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考,快与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新书上市,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
      人类究竟有多理性?——思考,快与慢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本书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
      编辑推荐
      50 年前,人们以为我们能驾驭自己的思想。但事实上,我们的行为常常受到许多无法看见的因素所影响。我们虽然身处生活这场游戏之中,但对游戏的机制却不理解,偏见常常导致我们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的感知和记忆并不可靠,对于自己心理状态的感知和记忆尤其不可靠。
      关于人类自身还有许多未知之谜,对于自己,我们了解得其实不多。卡尼曼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卡尼曼对于人类思考和选择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作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卡尼曼重塑了认知心理学、理性和因果关系分析,重新诠释了风险,重新阐释了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写就了这部杰作。如果你今年只能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吧。
      媒体和专家热评
      这是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相媲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作者
      本书是一位智慧巨人的力作,可读性强,睿智,深刻。赶紧买,慢慢读,而且要反复读。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思考方式,读了它,你对工作、世界还有自己的生活的看法都会改变。
      ——理查德•H.•泰勒,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助推》作者
      本书堪称杰作——由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最深邃的一位思想家推出的恢弘巨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卡尼曼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应该再得一个普利策奖才对。
      ——丹尼尔•吉尔伯特,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幸福课》作者
      丹尼尔•卡尼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独创性、最有趣的思想家之一。也许我们这个星球上再无第二个人比他更懂我们怎样作出选择、为什么这样选择了。在这本精彩绝伦的书中,他用一种简单而又吸引人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令人受益一生的智慧。尽管方式简单,其内容却十分深刻。本书是所有怀有好奇之心的人的必读之作。
      ——史蒂文•列维特,芝加哥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魔鬼经济学》与《超爆魔鬼经济学》作者
      一本杰出的著作,细节清晰,文笔优美,诠释精准,娓娓道来。它适合于所有系统2还没有完全失效的人阅读。
      ——《卫报》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入浅出,知识渊博,充满学术价值和自助价值。人类的思考有如此多的缺陷,以至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撰稿声称: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工作从现在起将被铭记数百年,他们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并阅读本书。
      ——《纽约时报》书评版
      阐述人类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好书已经有很多了,但只有一部杰作,那就是这本书。它是我读过的有关人类思维的最伟大的、最富洞见性的一本书。
      ——《金融时报》
      意义深远。就像哥白尼否定地心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一样,卡尼曼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性。
      ——《经济学人》
      历时五十载,通过对人类判断、决策和选择的研究,卡尼曼写就了这部令人称道的作品。他的优雅有力的观点和极具说服力的证据,为我们理解自我和思维提大有裨益。
      ——《华尔街日报》
      关于我们的大脑有多容易上当,这本书作了全面、有说服力的论述。根基于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拥有了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够把数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以一种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即使门外汉也能看得懂。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许多科学书通常是前后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节后面往往跟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本书就不是这样,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书,同时充满了魅力和实用性,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波士顿环球报》  

    作者简介
      丹尼尔•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兴致盎然的思想家。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因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下面是美国哈佛大学
      心理学教授史蒂文•平克对他及《思考,快与慢》的评价:
      “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也必然是现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他在揭示人类思维的显著特征方面很有天赋,多数研究成果成为了经典的教材和引用频率很高的至理名言。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与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动的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思考,快与慢》的问世是个重磅事件。”

    最新书评    共 12 条

