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5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遥远的救世主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1: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
      豆豆,以她的才华,探索一个有机的、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歔的爱情故事创造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6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6 13:22:4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多遍,包括影视与小说,脑袋里最大的问好莫过于 芮小丹为什么自杀?
          如果说,小丹的自杀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没用了,我宁愿相信,她是认为自己作为一个警察没有用了。她不愿意拖累别人。
          芮小丹就是作者塑造的 天国的女儿,完美、无可挑剔。这样完美的女人,不贪生,不畏死的女人,是不存在于世间的,她属于天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7 19:31:21 | 只看该作者
      好看好看还是好看
      改变的电视剧是《天道》
      枉我刷过不少国产电视剧,这个居然不知道,惭愧
      
      
      开始就被丁元英的话镇住了
      基金 音乐 扶贫
      替天行道 杀富济贫 论道灭神
      感叹境界之高
      
      让我想不到的是小丹也是
      但也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门当户对”吧
      
      并且让我吃惊的是
      如果说丁元英的境界如释迦摩尼思考后的禅悟
      那么小丹就是浑然天成无为而为
      
      她是天国的女儿
      终归不属于人间
      
      最后的那个电话,他们太了解对方
      挽留便显得多此一举,尊重是最好的选择
      即使世俗的不理解,即使活下来的一方要默默的承受
      
      
      场地画面感不是很强,但牛在对话上,处处流露出“禅”
      而且人物塑造比较丰满,几个小人物也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作者可能没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至少看到了这个境界
      
      有没有救世主?有,也没有
      没有——别人帮不了你
      有——你自己
      不要太把自己当人,也不要太把别人不当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22 15:36:07 | 只看该作者
             两年前初读《救世主》,之后一直对这本书念念不忘,时不时上豆瓣翻翻书评,某天忽然看到有人说书里主人公是有原型的,知名博主缠中说禅,遂打开他的博客:天文地理时政经济股票诗词歌赋谈佛论道中医国学包罗万象,谈吐汪洋恣肆。通读了《教你打坐》系列文章,如当头棒喝。最近重读了这本书和缠的博文,发现相似点很多,网上有人说这本书是缠让人代笔,感觉确实如此。
      
             首先是操盘手的身份和对古典乐的热爱,这两点很明显无需多言了。以及缠的诗词,书中丁元英作诗,芮小丹那段评述,从平仄押韵到内容,跟缠评论诗的文风很像。
      
             当然这些表面上的东西都可能是巧合,但两人主要思想高度重合就不是巧合了。况且这些思想都非常独特,巧合的可能性太小(连缠自己都说和他思想一样不太可能)。其中包括两点,一是丁元英反复论述的救世主心态,二是两人对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的批判态度完全一致。
      
             第一点详见博文《鼓吹救世主、大救星的是真正的精神鸦片》,改得文绉绉一点可以直接放书里当丁元英的话了。当然这篇博文写得很随意,但缠是非常重视这个思想的,他对禅宗、马克思、孔子的推崇都没有离开这一点,《教你打坐》系列里借禅宗说了这个,《<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里,通过对《论语》的解读,也很明确地批判了救世主心态:
      
            “而西人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又是什么呢?柏拉图有著名的洞喻,说人如在洞中,须走到洞外,靠理智的光辉才能看清楚世界。这个比喻完全概括了柏拉图后整个西学以及西人的状态,这里没有了承担,人需要靠理智的光辉,这理智的光辉,在耶教里变成了上帝,耶教从本质上说就是柏拉图思想的神秘化。后来,科学代替了上帝的位置,但无论是理智、上帝还是科学,人都是奴隶,人不能独自去承担,独自去面对,而是要靠某样东西,即使那样东西被称为理智的光辉,也是典型的懦夫思维。
      
             于西人来说,他们可以如古希腊一样悲剧,一样面对命运去抗争,但人的尊严只是一个推论或假设的前提。但是,只有奴隶才需要解放,只有奴隶才需要自由,只有奴隶才需要尊严,而你本解放,你本自由,你本尊严,又何须劳什子的解放来解放你、自由来自由你、尊严来尊严你?你只要承担,人一样去承担。承担什么?承担这个天地,人,天地之心;天地,人之躯壳,你连自己的躯壳都不能承担,你还能算是人吗?
      
