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德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从短片《指望》到电影史诗《一一》,约翰安德森所著《杨德昌》一书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杨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杨德昌电影风格和观点中的特质进行精确描述,安德森说明了这些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
  本书融丰富的阅历与深刻的思考于一体,然而论述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晓畅,既为谙熟杨德昌电影作品的观众开启了新视野,也向一般观众引见了这位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的非凡魅力。

作者简介
  约翰安德森曾在杨德昌葬礼上念悼词。他是《综艺》、《新闻日报》、《华盛顿邮报》等报刊的常驻影评人。他的文章时常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也经常为《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国家》、《电影评论》和《村声》撰稿。他曾担任过纽约电影节的选片委员会委员,并著有《圣丹斯》和《杨德昌》两本著作。另外曾合撰《我唤醒了大银幕》、《B级名单》等著作。2011年他担任了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席,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会员。

最新书评    共 2 条

范典    杨德昌的电影无疑是现在电影人仍在研究、并将一直探讨下去的课题,他注重社会现实,挖掘台湾社会的时代特征与内在结构,从一名美国留学归来的工程师,转而成为电影大师,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必须要在垂垂老矣之前做些我热爱的事情”。      30岁之前,杨德昌听从父母意思在佛罗里达大学读到计算机设计专业的硕士学位,后转赴南加州大学读电影系,可是他觉得西方电影理论与他所认为的存在很多差异,读了一年便放弃学业,并在华盛顿州生活、工作了7年之久。他每日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直到在一家电影院看了沃纳赫尔佐格执导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一片,他决定赶回台湾开创自己的电影事业。      美国影评人约翰安德森在这本《杨德昌》的书中,为我们展示了杨德昌导演的所有作品,并用叙述的方式掺杂评析,来解构影片的“晦涩”难懂之处。安德森认为,“杨德昌最好的作品已经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蕃蓠,成为无论从哪一面攀登顶峰的登山者都要依赖的指向标。”      杨德昌坚持独立影片的拍摄,依附于他本身对整个台湾电影工业的态度,他认为台湾电影被一些资格老、观念老的一些人掌握在手心,演艺圈空气污浊,根本无法有独立拍片的人存在。由于台湾又处于外省人、本地人、日据遗民等各种族群的杂处状况,国共分裂后,国民党逃至台湾、赶走日本人,而外省人与本地人又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导致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二二八”事件的爆发,对整个台湾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电影文化在上世纪70年代的盛行,得力于一帮写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作家们:黄春明、吴念真、朱天文……从最初“健康写实主义”电影(以灿烂、健康的精神拍摄的写实影片)到李翰祥拍摄的古装武侠,再到琼瑶的“将爱情推崇为生存的理由”的言情片,从一度逃避现实、趋就娱乐,到挖掘社会现实、展示台湾真实生活,仅仅十几年的功夫。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一下子抓住了“二二八”事件时期民众那种抵抗新统治者、自寻出路的意识,吴念真则从自编自导的作品《多桑》中有力批判了战争及独特的社会因素导致一代人观念上的迷失和矛盾这一事实。      杨德昌从国外回来,在他看待台湾的问题上显得客观而全局,但也时常被人认为是“外省人对当地人的一种诋毁”,这些看法实际上都隐藏在他的电影当中。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影片,他的本意“并非是促进‘种族团结’,也无意渲染这个动荡世界带来的恐外症”,而是“表达出对这种归属感的需求,不仅仅是对家庭的归属感,也是对‘国族’的归属感”,这便是他在影片中含有的一种“世界性”的意识。      这本书在序言般的“诗歌与电影”一章中详尽地解析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崛起与发展,也讲到杨德昌从事电影的历程以及他作品风格的蜕变等,全景式的回顾了这位电影导演在电影史上所取得的影响和地位。其余章节皆以杨德昌几部重要作品为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对于初涉杨德昌电影的影评来说不啻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参考书,最后以一段作者与杨德昌的访谈作结。书的优点很明显,它将一些情节的设置、导演在影片整体架设、结构、人性、隐喻、画面、音乐都与整个台湾社会的时代氛围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参照体系,比如谈到长达4个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何要以制片厂的摄影棚作为影片开场时,作者写道:“这个制片厂,这个声称是探索真理的艺术领地,已经被私利和怨恼所荼毒了。不论这个‘制片厂’或‘舞台’最终目的是为了政治、教育还是争取年轻一代,体制腐败这一主题始终无情地贯穿于整部影片。”而杨德昌拍片时期正是处于这种头戴“独立电影人”帽子的艺术家们最为尴尬的阶段,有领导竟然以出于心痛10万美金拿来买咖啡不如制作电影的原由来投资杨德昌的电影。当时台湾影片无需仰仗美国市场,在日本市场管辖下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去展示作品,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片中就展示了他杰出的叙事能力和人物统摄能力,他在影片中展示了残酷青春的同时,融入了很多社会现状:西方文化的侵入、民间帮派的势力之争、家庭成员间的代沟等等。当然,安德森也从几部影片中总结出杨德昌电影中“父亲”形象的缺失,而母亲的那种独立、纠结、自主、狂乱的形象却使人印象深刻,这便犹如台湾当时的情形,处于无主、迷茫、暴力的状态中。      杨德昌的电影并不卖座,却给予影评人无限分析的愉悦感,他深受西方电影的影响,在自己作品中掺糅了许多这样的因素和见解,可以说是各种“潜流”埋伏于故事明线下,这对于深受商业片影响的普通观众而言,过于深奥和艰涩。可是杨德昌并不以为然,他在接受约翰斯通(Sheila Johnston)的采访中说,“当你做了一部这样的电影,就如同是给一位挚友写了一封很私密的信件。这部电影所获得的成功并不会刺激我的虚荣心,但了解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人懂你,是件很让人愉悦的事情。”      这就跟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谈写作时讲到的八大要点中的其中一点非常相似:“只为取悦一个人而写,向读者表达您对世界的爱”(write to please just one person)。宁愿被冷落,也不愿被抛弃,这就是杨德昌,以及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1 16:14
热爱电     该书装帧精美,一看封面就很有杨德昌电影的风味。里面是一位美国影评人对杨德昌所有作品的全面解析,采用的是一边叙述电影情节一边点评的方式,字里行间可见其对杨德昌作品的膜拜。推荐喜爱文艺电影或者杨德昌的粉丝迅速购入一览为快!       (PS:杨德昌的电影跟侯孝贤一样,节奏比较慢,但后劲很足。目前只看过《一一》,2000年杨德昌凭借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看完后感觉仿佛度过了一生的感觉,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吴念真写剧本的才能众所周知,此番担任主演,刻画的形象有如他的《这些人,那些事》一书给人的感觉:“重的东西,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他的文字是简单空疏,像个大白瓷碗,这个碗里面,盛放的是很重很重的东西。”“对很多人来说,年轻时候,我们总是急急要去表达什么,努力要一鸣惊人,但最后归于沉寂。正如吴念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所言,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他亦在书中有言: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彷佛都已云消雾散。”《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恐怖分子》已经买了碟,等合适的时间再看)  详情 发表于 2013-7-23 15:5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4-29 19:56 , Processed in 0.50549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