    yesir$    看了推荐后,买了这本书,看到了第32章,单从内容上讲,确实是不错的,很多的概念是自己以前遇到过,模糊过但没有弄懂。但是缺点就是不少章节的内容读起来很拗口,认为作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又不是专业学术类,行文不应该这么... 看到第32章P320,竟然找到了前后不一致的论证,作者是通过几个实验说明后悔的产生和它的程度高低与是否采取了行动有关,从例子中,我体会到采取了行动,比不采取行动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包括后悔),但是,总结的时候,叙述竟然是相反的。我下了这本书的英文版,一看,晕了,翻译者竟然连四级难度翻译都翻译错误,事后还没有改正,真怀疑他们的职业态度。   原文为   This short example illustrates a broad story:people expect to have stronger emotional reactions(including regret) to an outcome that is produced by action than to the same outcome when it is produced by inaction.   书中为:人们对于不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后悔) 意思竟然反过来了!!!      紧接着的一句话更让我无语了,原文   The default option when you own a stock is not to sell it,but the default option when you meet your colleague in the moring is to greet him. selling a stock and failing to greet your coworker are both departures from the default option and natural candidates for regret or blame   书中为:当你持有一只股票时,你默认的选择不是卖,但当你早上遇到某个同事时,你默认的选择又变成了同意他的观点,即卖掉股票。出手一只股票与违背你同事医院都市对默认选择的违背,也都可能让你后悔或招来责骂。   其中的greet 难道不是打招呼的意思吗,书中竟然翻译成“同意他的观点”,而且同事 和 股票 根本没有关系。这句话中其他的翻译常规错误太多。   客观地说,书中别的地方自己还是看懂了(说明没有大的逻辑错误),但是存在数量不少的“模糊表达”,让读者读得有点吃力,不排除个人能力的高低,但是从上面我列出的例子看来,我担心:不怕神一样的书,就怕*一样的译者。   还是希望翻译者能多点职业道德,认真对待这份 文化传播 的使命。误人子弟真是可恶。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琥珀扣$     一本书有无数个面向。在我安然读这本书的两周里,一直关注的是它朝向内心的一面。面对自己头脑里两个打架的小人(系统1与系统2),一个勤奋却不靠谱,一个懒惰却往往在关键时刻给力,该怎样平衡协调?直到经过这样一个不太平的周末。一场滂沱大暴雨,袭击了整个京城,人们从兴奋到戏谑,再到惊愕、噤声、悲伤、愤怒……等我再试图翻书写下某些读后感的时候,注意得更多是关乎公众政策的面向。在群体的面向上,系统1与系统2的协调更加艰难。   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层出不穷的公共事件考验着人们的神经,更考验着决策者的危机处理能力。而每次因为决策者的失职而引起公共危机,特别是几十条人命的关天大事,亡羊补牢往往收效甚微,愤怒的大众都在申讨,为什么没有充足的预案?为什么不把钱花在脆弱的公共设施上?平心而论,政府对公共事件的处理每次都在进步,看他们忙不迭的在贴条后解释只是提示而不罚款,确实也体会到了一个庞大机构在迅速做到下情上达的苦衷与无力。可是进步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所有事件在网络中发酵和传达的速度。更何况他们要收拾的还是多少年累积的旧账,这些事件与别的积怨铰结在一起的话,更是众怒难平。说这些话难免显得五毛,其实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痛切的文辞到底有多少用?真正的改变需要什么?   在阅读作者对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和关于后见之明的讨论时,这种两难的困惑于我渐渐清晰。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在面对风险时,系统1还是非常容易起作用的。作者这样讲到: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想到不同风险的轻松程度与其对这些风险的情感反应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总是特别容易想起那些骇人的想法和画面,而那些流畅生动的骇人印象又会加深我们的恐惧。”   所以就算哮喘致死的概率是龙卷风的20倍,我们在面对政策失误导致的风险时,会恐惧更会愤怒。   而被网友拍作“砖家”的专家,其实也并不是故意曲解真相。“专家常常通过判断死亡人数(或寿命)来测定风险,而公众的区分则 更加细致。例如,善终和非善终,是意外死亡还是在类似滑雪这样的自愿活动中死亡。”专家说的也许是客观事实,却无力疏导公众的愤怒,甚至会点燃更大的怒火。   作者接着引用斯洛维克的观点,“‘风险’并不是脱离我们的思想和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不会老老实实等着我们去测量。人类发明“风险”这个概念是为了帮助自己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情况。”   因此,风险的界定亦是一种权力运作。 每个政策问题都应包括对人性的假设,尤其是人们可能做出的抉择和他们为自己和社会作出抉择所带来的后果。 卡斯桑斯坦认为美国现行的监管体系暴露出优先处理事件不明确的糟糕状况,这一体系更多的是对公众施压做出反应,而不是谨慎客观的分析具体情况。   我们的政策制定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越来越成熟的公众,决策者的善后之举只能疲于应付,且难得好评。        不仅如此,在《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一节中,作者这样写道:“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它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或信念。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就会立刻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公众的成见形成之后,再想通过种种善后之举改变其成见,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而决策者的委屈之处又在于:“后见之明对于那些决策者尤其无情。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那我们就会责备那些决策制定者;而对那只是在事后才能明确看出是正确的决策而言,其制定者也不会因此而得到什么赞扬。”   由此,让人担心之处就是,由于很难在事后评论是否严格依照标准运作过程行事,因此那些希望自己的决定能够经受住后见之明检测的决策制定者只好采用官僚的做派——极不情愿冒风险。   不难发现,协调个体内部系统1与系统2的争斗已非易事,而在群体层面的系统1和2的争战则更是一场旷日持久、不容闪失的战役。但是前景应该是乐观的吧,正如作者在《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一章的结尾写到的:“政策制定者不应该忽略普遍存在的恐惧情绪,即使这些情绪是毫无缘由的也不该忽略。