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田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3:5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茨威格的最后一部传记作品,刻画了蒙田这位“达观宁静和退隐到自我中的高手和导师”,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竭力争取内心自由的先驱战士”的形象。茨威格在写本书时所面对的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仿佛是蒙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3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08:19:28 | 只看该作者
  读茨威格的蒙田
  
  今天读茨威格的蒙田,书中说
  蒙田知道他那个时代完全可能发生
  古罗马的国王们统治下的
  那些暴行。
  这让我居然有几分窃喜。
  让我想起十多年前
  一次夜深时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突然间的感动泪流。
  今天,我意识到我有幸
  亲眼看到他们所描述的暴行
  正在发生。我说:我辈之责任
  千年不易。
  
  
  柳向阳
  2013.4.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08:56:56 | 只看该作者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提及蒙田:
  “
  我只知道一位作家,在诚实方面我认为他可以和叔本华并肩媲美,甚至略胜一筹:他就是蒙田。有这样一个人写过的东西,真可以增加我们在尘世生活的兴趣。
  ”(周国平译,译林 2012,P.12)
  
  真是崇高的评价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4 11:51:04 | 只看该作者
  买了一段时间了(今年2月13日买的),看了几次,但或许是过于注重翻译了吧,所以读了几次才读了二三十页。最近读书很多时候是过于注重文字了,看来要职业病了,警惕!前几天读《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得畅快,也渐渐有了另一种想法:快读,集中读,争取在短时间内读完,哪怕个别地方一眼扫过。于是今天终于集中了时间,读完了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书。结果是极其喜欢这本书。毕竟,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的遗言之书,一个热爱自由而身陷绝望的人向另一个热爱自由而思考自我的先驱的致敬之书。
  
  翻译当然可以更精良,虽然只是小节。如第1页:“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这里“人们”去掉“们”或许好些。当然一般人是没必要在意的,但同为译者,我在意。看完后翻到封底,正好是这一段,没有“们”!
  第4页:“因为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那些枷锁已经被命运重新在为我们打造着呢...”这句不免拗口了。后来我略过了翻译问题,于是进展神速。
  
  这本书是茨威格对蒙田的致敬之作,所以他的初稿题名为《感谢蒙田》。说到底,他是感慨万千:“写一篇关于蒙田的随笔,对我的诱惑非常大。”(124)他说:“蒙田成为莎士比亚的老师,成为法国两位国王的顾问,成为法语的光荣,成为人世间一切自由思想的守护神。”(26)他提到蒙田所捍卫的个人自由时说:
  
  “蒙田已成为各个时代个人自由的最坚定的旗手,可是在我们当时的青年一代看来,难道这种个人自由真的还需要在1900年前后进行如此顽强的捍卫吗?这一切难道不早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吗?这一切难道不早已成为从专制和奴役中解放出来的人类通过法律和习俗得到保障的精神财富了吗?在我们当时的青年一代看来,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拥有自己思想的权利,并把那些思想毫无顾忌地用口头和书面表达出来的权利,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就像我们用嘴呼吸、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样不言而喻。”(3-4)
  
