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7 21:50:09 | 只看该作者
  整本书由几个小故事组成。我最喜欢的有两章—— 像我这样的女子,感冒。
  
  (一)像我这样的女子
  
  《像我这样的女子》讲的是一个入殓师的情感遭遇。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与任何人恋爱的”,这是文章的第一句话。这是一句简单却直中心怀的话,立马将我平淡如水的心挑拨的趣味盎然,于是我便带着浓重的探究和寻求同好的心态继续往下读。
  看到后来,我发现,我和西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情况。
  她对于感情悲观的界定完全来源于作为旁观者观看怡芬姑妈的遭遇,以及作为亲临者经历朋友,爱人从不喜欢到疏离的波折。
  在一切没有说开之前,你身上的一切都是好的。你是一位化腐朽为神奇创造美丽的化妆师,你身上有奇异的香水味,你长年穿着素白的衣服显得那么空灵飘逸,你的手苍白而修长的令人控制不住想要保护你的欲望。
  在现实揭开神秘的面纱,窈窕淑女变成狰狞的魔鬼。我是化妆师,可惜并不是缔造美丽,而是通过修修补补为死者安上温柔的皮相。我身上奇异的香水味不过是防腐剂药水味道的残留。我长年穿着素白的衣服不过是方便我出入工作的地方。我手指苍白而修长,但是我触摸最多的不是活人却是尸体。
  知道这些,你还能从容不迫么?你还能像个谦谦君子带着温润的笑容捧着一束花告诉我星期日快乐么?当我牵上你的手,吻上你的唇,你是否会恐惧的联想起那一张张没有生气甚至狰狞的脸?
  当所有人都离她而去之后,她是寂寞而孤独的,没有对手,没有观众,没有掌声。陪伴她的只有孤独的背影和无数冰冷的躯体。冷漠和排斥像手上防腐剂的气味一样永远也摆脱不掉。
  文章没有结局,团聚太老套,分离太哀伤,索性什么都不写,留下空白让人想象。
  
  传统的偏见,知识的匮乏引起的无条件排斥让她的悲观形成的必然又不可抗。相比起来我的就显得太矫情太稚嫩了。
  我因为职业被歧视了么?没有。
  我不讨人们的喜爱么?没有。
  那么我悲观什么呢?
  因为自私,因为拒绝,因为不主动,更因为不勇敢。
  怡芬姑妈说:因为爱,所以会变得特别勇敢,不是么?
  虽然,西西和她的怡芬姑妈似乎到故事结束都没有遇上这个特别勇敢的人,但是他们依然姑且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这样勇敢的人的,就像西西的妈妈那样。
  所以,虽然这份工作是阴森肃穆暮气沉沉的,虽然西西一直说她这样的女子是不适宜于任何人恋爱的,但是我总觉得,她并不是真的悲观,真的悲观是毫无希冀。而她有。
  她知道不适宜和别人恋爱,却依旧与夏坠入爱河,她知道世人对入殓师的偏见,却毫不避讳告诉别人真相,她依旧是有所期待的,所以我觉得最后她还是会重复寻找,交往,直至结婚的模式。
  我想她是勇敢的。我也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般,把握自己生活的姿态,坚强的走好属于自己的每一步,勇于选择,敢于承担。
  
  
  (二)感冒
  
  故事叙述的是主人公虞小姐在与楚恋爱,由于各方压力选择分手,转而嫁给了各方面还不错的陌生人但最终像一条鱼般决定自我放生的故事。
  主人公是虞小姐,她的爱人叫楚,他们最后分手了,叫人怎么能不想到著名的霸王别姬的桥段?
  文章伊始,作者反复提及自己一直在感冒,让我不甚理解,本就是短篇小说,笔墨应当更为宝贵不是么?直到最后,虞小姐决定出走自我放生后,感冒突然好了,我有种“她前面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感觉,所谓感冒,其实只是一种变故的象征吧?
  故事大量采用虞小姐的内心独白以及对楚和她丈夫对相同事物不同反应的对比,这将虞小姐内心的挣扎和纠结推向高潮,不断地刺激自己内心中弱小的反叛者揭竿起义。
  场景一,游泳池
  我的丈夫并不喜欢游泳,不过,他还是陪了我和小弟一起到泳池来,他只在水中浸了浸他皙白的躯体。连头发也没打湿,就回到池边去了。如今。我可以看见他,坐在花阳伞下的白铁草地椅上,一面喝着什么,一面看报纸,报张遮盖了他的头脸。 池畔有许多花阳伞,花阳伞下有许多的白铁草地椅,白铁草地椅上坐着许多人,那么多的人,我的丈夫就在人丛之中迷失了。他是这样一个陌生人,他只能是那个为你撑伞的人,却绝不是和你一起淋雨的人,他不过是河边的湿鞋者而已。
  场景二,音乐会
  在我最喜爱的胜利交响曲重现的时候,我看到我的丈夫打了个哈欠,这使我感到哀伤。我觉得我是在和一块木头一起坐姿音乐厅里,没有感觉没有反应的打呵欠的木头罢了,如果是楚,我们将有多快乐呢,当他激动的时候,他就会紧握我的双手,我们回相顾微笑,在散场之后,我们一面渡船一面仍要说起些什么?
  场景三,家里
  我的丈夫总是呼朋唤友的把人召集在家中打牌,而我通常不过是招呼那些朋友,替他们端茶送水,然后再默默的坐在角落编制着我并不热衷完成的毛衣。我在想我的以后就要这样度过么?但是我又非常希望丈夫的朋友能一直来家中,不然的话,我们面面相觑拿什么作为谈资呢,到时候吸引我们的也不过是一台闹哄哄的电视机而已。
  
