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秦帝国·第六部 帝国烽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三日后即位大典,其骇恐之象更是赵高做梦也没想到的。

      清晨卯时,宏大悠扬的钟声响起,新贵与仪仗郎中们在咸阳宫正殿前,从三十六级白玉阶下两厢排列,直达中央大殿前的丹墀帝座。这是一条大约两箭之遥的长长的甬道,脚下是吉庆的厚厚红毡,两厢是金光灿烂的斧钺。一踏上劲韧的红毡,赵高心头蓦然涌起一种生平未有的巨大亢奋,心头猛地悸动,几乎要软倒在地。两名金发碧眼的胡人侍女,立即两边夹住了赵高,阎乐也以导引为名过来照拂。赵高强自平静心神,轻轻喘息片刻,拂开了侍女阎乐,又开始自己登阶了。赵高力图使自己清醒起来,向两厢大臣们肃穆地巡视一番,然却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一切都如朦胧大梦,不断的长呼连绵的钟鼓像怪异的风遥远的雷,自己像被厚厚的树胶粘住了的一只苍蝇,嗡嗡嗡老在挣扎。终于,木然的赵高梦游般走进了大殿。走到丹墀之下,乐声钟鼓大作,赵高蓦然站住了。

      “赵始皇帝,即帝位——!”

      这一声特异的宣呼惊醒了赵高。多少年了,一听“始皇帝”三个字,赵高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激灵,不成想,今日自己要做始皇帝了,也还是如此。始皇帝,是赵高特意给自己定的名号。赵高从来以为,做皇帝便要做秦始皇帝那般的皇帝,二世三世实在淡了许多。皇帝改了姓换了人,自己当然也是始皇帝了。赵始皇帝,多有威势的名号也,即位之后再来一次扫灭六国盗乱平定天下,谁敢说赵高不是真的始皇帝?今日若梦,却在丹墀前蓦然醒来,岂非天意哉!

      钟鸣乐动了。赵高拂开小心翼翼守候在两边的阎乐赵成,正了正那顶颇显沉重的天平冠,双手捧起了皇帝玉玺,迈上了帝座下的九级白玉红毡阶。当年,赵高捧诏宣诏,传送大臣奏章,不知多少次地走过这九级台阶,可谓熟悉之极,闭着眼睛也能健步如飞。荆轲刺秦之时,赵高便是从九级高阶上老鹰般飞了下来,扑在了秦王身前的。然则,今日赵高捧定皇帝印玺迈上白玉阶时,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了。

      噫!坚实的阶梯突然虚空,脚下无处着力一脚踩空,赵高陡地一个踉跄,几乎栽倒在第二级白玉阶上。喘息站定,稳神一看,脚下台阶却分明依旧。赵高咬牙静神,举步踏上了第三阶。不可思议地,脚下石阶突然再度塌陷,竟似地裂无二,赵高惊恐一呼,噗地跪倒于阶梯之上。殿中的新贵大臣们人人惊愕恐惧,梦魇般张大了嘴巴却不能出声。强毅阴狠的赵高恼羞成怒了,霍地站起,大踏步抬脚踩上了第四级白玉红毡阶。瞬息之间,轰隆隆异声似从地底滚出,白玉阶轰然塌陷,一条地缝般的深涧横生脚下,一阵飓风陡地从涧中呼啸而出,皇帝印玺顿时没了踪迹,赵高也扑倒在阶梯石坎满脸鲜血……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惊恐的赵成阎乐飞步过来,将赵高抬下了玉阶。大殿一如往常了,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原封不动。喜好即时称颂的新贵们鸦雀无声了,大殿如同幽谷般寂静。最令新贵们惊骇的是,那方皇帝印玺眼睁睁不见了,谁也说不清这方神异的物事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神奇消失的。

      列位看官留意,这件事便是《史记?李斯列传》所记载的“赵高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的故事。此事在《秦始皇本纪》中没有提及,本可看做“信之则有,不信则无”的无数历史神异之一。然据实而论,此等事亦不可轻易否定。一个显然的问题是,以赵高之野心与其时权势,究竟是何等因素使他不能登上最高权力,确实缺乏任何合理的解释。历史上此类无解之谜颇多,九鼎失踪千古难觅,秦代大咸阳至今找不到城墙遗址,以至于有史学家推测秦咸阳没有城墙,是一座开放式大都会等等。此等不解之谜的长期存在,足以说明:即或在人类自身的文明史领域,我们的认识能力依然是有限的。

