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0:5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作为许知远早期作品,体现了他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的思考和试图与70年代生人建立共鸣的意识。作者生于70年代后期,有人说这个年代出身的是充满物质感的一代,显然这是个武断的结论,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人积极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1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2 15:16:16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现为《生活》杂志联合出版人。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等。
  
  全书分为“一条人文主义狗、燕园的记忆、迷失于阅读中、重建象牙塔”等四个部分,看得出来,这位北大才子读了不少的书。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卡萨诺瓦和大学教育。
  
  百度说:卡萨诺瓦,一个传奇人物的名字,花花公子,情圣的代名词。著有自传性小说《我的一生》等,据称曾与132位女人有染。
  
  卡萨诺瓦是我们很多男人的偶像,也是很多女人的梦想。他是“一位杰出的肉体情人,他尽一切可能取悦每一个不管美丑的女人,并宣称自己的快乐五分之四源于对方的快乐。”他说:“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走运与否,都只能享有一次,谁不热爱生活,谁就不配生活。”P272
  
  著名作家茨威格则将卡萨诺瓦的纯享乐主义趋向归结于其缺乏任何规范与道德束缚。P272,他在《卡萨诺瓦》一书中写到:“由于不受羁绊,没有固定的目标,不必瞻前顾后,因而(卡萨诺瓦)可以特立独行,其步调不必与凡夫俗子保持一致。凡夫俗子身负道德包袱,带有伦理目标,要受到社会责任的束缚......”P270, 并且推测,所有进入卡萨诺瓦世界的女人,都极度感激这位情人,因为他慷慨地付出了其获取欢乐的能力。P273
  
  而许知远说:在卡萨诺瓦眼中,快乐是没有高雅与粗俗之分的,女人是没有漂亮与丑陋区别的,而生命本身是没有逆境与顺利的不同的,他可以在一切情境中忘情地攫取到欢乐。P272,小许同学继续解剖自己说:我们的头脑中已有太多的人为划分的区域,哪里是不可触及的,哪里是应该回避的......在这样的束缚之下,我们会自觉地提醒自己,冒着危险接受诱惑是不值得的......偶尔放纵可以,但绝不能影响正常生活。P273,在剖析完自己的同时,许同学并没有忘记还应该帮助他人,他说:每当我在书店中,发现了标榜自由与放荡的网络文学时,我就无法抑制地想去嘲笑他们的无知。一点点网络上的猎奇就值得炫耀吗,不管你们是来自榕树下还是槐树下。一位卡萨诺瓦已经让这一切黯然失色了。P275
  
  联想到我本人每次都是在柳树下或者歪脖子树下,脸一红,这事儿,就没法往下说啦!
  
  大学教育,由我这样一名高中肄业的人来谈论显然是不妥当的,但还是想简单的说上几句。
  
  中国的当代教育,从幼儿园伊始,从来都是以育人的形式在毁人。效果好的出奇,甚至超过了有意而为的破坏程度。怨不得谁,用佛教的观念来看,众生的业力共同造就。没有我们这些家长和学生们的全力配合,还真到不了现在这个地步。
  
  还是看看许知远同学提到些什么吧
  
  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士兵或经纪人。——威廉·冯·洪堡 P289
  真正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是对人的完美性的追求。P301
  康德:“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P301
  费希特:“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去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P301
  爱因斯坦:“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P302
  周国平:“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P303
  大学的目的:更广阔地观察这个世界,像一个完整的人那样思考。P307
  
