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秦帝国·第六部 帝国烽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如此这般,熬过了深秋,熬过了寒冬,终于到了河冰化解的春日。得闻项羽军破釜沉舟北上,张良才说,目下可动,然却只能动一步。刘邦说声知道了,立即便去忙碌部署了。一番密商,奇袭武关的方略便告成了:派出郦食其与陆贾两个名士做说客,进入武关游说秦军守将献关降楚。再派曹参、灌婴各率三万人马向函谷关佯攻,虚张声势以牵制迷惑函谷关秦军。刘邦则自领中军与樊哙周勃等部,秘密从丹水河谷进逼武关,伺机奇袭。因是首战关中要塞,刘邦志在必得,根本不在乎名士说客是否能说降成功,心思只在偷袭之上。

      武关之战很是顺利。此时的秦军人心惶惶,关中军事又无统一部署,武关将军依据粮草状况,将守军对整个丹水流域的巡视悉数撤销,只守着关城不出。刘邦军的樊哙周勃率数百精悍军士乔装成楚地商旅北上,大布苫盖的货车实际藏满了兵器。武关军士正在做例行盘查,不防樊哙周勃突然动手,杀死盘查军士又杀散城门守军,事先埋伏在三谷的大军便蜂拥杀来抢关入城。未及一个时辰,武关城头便飞起了“刘”字大旗。

      此时,郦食其陆贾的游说方见成效,秦军守将已经放松了防守抵御之心,双方正在会商如何妥当善后。不料尚未定论,樊哙乱军已经入城涌入了官署。秦军守将大为震怒,立即率身边护卫与樊哙乱军展开了拼杀。一应官吏百姓闻讯,也纷纷赶来助战,整个武关城内便陷入了一片混战。

      暮色时分,刘邦接得捷报,正要入城,萧何却黑着脸急匆匆来了。刘邦忙问何事?萧何愤愤然说,樊哙周勃在武关屠城,杀尽了所有守军,也杀尽了城中百姓。刘邦虽感惊讶,却又释然笑道:“果真如此,一定是城内拼死抵御,那两个粗货杀红了眼。不打紧,项羽屠城多了,我军只一次,怕它何来?”萧何正色道:“沛公何其不明也!项羽屠城,所过无不残灭,已在天下恶名昭著,连楚怀王都忌惮这个剽悍猾贼,不敢让其进入关中。沛公欲成大事,若效法项羽,必将大败也!”刘邦顿时皱起了眉头:“有如此厉害么?”旁边张良点头道:“萧兄言之有理,此前,我军已在颍阳屠城一次,进入关中再屠城,只怕后患甚大。项羽屠城,沛公亦屠城。若如项羽,沛公必败。”

      刘邦额头顿时渗出了汗珠,搓着手急促转了两圈道:“两位先生所言,我倒是明白。可散兵游勇多多,不让他杀人越货,能留住人么?娘的,乱世治人,还真是难!”萧何道:“沛公只要心明意坚,自有整军之法。沛公若图目下小利,自要放任屠城。”刘邦皱着眉头似笑非笑道:“你说的,我愿意屠城?只要你能保得军粮财货,我便有办法。否则,你便是说破大天,终究不管用。左右老子不能成了空营,做光头鸟沛公!”萧何道:“有人心,才有财货粮草。失了人心,迟早都是空营。”刘邦脸色阵红阵白,指着萧何鼻子急吼吼大喊:“好你个萧何!逼我刘季跟这班粗货兄弟翻脸!好!我听你!可没得吃喝钱财,老子找你要!总不成你要人喝风屙屁!”急吼吼喊罢,刘邦一阵风出营上马飞去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刘邦率幕府人马进入武关,没有片刻歇息,立即将攻占武关的将士全部聚集到了校军场。大片火把之下,刘邦登上了将台,笃笃点着拄在胸前的长剑高声道:“今日奇袭武关,兄弟们有功,我刘季将论功行赏,人赐十金!至于爵位官职,那得等到灭了秦成了事再说。今日便封你个万户侯,顶个屁用!”

