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鹿鼎记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都会深受陈小春版鹿鼎记的荼毒吧?至少我是,所以很早就开始看金庸小说直到现在才看鹿鼎记,因为在我的接受里双儿就是韦小宝青梅竹马一起在扬州长大的好姑娘。可是没想到的是书里面她是庄家三少奶奶送给韦小宝的丫鬟。
  金庸的这几个长篇小说都看完了,鹿鼎记是最欢乐的一部了,我觉得也是和历史结合最多的一部。多亏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才让这本书的内容这么精彩。“杀鳌拜是第一件,救老皇爷是第二件,五台山挡在皇上身前救驾是第三件,救太后是第四件,第五件大事是联络蒙古、西藏,第六件破神龙教,第七件捉吴应熊,第八件举荐张勇、赵良栋他们破吴三桂,第九件攻克雅克萨。”
  其实整本书只有一点不满意,就是金庸给双儿的待遇,先不说她是庄家送给小宝的丫鬟,就说她已经成了韦小宝的人,可金庸还是拿她当一个丫鬟去写。韦小宝确实挺喜欢她,可是看到方怡立刻就把双儿扔到脑后只顾跟方怡在船上卿卿我我,看到阿珂他也心里大喊什么双儿什么方怡统统不要,在岛上看到阿珂他立刻出神连双儿喊了句“相公”他都不理。要知道是双儿熬夜把上千块的碎羊皮拼成了龙脉地图,要知道是双儿拼了命给他挡了一剑,要知道他在山上当和尚是双儿一个人守在山下等着他,要知道他去云南的路上跟建宁翻云覆雨时是双儿暗中跟在旁边随时准备保护他,要知道风际中在通吃岛要杀他是双儿开枪打死了风际中,要知道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需要第一个冲上去帮助他的就是双儿。
  双儿的亲厚,阿珂的美貌,苏荃的武功,方怡的机巧,沐剑屏的天真纯善,曾柔的斯文,阿珂的刁蛮。其实整本书看下来我还是最喜欢双儿。
  好在,最后韦小宝意识到双儿的重要了,他说双儿是他四宝中的一宝,后来阿珂和双儿都不在身边时他常常想念,但终究想双儿的次数比阿珂多了些。我不管金庸最喜欢的女主角是谁,我只想让金庸给双儿一个名分,一个比丫鬟高一点的名分,虽然她是七个老婆中年龄最小的,但是还是希望她是陈小春版鹿鼎记里那个青梅竹马的大大老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小桂子战战兢兢跪在厅内,小玄子向门外走去,心想着“这小子对我还算忠心”。
  这句话冒出的时候,不知他想不想哭,反正我鼻子酸了。
  朋友之间所谓的忠心是不用一次次试验的,那叫“义”,有则幸甚,没有也正常,不在于试不试;但君臣之间是“忠”,那是兵不厌诈的反复试探,反复揣测,很累。
  人在什么时候不累?在一个人面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不说也好,露出一个神经完全放松的像一滩泥一样的自己,这个时候不累。而这个面前的人,就是所谓至交。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小时候并未有好感,觉得那太浅白,太平淡。但在跟着骆玉明重读时,竟有一番浓郁的惊心动魄。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两个老朋友坐在一起,聊聊今年收成如何,说说天边又要下雨。临别时悠悠不舍地说,重阳节的时候还要见见啊,来看看聊聊我这满园的黄菊。
  “话”这个东西越长大就越不随便了。吐口之前要揣摩,有时候揣摩它是否有趣是否值得一说,有时候揣摩它合不合对方的意。
  只有对着那么几个人的时候能净说废话,说些有的没的的话,说些愚蠢幼稚、不知羞耻的话。甚至也可以一言不发。有人说过在一起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才是最好的交情。
  想到那个期待已久的半个夜晚,两个半年未见的人窝在沙发里哼熟悉的歌,不赶着汇报这段时间中的点滴,想说就说两句,不想说就唱。不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是一起走过这片刻时光,分享这刻辰光下的情绪。天没亮就告别了,什么也没说,但我知道了这一切什么都没变。
  就像这诗里的东西,骆玉明说“不讨论重大话题,是因为‘话题’不重要,‘会面’才重要。”
  