             承担,就是《论语》、也是儒学的真精神,什么是承担?就如本ID所写《六州歌头》里的“入红尘戏。惊天地,鹏展翅。挟风雷,存永罪,终不悔。振罗衣,立云霓,抖擞凌霄志。银河坠,缺星堤,弯日轨,旋经纬,乾坤回。混浊同污,纳纳穹苍气,激荡崔嵬,送鲸涛翻海。掷酒一高歌,万古同杯。”这,就是承担。这里不需要假设什么理智的光辉,也不需要假设什么上帝,如果真有什么理智、上帝,都只能是人的理智、人的上帝,最终都需要人来承担。人,浩然之气充盈天地,天地都为之小,一人成大,一人就成其天地之大,没有这种胸襟,没有这种浩然,没资格谈论儒家,没资格谈论《论语》。”
      
             救世主心态,西方哲学里与之对应的就是柏拉图笔下的“洞穴人”概念,认为人必须通过某种外物(如理智,上帝等)实现自身,缠推崇儒家“自立于天地间”的独立精神,推崇释家破一切执“见佛杀佛”的态度,放在小说里就是丁元英的反救世主观。
      
              第二点是两人对意识形态的态度,这点绝对是缠思想中的精华,从博文《说点想说的话:给现在、未来的人类》摘录这么几句:
      
              “实证,一切必须如此。人,生而受骗中,你的文化、生存前提都构成你生命系统的所谓公理。而公理,往往就是骗局。人生,真要活明白,前面30、40年,都要破这骗局,当然,有历史以来,真能办到这事的人,估计也没几个。绝大多数的人,不过在受骗中终其一生。现代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过首先都是耳食之辈,最终选择了一种信的东西,然后如抽鸦片一样一生了。历史的绝大部分,由各种级别的忽悠构成。忽悠包括口号、宗教、理论等等等。”
      
              一篇博客,寥寥数语道尽人类文化本质,文化、伦理、宗教无自性、无分别,生命应该是一场实证。再看书中,那时缠应该刚有这个思想的雏形:
      
             “由于酒精的作用,丁元英浑身燥热,说话的兴致更浓了,几分醉态地说:“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你的前途在哪儿?就在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所以你才有价值。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双天眼,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被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颠倒过来,随便你怎么写怎么拍都是新意和深度,这就是钱,就是名利、成就、价值,随便你能说的什么。”
      
            还有丁提到文化传播问题:中国应该多一个由你注册的强势文化传播公司,你应该整合你的社会关系资源,埋头学几年、干几年,吸纳、整合零散能量,从你的第一本书、第一个剧本、第一部电视剧做起,用小说的形象思维和影视艺术的语言去揭示文化属性与命运的因果关系,去传播强势文化的逻辑、道德、价值观。缠在博客里也说过:本ID有一个心愿,40以后完全转向文化的建构。
      
             再细考证的话还会有收获,但这两点独特的思想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这本书和这部电视剧,大概都是缠“文化构建”的一部分吧,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令人扼腕。推荐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去看看缠中说禅的博客,不论是论禅宗的,儒家思想的部分,还是论马克思和经济的部分,以及教人炒股挣钱的方法,都是难得的高见。虽然言语不羁,对丑恶如金刚怒目,对朋友却永远是低眉菩萨,绝对是眼冷心热之人。
      
             最近把缠的文章存在手机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智者之言如清泉滋润,读后法喜无限。漫长的夜车上用手机最后一格电记下了感悟:
      
             缠,是谁,是男是女,是李彪么,扑朔迷离,难以验证。斯人已逝,唯有思想着实不虚。千篇博文,有真情流露,有真知灼见醍醐灌顶,有癌魔可怖,有好诗难忘,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种种故事、无数个谜,有天道,有难以磨灭的影响和印迹,但一切又终归虚化,来无踪去无影。大慈大悲源于觉悟,疯言疯语亦是有情。如今,连个背影都无可觅了,回眸一望,只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死生事大,终难释怀,看到这句“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仿佛缠师亲语,宽慰不少。今生有此缘已感念不尽,他日若能见真身,必当叩首拜谢,不忘缠师教诲。
      
                                             
      
