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次图片和故事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21: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次……”童话总是这么开头的。文德斯的这部图片日记简洁、优美,读起来犹如随意的抒情诗歌。二百多幅充满生命力和灵感的照片,四十多段以“一次”为题、富有韵感的文字,是文德斯在旅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82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04:52: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文本来自独立电台《一次电台》的一期节目
        收听地址
        http://www.itings.com/978827167/usercontent_22185p0
      
              欢迎加入豆瓣小组“一次电台”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叫做《一次图片和故事》,作者,维姆文德斯。
      1945年出生于德国的维姆文德斯在世界影坛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代表。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作品曾多次荣获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一流电影节的大奖, “德国新电影四杰”,是二十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德国电影运动”是什么?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他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他们还宣告:"我们现在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新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
      老电影怎么了呢?到1966年,联邦德国仅产生了60部影片,还不及65年的一半。201年单单是香港就一共拍摄了54部电影,老电影疲软了,新电影就要硬。所以这么一帮知识愤青集合起来,他们自主集资啊,拉赞助啊等等,大多通过自筹资金的而形式筹得拍电影的经费,我们的主人公维姆文德斯也是这些愤青导演中的一员。
      
      我们说照相摄影和电影拍摄这件事关系还是很紧密的,我们先来聊一聊这位导演兼摄影师他的电影历程。1974年可以说是文德斯事业的转折点,由于受到当时美国一些公路电影(如1969年的《逍遥骑士》(Easy Rider))的启发,也由于自己少年时对西部片的喜爱,文德斯开始拍摄属于自己的欧洲式的公路电影,并由此奠定了文德斯以后的创作方向,开始了他在光影世界里的漫漫流浪。公路电影(英语:Road Movie)或称为公路片,是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剧中的主角往往是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旅程,剧情会随着旅程进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内心世界。来举几个中国电影例子,大家都比较熟悉,张杨导演的《落叶归根》,赵本山的那个,送工友尸体回故乡,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历经艰难险阻,最终老赵带着工友的骨灰回到他的家乡,那儿却已经拆迁了。一个很黑色幽默的结局。其实说白了,什么是公路电影?非情景剧,不局限在室内,整个故事发生在路上,不断行走,遇见陌生人,发生奇遇,改变交通工具,重新认识世界,自我救赎,找到新家园或者选择自我毁灭,整个的状态就是在路上,不要停下来。好莱坞式的公路电影往往是这样的特点,主角现有生活状态很不满,在路上一顿折腾,最终回到原点,万事大吉,也算是一种类型的电影。
      有句话说的就是公路电影的精髓所在,活着,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
      
      再回到维姆文德斯身上啊,受到当时美国公路电影的启发从此以后,在以后的作品中,《德州巴黎》、《美国朋友》、《柏林苍穹下》、《直到世界尽头》,流浪与疏离成为文德斯电影永远的主角,文德斯也籍由这两个元素在银幕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来。《德州巴黎》也是我十分喜欢的电影,背景音乐也是来自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She's Leaving The Bank
      She's Leaving The Bank
      
      
      
      好,我们回到这本书。《一次图片和故事》,作者,维姆文德斯。德国著名导演。
      文德斯的这部图片日记简洁、优美,读起来犹如随意的抒情诗歌。二百多幅充满生命力和灵感的照片,四十多段以“一次”为题、富有韵感的文字,是文德斯在旅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记录下的各种经历与随感,寻常或不寻常的;诸如500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街头流浪儿、废弃的汽车影院……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还有许多他与电影、艺术同行们,如黑泽明、戈达尔、马丁斯科塞斯、大岛渚、滚石乐队等交往或偶遇的有趣故事。.他为什么会拍这样一本在路上漫无目标的、充满一次一次偶然邂逅的旅行的书?总体来讲,什么样的性格爱好决定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外在的影响,举个例子,贾樟柯是绝对拍不出《富春山居图》这样的片子的,额,你们懂得。所以对于一个能够拍出《德州巴黎》《柏林苍穹下》的这样一个导演,他的摄影集依然还是公路电影风格的,我们说破碎也好,随性也好,反正就是在路上,自由自在,灵动安然。
      这本摄影集呢,主题还是“一次”。 我们来看这本书的序言“每张照片,存在于时间里的每个一次,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总是以从前有一次开场,每张照片也可以是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其实他想讲的也就是关乎生活,关乎人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生活里的故事就是每一次按动快门记录下的一个个片段。再来看这段“我坚信,那些在风景中决定故事的力量,有一些风景,不管是城市,沙漠,还是山区,海岸,都迫切的表达着故事。他们可以自己创造故事,风景自己就可以做主角。出没于其中的人只不过是跑龙套的。我还相信道具的叙事能力,一把椅子,他那是的状态,仿佛有人刚刚从椅子里站起来,桌上一本翻开的书,刚好看到标题的一半,或者仅仅是衣服,汗渍,皱纹,补丁,残缺的纽扣,新熨烫的衣服!一个女人的生活经历,浓缩在他的衣服里面,有着痛苦故事的衣服!”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保尔德罗曼2005年的一本小书,《物类最新消息》,同样的思想,每个物类,东西,都是衡量人类的尺度。
      音乐
      
