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想国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理想国——开头我看了十遍
  我努力告诉自己,这本书真得很棒……
  然而却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我努力记住里面每一句经典的对话,却像背单词般在混沌中睡去
  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我放弃去刻意记忆
  细细品味,却在我人生中贯穿了点点滴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什么是勇敢?你可能会回答成勇敢的人或者勇敢的事。真正的知识是真理本身(理念或者理性),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善的美德即是知识,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研究,而不是可见世界的模板的感知。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哲学家可以从可见的世界上升到可知的世界里去的,智者可以透过影像发现实在的“自在之美”。柏拉图写到(Plato Repubic;476):他“懂得区分美的自身与美的事物,既不把分享者当作美自身,也不会把美自身当作美的事物。”哲学家拥有智慧来界定正义、美善才能把城邦治理好的,一般的百姓、士兵等只拥有勇敢、节制等,并不具备发现真实的理念世界的能力。而善的理念是知识里面至关重要乃至核心的价值“如果不懂得它,我们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他事物,即使理解了一些,你也会发现那对我们没有任何益处。”(Plato Repubic;505)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我终于看完了,看的过程仿佛暗无天日的折磨,读完之后又有如吸到了天地之灵气,清醒透彻,无论如何,爽!!!!!
  至于大篇幅关于理想国的描述,唉,九霄云外了......
  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几次有关真实存在的讨论。
  第七卷,影子的比喻.....
  假设,有一个山洞,洞里面囚禁着几个人,他们面对着一面石壁,从来不曾见过外面的世界,手脚捆住,头也无法扭转,可有光能让石壁上落下其他事物或人的影子。这时这些囚犯必然认为石壁上的影子才是真实的事物,即使有人告诉他们影子是假的,即使拿出真实的实物给他们看,他们也仍会坚信,影子才是真实的事物。
  (我曾经在一本禅书上看到过这段比喻,书上说其实我们就是这些囚犯,自认为自己看到的,感到的是真实存在的,自认为自己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其实,那些不过是虚幻泡影.....)
  说回理想国,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就是能到达山洞的外面,了解到万物的真相,然后回到洞中,把这个事实传达给那些还被囚困的人们。
  (这也是我的梦想....)
  第九卷,哪种人更快乐.....
  处于极端痛苦的人会觉得停止痛苦更快乐,这种情况下平静状态(即不痛苦也不快乐)就是快乐的。同样,当一个人停止快乐,平静也许会是痛苦的。因此,和痛苦对比的快乐,以及和快乐对比的痛苦都是平静,不是真正的快乐和痛苦,这些快乐痛苦的影像和真实的快乐痛苦无关,都只是一种欺骗
  (其实佛家有云;“一切情绪皆为苦”,在2元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尤其是情绪,苏格拉底的这番话,就显现了这观点,在对比之中,根本无所谓真正的快乐和痛苦,一切都是假象,是欺骗。)
  
  假设快乐有三种:爱智,爱名,爱利
  对其进行比较:1.真理与名利相比,真理是不变的,而名利是不断变幻的。永恒不变的事物(真理)实在性大于常变事物的实在性。而如果我们得到了适合于自然的东西的充实,我们就会感到快乐的话,那么,受到充实的东西和用以充实的东西越是实在,我们所感到的快乐就越真实;反之,若缺少实在,我们也就比较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充实,也就比较不能感受到可靠真实的快乐。所以获得真理比获得名利更快乐。
               2.爱利者在学习关于真理方面所得的快乐经验少于爱智者,而爱智者以获得真理为利,所以获利方面的快乐就大于等于爱利者,所以爱智者比较快乐;同理,爱智者和爱名者相比,爱智者在学习方面的快乐大于爱名者,在获利方面可能大于等于爱名者,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将来也必会得到尊重和景仰,因此他在名这方面获得的快乐也会大于等于爱名者。所以爱智者比爱名者爱利者都快乐。
  (对于苏格拉底的第一个论证我很喜欢,相当有道理,吃饱了饭,我还会饿,喝完了水,我仍会渴,然而知识却是越积越多,即使被大脑消化,它们也会在恰当时候出现,而那些感官享受则不行,消失了,就不会再出现,只会让自己的欲望无止境,让快乐,越来越远.....至于第2个论述,其间说的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将来也必会得到尊重和景仰,不反对,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代社会,事实刚好不同,爱智者早已得不到他应有的名誉了,难怪现在大家都会想出名,不过我坚信爱智的乐趣是大于爱名的,这个需要历史去检验。)
  第十卷:诗的害处....
  “我们那个不冷静的部分(情绪),给模仿者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材料而那个理智的平静的精神状态,因为它几乎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是不容易模仿的,模仿起来也不是容易看得懂的,尤其是用到剧场里来的那一大群杂七杂八的人所容易理解的,因为被模仿的是一种他们不熟悉的感情
  ......
  从事模仿的诗人本质上不是模仿心灵善这个部分的,他的技巧也不是为了让这个部分高兴的,如果他要赢得广大观众的好评,他本质上是和暴躁多变的性格联系的,因为这容易模仿。”
  (我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这段叙述,相当于是说明了为什么那些商业文化大行其道。拿电影举例,功夫片,科幻片,恐怖片,这些大片拥有极高的上座率,而文艺片,伦理片,纪录片泽则遭受着无人问津的命运。当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段论述存在着偏激性,苏认为,理性应该是人的灵魂最善的部分,情绪则是蛊惑我们朝恶迈进....其实,理性情绪本无善恶之分,压抑情绪,或者放纵情绪不如参透情绪,了解它的出现,过程,结果,明白它的变幻无常,来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
  最后两页,苏格拉底引用了一个典故,给向善者以鼓励和希望。
  
  他相信,接近真理,才是向善
  我也开始相信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代朋友发文,欢迎批评意见
  
  ================
  一致性及其分裂: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
  
  一、        新戏剧的诞生与现代人观感
  二、        微观部分:单质的善与多元价值
  三、        宏观部分:城邦、国家和社会
  四、        结语
  