      
                                          2013年6月2日旁晚            
                                          于雾霾中的北京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6 19:15:52 | 只看该作者
             22年来,没有一部电视剧可以让我忘我的看上上百遍,以至于慕名去读了原著,纵然发现二者之间极强的吻合度,想必是尊重原著,也不由得心泛涟漪,思绪万千,在初次接触它的六年之后写下这篇书评。
             刚开始看它,作为女性,我自然是深深的被丁元英吸引着,甚至自以为爱着他这样人格和修养,境界的人。再看,便不由得退避三舍,因为此时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够不着这样的人,不只是现实世界里的机会阶层问题,更多的是我自己的水平达不到。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丁元英活的太累,不是世间所有的东西都必定是有因果的,解读一切就会让存在变得乏味和机器化。后来,在上百遍之后,再次的发觉还是喜欢他,爱他,为他着迷。有人说,我是入戏太深。或许,是这样。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存在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一部电视剧,可能从高二开始形塑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了自己的追求取向。爱上一种东西,你便会想着去一趟古城,去一次云台山。再加上我本身就是河南人的缘故,这种感情更加强烈。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部书乃至拍成的电视剧,商界的东西是它的精髓。或许因为我涉世未深,我更在乎的却是它所传递出来的价值理念。不光是,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更多的是,透过它,让我知道在绝大多数人都在追名逐利,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人们累的烦的压抑的气喘吁吁的时候,有人可以这样的存在着,有这样的思想存在。如同在阴霾的天气中,无意间呼吸到一口清新至极的空气。回味无穷,刻骨铭心。
              精神的东西是至高无上的,它可以让人不在乎物质和生命,却由觉活的舒坦,内心平静。
             我想,我需要用一辈子来读懂它,其实也是在无形中勾画着自己的人生足迹。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1 00:11:30 | 只看该作者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夜幕降临,马甸桥上的车流顺畅起来,这个城市的脚步变得慢了下来。每一天在每一座大厦里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每一天都有人因为遭遇了另外一个人,而让自己的生命轨迹发生变化。
      
      芮小丹在遇到丁元英之前,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和所有的普通刑警一样,没有什么差别。直到有一天,丁元英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谁都是谁的过客,但即便擦肩而过,也要让生命的交错放出光芒,也正因为不能长相厮守,没有天长地久,才要让那生命之花绽放的更加绚烂。没有谁知道永远有多远,没有人敢承诺一辈子有多长,于是他们之间永远停留在现在,这样的浪漫,比山盟海誓来的更真切。
      
      于是芮小丹没有理由,没有未来的爱上了丁元英,爱上了那具躯壳上所附着的灵魂,爱上了他为她打开的那扇窗户透出的世界。
      
      芮小丹跟《背叛》中的夏英杰不同,夏英杰想得到的是天长地久,芮小丹珍惜的是当下的拥有,所以芮小丹才无比珍惜,才全情投入,才毫无保留的付出自己的一切。也许是因为未来太渺茫,也许是因为明天太遥远,他们之间的承诺,只是共筑一个神话,一个可以不以两人生命而改变的神话。这样,不管丁元英走到哪里,他的魂,都会守着芮小丹。
      
      丁元英说芮小丹是个不凡的女子,并不是她不食人间烟火,相反是她在庸俗之外的脱俗,是她与他精神层面的旗鼓相当。芮小丹的死是开始就注定的,这种不需结果的爱恋,原本便是一场悲剧,与其活着再见,不如一次生离死别。如此,他们的灵魂依然永远相守。豆豆的这种安排,与其说是残忍,不如说是完美。相比较《背叛》中夏英杰的自杀,对于芮小丹这样的女人,对于丁元英这样的魔鬼,对于他们的感情的延续,这或者才是最好的结局。
      
      在《遥远的救世主》里,芮小丹仿佛就是天国的女儿,降临人间的目的是陪着丁元英这个魔鬼一样的人走过一段路,当这段路即将到了尽头,她便重回天国。
      
      在这本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没有谁是谁的附庸,芮小丹对丁元英的敬佩并不能淹没她自己的睿智,她有着完全独立的思想。
      
      曾经和同事茶余饭后谈到过独立的问题,独立不是单纯的经济独立,而是基于完备人格的思想独立。难就难在多数人的不但经济上依附、生活上依附,思想精神上更是完全的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在政治上尽管一再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在事实上因为生理结构等先天不可逾越的障碍,男女不可能经济上、生活中完全平等,所以在精神层次上的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应该倡导的平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精神,则是追求平等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正因为芮小丹在精神上的强大追求,才让丁元英这个视女人为虎狼的男人,为其所折服。
      