      “谢赏金!沛公万岁!”火把飞动一片欢呼。

      “万岁个鸟!今日这般占城,谁也没好!”刘邦突然声色俱厉,骂得滔滔江河一泻直下,“刘季与兄弟们一样,都是粗货出身,得说一番粗话!我等偷鸡摸狗穿墙越户杀人放火扯旗造反,在大秦子民中,十有八九都是疲民无赖!可我等都是庶民,我等打仗,要杀的是贵胄官吏,要反的是大秦朝廷,关庶民屁事!庶民都是我等父老兄弟,没有庶民拥戴,甭说粮草后援,要打了败仗,连个藏身的狗窝都没有!刘季与老兄弟们,当初在芒砀山做流盗近一年,他娘的杀过老百姓么!要杀人越货,能藏得下去么!这叫甚?这叫好狗护三家!你便是只游狗,也得靠几个门户不是!没人给你丢一根骨头,你还不是一只死狗!你他娘的当兵杀人,不当兵了,还不是人杀你!要想日后不被人杀,今日便甭乱杀百姓!今日不积阴德,日后不定祖坟都被人挖了!说今日,今日进武关,谁个他娘的下令屠城?樊哙!是你么!准定是你个狗才!你杀狗杀猪还不够,还要入城杀人!狗胆包天你!来人!拿下樊哙!先打一顿大棍!”

      “沛公!城内乱战!我没下令!……”

      不管樊哙如何大吼大叫,刘邦只叫事先部署好的中军卫士拿住樊哙一阵呼啸乱打。其时也没有法定军棍,所谓大棍者,实则长矛木杆也。卫士将长矛倒转过来,倒是比后来的法棍威风多了。乱棍纷乱呼啸之间,刘邦依旧愤然嘶声大吼着:“打!打死这个屠夫!”片刻之间,樊哙一身鲜血,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不动了。全场将士大骇,乱纷纷跪倒乱纷纷哭喊:“沛公饶恕樊将军!我等甘愿受罚!”周勃也奋然脱去了甲胄衣衫,光膀子赳赳拱手道:“周勃治军不严!甘愿与樊将军一起受责!”

      “都给我起来!听我说!”

      将士们唏嘘站起,刘邦没理睬周勃,高声对全场道,“楚军灭秦,天下大道!成了大事,人人富贵!然则,要成事便得有法度。我等都是粗货,忒多文辞谁也记不住,刘季只与全军兄弟立约三则:日后不得屠城!不得杀降!不得抢劫奸淫!凡有违抗,刘季亲手宰了他狗娘养的!听见了么!明白了么!”

      “听见了!明白了!”全场一片声浪。

      “至于打仗有功,刘季必有赏赐,若有不公,任何人都可找刘季说话!谁混得日子过不下去,都来找刘季!刘季领兄弟们起事,是要做人上人!”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沛公万岁——!”

      诸位看官留意,刘邦屠城事在《史记》中颇见微妙。颍阳屠城,明记于《高祖本纪》,只有一句话:“南攻颍阳,屠之。”武关屠城,却未见于《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而见于《秦始皇本纪》,也是一句话:“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也就是说,司马迁将刘邦的两次屠城,分别记载在两处,显然是有所避讳,不欲使刘氏皇族过分难堪。在秦末大乱之世,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大屠城大坑杀大劫掠大纵火每每令人发指。刘邦军在进入关中之前,也有两次屠城,虽不若项羽恶名昭著,却也绝非人道王师。项羽刘邦如此,其余所谓诸侯军之种种暴行,则更为普遍。此等暴虐毁灭行径飓风般盛行秦末,将帝国时期的宏大建设以及战国时期积累的丰厚财富,几乎毁灭净尽,人口锐减,天下陷入了惊人的萧疏荒漠,以致西汉初期“将相或乘牛车”,朝廷陷于极大困境,刘邦本人几乎被匈奴大军俘获。庶民更是家徒四壁,生存状况远远恶化于秦帝国之时。

      这一历史事实,赤裸裸现出了六国贵族复辟的残酷兽性,与对整个社会的毁灭性灾难,也显示了“诛灭暴秦”的旗帜是何等的荒诞不经!尝见后世诸多史家,动辄便有“诛无道,灭暴秦”之辞,便觉滑稽,总会想起《水浒》中“说得口滑”的那些信口开河者。谚云,有口皆碑。又云,众口铄金。两千余年悠悠恶口,将屠夫变成了英雄,将功臣变成了罪犯,将山岳变成了深渊,将深渊变成了山岳,将真正的兽性暴虐,变成了吊民伐罪的王道之师,我族悲矣哉!《诗》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岂我族文明史之符咒哉!