  《鹿鼎记》读到四十多回,颓然地放下书,面前的两个少年站在各自的蒲草上,湍急的溪流把他们隔开。
  几年前偷食的小桂子碰到个一般大的小玄子,两个人扭打、嬉笑、口出狂言、相互叫骂。那时候他还不显得是他妈的什么皇帝,他也不是他妈的什么韦香主。故事的后来,时间的河流还是为他们分配了不同的际遇和角色。
  在韦小宝的概念中,从没有“忠”和“善”,只有义气。或者在我看来,就是他只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但他选择了坚守的姿态。对陈近南类似父亲那样的敬爱,对小玄子像唯一的兄弟那样保护,对阿珂不顾危险地追逐。他是个聪明狡猾的人,但每每让自己跌入险境,几乎都是为了这三种情感,因为每次与此相关的问题发生时,他都撇除了自私的理性,毫不顾忌地把自己投入漩涡当中。所以明还是清,与他都毫不发生联系,他只是个生活在高层权力中心的投机分子小混混,依靠坑蒙拐骗步步高升。然而仔细想来,他只有对陈近南和康熙是几乎没有使过他撒谎的绝技的,有的顶多是瞒着。
  他舍身保护康熙有三次。他那三次挡刀抗箭不是为了表现忠勇而保护康熙,是豁出命来让自己唯一的兄弟小玄子不死。
  在玄烨的概念中,家国天下渐渐大过了他心中的普世情感。在抓住毛东珠时,他心里抗争说小时候觉得没爹没娘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竟也觉得国家大事重于那些情感了。对父母尚且如此,何况兄弟?长大了的小玄子变成了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冷酷的人。他也关心小桂子,也尽力护着小桂子,也知道小桂子是最亲的人,但哈哈大笑的同时心中所想变成了他是不是忠诚于我、测试他说了多少实话。也许“寡人”真是皇帝的宿命。
  韦小宝和康熙的对话早就没了开始时候肆无忌惮的“他妈的”、“你奶奶的”,而是察言观色地哄着他,他高兴的时候吐着舌头小声说个“老婊子”,不高兴的时候边叩头边说“鸟生鱼商”,说“诸葛之亮,关云之长”。
  对于小玄子来说,和小桂子说话要有防着一招的谨慎;
  对于小桂子来说,和小玄子说话也早没了轻松,真心仍然未改,但是累了。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长大了以后的小玄子和小桂子还能与谁把酒话桑麻?
  长大了以后那么多的你和我还能不能一起把酒话桑麻?
  离开小玄子和小桂子的世界,只能希望对对故交长大后仍然踩在一个蒲草上,被安排的身份和角色没有构成羁绊。
  若是定然碰撞的话,只好希望彼此远观,顺流而下的我仍常记起当初你童言无忌那句“他妈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颇有噱头的题目其实来自于对鹿鼎记的疑问。完全不是八卦。
  韦小宝七个老婆里追得最苦的是阿柯。后期对他帮助比较大的是苏荃。双儿虽然最是忠心,干活最多,但是苏荃在后来的韦家已经完全有一家之主的范儿。
  即使长达五十回的鹿鼎记,要铺陈韦小宝与七个女人的故事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金庸似乎也真的没有在营造真爱氛围上下功夫,所以,这七个老婆,能喜欢上韦小宝简直是件太草率的事情。
  通俗文学拔的再高还是通俗文学而已,在鹿鼎记的剧情进展中,明显能感到前期比后期要扎实的多,这恐怕也是当初报纸连载带来的弊病。
  沐剑平和方怡对韦小宝的倾心还算比较顺利成章,毕竟是青木堂堂主,又救过她们的命,而韦小宝女孩子也自有一番温柔体贴之处。
  双儿是庄夫人给小宝的小女仆,死心踏地对待小宝自是应该,更何况这两人出生入死多少次,建立深厚的战友之情也是应该的。
  蛮横的公主没有见过如此个性的下人,对韦小宝产生猎奇心理也说得过去,而小宝对她的最不喜爱,也全因为她只不过要自己有趣舒心,对小宝的死缠烂打也犯了爱情中的大忌。
  王屋派的曾柔出场一次就被韦小宝虏获芳心,出场第二次就被收入门下,出场第三次就上了丽春院的大床。曾姑娘在鹿鼎记中的性格刻画是完全缺失。曾柔像个长大版的沐剑屏,缩小版的方怡,总之就眉眼个性完全模糊。她为什么爱他,唉,少女大概就容易被看似英雄的人所迷惑。这个完全是仰慕版的结合。
  最不通的是阿柯和苏荃。阿柯恨韦小宝不是一点半点,一心想杀了他才解气。这里有对韦小宝做派的讨厌,怕也有对师傅偏爱韦小宝的妒意。阿柯算是个鬼迷心窍的绝佳例子,郑克爽在受韦小宝捉弄的过程中已经把本性显露无遗,对阿柯的不是很在乎也早就亲口说出。阿柯竟然还一而再和小郑出双入对。这也就罢了,你要喜欢就喜欢去嘛,也算从一而终。前脚还恨韦小宝入骨,后脚离了丽春院的大床,有了孩子就刹那变了心了。
