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色浪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1#
发表于 2012-12-3 13:50:0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一次偶尔机会中和我的寝室和室友一起看的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感受很深,那里面有好多的哥们的义气、爱情的中一、友情的表白等等等等   
     所以我现在要学剧片里的人物,以及做事情的方法,对人对事的种种手段。说实话在我看完电视剧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感想,我要等到一个人给我送上这本书,那样我很爱她的,很爱很爱的那种。
     小钥最可爱,我最喜欢她的,追求、中一、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力求自己的完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2#
发表于 2012-12-3 13:50:05 | 只看该作者
  阖上《血色浪漫》的最后一页,心中竟涌起一种无名的惆怅。
  
  虽然《血色浪漫》用半部书来讲述文革时期发生的事件,但后半部却参杂着大量军旅生活的叙述,还有相当篇幅都市商战的情节,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能完全归类于文革题材小说。这是所有将其视为文革题材小说慕名而来的读者不免心生遗憾之处。
  
  《血色浪漫》的开篇非常吸引人,前六章更是将一群懵懂年龄的京城玩主刻画得风趣幽默、活灵活现,而紧凑的事件和生动的情节也都引人手不释卷。展现在读者眼前的真是那个风雨飘摇、血雨腥风年代中几个年轻人的浪漫故事。但从第七章钟跃民和郑桐一行去陕北插队开始,小说浪漫的血色便开始苍白起来了。到后来钟跃民参军起,描述他与张海洋、周晓白和罗芸、袁军等人军旅生活的章节使小说似乎与文革脱离了干系,虽然期间穿插着郑桐和蒋碧云等人在陕北的插队生活,但从情节的连贯性上对读者造成的断层感还是非常强烈的。事实上,在文革期间参与程度极深的军队中根本不会有那样脱离世事的真空出现,而《血色浪漫》却给人造成了这种错觉与假象,似乎部队是文革中的一块净土,这是《血色浪漫》在创作中的一个硬伤。
  
  从十五章起,《血色浪漫》完全变成了一部现代都市题材小说。虽然还有血色,但已与背着菜刀的诗人之浪漫完全没有了联系。书中不仅开始有大量尔虞我诈的职场描写,还有小姐、黑帮,更有杀手和刑警的追逐与拼杀。如果一位读者从这章读起,他基本可以不去翻阅前十四章的内容便能将后十章单独造册并读完。章节的分割和风格的突变,这不能不说是《血色浪漫》作为一部五十万字长篇小说最失败的地方。
  
  不可否认,作者对《血色浪漫》中各类人物的塑造还是非常到位的。玩主类的袁军和郑桐,大家小姐的周晓白、极有心计的罗芸,憨厚可敬的吴满屯、还有外冷内热的宁伟都被作者刻画得活灵活现,最为出色的就是始终“在路上”的主人公--钟跃民。
  
  钟跃民被好友李奎勇描述为诡计多端,被军长称赞为富有创造性 ,被哥儿们郑桐誉为明白自己不喜欢什么生活方式的人。这是一位六十年代京城典型的玩主--调侃、碴架、拔份、拍婆子、离经叛道却最终回归于主流社会的问题青年。可以说是部队改造了他,更是他的自觉挽救了自己。这样一位永远厌倦安逸的人注定一生要“在路上”。可以说,钟跃民代表着那一代知青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精神,其张扬的性格和冷静的思维中闪现的更是一种永不妥协的人生态度。
  
  从这个方面讲,《血色浪漫》更像一部中国版的《在路上》,也许这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虽然钟跃民不是狄恩,郑桐也不是索尔,但他们都是BG。阖上书,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他们伴着欢快的藏羚羊,一同开着切诺基奔驰在一望无垠的可可西里高原上,天空蔚蓝,满脸灿烂。
  