  评论不是我的所长,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
  
  引用可能是通往伟大的最简捷途径。   (我深以为然)
  歌德: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合谋。
  正如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所写的一样,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P19   
  (蒋方舟:青春的盘子里,菜换了一轮又一轮,无敌的是盘子本身。)
  或许人的心灵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想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不可能比我的幻想更美好。P19   
  男人的快乐原则,即是开阔、生气勃勃的内心空间。它是一切美妙的性、成就欲的前提。P29
  一个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然成长,尤其在青少年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P44
  我们渴望了解别人的生活,不管它是肮脏的还是幸福的。P51
  人类文明传统中最优秀的女人所具有的最美妙品质;温柔、坚定、无私。P60
  这时候,我感觉到牛仔裤有点紧。我对着自己微笑了一下。P67     (我也对自己说过:还行啊,你。)
  能给我带来最本质快乐的东西是来自生理上的。P68
  其实在大部分生命历程中,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无意义和琐碎,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过就在于能够激起至高快感的那短短瞬间。那么纵欲应该是通往这种“高峰体验”的捷径......P70
  佛洛姆,那个改变了人类心理结构的人。P73   
  我们无法永远生活于无知而快乐之中。P87
  闲散从来都是智慧的温床。P118
  与其好好读四年书,不如好好看四年电影,读书是读不出才气的。P147
  鲍迈斯特尔:邪恶的一个根源就是人类对于理想的不断追逐。当人们坚信他们站在正义一方,而致力于改善世界时,他们经常理所应当地运用强硬的手段来对付反对势力。P225
  厌倦充满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贵族式的情绪。因为,只有你有能力睥睨一切时,你才具有厌倦的能力。P237
  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人类的快乐永远产生于强烈的对比之中。P248
  歌德:“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确实是幸福的。”P250
  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果你没有体验过绝对服从身体的欲望的必要性,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激情,你在生活(里)就什么也体验不到。”P252
  杜拉斯:“每次我有欲望,我就有爱情。”P255
  佛洛姆:“爱,是一种能力。”P255
  (海明威)努力在寻找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本能的力量。冒险、酒精、性的刺激无疑是通往生命核心的最直接途径。P258
  黑格尔:“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P259
  勃兰兑斯:“最苦闷的人是那些脑子最发达的人。”P269
  卡萨诺瓦就像一片飘浮于世俗海洋的叶子,随着波浪时上时下,却永远可以准确地把握住飘浮的快乐。p272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轻逸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只有一个小说家具有轻逸的能力,他才可能把任何日常世俗之物视作不可企及的探索。P272
  很快我们就发现了这群伪卡萨诺瓦们的虚弱之处。他们缺乏基本的勇气与真正的自由。P274
  卡尔维诺在《未来文学千年备忘录》中还强调了一点,轻逸分两种,一种是像树叶一样的轻逸,而另一种则像飞翔的鸟。P274
  一本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利斧。弗兰茨·卡夫卡 P283
  成熟的女人们让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们寻找到一条通往经验世界的最简捷途径。P285
  辩论社是哈佛最受推崇的社团之一,因为哈佛深信一个适合辩论的人说明他的头脑敏捷。P312
  艾伦·布鲁姆:“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的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P323
  怀特海:“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P344
  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在经过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他们选择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P3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4 19:31:42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现为《生活》杂志联合出版人。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等。
  
  全书分为“一条人文主义狗、燕园的记忆、迷失于阅读中、重建象牙塔”等四个部分,看得出来,这位北大才子读了不少的书。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卡萨诺瓦和大学教育。
  
  百度说:卡萨诺瓦,一个传奇人物的名字,花花公子,情圣的代名词。著有自传性小说《我的一生》等,据称曾与132位女人有染。
  
  卡萨诺瓦是我们很多男人的偶像,也是很多女人的梦想。他是“一位杰出的肉体情人,他尽一切可能取悦每一个不管美丑的女人,并宣称自己的快乐五分之四源于对方的快乐。”他说:“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走运与否,都只能享有一次,谁不热爱生活,谁就不配生活。”P272
  
  著名作家茨威格则将卡萨诺瓦的纯享乐主义趋向归结于其缺乏任何规范与道德束缚。P272,他在《卡萨诺瓦》一书中写到:“由于不受羁绊,没有固定的目标,不必瞻前顾后,因而(卡萨诺瓦)可以特立独行,其步调不必与凡夫俗子保持一致。凡夫俗子身负道德包袱,带有伦理目标,要受到社会责任的束缚......”P270, 并且推测,所有进入卡萨诺瓦世界的女人,都极度感激这位情人,因为他慷慨地付出了其获取欢乐的能力。P273
  