  关键词:一致性 分裂 单质的善 政治哲学
  
  新戏剧的诞生与现代人观感
  
      “我们对希腊人的感受必定和希腊人对苏格拉底的感受一样。几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文化时期,都曾经带着深深的不快试图摆脱希腊人,因为与希腊人相比,一切他们自己的创造、看起来完全是独创的东西、令人真诚钦佩的成就,好像一下子变得暗淡无光、毫无生气,成了蹩脚的复制品,甚至蜕变为一幅漫画。”
      在哲学课之外,我扮演的是一个苏格拉底的信徒;而在哲学课之内,我往往以苏格拉底的批判者出现。相比之下,在哲学带给人类的所有的矛盾中,这个发生在一个哲学初学者身上的矛盾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似乎倾向于自我消失——因为主体在消失。暂时来说,这个矛盾带来的问题大概是,我无法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观察他们,更难以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观看他们自己。比如,如果我要在《申辩篇》中选一个角色,我是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控告者?判他有罪的人?判他无罪的人?被他激怒的人?还是柏拉图?
      柏拉图在创造这一新戏剧的时候,就已经给每个人安排好位置,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柏拉图后来把这个概念阐释为“正义”。可是,柏拉图自然没有给一些人安排好位置,这激怒了那些人,我们不如称那些人为“现代人”,例如尼采和波普尔。当然柏拉图还不知道,对于柏拉图来说,苏格拉底之死标志着雅典旧体制的失败,幕布应该落下,旧的戏剧不能实现善,必然要被新戏剧所取缔。
      在旧的戏剧里,命运主导一切,而悲剧之美体现在个人的行动而非思想。“普罗米修斯由于对人类怀有无比巨大的爱,不得不被秃鹫啄食;俄狄浦斯由于过分聪慧,解开了斯芬克司之谜,注定陷入罪恶的深渊——这就是德尔斐神对希腊历史的诠释。” 这些英雄漠视界限,被神与命运设下的界限,从不思考而只凭着自身本能与命运抗争。“注定陷入罪恶的深渊”。罪性源于对德尔斐神谕的违背,后来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是“认识你自己”和“勿过度”的要求。柏拉图用凉水(苏格拉底)把雅典人泼醒,而原来雅典人正沉醉于对痛苦的观照之中——以期让自己得到解救的幻觉。柏拉图的方法是,烧掉了旧戏剧,摆脱了传统老套的爱——智慧——痛苦之路;创制新剧,以爱智慧——幸福为路,苏格拉底对智慧的追寻使自己走上了形而上之路,最终以殉道者的形象面对人类,以弥赛亚的形象面对自己及信徒们。这是希腊戏剧的第一次,第一次悲剧与终极幸福的完美结合,强烈的对本质的乐观主义注入到旧戏剧中,改变了整个希腊。
  这种乐观主义,表现为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有着对理性强烈的偏好与无尽的信任,尽管只持有简陋的辩证法,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认为自己能够达到至善的决心。这种偏好的根源,或许已经超出哲学的范畴,沉思中一些逻辑工具的运用使他们更坚定了对理性的信心,在逻辑运算中,一切物件不过化为逻辑符号,在逻辑运算中,世界达到自给自足。
      尼采说,乐观主义严重冲淡了希腊人的同情。柏拉图不得不借助一种与旧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新的艺术形式来维持这种同情。柏拉图创制了苏格拉底,如前所说,这是超越时代的悲喜剧,唯有千年后的莎翁戏剧能与之媲美。这一切均源于苏格拉底师徒的一个信念——天鹅从不唱挽歌,天鹅的歌声只为灵魂的永存而响彻云霄。苏格拉底此时作为一个超越常人的存在,不必对未知产生恐惧,不必为命运不公感到悲伤,不必萦怀于生死,更不必羁绊于人世。而柏拉图背着手,站在一旁,轻轻地说,我们需要的不过是理性。
  在新戏剧的表现形式下,是新创制的“一致性”(consistency)传统。逻辑上表达为,两个命题是一致的,以两者之一作为前提,不可能推导出另一个是虚假的。古典哲学的表达是:善恶之路分明,幸福就是至善,追寻幸福即是追寻善,一切都行走在智慧之路上。一致性无他,必然是空间上的合一。在希腊的世界,人、神、自然都紧密绑在一起,而这一次,哲学家把绳子换了名字,它不再叫“命运”,而叫”logos”.
      悲剧形式保证了神圣性与超越性,而乐观主义的本质足以使苏格拉底成为人类的先知。苏格拉底创制了一条道路,理性及理性的运用最终引领人类走向幸福,理性与幸福的一致性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欲罢不能。苏格拉底恰好作为悲剧中的哲学家,而不是作为喜剧中的哲学家流传于世,造就了哲学诞生之际的神迹宣传最为成功的一次,后无来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概可以把苏格拉底称为哲学的形象代言人,毕竟他首先展示给世人什么是哲学化的存在。当世人的目光被苏格拉底之死所吸引时,柏拉图悄然站立在旁,可能他已经发现某种似乎有因无果,有果无因的非理性东西的存在,苏格拉底身上散发出来的审慎镇静的气质似乎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雅典人对表象层的迷恋。柏拉图必须寻找新的进路,而这条进路传统译为:理想国。
      理想国就是一台最宏大的戏剧,实现了柏拉图的一切设想,几乎是一切,除了应用于实践外。这是一部永远不能展开的剧,因为运行中产生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会对政体的一致性形成干扰,最终导致政体的下降。尽管理论上的一致性不能实践,但在柏拉图的哲学里还是有很多边角料,大多都是在实践层面对非理性因素的控制,比如严格阶级划分,驱逐诗人与文学等等,这些都成为后来者的靶子,但在当时,不过是一种设想。
      很吊诡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开端,它的核心内容——关于城邦与社会的合体,关于个人与群体的一致性理念——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余波,反而是一些边角料应用于实践后引起轩然大波,最终遭到全面围剿,以致当今政治哲学已沦为政治哲学史。柏拉图的信念——关于形而上学的理念,从一开始就遭到质疑,并且在其后的数千年中逐渐消散,到今天已无立锥之地。很明显这两者的命运是结合在一起的。
      回到第一段的问题,现代人在这剧中还有角色吗?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而不是以一个行动者的身份参与进来。我们对古希腊哲学天然的崇敬(这种崇敬大概与苏格拉底的天然偏好是一样的)已经使我们偏离了现代理性,陷入一种古希腊的浪漫主义中,在科学主义的旗帜下,我们通过对话集,无责任扮演苏格拉底,享受单纯乐观主义带给我们的快乐,却免去了哲学的痛苦。
      苏格拉底是头几个走出洞穴的人,作为他的后裔,现代人沐浴在科学之光下,必然认为自己超越了先辈。在这个观念产生的同时,恰恰违背了祖训:没有人有真智慧。我们随时都忘却了自身的无知,而这竟然是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的遗产。现代人创设了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被苏格拉底的乐观精神感染,爱上了希腊哲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更爱上希腊人的自信,另一方面对苏格拉底自信的根源产生怀疑,骨子里不信苏格拉底对一切人——包括自身的批评,潜意识里对反对死刑——改判无期罢了。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分裂(disruption),这种分裂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我们还是能够轻易找出它的源头——自然是从一致性的建立开始,我们就必然开始了这个过程。
  
