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全集 - 呐喊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
  Everybody should respect Xun Lu's work!
  -------------------------------------------------------------
  --------------------------------------------------------------
  
  
         ‘鲁迅’,‘呐喊’,这两个词一直以来是我的噩梦。从初中到高中,无奈地学习语文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是最为生涩难懂,毫无意义与色彩的文章。可是我们需要通读全遍无数次,甚至全文背诵,只因为在试卷上出现频率高。
  
          我至今可以记得语文书上的《一碗阳春面》,回忆起来是一股暖暖的味道;仍然记得《天净沙.秋》,那是怎样的古道沧桑;。。。可是记忆最深的却是孔乙己,祥林嫂这些悲惨极致的人物。并非我对他们喜欢,并非我有非一般的同情心,只因为强烈的反抗感和厌恶感。而这种厌恶感就像是野草和藤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长久以来,我拒绝接触与鲁迅相关的一切作品,鲁迅及其作品都是不正常,不可理解的。
  
           前天,忽然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或许应该看一下鲁迅的作品。
  
           遵照心灵的指示,立马download了《呐喊》,开始翻阅。
  
          多年之后翻看,依旧没有觉得他的文字有多么的漂亮,却也能马马虎虎读懂了他的文章,理解他在沉默中呐喊而无人响应的无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华丽生命被毁灭的悲剧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霍聃
           
          《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小的时候读这篇小说时,心情很是沉重,几天吃睡不香,对夏瑜这个美好生命的悲惨遭遇充满了无比的同情。随着时间的前进,我现在的人生阅历一天天逐渐增多,人情也渐渐练达,重读这篇小说其艺术感受也就大为不同,对鲁迅先生那深广的忧愤和无尽的悲悯也就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认识。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在短小的篇幅中注入了巨大的生命激情,渗透了宏大的思想容量。读这样的作品,你不会漠然,你会感觉到生命不可摧毁的力量,你可以在这个生命被毁灭的悲剧中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
          小说抒情气氛浓郁,很像一首诗,作品中那沉郁的悲凉渲染得令人荡气回肠。小说结构精巧,很像电影剧本,是由三个场景组成的,分别是刑场、茶馆和墓地。其中茶馆的戏占了较大的篇幅,把活动在茶馆里的众生相做了精细的描绘,茶馆中的矛盾冲突显然是小说的主要冲突。刑场的戏是这个冲突的前奏,是个引子,墓地的戏是这个冲突的结局。小说的意蕴就是由这三个场景表现出来的。为了更好的理解小说,我们先从墓地入手来,分析墓地的戏,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个生命被无情毁灭的故事。这个场景其实是写生命被毁灭的悲哀。作者在这个场景中渗透了极大的悲伤,渲染了凄清死寂的氛围。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你看,这是坟墓的味道,这是荒凉的味道,墓地、坟头、枯枝、枯草、乌鸦,整个画面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是死一般的静,让人感觉到一派肃杀之气。这个场景描写极尽渲染之能事,把整个画面处理的无比的悲凉、沉郁。就是在这被死亡笼罩的画面上,两个衰老的生命出场了。
          华大妈,一个衰老的妇人,她来墓地祭扫她最爱的儿子,她的儿子被可怕的病魔夺去了童年的生命,如果不是这场疾病,华小栓这个华家的精神寄托会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生命的气息,可是他却偏偏过早的夭折了,儿子的夭折也使得华家对未来的希望夭折了,华大妈心理充满无尽的悲哀,她对没有把儿子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救下来感到无限的痛悔。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两个“呆”字把华大妈丧失儿子的精神痛苦活画出来,白了的头发也表明她的伤痛,儿子是卑微的,但是儿子的生命确是华大妈一家生命所系。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华大妈仿佛在等待什么,可有不知道等待什么。这个细节说明她的心已经死了。这是可怕的。儿子就是她的生命,儿子死了,就意味着母亲的生命也结束了。这里鲁迅先生实际上写出了两个卑微生命的死亡。
