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像少年啦飞驰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自己以为这是一本小说,所以老是以看小说的期待去读,结果搞得自己很郁闷,读了十几节后,我突然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一本小说,然后我就像看韩少的博客一样,翻到哪儿看到哪,把他当着了杂文看,还可以,有些地方写得挺搞笑的,就是他写作的风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韩寒没上过大学,却很不经意的写出了一段大学生活,或许一千个人有以前种的大学生活体验,但是韩寒的表达却很对我胃口,或者说很像我的大学。像是一本我一直放在床头的书,不为别的,就为能再次感受一下高中,大学。高中我们看《挪威的森林》,那时候不够成熟,现在我到来想重新感受一下小时候,人,不就是如此矛盾吗?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吸引我的是一段一段的冷幽默,不要说我幽默点低,很多时候我会和一些同学一起来聊这本书,一起爆笑,一起感受,如果你想看看一段一段的幽默结成的小说,这本书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读这本书的次数增多,我发现我开始以第一视角来理解韩寒塑造的人物,一个小人物,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然后毕业没有工作,开始瞎混,慢慢成功的事情,或许有人说太散漫了,太乱了,可是你的生活就保证能一直像大片那样高潮不断啊?正是我们是一些小人物,才能生活的散漫,才能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叠加,才有了一个丰满的人生。这本书难道不是吗??
  
  最后,88年以后的人就不要读这本书了,一个时候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现在这样的快餐文化背景下,我不能想象88年以后用什么方式理解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当然,你当幽默看,还是推荐的。但是你理解不了更多的东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社会本就是这样,人们都在相护利用,写的很真实,我只想说不要把世界想的太美好,因为现实太残酷。    初涉社会,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所以许多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是渗透阅历的写作。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    真正能够跟韩寒文笔媲美的只有《流沙上的舞者》。这本书跟《像少年拉飞驰》太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了。很少人能写出韩寒这种风格。犀利,幽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看韩寒的第一本书是三重门。那会儿小学,看不懂,觉得那个叫苏三的姑娘真好看。接着买了毒,更看不懂。再看的就是这个。这是本好书。虽然很奔放。太他妈奔放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直在写这本书的书评,觉得韩寒是一个让我没有办法了解的人  书中描写的飞驰,像是时间,像是年华,像是青春,又像是思绪,当我们怀着自信,换着希望面对社会的时候,社会给了我们一巴掌,她在教我们学会低头  但是是低头,不是放弃  就像是赛车这样的梦想,看似不切实际,但是追求就会实现的  这是真理  一切都不会有意外,只是多了一点波折,但是这些波折却让我们痛苦不堪!当我们绕过波折,是否完成了最初的梦想呢!  一切都不是意外,只是痛苦也不意外  我希望少年的飞驰是无悔的,因为总会有光明的东西的,在未来  只要我们的生活,还存在,还不麻木,就会看见光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书啊,有点乱
  看不懂这书所要表达的情感
  乍看之下,有点下涂鸦
  但是书中虽让我看不出主题
  但里面的语言,与想法,以及以往生活事,挺符合我这一代人的思想作风!
  所在在看这本书时,在开心一笑之余,也不禁让我回想起了小时侯的生活故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我高三,那段时期可以说是靠这本书熬过来的。第二次读这本书是在大二。我很佩服韩寒的幽默和风趣不管怎样动荡不羁的年代他总能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去描述一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读单本,而是韩寒的《五年文集》,这部集装帧相对素雅,摒弃了一些浮躁,或许是五年历练后的一种淡定吧。这是韩寒的第三本书,一年出一本,应该比较卖力吧。把写作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这或许是当下有别于以前的文人。还是说说书,韩寒的写作不抵是幽默的,但这样的幽默却是一种牵强附会、嘲讽中所换取的廉价笑料,偶尔有几处可以显示出他的小聪明,追问一个女生:你觉得上海怎样。女生回答:不怎样。而后就是留白断点,确实给人不小的惊叹。再说说韩寒的整体构架,韩寒在序言中说道由于写作时间过长,经常遗忘前面所写的内容,这样让整个行文看起来散漫凌乱,或许能用意识流来解释其创作方式。而韩寒缺失的大学情怀就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一些弥补,虽然这次自我陶冶的大学梦看似曾经亲身感受过大学的人,但认真读来其话语的描述,无疑韩寒还是一个大学看客,只不过看的比较细致,把一些大学的龌龊及可笑的场景通过更可笑的方式放大,在嘲讽中填补内心未曾感受过的一丝遗憾,韩寒不过是把一个赛车手的一些经历套上了大学的外衣,极不相称的在大家面前秀了一回而已。“教室就是猪圈,学院就是妓院”——这一针砭时事的魄力还是值得学习。随后的《零下一度》里,韩寒提到自己在被其他校友称赞其话语说出他们内心时,韩寒大骂道怎么你们自己不会说。可见韩寒敢说敢为的魄力。
  
  
  
  总体就这些小感悟,不会细致研究小说。随意说说而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1.基本每本书都有洗头妹,表现在《像少年飞驰啦》《一座城池》《光荣日》
  2.主人公或配角总是觊觎别人的女朋友,而且此女一定完美无瑕:
     《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光荣日》《一座城池》
  3.在世界纷乱的时候,主人公总是在寻找某个姑娘,这个也许有些幼稚或神经的却是最适合主人公的女人,并且玩命疯狂的寻找:《光荣日》《一座城池》
  4.小时候纯洁美好却又有些可爱和偏执的种种想法总是很多,故事多呈现在少年青年这个时间段:所有
  
  像是韩寒把某种个人的情愫写在里面,又是大部分人的情愫,所以好看,所以各有所爱,所以褒贬不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10-24 14:14:19 | 只看该作者
         韩寒的文字戏谑、犀利、反叛、有深意,有股子与年龄不相称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想必也就是这种“自大”与“反叛”的感觉令很多前辈不爽,其实我觉得么“自大”只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反叛”只是他直白的说出了大家心知肚明却又不好明说出来的一些灰色事实,反映了韩寒一种强烈想要“打破婊子牌坊”的心态,这该是性格使然吧,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个人意识的性格使得他的书少了很多商业气息,避免了如郭少爷般的沉沦堕落。。。总之,韩寒的文字么虽然孤傲但有思想,虽然戏谑但可引人深思,虽然充满争议但是字里行间闪着思辨的火花,再考虑他的年龄和经历,韩寒当为80后作家之翘楚。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21:45 , Processed in 0.0519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