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以不永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题目借取于《诗经·卷耳》,原意是那些行军在外的男人只能依靠饮酒来摆脱思念亲人的痛苦。到了这本书里意思变为:只有把这件事写下来,才不至于永远地伤怀。十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依次走进小说之中,前后跨度为三十余年,或许还会再久一些。显然一桩命案的发生使第二十年成为本书时间的核心。整部长篇被肢解为五个不同文体的中篇。这样写可以由您所好来选择翻开此书先读哪一部。如果您对情节性强的故事感兴趣,小说的第四都将向您讲述三种让人心酸的爱情;结构纷杂叙述转换稍显频繁的第三部会给您带来领悟小说技巧和体验阅读快感的乐趣;要是您更偏爱侦探小说,  当然可以先去阅读第二部的一至十;第二部的1-10应该会给您一种伦理道德上的震撼;然而首先阅读第一部则基于一个不可剥夺的理由,因为这是您了解《维以不永伤》,全貌的入口。”

    作者简介
      蒋峰,1983年6月17日生于长春,2002年9月考入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次年从该校退学,现居住在上海。著有长篇小说《维以不永伤》、《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短篇小说和散文数十篇。

    最新书评    共 5 条

    anost    我曾经大量阅读和喜爱的作家还是老一辈的,从八几年开始的先锋文学和其他大量作家,那些阅读带给我快乐。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不怎么读书了。   近几年我百般无聊,又开始买书来读,除了买一些之前喜欢的作家的新作,我也有意的想要了解一下更年轻的作家,前几天选了几本《青春文学典藏书系》买了,先看了一本什么秀秀姐,很粗糙,又看了《永无岛》,稍微好一些,但还是稍嫌业余。80后正如那套书前言中所说,大部分写手还是太业余了,直到我昨晚看了这本书。我昨天晚上开始看,爱不释手看到很晚,今天早上又醒得早,把它看完了。我想说,我终于看到一个可以当得起作家这个头衔的80后了。      很难得的是这本书是以现代主义的手法写的,技巧娴熟甚至快赶上我喜欢的几个先锋作家余华,格非,苏童了。而且不仅仅是技巧,第一次看到80后作家不再局限于自身情感经验,而有了对于人生,生活的观察,描写,思考。甚至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虽然本书在一些情节和人物设置上还是稍显失真,现代主义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象余华说的,虽然整体会荒谬,但每个细节都应该很真实,是真实之上的变形。但是不妨碍这本书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野心很大而且差点达到了。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部分那个经常精神恍惚的投案的父亲和那个警察。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福克纳,有些段落写得和福克纳一样的结实。      我将继续阅读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01:06
    潜水    故事的叙事手法乍一看觉得很复杂,需思考一会才能理解作者的转换。然而正是这样的视角转换才使一个较大的故事从不同人的视角阐述。这样,那个故事才更加让人回味,也能让读者从不同人的视角来感悟一下这段心酸的故事。   Never End , Never Hurt。这是个美好的愿望。将这几个人的爱情故事对比起来会发现Hurting never ends till the end  详情 发表于 2013-8-14 14:33
    猥琐学       1.比爱本身更让人疯狂的是一段爱情结束后的思念;比错误本身更可怕的是一错再错;比歇斯底里地大骂来报复更可怕的是冷战之中在下一步大棋——张文再的悲剧告诉我们必须得提防后者。   2.也许逃避也是一种承担责任的方式,但是一定会被冠上懦夫之名,也许一时,也许一世。   3.当你选择用逃避来承担责任时,想想你的爹娘,想想你的子女,如果还执意如此,请确保你有足够的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是即使有再多的钱,他们也不会开心的。   4.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当一个人开始恨你的时候,想想自己过失在哪。   5.金钱债好清,感情债难还。   6.职权与金钱永远是一对颇具神权的夫妇,很多人会在其面前俯首称臣。   7.胳膊永远也拧不过大腿,即使拧过了,胳膊也会变残的。   8.人在做,天在看,你做的坏事,总有一天你会偿还的,很可能是连本带利。   9.宽容绝对是一种美德。   10.当你拥有一切,却没有一个温馨的落脚点的时候,这是多么的悲哀啊。   11.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不应该埋怨对方,而应该相互欣赏对方的有点,这样的生活才能持久。   12.爱屋及乌很蠢,对于恨更是如此。   13. “这世界谁都没做错什么,只是,好人和好人遇到一起为什么总要发生坏事情呢?”   14.当一个人自己都放弃自己的时候,旁边人的话,都会是耳旁风。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14:58