  
  微观部分:单质的善与多元价值
     “当然,与之并存的还有首先在苏格拉底身上体现出来的深刻的妄想,即那种不可动摇的信念,认为思想依靠因果律的引导,可以深入到存在的至深底蕴,思想不仅能认识存在,甚至能修正存在。”
  要维持一致性并不困难,只需要两样东西:对形而上学概念的信任以及对演绎逻辑的熟练掌握。在众多的脱胎于传统的哲学原命题的指引下,希腊哲学家一直掌握着前者;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哲学家也掌握了后者。有了这两样东西,希腊哲学家很容易就可以从单质的本原,简单的宇宙论推导出单质的善。对他们来说,虽然善无处不在,但是却是很简单的,善与一切高贵事物同在,凭借着这些高贵的事物我们就可以抽象出善,并轻易地与恶区分开来。在古典时期,善恶之分从来都不成为一个问题,问题反而是如何向善。
     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充满了美好的时代。只有在善恶分明,价值统一的情况下,才有诸多德性的显现。荣誉只有在国家正义的信念下才值得赞扬,勇敢只有在战争正义的信念下才值得赞扬,虔诚只有在神与正义同一的信念下才值得赞扬,而正义也只有在“一个充满正义的地方”才有讨论的空间。不要问我什么是“一个充满正义的地方”,我只能告诉你当今世界并没有这样的地方,而在古典时期,这种地方还存在。我们现在会嘲笑希腊人,你们不过是从对人格神的崇拜转向对非人格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从对一种幻象的观照转移到对另一种幻象的观照。那希腊人也有权嘲笑我们,虽然他们自己很可笑,但更可笑的莫过于对自身的崇拜——实证主义啊——难道最好的信仰是没有信仰吗?
      当然,所谓单质的善和我所说的“很简单的善”并不是字面上的“很简单”。事实上,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存在的时间空间密度都很高,也有很多不同的对“善”的探讨。所谓单质,我认为就是这些哲学家对“善”都有共同信念。古时候的哲学家聪明而老实,不像后来的哲学家一样聪明而狡诈,古典时期的哲学家从来不会攻击前提(这几乎等于现代辩论赛最笨的辩手了),也从来不会像现代哲学家一样通过取消问题来“解决”问题。这种变化很难说是智力发展的结果,更多的是一种信仰问题在作祟。
      前文提到了关于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天然偏好,还有反复出现在他耳旁的声音。大多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性是神的礼物,沉思与理性思考是与神相类的活动。种种神秘主义倾向都指出了一种先验信仰的必要性。当世界的一切都追溯回原点,人类期待的是最好的东西,如果不是神也必然是神最优秀的作品。而这个追溯的过程与追寻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过程。我们祈求与神同在一个空间,分享神的荣耀,在人的身上体现神性——神性与至善往往一体。这几乎指出一致性的本质: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人的上升只有一条道路,而这条道路已经由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与一致性指出。
      而这种一致性从一开始,当柏拉图区分了灵魂与肉体的时候,就开始不断遭到挑战。当柏拉图作此区分的时候,隐含的前提是,人本身就是不一致的,灵魂有灵魂的目标而肉体有肉体的欲望。即使我们承认在形而上层面及价值层面人类都是统一的,都拥有一个每个人都向往的至善目标,但是在事实层面,纠纷与战争是常态。分裂植根于一致性的起源。柏拉图对人类肉体的不信任成为了共识。
      肉体的冲撞使人类对自身的不信任从肉体蔓延到灵魂,从事实层面蔓延到价值层面。悲伤的记忆抹杀了善的表象层,人类不断的争斗使我们忘记了人类存在的整体性,最终我们意识到人类的唯一敌人是自己。到了今天,大多数的哲学家已经忘了古希腊的一致性了,因为今天已经没有了古希腊的景象:对单质善的讨论。实证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产生意味着,哲学对现代世界的屈服,哲学已经不要求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取而代之的是各人有各人的幸福,记得现代的黎明,文艺复兴之父彼得拉克说过:我不要求我像神一样,我只要求我作为人的幸福。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把“多元价值观”作为现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直到这种全球化的“多元价值”在世界的某些地方造成原有价值体系的解体并使当地价值体系复归一元。而此时这一元价值已跟古典单质善扯不上任何关系。比如在消费主义社会,货币成为了价值的标准。背景是当今世界人类解决自身的矛盾主要方式已经不是教育,而是消费主义形式的经济发展。
      哲学一致性的分裂和消失,以及一种经济一致性的建立,似乎的确是我描绘的现代图景。我无意评判它们之间的优劣,因为既然选择了,就没有优劣之分了。我突然想到的是,在苏格拉底之后的很多年,在现代性高歌猛进的启蒙时代,竟然有一个人强调苏格拉底的遗训:无知即智慧。此人对美德的狂热以及其修辞的力量使后人都把他当作半个疯子。他断言社会与科学之间巨大的鸿沟,主张废除科学,让智慧回归到对人类德性的考察。
      嗯,不错,我讲的是卢梭。我猜测在那时只有卢梭意识到哲学正在建立一种与古典之道相悖的传统,他意识到哲学走向的可能是一个脱离了价值标准的道路,即哲学内无一致性的道路。但他提出的道路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于是哲学就只好继续分裂了。
  
