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魔术师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2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魔术师》讲述一个用魔术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2009年,一场普通的电视魔术表演,却牵出八十年前一位魔术奇人的神秘故事。 民国初年,一位中华古戏法的神秘传人张贤,一部失传已久的明代魔术奇书突然出现于北平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3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6 17:12:58 | 只看该作者
        久不认真写些东西,感觉生疏得很。最近我日渐感觉自己记忆减退思维僵滞文思枯竭言语无趣面目可憎,便愈发有些自暴自弃。唯有搏命熬夜功力见长,晚睡早起对我已不算太难。终于,需五点半起床的这个凌晨,在看完《大魔术师》原著后我意犹未尽,温了BBC三集片中最后一集The Rachenbach Fall一遍,忽然对一些事情有所开窍,故随手一记。
         《大魔术师》,好故事,虽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朋友推荐,溢美之词令我不胜好奇,故几次三番用手机搜索。反反复复只搜到一开篇平淡无奇的貌似故事背景发生在现代的作品,且开篇中言语间有拿刘谦做噱头之嫌,并非我想象中波谲云诡的年代中的传奇,令我只道这是拍出电影后网络写手假托之作,以为自己找错了东西。而后经朋友指点终于得以下载,方知这就是原著,虽推荐人过硬,我却仍有小小的失望。看完引子之后意识到这才刚刚开始,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但仍不够将我吸引住,终于还是舍弃txt去网上做别的事了。直到刚才读完这部作品,我仍未对之前的行为后悔——这个引子,包括作者本人在行文中跳脱的评述,甚至包括最后照应引子的状似将全文推向高潮的几段,在我看来,无疑是这个故事中最大的败笔。
        今年我二十岁了,一事无成不说,亦不知自己未来当是如何,好在玩得挺好,喜欢书和电影,虽不会写不会拍,总算是知道自己喜欢的类型。就书而言,我还是喜欢文学性大于故事性的。这句话一说我是真的很心虚的,因为二者本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对立或者相辅相成这种字眼亦并不能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也根本分不清楚。只好打个比方。比如《大魔术师》是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故事,却并不对我的胃口,距离我再读一遍需要长到足以忘记这个故事的时间,我毫不怀疑今晚几个小时的只能算略读的阅读是我唯一一遍读这个故事;而比如《零号特工》这书,我只能是抑制自己从书架上抽出它重新读的冲动,但我并不是喜欢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其中人物身份的复杂也只能让我惊叹却并不能让我迷恋,让我津津乐道的还是里面漂亮的比喻“他们就像是一根蜡烛,被掰成两截,去各自照亮自己的屋子”,或者令我怅然微笑的场景“你说这话的样子好像被我爸爸骗过钱”,或者是那些令我感慨万千的引用“如蓬转”。比如我更喜欢《故事新编》而不是那些犀利的杂文。比如《我叫刘跃进》当真曲折离奇好故事我却更喜欢讲了半天不知道在说啥的《一句顶一万句》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手机》。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表达,我还是偏爱文字上的炫技的,有时故事结构的精巧并不能打动我。所以爱伦坡的被奉为推理鼻祖的几个中短篇以及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真是个奇怪的存在,我明明不反感文字的修饰和故弄玄虚,却并不喜欢这些作品中啰嗦的叙事。而同样“啰嗦”的叙事,我又分明很喜欢爱伦坡其他作品里反复渲染带来的神秘感或是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繁琐细节中传递出的基调的压抑和灰暗。也就是说,我是感觉系的读者,一般很买漂亮的废话的账,却不喜欢故事太过干瘪。唉说白了就是毛病,我只喜欢自己喜欢的,挑拣我感觉有才情的作者。
        《大魔术师》就被我划到了文学功力不足故事可看性有余的行列。除了故事上层层剥茧的感觉,它也成功地完全给读者开辟了一个天地,进行了一次科普,所谓七圣法所谓隐山乱道所谓万国魔术大会种种,无不令人大开眼界。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可考的,我历史不好人物是否意有所指我不敢妄言,总之作者让我特别想google一下万国魔术大会是否确有其事,我几乎是要相信这个故事了。反而是开头的那些个第一人称当魔术比赛评委又收到信拿到当年的奖牌云云的戏码让我确定地从故事中抽离出来告诉自己这是假的。这种现实套故事的老梗改变不了这故事的确只是故事的事实,一味强调真实性于事无补,反倒丧失了神秘感,显得拙劣而无趣。我不喜欢。以至于文中一些勾勒当年天桥民俗的排比,以及万国大会段落中对各个魔术师的白描,都让我脑中浮现出“修辞手法”、“详略得当”这种煞风景的词语,这些文字简直可以去做阅读题了,是完美的教科书节选文。也让我想到了自己没灵感没设计好情节还要硬写小说时挤牙膏般写了划的样子。不过作者的笔法还是干净利落的,我出戏多次却均未出戏太久。原来我喜欢文学性的根本原因在这,因为我自己没才情,写不来,我写的东西多半挺无趣的,我敢打赌不管我发到哪能看到这的人屈指可数。
        好了写完以上忽然不想写了,本文写作初衷也是要谈谈BBC《神探夏洛克》观后感,写点我自己的想法,关于我不甚喜欢的人物性格不鲜明的悠闲文人味太浓的《福尔摩斯》是怎样在保留原著英伦味的同时完美地将故事从19世纪搬到21世纪的,又是怎样立体了人物让我爱上卷福这个形象的。但现在忽然觉得这是个过于浩大的工程,还是改天另开一篇文再写吧。
        于2012年2月5日四点
      ====================================================
        也算个随笔怕日后找不到了,索性发出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9-15 06:11:32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不错 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的 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读物了 真的很是振奋人心 尤其是说到中国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技能时 简直就是奇迹 虽然里面有感情戏 但是一点都不觉得唐突 感觉理应如此 不然反道解释不通了 主人公真的很给力 那种淡然的性格真的很与众不同 能隐忍10年 准备这样一个计划真的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  虽然之前先看过电影 但是觉得书读起来更有味道些 感觉到中华大国真的是无奇不有 人才济济 看的真是过瘾 尤其是里面魔幻的舞台引领我们进入到那个奇迹的世界 真的很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18 16:04:3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更加喜欢小说版。平心而论,电影版其实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柳絮在段世章家里多年,对段世章也有了情愫,而不是执着的就跟定张贤一个人了。但是小说营造的气氛很是奇幻。都说要描绘一个人,一定要描绘其缺点才能使人物形象饱满。然而张贤这个人,简直没有缺点,可神奇的是,却不觉得奇怪。最后逃亡的那段实在是太精彩了,能够如此高潮迭起,令人回味无穷的小说实在稀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8 19:57:0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看了电影之后才看这部作品的。
      不过,电影跟原著情节其实差很远很远。也许是出于电影的需要,所以导演才会将故事大改。
      但,我认为原著比电影好非常多,其实将一本书的内容浓缩成一部只有2个小时的电影也真的很花功夫,所以电影的剧情显得很单薄,原著出现的各种神奇魔术也未能一一呈现出来,特别是最后的“隐山乱道术”简直就是张贤跟其师父的结晶品啊。
      