不管理性与否,恐惧都是令人痛苦且身心俱疲的。政策制定者必须努力保护公众不受恐惧情绪的影响,而不是只保护其不受真实存在的危险的伤害。”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洛羊$    不久前,一个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前辈说,广告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找一本来看看,但看一本也就够了。工科背景出生的前辈,总是在言语中毫不掩饰对文学、心理学之类纯文科的不屑一顾。   拿到《思考,快与慢》前一直以为这是一本经济学读物,这得益于一大堆财经专家的强推,而出版社给出的上架建议也是“经济学”。但一查作者丹尼尔卡尼曼的背景,却发现他是现今在世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思想家,并于2002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学科交融地着实让我吓了一跳。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恍然大悟: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从来都不是套入数学公式就能够亦步亦趋推导出来的!   《思考,快与慢》中,作者将大脑分为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快思考是“系统1”,慢思考是“系统2”;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的是“系统1”,依赖统计、推理、思考谨慎作出判断是“系统2”;依靠直觉、掌管无意识的是自主系统“系统1”,依靠实验、由理性掌控的是耗力系统“系统2”;冲动行事的是“系统1”,自我控制的“系统2”;产生启动效应的系统1,掌管主观体验的系统2……   人的直觉是有缺陷的,对经验法则的依赖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判断错误也随处可见,所以统计学的大行其道也展示了科研人员对主观判断的成见。然而作者却提出,由于样本数的不足,所以统计学的许多结论只是随机性事件,并不具备代表性,相反,作者和其科研班队通过各种实验证明,直觉性作用是决策和判断的幕后主使,而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人类行为往往又是“系统1”和“系统2”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作者站在“系统1”的阵营里,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代表心理学向统计学下了战书!      一、错误的直觉   做事严谨、有绘画天赋的的素食者,与吸毒、脾气暴躁的老烟枪,哪个更可能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这是一个关于希特勒和丘吉尔很出名的段子,教育我们不能轻易简单地判断人,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习惯性地依靠经验直觉快速判断。   所谓“直觉”,是生活经验给我们带来的成见,我们作出判断时往往会带着这些成见,而我们作出的错误判断也与之密不可分,这就是见闻广博的“系统1”和懒惰的“系统2”的矛盾。   除此之外,缪勒—莱耶的视觉错觉和心理疗法时的认知错觉,就是“系统1”的快速判断,而仔细分析、敢于怀疑自己的感觉,就是“系统2”在纠错。      二、感性的决策力   我们往往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理性,所以才会有“黑色笔答题”“倒金子塔答题”“答题时写小标题”“答题纸留2CM页边距”等考前爱心小贴士。   书中也有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人们忙于认知活动时,更可能作出自私的抉择,使用带有性别歧视的字眼,并在社交场合作出肤浅的评判,这时的自我控制需要“系统2”付出努力。“系统2”在忙碌时会加大自我损耗,而自我损耗会影响直觉性的错误,这也是又累又饿的保释官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但自我损耗的影响能通过注射葡萄糖得到缓解,因为“系统1”喜爱甜食。      三、大众传播学的源头之一   飞机事故率高还是火车事故率高?间谍片会影响一个人对社会治安的信任度?死于中风的的人多还是死于车祸的人数多?负责联想记忆的“系统1”,使得人们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事情的重要程度,这就是信息的“可得性法则”。而事件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往往与媒体报道的广泛程度有关,这就是新闻中的“议程设置”。   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下人们会比较放松,反之放松的环境也会使人们产生一种熟悉的错觉,因此放松认知能让信息更具信服,所以广告语、股票代码在选择上通俗易懂、提高曝光度等都是放松认知的策略。此外,锚定值对商品定价、促销策略方面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尾数定价、限购等方面的“营销伎俩”也是随处可见的。      四、熟能生巧的快思考   为什么象棋大师在路过公园棋局时无需驻足仔细观看就能迅速看出棋局胜负,为什么中医的“望闻问切”中“望”位居榜首?   快思考包括了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除了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也包括所谓熟能生巧的经验之谈,熟练和启发法皆成为直觉性判断和决策的选择依据。“系统1”负责快速判断,而快速锁定最佳时机并作出迅速反应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生存概率,比如躲避危险工作,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上的。         日常生活中作判断时,我们会观察自己做出决策时的系统性成见,还是会对一贯违背理性选择规律的直觉性选择进行观察?这个决策理论为行为经济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作者说:“我们往往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往往低估了事件中在的偶然性”,而这也是经济学领域中对心理学的偏见。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人类活动,我们怎能小觑心理学呢?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hereis$    不可靠的,也许是你的思考    ——《思考,快与慢》读后      文 / hereis110       2002年10月9日的下午,镁光灯再一次汇聚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结束了上午化学奖的公布仪式后,又一重头戏——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在下午揭晓。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猜测,街头的报刊也竞相给出了自拟的候选名单。就在各路媒体的纷纷议论之中,皇家科学院的秘书长耶林诺尔比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和以色列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就这样,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一片欢呼和惊讶中尘埃落定。