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一首歌,也许是因为这首歌正好唱出了你的心情;有感于一篇文字,也许是因为文字里道出了你的故事。
  
  读完《追风筝的人》,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主人公经历的种种,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内心世界从狭隘,幼稚越来越走向完整,成熟的过程。不置可否,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犯过错,心里埋下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可能是自己做过的一些难以启齿的卑劣事迹,也可能是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后的深深懊悔……背叛与救赎,失去和追寻,贯穿我们的成长。一次又一次的翻新过去的自己,只为更好的走向前方,谁能说,成长,不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呢?
  
  
  放风筝,追风筝。两个男孩的友情由这里起,也由这里结束。
  风筝的脆弱好似两人关系的写照,一主一仆,永远有着身份地位高低的区分。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总让人心痛,他坐在树下仰着头认真听少爷阿米尔念故事;他为了帮少爷捡回那个蓝风筝,被一群恶霸孩子堵在巷子里殴打得浑身是血;他即使明知被栽赃“偷窃”,却还是不肯说出真相只是不住地掉眼泪。有人说,他这是愚忠。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孩子的赤子之心,因他一直把阿米尔认作“朋友”,为你,千千万万遍。
  
  说出来好像很欠揍。阿米尔当时陷害哈桑的做法和动机,我能理解他。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在一些情境里,也算是眼里容不得沙子。往往,越珍视越喜欢的东西,就越容不得一点点瑕疵。对与错的界限,划分得太过明显。不是对,当然就是错了。正因如此,阿米尔在那件事后不敢面见哈桑,其实真正不敢面对的是当时懦弱,卑劣的自己。小孩子的内心装的东西不多,一丁点的小事都可能被放大了无限倍来看。更何况哈桑就和自己住在一个屋檐下,每天面见他一次,就是被提醒了一次自己卑劣,自私的另一个自我。想必换做成人也没有人愿意经受这样反复的折磨。
  
  有人说,人都是坏的,只是坏的程度不一样。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说,人都是好的,只是好的程度不一样。
  
  小说结局的安排独具匠心。阿米尔喜欢的女子,在结婚前告诉他关于自己过去的事情,问他还能不能接受她。阿米尔回答说“当然”,看到这里,我的喉头一阵哽咽。一个人,得要经历多少苦难与折磨,才能慢慢将棱角抹去,丢掉执拗与自私,学会忍耐,学会平静地接受遗憾,接受不完美。成长的得与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长大了,或者说,我们还是在成长中了。
  只是,那些逝去的,是不是可以再回来身边。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我追。我追。
  
  
  一日难再晨。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人能在十年里陪你成长,用尽心力取悦你,为你欢喜为你忧。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个人来说,很喜欢。或许,一方面来自它对阿富汗的描述。也或许是哈桑的悲剧,阿米尔的赎罪。。。。
         看完后,最初的想法,你自己是否背叛过你的“哈桑”,又是怎么去赎罪。我想那根线一直在我们自己手上吧。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个人来说,很喜欢。或许,一方面来自它对阿富汗的描述。也或许是哈桑的悲剧,阿米尔的赎罪。。。。
         看完后,最初的想法,你自己是否背叛过你的“哈桑”,又是怎么去赎罪。我想那根线一直在我们自己手上吧。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自从读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后,就对他着迷的一发不可收拾,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精品,值得一读。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每当风筝节来临时,哈桑都和阿米尔必定参与。哈桑追风筝的技术别人难以望其项背。最后哈桑追到了最后一只风筝,他想交给他的少爷,他自认为的朋友。尽管他想起阿米尔少爷问他会不会吃泥土以示忠心。但那只风筝也让他们付出了一生难以忘记的代价,拉塞尔,也就是当地的一个富贾人家的坏少爷。把哈桑堵在了了一个胡同里,他说:把那只风筝给我!哈桑选择了拒绝,尽管他的眼里满是恐惧。拉塞尔说:好,那只风筝归你,但是凡事都得付出代价。他强暴了哈桑。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阿米尔少爷看见了,哈桑的主人,哈桑的朋友。但是,他却没能挺身而出,他没有一次挺身而出。每次他们遇到困难,哈桑都会挡在阿米尔的前面。那只风筝最后归哈桑了,不,他的东西也就是他的主人的——阿米尔少爷。他的少爷想用这只风筝向他的爸爸证明他的儿子让他多么的骄傲。这样他的少爷就可以得到老爷的爱了。目的就这么简单,但是通往目的的道路是那么的泥泞和沉重。哈桑是忠诚的仆人,为了主人,可以不惜一切,而主人却不能与危难之中救自己的仆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悬殊的可怕。
  
