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以笙箫默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4-7-22 13:37:05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男子,以至于想起就心酸,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那种。他就像每个人心口总有一日会有的那颗朱砂痣一样,烙在你心口,直至你死去。就像序言里那个读者说的一样。
     “温馨不够,因为那比温馨更有穿透力;热烈不够,那比热烈要牵绵;浪漫也不够啊,它是如此的真实。那种带一点蛮横的温柔,故作冷漠的刻骨相思,满不在乎中流露的丝丝体贴,那样的男子,是梦中最美的爱情也比不上的。所以我坚定地在坑里头蹲着。”
      他对赵默笙的相思之情,蚀骨入血。就像番外里写的那样,
      “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痊愈,如我。
      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溃烂,如他。
      原来这些年,他痊愈的只是外表,有一种伤,它深入骨髓,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肆虐。”
      他的伤口,在赵默笙回来的那一刻开始慢慢愈合,直至痊愈。
      爱《何以》爱了这么些年,它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早已变成了我心底的一种执念,而我对它的爱,在心底慢慢沉淀,然后在时间里,变成一颗圆润光滑的珍珠。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4-7-6 18:39:23 | 只看该作者
         晋江不缺优秀的作者,也少不了优秀的作品,初涉晋江这个圈子时我就有所感触。说来惭愧,初入晋江圈的时候并不是被哪个情节丰富思想深刻的文章所吸引,那个俗得不能再俗的诱因是 「要看瓶邪」,不过后来倒是意外地发现了很多文笔很好,情节曲折,引人深思的瓶邪故事。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刚刚说我这个俗人来晋江的目的也很俗,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想法,也本着看了几篇好看的瓶邪文之后对晋江品质的信任,我觉得是时候打开网上传得很火,给高中生大学生不停地推荐的《何以笙箫默》。
  
          所以,最后到底是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还是因为众人对这个故事的赞美本身就言过其实了。或者,比起这本书,这些赞美其实只是单独地给予何以琛这个无法在现实里存在的男生。
  
         我说过我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想法的,当然同时也明白跟一部轻小说较真儿《曾国藩家书》里才能讨论的问题很不成熟,给人的感觉很Show off。但是,无论我再怎么为这本书一遍遍推翻我的第一念头,到最后我都无法给我自己一个合理的的解释:这只是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言情小说而已,为什么评价如此之高?到底是我自己阅历不够读书太少,还是这本书和它的读者们,其实都输给了一个叫何以琛的男生,和一段他们都向往的美好的不真实的感情。
  
  
         首先是人物给人的感觉非常非常不真实。
  
         我认为一本书,它能出现在推荐给高中大学生的书单上,就一定是在享受之余,能让人从中学点什么的,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什么——我和所有同龄的单身姑娘一样希望有一个100%男友对自己好,所以读这本书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类似于「我如何才能像赵默笙一样,能被像何以琛那样的男生欣赏」「我身上有什么地方是令他人讨厌的」甚至「我要怎么做才能像何以琛那样优秀」这种问题的答案。可是很遗憾,当我读到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我都没能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主人公的一切优点,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要的答案,不是简简单单的「他努力」「刻苦」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形容词而已,仅仅用几个形容词去贴标签,是无法成功地塑造一个人物的。
  
         按书上的描述,何以琛冷静,理智。可是全篇的描述中,至少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面对赵默笙怎么不冷静,怎么不理智,怎么没有条理性。所有有关于他性格里的冷静,理智,似乎全都是借别人之口说出,或者单纯的用一个形容词强行「告诉」读者们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不是由一件事去让读者自行「感受」到他是这样一个人。此外,似乎他性格里的冷静理智已经不是作为优点的作用出现,而仅仅只是为了对比衬托出他喜欢赵默笙而出现的,这样的对比是会让少女们的少女情怀得到极大地满足,也会让整个爱情美好得无与伦比,但极少的「关于他冷静理智的细节描述」,再加上太多「面对女主各种不冷静理智」——这种处理方式只会让我觉得那些冷静理智,言过其实,这个角色,太轻。
  