          紧接着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夏四奶奶也来祭扫儿子,华大妈看到她悲伤的模样,就起了同情之心,这是重要的一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你看,原本华大妈心如死灰,可是看到比她还痛苦的夏四奶奶,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说明作品的结局不是灰暗的,华大妈这个生命还是有希望活着的。这是这个画面上一点亮色。  夏四奶奶来墓地也是祭扫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她爱她自己的儿子,可是她的儿子也是过早地夭折了,她的儿子是死于和强大的统治者作对,这是被别人所唾弃的,但是夏四奶奶却觉得儿子是冤枉的。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我们可以看到,夏四奶奶对儿子的死是伤痛的,但她认定儿子是被人害死的,害儿子的人是要遭报应的。这是对把儿子害死的“他们”的抗议。对于花圈,有人认为是夏瑜的朋友送来的,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夏四奶奶眼里,这是显灵的征兆。就是说,是夏瑜显灵了,告诉他的妈妈儿子是冤枉的。这个显灵对夏四奶奶太重要了,分明给了她生命的力量。也就是说,夏瑜在母亲眼里不是一个肮脏的生命,而是一个华丽的生命,他的死亡是一个华丽生命的死亡。我们看到鲁迅先生把夏瑜之死是作为悲剧美处理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生命的故事设及两个生命,一个是因为疾病不治而死,一个是为拯救穷人而死。死后的待遇也大为不同,一个在囚犯的墓地,是个肮脏的生命,是个被蔑视的生命;一个在穷人的墓地,是个卑微的生命。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悲伤的,母爱在这里表现的是相同的,两位母亲都为儿子的不幸而亡感到悲伤。华大妈在夏四奶奶的悲伤里激起了同情心,最后生命复活了;夏四奶奶通过儿子显灵知道儿子果真是被冤枉的,她的生命意志被激活了。
          母亲们的爱是感人的。其实我们读小说的其他三个场景,可以发现,这篇小说还是个爱的故事。一是华老栓华大妈对华小栓的爱。华家是个小商人,家里经营着一个茶馆,可是家里却很穷。有一个细节说明他们家的窘况。华小栓是华家的命根子,可他在生病的时候,身上盖的却是“满幅补钉的夹被”,可见其穷。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付出了一切,这在作品中有许多细节得到了展现。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这一包洋钱也许是这个家庭多年的积蓄,可是为了给儿子治病,老夫妻俩还是忍痛将它拿了出来。再看下面的细节: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这是华老栓买到药时的心情描写,老栓不惜一切拯救儿子生命的心理跃然纸上。再如: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这是夫妻俩在看华小栓吃药时的描写。那种对儿子的爱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华老栓、华大妈对儿子的爱是强烈的,可是这种爱是自私的,他们只爱自己的儿子,对别人却是冷漠的。他们是将别人家儿子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至于这个儿子是谁,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他们一概不去关心。
          小说中另一个爱的故事是写夏瑜对穷人的爱。我们可以看出,夏瑜是个革命者,他对被压迫的穷人充满了无限的爱,对压迫穷人的统治者充满了无限的恨,他是为让穷人脱离苦海而被捕的。就是对打他的红眼睛阿义,不是痛恨,而是觉得他可怜,可怜什么呢,自然是可怜他被压迫却甘心受压迫的走狗人生。我们来看下面的情节: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这是小说中对夏瑜的侧面描写,夏瑜在作品中是个暗线人物,可是他却是全篇的重心所在,作为一个华丽的生命,他的死亡是作品中极力表现的。夏瑜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他出生于封建贵族家庭,却是这个家庭的逆子。夏瑜来自于封建大家庭这个信息,作品是用衬托的手法透露出来的。一是夏四奶奶祭扫时手中那破旧的朱漆圆篮。夏四奶奶穿着褴褛,生活贫穷可见一斑。而朱漆圆篮是富贵人家使用的器物,说明这是她们家传下来的物事,它至少告诉我们夏家曾经是富人家庭。二是夏四奶奶这个称呼。这个称呼应该是夏府的中少奶奶的称呼,说明夏四奶奶曾经是夏家的四少奶奶,而夏瑜的父亲就是夏四爷。虽然夏四这一房后来败落了,可夏四奶奶这个称呼依然存在。三是夏三爷这个人物,他是夏家的本家,应该是夏瑜的父亲的哥哥。他对夏瑜这个逆子很痛恨,夏瑜被捕就是他告的密。
          夏瑜死亡之前的铮铮铁骨在作品中被烘托的栩栩如生。他关进牢里,不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反而还在想着闹革命,劝牢头造反,还在把“大清是我们大家的”理想在牢里进行传播。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贱骨头不怕打”被打了还讥笑打他的人可怜。这是一个华丽的生命,这是一个博爱的生命,这是一个敢于抗争的生命。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屈的生命的力量。