  而许知远说:在卡萨诺瓦眼中,快乐是没有高雅与粗俗之分的,女人是没有漂亮与丑陋区别的,而生命本身是没有逆境与顺利的不同的,他可以在一切情境中忘情地攫取到欢乐。P272,小许同学继续解剖自己说:我们的头脑中已有太多的人为划分的区域,哪里是不可触及的,哪里是应该回避的......在这样的束缚之下,我们会自觉地提醒自己,冒着危险接受诱惑是不值得的......偶尔放纵可以,但绝不能影响正常生活。P273,在剖析完自己的同时,许同学并没有忘记还应该帮助他人,他说:每当我在书店中,发现了标榜自由与放荡的网络文学时,我就无法抑制地想去嘲笑他们的无知。一点点网络上的猎奇就值得炫耀吗,不管你们是来自榕树下还是槐树下。一位卡萨诺瓦已经让这一切黯然失色了。P275
  
  联想到我本人每次都是在柳树下或者歪脖子树下,脸一红,这事儿,就没法往下说啦!
  
  大学教育,由我这样一名高中肄业的人来谈论显然是不妥当的,但还是想简单的说上几句。
  
  中国的当代教育,从幼儿园伊始,从来都是以育人的形式在毁人。效果好的出奇,甚至超过了有意而为的破坏程度。怨不得谁,用佛教的观念来看,众生的业力共同造就。没有我们这些家长和学生们的全力配合,还真到不了现在这个地步。
  
  还是看看许知远同学提到些什么吧
  
  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士兵或经纪人。——威廉·冯·洪堡 P289
  真正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是对人的完美性的追求。P301
  康德:“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P301
  费希特:“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去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P301
  爱因斯坦:“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P302
  周国平:“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P303
  大学的目的:更广阔地观察这个世界,像一个完整的人那样思考。P307
  
  评论不是我的所长,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
  
  引用可能是通往伟大的最简捷途径。   (我深以为然)
  歌德: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合谋。
  正如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所写的一样,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P19   
  (蒋方舟:青春的盘子里,菜换了一轮又一轮,无敌的是盘子本身。)
  或许人的心灵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想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不可能比我的幻想更美好。P19   
  男人的快乐原则,即是开阔、生气勃勃的内心空间。它是一切美妙的性、成就欲的前提。P29
  一个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然成长,尤其在青少年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P44
  我们渴望了解别人的生活,不管它是肮脏的还是幸福的。P51
  人类文明传统中最优秀的女人所具有的最美妙品质;温柔、坚定、无私。P60
  这时候,我感觉到牛仔裤有点紧。我对着自己微笑了一下。P67     (我也对自己说过:还行啊,你。)
  能给我带来最本质快乐的东西是来自生理上的。P68
  其实在大部分生命历程中,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无意义和琐碎,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过就在于能够激起至高快感的那短短瞬间。那么纵欲应该是通往这种“高峰体验”的捷径......P70
  佛洛姆,那个改变了人类心理结构的人。P73   
  我们无法永远生活于无知而快乐之中。P87
  闲散从来都是智慧的温床。P118
  与其好好读四年书,不如好好看四年电影,读书是读不出才气的。P147
  鲍迈斯特尔:邪恶的一个根源就是人类对于理想的不断追逐。当人们坚信他们站在正义一方,而致力于改善世界时,他们经常理所应当地运用强硬的手段来对付反对势力。P225
  厌倦充满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贵族式的情绪。因为,只有你有能力睥睨一切时,你才具有厌倦的能力。P237
  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人类的快乐永远产生于强烈的对比之中。P248
  歌德:“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确实是幸福的。”P250
  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果你没有体验过绝对服从身体的欲望的必要性,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激情,你在生活(里)就什么也体验不到。”P252
  杜拉斯:“每次我有欲望,我就有爱情。”P255
  佛洛姆:“爱,是一种能力。”P255
  (海明威)努力在寻找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本能的力量。冒险、酒精、性的刺激无疑是通往生命核心的最直接途径。P258
  黑格尔:“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P259
  勃兰兑斯:“最苦闷的人是那些脑子最发达的人。”P269
  卡萨诺瓦就像一片飘浮于世俗海洋的叶子,随着波浪时上时下,却永远可以准确地把握住飘浮的快乐。p272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轻逸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只有一个小说家具有轻逸的能力,他才可能把任何日常世俗之物视作不可企及的探索。P272
  很快我们就发现了这群伪卡萨诺瓦们的虚弱之处。他们缺乏基本的勇气与真正的自由。P274
  卡尔维诺在《未来文学千年备忘录》中还强调了一点,轻逸分两种,一种是像树叶一样的轻逸,而另一种则像飞翔的鸟。P274
  一本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利斧。弗兰茨·卡夫卡 P283
  成熟的女人们让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们寻找到一条通往经验世界的最简捷途径。P285
  辩论社是哈佛最受推崇的社团之一,因为哈佛深信一个适合辩论的人说明他的头脑敏捷。P312
  艾伦·布鲁姆:“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的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P323
  怀特海:“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P344
  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在经过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他们选择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P3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5 23:20:07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
  