    Ellen'    尽管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远远超过了它本身。还是想先来说说它。   第一部不长,如蒋峰所说,“这是了解《维以不永伤》全貌的入口”,迷迷糊糊各种猜想着。读完第二部是前几天的午夜,当时心里就只有四个字,太!好!看!了!要不是爸妈都已入睡,我想我一定会激动地喊出来。好喜欢蒋峰这样的叙述方式,还有极致画面感的描写。完全被蒋峰的文字才华所倾倒,比之前读《为他准备的谋杀》时强烈更多。他说蒋峰是80后这一时代最好的国产作家,这句话我认同了。读第三部是读整本书的一个低潮,有些反感对杜宾和他的《维以不永伤》不断夸赞的内容。第四部则带我走进了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如同看一部刻骨铭心的电影一般。蒋峰的名气与实力相去甚远,这也是真的。   我在想为什么它是我这个寒假第一本想要读完的书。查了订单记录,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入的。而知道这本书,或者更确切地说知道“维以不永伤”,还要早一些。再往前推是知道蒋峰这个名字,高中的时候了。其中原本简单的因果关系,也在我误打误撞地了解到更多后变得有些捉摸不透了。上个暑假开始,更是发生了一连串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真奇妙”的事情。人物之一就是蒋峰。我看着他人的生活,事情的发展。而我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不知不觉发生着让之前的自己不敢相信的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是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对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此生都永志不忘。”   今天的凌晨一点多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知道想着些什么,打了一条短信,最后还是按下取消。这样的“仪式”从来没有必要。也许就是如此,我在这个时候读完它的意义在于,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的故事也跟着彻底结束了。维以不永伤。  详情 发表于 2013-8-22 08:12
    马哈ma    希望是这样的,——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有时甚至是奢望——随着这本书的出版,我们会在伤痛的同时找到这些伤口。然后我们小心翼翼地,试着去愈合。——Never end,never hurt      只有把它写下来,才不至于永远伤感。            这是作者对于“维以不永伤”的诠释。偶尔在图书馆看到蒋峰这名号,也是同样对这书名很好奇,于是让叔叔替我在网上买了一本。 兴冲冲地翻开几页。显然,在新概念这一类里读了不少张悦然,韩寒等人的书,这本应该是异类。他不属于伤感的情感文学,不同于张悦然优美而又凄惨甚至总是觉得有点血色的爱情,也不同于韩寒的调侃,或者是激烈的攻击。他压抑而平静,通过不同的角度一点一点的为你揭开真相。     有点无厘头的开场,构思很奇特,角度比较新颖,结尾是不愿意的意料之中。并没有按照作者那样从每个部分起头,仅仅粗略地从开始看了一遍,过程平分秋色,并没有觉得哪个角色是主角,每个人都在不紧不慢过着似乎冥冥之中安排好的生活,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没有如果,没有假设。只有现在,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就像张爱玲《半生缘》中的蔓帧对世钧说的一样:“我们回不去了,我们回不去了。”人生路长慢慢,回头已是半生缘。张文再为了给自己的妻子袁南买一架钢琴被判了自己的婚姻,仅仅为了一个爱情的承诺,我们都老了,殊不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就算是惊天动地的爱情也不会变质吗?很多时候,生活的原动力仅仅凭着意识中的幻想。就像袁南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着张文再一样,当真正站在她面前时,她自己都怀疑了。其实,感觉早就过去了。她活在自己构造的王国了,连最后一点幻想都失去的时候,往往是比痛彻心扉更痛。因为,生活已经没有盼头了。      全书带点悬疑,仍是以爱情为主线。悲剧的爱情,当褪去一层层迷雾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不是悲哀的荒凉,而是一种平静的解脱。死亡是小说中大多数角色的归宿,也许也该是爱情最好的坟墓。      读完显然觉得自己很平静,就像作者有权享受出版前的宁静一样。就是这样,宁静。            简单地写写,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可以为了一段文字静心琢磨好久好久。显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心浮气躁了。没有经过思考,就像对生活的态度一样,囫囵吞枣地过一天是一天。  详情 发表于 2013-8-30 19:48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0:56 , Processed in 0.39612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