      赵高反复思忖,终于决断,还是立始皇帝的嫡系子孙妥当。

      当河北战事不利的消息传来时,赵高一时狂乱的称帝野心终于最后平息了。赵高没有理政之能,没有治世之才,然对大势评判却有着一种天赋直觉。大秦天下已经是风雨飘摇了,河北有项羽楚军,关外有刘邦楚军,关中大咸阳却只有狩猎走马杀戮捕人的五万材士营,无一旅可战之军。无论谁做皇帝,都是砧板鱼肉,赵高何须冒此风险也。再说,楚军对秦仇恨极深,一旦进入关中,楚人定要清算秦政,定然要找替罪牺牲,赵高若做皇帝或做秦王,岂非明摆着被人先杀了自己?将始皇帝子孙推上去,自己则可进可退,何乐而不为哉!一班新贵仆从们自那日亲历了赵高“即位”的神异骇人情形,也不再其心勃勃地争做“赵始皇帝”大臣了,赵高说立谁便立谁,自家只顾着忙活后路去了。

      在宗正府折腾了三日,赵高无奈地选定了子婴。

      按照血统,子婴是始皇帝的族弟。由于胡亥赵高“灭大臣,远骨肉”的血政方略,始皇帝的亲生皇子公主十之八九被杀。在目下嫡系皇族中,扶苏胡亥一辈的第二代,经过被杀自杀放逐殉葬等等诛灭之后,已经荡然无存了。子婴辈的皇族子弟,也迭遭连坐放逐,又在扶苏胡亥与诸公子相继惨死后多次秘密逃亡,也是一片凋零了。赵高亲自坐镇,眼看着宗正府几个老吏梳理了皇族嫡系的全部册籍。结果,连赵高自己都大为惊讶了——这个子婴,竟是咸阳皇城仅存的一个皇族公子!也就是说,不立子婴,便得在后代少公子中寻觅,而后代少公子,也只有子婴的两个儿子。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竖子为王,非赵高之心,天意也!”

      以子婴作为,赵高很是厌烦。诛灭蒙氏兄弟时,这个子婴公然上书反对,是唯一与赵高胡亥对峙的皇族少公子。大肆问罪皇族诸公子公主时,这个子婴竟一度失踪,逃到陇西之地欲图启动老王族秘密肃政。后来,这个子婴又悄悄地回到了咸阳,骤然变成了一个白发如雪的盛年老公子。更教赵高厌烦的是,这个子婴深居简出,从不与闻任何政事,也绝不与闻赵高的任何朝会饮宴,更不与赵高的一班新贵往来。一个老内侍曾禀报说,当初指鹿为马时,二世身边的内侍韩谈偶见子婴,说及此事,子婴竟只淡淡一笑,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凡此等等疏离隔膜,依着赵高秉性,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然则,赵高也不能全然无所顾忌。一则,子婴是始皇帝唯一的族弟,是胡亥的长辈,又不危及胡亥权力,很得胡亥“尊奉”。赵高得让胡亥高兴;二则,赵高也不能杀得一个不留,不能背绝皇族之后这个恶名。若非如此,十个子婴也死得干干净净了。

      子婴虽不尽如赵高意,然在“殿欲毁者三”的即位神异之后,赵高已经不想认真计较皇族子孙的此等细行了。左右是只替罪羊,子婴做与别个做有甚不同?人家楚盗刘邦项羽,尚敢找个牧羊少年做虚位楚王,老夫找个不大听话的皇子做牺牲猪羊,有何不可也。于是,从宗正府出来,赵高找来赵成阎乐秘密会商片刻,便派阎乐去了子婴府邸。

      赵高给子婴的“上书对策”是三则:其一,国不可一日无君,故请拥立公子即位;其二,子婴只能做秦王,不能做皇帝,理由是天下大乱山东尽失,秦当守本土以自保;其三,沐浴斋戒三日,尽速即位。商定之后,赵高叮嘱阎乐道:“子婴执拗,小子说甚都先应了。左右一只猪羊而已,死前多叫两声少叫两声没甚,不与他计较。”