      
      
      因为这本书是摄影集,跟大家再来分享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张照片。一张照片他是拍摄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地点应该是在他的州议会大楼里面。整个照片的取景呢,右边大约占图四分之一都是美国的星条国旗,很整洁的在哪里悬挂着,左边四分之一的位置有一张空椅子,是那种带软垫的高级靠椅,看起来很像是领导人坐的,二者之间是空荡荡十分宽敞的环廊。照片看起来不是在一楼拍摄的,因为这个楼的结构很像是咱么说的井字楼,所以你又能看到楼上空挡宽敞的环廊。维姆文德斯在这幅图上配的文字呢是这样的:一次,在克罗多州的丹佛,我对美国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强烈印象,一个丢失了自我审视的国家,某种国家纳粹主义,正因为如此,街上的美国人,让我觉得好像是没有家的人。”我引用保罗克鲁格曼在一本书《美国怎么了》中提到的话,因为我本身对政治很不敏感,他说:“战后的美国首先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工资水平大幅上涨,这使数千万美国人走出贫民窟或者离开乡村,摆脱了穷困,并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享受着空前舒适的生活,我父母就跻身其中。另一方面,富人的数量变得很少,而且相对于欣欣向荣的中间阶层而言,他们也不是那么富裕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仍多于富裕人口多,但只占总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人们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经济平等感,但事实是怎么样的?贫富差异是巨大的,是不平衡的。经济学家开始论述迅速加剧的不平等,他们指出经济进步只惠及了少数人,而大多数美国人却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们看到美国梦背后的是自我审视的丢失,就好像是面对自己国家的国旗一样,照片里呈现的是一张空椅子,领导的椅子,领导却是缺失的,缺席的,逃避的。我觉得这个角度选的特别有意思,而且他还附上了一张照片,用现在的话就是随手街拍啊,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美国人,而且看起来绝对不是有钱人或者要说是底层的穷人,她拖着一个巨大的黄色包裹,在等一辆公交大巴,你看他的眼神空洞,疲倦,穿着破烂,好像是流浪汉的感觉,你觉得他在流浪,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里。政府不能够保障财富的平均,这有完全顺应了马太效应,用文德斯的话说就是“街上的美国人,让我觉得好像是没有家的人。”再加上现在炒得飞飞扬扬的“监控门”事件,我们看到6月20日,光明网的大标题,“棱镜门”后斯诺登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得不反思来看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他的纳粹主义手段到到底使多少人无家可归,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一句歌词She wants to go home, but nobody's home With no place to go Broken inside.
      来听Avril Lavigne,nobody's home
      
      继续来看照片。
      “一次,一整周,我开车横穿德克萨斯。如果我必须用一副照片来定义德克萨斯的话,我的说,一个带着牛仔帽的老人。老牛在,是最悲伤的,和最让人感动的装扮”照片里给我们呈现的呢,是很温暖的黄颜色主调,以为蓝白格子衬衫、水洗白牛仔裤的的老人站在照片的正中央,这里应该是当地的一家小餐馆,十分宽敞,没有多少人,看起来好像已经是下午了。老牛在带着一顶不太大的牛仔帽,看不出年龄,很严重的驼着背送这件,但是双手插袋特别帅特别精神。这让人感觉他就是这样,一辈子那么长,就一直是这个样子没有改变过,特别帅。
      