  许知远,男,1976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现为《生活》杂志联合出版人。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经济观察报》主笔。已出版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等。
  
  全书分为“一条人文主义狗、燕园的记忆、迷失于阅读中、重建象牙塔”等四个部分,看得出来,这位北大才子读了不少的书。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卡萨诺瓦和大学教育。
  
  百度说:卡萨诺瓦,一个传奇人物的名字,花花公子,情圣的代名词。著有自传性小说《我的一生》等,据称曾与132位女人有染。
  
  卡萨诺瓦是我们很多男人的偶像,也是很多女人的梦想。他是“一位杰出的肉体情人,他尽一切可能取悦每一个不管美丑的女人,并宣称自己的快乐五分之四源于对方的快乐。”他说:“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走运与否,都只能享有一次,谁不热爱生活,谁就不配生活。”P272
  
  著名作家茨威格则将卡萨诺瓦的纯享乐主义趋向归结于其缺乏任何规范与道德束缚。P272,他在《卡萨诺瓦》一书中写到:“由于不受羁绊,没有固定的目标,不必瞻前顾后,因而(卡萨诺瓦)可以特立独行,其步调不必与凡夫俗子保持一致。凡夫俗子身负道德包袱,带有伦理目标,要受到社会责任的束缚......”P270, 并且推测,所有进入卡萨诺瓦世界的女人,都极度感激这位情人,因为他慷慨地付出了其获取欢乐的能力。P273
  
  而许知远说:在卡萨诺瓦眼中,快乐是没有高雅与粗俗之分的,女人是没有漂亮与丑陋区别的,而生命本身是没有逆境与顺利的不同的,他可以在一切情境中忘情地攫取到欢乐。P272,小许同学继续解剖自己说:我们的头脑中已有太多的人为划分的区域,哪里是不可触及的,哪里是应该回避的......在这样的束缚之下,我们会自觉地提醒自己,冒着危险接受诱惑是不值得的......偶尔放纵可以,但绝不能影响正常生活。P273,在剖析完自己的同时,许同学并没有忘记还应该帮助他人,他说:每当我在书店中,发现了标榜自由与放荡的网络文学时,我就无法抑制地想去嘲笑他们的无知。一点点网络上的猎奇就值得炫耀吗,不管你们是来自榕树下还是槐树下。一位卡萨诺瓦已经让这一切黯然失色了。P275
  
  联想到我本人每次都是在柳树下或者歪脖子树下,脸一红,这事儿,就没法往下说啦!
  
  大学教育,由我这样一名高中肄业的人来谈论显然是不妥当的,但还是想简单的说上几句。
  
  中国的当代教育,从幼儿园伊始,从来都是以育人的形式在毁人。效果好的出奇,甚至超过了有意而为的破坏程度。怨不得谁,用佛教的观念来看,众生的业力共同造就。没有我们这些家长和学生们的全力配合,还真到不了现在这个地步。
  
  还是看看许知远同学提到些什么吧
  
  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士兵或经纪人。——威廉·冯·洪堡 P289
  真正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是对人的完美性的追求。P301
  康德:“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P301
  费希特:“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去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P301
  爱因斯坦:“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P302
  周国平:“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P303
  大学的目的:更广阔地观察这个世界,像一个完整的人那样思考。P307
  