      刘邦军在武关整肃之后,气象大有好转,立即挥兵北进关中。

      此时巨鹿之战已告结束,项羽军正在追逼章邯余部,欲迫使章邯军降楚。此时咸阳政变迭起,国政几乎陷于瘫痪,秦军在关中的守备事实上已经形同虚设。当刘邦军进入蓝田塬时,拦阻秦军只是老秦国蓝田大营的传统驻守老军两三万人而已。刘邦派出特使周旋的同时,又突然攻杀,遂占据了蓝田大营。据《高祖本纪》,连同蓝田之战,刘邦军入关三破秦军,两次“大破”,一次追击战“遂破之”。就实说,全然虚夸粉饰之辞也。此时关中秦军一无主力,二无战心,何来值得两次大破之军?究其实,不过击溃了完全不需攻杀便能遣散的非战守营军,借以显示灭秦战绩而已。据理推测,不是太史公从刘邦对楚怀王的战报上扒来的原辞,便是转录汉军后世的美化传闻。

      至此,刘邦及其轴心将士对关中大势已经明了,再不担心大战激战,而是一力谋划如何进入咸阳。以萧何方略,沛公军当先以老秦东都栎阳为根基,积蓄粮草整肃军马,时机成熟一举攻占咸阳。刘邦连连点头,觉得这一方略很是稳妥。张良却以为,萧何之策过于迟缓,当此大厦将倾之时,大咸阳已经在连番血雨腥风中没有了任何抵抗余力,子婴杀了赵高一党,必派密使前来立约。当此之时,不需再占栎阳耗费时日,当谋划一举入咸阳。不入咸阳,终不能践楚怀王之约,耽延之时若项羽军赶到,只怕沛公便要前功尽弃了。刘邦恍然猛醒,拍案连连道:“立即部署进兵咸阳!子婴密使来不来,老子不管他!”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最后一夜,秦王子婴是在太庙度过的。

      韩谈做密使赶赴蓝田塬,已经与刘邦约定:子婴君臣降楚,待刘邦禀明楚怀王而后封定祭祀社稷之地。刘邦军不杀皇族,不伤百姓,不劫掠财货,不进入太庙。也就是说,子婴以降楚换得了残存皇族与整个大咸阳的平和易主,其后,咸阳剩余老秦人去留自便,嬴氏皇族便如同周灭商后的商人余脉,在一方封地上延续祖先血脉了。子婴反复思虑,这是唯一的了结大秦的出路了,沧海桑田世事变换,大秦气数已尽,子婴又能如何?子婴唯一能告于先人者,嬴氏社稷犹存,血脉不灭也。三日前,刘邦军已经开进关中腹地,驻扎于咸阳东南的霸上了。明日正午,刘邦便要在咸阳东受降了。

      韩谈守候在廊下,子婴独自走进了祭祀正殿。

      灯烛明亮,香烟缭绕。祭祀长案上,猪牛羊三牲整齐排列着。子婴一身本色素衣,一根丝带扎束着雪白的长发,无冠无剑,扶着一支竹杖进来,肃然跪倒在长案前。子婴一脸淡泊,木然的祷告似乎在宣读一件文告:“列祖列宗在上,子婴伏惟以告:自始皇帝骤薨,国事迭经巨变,终致大秦三岁崩矣!子婴不肖,虽诛杀赵高,然无力回天。九原军死难殉国,章邯军不得已降楚,朝无能臣,国无大军,府库空虚,赋税绝收,皇族凋零,子婴为存社稷余脉,为存咸阳国人,唯有降楚一途。明朝之期,子婴便非秦王。今夜,子婴最后以秦王之身,行祭祀列祖列宗之大礼。嬴氏皇族,大秦一统天下,此后不复在矣!列祖列宗之神位,亦当迁往陇西族庙。嗟乎!国亡家破,子婴善后无能,愧对先人矣!”

      祷告完毕,遥遥传来太庙钟室的一声悠长钟鸣。子婴艰难地扶杖站起,缓慢地走向了大殿深处。沉沉帷幕之间,矗立着一座座丈余高的黑玉神龛,立着一尊尊赢氏祖先的蓝田玉雕像。从一尊尊雕像前走过,木然的子婴任热泪不断地涌流着,喃喃地自语着,列祖列宗,子婴再看先人一眼,死亦瞑目矣!