  
       宏观部分:城邦、国家和社会
     “如果没有一个并且唯一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就不会有一个统一体。”
     柏拉图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字典里核心对象就只有polis;而到了今天,衍生出的关于人类群体的各种概念复杂地让任何一个企图讨论政治哲学的人都望而却步。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这两个词以及它们的复数形式的出现,特别是两个词之间的长久以来的冲突与相互替代使用,吸引了大多数学者的目光。这至少暗示了一点,政治哲学的基点已经改变。
     “文明”一词的前半部(civil),暗含了精英意识,一部分指人类优秀卓越之意,一部分指少数特权民族或阶层自我标榜之意。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古希腊意识的遗传,即对一种单质善的追寻。但是很快“文明”一词便衍生出复数,并已经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复数使用,暗示的是,每个文明都与众不同。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到,在原来的意义上使用“文明”一词会让我们感到不太舒服。
     “单数形式的文明已然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其权威性。它已不再代表它在19世纪时所似乎体现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
    “庆幸的是,20世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摒弃了诸如此类的价值判断,人们难以确定——以什么标准——哪种文明最好。”
  如果说“文明”一词多见于历史书中,那不如用我们日常常用的概念:“国家”和“社会”。这两个词曾经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今天世界上仍有一些地方维持着这一古老传统。显然,在一个政治哲学史代替政治哲学的年代,在一个批判建构取代建构的年代,对这一古老传统的攻击显然大于对它的同情。这些批判的基点是,国家和社会的目的是不同的:国家的最高目的是创造实现幸福的条件,用哈耶克的话说,排除阻碍人类进步的因素;(公民)社会的目的实现团体的共同利益,而这个团体的组合是自愿的并独立的,即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可以追求每个人的幸福。在此,公共性已经处于一种从属的状态,既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权宜的手段。
      在现代社会,一致性原则不仅不是政治生活的原则,更是政治生活——民主制度的敌人。这已经不需要再举例了,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条真理的起源,恰恰也是在古希腊,恰恰也是在那个时间甚至要更早,民主的雏形创立出来了。哲学家与民主主体似是而非的战争在哲学创立时就开始了,就在第一场战役,民众就获得了胜利,预示着一致性原则的失败。
      古代的那场战争,民众处死苏格拉底这一事件,如前所说,现代人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苏格拉底是开启民智的祖师,绝对是作为民主之友的角色存在,应该对他的死抱以同情及遗憾;另一方面苏格拉底的一致性原则的的确确入侵了雅典的民主,他和他的信徒建立精英政治的这一企图又使他成为雅典民众以及现代民主的敌人。只不过因为不是我们身临其境遭到侵犯,所以我们大多对哲学家们抱以同情。而一些学者,像波普尔,追溯极权主义的根源,往往就查到苏格拉底。哲学家与民众之间最大的对立,从哲学一产生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这种对立,很大程度是哲学家的工作需要决定的。其一,哲学家必然要与日常保持一定距离以观察生活,这导致了身份的分裂,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与作为一个哲学家身份的分裂;其二,希腊哲学家不仅要谈论存在,还要修正存在,表现为苏格拉底的行为模式——对民众日常生活的质疑;其三,这种质疑是建立在价值标准分离的基础上的。这三条最终归结到三,也就是希腊哲学的本质:寻找最高善的标准,建立新的一致的价值标杆以此达到幸福。柏拉图哲学工作最终成果是,理想国的建立,也即是个人与群体的一致性的建立。
  在一致性的善的标准下建立的政治共同体,理论上是达到至善的最好方案。这个政治体是直接指向幸福的(如果联想到马克思共产主义,我们就不应该嘲笑这个设想),并且在这个政体之内,个人的善服从公共理性——即整个政体的结构设定,从而达到公共的善,按照一致性原则,达到最高善。在这里,政体决定并塑造了社会的性格。在这个终极的目标下,整个政体都染上一种神圣性。神圣性的含义是,政体起源于一致性,并复归于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抛弃了个人的欲求,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幸福。
      在理论的层面,我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无可挑剔。但是在实现层面的问题多多,亚里士多德指出关键的一点是,政体是某种在政治上引起分裂的东西。在一个既定的社会中或许不会,但是在原则上会导致分裂,因为其他地方总会有其他政体,每个政体都宣称自己的是最好的政体,必然产生冲突。人类在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的紧张后,没有人再会怀疑亚里士多德精辟的预言。
      返回去看个人与群体的一致性的建立,理论上本身就是一次分裂的结果:哲学家与民众的分裂,并且除了理论似乎毫无建树。这不得不让我们质疑这个理论的合理性。但我们至少看到,柏拉图在攻击对手的时候是一针见血的。
      现代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之间最大的缺失在于独立权的缺失。雅典的民众在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群被操纵的暴民,常常放逐或处死一些城邦的精英分子,包括一些创立改良民主制度的人,如克里斯提尼。哲学家对民主制的攻击实肇于此。民众的价值标准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他们只关注善的表象而不理会善的实质。城邦公民在面对一些伪饰表象的高手——训练有素的政治家时不能独立表达意见,而往往被操纵,因而柏拉图才说,民主制往往演变为僭主制。事实上,在城邦民主缺陷的问题上,柏拉图有着与现代学者相近的认识。
      这种相近的认识表现为对知识与理性的宣扬,始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尝试教育民众,要放弃原先的流变的善,通过理性(当时仍然是公共理性)考察自己的生活,最终达到最高善。实际上,在这一致性标准建立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独立性的因素的出现:“亚里士多德以及柏拉图的出发点在于:整体由诸异质的存在者构成;有一种存在者的理智异质性,这是我们一直依赖的常识性观念。” 在当时苏格拉底作为智者学派的反面,他对一致性的强调远远超过对独立性可能的暗示,但是毕竟开了一个小口。在此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公共理性逐渐演变为个人理性,最终导致哲学家退出教育角色,民众变成真正的公民,个人理性分裂了一致性。
     “如果确实有某些本质差异,那么,公共的善和私人的善之间就会有本质差异。” 这一点到现代我们还是承认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争。但这个说法的更换历经了一个如此长的时期,必然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同,在我看来,就是“公共”与“集体”的区别。我们现在已经普遍认为,集体(团体)是可以自由进入自由退出的,而“公共”显然不能。而到了现代,承认公共的标准——即对一致性的认同,对全人类公共空间的认同已经越来越少,且标准越降越低——几乎已经降到了生存层面。现在我们讲到全人类的问题,讲的最多的是地球环境被破坏,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于是生态伦理成为吊着一致性的唯一一根绳索。我们只有在生存层面谈论一致性,而已经不在生活层面谈论一致性了。
      这样看来,个人与群体的一致性,似乎是无路可走的。一致性的产生本身就蕴含了分裂。历史上,任何有关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并产生了无数的恶。反之,尝试分离一致性的工作都非常成功,美国从无到有的政治建构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不由让我想起普罗提诺的一句话:
      “事实上,对善的欲求往往会使人陷入恶。”
  