  评论不是我的所长,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
  
  引用可能是通往伟大的最简捷途径。   (我深以为然)
  歌德: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合谋。
  正如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所写的一样,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P19   
  (蒋方舟:青春的盘子里,菜换了一轮又一轮,无敌的是盘子本身。)
  或许人的心灵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想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不可能比我的幻想更美好。P19   
  男人的快乐原则,即是开阔、生气勃勃的内心空间。它是一切美妙的性、成就欲的前提。P29
  一个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然成长,尤其在青少年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P44
  我们渴望了解别人的生活,不管它是肮脏的还是幸福的。P51
  人类文明传统中最优秀的女人所具有的最美妙品质;温柔、坚定、无私。P60
  这时候,我感觉到牛仔裤有点紧。我对着自己微笑了一下。P67     (我也对自己说过:还行啊,你。)
  能给我带来最本质快乐的东西是来自生理上的。P68
  其实在大部分生命历程中,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无意义和琐碎,生命的真正意义不过就在于能够激起至高快感的那短短瞬间。那么纵欲应该是通往这种“高峰体验”的捷径......P70
  佛洛姆,那个改变了人类心理结构的人。P73   
  我们无法永远生活于无知而快乐之中。P87
  闲散从来都是智慧的温床。P118
  与其好好读四年书,不如好好看四年电影,读书是读不出才气的。P147
  鲍迈斯特尔:邪恶的一个根源就是人类对于理想的不断追逐。当人们坚信他们站在正义一方,而致力于改善世界时,他们经常理所应当地运用强硬的手段来对付反对势力。P225
  厌倦充满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贵族式的情绪。因为,只有你有能力睥睨一切时,你才具有厌倦的能力。P237
  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人类的快乐永远产生于强烈的对比之中。P248
  歌德:“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确实是幸福的。”P250
  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果你没有体验过绝对服从身体的欲望的必要性,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激情,你在生活(里)就什么也体验不到。”P252
  杜拉斯:“每次我有欲望,我就有爱情。”P255
  佛洛姆:“爱,是一种能力。”P255
  (海明威)努力在寻找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本能的力量。冒险、酒精、性的刺激无疑是通往生命核心的最直接途径。P258
  黑格尔:“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P259
  勃兰兑斯:“最苦闷的人是那些脑子最发达的人。”P269
  卡萨诺瓦就像一片飘浮于世俗海洋的叶子,随着波浪时上时下,却永远可以准确地把握住飘浮的快乐。p272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轻逸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只有一个小说家具有轻逸的能力,他才可能把任何日常世俗之物视作不可企及的探索。P272
  很快我们就发现了这群伪卡萨诺瓦们的虚弱之处。他们缺乏基本的勇气与真正的自由。P274
  卡尔维诺在《未来文学千年备忘录》中还强调了一点,轻逸分两种,一种是像树叶一样的轻逸,而另一种则像飞翔的鸟。P274
  一本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利斧。弗兰茨·卡夫卡 P283
  成熟的女人们让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们寻找到一条通往经验世界的最简捷途径。P285
  辩论社是哈佛最受推崇的社团之一,因为哈佛深信一个适合辩论的人说明他的头脑敏捷。P312
  艾伦·布鲁姆:“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的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P323
  怀特海:“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P344
  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在经过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他们选择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专业。P3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7 15:11:58 | 只看该作者
    许知远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里,提供了大量的自我写照,典型的人和事儿,对信息的需求、不知分心,让我们变得恐惧;对信仰的迷失让我们不分黑白;对优雅爱情的追求,让人不知哪条路才是找到自己浮士德的幸福之路,罗素的《幸福之路》写的也实在是让人觉得整个人生的几十年都浓缩在里面了;对大学的反思痛恨等等的一切是我们这一批必然会经历的,哪个时代的人没忧伤、哪个时代的青年不曾忧伤到迷茫?游荡者那么多,但有目的游荡的又有几个?爱情再令你向往、再有人让你对她毫无顾虑、你又再有勇气去行动,可她就是不会成为你的浮士德,一刻都不会!
  