      阎乐威风凛凛地去了,一个多时辰后又威风凛凛地回来了。阎乐禀报说:子婴几乎没话,一切都是木然点头,最后只说了一件事,沐浴斋戒仅仅三日,有失社稷大礼,至少得六日。阎乐说不行,只能三日。子婴便硬邦邦说,草率若此,我不做这个秦王。阎乐无奈,想起赵高叮嘱,便答应了。赵高听罢,嘴角抽搐了一下道:“六日便六日,你等预备即位礼仪便是。皇帝变诸侯,不需大铺排,只教他领个名号可也。”赵成阎乐领命,去呼喝一班新贵筹划新秦王即位大典了。

      两人一走,赵高大见疲惫,不知不觉地靠在大案上朦胧过去了。倏忽三年,赵高骤然衰老了,灰白的长发散披在肩头,绵长黏糊的鼾声不觉带出了涎水老泪,胸前竟湿了一大片。朦胧之中,赵高在苦苦思谋着自己的出路,与那个刘邦密商未果,自己又做不成秦王,后面的路该如何走,还能保得如此赫赫权势么……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第七章 帝国烽烟 二、帝国回光 最后秦王的政变除恶

      松柏森森的太庙里,子婴在沐浴斋戒中秘密进行着筹划。

      侍奉陪伴子婴的,是老内侍韩谈。这个韩谈,便是二世胡亥临死之时身边说老实话的那个内侍。胡亥被赵高逼杀后,韩谈沦为宫中苦役,子婴派长子秘密将韩谈接到了自己府邸,做了谋划宫变的得力臂膀。当初子婴从陇西归来,秘密襄助诸多皇族子孙出逃,自己家族却一个没有离开咸阳,为的便是孤绝一举。子婴的谋划是:秘密联结皇族余脉与功臣后裔,寻机暗杀赵高,力挽狂澜于既倒。审时度势,子婴认定:天下大乱之时再继续等待大将拥兵入朝问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只有先暗杀了这个巨奸赵高,大秦或可有救。事若不成,殉难国家,也是皇族子孙之大义正道,何惧之有哉!为此,子婴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秘密筹划,家族人丁人人血誓报国,两个儿子全力秘密搜罗剑士。韩谈之才,一是熟悉宫廷,二是缜密精干,三是忠于皇族,故此成为追随子婴的得力辅佐。正当种种筹划行将妥当之时,赵高竟要拥立子婴为秦王,岂非天意哉!阎乐初来“会商”时,子婴一闻赵高之意,心头便剧烈地悸动了。那时,子婴只不断地告诫自己,要不动声色,要延缓时日,要妥为谋划。

      六日斋戒,是子婴着意争得的重新部署之期。

      有了即位秦王这一转折,许多本来的艰难都转为顺理成章了。太庙有一队听命于自己的护卫郎中,其余秘密联结的死士,则以随从内侍之身跟随。子婴进出咸阳宫各要害处,也方便了许多,甚或要召见边军大将,也将成为名正言顺之举。凡此等等便利,都使延迟宫变成为更具成功可能的路径。为此,韩谈等曾经动议,能否即位之后再实施除奸。子婴反复思忖,断然决策:剪除赵高不能延迟,再迟咸阳果真陷落,玉石俱焚矣!决断既定,暗杀赵高究竟选在何时,如何才能得手,立即成为急迫事宜。

      虽是盛夏,太庙却是夜风习习颇为凉爽。太庙之南的一座庭院更见清幽,一片高厚的石屋深深埋在森森松柏林中,明亮的月光也只能斑斑点点地撒落进来,人迹罕至,静如幽谷。这便是赫赫大名的斋宫。举凡国家盛大典礼之前,或帝或王,都要进入这座斋宫,隔开尘世,净身静心,吃素几日,以示对天帝祖上的虔诚敬畏。因了此等特异处,斋宫自来都是神圣而又神秘的。除了斋戒的君王及斋宫侍者,任何人都不得进入这座庭院。