          可是夏瑜在这个世界是个什么命运呢。康大叔、红眼睛阿义和茶馆里的人都认为夏瑜是疯子。就是说,夏瑜在这些人的眼里是个犯上作乱的犯人,是一个封建秩序的破坏者,理应被杀。因为康大叔之流是这个秩序的维护者,容不得犯上作乱;华老栓等则是这个秩序里的服从者,对犯上作乱者被杀,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就是夏瑜的悲哀。
          作品中有一个极重要的人物,就是康大叔,这是一个封建秩序的忠实的维护者形象。他在第一个场景和第二个场景中都出场了,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在作品中他是作为夏瑜的对立面出场的,正是他杀害了夏瑜,是他把夏瑜的鲜血作为药高价卖给了华老栓。作品中对这个形象的描写大费笔墨。在一开场中,他的蛮横和凶狠就用写实的手法描写出来。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这是一个嗜血的生命,他的凶残在这个细节中被渲染得形神必现。就是这个嗜血的刽子手毁灭了夏瑜的生命。作品还对他的蛮横做了精心的描绘。  华老栓将药买回来后,华大妈安排小栓服下,茶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康大叔“闯”了进来,刚进门便冲着老栓“嚷”,他说话时,“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后来,当华大妈听到康大叔说小栓得“痨病”,犯了忌讳,她“变了一点颜色”“不高兴”可是她意识到康大叔的威严“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茶客们为什么对康大叔如此害怕呢。因为他给人带来了一种压迫的力量。为什么他的身上具有压迫力量呢?是因为他的地位,他是封建秩序忠心耿耿的帮凶,他对被压迫的人有一种征服的威压感,非得摆出一副蛮横的样子来维护封建秩序。他对夏瑜这个敢于犯上作乱的人,是痛恨的,认为只有毁灭他的生命,才可显示他对主子的衷心。在他向茶客们讲述夏瑜的故事时,充满了蛮横和鄙夷,对这个不自量力的生命,只有嗜血的欲望。
          作品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样一个嗜血的生命呢,从作品的整体艺术设计来看,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在作品中造成一种威严和压迫的气氛。康大叔的压迫力量在作品中令人窒息,作品开头那阴森的气氛令人窒息,作品结尾那死寂的气氛令人窒息。这窒息人的力量被渲染得愈加强大,愈能显示夏瑜悲剧的必然性。就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夏瑜这个华丽的生命在强大的嗜血的生命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是什么毁灭了夏瑜华丽的生命,是吃人的秩序。拥有华丽的生命,足以抗击荒凉的死亡。夏瑜的被毁灭,只能激起我们的力量。
          驼背五少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当康大叔讲到牢头阿义打了劝他造反的夏瑜后,驼背五少爷高兴起来。阿义打了夏瑜他为什么高兴?原因就在于他与夏瑜一样是个封建大家庭出身的少爷,他虽然落魄了,可他对那个秩序还是心存敬仰的,他对夏瑜这个叛逆者深恶痛绝,听到夏瑜被打就认为是替自己出了口恶气,于是就情不自禁地高兴起来。这个细节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压迫力量的强大。
           尽管夏瑜有勃勃的生命力量,但是在这个压迫力量面前,他的爱是渺小的,最后还是被那嗜血的力量给毁灭了。夏瑜为了爱把生命都献给了穷苦的人,可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却像一滩死水,没有掀起半点涟漪。《药》中鲁迅先生的悲哀是深感社会压迫力量强大而反抗的力量却渺小的悲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染缸问题不解决,再好的制度,即使在国外非常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搬到中国来都会变样、变质。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对《药》的注解。鲁迅一生都是孤寂的,这种孤寂是与他小的时候被压迫的处境有关,与他在战斗中孤单影只有关,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有关,这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有力的哲学意蕴而经久不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重读<呐喊>,温故而知新。孔乙己、阿Q等形象虽然早已经耳熟能详,但今却有零一翻滋味。说实话,中小学教材引鲁迅的文章,的确有些早。首先与当时时代脱节,难于理解。其次,与阅历和对社会认知不够,理解不到位。最后,儿时对教材中此类文章的标准解读,有失偏颇。当然,这本小说集子中,几个不变的主体,还是不容质疑的:
  1,封建2,科举3,麻木不仁4,自欺欺人5,人吃人6,革命党人7,(笔者)个人孤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那个年代背景赋予了他们特殊的含义,如今读来也不觉得的经典。