      韩谈回来之后,子婴已经向楚怀王拟好了一件降书。降书末了,子婴请封嬴氏余脉于陇西之地,使老秦人重归久远的故里,在那里为楚王狩猎农耕养牛养马。老秦人太苦了,熬过了夏,熬过了商,熬过了西周,在漫漫岁月中多少次几欲灭种矣!自东周成为诸侯,老秦人更是急剧地起落沉浮,危难与荣耀交错,牺牲与屈辱并存,战死了多少雄杰,埋葬了多少烈士。直到孝公商君变法之后,老秦人才赳赳大出于天下,激荡风云一百五十余年,成就了统一华夏大业,烨烨雷电中,老秦人一举登上了煌煌文明之绝顶。然则急转直下,老秦人又在冥冥难测的风云突变中轰然解体,于今,天下老秦人竟连一支像样的大军也难以聚合了……子婴一尊尊看着,一尊尊诉说着,一直看完了六百余年三十五尊先人的雕像: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老祖秦仲      在位二十三年

      次祖秦庄      在位四十四年

      秦襄公始立诸侯   享国十二年

      秦文公       享国五十年

      秦宁公       享国十二年

      秦出公       享国六年

      秦武公       享国二十年

      秦德公       享国二年

      秦宣公       享国十二年

      秦成公       享国四年

      秦穆公       享国三十九年

      秦康公       享国十二年

      秦共公       享国五年

      秦桓公       享国二十七年

      秦景公       享国四十年

      秦哀公       享国三十六年

      秦惠公       享国十年

      秦悼公       享国十四年

      秦厉公       享国三十四年

      秦躁公       享国十四年

      秦怀公       享国四年

      秦灵公       享国十年

      秦简公       享国十五年

      秦惠公       享国十三年

      秦出子       享国二年

      秦献公(进入战国) 享国二十三年年

      秦孝公       享国二十四年

      秦惠文王      享国二十七年

      秦武王       享国四年

      秦昭王       享国五十六年

      秦孝文王      享国一年

      秦庄襄王      享国三年

      秦王嬴政      战国二十五年

      秦始皇帝      帝国十二年

      秦二世胡亥     在位三年

      这三十余座雕像中,没有子婴。那最后一座虚空的神龛,是二世胡亥的位置。因了战乱,因了种种艰难,也因了朝野人心对胡亥的不齿,这尊玉身至今未能雕成。子婴是最后的秦王,是亡国之君,只怕已经无缘进入皇族太庙,而只能在日后的族庙家庙中享祭了。子婴已经不知多少次地数过了,截至今日,他做了四十六日秦王①,第四十七日便是他成为平民的开始……

      “君上,五更末刻了,不能耽延了。”

      韩谈的轻声呼唤惊醒了子婴。

      子婴步履蹒跚地扶杖出来,太庙庭院的森森松柏林已经显出了霜雾朦胧的曙色,红光紫雾,整个天地一片蒙蒙血色。子婴没有问韩谈此等征候是何预兆,子婴已经无心过问此等事了。韩谈也没说天色,只在旁边陪伴着子婴默默地走着。未出庭院,太庙的太卜令却匆匆前来,肃然一躬道:“禀报秦王,太卜署作征候之占,红霾蔽天,血灾凶兆也。”子婴苦笑道:“血灾?上天不觉迟暮么?几多血灾了,用得占卜?”说罢笃笃点着竹杖去了。路上,韩谈惶恐不安地低声道:“君上,老臣之见,今日得赶紧教两公子与王族人等一体离开咸阳。太卜之占,素来是无异象不占,不可不虑。”子婴惨淡笑道:“国家已灭,王族宁不与社稷共存亡乎!逃甚?刘邦便是负约,要杀戮残存王族,嬴氏也认了。天意若此,逃之一身何用矣!”韩谈不再说话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红霾笼罩中,咸阳宫开始悄无声息地忙碌起来。