      斋宫的沐浴房里,白发子婴肃然跪坐在厚厚的本色地毡上,斑斑月光洒进大格木窗,依稀映出一道裹着宽松大布的瘦长身影。轻微的一声响动,身影后丈许之遥的一道木门开了,蒸腾的水汽不断从门中涌出,一个老内侍走来低声道:“君上,热水已成,敢请晚浴。”子婴淡淡地应了一声,在老内侍搀扶下起身,裹着一片大白布走进了水汽蒸腾的木门。门内是一个黑玉砌成的硕大浴池,足有两丈见方,铜灯镶嵌在四周墙壁中,灯光在浓浓水汽中变得昏黄模糊。沐浴池四边,垂首肃立着四名少年内侍。子婴淡淡道:“你等下去,只韩谈一人侍奉足矣。”身旁老内侍一摆手,四个少年内侍肃然一应,轻步走出了沐浴房。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韩谈,今夜一定要定下除奸方略。”子婴的目光倏忽明亮起来。

      “老臣明白。”

      子婴坐在了黑玉水池边上,背对着热气蒸腾的水雾微微闭上了双眼。说是清心斋戒,他却大感焦虑疲惫,但有缝隙便要凝神吐纳片刻。韩谈则轻步走到池畔,向东面石墙上轻轻三叩,石墙悄无声息地滑开了一道窄门,相继飘出了两个人影。

      “君上,两位公子来了。”韩谈低声一句。

      “见过父亲!”两个颇见英武的年青武士一齐拱手。

      “时势维艰,何时何地除奸为宜?”子婴没有任何琐细话语。

      “但凭父亲与韩公决断!”两个儿子异口同声。

      “韩谈,你熟悉赵高秉性,何时何地?”

      “君上,老臣对此事多有揣摩,又通联了诸多怨恨赵高的内侍义士,依各方情势评判,除奸方略之要害,在于出其不备。”老内侍韩谈平静地说着,“时日,选在斋戒末了一日。所在,太庙斋宫最宜。方略,将赵高骗入斋宫,突袭暗杀。”

      “如何骗法?”.

      “君上只说不欲为王,赵高必来敦请。”

      “赵高狡诈阴狠,岂能轻易受骗?”

      “寻常时日,或许不能。今日时势,赵高舍秦王不能,必来斋宫。”

      “子桓子陵,剑术可有成算?”子婴将目光转向了两个儿子。

      “多年苦行修习,儿等剑术有成!”

      “赵高强力,非等闲之辈,务必一击成功。”

      “儿等一击,必杀赵高无疑!”

      “好。”子婴点头道,“韩谈总司各方部署,子桓子陵击杀赵高。联结朝臣将军事,目下暂且不动,以免赵高察觉。目下要害之要害,是先除赵高,否则大秦无救。为确保铲除赵高一党,我须示弱,以骄其心。国政整肃,只能在除奸之后开始。”

      “君上明断。”韩谈低声道,“老臣已接到三川郡流散老吏密报:赵高曾派出密使与楚盗刘邦密会,意欲与刘邦分割关中,刘邦居东称楚王,赵高居西称秦王。与楚盗一旦约定,赵高便要再次弑君,再做秦王梦。”

      “刘邦未与赵高立约?”子婴有些惊讶。

      “赵高恶名昭著,刘邦踌躇未定。”

      “也好。叫这老贼多做几日好梦。”子婴脸色阴沉得可怕。

      斋戒第六日,赵高已经将新秦王即位的事宜铺排妥当了。

      依赵成阎乐谋划的简略礼仪,午后子婴出斋宫,先拜祭太庙以告祖先更改君号事,再在东偏殿书房与赵高“商定”百官封赏事,次日清晨在咸阳宫大殿即位,封定新秦国大臣即告罢了。赵高原本便没将子婴即位看得如何重大,用过早膳的第一件事,便是与赵成阎乐会商如何再派密使与刘邦立约。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未曾说得片刻,老内侍韩谈一脸忧色地匆匆来了。韩谈禀报说,公子子婴夜得凶梦,不做秦王了,要回陇西老秦人根基去,派他来向中丞相知会一声。赵高听得又气又笑,拍案连说荒诞不经。阎乐冷笑道:“猾贼一个!无非不想做二世替罪羊而已,甚个回陇西,糊弄小儿罢了。”赵成黑着脸怒道:“贱骨头!添乱!我带一队人马去将他起出斋宫!”赵高板着脸道:“如此轻率鲁莽,岂能成得大事?子婴父亲迂阔执拗,子婴也一般迂阔执拗。你若强起,那头犟驴还不得自杀了?”见赵成阎乐不再说话,赵高一摆手道,“备车,老夫去斋宫。”阎乐道:“我带材士营甲士护送中丞相。”赵高大见烦躁道:“护送甚!咸阳宫角角落落,老夫闭着眼都通行无阻!继续方才正事,老夫回来要方略。”说罢对韩谈一招手,大踏步出门去了。