  最后,是一条小鱼儿的虞小姐幡然醒悟,她是鱼,她是鱼,是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的一条鱼,不是一条躺在河中的枯鱼。她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东西,她属于自己想要属于的任何人,任何东西。前提是,她自己想要。
  
  西西的文字,对我来说,最迷人的是对女子的勾勒以及对挣扎的描写,一幕幕如同蒙太奇镜头般闪现出来,不突兀,却直中要害。
  两个故事,异曲同工勾勒出的便都是这样勇敢的女子。
  
  希望自己,他日遇此景,幸勿避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8 21:50:31 | 只看该作者
  从五月中旬,静海这边就一直闹天气。小雨儿密密的下个不停。
  
  原本北纬39°的地方早已脱离了长江一带温润潮湿的气候,但是现在屋宇下的台阶缝隙里却稀稀疏疏冒出了绿苔,把这些低矮的旧楼院斑驳的更加古色古香。我喜欢这些细雨,喜欢这些散发着淡淡霉味儿的气息。恍惚间走在了江南的雨巷里。
  
  而我没有油纸伞。
  
  
  
  天儿不放晴心里就潮湿的很,梦也跟着潮湿起来,自己从在梦里轻轻的啜泣到歇斯底里的叫喊。有两段梦记忆最深刻。
  
  第一段是在深夜里,我不停的奔跑着,有坏男人摇下车窗拽我的胳膊,我边哭边喊:我有传染病。直到把自己喊醒,脸上挂着泪水,嘴巴咧着哭。
  
  另一段是自己变成了吸血鬼,和一群鲜亮的同类在一起飞来飞去找食物。看着他们邪恶的吸食血液,把女人的乳头豁裂开,我恶心的下不去嘴,我不想咬那些滴血的脖颈,我怕死去的人。我是胆小的吸血鬼。
  
  
  
  白天,遇上朋友们歇班的时候,偶尔会和他们出去走走,然后在某处的鱼缸里发现一种植物,朋友说那是绿萝。后来我开始注意这种活在水里绿油油的东西,偶尔也遇见店铺里有盆栽的绿萝。原来这是个好养活的物儿。
  
  再后来,先生送了我三株绿萝。
  
  
  
  认识先生很久了。先生原本住我隔壁。后来因为被一女子魅惑搬去了武汉。先生三十刚出头,作画的,偶尔还做做街头艺人,下午闲暇里去市中心的小广场给陌生人画画像。我很早就注意他了,经常是早晨起床后,我披头散发的站在窗前喝清水,看到他站在阳台上痴痴的笑。我明白这个男人遭遇着一场爱情。
  
  并且来势凶猛,异常灼热。
  
  我常常耻笑这个不知分寸的男人,丝毫没有理性的男人。
  
  
  
  直到有一天,我们搭乘了同一班公车,也是晚上开往这个城市里老住宅区最后的一班车,车厢里的人稀稀拉拉,左一个右一个。车厢里,灯一直闭着只是有人喊下车时候偶尔开一下,开的时候,我看见我的左前方的先生。看来他又是去市中心给人画画了。终点站的时候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他在前我在后,走进了同一个大院儿,他在前我在后走进了同一幢楼。他觉得异样,停下来瞅了瞅我。
  
  “姑娘也是住这里吗?”
  
  “我住你隔壁有一段时间了,先生。”
  
  “咦,好久没有人叫我先生了,以前学生们这样叫过。”
  
  “呵呵,我只是觉得你比我老很多而已。”我戏谑的笑笑。其实他并不老,他仅比我大六岁,其实他蛮好看。
  
  他便也有点怅然若失的稀里糊涂的笑起来。“有时间来我家玩儿,送你幅画儿。其实我二十九岁。”
  
  
  