      降楚的礼仪,韩谈与子桓已经与刘邦军约定过了。子婴请以国葬之礼出降。刘邦哈哈大笑说,国葬便国葬,也是末世秦王一番哀国之心,无碍大局。出降受降之地,选在了咸阳东南的轵道亭。这是一座郊亭,大体在刘邦的霸上军营与大咸阳之间的官道边。因这条官道东出函谷关与进入太行山口轵关陉的轵道相连,实际便是全部轵道的关中段,故而一直被呼为轵道,道边迎送亭自然也唤作了轵道亭。

      卯时到了。当沉重悠长的号角声从皇城传出时,周回数十里的咸阳城头,黑色秦字大旗一齐消失了。守军士卒们放下了手中兵器,默默地走下了雄峻的城垣。各官署仅存的大臣吏员,人人一身布衣,无冠无剑,默默地走出了咸阳南门。皇城内残存的皇族后裔与有官爵的内侍侍女,则是人人白衣散发,无声地汇聚到咸阳宫前的车马广场。

      “国薨也——!皇城落旗开门——”

      随着韩谈嘶哑悲怆的呼声,皇城内外所有的旗帜仪仗都消失了,郎中们将斧钺器械堆积到城头城下所有的指定地,悄无声息地汇进了一片白茫茫之中。原本平静麻木的人群,随着韩谈的呼声与仪仗旗帜的消逝,突然哭声大起,内侍侍女郎中们纷纷扑向殿前玉阶头撞玉柱,惨烈自戕。片刻之间,白玉广场变成了血泊之地……

      子婴视若不见,领着残存的人群缓缓流淌出皇城。咸阳城街市整个空了,从皇城出来直到南门,一条长长的大道上空荡荡杳无一人。直到子婴车马人群流出南门与大臣人群会合,依然没有一个庶民身影。

      这一天,整个大咸阳都死寂了。

      出降受降,平静得没有任何波澜。

      子婴是虔诚出降的。整个出降队列徒步而来。只有子婴与王后,乘坐着一辆以四匹白马驾拉的取缔了任何饰物的王车,脖颈上绑缚着一根原本系印的黑丝带,怀中抱着装有皇帝印玺的玉匣,车后紧跟着两个儿子。王车去饰,白马驾拉,送葬国家之意也,此谓“素车白马”。系印丝带绑缚脖颈,国王该当自杀殉国也,此谓“系颈以组”。子婴献出的印玺是天子六玺。除了那方号为皇帝行玺(常用印玺)的和氏璧玉玺,其余五方大印分别是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加起来是三皇帝玺、三天子玺,共六方印玺。只有在这一日,向由符玺事所专掌的六方神圣印玺,第一次集中在了一个大铜匣中。当布衣散发的子婴系颈以组,将天子六玺高高捧于头顶,一步步向刘邦战车前走来时,刘邦大笑了,楚军金鼓齐鸣了……

      终于,刘邦军马隆隆开进了大咸阳。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①《秦始皇本纪》云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李斯列传》云,子婴立三月。从本纪说。

    第七章 帝国烽烟 四、烽烟废墟 帝都咸阳大火三月不灭

      刘邦军进入咸阳,首要难题是如何面对庞大无比的帝国遗业。

      无论事先如何自觉胸有成算,刘邦们入城之后还是乱得没了方寸。关中的连绵胜迹,大咸阳的宏阔壮丽,使这些大多没进过京畿之地的粗朴将士们大为惊愕,新奇得一时晕乎乎找不到北了。尽管有武关整肃在先,士卒们还是弥散于大街小巷,抢劫奸淫时有发作,整个大咸阳陷入了惊恐慌乱,民众乱哄哄纷纷出逃。刘邦虽说做亭长时领徭役入关中曾经进过咸阳,也偶然遇见过一次始皇帝出巡,但却也从来没有进过皇城。张良萧何陆贾郦食其等名士与将军,也是个个没进过皇城。进咸阳的当日,刘邦顾不得整肃约束部伍,立即与一班干员兴冲冲进入皇城观赏,可一直转悠到三更,还没看完一小半宫室。刘邦万般感喟,大手一挥笑道:“这皇城大得没边,嫔妃侍女多得没数,索性今夜住进来乐一回!”随从将士们立即一阵万岁狂呼。旁边张良却低声道:“沛公此言大是不妥。项羽军在后,不能失秦人之心。”刘邦蓦然省悟,却见旁边樊哙黑着脸不做声,于是笑骂道:“如何,你小子美梦不成,给老子颜色看了!”樊哙气昂昂道:“先生说得对!沛公光整肃别人,自家却想泡在这富贵乡不出去!”刘邦一阵大笑道:“好好好,走!出去说话。”