出乎太多人的预料,分享年度经济学最高荣誉的两人都不在大家预测的名单之中,他们甚至算不上是研究理论经济学的传统学者:弗农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而丹尼尔卡尼曼则参与创造出了一套叫做行为经济学的崭新理论。      如果说科班出身的弗农史密斯的获奖只是出乎人们的意料,那么丹尼尔卡尼曼的当选则着实让不少人感到讶异了,因为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颁给一位心理学家,也是继约翰纳什(John F. Nash)之后,再一次罕见的将万众瞩目的奖项颁发给非经济学出身的学者。就连卡尼曼自己都兴奋不已,当他在普林斯顿的校园中获悉自己成为当年的诺奖得主后激动万分,以至于失手将自己锁在了家门外,最后不得不破窗而入。      因为这个花絮,每每提起大名鼎鼎的卡尼曼总会想起这位诺奖得主“破窗而入”的有趣画面,一如他所从事的行为经济学研究,给人一种真实而富有亲和力的感受。而他所研究的领域也可以说是一次跨越学科的“破窗而入”。当代的经济学发展正在经历着一种融合与发展,经济学的视域由传统的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逐渐延展到金融实践乃至日常的经济生活,以期消除经济学界片面强调数学化、模型化的工具主义倾向。卡尼曼教授与史密斯教授的获奖,也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更加注重经济学研究的实践性和解释力,并且越来越关注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与借鉴。“现在,经济学家们往往在实验室里应用史密斯的实验方法来测试卡尼曼的有关决策理论。”波士顿大学的威布尔教授曾如是说。他所描述的确实是一个格外有趣的现象。       丹尼尔卡尼曼的学术著述有许多,然而大多并未与中国读者见面。眼下新出版的这部《思考,快与慢》,则是获奖十年之后的卡尼曼第一次用通俗的语言对他所研究的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系统介绍,用他自己在序言里的话说,“这本书就像是办公室饮水机旁的闲谈一样,读者对它不会感到陌生”。和许多古板严肃的经济学教科书不同,“饮水机旁的闲谈”正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和风格。虽然是“闲谈”,却截然不同于一些快餐式的“通俗读物”,这本书谈论的依然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甚至可以说是这位经济学家数十载学术创见的集中展现,《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更是称其为“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关于人类理性和非理性的唯一杰作”。      从这本书的目录中就可看出,卡尼曼所力图塑造的是一种明朗而清晰的风格,他将全书划分为脉络明晰的五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词汇对各个章节做了提炼与概括(这一点在英文版中尤其明显)。书的开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直觉性的快思考和更为严谨的慢思考,并用系统1和系统2来概括影响人们思维活动的两大因素,用以论证的则是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是字母B与数字13、是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等等新奇的案例。这出“有两个人物的心理剧”详细地展现了系统2的严谨和脆弱以及系统1更为真实而复杂的种种特点——运转快速、易难为易(启发法)、依靠直觉、眼见为实、损失厌恶以及对数量不敏感等等。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依托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基本原理。如他所言,目的是要“引入了一套用于思考和表达思想的独特语言”。      许多学者,往往因为一篇杰出的论文便牢牢奠定了在学界的地位,《不确定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就是一个例证。卡尼曼与毕生挚友阿莫斯(Amos Tversky)合作的这篇经典论文至今仍是社会科学著作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在书的第二部分,卡尼曼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这一问题所作的种种研究。和那篇经典论文不同的是,他为我们设置了许多看似轻松的问题。例如请你推测甘地去世时比144岁大还是小,接着请你估计甘地去世时是多少岁;又如要我们分析案例中虚拟的琳达“是否可能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银行出纳”。通过这些面向读者的设问,卡尼曼巧妙地向我们解释了小数定律(Law of small numbers)、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等等由系统1引发的系统性偏差,以及代表性、熟知度与可得性对于认知和决策心理导向,揭示了为什么在具体行为中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令人恍悟,继而豁然。      紧接着,卡尼曼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说明了直觉判断的种种局限性,使读者认识到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知晓,却低估了现实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以至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使我们变得过于自信因而产生“知道的错觉”。丰富的案例和实验依然是这一部分的主角,通过这些,作者向我们揭示了外部意见对于正确决策的重要意义,以及抵制后见之明和“规划谬误”(planning fallacy)的有效方法,在生动有趣的案例中一步步修正着我们对于思维习惯的固有认知,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研究的学术的风貌。      卡尼曼运用超过全书一半的篇幅去详细地刻画处在不同情境之中的人们究竟如何思考与决策,使人类非理性的认知与行为得以充分展现。经历了前面的层层铺垫,作者在《选择与风险》这一部分中向我们展示了他所从事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中最为精彩的内容。      18世纪时,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以一个商人购买保险的决策为例解释了人是如何承担风险的,他对效用函数进行了严密的推导,认为商人会依据风险效用函数值最大化的决策决定是否购买保险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由此总结出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曾一直被微观经济学奉为圭臬。而卡尼曼却道出了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通过真实的决策设问得出了人们真实而非理性的行为倾向:一是大多数人具有规避损失的心理倾向,二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三是人们对于决策的评估依赖一个中性的参照点。