  内疚、自责一直伴随着阿米尔。阿米尔和哈桑有一天去了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山坡,阿米尔把石榴扔了哈桑的一身,边扔边吼:你来丢我啊!来丢我啊!但是哈桑拿起最后的一个石榴丢向自己的额头,只说了:这样,你满意了吧?阿米尔怎么会满意呢?他想让哈桑打他一顿,这样他的自责就会干涸。后来他知道他们之中必须一个人离开,这样的日子才会结束。所以13岁的他把一叠钞票和一块手表放在哈桑的草席下。这次哈桑承认是自己拿的。他知道,他必须承认。因为他从来不说谎,他否认的话,老爷肯定会相信他。哈桑也许还是想起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但老爷说:孩子,我原谅你。哈桑和他的爸爸还是坚持选择了离开。阿米尔惟一一次看到他爸爸哭就是这个时候,嚎啕大哭。是他逼走了哈桑和他的父亲阿里——一个陪伴了他父亲四十多年的仆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是应该天真无邪么?富家子弟阿米尔却为了逃避愧疚和争夺父亲的爱而诬陷别人,诬陷对他最真最亲密的哈桑,他的行为是同龄人无法理解的。但于情于理又觉得可以理解。
  
  阿富汗政变。他和父亲随后逃往美国,在那里他经历了爱情和父亲的去世。
  一天阿米尔接到拉辛汗的电话——他父亲最好的朋友。他要他马上回到巴基斯坦,他对他说: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通过拉辛汗知道了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自从他们离开后,哈桑的境遇。拉辛汗请求阿米尔去救哈桑的孩子,一开始阿米尔疑惑不愿,但最后还是答应去做了。阿米尔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睡前都会洗上一个小时的澡,他觉得自己很脏。他从来不说话。阿米尔决定带他去美国。他很开心。但是遇到了问题,阿米尔要把索拉博送去孤儿院呆上一个月,他恐惧,所以他自杀了。 抢救及时,但是索拉博再也没笑过。
  
  美国。蓝色的风筝,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去看放风筝,他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他追。他笑......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那天不知不觉已经读到了半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风筝,他代表这每个人心中不同的意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追到它。
  珍惜身边的朋友。
  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嫉妒是万恶之源
  那个父亲真不怎么样 自以为是又霸道 尤其那段对法律的解释 可笑至极
  两兄弟虽然感情挺好 但从一开始就自然的不平等
  PS书中还说中国人丑... 简直不可理喻 贫穷的地方就只能以貌取人 无视法律和规则 各种奇怪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行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孩子都是被父母毁掉的
  小孩子是最残忍的,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注,可以做下无数不可饶恕的罪行
  