  这里简单列一下时间:蒙田(1533-1592),帕斯卡尔(1623-1662),卢梭(1712-1778),茨威格(1881-1942)。从蒙田所在的十六世纪到青年茨威格所在十九世纪末,这三百年里,人类为保障自由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类文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人们都有一种新世纪的自豪感。但是,从1900年到1930年,三十年间,希特勒和斯大林为代表的极权独裁施虐人类,多少人的个人自由以至基本生存都被剥夺,多少人成为“国家的囚犯”(4),以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流毒不止,余孽未绝。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6 14:47:02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我在从波尔多前往佩里格的路上,意外的发现了蒙田古堡。不过当时由于是搭朋友的便车,未能进去,只在路口遥遥的看了几眼。那是个中午,南法的阳光不太强烈,空气中满是多尔多涅河水的味道。此后我坐在车里一直想蒙田——他不曾经历沧桑,为何写出那么深邃的思想?
  其实,这本书不是蒙田的传记,茨威格的书我也不太喜欢,他写的所谓名人传记都是读后感,而且是非常主观的读后感。他说年轻人和阅历不够的人,不要读蒙田,为什么呢?理由是蒙田太崇尚自由,如果一颗年轻无羁的心灵,再被蒙田插上一双翅膀,这个人就会飘起来,从而离开现实。可问题是,蒙田不应该被这样理解,他的随笔大都是午后睡眠很短的清醒意识,说穿了,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人生感慨,是他在城堡里放飞思维,何谈自由?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6 15:52:5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干净的小书,在这个要升高三的夏天用了三节晚自习把它看完。秉承茨威格传记一贯的风格,清新的文字像清风吹过。自由主义者蒙田,孤独而骄傲。这是每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所具有的气质。在遥远的地方,不知那座蒙田城堡是否还在,在每个黄昏,微弱的阳光还能照进那个封闭的天堂吗。
  不妄想通过这本薄薄的小书读懂蒙田,那个骄傲的自由主义者让自己被包围在不可接触的瓜子壳里。每个妄图剥开这层瓜子壳的人只会离蒙田更远。在这不干净的尘世,在这遥远的时光里,小心翼翼的翻开蒙田的书,也许是走近蒙田最好的方式吧。那个将自己关在阁楼里来求得心里安宁的人,出世而不可入世。
  自由的灵魂,一定会走向远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2 12:51:03 | 只看该作者
  托夫勒把农业文明称为第一次浪潮,工业文明称为第二次浪潮,而我们正处在第二次浪潮向第三次浪潮转型期间。不同于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的宏观文明转型,托夫勒从技术和人的个性层面定义了这一转型。他把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法则定义为“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和集权化”,而那一时期的人类则被塑造成“守时,服从,死记硬背和重复劳动”。而第三次浪潮的人趋向于独立,自主,坚持自我和多样化的想法。当然他是处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而我们还在痛苦的转型期间苦苦挣扎。但是一个世纪之前的茨威格,却向我们描述了农业文明时期闪耀着现代文明的蒙田的形象,如果这一传记足够真实的话,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人类的历史进程是否就这样被毫无理由的割裂。纵然一个时代的科技鸿沟无法逾越,但人性的光辉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如果这样想,那么以前我们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拒绝承认的罪恶都要重估。那些因为历史车轮的碾压而粉身碎骨的人们似乎也要蹦出来理论理论。当我们用今天的国家社会的概念和人文关怀去丈量前代那些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又是该怎样一番的惨烈的景象。
  蒙田独立,敏感,多疑,坚持自我,追求自由,懦弱而虚荣。估计每个人都会在这几个形容词里面挑出一两个,惺惺相惜。蒙田生活在文艺复兴的后期,那几本《随笔集》正是通过他敏锐的观察和自我剖析而形成的对西方价值观时代的阐释。虽然没有读过蒙田的《随笔集》,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陌生,能和遥在500年前的古人对话,说明西方的价值观已经入宗教般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失掉繁体字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后,不知道中国古人会以怎样的形式与我们擦肩而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9 01:09:1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只有他才会知道,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诚实和坚毅。”
  
  1941年8月,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黑暗最为拉锯胶着、笼罩东西半球的时候,依据巴西,对人类的理性、命运心灰意冷的茨威格在一间地下室里重新发现了蒙田。在年轻的时候,蒙田曾经进入过他的视野。但那个时候,整个欧洲都洋溢着一股令人陶醉的乐观主义气息,战争阴影虽然在头顶慢慢积聚,但是人们全都浑然不觉。蒙田毕生孜孜以求的“个人自由”对茨威格来已是天经地义,他怎么会对一个摇撼早已粉碎的“枷锁”的老头子感兴趣呢?
  