  
  结语
      一致性及其分裂,人自身的价值的一致性及其分裂,个人与群体的一致性及其分裂,这三者根源何在?我前文曾经给了一个答案:悲伤的记忆——也就是尝试的不断失败。施特劳斯也给了一个很有趣的答案:环境的变化,现代公民受教育程度已经超越了以往每个时代知识的总合。我们都认为,我自身就可以建立一个标准。可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涉及了幸福和德性吗?
      “富裕治疗不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恶。”
      我无意陈述对当今社会的观察,因为每个现代公民都有其观察点。但我们必须承认,繁荣是社会的首要目标,因为不繁荣我们很可能都无法生存。对现代政治制度的选择,很大程度是局限于这个目标下的,政治的目标不过是自我保存。当今的社会科学已经承认甚至宣称,它无力证明任何价值判断正确与否。正义仍然是一个话题,也只不过是众多话题之一,在大多情况下,正义与幸福已然不再关联。古典政治哲学期望建立一个在真理和正义上俱是出类拔萃的社会,而古典伦理学期望建立一个保持内外一致性的人,哲学家们指出,这才是通向幸福的途径。而我们已经抛弃了这条道路。
      施特劳斯在这个糟糕的境地,依然有着苏格拉底式的乐观:
     “然而,只要人的高贵使命尚存,只要人所面临的那些基本难题尚未在它们能被解决的程度上获得解放,人的最高可能性就不可能耗尽。”
     最后我只想再强调一下,对于各种道路,我无意褒贬,以免重新引起古老的战争。但若在遣词造句中透露出我的好恶,我必不致歉。
  
  2008-10-26 一稿
  
  
  
  参考书目:
  [英]卡尔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梯利 著,伍德 增补,葛力 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
  [英]罗素 著,李约瑟 何兆武 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
  [中]刘小枫 选编,田立年 译。《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德]尼采 著, 赵登荣 译。《悲剧的诞生》,漓江出版社,2007。
  [古希腊]柏拉图 著, 王太庆 译。《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200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廖申白 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李真 译。《形而上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中]刘小枫 编,彭磊 丁耘等 译。《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华夏出版社,2008。
  [美]尼柯尔斯 著,王双洪 译。《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制〉义疏:一场古老的论争》,华夏出版社,2007。
  [德]海德格尔 著,孙周兴 译。《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肖昶等 译。《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英]Betrand Russell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Touchstone Press. 1972
  [美]Samuel Enoch Stumpf,James Fieser,A History of Philosoph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近代国家是由“列强”强分形成的,充斥着争端 是非,这是韦尔斯对现代国家的不理想的斥责,而怎样一个国家才算是理想的呢?古希腊的先哲以其伟大的思想构筑了一个“全善的”并且是智慧.勇敢.正义.节制的城邦,世称“理想国”,它不同与佛教的西天乐土,咫尺天涯而又天涯咫尺。这个理想国是确切的,建筑在更为现实的基础上的,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的距离是确定的,并非是心头一念的咫尺天涯。
  理想国的构筑理想的基础是什么呢?有三点。
  ㈠建筑在哲学上的四种政体的循环论,进而引出哲人王。
  “有多少中不同类型的人性,就一定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人的灵魂有五种类型,相应的,政制也有五种,即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治.僭主政制和哲人王政治。由于统治阶级本身的意见分歧,任何事物必要走向毁灭,由此导致前四种政制的不断循环。荣誉政制充斥着对权力和荣誉的追求;寡头政制泯灭平等,贫富矛盾激化;民主政制实为一种不服从法律和规范的无政府主义;而僭主则是一位暴君,独裁者和集权者,以武力统治人民。显然,这四种政制都不配理想国的称号,那么理想国的统治的重担则落在了哲人(爱智者)的身上,而哲人王是理想国得以可能的首要和关键因素,因为这样能使“统治者与哲学理智相结合”
  哲人王正义.勇敢.把握永恒之真理,近乎完美。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位统治者治理,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只要是具备理性的人则都能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哲人王是一个未开始的终结。
  从后来的莫尔所描绘的乌托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哲人王在人们的心中的涟漪已经很小很小了,在乌托邦中,并不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在统治,而是一套严密的等级管理制度,从总督,首席飞拉哈,飞拉哈到户,而且,最高统治者总督也是由选举产生。
  在我们这个时代,哲人王只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代表了一些富有幻想者的追求,我们更相信民主,我们在努力实现达尔提出的民主五标准:有效的参与,投票的平等,充分的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和成年人的公民资格。
  总之,民主是一盏灯,我们可以指望拥有它,而哲人王虽是那永恒的太阳,却只能给我们以温暖,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㈡严格的等级和与之独立的"共产主义".等级即金.银.铁.铜,虽然四种等级的人的后代可互换,并且所有人都是兄弟,但是,统治者.卫士.农夫和手艺人的等级划分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四者的划分就是要各等级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一类人都将得到"天性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如果用现代的一个概念来说明,这就是一种操纵性权力的影响,对各个阶级的人从小的培养即洗脑,使其符合自己的天职.
  等级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人人自治则天下大治.可以看出,城邦理想性依赖于等级稳定的内部安定.
  但是,理想国的等级的作用似乎仅止于此,即职责方面,而利益则以一种独立于等级的"共产主义"来实现:按需分配,妻儿共有,无私有财产(乌托邦中也强调无私有财产,可见其对"理想"的戕害)……
  这是否可能?决不可能,等级的划分立足于权力.财富.资源的不平等,同时也是为了这些东西,所以不可能依据所谓的"天性"而甘于拜服在等级之中.
  
  ㈢教育.教育关系到人民的素质的培养,在理想国的构建中至关重要,而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音乐与体育.音乐就是对灵魂的陶冶,而体育则是对身体的训练.对人的天性的培养,这两项内容是很重要的,而其中音乐的作用更为突出,因为德性即善良.正直.勇敢等的培养几乎都完全依靠音乐.其实,这就是对文化的作用的肯定,从马格尼特在《梦想与梦魇》中将美国出现的顽症都归罪于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就可见一斑。包括了讲故事的音乐对人的信仰也有影响。信仰自由是一个理想国家必备的要件,但在《理想国》中,似乎并未提到,但莫尔将宗教信仰自由描述为乌托邦的一条古老的制度——“任何人不能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责备”
  除了音乐和体育外,还必须学习计算.几何和立体,而这些学科“只不过是辩证法的前奏曲”,可以看出,在理想国中的人民必须拥有的其实是一种哲学思维。
  当今,教育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科教兴国”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并不是辩证法所代表的哲学而是诸多使用的学科,更多的是一种技术。
  以哲学作为教育基本内容的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出现的,当今社会,没有技术,国家不可能强盛,相比较哲学,技术充斥世间。
  理想国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或是一个永恒的理想,它指引无数的思想家和实践家去追寻另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国,但它决不是一个幻想,兼具虚幻的伟大和实在的弱小,但人们更愿意伏倒在虚幻的强大之下去祭拜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读起来很舒服,它教会你怎样用逻辑来分析问题,它告诉你古希腊智者所追求的“实体”是什么,它还教会你怎么去辩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上学期上过一门西方哲学选修课,老师讲了一学期的《理想国》。因为老师烂和没时间,我几乎没怎么听课。于是暑假里带着赎罪的动机开始读《理想国》。本来计划读完整本书再写一篇读后感,但读到第7卷实在读不下去了。考虑到《理想国》的最高潮已经在第7卷,剩下3卷都是关于退化的政治制度的讨论,而我总觉得要讨论政治的话与其读柏拉图还不如读伏尔泰卢梭,遂作罢。这篇文章就算是7/10部《理想国》的读后感吧。
  