  有信仰,会生活的容易一些,每个人都会有些什么崇拜,如果不是全知全能的神的话,也会找到一些什么代替,比如父母,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神毕竟在绝大多数时间是完美的,如果不出现什么强烈的冲击,或许会让人容易接受一些,容易宽恕认知父母不是全知全能的,不用为了他们的喜怒而生活,神可以遥远,可以亲近,有无限的宽容,并且在你需要的时候,就在,永远都在。有坚定信仰的人,在信仰崩溃前,都是幸福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当我再次看到风筝在天空飞起,我一定会想到哈桑想到阿米尔想到索拉博,想到阿富汗,想到在我生活的这个国度之外还存在着残暴的杀戮和万恶的战争。
  忠诚,至始至终的忠诚,无论欺骗、背叛还是陷害。我想这是整部小说最感动我的地方。阿里和哈桑,他们残缺的外表下有一颗完美到令人心痛的心。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无怨无悔的对待伤害你们的人,因为“伤害坏人也是不对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还因为坏人有时也会变好”?哈桑一定是能真正读懂阿米尔,不管阿米尔怎么对他,他一直坚信,他并不是真的想这么做。
  从种族歧视到种族清洗,惨不忍睹,却呈现的那么真实。有些人是不可理喻的。在看这本书前,我只听过塔利班武装组织,没有明确的概念,只是一个新闻中无意听到的名词而已,人往往会对不想关心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要杀害对他们无害的无辜的人,为什么要破坏一个地区的和平,打乱原本安宁的生活,把一个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夺取一个又一个人的生命。“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没有童年。”良心、羞耻心你们有没有过。你们原本想成为怎样的人?
  每次我考虑问题的角度都很局限。或许我应该想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不过是由于某些人的贪婪,导致一国动荡,为了生存,你们不得不追捧可以给你们温饱的人,即使他是个暴徒,即使你也得变得向他一样。如果你们能像我一样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不必听着炮声惊慌的长大,不必担心某一个流弹会夺去你或者家人的生命,不必为了没有食物而忍受饥饿。连活着都是奢求的时候,谈论道德和良心也没有什么意义。
  可是,婴儿、儿童,还有一切希望没有战争、生活安全的人,这些人有什么错,忍受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诞生在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地方?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追逐GDP排名的国家,有那么多支持和平反对战争的人,有那么多法律和先进的武器,却救不了这些身处水深火热的人。互补干涉内政么?别人家打老婆没必要插手管闲事么?呵呵,而我在这里写这些文字又有什么意义,我以后也不过是一介草民,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罢了。现在的我不能给一个儿童一个馕饼,不能给受伤的平民一颗止痛药,不能给要卖掉自己的腿来换取孩子几个星期口粮的父亲一沓钱。
  我只是一个什么都改变不了的人吧。我此刻忧国忧民,怨恨自己的无所作为,下一刻又开始为自己下一顿该吃学校哪个食堂的饭而纠结。我真希望自己足够强大,有魔力对还在开炮的武器和人喊一声“停!”收缴武器,给予锄头和种子代替枪和子弹。
  唯安拉是真主,默罕默德是他的使者。希望安拉能真的救下那片动荡土地上无辜的人们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救赎不是现实世界的词。很多人的字典里跑不出这两个字,我也一样。在读完这本书一个月后的今天,我偶然从电视上得到这个词。
       瞬间我想到了这本书。会读它,是因为朋友的一句推荐,而且我已经久没有读书了。我的精神疲乏得可怜,就像救赎一样,我抓住了这根精神的救命稻草。只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我读完了它。令我不知所措的是,读完之后,我竟不敢再翻开它,这和以前的我不一样。我总是愿意一而再地读书。那次,我感受到现实的渺小。现实比起书中的世界时如此不堪一击。
      甚至有害怕的感觉,对,是救赎。每当我在面对失败或者说失落时,我总习惯地告诉自己,自己什么都不是,天地间的我非常渺小。这本书更深深地告诉了我这点。如此渺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9#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塞尼【美】 著
  原价25元 网价16.3元
  内容:五星 收藏:四星
  
  评:经典小说!写出阿富汗民族自身文明落后的苦难,和外力(老俄、老美)重创的苦难。书中每个角色”有血有肉、血肉丰满“,其受现实残酷后的”血肉模糊、血肉横飞“,更是令读者切肤深痛,久不平复、沉入深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就是一列来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有很多战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一个人会陪你走的更远。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8:48 , Processed in 0.0497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