      赵高吩咐韩谈坐上他的特制高车,辚辚向皇城驶来。路上,赵高问韩谈,子婴做了何梦?韩谈说,子婴只说是凶梦,他不敢问。赵高问,子婴部署了家人西迁没有?韩谈说,只看到子婴的两个儿子哭着从太庙出去了,想来是子婴已经让家人预备西迁了。赵高问,听闻子婴两子多年前习武,目下如何?韩谈说,习过两年,皇族之变后都荒废了,两人都成了病秧子,也成了子婴的心病。赵高淡淡冷笑着,也不再问了。

      片刻间车马穿过皇城,抵达太庙。赵高吩咐护卫的百人马队守候在太庙石坊道口,自己单车进去。韩谈低声道,中丞相,还是教护卫甲士跟着好。赵高揶揄笑道:“此乃嬴氏圣地,老夫焉敢轻慢?”脚下轻轻一跺,宽大的驷马高车哗啷甩下马队,驶上了松柏大道。从太庙旁门进了斋宫,迎面一座大石碑当道,碑上大刻“斋宫圣土,车马禁行”八个大字。赵高冷冷一笑,还是脚下轻轻一跺,高车哗啷啷飞过石碑,飞进了森森清幽的松柏林。见韩谈惊得面色苍白,赵高淡淡笑道:“老夫不带军马进太庙,足矣。嬴氏败落,宁教老夫安步当车乎?”韩谈连连点头:“是也是也,中丞相功勋盖世,岂能效匹夫之为。”说话间,高车已到斋宫庭院门前停住了。韩谈连忙抢先下车,扶下了赵高。

      “中丞相到——!”斋宫门前的老内侍一声长长的宣呼。

      “我来领道。”韩谈趋前一步,一脸惶恐笑意。

      “不需。”赵高淡淡一句,径自走进了斋宫庭院。

      韩谈亦步亦趋地跟在赵高身后,从敞开的正门连过三进松柏院落,一路除了特异的香烟缭绕气息,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幽静空阔如进山谷。赵高踏上了第四进庭院的正中石屋的九级石阶,兀自揶揄着嘟哝了一句:“将死猪羊,尚能窝在这死谷素食,当真愚不可及也。”一边说一边一脚踢开了正门,厚重的木门吱呀荡开,赵高一步跨进了斋宫正室,绕过一面高大的黑玉屏便进了东首的斋宫起居所。眼见还是没有人影,赵高沉声一句:“子婴公子何在?老夫来也。”话音落点,一个少年内侍从起居室匆匆出来一作礼道:“启禀中丞相,公子已做完最后一次沐浴,正欲更衣。”赵高冷冷道:“不欲为秦王,还信守斋戒,何其迂阔也!”韩谈连忙趋前一步道:“中丞相稍待,我禀报公子出来会晤。”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不需。老夫连始皇帝光身子都见过,子婴算甚。”

      赵高一脸不悦,推开了起居室门,大步走了进去。屋中一个少年内侍惶恐道:“大人稍待,公子片刻出来……”话未说完,赵高已经推开了通向沐浴房的厚厚木门,一片蒸腾的水雾立即扑面而来。赵高径直走进水雾之中,矜持地揶揄地笑着:“公子不欲做秦王,只怕这斋宫便再也不能消受了。”弥漫水雾之中,子婴的声音遥遥飘来:“中丞相不能擅入,斋戒大礼不能破。我立即更衣,正厅相见。”赵高一阵大笑道:“此乃公子反复无常,自甘罚酒也!老夫既来,敢不一睹公子裸人光采乎?”尖亮的笑声中,赵高走向了浴房最深处的最后一道木门。