        傻B的人总是相似的,有思想的人各有各的思想:
  
  空虚的人总是相似的,忧伤的人各有各的忧伤。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英文名是born in the 1970s,忧伤不是70年代人的专属,但也许是年青时侯共有的情结。年青的忧伤,总是相似的,它来源于一种恐惧,恐惧碌碌无为、恐惧平庸一生、恐惧也许该夏花般绚烂的青春还来不及绽放,就如秋叶凋零。是青春永远值得珍藏的纪念。但我有时又担心,忧伤会成为成熟的毒药,会成为浮躁心性的药引子。思想脱离行动的忧伤,永远不值得怜悯。这样的忧伤,是因为走的路太少了,而自认为深刻的思想实在太肤浅.
  
   我似乎总比别人担忧的过多,其实这几年来我压力一直都好大,现在更是有增无减,有的时候大到夜里想哭,可是我却没真的这么做,因为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我可以肆无忌惮的过活,甚至发誓诅咒生活,但最后我还得坦然接受.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5 20:22:50 | 只看该作者
      一月中旬的时候,去北大听了一场名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变形”的讲座,主讲有三个人,梁文道,熊培云,许知远。每个人说一段。
        只是我第一次见到许知远。一头爆棚的卷发,瘦瘦高高的身材,披着一个围巾式披风,眼睛里满是不屑。这个样子,倒是与我最初看《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时想象中的他的模样,有几分相似,又有几分不同。
        虽然骨子里有一种所谓精英知识分子的高傲与敏感,但至少,他是一个真诚的人。用现场一位观众的话来形容,听他讲话,你会觉得很爽。
        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听说是他的第一本书。我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把它读完,其他的不说,但是那些个关于大学的论述,倒是让我颇有知己之感。演讲中的许知远,对当年他读书的北大充满了怀念之情,对现如今的北大嗤之以鼻。看到这本书我才知道,书里的他对当年的北大也是满怀失望与厌恶的感情。这到底是记忆被美化,还是我们的时代本就越变越坏了?我相信是后者吧。
        作为一个曾经是末流二本学校的学生,我有深深的遗憾,倒不是一张文凭之类的琐事,而是在一个人最美好的四年中,我缺少一个开拓精神世界的拓荒者。事实上,这也是我反思自己成长历程之中最最遗憾的一件事情,没有人引导,就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常常停下来,常常痴迷于电视,常常浪费时间。至少,再来北京念研究生之前,我是想要妥协的。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所谓成熟就是要去适应社会,要学会与人打交道,要学会娴熟的喝酒聊天打情骂俏再加拍马屁。事实上,差一点点,我就要学会并且适应这一切了。因为恐惧,害怕自己跟这个世界不一样,害怕被抛弃,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渴望被赞美,哪怕是虚假的。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力量慢慢把我从“沦落”的边缘拉了回来,我开始慢慢探索,小心翼翼,亦步亦趋,但至少不会像最开始那般人云亦云了。我看到了区别于世俗世界的精神世界中的那一点点光亮,我知道了苏格拉底,康德,尼采,叔本华,莎士比亚,费希特,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看到了一批批人类精神史上的伟人是那样子生活的。我听见了苏格拉底在《斐德罗》中的谆谆教诲“我们同意爱本无好坏,只有当爱导致善活着恶的行为时,才可以说爱有好坏之分”,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呐喊“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歌德在评论《诗与真》时叹道“无论我们经历何事,每个人最终都得反求于自己”有人说我开始慢慢了解,哦,原来人生可以不一样。
   ……这些真正伟大的人,在穿透过历史的时光隧道之后,在真诚地向我诉说着。要与伟大的人交朋友。
      说得好像扯远了,但其实也没有,这本书中让我最深刻的主题是“教育”。就我自身的经历看来,这么多年中国式的学校教育,是不成功的。它没有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是在于精神的独立,在于独立地思考和判断,与文凭无关,与荣誉无关,与外界如何评价你无关。
      我常常不好意思将自己称为受过高等教育中国青年人。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未曾熟读四书五经,没看过《论语》,背不了几首唐诗,甚至没看完《红楼梦》……,作为青年人,从未有过克鲁亚克《在路上》的那份潇洒与坦然,没有流浪,很少叛逆,未曾“堕落”,连烟都没有吸过一根……
       写下这些,不是批判,更多的是反省,对自身的反省,对自己接受的教育的反省。既然未作之事还有这么多,我将继续一步一步在人类的思想史中前行,不管能走多久,我都会尽全力。
        谢谢那些我所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还在坚持着的人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6 10:24:35 | 只看该作者
  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特点,回望那个如烟花绽放的历史、回望那个令人仰慕的理想主义年代、回望那些才华横溢无古人无来者曾跟我一般年纪的年轻人、回望那些或迷惘或垮掉或忧伤但都远离青春的人们,历史的车轮终于把我们这代人碾到风华正茂的前沿,但我们注定让那些时代的人失望,我们只是个商品,没有思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4 00:57:3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在一个适合的时间点,遇见的一本感觉恰好的书。
  