      芮小丹死的时候,丁元英沉默良久,我相信他沉默的那段时间思维是空白的,我相信那一口鲜血足以证明他对芮小丹的感情。看了五六遍这本书,尽管一开始就知道了这个结局,但每每读到这一刻,心中都压抑的无法呼吸,甚至每次眼眶中都噙满了泪水。这样的结局尽管保持了芮小丹的完美,尽管在她认为这样的死去,保持了她对平等的追求,不至于成为别人的累赘,但我仍然每次都难以接受。我曾一次次思考,他们之间是否可以有别的结局,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最终还是认为这样的结局对芮小丹这个完美的生命,是最好的句号。
      
      芮小丹走了,这种擦肩而过的璀璨,令人不能不联想到划过天际的流星,尽管短暂,但却令人仰望,让人感怀,叫人铭记。
      
      放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终究都将是路人,都将在交汇之后,各自分手,但是不要忘了让那交汇的瞬间,释放全部的精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1 05:20:47 | 只看该作者
        小说有些粗糙,一些观点却让人为之一振;细细品读又觉差些什么,看来观点的产生者还需要更多的经历,来自圆其说。或是作者需要对这些观点更深的感悟,而不是照猫画虎。和他相同的书我接触的很少,因此觉得此书比较完美,值得一读。
        有位朋友说我很像书中的某人,听后我也只能无奈的笑笑。虽然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但规律是随着时间、环境渐变的。客观规律尚且如此,成长中的我更是如此。一直在改变,看到了么?我不会是遥远的救世主里面的任何一人 ,也不会盲目崇拜任何一类人。
        作者的伏笔很多,暗示很多,结局让时间停滞,故事里的时间倘若继续流转,每个人的结局会是什么?关于结局,很符合因果论,因为性格的局限性导致了,导致了他悲剧的人生。只可惜作者忘记了一点,人不会每次犯同一个错误。这样的话宿命论和本书结局是否继续成立?
        以上不过胡诌乱造罢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013/02/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1 13:27:28 | 只看该作者
      