      有朋友说这部小说只能用作消遣并不能从书中学习什么,或者说作者未能用小说反映出什么观点。
      其实也不能这样讲,作者老夜是有想表达的话的。
      
      还记得万国魔术举行的那一幕吗?
      作者不是拿西方魔术跟中国戏法相比吗?其实这并不是简单地魔术跟戏法的对比,而是拿当时西方国家与民国政府的制度、文化作对比。
      当时西方文化等各方面是开放的,创新的。
      当时中国呢,贫穷落后就不用说,更重要的是残弱的政府一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这才是落后,被挨打的根源。
      作者老夜有意识地将这个观点放到作品当中,难道这不是他想表达的民族之情吗?
      
      除此之外,作品最后也说了,希望能告诉人们中国魔术其实也有伟大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
      诚然,这只是作品虚构出来的东西,但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道真的不值得学习与发扬吗?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跟着西方国家的脚步走,连一些节日习俗都要紧紧地紧随着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自家文化发扬光大呢?
      我觉得这才是老夜想说的,他不止只谈论一个虚构的魔术师如何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一个命运魔术,他更想表达的是他没忘记中华文化,他希望我们能牢记着我们过去曾经忍受过的耻辱与不幸。
      这就是老夜想用魔术告诉我们的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10-17 20:09:19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在中国又叫变戏法,开始在中国必然不是严肃高雅的艺术,杂耍加上障眼法就是最开始的中国魔术形态,但是,就跟电影一样,一旦有了有心人以这个行当为业为理想,那么这个街头艺术最后也能成为一门艺术,当然,张海帆的小说《大魔术师》里,就是通过戏法来说做人的道理,其中也带出了混杂世事跟人心浮沉。
        
        看完小说的一个感觉,让人浮想联翩的“天桥”的市井之气,这是这部小说极为精彩的部分,也是氛围足料的一部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构成了1926年的老北京风韵,一副杂陈斑斓的世俗画卷在眼前展开,故事里而仅非变戏法的套路展示,更多是人心角力,斗智斗勇的描述。张贤的人物出场以及周遭的人物关系也值得细细品读。魔术师张贤神秘身家背景,亮相即以破陈国的“八仙取果”的戏法出场,继而跟流氓小偷天桥斗智周旋,显示出了这位人物的幽默睿智,大度沉练,是个极有故事的人,同时,他心术正,品德端,希望以戏法来给人带来希望,有冒险精神,也有好生之德,我觉得这正是他人物设计妙的地方,当然,这样的设计很像武侠小说世界的人物,富有传奇性,一上来就是一个有过往故事的人。
        
        小说激动人心的是张贤前往伦敦参加“万国魔术大会”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看似跟他在北平发生的故事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作为一名魔术师,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外人看不出他的真正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张贤展示了中国的魔术的魅力,在那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面的社会,深藏不露的中国魔术师能被世界认同,实属不容易,并且还是在殖民地帝国英国的国土上。小说作者透过描叙这个过程也夹杂对于了魔术原则的理解,既不是骇人听闻的巫术,也不能是传播邪恶的惊险酷刑,他们需要的是振奋人心的奇迹,愉悦人心。
        
        张贤在万国魔术大会上扬名世界,回国之后却因跟段士章强行软禁的姨太太柳荫之间的草木前缘,遭受到了毒手,被步步胁迫下,“死”里逃生,最终跟柳荫踏上了前往海外的轮船,大团圆结局。小说里有趣的回旋部分也揭示了张贤为了救未婚妻柳荫而计划十年的过程,其中比较符合那个时代的背景,也显示出了张贤作为一个魔术师的沉稳冷静,以及周全。他的为人处事,完全合乎逻辑,贯穿一气。
        
        当然,如果将其改编为电影,小说中的人物确实只有张贤是最亮眼,这样的故事不经过改造,估计就只能打动一位大明星来出演。但是我认为原小说的巧妙也是在于张贤这样的一个好人在乱世之中如何争取自由与幸福,而其他人物作为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也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本《大魔术师》已经在作者既定的框架内完成了他的完整流畅的叙事了,再想读更多地历史细节,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于电影《大魔术师》来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香港导演对于喜剧电影的试炼。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9 15:19 , Processed in 0.0444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