      “一次,我在纽约,必须花好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我的车,这也是一个圣诞故事”看了这句话我在想找自己的车那么麻烦?是因为纽约的车太多了么?我翻过来看下一页就明白了,笔直的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那是刚下过雪的晴朗天气,周围的气氛也应该是特别宁静的,但是你仔细看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路边一横排像城堡一样排的整整齐齐的雪,大约有一米多高了,雪堡的顶端你会看到很有规律的起起伏伏,哦,那都是车顶。必须花好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我的车,原来是圣诞的大雪把所有的车都藏了起来,调皮的玩了一次魔术。
      
      “一次,去卡尼大街办公室的路上,经过公共图书馆,爬上一处被拆毁的房子的废墟,像一头搁浅在干涸海滩上的鲸鱼”看看照片你会发现那是黑色的、表面特别光滑的屋顶,以倒三角形扣在大街上。乍一看还真的觉得很像是鲸鱼的头。文德斯还调皮的爬到废墟房子的顶端,从上面找了一个全景。哈,这家伙是骑在鲸鱼上的鲁滨逊。
      
      你会在这些照片里看到,懂的摄影的人都是思想单纯的,都是真正懂得观察生活的,都是在路上漂泊无根的。而且很有趣的是,他们是心灵相通的。陈奕迅有一首歌就是歌颂这些摄影人的,粤语歌词有一段这样写,
      留住温度速度 温柔和愤怒 凝住今日怎样好
         捉紧生命浓度 坦白流露感情和态度
         留下浮光掠影飞舞
         每张都罕有
      作词的是黄伟文。我想如果不懂摄影是写不出这样的歌词的。
      揉合生命千样好  摄入相部
        绚烂如电   虚幻如雾  哀愁和仰慕
        游乐人间   活得好谈何容易
        拍着照片一路同步   坦白流露感情和态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01:29:04 | 只看该作者
      草草翻了一下,觉得不怎么样
      再翻翻,有点意思
      仔细看看,回味无穷
      这是我对这本摄影日记或者作品的感想
      摄影,不必有花哨的内容,不必特别的技巧,内容、事件、思想、历史才是图片的灵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5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一部摄影集的作者竟然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德国导演。因此,描画一系列动态的导演去拍静止摄影,结果是书中照片的静态中暗涌着一股流动的影像。妙极!
      
         拿到书,立即爱不释手。不仅因为书名《一次》隽永含蓄令人遐思,而且由于封面米色温暖的色调带着清冷的幽,更多的显露清澈淡默的暖意,柔和晶莹,还喜欢照片中浅色小狗自然微微的憨真——所有一切都体现着作者拍摄照片风格是沉静的温软,甚至本人的性格都带着世事沧桑的沉积和难得的纯真。
      
          书中第一页,一行行语句如诗般跃动着,不激情澎湃,不黯然销魂,只是不急不徐地陈述着内心的思索,并随之兴奋、雀跃、狂喜、感激......我认同他的想法,喜欢他的语句,他比我的理解更广阔深刻。即拍摄这一个哦成熟双方互动与交流的过程,镜头前的物承载自然,释放各种气场,引诱拍摄者吸收放大;而拍摄者的沉静好奇会发现每个值得珍藏的时刻。一次即一个故事,一截历史,一束光影。
      
         难得遇到真正将文字与摄影融合得十分契合的书,柔和的景致配微微的思念叹息,明明是清丽的风景听到的是作者带温暖而伤感的笔调回忆过去。回忆在他黑白或彩色的照片中显影,过去泛起的尘灰,揭起尘封的薄纱,明明静止,我却看得见一段过往起舞、轻旋......
      