      回到幕府,中军司马报来乱军抢劫奸淫的种种乱象。刘邦大皱眉头,当即深夜聚将,会商善后之法。将军们纷纷说秦王子婴是后患,不杀子婴不是灭秦。刘邦心智已经清醒,重申了与楚怀王之约与义兵之道,说子婴是真心出降,杀降不祥,杀子婴只能自绝于关中。最后议定,将子婴“属吏”,待禀明楚怀王后再作决断。属吏者,交官吏看管也。之所以如此决断,并非刘邦真正要请命楚怀王,而是顾忌项羽军在后,自己不能擅自处置这个实际是帝国名号的秦王。

      此事刚刚决断,一直不见踪迹的萧何匆匆来了。刘邦大是不悦道:“入城未见足下,也去市井快活了么?”萧何奋然一拱手道:“沛公,我去了李斯丞相府。”刘邦揶揄笑道:“如何,趁早抢丞相印了?”萧何没有笑,深深一躬道:“沛公,我去查找了天下人口、钱粮、关塞图籍,已得数车典籍。我等两手空空,何以治理郡县?”刘邦恍然大悟,起身正容拱手道:“萧兄真丞相胸怀也,刘季受教。”

      再议诸事,将军谋臣们已经狂躁大减,遂理出了行止三策:其一,降楚之秦国君臣一律不杀;其二,全军开出咸阳,还军霸上;其三,废除秦法,与秦人约法三章,稳定关中人心。萧何率一班文士立即开始书写文告,天亮之际,约法三章的白布文告已经在咸阳纷纷张挂出来。天亮后,刘邦又带着萧何,亲自约见了咸阳国人中的族老,倡明了自己的定秦方略与约法三章。未了,刘邦高声说:“我所以入关中,为父老除害也!我军不会再有所侵暴,父老们莫再恐慌!明日,我即开出咸阳,还军霸上!待诸侯们都来了,再定规矩。”很快,咸阳城有了些许生气,开始有人进出街市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这约法三章最为简单,全部秦法尽行废除,只约定三条规矩:其一,杀人偿命;其二,斗殴伤人治罪;其三,盗抢财货治罪。其时之文告用语更简单:“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此等处置,全然应急之策,其意只在彰显刘邦灭秦的大义之道:入咸阳,存王族,除苛法,安民心。无论后世史家如何称颂,约法三章在实际上都是一种极大的法治倒退,而绝非真正的从宽简政。数年之后,刘邦的西汉王朝在亲历天下大混乱之后,几乎悉数恢复了秦政秦法,足证“约法三章”之随机性。

      约法三章的同时,萧何给所有的咸阳与关中官署都发下了紧急文告,明告各官署“诸吏皆案堵如故”。也就是说,要所有秦官秦吏依旧行使治民权力,以使郡县乡里安定。如此一来,已经占据关中大半人口的山东人氏与老秦人众,一时都安定了下来,纷纷给刘邦楚军送来牛羊酒食。刘邦下令,一律不许接纳百姓物事,说辞很是慷慨仁慈:“我军占据仓廪甚多,财货粮草不乏。民众苦秦久矣,刘季不能耗费百姓物力也!”于是,刘邦善政之名在关中一时流传开来,民众间纷纷生发出请刘邦为秦王之议。《史记?高祖本纪》描绘云:“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凡此等等,皆是关中安民之效。与后来项羽的兽行暴虐相比,刘邦的宽政安民方略颇具远见卓识。其最直接的后续效应,是刘邦的王师义兵之名,在关中民众中有了最初的根基。后来,当刘邦以汉王之身北进关中时,关中百姓竭诚拥戴,全力支持汉军与项羽长期对抗,使关中变成了刘邦汉军的坚实根基。萧何之所以能“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源源不绝地为汉军提供后援,其根本原因,便是关中民众对项羽军的仇恨,与对汉军的自来厚望。历史地说,这是相对远大的政治眼光所必然获得的长远社会利益。