  能让人忘却历史的沉重,使人产生一种永远“在路上”的浪漫冲动,这才是《血色浪漫》最成功的地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3#
发表于 2012-12-3 13:50:06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在网上见到有人说喜欢或者说迷恋那个疯狂的年代,
  真是想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当然这本书很好,我也很爱看,
  可这毕竟是小说,毕竟是艺术,经过了作者的审美加工,
  那个年代是疯狂的,社会是疯狂的,人民是疯狂的,
  只有白刃是冰凉的,但愿不要在经历那个年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4#
发表于 2012-12-3 13:50:07 | 只看该作者
  这部书最大的缺憾就是人物塑造的不鲜明,个人比较喜欢宁伟这个角色,其次是钟跃民,感觉他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有点假了,但还是不错的。可以一读,对社会对人生有一定启发意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5#
发表于 2012-12-3 13:50:08 | 只看该作者
      我承认最先吸引住我的,就是那群“顽主”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贫嘴。也许北京人真的很擅长此道,还记得原来看过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觉得没有谁比大民更贫的了。谁知钟跃民的出场将这个我以往心中的神话打破了。
  
  真真是佩服这样玩世不恭的人。
  
  都梁莫不是有着类似的经历,怪难想象的出他能写出这样的一部作品来。但就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我喜欢之处,小说毕竟是小说,人物形象或多或少有认为雕琢的痕迹,联系到实际中,像钟跃民这样的人恐怕是没有的。
  
  故事虽没有竟天伟地的结局,可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按照作者的意向委蛇向前。看看钟跃民的前四五十年,顶多混个“正剧”,到了还给人们留了个悬念去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干起了保护藏羚羊的公益事业。正如作品的题目,他是血色和浪漫的混合体,身上结合了太多的矛盾冲突,没有哪个形容词可以恰如其分地总结他的前半生,合上小说,平心而论,这个形象太过完美,完美的让人有种不真实,开始的那个“顽主”倒还棱角分明,形象清晰,越到后来越觉得弄不明白了,这也许就是生活锻炼的人吧,无法归类,无所皈依,就只好不断的保持一种“在路上”的生活状态。
  
  “在路上”的这种状态让他只有尝过人生百味,直到索然无味才去开始思索人生的真正意义。于是,就有了终结时李奎勇“在天花板上望着他离去”、宁伟的近乎浪漫到了近乎极致的死亡、以及主人公开着车逃离现实的无奈去品味西部的典雅与浪漫……
  
  还是耿耿于怀那些弱势群体的遭遇,好像他们一生下来就是注定的命,只怪他们不是钟跃民、周晓白、袁军那样的将门虎子,更不是郑桐那样一本正经的酸腐文人,活该他们受穷挨饿,一辈子光棍,一个人吃饱了还不行身后还有老有小嗷嗷待哺。这样的人太多了,小混蛋、吴满囤、李奎勇、宁伟、还有陕北那群一起下乡后来下岗的知青,读着读着我开始不满和抗议作者对这些人的所谓“偏见”了。
  
  想了半天原因何在,也不得其解,只有一种解释合情合理,那就是都梁年轻那会儿八成就是个“顽主”,起码也是个“准顽主”,站在玩世不恭的立场上面对生活他可以游刃有余,之所以没有装扮成穷酸相来,悲天悯地、苦大仇深的,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体验。
  
  不过要是一群穷人悲悲戚戚来讲苦难史,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玩了,说实话,除了看钟跃民卖煎饼那段比较真实的叙述,我面部表情比较平静,除此之外,我基本上是捂着肚子从头笑到尾,读完这部小说的。
  
  钟跃民这小子,真他妈能贫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6#
发表于 2012-12-3 13:50:0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本书有好多天了,主人公的故事给了不少思考,没有头绪,直到早上才沉淀出来。
  钟跃民选择了“在路上”的这种人生态度是有社会背景的,在那样的年代里对于热爱生命的人来说那时是一个没有梦想的社会,所有的路都是苦涩乏味的,路的远方是没有梦想的,不如带着玩世的态度在各种“路”上来回的切换,我想他是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所以我更感受到如今的幸福,我们脚下每一条路的远方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只要你坚持下去。我又想到了那句话:“死磕”就是死不罢休,就是坚信自己的鸡蛋比别人的石头硬,日复一日,磕到蛋尽粮决为止。
  
