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部低级的存在主义仿作——评《下面,我该干些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5: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雅 于 2012-4-20 15:22 编辑

   作家阿乙在他的新书《下面,我该干些什么》的《前言》里说,他的这篇小说取材于一则简短报道:“一个年轻人杀死同学,没人能找到他的动机。”于是阿乙就给他“找到了”一个动机,并写成了这部小说。

   小说虽然是关于命案的,但却算不上是推理小说,也就不存在“最后谜题”的问题,阿乙自己在《前言》里也毫不避讳地说出了主人公杀人动机的答案,也就是说,作家并不认为他的小说是靠悬念取胜的,从某种角度看,他是对的,正是作家有了这样的自信,他才能够写成这部小说,换句话说,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自信,他的小说将无法支撑。作家自己在《前言》里已经剧透,而作为一个评论员,我也就没有什么避讳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不剧透,对这部小说就说不太清楚,所以在这里我也只能先揭示一下作家为凶手找到的动机——为了充实。

     一个人为了充实而去残忍地杀害一个女同学,然后“享受”他的逃亡生涯,并“慷慨”赴死。这样的故事表面看来是所谓“犀利、深刻、直面现实”,是直面当下青年的心理现状。然而稍有些文学史知识的人就能清晰地看出来,这其实是“存在主义”的翻版。阿乙在《前言》中提到了他写作这部小说时借鉴了三位作家的三部巨作,三位作家分别指加缪、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这三位都不是“存在主义”者,加缪也不是;但这三位都有一点存在主义的影子,或许托尔斯泰不是,加缪却非常接近,而那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部分作品却也很像。我想阿乙所说的巨作是指加缪的《局外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托尔斯泰的《复活》。三部作品都是从杀人开始,以审判为尾声。三部作品的主旨各有不同,但是其中两部的情节构成和阿乙的这部《下面》却很像,《罪与罚》里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杀人动机和《下面》里的这个“我”很相似,而《局外人》里的后半部分和本书的后半部分也很接近,都是着重写了坐牢和审判。

     说起来,和这本小说最为接近的还是《局外人》,虽然《局外人》里的默尔索是“一时性起”杀人而本书的主人公是蓄谋杀人,但是两人都可以算是上是“无缘无故”,而到了小说的后半段,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得出的结论是“假如一个人在世界上认真生活过一天就可以在监狱里过上一百年”,而阿乙笔下的这个“我”得出的结论却是在监狱里更自由更接近心灵。而在审判过程中,默尔索认为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而“我”却是有意和所有人作对。在《下面》的结尾,主人公做了一段长长的告白,说世界上任何的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苹果、酒宴、爱情、生命都会归于狼藉和虚无,“每一天到来都没有奇迹发生,就像任何一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这段话看上去很精彩,实际上是在重复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人生就是推着石头上山,推到山顶石头又会滚落到山下,然后再继续推……

   到这里,可以说阿乙和加缪是相同的,他们都指出了人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接下来却分道扬镳,两个人都指出要做点什么才会有意义,而加缪赋予“西西弗”们的意义是享受这个过程,而阿乙笔下的人物却是要逃离这个过程。小说里的这个“我”所选择的方式无异于自杀,而加缪在他的《西西弗的神话》里开篇就指出自杀其实是最低极的抵抗,甚至都不是抵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阿乙从加缪出发,却没有走多远,甚至都没有走。

   指出人生没有意义本身并不危险,但是如果停留在这里就非常危险,有人说阿乙的这部小说是勇敢的,但我却觉得这部小说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

   最后再说句技术性的问题,小说的语言确实很犀利,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不够自然,尤其是到了后半段,小说里的“父亲”给“我”讲死神的那段就既生硬又肤浅。

  总之,这是一部还算好看的小说,但它并不是好小说。

       源自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1355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12-4-20 16:12:25 | 只看该作者
    你看到了小说的某些局部和表面,忽略掉了小说本身,《局外人》里面的墨尔索是什么都不爱,因此什么都无所谓,也什么都可以接受,不知道你注意到他对于女朋友态度以及生活其他方面的态度没有。而《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里面的我是积极主动地在寻找意义与渴望入世的。但最后他的告别显示他否定生存与价值的意义,这看似矛盾,却正是这种矛盾才构成这本小说它新的意义和价值,而这在《局外人》中是没有的。包括作品中,人与时间的相处,以及个人对心灵的解放等等问题都有,只是你没看到,只注意到了某些技术上的参照物,而这点远不是否定一个作品和一个作家水平的依据,因为加缪的《局外人》也是启发于《邮差总按两遍铃》。当然,这仍然不失为一篇真诚的好的差评。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发表于 2012-4-20 16:30:32 | 只看该作者
    面对生命的空虚很多人有时候会有一闪而过的自我解答,啊乙把它勇敢地写出来了而已。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2 19:21 , Processed in 0.0656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