      还军霸上数日之后,刘邦突然决断,要抵御项羽于函谷关外。

      那夜,一个神秘的游士请见刘邦。这个游士戴着一方蒙面黑纱,个头矮小,人头尚在刘邦肩头之下。矮子举止煞有介事,步态很是周正,刘邦笑得不亦乐乎了。蒙面矮人没笑,只一拱手道:“甘泉鲰生,见过沛公。吾所以来,欲献长策,以报沛公保全关中之德也。”鲰者,原本杂小鱼类,于人,则谓短小丑陋者也。刘邦一听来人报号,不禁又呵呵笑了:“自认丑生,安有长策乎?”鲰生淡淡云:“人丑,其言不丑。沛公计丑人乎,计正理乎?”刘邦顿时正色,肃然求教。鲰生悠然道:“长策者,十六字也:东守函谷,无纳诸侯,自王关中,后图天下。”刘邦皱眉道:“关中力竭,子婴不能王,我何能王耶?”鲰生道:“子婴不能王者,秦政失人心也。沛公能王者,善政得人心也。秦富十倍于天下,地形之强,雄冠天下。在下已闻,项羽欲封章邯三将为秦王。若项羽入关,沛公必不能坐拥关中也。此时若派重兵东守函谷关,使项羽诸侯军不能西进关内。沛公则可征关中民众入军,自保关中而王,其后必得天下。方今之势,关中民众多闻项羽暴虐,必随沛公也。而欲与天下争雄,必据关中为本。沛公好自为之也!”说罢,鲰生无片刻停留,一拱手出得幕府去了。刘邦醒悟,追到帐外,已没了人影。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此时,张良萧何恰好皆不在军中。刘邦反复思忖,鲰生方略果能如愿,则一举便能立定根基。然若果真张开王号,名头又太大,自己目下军力实在不堪。关中民众能成军几多,也实在不好说。刘邦知道,智计之士有一通病,总以民心如何如何,而将征发成军与真正能战混作一团。实则大大不然,关中民众纵能征发数万,形成能战精兵也远非一两年事。然,鲰生之谋又确实利大无比,不能割舍,且要做便得快做,慢则失机失势。刘邦转悠半夜,终于决断,先实施一半:只驻军函谷关抵御项羽,而暂不称王。如此可进可退:果真扛得住项羽军,再称王不迟;扛不住项羽军,总还有得说辞退路。心思一定,刘邦大为振奋,深感自己第一次单独做出了一则重大决断,很是有些自得。天亮之前,刘邦断然下达了将令:樊哙、周勃两部东进,防守函谷关,不许任何军马入关。

      刘邦没有料到,这个匆忙的决策很快使自己陷入了生死劫难。

      倏忽之间,秋去冬来。

      十一月中,项羽军与诸侯各部军马四十万隆隆南下,号为百万大军,经河内大道直压关中。王离的九原军覆灭后,项羽与诸侯联军连续追杀章邯的刑徒军。此时,大咸阳正在连番政变之中,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朝臣吏员几次大换班,政事陷于完全瘫痪。章邯军所有后援悉数断绝,若再与项楚军转战,势必全军覆没。老将章邯虑及刑徒军将士大多无家可归,为国苦战竟无了局,义愤难忍却又万般无奈,最后只有降楚了。而此时的项羽军诸侯军也正在粮草告乏之时,不欲久战,遂在洹水之南的殷墟,达成出降受降盟约。是年仲秋,章邯三将率二十余万刑徒军降楚了。

      项羽接纳了老范增方略,给章邯一个雍王名号,给司马欣一个上将军名号,令两人率降军为前部军马西进。章邯向为九卿重臣,一路说动沿途城邑之残存官署全都归附了项楚军,敖仓等几座仓廪残兵也悉数放弃了抵御。项羽军对沿途仓廪大为搜刮,粮草兵器顿时壮盛了许多。大军进至新安,眼见函谷关遥遥在望,项羽却突然与黥布等密谋,实施了一场极其血腥的暴行——突然坑杀了二十余万降楚刑徒军!