     但我想说,如果你认为值得,请去读一读这些作品,也许让我们来读已经读不出过去的人的那种愤怒以及感慨,但是请静下心来读完他们,试着去思考,去揣摩,我们这个时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相似点和差异性。因为这些都是被时间以及全世界所认可的名著,如果连这些都不读,未免有些太可悲了。
     越是难读懂的作品,往往越是深刻。
     鲁迅的作品就是如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仿佛炼金术士,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一经他的点染,立即发出异样的光彩,《呐喊序言》中的铁屋意象,独特而诡异,一旦过目,就很难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意象的原创是非常艰难的,往往是移用或者化用而来,于是便生疑问,铁屋意象,可有渊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从小到大的教科书,里面都是鲁迅的文章。以前还觉得很讨厌,觉得为什么书里都是他的文章。
     但是现在,想想,也只有他, 敢写,敢把那时候的黑暗给写出来。我们才会更能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过着怎么的生活。
     他敢于批判那些政府,鞭策着。。。。。。也只有他,
     我们的现在的社会,其实很缺少的是他 的人。
     看吧,不管,你是否曾经讨厌过教科书出现那么多他的白话文,现在,你用心的去看看,终会不一样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不一样的年代,给年轻的一代了解那黑暗的社会,中国人的挣扎。
    但是,没有生活在那年代里的人永远都不会懂的那确切的感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多么熟悉的封面!人文版,定价0.36元。这是当时的大学教师父亲月工资的1%,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0元吧。
      那时候,中国人除了“雄文四卷”外,为数不多的可以放心阅读而不必担心被举报的书籍之一。外国作家中大约只有高尔基同志和尼奥斯特洛夫同志有此待遇,一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连环画被我翻得稀烂,翻得最烂的几页上有保尔柯察金的马刀和冬妮娅的小腿。
      迅哥儿的这个剪影也是无比熟悉的。那时我刚学会写字,正是到处找机会写的时候,在舅舅的这本书上大书下他的名字。当晚舅舅哭笑不得地跑到我们的房间来找我,说这本书是他借图书馆的。
      不知道后来舅舅怎么搞定的这件事,只是从此对这个剪影印象深刻。那是一个人们必须面对侄子、外甥、表弟表妹所惹的麻烦的时代。
      有个和舅舅同姓的诗人,一辈子就写了几句好诗。记不清原诗了,就其大意自编如下:
      但是,被记忆过的怎能忘怀
      当某一天
      一个画面出现
      记忆就像挤破窗户的蝴蝶
      纷至沓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学他的文章,老师说那是枪与炮,他的呐喊是昏庸的统治者的噩梦。
  然而现在直到他从教科书中渐渐消失,才逐渐明了那些手握权杖的人‘当年的疏忽’
  如果周树人健在,想必不会弃医从文,
  如果鲁迅健在,想必出不了牢门,
  如果呐喊是如今的手稿,想必过不了审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初中学了鲁迅不少课文,本来教科书里就没有什么太好的文章,加之辅导书对鲁迅逐段甚至逐句的枯燥讲解使鲁迅的文章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内在的东西,仿佛从中体现的精神,被考试、学习所掩盖。
  对我来说,鲁迅的文字枯燥,灰暗。我尤其看不惯《社戏》,觉得写法上存在问题,至少最根本的,《社戏》这篇文章,文不对题。
  但是在经历了许多事的现在,我重新看了一遍整本《呐喊》,发现我那时候真是幼稚。这本书就是这样,看时都觉得懂,一段时间后才能从中发现更多东西,才能更加读懂其中的内涵。
  大部分人,像我这个年龄,将要上高中,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看鲁迅的文字。但是,他的文章恰恰应该给年轻人看,我下午在字里行间中产生了共鸣,或许一些文章要借助书评和赏析才能从晦涩难懂的句子里看出些名堂来,但是认真的看下去,还是能深深体会到鲁迅一颗沉重的心。他的批判,充满力量,振奋人心。我觉得一切太过真实,那些人物好像都生活在当下。或许这就是鲁迅的成功,故事里的东西能给人现实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这本1973版的小薄册子,我爸的,封皮有些破,里面的内容却深不可测。
  就是这样,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即使撇开作者鲁迅的影响,内容也确实值得一看。
  可惜了,我们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读这些文字,或许因为收录到课本留下的不好印象,或许是都太忙了,也没这兴趣,就像四大名著一样,14亿中国人,都看完了原版的有多少?都太忙了,太忙了。唉。。。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9 02:56 , Processed in 0.0456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