这正是他所提出的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在此之上,他探讨了经济交易公平性的度量以及决策权重和客观概率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描绘了系统1的存在是如何使人们产生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而由于系统1认定“损失”与“收益”的主观性又使人们极易产生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在面对意义相似的说法时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就这样,在系统的分析和客观的例证下,一个更加真实的心理倾向和决策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觉知人们的心理倾向如何不断地冲击着理性的决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芒不知羡煞多少学者,面对采访的卡尼曼却说他“依然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在书的最后部分,他也将焦点从前面的经济学理论引向人生与幸福这个心理学的命题。他从边沁(Jeremy Bentham)没有阐明的效用的内涵谈起,区分了关照幸福的体验效用和基于理性的决策效用,指出了过去一百年中经济学家们对于效用就是决策效用的片面理解和对体验效用的忽视,进而通过两种效用的失谐引出了“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之间的冲突。卡尼曼十分推崇关照幸福的体验效用,主张在对效用的研究上“回到边沁”。他一直致力于“幸福经济”的研究,并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另一位教授一起编制了美国的“国民幸福指数”,希望这项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于是在全书正文部分的末尾,他再一次强调了“效用”这一概念最本初的内涵,解释了幸福这一概念的包容性,提出我们必须要把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的感受都考虑在内。正如卡尼曼所言:“幸福这个词并不只有一个简单的含义,我们也不该将其简单地随意使用。有时,科学的进步会使我们更加困惑。”两种自我同时存在的个体要如何去追求幸福,这也成为了作者在书的最后留给我们和整个社会去共同思索的命题。      可以说,卡尼曼教授的这本书确实堪称关于认知和决策的不俗之作。整本书围绕着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两种人格(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和行为经济学中的人的概念)、两个自我(记忆自我与经验自我)展开,对现实生活进行心理学分析,继而带领读者将心理学的推论引向经济学的范畴,最后又从深入的理论分析中跳脱出来,回溯追求幸福的现实生活。合上手中的书本,仿佛经历了一种“看山还是山”的渐悟,对于平实的生活,抑或严肃的学术。加里贝克尔(Garys Becker)教授在其经济学大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开篇就引用了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名言——“经济学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而执着于真理的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则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看来,经济学与生活并不遥远,而生活与幸福之间也并不存在距离,学术与生活、生活与幸福的转化或许仅仅在于以何种方式和角度去衡量和思考。           因为你的思考也许并不可靠。         因为思考,有快与慢。      2012年7月23日   珞珈山麓      (PS:个人书评,未经许可请勿摘编或转载~~)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马大象$     本书被纽约时报评为2011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当年最卖座的一本心理学读物。    先介绍一下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获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先后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自1993年起,卡尼曼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他也是美国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数量经济学会会员、实验心理学家学会会员等。    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在他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在序言中作者把这本书比喻为一本“饮水机旁边的闲谈”,让我以为它不过是一本快餐式的心理学大众读物,即便看看目录和前言就能知道全书大概讲了哪些内容的那种。但是当我开始认真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这本书的信息量远比一次“饮水机旁的闲谈”要多的多,作者曾希望以这种轻松的笔墨来让读者更能够站在分析别人发的错误的角度,而不是严肃地审视自身,即便如此,读过此书,还是能够揭示出人类的共同点,在某些方面,专家学者跟我们一样白痴。    “两个系统”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在做决策时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做出判断,它能让我们对眼前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但这种“眼见即为实”的判断也不尽准确,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往往迷惑我们的双眼。而“系统2”通过理性思维分析计算而得出结论,虽然反应不及系统1迅速,但是相对要靠谱。“系统2”并不是时刻发挥作用,他很懒惰,很多事情往往交给系统1直接给出答案。    为了说明系统1和系统2在人们思维活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作者用不同的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系统1”和“系统2”的工作原理,通过一些小实验来让人们明白我们的直觉为什么是靠不住的;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启发法与可得性偏见对我们的判断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让我们明白过度自信与乐观主义虽然总是在蒙蔽我们,但这也不一定是件坏事;第四部分从选择与风险这个角度看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第五部分从个人角度出发,探究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这五部分内容都以两个系统的设定为基础,彼此相对独立,若是深挖的话写出5本书也不足为奇,这本书基本上概括了作者一生研究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理论,通过一些深入浅出的小实验小案例来让广大普通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与看法。    