  序言说亚里士多德是分科性的,柏拉图是综合性的——直到看到第六卷,我才明白“综合”两个字是多么可怕。已经习惯了把知识划分成很多很多细小的学科,各门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人怎么也理解不了柏拉图竟然把政治理想和哲学理想如此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还是采用了朋友间谈话这样随意的形式(记得我们怎么写论文吗?题目、作者、摘要、关键字,etc)。使他这么自信的原因之一是古希腊的政治生活是如此简单,以至于仅凭着良心(在书中被称为“正义”),政治家好好治国,军人好好打仗,农民好好种田,整个国家就可以治理得很好。统治者不需要知道GDP、通货膨胀、贸易顺差、股市大盘、失业率、领土纠纷、国家统一、三权分立,所以有很多的闲暇时间。既然如此,柏拉图就可以给统治者开出保证良心的药方——研究哲学!!相比之下,现代政治家可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从成为公众人物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良心的保证再也不能依靠自身修养,而只有通过权力制衡和媒体监督的外部手段,所以丘吉尔说:“民主制度是最不糟糕的政治制度。”
  
  柏拉图的理论成立的第二个原因是那个时候的哲学也非常简单。他(也许还有苏格拉底)坚信不疑,真和善是统一的。使我们能看见真理的力量也一定是正义得以存在的基石(都是“善”)。研究哲学一定能使人变得正义——天,要是柏拉图知道他的继承者中有叔本华、海德格尔、萨特这样的人,他的脸会多么苍白。真理和道德早就自立门户成了形而上学和心理学,甚至——到了20世纪——真理存不存在,或者能不能被认识,都成了问题。
  
  现代人看古希腊哲学就像是看一场最纯真、最自然的儿戏一样,他们探索真理的执着令人感动,他们简单的思维让我们失笑。看完了他们,再看看变得复杂、深刻、费解、顾虑、机械、叛逆、虚伪的我们自己,结果只有深深地叹口气。
  
  但即便是在简单的古希腊哲学的环境中,《理想国》也不是没有给人置疑的余地。关于道德的本质,柏拉图在政治学部分和上升到哲学以后的描述似乎相互矛盾。他前面允许统治者采用所谓“高贵的谎言”以说服人民各司其职(即城邦稳定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这等于承认了道德就是维系公共关系的方法,后面关于“善”的描述又把道德上升到实体的高度。我猜,如果把柏拉图所谓的“善”人格化,把他起名为耶和华,这几乎就是基督教了。但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道德观。
  
  然而《理想国》的道德观和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观的巨大差异使我更倾向于前一种说法。如此推崇正义的柏拉图在说到疾病与医疗时居然说,如果一个体质很弱的人总是生病,没有彻底治好的希望,那还不如让他死了算了。现代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种残酷的放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经济水平已经允许养活一个孱弱的病人。而在古代希腊,这样做却足以使整个城邦的利益被拖累——道德观和经济的关系如此密切,不得不让人相信道德只是在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冲突的情况下,约束个体行为以保障群体利益的心理学机制。否则它不会随着时代有如此大的变迁。在我心中,柏拉图的“可知世界”仅仅存在于理性认知的范畴,说得更苛刻点,存在于数学规律之中(物理学都不算)。经过这次仓促的希腊之旅,我再次感觉到我永远不能摆脱我的时代背景,今后也很难有兴致看古代的书了,计划过段时间再找本近代数学看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本人博客
  
  http://hongw001.blogcn.com/diary,15811607.shtml
  
  读柏拉图之《理想国》
  
  写于2008.05.13
  
  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读柏拉图之《理想国》,读完之后感觉非同寻常,甚至有别于我读过的绝大部分数目。是一种灵魂的提升,说来,读者可能会感觉很玄乎,很可笑。但是我不得不多,只要用心去读,这样的感觉是难免的。次层次的那就是知识与阅历的拓展。而作为对话体的经典著作,对话中所体现的智慧甚至是当今人们望尘莫及的。当然书中也有很多观念与现代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有很多观点,甚至是核心的观点还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我们苦苦寻求的。柏拉图虽然不能提供直接的答案,但是哲人的智慧为我们的现实作为大有裨益。
  
  我读这本书之前是有些基础的,也就是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的涉猎。但是这样也是有坏处的,我可能是带着基本的定论甚至价值判定去读书的,这样一来,读书便成为“我”读书,而不是柏拉图怎么说了。也就是“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困境。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步摆脱了这样的困境。在大多数的阅读过程中,我是按照别人解读柏拉图的说法去寻求“验证”,果然如我们的很多解读者所言。但是后来我发现,通过文本的自我解读,我发现原先的解读者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甚至有很多谬误与误读之处。于是,我便可以从我自己的理论涉猎与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去解读柏拉图的意思,甚至用力去纠正原先由于种种原因的误读。
  
  今天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昨天全国发生大地震,影响很大,本来就打算在博客文章中提及,以便默哀。而且由此反思我国的紧急事务管理能力。刚刚的一条短信,使我万分震惊,“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9219人遇难”。死难者人数肯定还要上升。以前也经常看新闻说哪里哪里又地震了,不过大多时候影响不大的,尤其是日本,地震是家常便饭了,但是伤亡人数一般都很少。08年年初的暴风雪,我一直没有关注,因为我无语。这次大约也是。草菅人命便是如此吧。“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大约是很合适的判断。还是让我们从构建正义城邦开始吧。
  
  下面我附上读次书之前的随笔。具体的解读是通过我的层层遴选,最后写在这个读书笔记上面的文字只能是很少的以部分,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从中,我可以完成我阅读的使命。
  