  死磕的奔向远方,因为梦想就在远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7#
发表于 2012-12-3 13:50:1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血色浪漫》,萦绕心头的只有一个问题:人和人是平等的吗?
  我的父母也是老三届,他们同大多数知青一样,现在生活在社会底层。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和富裕的生活相隔着鸿沟?是他们自己的原因吗?
  我想他们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牺牲品。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也许他们的生活要好得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8#
发表于 2012-12-3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书的后半部分有点假,说教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但总的来说,作者想要通过主人公灌输的理念还是比较切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的。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能过度指望学校教育,文化的惯性有时候是很可怕的。 当人人都是乖孩子,或人人都有一种相似的价值观,那这个社会就太恐怖了,可以说这样的社会是最不稳定和最不可测的。36-39年的德国,20年代的日本,社会价值取向都惊人的趋同。 只有这些入不了课堂的书有时候才能让人偶尔思索一下是不是每个人应该有不同的活法,或者有时候不必太在意社会上公认的价值观。
  
  对钟,我觉得这基本是个杜撰的人物,包括高,这样的人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恐怕不可能如小说中那样潇洒,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自己各方面完全看的开。 但通过这样极端的例子,来崇尚一下这种精神又有何不可呢?
  
  对于宁伟和李奎勇, 我倒是觉得比较真实,他们是普通人,拼命与命运抗争,最后无奈的接受了命运的宣判。 这才是残酷的真实,或许你真的把这一切告诉了读者,读者才能真正的看开了,然后向钟靠拢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9#
发表于 2012-12-3 13:50:12 | 只看该作者
  在这本书里,也许随着年龄段的成长,我们越多关注的不是小说本身的趣味性了,那些贫话,虽然很有意思,但是作者都梁向大家阐述的思想可能会更重要一些,我感觉,作者一直在给我们灌输一种在路上的思想,也就是我起初说过的旅途思想∶" 凯鲁亚克的那句话说得真好,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也正是这句话,贯穿着整部小说,也从此勾画出小说主人 的人格魅力,小说里面也向我们输出了一种生活理念,在这里我也明白了我一直对工作的疑惑,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给自己的生活一个希望,有这个思想在里头,你就可以实现一种在路上的感觉,里面还有对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阐述,也极为经典,陕北民歌中的悲凉感是一种人对、苦难的无奈,是从心灵中自然流淌出来的。突然明白了竟然在电视上听到的一些信天游,为何我心里会有所触到,也许这就是共鸣,我开始在网上寻找类似的信天游,也许你只有深处当地你才能明白那种感觉,我在西安,离的还远的,但是我以及闻到的陕北泥土的气息,小说里面还有对贫穷以及宗教信仰的理解,也是可以借鉴的。总之,一本小说只有看了原著,你才能理解一些电影你所不能体会的思想。以后有机会,把以前一些经典的影视从原著的层来理解一下,也许收获会不少,最近还在重温《围城》,希望能有所新的收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0#
发表于 2012-12-3 13:50:1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刚读完这本书,血色浪漫,在那样的年代,虽然不曾经历,却也让我的心为之颤动,特别是在陕西高原上响起那遥远响亮的信天游,心中竟也隐隐有一种渴望。。。
  作者对书中每个人的语言性格都描写细微,深刻,虽然不免雷同,但不至于让人觉得疲于看读,而且因为不曾接触,更是具有深深的好奇,那样的年代,发生的任何的事件,刻画在每个人经历的人身上的历史的纹路,都让我对看完此书表现了强烈的兴趣。
  很喜欢钟跃民的言论,那样的一种人生并不是人人都有幸拥有的,而在大起大落之后的豁达更是一般人难得做到的,更喜欢或者说羡慕那种在路上的感觉,有这样的性格,去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的只是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吧,呵呵~~~~
  总的来说,喜欢的,大家不妨去看看。。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31 01:23 , Processed in 0.0491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