与之前读过的一些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读物不同,作者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入手,跳出了经济学的条条框框,在分析人们做出决策的原因时既给出了答案,又指出了经济学理论中的局限性,让读者在面对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时学会了用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问题,虽然我们也许很难通过读这本书而使自己在做决策时能避免失误,但是至少,我们知道我们思考的特点,我们在哪些地方更容易相信自己的直觉,在哪些地方更容易听信专家的意见。当我们知道这些直觉和专家意见都不可靠的时候,尽量提高警惕,远离盲从。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Joshua$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书。全书系统地列出了人们思维中的一系列漏洞,并且列举了大量实验和实例,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思维中根深蒂固的一些偏见。同时,作者也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使得这部作品读起来浅显易懂。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无意识而且快速的,包含了大量的直觉和经验判断;系统2是有意识而且相对缓慢的,基于大脑有意识的分析与思考。就是这样两种差异很大的系统,在相互配合下构成了我们的思维。这两种不同系统的特征也为人们思维中的“系统偏见”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人的直觉判断几乎都是由系统1来完成:判断一张照片里面的人的表情,分辨在不同场合中的字符到底是“B”还是“13”,或者在和朋友聊天时判断对方的开心程度等等。系统2则在系统1搞不定的时候出面,比如:计算个多位数的乘法,记下一个电话号码…… 系统2在忙碌的时候,系统1就有更大的自由:当你忙于学习的时候,你可能会不太注意控制饮食(即便你下定决心要减肥!)这是由两个系统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导致的结果。       书中出现了很多专有名词,作者不仅对这些名词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还在后面的章节里面不断引用这些名词,这让读者对书中的一些概念与想法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自我损耗”、“光环效应”、“眼见即为实”、“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锚定效应”、“规划谬误”…… 这些概念有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些我们从字面上能有所了解,还有些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但每一个都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近,经过解释我们便能很快地理解其后面的内涵——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我们思维中的“系统偏见”。       不仅如此,作者还就某些“系统偏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直觉性偏见”应该用“回归平均值”的方法进行修正;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习惯来对付“规划谬误”;用“事前验尸”的方法来减弱“乐观偏见”的危害……       丹尼尔·卡尼曼作为一位心理学家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对于人的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有很大的意义。传统的经济学喜欢在“经济学人”这一理想的框架下进行展开,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这并不能反映人类社会真实的情况,因为人身上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存在,这不符合“完全理性”的假设。近些年来“行为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就表现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关注。而卡尼曼的这本书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人们的思维结构,同时以很系统的方式阐述了人们思维中的漏洞,一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源。这对于了解自身的局限,以及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思考方式,让你对生活中发生的而一些事有更深入的思考,很值得一读。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股票作$    原著没得说,绝对好书,邮电的《决策与判断》中的很多内容源自卡尼曼先生的研究成果。但《思考,快与慢》(中信)的翻译似乎不好。P256,“虽然一手凉一手热,但两只手对中间碗中水的温度的感觉是一样的”,没见英文原著,严重怀疑这句话。搜索网络及本人亲自试验,再结合上下文,很可能应该是“由于一手凉一手热,两只手对中间碗中水的温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P238,“在人们判断时鼓励他们考虑相互竞争的假设可降低(但不会消除)他们过度自信的程度”,“相互竞争”一头雾水,可能“相反”更好。刚翻开看,以后再评。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sam912$     思考是人类永远在思考的核心话题之一,在这方面诞生的专著和书籍可谓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真正为读者所认同的却不同,基于此,摆在读者面前的《思考快与慢》可谓是拨云见日之作。   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目前市面上的书大多是从趣味性入手,但从学术探讨的价值不高。而这本书却从真正智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关于人类思维的秘密和他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曾经和心理学没有过多的交界线,但自从经济学家发现经济学的基础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和信息对称不能成立后,经济学家开始对心理学进行探讨,深入人心理这个黑盒子。通过研究证明了人的心理不但不能保持理性,而且会不但的出现认真偏差。   认知偏差是不可避免出现的现象,作者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了认知偏差可能出现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在书中,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但是人们经常讲决策系统1和系统2混淆,这就是所谓认知偏差。      对于人类而言,对于系统1和系统2的切换往往是无意识的。