  许知远说他在写作中寻找到了安宁、美好的东西。
  起初他追求华丽,渐渐地注重起对生活真实的体验。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成长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内心对于自己所做的事确认的过程。
  我们获得的或者说向别人传递的更多的是信息和推理,不是确定的观点。
  世界的参照体系很多,你要试图从不同的地方借鉴不同的经验。
  我还没有成型,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所以它们都是我的一部分。知识可以被不断取代、颠覆,但性格的塑造却能给人生带来稳定性。”
  
  而我也一直在寻找,在人海,在信息的海,在生活的海,寻找我自己,试图去建立那个完整的自我。
  
  
  看他写的《中国纪事》,初以为只是本融入了历史的游记。后来发现不是,在这里碰到了很多熟悉的人,尼采、弗洛伊德、卡夫卡、北岛等等,看到了一些城市,比如充满历史的碎片与隐喻的北京,不知如何定位的南京,比如是否忘了的唐山,比如空洞而华丽的上海…
  
  他还写了其它,社会的浮躁、焦虑,犬儒主义的盛行,知识分子的迷惘与自我沉溺,理性的匮乏,语言的浅薄,物质的推崇,强者的傲慢与弱者的偏见,饱经压抑与对投机充满无限热忱的民族……他努力地观察、触摸、思考,捕捉今日中国社会的某种情绪。
  
  而最受感触的是对燕园的记忆的描述,
  我在想,那些冲动,荒唐的过往,那些恣意散漫,青春昂扬的日子,是否是以后回望时最美好,最富诗意的回忆?
  也许,那时的环境是灰暗,拥挤而脏乱的,但是那个自己,是灿烂夺目的。阳光就洒在你的顶空。
  你几乎可以听到那些笑声,心跳声…
  亲切的,是那些感觉,那些人。
  在一次次回望中,那些色调渐柔和,以至于那整个环境,都温暖了起来。
  
  天是暗蓝色的,月是皎白色的,浅绿的草在愉快地生长,年轻的心在一起歌唱…
  而我在杭师的夜晚,也偶遇过这样的场景……
  
  
  ——写于大二暑假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4 14:53:06 | 只看该作者
  優雅的騎士--許知遠  張心曼
  
  下雨天,人慢慢不安份,想逃離甚麼,去喝點小酒。I-Phone響了,另一頭的他淡淡的:"老地方,灣仔小酒吧。"我是開玩笑的語氣呢喃,正和優雅的騎士談戀愛,你別吵我。他說那把他也帶過來吧,於是我把許知遠帶去了小酒吧。我喜歡陌生,如許知遠和他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只要是陌生,便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關聯……
  
  許知遠《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的北大回憶,總是突如其來。北大的故事總是這樣的,進去時你也許還年輕,出來時卻已蒼老了。那是個充滿野性夢想與自由意志的七十年代燕園。許知遠是優雅的騎士,他的愛情有著透明的古典主義色澤,他的夢想有著靜謐的激情。許說:"在功利的世界裡,我們忘記了愛情的模樣。我很願意就此回顧一下愛情的歷史,努力給讀者呈現愛情最初的面目及其後來的流變,這種不無輕佻的回憶中充塞了我對於古典世界的有點變態的眷戀。"(憂雅的愛情到哪裡去了?)
  