  苏荃也是一样,对韦小宝是先是诛之大快,后来有了小孩,骤然变成了温柔的贤妻良母。
  金大侠阿,这两人的转变也太不通了吧。
  其实说白了,在鹿鼎记里所有的女人都是爱荣求贵的。阿柯嫁给韦小宝后听说郑克爽卖国,还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跟了小郑来着。这七个老婆中其实也就公主还算随性有趣了。江湖女子对男子的追求是有固定的格局的,社会地位高的人反社会力度大的就受宠爱。在门第之见十分深重的金庸小说体系中,给韦小宝安排的老婆也是个个门当户对规规矩矩。就连双儿也要找个吴六奇结拜了才算配的上主人公。
  也难怪金庸当初和琼瑶齐名了,也怪不得封他是通俗小说了,其实他就是个封建卫道士兼大男子主义者嘛。
  所以,她为什么爱他,我不知道!!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总把这本书想到《论语》,小宝的成长过程大概也将《论语》应用到极致。
    大学的思修课上,老师皮笑肉不笑的说,他床边放一本书,《鹿鼎记》,都快被他翻烂了,我们愕然。
    以前曾经专门看了一遍《论语》,对于讨厌文言文的我委实不容易。我不知道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什么,但它却引发了我的思考,很多地方都可以和生活相互勾连起来。
    说说《鹿鼎记》,刚开始惊叹于小宝的左右逢源。本来我就是个孩子气特别大的人,不懂世故,读了几年书,甚至有点自命清高起来,觉得学些世故对于人性的摧残乃至戕害,也有点看不上《论语》,更看不上《人性的弱点》。但我这种状态却是在社会上难混的。
      《鹿鼎记》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突然有想法,我要好好的去学世故,把它当成一种游戏不就好了么。在什么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中获得乐趣,不是很好玩吗?这不就与违背自己的人性不相关了吗?
      而看到最后,小宝却又失败在康熙的脚下,而康熙无疑也就比小宝的境界更高一些吧。所谓的真人不露相,就是说的这个吧。
      像论语这样的书,其经典就在于微言大义,它给了解读者无穷的阅读空间,我想中国古代的很多经,就是这样成为经典的经的吧。
      《鹿鼎记》讲的就是生活,为人处世的种种,而当它也得到更多解读空间的时候,也就会成为经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近日重读《鹿鼎记》,觉得写的实在是好。从个人与政治的角度来审视这本著作,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人生于世,当有独立之思想。处在这个荒唐浊世,人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的影响,但真正的人格是要努力去避免自身束缚于政治的藩篱之内。  但回顾历史,许多人都有过远离庙堂的自我清洁向往,却大多对个中之事知之甚少。大多人呢,所批判的独断、黑暗、阴谋等等,全是一己之见,人云亦云而已,古人有句话“庙堂之事,终是难知”,就是对于这种无奈的浩叹。   所以,《鹿鼎记》中出了韦小宝其人,伸触到了政治的核心部位,即上层人物喜欢对百姓说的那些“你们知道么?不知道就别瞎扯!这里面的事你根本就不知道。”的那些事情,韦爵爷都了如指掌。而这样的一个人,又有着浓厚的离世观念,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在扬州开三家青楼。后来他最终去国归隐,拒绝了黄宗羲等人劝他称帝,远离了康熙帝的恩威并施。。。。。        最终 金庸创作的是一个洞穿了中国官本位黑匣子的世外臣民。可以说他的历史观是在王安石、张居正之上的,也超越了陶渊明、严子陵、陈寅恪。他有着朴素的后者之行为,但同时也有前者之体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澄观大奇,叫道:“咦,啊,古怪!希奇!哎!唷!不懂!奇哉!怪也!”             澄观奇道:“咦,你不打了?”那女郎气道:“打不过你,还打什么?”澄观道:“你不出手,我怎知你会些什么招式?怎能想法子来破你的武功?你快动手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电视剧看得断断续续
  全书16开正常排版有1000+看了很久才看完囧
  