          读完《遥远的救世主》,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此刻的感受。这本书,是关于文化,关于人生,关于爱情,更多的是关于人的心灵走向。书中的情节很是生动简练,然而主人公超脱世俗的思想与对文化属性的探索极为深刻,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自身的浅薄,自己还没有办法去理解那样的人生与生命追求。书中谈到道,谈到禅机,谈到神,谈到了太多我未曾触及的领域。这本书里有对人生的探索,也揭示了各色的人性,淡薄的,贪婪的,表现了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动荡的人心。
          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在书中出现多次,然而浅薄的我无法理解它,搜寻它的涵义,依然深奥。
          何谓神,神即是你自己的心。何谓自然,自然即是世间万物。术既是如何面对自然的方法。道法自然,即用心体会世间万物,明了其正道,用心做人!如此!——天国之道
                               丁元英
          世界上有没有救世主?丁元英的回答是:没有。
          丁元英,他不是传统文化的卫道士,而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在德国柏林,他宣布解散私募基金,结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带利用文化密码对中国股市的屠杀性掠取。孑然一身回到中国,在一个叫做古城的地方沉寂下来,有些许大隐隐于市的意味。
          丁元英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荡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优质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一个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正是丁元英的这种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让他的好友韩楚风为他划定了一个界限: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在古城,丁元英因为音响而再次与芮小丹接触,并最终被这个坚定而果敢的女人所打动,接受了她,与她一起探讨文化之道,天国之道,故事情节也就此展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丁元英说: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简简单单一句话,涵盖了基督、道、佛三教。丁元英对文化属性感兴趣,话语间处处玄机,“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我们还在探求传统文化的内容时,丁元英已经开始探寻文化属性-------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未曾接触过的领域。丁元英因循着文化属性的规律,为芮小丹演绎了一个“杀富济贫”的神话。在王庙村建立所谓的生产基地,为其农民找到接触市场经济的路径,成立格律诗公司,欧洲测评,为公司谋划一个长远的前景。最后,利用文化属性、人们的传统观念,获得对乐圣公司的胜诉。
          为什么格律诗公司能够在诉讼中获胜,乐圣的代理律师蒋汉臣体悟到了原因,“观念,传统观念!一是传统的‘事实胜于雄辩的观念’,二是传统的疑罪从有的观念,三是传统的青天大老爷的观念。中国人一直接受简单的文化思维教育,他们相信法律是神圣的,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丁元英正是抓住这一点,主导了事情发展的方向。乐圣的败诉,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之深,影响之远。谁抓住了文化属性,谁就能谋划更长远的未来。
          建立公司之前,丁元英为讨个心安,同韩楚风一起去了五台山,与一禅寺的玄智大师探讨了弱势的得救之道。玄智大师说道丁元英身上乃三气居中: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此乃对丁元英的绝叹。
                                  芮小丹
          芮小丹,一个独自生活在古城的女性,她的身份是刑警。父母的离异让她习惯了独自生活,九年的法兰克福生活让她对中国的主流生活异常向往。由于好友肖亚文的嘱托,她帮丁元英在古城租房子,略尽地主之谊。偶然的一次拜访,她听到了丁元英的音响,听到了《天国的女儿》,身、心、灵皆被震撼。由此,她开始到处寻找那么一种音响,那么一种声音。寻求无果,她带着音像店老板上门拜访,结果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懊恼。为解心结,她请丁元英吃饭,也就是在这个饭局上,她对丁元英的爱恋喷薄而发。
          肖亚文对她说丁元英不管怎么尊重女士,都掩不住骨子里害怕女人,害怕就是鄙视,就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
      但,她还是心动了。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芮小丹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想到再也见不到丁元英,她的心痛苦无比,于是她给丁元英打了电话……丁元英说 :“此生的你红颜知己,足矣。”一场爱恋,终得成全。
          芮小丹在日记中写道:我知道你要走,所以我珍惜疼你的每一天。她想丁元英给她留个念想,于是要了一件礼物--------要丁元英在王庙村写一个神话。因此丁元英才开始了一步步的谋划。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看来,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丁元英则在两人的相处之中,发现了芮小丹的不凡。芮小丹有德国永久居留权,却回到了中国,在欧阳雪的饭店有20%的股份,仍然兢兢业业做刑警。他说芮小丹活得不是简单,是奢侈,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芮小丹的生存观念里也确有一些禅机。芮小丹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芮小丹和她的父亲谈天国的女儿,谈天国之恋,“参禅悟道至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就是天国。道法自然,不具美丑善恶的属性,有美丑善恶之别的是人,不是天。天国之女是觉悟到天国境界的女人,是没有人的贪嗔痴的女人。天国之恋,是唯有觉悟到天国境界的人才可能演绎出的爱情。”
          去外地执行任务,送家属回家返回的路上,芮小丹与通缉犯意外遭遇,在交火中,她的双脚被炸掉,严重毁容。在增援警察接近现场时,她开枪击中心脏自杀。
          所有人都责怪丁元英没有劝阻芮小丹,而丁元英知道,芮小丹是在向他道别,她要履行一个警察的职责,这是芮小丹自己选择的。“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哪。”丁元英希望通过茶道舒缓自己心中的痛,然而,他伤心吐血了!他一直以为那是文学的夸张描写,如今才知,那是未到伤心处,他的理性,他的坚强……崩溃了!她留给他的是永生的魂和永恒的每,是关于“作为价值”与“人生价值”更深刻、更本质的思考。
                                 豆豆
          很早的时候就看过由《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天道》,那个时候就被震惊到了,王志文将丁元英的角色诠释得很好,我也很喜欢左小青饰演的芮小丹的角色。那时就在想,电视剧的编剧该是个怎样的人呢?有如此的学识与气魄。直到看到原著《遥远的救世主》,才知道作家豆豆和编剧豆豆,才知道了原来豆豆是一位女性。
      我觉得,正是因为豆豆自己担任了电视剧《天道》的编剧,才使得这部电视剧没有像其他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一样变换了原作者的思想与初衷,而是更加深化了自己的理念。
          在这个喧嚣熙攘的文坛与社会里,豆豆的作品深刻不肤浅,充满着哲学气息。能够塑造出如此出彩的男女主人公,豆豆自身也应该是极为出色的吧。然而豆豆是一位相当低调的作家,在网上搜寻了好久,也才找到一点点她的个人资料,知道她还有另外两部作品《死比活着更容易》和《背叛》,知道了她有一个可以相守的丈夫,如此而已,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讯息。清静无为,隐于世俗是豆豆的生活写照,通过她的作品也可以看到她对道的追求,比如她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丁元英,宋一坤。“元”和“一”都是道家的思想理念,  “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了解了更多的道家文化之后,愈加欣赏豆豆将道家思想运用于作品的理念。也许豆豆本身就是一个追求“道”的人,因为她自己也大隐隐于俗世之中,拒绝曝露于媒体面前。豆豆还可能是一位佛学研究者,阅读她的书,字里行间皆可以感悟到禅的韵味。面对顺境抑或逆境,豆豆书中的主人公皆着一颗平常之心,平静地生活,始终保持平常淡定的心态;而内心丰富深沉,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又是如此简单;遇事随缘,人去缘尽,“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人生乃是修缘之行。
          从豆豆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中国传统文化、道、佛学、心理学、经济学都有深刻的了解,正是基于此,豆豆才写出了如此深刻的作品,令人唏嘘,令人向往。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扇门,开启了我对佛与道的想往,如此的人生,如此的生命,如此绽放......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7 22:04:25 | 只看该作者
             芮小丹活得简单。
      