      在厚厚木门无声荡开的瞬息之间,两口长剑陡地从两侧同时刺出,一齐穿透赵高两肋,两股鲜血激溅而出!赵高喉头骤然一哽,刚说得声:“好个子婴!”便颓然倒在了水雾血泊之中。门后子桓子陵一齐冲出,见赵高尚在挣扎喘息,子桓带血的长剑拍打着赵高的脸庞恨声道:“赵高老贼!你终有今日也!”旁边子陵骂声阉贼乱国罪该万死,猛然一剑割下了赵高白头,提在了手中。子桓奋然高声道:“父亲!赵高首级在此!”水雾之中,戎装长剑的子婴飞步而来,韩谈也疾步进来禀报:“君上,皇族皇城义士已经集结了。”

      “立即出宫!带赵高首级缉拿余党!”子婴奋然下令。

      四人风一般卷出斋宫,依照事先谋划,立即分头率领皇族与皇城的义士甲兵杀向赵高府邸。所谓义士,除了残存的皇族后裔,主要是直属皇城的卫尉部甲士,郎中令属下的护卫郎中与仪仗郎中,皇城内的精壮内侍与侍女,以及遇害功臣的流落族人仆役等等。由于韩谈等人秘密联结,种种人士连日聚结,竟也有一两千人之众,一时从皇城鼓噪杀出,声势颇是惊人。赵高及其新贵,原本大大地不得人心。此时,赵高的一颗白头被高高挂在子婴的战车前,男女义士又不断高呼赵高死了诛杀国贼等,一路呼啸蜂拥,不断有路人加入,到得赵高府邸前,已是黑压压怒潮一片了。

      阎乐赵成正与新贵们聚在赵高府邸,秘密计议如何再度联结刘邦事,突然听闻杀声大起,大门隆隆洞开,男女甲士愤怒人群潮水般涌来。阎乐赵成们堪堪出得正厅,来到车马场呼喝甲士,便被潮水般的人群亮闪闪的剑戈包围了。子婴的战车隆隆开进,遥遥便是一声大吼:“悉数缉拿国贼!不得走脱一个!”子桓子陵疾步冲到阎乐赵成面前,不由分说便将两人分别猛刺致伤,跟着立即死死捆缚,丢进了囚车。一时间人人效法,个个新贵大臣都被刺成重伤,血淋淋捆作一团丢进了囚车。子婴跳下战车,右手持金鞘秦王剑,左手提赵高人头,大步走上高阶喊道:“国贼赵高已死!拥戴王室者左站!”剩余的新贵吏员们大为惊慌,纷纷喊着拥戴王室,跑到子婴左首站成了一片……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整整三日,咸阳城都陷在一片亢奋与血腥交织的混乱之中。

      赵高三族被全数缉拿,阎乐赵成三族被全数缉拿,举凡任职赵高之三公九卿的新贵们,则个个满门缉拿。整个咸阳的官署都变成了应急国狱,罪犯塞得满当当。老人们都说,当年秦王扫灭嫪毐乱党,也没如此多罪犯,新王有胆识,只怕是迟了。子婴见咸阳城尚算安定,认定人心尚在,遂决意尽快了结除奸事。旬日之后,咸阳城南的渭水草滩设了最后的一次大刑场,一举杀了赵高及其余党三族两千余人。虽是除奸大庆,可观刑民众却寥寥无几,只有萧疏零落的功臣后裔们聚在草滩欢呼雀跃着:“国贼伏法!大秦中兴!”

      这是公元前207年夏秋之交的故事。

      赵高一党,终于在帝国末日被明正典刑,彻底根除了。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宦官之身,连续两次实施罪恶政变的巨恶异谋之徒。赵高之前半生与后半生,直如雄杰恶魔的无过渡拼接,生生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格异数。赵高数十年忠实追随始皇帝,以无数次的救危急难屡建大功,进入权力中枢实属正道,不存在始皇帝任人之误。在璀璨的帝国群星中,赵高的强力异能,赵高的文华才具,赵高的精通法令,赵高的敬重大臣,赵高的奉公敬事,其时几乎是有口皆碑,堪称全然与帝国功臣们同质的内廷栋梁。始皇帝骤然病逝与赵高不可思议地突变,既有着深刻的权力结构的变异法则,更有着人性深处长期潜藏的本源之恶。赵高的畸形巨变,折射出帝国山岳的浓浓阴影,击中了集权政治出现权力真空时的脆弱特质。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治帝国,何以被一个突发权力野心而毫无政治理念的中枢阴谋家颠覆?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永恒课题,更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永恒课题。