         我也不是说人物一定要缺胳膊少腿才能厚重,而是没有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告诉我这个小伙儿是怎么成功的,怎么就那么招人喜爱的。这导致了看完后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天上掉了个馅儿饼,只是正好砸中的是他,如果换了别人,也一样。
  
         这种情节还有很多,其实很多感触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总之书里的人物给我的感觉一点也不丰满,像一片纸一样轻飘飘的。这毕竟是一本小说,小说就是要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仅仅是靠贴标签来完成这必不可少的一笔。
  
         只要人物的塑造失败,这个小说也就失败了。
  
  
         然后说整本书。
  
         整本书首先贴了个大标签:赵默笙何以琛互相喜欢——这个大标签非常顺手也深得人心,似乎小说里的生活中所有矛盾冲突都可以简简单单用这句话解决,好像不论二人误会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都能轻而易举的搞定:因为何以琛喜欢赵默笙,所以何以琛前一秒还不耐后一秒就莫名其妙散播谣言在一起了,因为赵默笙喜欢何以琛,所以大学时代的赵默笙不怕困难毫无顾忌厚脸皮追着不放。而真正描写感情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因为他性格中有什么好的地方,所以我被吸引」「因为她的价值观世界观与我相同,所以我们渐渐走到一起」。这本书里从来没有过多着墨于喜欢的原因,或者描写喜欢之后的情节多过喜欢的原因,这就使得文章太飘渺,太虚幻,太不真实——这也导致了文中的虐点似乎也带着丝丝甜味儿,可真正的现实里没有这么好用的标签,没有带着甜味儿的难过,现实中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像何以琛这样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爱着你的男生。
  
         事实是,你若不懂得关心对方为对方着想,或者性格不和无法相处,对方耐心再好,也总有不堪负重的一天。
  
  
         整个故事这样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莫名其妙,比起小说来,更像是童话故事。童话般的结局当然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是作为一本小说,至少要告诉读者,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是如何取舍的,是如何思考的,最后才迎来一个好的未来——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幸福,是两人努力来的,是两人共同营造的,而不是运气好抽个奖得到的。
  
  
         不是说我对一个轻小说吹毛求疵,就像我在前文说的那样,一本思维严密的白夜行好评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我觉得很正常,可是这么一篇普普通通的,从中也并没有教育年轻人怎么去爱别人,怎么去生活,怎么为人处世,为什么会频繁被列入「必读书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赞誉。
  