  读柏拉图之《理想国》并非源于“后无来者”,而是源于“前无古人”。而几乎已经是学人必读之书的《理想国》,其名声相当大,几乎是天下皆知了。这是从学习只是之大方向而言的,小方向之动机源于2008年寒假读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可伦理学》,一时对古希腊、古罗马共和主义大加赞赏。便想从源头品读。观王晓朝之《西塞罗全集》大陆版出版,心中满是激情。但综合观之,古希腊、古罗马源头在智者(包括苏格拉德),但是智者们多无文稿留存,而柏拉图便成为古希腊知识之开山鼻祖。而今,我亦可更加明白所谓“言必称希腊”。
  
  柏拉图之“理想国”开创了媳妇那个智者理性主义之对立者理想主义或曰感性主义先河。而柏拉图之个人经历及其学术之关系亦为我当前所关注之处。寒假时读共和主义著作,大改我以前对政治实践的看法。此前,政治为我所不齿,而今日视之,乃是以理想之政治反观现实之政治,此前,我对现实政治时避而远之。而今,我却有深深之愧疚感,正是我等正直之辈以隐者自居,对现实不闻不问,任由恶人当道,仿佛事不关己,可高高挂起,便使恶人有可乘之机。实乃软弱、懦弱、逃避之心境。但若雪改变,何以?我亦有冲动从身边开始,所获甚微。所以困境已明,要如何改变之,手无良策。今可从两千年前之大哲人柏拉图的宏伟图案中寻求智慧。因为柏拉图本文亦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些许出路。(见译者序言P.ⅱ)
  
  第一卷
  
  338E在任何国家里,所谓的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
  
  342A 这种技术本身是不是有缺陷,又需要别种技术来补充,补充技术又需要另外的技术补充,依次推展以致无穷呢?
  
  没有一门科学或技术是只顾到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估计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的。
  
  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政府的本质、功能、合法性,政府自利性的生成,反驳了338E
  
  347A好人就不肯为名为利来当官。
  
  这就怪不得大家看不起那些没有受到强迫,就自己想要当官的人。
  
  假如全国都是好人,大家会争着不当官,像现在大家争着当官一样热烈。
  
  353A如果失去了特有的德性,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心灵的功能。
  
  坏心灵的指挥管理一定坏,好心灵的指挥管理一定好。
  
  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
  
  第二卷
  
  359A  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此才开始定法律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这就是正义的本质与起源。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的与最坏的折中——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惩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正义的本质,本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之下,才走上正义这条路上来的。
  
  ——西方人性恶论,法治理念,制度逻辑
  
  368C 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
  
  ——城邦共同体的起源,现代社群理念
  
  374E  如果他们的天赋品质是这样的,那他们怎么能避免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或者跟其他公民发生呢?
  
  ——本段进入“公民教育”话题。
  
  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第三卷
  
  387A  这些儿童和成年人应该要自由,应该怕做奴隶,而不应该怕死。
  
  ——原生态的“自由”
  
  389A  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利益,有理由用它来对付敌人,甚至对付公民,其余的人一概不准和它发生任何关系。如果一般人对统治者说谎,我们以为这就像一个病人对医生说谎。
  
  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
  
  ——城邦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权力良好运作的基本逻辑,集权主义的逻辑。
  
  相关反思材料:459D
  
  398B至于我们,为了对自己有益,要任用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模仿好人的语言,按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规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
  
  ——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之作用。政治社会化问题。
  
  408,409
  
  医生用心灵医治身体,法国以心治心。
  
  什么是好法官?邪恶决不能理解德性和邪恶本身,但天赋的德性通过教育最后终能理解邪恶和德性本身。
  
  410A  天性中的激情部分的确会产生野蛮;如果加以适当训练就可能成为勇敢,如果搞得过了头,就会变成严酷粗暴。
  
  ——中庸之道
  
  415A   金属造人说是否为柏拉图原创?并且坚信?
  
  相关反思材料:454,454C
  
  416A   政府自利性问题。
  
  第四卷
  
  420B
  
  我们的答案将是:我们的护卫者过着刚才所描述的这种生活而被说成是最幸福的,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独立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个建立得最糟糕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不正义。
  
  ——城邦的整体性
  
  425 涉及法律诸问题:
  
  1.       已关注到法律形式与法律精神之背离与张力
  
  2.       法律精神教育问题
  
  3.       繁琐的法律规律可能舍得其反。与柏拉图早年法治观念相关。传统与传统的在发现。
  
  428CD  是不是某些公民具有一种知识,这种只是并不是用来考虑国中某个特定方面的事情,而只是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改进它的对外关系的呢?
  
  ——现代代议制关于代表理论的争论。人民代表的代表性与全局性。
  
  444E美德视乎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和坚强有力,而邪恶则似乎是心灵的一种疾病,丑和软弱无力。
  
  实践做好事能养成美德,实践作丑事养成邪恶。
  
  ——实践理性
  
  第五卷
  
  454C  我们所说禀赋的同异,决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而只是关联到行业的同异。
  
  ——禀赋是否天然生成,一成不变?直接关系其重大理论,即阶层的流动性。
  
  
  
  455D没有任何一项答案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或者因为男人在与专属于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与男女两性。根据自然,各种职务,不论男的女的都可以参加,只是总的来说,女的比男的弱一些罢了。
  
  ——柏拉图男女平等理论,也说明其分工并非绝对。
  
  459D  大概是治理者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有时不得不使用一些假话和欺骗。
  
  ——政治现实主义,政治信息公开的限度(但有大前提,就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就是这样预设大前提,有时还是徒劳的。)
  
  465A权力应该赋予年长者,让他们去管理和督教所有比较年轻的人。
  
  473A  
  
  凡是说过的都一定要做到,这可能吗?还是说,真理通常总是作到的比说到的要少?
  
  ——《理想国》的”理想性”,“柏拉图综合症”,也为政治理想做了有力辩护。
  
  473D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那些的此时皮,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永无宁日。
  
  相关反思材料:502C,509B
  
  474C
  
  研究哲学和政治艺术的事情天然属于爱智慧的哲学家兼政治家。至于其余的人,不知研究哲学但追随领导者是合适的。
  
  ——哲学王思想的集中表述,但并未展开论述,在下面的几卷中集中论述。
  
  第六卷
  
  484A
  
  我认为谁看来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就确定让谁作城邦的守卫者。
  
  ——人治与法治的统一,并非完全的人治论
  
  489B
  
  他说哲学家中的最优秀者对于世人无用,这话是对的;但是同时也要对他说清楚,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
  
  ——“柏拉图综合症”隐然可见
  
  491D
  
  如果得到的是不合适的培养,那些最好的天赋就会比最差的天赋得到的结果更坏。
  
  ——有力支持了天赋说并非铁板一块说!
  