             当欧阳雪责怪她在饭桌上因丁元英失态时,她说“那是清高的女人,我本来就没清高跟着凑什么热闹?至于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还拿什么?爱就是了。”
      
             当想起肖亚文对丁元英的评价时,她心想:说魔说鬼都是个表述,本质是思维逻辑和价值观与普通人不同,所谓的地狱之门也无非是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如果你是觉者,我尊敬你,向你学习;如果你是魔鬼,我鉴别你,弃你而去。
      
             刚开始谈恋爱时,她就对欧阳雪说要找点事给元英做,“古城不是他的久留之地,我也没奢望天长地久…”
      
             她又是独立的。
      
              丁元英告诫她辞职的时候,她说:“…我相信你的思辨,你是站在你所能把握的条件上判断我的前途,但那是你的,不是我的。如果我不是我自己的,而是你的,那就不是我爱你了,那是你自己爱你自己,也就没有爱了。”
      
              她又说:“爱和驾驭没有逻辑关系,除非人格商品化,否则没有吃亏占便宜的概念。本来嘛,做男人就去承受男人的东西,做女人就去承受女人的东西。”
      
              丁元英也说:“就因为她胆大主意打,所以她的将来不会让我去打算。”
      
             难怪丁元英说:“…你的生存状态不是病态,用佛教的话说是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脱。”
      
             丁元英活得明白。
      
      评论女人时他说:“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几个男人能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
      
             谈论文化属性时他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劝告芮小丹辞职时他说得更透彻:“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但是,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
      
      简单和明白哪个境界高?
      
             丁元英说:“这不是简单和复杂的问题,是生存境界不一样。你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点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是想活个明白,还在思索的圈子里晃悠,离你的境界还差着几个位格。…. 我和你不一样的地方,仅在这一件事上就可见一斑。我在柏林前后呆了十二年,你能感受到的我都感受了,你是想到了就做,该拿的拿该放的放,自性作为不昧因果。我呢?就在那里参哪参哪,没完没了,越想活个明白就越不明白,一直参到了死胡同里出不来,就蹲在墙根打瞌睡。”
      
              丁元英在五台山上说过一句话:“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如果说丁元英是个需要以性施行的悟者,那芮小丹就是一个性行合一无二的高级悟者,随心所欲不逾规了。丁元英想在思议中证得不思不议,而这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丁元英对芮小丹说过:“你不知道你,所以你还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丁元英活得太明白了,所以不自在,也变得不是他了。所以他要躲到古城、躲到柏林,要上五台山求心安。
      
              一个太明白的人和一个太简单的人某种程度上都是超脱的,都是以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天眼”来看待世界,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想要突破世俗的陈规陋习。而当这两个人性别相异又互相吸引时,称为知己则比称为情人来的贴切。他们由始至终都是独立的,只是在相互靠近的时候不断感受到对方的温暖。这种独立给予他们自由、尊严和美好。
      
               他们就像两颗流星,在迎面相撞的时候发出耀眼的光华,然后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8 12:16:56 | 只看该作者
      天下之道论到极至,是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至,是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  
      08版的很深刻。可是我感觉电视剧和小说有些出入,譬如在论亲情上,五台山论道,在耶路撒冷这块,都是有不同说法。05版是不是会有什么更为深刻的东西呢?哪位知道05版的与这两者有何不同?如果有05版的书或者电子版的麻烦告诉我。谢谢!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4-20 14:35 , Processed in 0.0479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