表达,则是:他和她是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如果没有希拉里,就不会有总统克林顿;如果没有克林顿,也不会有今天的希拉里国务卿。  详情 发表于 2013-9-17 00:13
    事事    花了我很长时间才看到当选州长   属于论文式的传记,有很多引据及论点   对于希拉里的一生有很好的呈现   在政治上斗争的人可以借鉴  详情 发表于 2013-9-20 20:47
    Cashme    一直很不喜欢看那些国内大学**研究所的人写的传记   很多都是在办公桌和图书馆里摘抄YY出来的   传记就是要亲历历史   当然是要看知情人写的才有意思   这本书一看作者是卡尔*伯恩斯坦(水门事件报道者之一)就立刻买下来   果然没让我失望   起码让我知道了那些克氏政策炮制过程以及希拉里在其中的contribution  详情 发表于 2013-9-22 14:41
    幸福的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的身上呢?   希拉里,既然是一个那么出众的女性,而且自小就立志从政,并且一直为实现这个志愿磨练自己,而最后,为什么她把自己一切的努力都灌注在一个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她的男人身上呢?为什么她把自己最辉煌的时光都耗费在一个不能约束自己的男人身上呢?她真的如作者所说的那么完美吗?我不这么认为,起码在她选择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就像是赌博一样,或赢或输,而自己只能做旁观者。如果赢了,你只可以继续生活在那个人的影子里,如果输了,你就输掉了一切!为什么不选择一开始就自己参与呢?既然自己有实力。难道自古至今,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女人的命运都要被男人掌管吗?就连实力强如希拉里的女人都不能幸免吗?   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但是我鼓励有能力的人争取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伙伴,与他/她并肩作战,但是自己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必要时,看准了时机就要挺身而出。不要让自己错过了机会,不要以为机会还会来,也许错过了以后,一切都无法再回头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10-11 02:4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3:40 , Processed in 0.43299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