      赵高的畸形人格,既印证了孟子大师的性善说,更印证了荀子大师的性恶说。性善说将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美好的本真。性恶说将人类的希望寄托于遏制恶欲的法治。哪个更高,哪个更大,哪个更圆,哪个更亮,将成为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文明抉择难题。人性复杂难测之奥秘性,人性反向变化之突发性,人性恶欲泛滥之毁灭性,人性良善滋生之建设性,凡此等等人性课题,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包容于赵高个案中,成为人性研究的永恒课题。我们没有理由轻视赵高,以“阉人巨恶”一言以蔽之。赵高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具有突发转折性的黑恶休止符,潜藏着打开诸多文明暗箱的历史密码。可以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奸恶权臣中,唯有赵高具有涉足文明史而不能逾越的意义。

      赵高之结局,《史记》各处皆云子婴等杀之。班固却云:“吾读秦史,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班固是答汉明帝之问,上书言秦灭诸事说这番话的。班固之论,附记于《秦始皇本纪》之后。班固之有此说,或在两汉时尚有不同于司马迁所见到的秦史资料。以常理推测,子婴不具备依法问罪于赵高而后行车裂的力量,只能是先暗杀而后诛灭余党。若仅仅车裂尸身,虽有可能,终显乖张。故此,司马迁的史料甄别该是妥当的。班固之言,一家一事之说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第七章 帝国烽烟 三、轵道亭外的素车白马

      子婴即位,立即举行了第一次大朝会。

      咸阳宫大殿又响起了浑厚肃穆的钟声,稀疏零落的大臣们匆匆走进了久违的大殿,大多都是白发老人与年青公子了。几度折腾,群星璀璨的帝国功臣干员们已经消失净尽了。留给子婴的,只是一个气息奄奄的末日帝国。子婴戴起了天平冠,手扶着已经显得古朴过时的又宽又短的镇秦剑,走到帝座前凝视着殿中的一片白发后生,良久没有说话。大臣们的参拜也颇显尴尬,不知该如何称呼子婴君号,是秦王还是皇帝陛下。毕竟,秦王名号是赵高定的,诛杀了赵高势力,子婴对君号还没有明白诏书。于是大臣们只有纷乱躬身,笼统呼了一声君上了事。子婴心下明白,站在帝座前道:“首次朝会,先定君号。是继位皇帝,抑或复归秦王,根基在大势评判。若有平定乱军之力,自当称帝。”子婴没有说后半句,然其心意谁都明白。

      大殿良久默然,老臣们的粗重喘息清晰可闻。这些残存的末流元老们,已经多年隔绝于国事了,对山东乱象与秦军情势等等可谓人人懵懂,仓促聚来如何拿得出挽狂澜于既倒的长策大略。只有一个老臣昂昂然道:“不管乱得甚样,终须有平定之时!老臣之见,自当即皇帝位,秦三世!”老臣说罢张望左右,却没有一个人呼应。子桓终于按捺不住,挺身而出高声道:“君父,子桓愿率十万大军镇守函谷关!”子陵也挺身而出高声道:“君父,子陵愿北上九原,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平乱!”一位老臣摇头叹道:“两位公子壮心可嘉,然则终难行也!老臣曾供职太尉府,对军情大体知道些许。关中老秦人已经寥寥零落,如何去征发十万大军?九原固然尚有军马,可粮草早已不济,且不说公子能否安然抵达九原,纵然到了九原,能叫士卒空着肚腹打仗么?若有充裕粮草,章邯王离两部大军能扫不平盗乱么?”老臣一番话落点,老少大臣们顿时没了话说。

      “材士营不是有五万军马么?”子桓高声问了一句。

      “是也是也,材士营还在也。”老少大臣们一时恍然纷纷点头。

      “材士营早快空了!”一个年青人高声道,“我便是丞相府属官,职司材士营粮草。自山东大乱,三川郡守李由自杀,天下赋税进入关中之水陆两道皆断,关中粮草早已告急。二世一死,赵高凑不够粮草,已经遣散了材士营三万人,只剩下了两万人。便是这两万人,也纷纷逃亡,如今只有五六千了……”