  冷清的小酒吧,因一場雨,更寂寥了。燈暗處,還是五年前那個穿得很吉卜賽的女郎,還是披頭四的老歌"Hey Judy",以及Scott McKenzie的"San Francisco"。我知道的,許知遠懷念那哼著:"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的美好70年代。許知遠和Woody Allen都是體貼入微的,溫柔提醒你我,哪個時代才是最美的時代?懷舊與前衛,美好與醜陋的二元對立,在時空中,都是耐人尋味的形而上學。
  
  我試圖向正在吃德國豬手的他描繪許知遠。"啊,Born in the 1970s(10th anniversary special edition)",他說他喜歡這白封面的簡潔有力。"70年代,真令人嫉妒啊,夢想和自由。畢業不過幾年,連懷舊也沒時間。""是的,I-phone4才下眉頭,I-phone4s卻上心頭了。"80後的你我,從不知道許知遠眼中網絡時代的虛無與美女作家的氾濫,更從未體驗過許知遠曾經迷戀崔健和孔慶東價值觀的支離破碎。我迷戀的是許知遠描述的北大拖鞋文化,廁所塗鴉文化以及噓聲文化。許感嘆:"我們都會懷念史努比,就像上個世紀的人懷念19世紀的單純一樣,但面對現實的殘酷,我們所能做的可能僅僅是懷念。"(一條人文主義狗)
  
  有人說香港,甚麼都缺,就不缺詩人。但這時代,詩人對異性沒有任何誘惑力。但許知遠的故事裡是有的:"這好像是80年代的故事,那時候最流行的求愛方式是,路上攔住一個姑娘說:"你喜歡文學嗎?"那時候文學青年是個搶手的稱號。"但後來,許說:"自王朔出道以來,文學甚麼時候開始淪為貶義詞了,好像張口談文學的人都是些大尾巴狼。"他這樣批判:"文學是自己體會的,不用老是拿出來炫耀,而且越是那些半瓶子醋越喜歡拿出來晃蕩。"(文學青年)
  
  他說許知遠很名士,作品很哲學。不再讀哲學的男人如他,都適合結婚。所以他快結婚了,和一個在迪斯高認識的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他說這也算愛情裡的哲學吧?說完爽朗地笑了。我會懷念大學時代,一起在宿舍聽Kit Chan,五月天和無印良品,在地鐵站聊笛卡爾和叔本華,還有黃葉片片紛飛的中文大學窗口。如今這個男孩,關心的不再是哲學,是DreamHouse應該買翔龍灣還是愉景灣。
  
  "叔本華在一篇論及如何寫作的文章中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像偉人一樣思考,像普通人一樣說話。"(寫作的第三條道路),我想不是每個人的生活和寫作都可以如此優雅地過去,更多人在茫然未知中丟失了青春裡最昂貴的東西--夢想和個人意志。
  
  "唸一段給我聽吧,關於青春的底色。""這書分為四部份──(一條人文主義狗),(燕園的記憶),(迷失於閱讀中)及(重建象牙塔),我就讀(迷失於閱讀中)的一段。""好吧,閱讀總是令人迷失,生活也一樣。"我坐在一個角落裡,午後的陽光越過我肩頭照進來,我在筆記簿上寫著。侍者給我端來一杯牛奶咖啡,等咖啡涼了,我喝下半杯,放在桌上,繼續寫著。以後有的是日子,可以每天寫一點,其他的事都無關緊要。"(流動的聖節)我唸了一段給他聽,他忽然笑了,再後來就哭了。
  
  我們在灣仔地鐵站分別。我把許知遠的書送給了他,目送曾在我心中,也是優雅騎士的男孩漸漸走遠了。
  
  --原文刊登於《信報》副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5 17:00:33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这么早就回忆了,一位来自70后的大学生回想起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些夹杂着理想主义的日子,仿佛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一样令人难忘,天使守护下的象牙塔让人敬畏和憧憬,不知名的小酒馆中留下暧昧令人无限遐想。
  反观当下,反思与批判的大学精神日趋萎缩,人文主义的光芒在消散,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正在占据着大学的全部,死亡诗社的老船长被迫出走,任逍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北大曾经仰望星空的少年们不甘的低头看着这个时代,大学精神的传承在这里被打断了,那些年轻人终归还是忧伤起来,这个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 14:27 , Processed in 0.0462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