      坑杀的事由很是荒诞不经:刑徒军士卒不堪楚军将士“奴掳使之”,遂生怨声。有人密报了项羽,项羽立即作出了一番奇异的推定:“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史书记载的最后事实是:“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对于多次屠城坑杀的项羽,此等大举暴行驾轻就熟,很快便告结束。

      《史记?项羽本纪》为坑杀找了一个同样荒谬的背景理由:项羽的诸侯军中多有当年服过徭役的军吏士卒,当年秦军吏卒对此等人“遇之多无状”。是故,才有秦军降楚后,诸侯吏卒乘战胜之威,将秦军士卒当做奴隶虐待的事发生。列位看官留意,章邯之“秦军”原本并非传统的政府军,而是应急成军的刑徒与官府奴隶子弟。刑徒原本便是苦役,而官奴子弟同样卑贱,如此两种人如何有权力对当年的山东徭役施以“无状”虐待?再者,刑徒军中纵有少量的官军将士加入,亦决然不会人人都虐待过当年的徭役者,将二者等同置换,从而作为对降卒施虐的依据,显然的荒诞。此等理由,只说明了此时尚存的一个历史事实:除了项羽本人不可理喻的暴虐,诸侯复辟势力对秦帝国的仇恨是一种普遍存在,项羽的疯狂只是群体暴虐的发动点而已。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2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新安坑杀迅速传遍天下,刘邦的函谷关守军大为震恐。

      项羽大军抵达函谷关前,见关城大张“刘”字大纛旗,关门则紧闭不开。前军大将黥布命军士呼叫开城。可城头却现出了刘邦军大将樊哙的身影,樊哙大喊着,沛公信守楚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王,项楚军当自回江东才是。项羽闻报大怒,立即下令黥布军与当阳君两部攻城。项楚军此时大非昔比,已经接手了章邯秦军的全部重型连弩与大型器械,且仍由章邯军残存的弓弩营将士操作,攻城大见威力。而函谷关的刘邦军,虽也有大型防守器械,然樊周两将却已经早早遣散了守关秦军,刘邦军士卒根本无法操持那些需要长期演练的防守器械。樊哙周勃更不知秦军防守函谷关的独有战法,只以最传统的滚木大无礓石与臂张弓射箭应对,根本无法抵挡在城外弓弩营箭雨遮蔽下的潮水般的攻城楚军。不消半个时辰,函谷关便被攻破。樊哙周勃恐惧于项羽杀戮成性,早领着余部军马向西逃窜了。此战经过在史料中只有“击关,遂入”四个相关字,足见其如何快捷了。

      楚军破关,项羽只觉又气又笑,也不下令追杀,只挥军隆隆入关。整肃数日,项羽大军再度西进,终于抵达关中腹地,在骊山之北的戏水西岸驻扎了下来。项羽的中军幕府,驻扎在一片叫做鸿门的高地上。此时,已经是十二月的隆冬时节了。

      当夜,老范增领来了一个乔装成商旅的人物来见项羽。此人乃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曹无伤神秘地对项羽禀报说:“沛公欲王关中,要拜子婴为丞相!秦之珍宝,已经被沛公尽数掳掠了!”老范增阴沉着脸色说:“刘邦自来贪财好色,然入关中,财货不取,女色不掠,其志不在小也!老夫曾教望气者相之,言此人上有龙虎五彩之气,此天子气也。一少将军当急击勿失也!”项羽大怒,立即下了一道秘密军令:整修一日,第三日攻杀刘邦军。

      不料,项羽的这道密令,刘邦却意外地事先知道了。

      项羽的一个叔父(季父)项伯,与刘邦军的张良素来交好。得闻项羽密令攻灭刘邦军,项伯匆匆找到霸上,劝说张良赶紧离开刘邦,或随他投奔项羽,或另谋出路。张良说,如此不告亡去,不义也,容我向沛公一别。项伯不善机谋,随张良来到中军幕府,等在了辕门外树影下,张良自己进去告别。张良匆匆来见刘邦,将项羽攻杀密令一说,刘邦顿时大为惊恐。张良此时才问,驻军函谷关抵御项羽,何人谋划?刘邦坦诚地说了鲰生献策自己决断事,没有丝毫隐瞒,只问张良该当如何。张良说,目下事急,只有先疏通项伯,再谋疏通项羽。刘邦忙问,先生如何与项伯熟识?张良说,项伯当年杀人在逃,他曾急难护持,于项伯有救命之恩。刘邦与人交接很见功夫,立即问张良项伯谁年长。张良说,项伯年长。刘邦立即说,先生为我请入,我当以兄长之礼待之。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4:14 , Processed in 0.0799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