      “逃亡?有吃有喝,他等逃甚?”一个老臣懵懂发问。

      “逃甚?”年青人冷笑道,“材士营将士以胡人居多,又从来只会狩猎走马,不练打仗,留在关中还不是摆架势等死?听说匈奴新单于要大举南下,材士营早开始溜号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20:1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果然如此,关中岂非空无一军了?”一个老臣大是惊恐。

      举殿默然,无人回答。

      “不说了!”子婴沉重地叹息了一声,“大势评判,赵高没错,还是回称秦王罢了。子桓与韩谈做特使,立即出函谷关,召章邯军回师关中防守,下令王离军守住九原阴山。河北乱事,秦国放手算了……”

      “君上!河北军报已到多日,老臣无处可报!”

      “河北军报?快说!”子婴骤然变了颜色。

      “诛灭赵高之前,章邯军报已到,赵高隐瞒不告任何人!”一个老臣愤愤然唏嘘高声道,“河北战事,我军断粮,十万九原将士全军覆灭!王离、苏角、涉间三大将全部惨死战场!章邯军残部突围,又被项羽盗军追杀,已经在漳水陷入绝境……”

      老臣尚在唏嘘愤然叙说,子婴已经咕咚栽倒在青铜大案,天平冠的流苏珠玉哗啦飞进散落,殿中顿时大乱……夤夜醒来,子婴痴痴看着守在榻前的韩谈与两个儿子,长叹一声,两行泪水无声地流下两颊。四人默然相对良久,韩谈哽咽低声道:“君上,刘邦楚军已进逼武关,为今之计,只有与之周旋了。设法存得社稷余脉,再做后图……”

      终于,子婴点头了。

      刘邦占据了武关,军营一片欢腾。

      自上年与宋义项羽部分道进兵,刘邦一路打了许多次小仗,也攻占了十几座城池。因中原已经没有了章邯的平盗大军,郡县城邑只有平日主要职司捕盗的尉卒县卒,故此颇有势如破竹之势。刘邦明白自己实力不足,一路西来心思不在打仗,而主要在搜罗各色流散人马入军。举凡流民少壮、各方诸侯战败后的流散人马、官府在大型工程后留下的善后军马、乱世激荡出来寻找出路的游士壮勇等等,刘邦尽皆一体收纳。进到富庶的三川郡南阳郡时,刘邦楚军已风风火火扩张到近二十万人马,已经颇见壮阔声势了。或收服或投奔的名士与将军也有一串了:独自领军的楚将陈武,高阳名士郦食其,魏军散将皇欣、武蒲,秦军的宛城守将及舍人陈恢,秦列侯戚鳃、王陵等,总归是很有一番气象了。

      此时,救赵的宋义项羽军一直滞留安阳。刘邦也不敢贸然进兵关中,便在占据南阳后转入崤山地带驻扎,在这片山地整整窝了一冬,除了整训操演人马,各方搜罗粮草,大体没有战事。

      期间,刘邦几次不耐,要进兵关中。可张良却老是摇头,说时机不到,早进无功。刘邦问为何。张良说,巨鹿之战不见胜负,进了关中也无用。若巨鹿之战项羽胜秦军,我可乘虚攻占关中。若项羽落败,沛公便回芒砀山照做流盗,哪里也别想去。刘邦便是一阵大笑,鸟事!自家成事还是别家成事?老是看人颜色起坐,羞人也!张良也笑,说这叫潜龙勿用,乘时而动,天不打雷,龙便不能抬头。刘邦便笑骂一句,鸟个潜龙,分明一条虫!期间,赵高曾派密使与刘邦会商,说若能分割关中为王,赵高愿为内应灭秦。刘邦始终只是云山雾罩地与之盘桓,不与赵高特使准定盟约。张良贺刘邦得赵高助力,刘邦则大笑说,鼠窃狗盗,与赵高为伍,惭愧惭愧!萧何说,沛公入咸阳之日,将赵高人头献于关中父老,足以自雪了。刘邦突然狞厉一笑说赵高奸恶,得煮一锅人肉汤,让天下人分而食之。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5:42 , Processed in 0.0590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