  497A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以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
  
  502C
  
  我们的计划如能实现,那是最善的;实现虽然有苦难,但不是不可能的。
  
  509B 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的,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的东西。
  
  第七卷
  
  531D  如果研究这些学科深入到能够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亲缘关系,并且得出总的认识,那是我们对这些学科的一番辛勤研究才有一个结果,才有助于达到我们的既定目标,否则就是白费辛苦。
  
  533A  只有辩证法有能力让人看到实在,也只让学习过我们所列举的那些学科的人看到它。
  
  代数→ 几何→ 立体几何→ 天文学→ 辩证法
  
  535A  他们首先必须热爱学习,还要学起来不感到困难。因为灵魂对学习中的艰辛比对体力活动中的艰辛要更为害怕得多的,因为这种劳苦更接近灵魂,是灵魂专受的,而不是和肉体共受的。
  
  第八卷
  
  本卷主要探讨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特征,政体间的循环、变动、转换。
  
  国家性格与个人性格之关联性。
  
  543A到这里我们一致同意:一个安排的非常理想的国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不论战时不战时,各种事情男的女的一样干。他们的王则必须是那些被证明文武双全的最优秀人物。
  
  ——“公有”、“共有”需详细解读。女性公民权问题
  
  544C
  
  我所指的四种制度正是下列有通用名称的四种。第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受到广泛赞扬的。第二种被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的统治,在荣誉上居第二位,有很多害处的。第三种被叫做民主政制,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又是与之相反对的。最后。第四种,乃是与前述所有这三种都不同的高贵的僭主政制,是城邦的最后祸害。
  
  ——政体分类
  
  政制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它一切的方向。
  
  550B  寡头政治: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力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
  
  550D  这样的城邦必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富人的国家,一个是穷人的国家,住在一个城里,总是在互相阴谋对付对方。
  
  562C
  
  自由。你或许听到人家说过,这是民主国家的最大优点。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是富于自由精神的人们最喜欢去安家落户的唯一城邦。
  
  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
  
  564A 无论在个人方面还是国家方面,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成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
  
  567A如果他还以有人思想自由,不愿服从他的统治,他便会寻找借口,把他们送到敌人手里,借刀杀人。由于这一切原因,凡是僭主总是必定要挑起战争的。
  
  569C 不受自由的奴役了,反受起奴隶的奴役了,本想争取过分的极端的自由,却不意落入了最严酷的奴役之中了。
  
  第九卷
  
  572B可怕的强烈的非法欲望实施上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它往往是在梦中显现出来的。
  
  589A  我们想用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满足心灵的那个不实在的无法满足的部分是完全徒劳的。
  
  589D  所谓美好的和可敬的事物乃是那些能使我们天性中兽性部分受制于人性部分(或可更确切地说受制于神性部分)的事物。而丑恶和卑下的事物乃是那些使我们天性中的温驯部分受奴与野性部分的事物。
  
  590E
  
  他会倾向于注视自己心灵里的宪法,守卫着它,不让这里因财富的过多或不足而引起任何的纷争。
  
  ——政治纷争的源泉
  
  第十卷
  
  604B
  
  促使他克制的是理性与法律,怂恿他对悲伤让步的是纯情感本身。
  
  法律会以某种方式告知:遇到不幸时尽可能保持冷静而不急躁诉苦,是最善的。
  
  训练自己心灵养成的习惯:尽快地设法治伤救死,以求消除痛苦。
  
  613A一个正义的人无论陷入贫困、疾病,还是遇到别的什么不幸,最后都将证明,所有这些不幸对他(无论活着的时候还是死后)都是好事。
  
  621C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定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一本书以什么方式永恒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
  
  李荣博
  
  前一段时间为了学英语,想试着翻译英文本的《repubic》,于是预先把中文本(郭斌和 张竹明 译)读了一遍,首要的感觉是:英语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是一种垃圾语言,我读的是Davies和Vaughan的译本,和汉译本比起来真是差太多了,它没有办法把思想用一种精炼的语言优美的传达出来,在里面只有邋遢罗嗦骚不着痒处的长句。英语的表达能力很可以商榷。
  
  其次,我发现在赵敦华先生的《西方哲学简史》中,讲“线喻”的这一部分和原著有出入,但原著更合理,更清楚,不知赵先生注意到这一点了没有。
  
  我思考了一个问题?这本书靠什么流传这么久远,大而化之,一本书以什么方式永恒?我读《理想国》时想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但我相信《理想国》在众生的心目中更为重要。为什么?
  
  我们看到这本书为以后的哲学(主要是被称为唯心主义的哲学)奠定了一个基调,以后的思想家渐行渐远,但都很难扭转或偏离这个方向。这是奠基性的,不是为一个学科,而是为人类的思维方式,为人类探究对象和自身,探究群体共存的方式而铺下了基石,这是他具有永恒性的一个因素。
  
  后来柏拉图的思想被引入基督教哲学之中,这是一种大幸,他以更为稳固的形式被继承,在宗教的领域里它获得永恒,这要归结到他的普世性和拯救性,在此他和宗教是相通的。
  
  还有,“哲学王”的设想,这是一个十分必要但是又十分理想的目标,人类在刚刚进入文明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如此到位、但却极难实施的设想,我们的历史有意无意地总在论证着这个设想,虽然对“哲学”二字我们可以看到与它发端处不同的理解。
  
  和这本以永恒的方式存在的书比较起来,当代的那些充斥在书店里多的令人窒息的书又算什么呢?一些文字垃圾,至少多半是。我在大家都大谈原创,大谈成果的时候没有看到真正的原创性成果。与其和众生一起喧哗,还不如干脆保持沉默。
  
  所以,写作和言说都成了一种多余。就像在一个房间里,大家都拼命地自说自话,结果他的言说谁也没听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2-10-3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前一阵看理想国,书的作者说是柏拉图,但内容是苏格拉底的对话。看完之后觉着原来苏格拉底也是玩诡辩的,比如经常做一些不合适的推广。主要和他交谈的人(格劳孔)又只是唯唯诺诺,没有挑战,就不是很有意思。
  
  书里从说什么是正义开始,从人的正义滑到国家的正义,然后开始聊完美的国家架构等等。 在他的完美的国家架构里,除了众所周知的哲学家为王,以及共产主义化的社会外,还有许多我们看来很囧的东西。比如对音乐戏剧的限制从小灌输思想什么的……;又比如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污蔑gcd共产共妻原来也是有出处的;又有,关于政体是如何演变的,看了总觉着是苏老跨越数千年的借古讽今。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21:37 , Processed in 0.0551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