决策时人类最为复杂的事情之一,往往在人们觉得控制了决策时,在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却出现了不理性的行为,这是因为人无法长期性的按一种系统来运作。数据的累积和方法的演进是容易的,但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却很缓慢,这是决策的难度所在。因此在投资行业,公共管理行业开始了对量化决策的探索,通过对思考过程的修正来避免思考出现的偏差。    不能否认的是,系统1和系统各有优点,人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决策中合理的分配系统1和系统2.从而让快与慢各得其所。通过阅读这本书,作者将带领我们阅读和思考思维方式的本质,完成一次沁人心脾的智慧之旅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小偷爱$    在思考中进阶      偷爱警/文      拿到这部书的时候,思考的命题,拐带快与慢的脚步。卡尼曼这个命题的根本,是思考为王,还是快与慢的理论分析。看不透的标题,翻开看看内容,才发现卡尼曼命题的含义。       从经济学、逻辑学、统计学的角度,看待本书,很难给予正确的定义。在卡尼曼的笔尖下,读者会看到一点深度的社哲味道。心理学论证,给本书的每一章节,一个很好的暗示和提醒。读者会通过卡尼曼的小故事,陷入事先设计好的陷阱、圈套里面。当然这些小故事,来自于生活的案例,也带给读者一点小小的幽默乐趣。       行为心里学,越来越影响社会形态下,一些行为规律。本书也不例外,不单单是从行为心理学方面,解释和揣度,人的心理层落,而且借用反视角的论述,将心理学中的思维逻辑,进行文字拆解,心理踏查、心理暗示、心理反思。死死相扣的心理魔环,一点点从心欲中卸下。卡尼曼以运用大量的统计学数据,缜密的理论实效,套用逻辑思辨,巧妙治愈,心理系统停顿的症结。      思考系统里,残留很多有害有毒、有用有利等不同结构的沉淀物,而作为一个心理防线从来都是一根筋的自我,难以全面的掌握思考控制器。进而,更难以旁观者的角度,彻底的看透其中的奥秘所在,卡尼曼做到了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这是卡尼曼成功关键,他将读者内心里的犹豫不决、裹足不前的顾虑与担忧,很好的提炼出来,加以现实版的透彻分析,哪些是时候,最需要的自我信念的树立,哪些时候,是需要抛弃自我认知的杂质。在供需矛盾的条件下,如何去解决要素条件的苛刻,如何去摆脱。要素循环中的各种诱惑。按照常理出牌,或许你会赢得胜利,如果不按照常理出牌,你也未必输掉整场比赛。共同体与矛盾体似乎在文字里面,总是不期而遇,狭路相逢,谁才是最终的赢家,只有设身处地的思考,运用快慢太极式的潜心哲学,成为化解矛盾的最好利器。      因为常态的习惯,所以思考运转很快。因为客观的阻碍,所以思考的速率变慢。快与慢的思考,更像是左脑与右脑的调整。在调整状态下,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所处的位置和空间,更加踊跃的进入到,问题产生的角色当中。如果没有一个很客观的价值体系,来评价快与慢,极端主义的偏见想法,会沾沾自喜,在暗地里诡诈的微笑。会给思考进阶,带来盲目的错误诱导。如果能够步履稳健的分析问题,可能会在问题的节点上,陷入到更加窘境的米局当中,所以提前掌握方法和技巧,会给思考的方向,打好提前量,更好的采取必要措施,完善控制策略失衡。      稳中求胜是思考的终极目标,从自我角度出发,也是这个样的逻辑。更好的规避和运用思考中的短板与长效,有助于自我的认知得到良好的发挥与运作。卡尼曼的这部书,包罗万象,以广角视野,阐述经济体系下的思想摩擦,在摩擦中,有炫耀的荣耀,也有遗憾的泪滴。不过那些都不是重要的,思维进化过程,得到有效升级,那是硕大的财富价值,无与伦比。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屌丝.C$    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每个人每天不得不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自己的决策,当然我们都认为自己做出了恰当合理的选择,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而自私的,必然以自我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换做货币来衡量,那就是收入,从来没有人怀疑这一已经通俗化的理解,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和自由。      直到丹尼尔·卡尼曼开始从他传统的工作领域转向选择方面的研究,作为心理学家出身,卡尼曼从众多的心理学行为实验,发现我们选择并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总是被理性的光辉所照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往往受到问题所激发的大脑工作模式控制,甚至在同样得问题下,大脑采用不同决策模式,其最后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为了区分我们同一个头脑中的两种思考的工作模式,卡尼曼把以经验、直觉行的思考方式命名为系统1,系统1往往根据语境的启发性、联想和过去固有存在大脑的图景来决定选择,通常会简化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回答,还有些时候以移情的方式类比同样问题或者根据暗示点来决策。这些决策所体现的不加思考的快速,显示了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风险的一种经验判断,它花费时间少,反映迅速,消耗更少的能量。      与系统1相对应的一种大脑的思考决策工作方式,命名为系统2。系统2消耗更多的能量,决策速度慢,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决定是否接受系统1的观点和感觉,甚至否决系统1的结论,系统2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不过它更加懒惰,它往往在人类遇到灾难、感受紧张、复杂或者问题严重的情况,来根据事实进行更加细致的计算,来得出结论。      系统1更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女性购物者,由于经验和阅历较少,总是试图快速的作出结论解决问题,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感觉的影响;而系统2更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精于算计的男性商人。系统1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显得自信和放松,且容易受到环境启发和影响,她不太在乎答案的正确性,更喜欢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和想法行事。而系统2则,需要通过计算自己构建一个独立的观点来判断基于“数字”话客观的结论。      卡尼曼列举了很多相关的实验和经典案例来表现这两种大脑的运作模式。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球和球拍”这个简单精炼的案例了。球和球拍一共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那么球多少钱。系统1给我们的估值是0.1元,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快速得到的一个映像,这个映像似乎与生俱来,用不着我们思考,看到这句话,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了这个结果。然而,一旦你对这个结果产生了怀疑,系统2就要尝试工作了,构建类似“x+y=1.1,x-y=1”的计算模式,我们知道球拍实际上是1.05而球是0.05。