  后来去了几次他的家里。看到墙上有很多女人画像,同一个女人。我明白了他傻笑的原因。全是因为这个女子。他告诉我这个女人二十三岁,在武汉上大学,前些日子她到北方来旅游在市中心给她画像的时候认识的,女孩儿很活泼古灵精怪,要走了先生的联系方式。后来她主动联系了先生。只说了一句话:爱上你了。为了这条短信,先生兴奋了一整夜,就这一句话他就动了真情,想象着一切可能的艳遇。然后不假思索的搭了飞机去了武汉。武汉的街道弯弯曲曲好不容易才找的到他的姑娘,武汉的小街小巷全是小摊儿小吃,偶尔堆积的垃圾,偶尔污浊的空气,都不能影响这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他们恋爱了,相见恨晚般得恋爱了,他们恋爱了,飞蛾扑火般得沉溺了。
  
  就在见面后的一个小时里他就要了她。然后接下来的几十个小时里,爱情如火如荼的蔓延在两个火热的身体里不可自拔。几天后,先生回来了静海,继续他在静海的工作和生活,只是在这之余他又多了一份快乐,那就是远在武汉的他的小姑娘,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月,情欲膨胀着两个人探秘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这份爱的浓度。
  
  
  
  当他向我诉说他的幸福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欲壑难填的欲望。只淡淡的笑笑祝他幸福,后来他突然告诉我:朵朵,晚上一起喝个酒吧,明天我要搬走了。
  
  酒杯里红色的液体在灯光下闪耀着醉人的光芒,迷离的碎银。
  
  “先生,我常常觉得有一天你会走,但是我还觉得有一天你会回来。”
  
  
  
  …………
  
  …………
  
  在他走后的几个月里,很少有再和他联系了。直到这个五月份。
  
  突然收到他的消息:朵朵,我记得你是谁。
  
  “朵朵,那天和她缠绵的时候恍惚间看到你的脸。然后就性无能了,先生老了对吗?”
  
  “朵朵,我们开始无休止的争吵。”
  
  “朵朵,你恨着我,还恨着我对吗?”
  
  “朵朵,我想回静海,如果你答应。”…………
  
  
  
  其实我没有恨他,其实我真的认识先生很久了,在我十六岁的时候,我就认识先生,我就是叫他先生的那个学生。跟着他学了几个月的画。然后爱上他,偷食了禁果,其实那时候朵朵真的不懂,但是就觉得那样是一辈子了。朵朵只会傻呵呵的笑,直到先生突然消失,我也从来没哭过,没记恨过他。或许也没思念过他。但是也没能忘记他。
  
  搬来静海的开始,就做了那些奇怪的梦,朵朵是懂梦的人。往往这些都预示着有事情要发生了,直到在阳台上喝清水的时候,看到了七年没见的那张脸。他微笑的时候,我也笑。只是他从没看见。
  
  那天夜里叫他先生的时候,黑暗里我也看得到他疑惑的目光。有一瞬他一定在回忆。
  
  再后来,先生去武汉之前的那些日子里,我感到他总有些时候,看着我突然缩进回忆里。
  
  
  
  
  
  “先生,送我一株绿萝好不好,在你回来的时候?”
  
  先生真的回来了,送了我三株绿萝,并且说:“它们开花了一定和朵朵一样。”
  
  但是,先生你知道吗?绿萝是不开花的。
  
  静海还在下着小雨,趁着天黑,我收拾好行李,决定离开这里。
  
  先生也许并不晓得,我宁可他没有认出我。并不是每一段故事都需要结局,最起码你和我的故事不需要。
  
  
  
  
  
  我的绿萝每天都会吐出新的叶子,可爱的很。一点一点的往上爬着。而绿萝先生的生活又会怎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9 21:48:4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因《我城》得知了一个作家叫做西西,但却没有去看那本书,而这本,应该是我读的她的第一本书,也是出于一个偶然在图书馆里借到。
   本是打算在学校里读完的,但是却发现在宿舍里却读的很不认真,前面的几篇读过去了,却没有过脑子,反而觉得有些奇怪,若不是看过介绍说这是本短篇小说集,我会以为它是一本散文集,有些散,有些写意,有些内容不甚明了。那些看似愉快的文字下面,似乎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而我只能读到其中的一点。一些乡愁,一些对过去时光的回想,一些感叹时间的飞快,一些感叹时代的前进,一些茫然,一些不知所从,还有一些在压力下的积极……
   尤其喜欢那两篇以主人公内心独白来写的文章,《碗》和《煎锅》。相比之下,更喜欢后者一些,前者对于我来说是有些不懂得,以至于第一次时的不认真导致我没读出那是两个不同女子的内心独白,只觉得有些怪,但是很喜欢最后那位的心境,归于平静和愉快。而后者确实如最后的访谈记录所说,经由四个人的独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喜欢这个故事里所拥有的向上努力的部分,亲人之间的相互关怀。
   除了这两篇,还喜欢《抽屉》。《抽屉》应该是看懂了,但是不想多说。然后便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和《感冒》。
   西西的叙述方式有些奇特的地方,很吸引我,不过确切说来,我一开始是对此觉得奇怪的,但后来却觉得那很妙,读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读这本书,确实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东西,也算是一种享受吧。
   我打算以后再读一遍此书。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15:36 , Processed in 0.0440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