  韦小宝和女人们
  
  青梅竹马
     电视剧里演的不对 原书中小宝并没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的小情人(双儿啊 小金鱼啊都是小宝离开扬州之后才认识的)
  
  阿珂
     是7个老婆里小宝最花心思追的了 私以为在河间府杀龟大会后拜堂的那段过于离奇 = =  阿珂不喜欢小宝  小宝单方面喜欢她  
  
  曾柔
     是用最少笔墨写的  模糊的人物形象
  
  公主
      建宁公主才是小宝的第一个女人 因为过于刁蛮任性 是个抖M 小宝后来不是很喜欢她 这点看电视剧没看出来 PS我看的是TVB陈小春那版和 张卫健那版 。。。黄教主的演的没看过   由性生爱 欢喜冤家
  
  苏荃
      小宝与此女睡过后 她怀孕了 又出了些情况 她就跟小宝在一起了 没爆点 = = 态度转变太快了 不过一般女人碰到她这样的情况都只能跟了小宝 两人并无感情基础
  
  沐剑屏
      小宝与沐剑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发生关系 两人有感情 嬉笑玩乐多 沐剑屏喜欢小宝 未必是女人对男人的喜欢 但她喜欢小宝 小宝也喜欢她
  
  方怡
      方怡不喜欢小宝 后来也多次害小宝(我觉得) 小宝心里也未必就原谅了她  = =所以两人感情并不好 最后跟了小宝也是情势所迫
  
  双儿
      好姑娘 多次保护小宝 主仆+情人关系 小宝也喜欢双儿 双儿也喜欢小宝
  
  
  所以我认为
  小宝的7个老婆里面 有4个并不是很喜欢他
  鹿鼎记再演下去 必有几个跑掉
  最喜欢的组合是小宝+双儿 两人互相喜欢会过的比较快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读金庸小说的人,很多在十几岁时读了前几遍之后,再不会读。于是所有小说里的人物就一直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固定的印象。比如让人高山仰止的伟大的萧峰和让人不以为然但又福大命大的韦小宝。
  五年前在高二的课堂里小心躲避着老师的眼线草草的读完了这本鹿鼎记,然后一阔别就是五六年。当大致对明末清初历史,广大中国人民的小心思以及鹿鼎记当年的写作背景扫盲了之后,越发的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奇书。
  这是前言部分...
  
  整部小说的人物构架和历史背景十分的纷繁复杂,主线大致有当时新兴执政的外族政权(康熙帝)、前朝强大的复辟势力(以台湾为基地,大陆各处有庞大势力的天地会)、本朝意欲策反的功臣(吴三桂等三藩)、境外敌对势力(罗刹国、西藏、蒙古),以及不成气候的其他势力(神龙教)。五方角力在中国明争暗斗。韦小宝作为同时身居五大势力重要位置的人物,整本小说明写多方角力,暗写中国人的官场政治。
  
  如果按小说中有关说书先生大讲前明开国是怀念前朝的说法,于是本人十分阴谋论的把小说里的几大势力对号入座一下:
  康熙帝政府——当时大陆的gcd政权
  南明及天地会——台湾以及散落在当时中国大陆的的国民党政权
  吴三桂等三藩——林彪等人物
  境外敌对势力——苏联/美国 等
  不成气候的势力——第三势力
  