这个案例清晰的介绍了我们思考模式的特点,类似的思考模式已经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所构成的社会会存在大量的“谬误”和偏见。      特别是,当我们在面临选择和决策的阶段,我们往往无意识的受控于系统1,除非当你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开始着手考虑更为基础和通用的数据来证明系统1的时候,系统2才会缓缓的开机启动,最后给出它的判断。举个例子,老王非常腼腆,少言寡语,但是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们和这个现实得世界没多大兴趣,他重视传统,做事情中规中矩,关注细节,对于数字特别敏感。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描述,我们来判断一下老王最有可能的职业是什么。农民、司机、售货员、会计、医生或者图书管理员。实际上这段典型描述会启动系统1根据“相似性”“代表性”“典型性”展开联想和启发。而实际上,我们如果采用系统2来考虑得话,之考虑这些职业中在社会人口的分布的基础概率,会比通过系统1的相似性得到的答案最准确,这个例子实际上告诉我们在很多决策的时候,基础概率更重要。正如在风险投资行业,一个主观上的“好”项目通常也不会得到比这个行业平均风险程度低多少。   从这个角度看决策分析,这种描述的“代表性”基本不会对先验概率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样本的规模,呈现的结果有什么影响,不会对我们的预测和决策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同时还会带来对于“回归性”等问题。      有关“回归性”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在商业中,我们常常要做计划,比如上一个季度4个区域销售额有好有坏,对于未来一个季度业绩的预测,是不是依然是好的更好,坏的更坏,通常来说,这4个区域会向均值回归。正如,一个4岁的小女孩子,拥有早熟的智力和阅读能力,并不代表等她以后能比其他小孩有更大的成就。这些都是一种社会正常的均值回归的现象。记得书中提到的以色列空军对于飞行员的评价。教官说处罚比奖励更能提高飞行员的技巧和成绩,他的理由是,再每次训练中,给予表现好的嘉奖后,后几次反而表现下滑,而对于处罚过表现不好的飞行员再之后的几次飞行中反而表现更好。实际上,飞行员在一定时期的表现,跟教官采取的措施并不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这些飞行员的成绩无非是再做均值回归。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往往登上知名杂志的体育运动员在之后一段时间表现可能会下滑,这不过是他们再向平均值靠拢。所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摩天大楼指数往往能解释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见顶,中国目前再建的摩天大楼不幸的成为了全球最多,这是外话了。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得相似性或者典型性之外,可得性也是我们偏见和误解的重要来源。我们通常通过我们头脑已有的数据或者印象来做判断,而我们每个人的认知范围和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人们常常根据他们的阶层,能力圈、知识结构等限制来描述问题。另外就是锚定现象。这个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有意思的抉择。在自由市场,当我们不知道菜价的时候,对方给予的价钱就是一种锚定,我们如果在对方给的报价基础上变化,基本是偏向对方的报价有利的一面。除非我们自己给出一个独立的价格,那么这个时候相当于我们再给对方一个锚定值。另外在工资谈判、工会谈判方面,实际上,我们都在给对方一个锚定的定价范围,使得最后自己所在的一方更有价值。      上述这些都是卡尼曼在传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正是这样的研究让他认识到,经济学中经纪人的假设是有缺陷的。人们在选择进行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效用,是拿未来的预期与现在的拥有进行比较,来做出判断。在判断中还有大脑工作的两种不同的模式来影响最后的结果。比如,两个人,过去分别拥有100w和1000w,如果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中,当他们资产都变成500w的时候,他们的效用或者说幸福感是一样得。显然,我们很清楚,这个认知不成立。所以人在选择的时候,并不是经济理性在起作用,而是基于个人现状的得失来进行判断。由于大脑的工作模式,人类对于失去的厌恶远超得到。这个问题深深的吸引了卡尼曼,进而他从心理学转向了决策理论,从而发表了使得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也就是相对于现有的财富来讲,人们更看重得失,而且关于结果的可能性和决策权重方面,表现完全不同。前景理论通过“所得\损失,确定性\可能性”的矩阵来表述,从前景理论中,我们不妨用它来看看中国改革。      改革最重要的阻力就来自于“既得利益”部门,因为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远超得到,所以反对的力量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如果这些改革的人同时还是决策部门,基本上结论就将僵化。当然这一问题,在蛋糕不断变大的过程中,问题不那么明显,而当蛋糕无法再做大的条件下,改革将成为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蛋糕再一个时期中无法变大,用前景理论看,对于目前的改革预期不免悲观,或者说在过去10年蛋糕不断变大的过程中,中国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机会。      回到主题,思考的快与慢,实际上卡尼曼想带给大家的是有关决策的效用和价值,是分别由体验价值和决策价值所构成。正如非常饿的时候去点菜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因为在上到第5道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之前的决策是一个错误。所以在决策的时候我们要小心,体验价值对与与结果直接相关的决策价值的影响,竟可能的用机械的框架来程序化或者量化我们的决策。在目前的投资领域,量化交易的热起,一定程度上要免除决策的主观化,也就是系统1容易受到的那些影响。      目前,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数据和内容,以基准概率为基础的行为识别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否更好的给出决策建议,目前还有足够多的案例,但是这个趋势已经无法阻挡,因为在医疗以及金融的某些应用,的确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你想了解决策背后的故事或者个人想做出更好的选择,《思考,快与慢》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普及读物,它会帮助你在人类不断的风险事件中,帮你规避某些偏见,找到最适合个体的解决方案。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12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5 12:34 , Processed in 0.38628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