  
         通篇读下来,跟黄粱一梦似的,啥都没学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4-7-6 13:48:5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文笔还是不错的,某些句子还是写的挺不错的。不过故事性不强,能坚持看完。小说的前三分之一写得还挺好看,超市意外相遇到归还钱包再到几次相遇直到两人结婚这部分还算吸引人。赵默笙何以琛大学这段写得比较好,赵默笙的性格刻画也比较生动,但何以琛这个人物的性格的塑造就显单薄了,从头到尾都是如此,只是知道作者写他既酷又帅,非常优秀,许多人追,但是从作者的文字中实在感觉不到何以琛有那么大的魅力。同时也实在无法理解何以琛究竟喜欢上赵默笙哪一点。如同小说里说的赵默笙很平凡,作为读者的我也同样觉得她实在太平凡,平凡到不起眼的那种,没有特别的优点,也没有啥缺点,如果说大学那段的赵默笙还算活泼可爱的话,那回国之后的她不再可爱,不再活泼那还算合理,人总会变成熟的,只是变成熟之外也变得平凡,没啥个性了。小说中赵默笙几次拒绝何以琛要求复合的时候实在让人生厌。男主女主结婚后的部分不如前半部分好看,没啥大起大落的情节,小说中最后的男女为何分开谜底解开了,但同时还是留下了疑问,男主这边倒是理由充分,因为仇恨的缘故。而女主离开男主的理由极为牵强,热恋中的两个人因为何以琛以后再也不想看到她的气话,女主变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这实在说不过去,而小说开头提到的男女主角和和何以玫之间的三角关系产生的误会却始终一笔带过,而这个误会是如何产生的却没有交代,何以玫这条线本来可以花更多的笔墨来写的。小说中赵默笙的母亲也是个极大的谜团,她跟赵默笙关系不好的原因也没怎交代清楚,在赵默笙的爸爸和何以琛一家之间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始终没交代清楚。小说的结尾还是不错的,看似以消除的误会其实并没有真正消除,更大的真相正被刻意隐藏,一旦被发现,便可轻易击垮男主女主好不容建立起来的幸福生活。而何以琛的一句:在仇恨面前,我屈服于现实里的温柔。算是本小说的点睛之笔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4-7-6 12:07:57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寒假,没有出去实习,也没有出去走亲戚。初听到这个书名时,直觉得书名起的很有韵味,又听介绍说了男女主的名字,觉得作者很有故事,很有书香气。我看了好几本言情,首先看的一本几乎不眠不休看了我三天三夜,将近一千章的样子,看得我嘻嘻哈哈在家里全程被鄙视,后来才懒洋洋地去看了这本,很清新的风格,很贴近生活的还能灰常滴偶像,好像就发生在身边一样,但是女主的运气也是好得没话说的,但又不至于夸张,相反还很真实,我没到一小时吧,看完了,精短精短的,看完了有点难以置信,这么短的文和那么长的文居然也能这样抗衡,可见实力是金光闪闪无法撼动的,支持!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4-6-26 21:19:19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045439&chapterid=1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多时候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无所谓的事.好与不好.一切都会变.少年时的感情.动人之处只在那砰然间.不能遗忘,一直回忆的是那份不管不顾.无所顾忌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4-6-26 17:19:25 | 只看该作者
  何以笙箫默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小说,至今已经读过四五遍了。前段时间又重读的时候发现还和读第一遍一样,书包好皮藏在课桌抽洞里,下课的几分钟里读几页。又边读边为何以琛和赵默笙笑着,上课便与同桌一起念叨着何以琛啊赵默笙啊何照啊~何以必定是永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4-6-13 23:04:07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爱情令人惊羡,一直喜欢顾漫的文,淡淡的文风,却总是能描绘出美好的愿景,她的小说更像是童话故事,让人向往,读她的文,我总是放不下手头的书,其中的缘由我也道不明。总是自嘲乌龟的更新速度,正因为慢,才体现出她的细致,她的文总是那么精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4-5-26 09:15:5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摘自http://www.duanmeiwen.com/duhougan/1409.html的部分原文,感觉写得不错:
  
    读着这本书,觉得始终有一根线牵扯着我的心,开始有点疼,后来有点暖,有点悸动,有点甜蜜,有点幸福……这份疼痛悸动甜蜜幸福一直充溢着我的心,让我不肯走出来,不想回到现实,就想做那不切实际的美丽的梦。这个梦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做了,做到现在还做,愿意一直做下去,到老……
  
    这就是女人幻想的完美爱情吧!纯洁而执着,即使分开多年依然深爱对方,即使身边有再多的优秀的人,心里想的还是那个人,就像刻在心上一样。那份爱也许不是天荒地老,也许不是海枯石烂,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一丝儿别人插进来的可能。有人也许会笑,世上哪有这样的爱情啊?是的,正是因为没有,它成为一道遥不可及的风景,那么美,那么绚烂,那么吸引人。既然现实生活如此枯燥,如此硬涩,如此冷酷,何不偷空做个甜美的梦来滋润这本已狼狈不堪的现实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4-3-24 23:37:58 | 只看该作者
  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
  这句话感觉很好。。。。
  其实我很懦弱,不敢主动去追求什么,只期待有天他会蓦然回首.
  她再没有力气去追逐一颗遥远的心,再不想拥有一份随时会覆灭的感情,那种整个世界在自己周围轰然崩塌的声音,她再不能承受第二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4-3-5 21:02:57 | 只看该作者
  微微一笑,最记得,肖奈那句“如果我知道有一天我会那么的爱你,我一定会对你一见钟情。”是不回去玩那样的一见钟情,他会慢慢的喜欢,慢慢的来,这样的感情就是温水煮青蛙,直至有一天。哦,我原来是那么的爱你。一见钟情是如此的肤浅,它伴随这激情,好像烟花,一瞬即逝。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9:25 , Processed in 0.0486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