  由于整个历史框架太过庞大,金庸也不可能把整个清初的历史完整的移植成当时的历史。能够如此的大手笔也确实太伟大了。
  一些大的细节也比较贴切,《明史》案指代gcd初年的文字狱,后来草草代过的康熙帝削藩指代林彪外逃,陈永华在台湾南明不得志应该是指代孙立人将军被软禁,海外与罗刹国有交集的神龙岛指代第三势力在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活动,等等……例子太多,不一而足
  
  有关韦小宝,这本书把韦小宝描绘成了中国官场里最为圆滑的一个形象。做官就像韦小宝说谎,小细节做好,大环节迷糊,就可以八面玲珑。救康熙帝几命就可以身居反政府势力一次次被宽恕,救天地会弟兄几次就可以一次次向上爬。加上韦小宝一些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于是在五大势力当中游刃有余。任凭康熙帝再英明也对他无可奈何。而且,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做大官。
  比起那些可怜的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们真是惨得多了。他们可以为一个已经死掉的南明到底谁是正统打得头破血流,可以为先灭哪个敌人的意见不统一而大打出手,可是说到底,最有本事的这些人手上是没有实权的。陈永华身居总舵主高位和台湾郑家的军师,到头来还是一身本事使不出来。顾炎武先生满腹经纶,到最后还不是客客气气的对一个草包小杂种说你来做皇帝吧。
  而且,不管怎么样,除了康熙帝,其他人最后还是败了。自认为最有实力的一方败了。一方面有康熙帝自己的努力在里边,另一方面,崇祯皇帝还勤俭爱民呢,除去那些势力自己内耗掉太多元气之外,康熙帝重用韦小宝,也自有其理由。
  最后,中国人的官场都是没本事的人干的事情,这不光是金庸对当时时代的嘲讽,也是对整个中国人的嘲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一系列书都离不开大侠的存在,经过一段段离奇的经历,最终成为一代大侠。最让我佩服的还是金老师的想象力,能把历史人物活活地穿插到里面去,而且不改变他们的性格。由此可见,人与人真是有差别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2-8-17 14:08:38 | 只看该作者
  
    金庸把韦小宝写得极够朋友,他认为这是韦小宝最大的优点。我觉得“小宝义气”渲染得太厉害了,反而更注意他另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人绝不自卑,因此也没有极度自卑感带来的诸多毛病,比如自大、狂妄、猜忌、多疑、心胸狭窄、孤癖、偏激等等。
    韦小宝对自己的出身的态度,真是健康之极。他不觉得身为妓女的儿子,在妓院中胡混长大,有什么值得羞惭的地方。他当然明白阶级身份高低之别,他想也没想过什么“平等”、“人权”,只是他不把阶级分别当作一回事,表面上对身份高贵的大人物如皇帝、太后奉承十足,心底里他只当他们是跟他一样的凡人,阶级高贵,不过是威风一些罢了,但他韦小宝一样可以威风、有钱,甚至比他们更威风、更有钱,阶级根本阻挡不了他发财和夺得美人归,其他的,他毫不在乎。他一直没有接韦春芳出来,一直让她留在丽春院当妓女,并不是因为他自私、不孝,而是他不觉得丽春院是个“火坑”、做妓女是耻辱。做妓女,不过是为生活辛苦一点。
    不过,韦小宝也不是笨人,世俗之见他既晓得又接受是现实,他不会到处说自己的母亲是妓女,然后迫人家鄙视他或接纳他的随便态度。
    有一次,他一时诚恳起来,要对方怡剖白,但刚说到母亲在妓院生活,看到方怡面色大变,他就知道她爱不了,于是改口编了个大谎话。他当然恨方怡看不起妓女,但这种恨绝无深度,一下子就忘了。比起又要反叛世俗、又要世俗接受他的观点的杨过,韦小宝爽朗和心胸广阔得多了。
    不为出身羞愧,更加不用隐瞒自己没有学问、不识字。韦小宝随时表白自己的粗陋无文,事实上,正是因为他成功、自信,懂得利用自己的短处,令对方产生优越感,因而不会对他敌视。越是成功的人(或觉得自己成功的人),就越不避提自己卑微出身,他不靠出身、阶级、资格去争取别人尊重,他有足够自信。就功德无量了。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4-24 06:44 , Processed in 0.0440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