  但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裹挟,颠沛流离、四处逃亡之后,茨威格才感受到在这个各种力量相互撕扯、专制暴力无孔不入的世界上,抵御混乱的大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了400年前灰尘扑扑的蒙田是多么难能可贵。
  
  蒙田出生于贵族之家,继承了富甲全镇的城堡和田地,但是他的志向却不在经营产业,而是持之以恒地认识自我、描述自我。为了将外界的喧嚣声浪、鸡零狗碎阻挡在门外,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精神堡垒”,囿于四周贴满各种先哲格言的环境,只于古希腊、罗马的哲人作家呼朋引伴。他孜孜不倦地捕捉不断在变幻的自我,就像莫奈捕捉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堆。他抛去赘累,归于本真,坦诚无欺地记录自己的相貌、情绪、吉光片羽的随想,不厌其烦,只为认识自己。他也不像那些盯着自己肚脐眼的作家一样固步自封,相反,他眼界开阔、接通古今。他的屋子里装满了古今圣贤的著作,他大段、大段引用先贤的语句。他之所以拿着放大镜对准自己,只是为了发现自己有别于“人类共性”之外的个性,在书页之中呈现出来的先人形象只是他映照自我的一面面铜镜。通过不厌其烦地自我描述,他为人们呈现出来了一个“人”的形象,他对自身挖掘的深度也是对“人性”认识的深度——我们在他的明澈、深邃的三卷随笔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消极抵抗着世界安放在他身上的义务,他维持着一份毫无感情可言的婚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个孩子夭折,他一听到锱铢必较的算盘噼啪就想逃到楼上去。39岁之前他安然无恙地做到了。但随着名声的日渐鹊起,随着法国教派冲突的暴雨将至,在堡垒之中的蒙田越来越难以自逐于世界之外。波尔多的市民们一致推选他为市长,国王则把人民的愿望变成了不得违抗的“赴职令”,他只好在就职典礼上告诫市民们,不要对自己抱太大的期望。他不在市政府办公而坚持回到自己的城堡,而在瘟疫席卷全城的时候,“贪生怕死”他没有留守下来和市民同生共死,而是独自携家带口逃跑了——他本来就没打算为了任何使命牺牲自己。胡哥诺和天主教派的冲突中,中庸平和、德高望重的他又一次扭捏着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调解人,国王和王子都亲自到他的城堡来征询意见。而在王子顺利登基掌权之后,他本来可以利用王子的信任一跃而成为政坛高官,他却选择的挂靴而去、乞归城堡。
  
  作为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他不像僧侣教徒那样克己复礼、禁欲修行,而是倡导积极享乐。他对于书籍、知识也是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并不把读书当成一种义务。他逃避外界加诸于身的一切枷锁,逃避不了的就消极对待,固守内心的城池。由于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自我”之上,所以他甚至可以称得上冷血薄情,他在文章中甚至从来没有提到过母亲和妻子。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缪斯女神渐渐远去时,爱神丘比特降临了。他收养了一位和女儿年纪相当的狂热“粉丝”做“义女”,一段暧昧不清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生命尽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26 09:53:20 | 只看该作者
  卓越上买的,冲着两个理由。一个是蒙田,一个是作者茨威格本人。读书、写作、思考,三者的秩序井然,出于一切,但绝对不会是贫穷。选择与自己背景与遭遇相近的作者写的书,你读懂的是你自己;选择与自己背景与遭遇截然不同的作者写的书,你读懂的,会是生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0-7 07:30:1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因为蒙田的传记,而是因为是茨威格写的,所以读这本书。
  
  所以对于蒙田生平、思想、种种行为的描述,也可以不必那么深究。
  
  因为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茨威格在描述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
  
  当然任何人都有不堪,都有缺点,都有为人诟病的地方。但是茨威格隐去了一切他不要的细枝末节。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本书:它描述了与其说是一个思想家,不如说是一位旷古硕今、孑然独立的隐士、智者,慧而仁善的神。
  
  但是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任何一项解读都是偏颇的,只要一旦开始了解他人,了解作者,就像是走进迷宫——任何一条道路似乎都能通向出口,但是最终走向的,却是死角——take it easy,反正“作者已死”。关键的是,不是被解读者在想什么,而是他让你想起了什么。
  
  至少茨威格给我们展示了他所认为的蒙田,他借蒙田来抒怀的蓝图与念想。
  
  作为传记,这本册子很简陋。但是作为作者隐喻自我通向神圣之境的文本,我不得不说,该书语言细腻优美,层次架构清晰,可读性强,感染力深。这就是我给它打四星的理由。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4-28 21:25 , Processed in 0.0467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