         《一次》——一生一次的唯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9 01:38:14 | 只看该作者
      在世界的很多其他地方,又或者甚至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很多也许我们这辈子都无法得知的真相。而即使是那些我们亲历过的事情,也会在时间轰然碾过时,变成破碎的片段。有的会丢失,有的会嵌在记忆的表面。文德斯说,“破碎”的东西把自己深藏在记忆里,比所谓“完整”要深得多。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这样易碎的表面可以抚摸,可能会疼痛,但是“完整”光洁的表面却让记忆疏忽而过。
      
      这本书里每一个系列的图片都是一个完整的或是破碎的故事,它们原本是属于文德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拍摄的价值从不简单地局限在定格或是记录上,每一幅图片也许记录的只是那一瞬间的画面,却又承担着构成这个世界,连接一整段时间的独一无二存在的任务。而每个人看每幅图片所理解的故事和情感又有所不同,它又成为看的人记忆的一部分,延续着它的使命,延续着它自己的故事。
      
      所以每张照片都是唯一而神圣的,它存在的价值不因人的评定而改变,但每个人心里也会有对不同照片的不同价值判断。
      
      也许是路途上遇见的忧郁的朋友。
      
      停在废弃广场上没有机翼的飞机。
      
      雪天发现的立交桥下荒废的墓地。
      
      光着脚奔跑着放鸭子的巴厘岛男孩。
      
      回头望见的朋友肩膀上的重负。
      
      在五百年历史的房子里笑得前仰后合的祖母。
      
      像一头搁浅在干涸海滩上的鲸鱼般的城市废墟。
      
      被雨水迷住了一样恍惚接着雨水的印尼女孩。
      
      让人觉得好像是没有家的街上的美国人。
      
      挤在黑暗隧道的墙壁周围看裸体女孩图片的莫斯科男人们。
      
      在一次次蓄意纵火中在不断消失的布特城。
      
      带着婴儿站在铁轨旁黯然神伤地望着远方的年轻妈妈。
      
      文德斯的图片往往有一种沉静而温暖的力量蕴含在里面,孤独却不从不绝望。看的人有多用心就能从中汲取到多大的能量,就能挖掘到多深的深度。常常说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如何去了解别人。后来我才发现要先去尝试了解他人才能达到自我心灵的沉静的愈合。在文德斯图片中出现的那些与我们相差甚多的人,也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与我们太不相同而被我们忽略了太久太久。
      
      很喜欢里面这篇像诗又像是碎语的记录。因为那对我来说是另一个世界。
      
      我第一次开车横穿澳大利亚。
      根本都不知道,
      什么事在等着我。
      整个大陆
      就像一张白色的纸。
      我不知道,
      路边腐烂的牛和袋鼠
      都是被大货车
      碾过去压死的。
      那些“马路火车”
      刹车需要太长时间,
      在动物面前
      根本停不住。
      我不知道
      铁路被废弃了,
      因为在雨天里
      铁轨总是被冲走。
      我不知道,
      矿城库柏佩蒂那么热,
      人们都在地下生活,
      我也不知道那里有数不清的矿洞,
      由于成本的原因再也没有被填平过,
      人经常在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地
      调到深洞里,
      消失得杳无踪迹。
      
      了解得多了,就会想去了解更多。别人为你的封闭世界凿了一个小洞,剩下的屏障和隔阂也只能由自己亲手打破。这个世界很大,而那些掉进深洞里的人是否又去了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没人知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3 17:38:00 | 只看该作者
      随便两句。。。
      难怪德国新电影四杰里文德斯被称之为“眼睛”,看了这本影集就无容置疑。但是遗憾的是“德国”这两个我觉得异常优秀的字眼,并没有在文德斯身上起到很多的作用,他太美国了,包括他的电影
      可能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他的喜欢会多一些,但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摄影和“一次文字”
      PS:开头的那些话写得是相当的好,喜欢的摄影的朋友推荐一定要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3 18:46:01 |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会认为文德斯拍过10部剧情片后,证明了他在用影像来述说故事。文德斯却从不作如是说,他一向觉得影像比故事重要,在他看来,‘故事’往往只是寻找影像的借口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3 20:20:22 | 只看该作者
             读一次是在大学的时候,刚看完《德州巴黎》就与之不期而遇。毕业论文就计划写关于图片故事中的蒙太奇,最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改了题,是关于DV拍摄一方面的东西,叫我不难想起《月满哈瓦那》。
          文德斯的摄影和他的电影一样有魅力,工整的线条即使是弯曲的(地平线和高速路...),我喜欢这个男人,如果他的语言有pinkfloyd的味道更加完美。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8-4 13:07:27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图书馆渡过了一个奢侈的下午。
      窝在五楼喜乐斯的沙发里,透过玻璃看毕业的孩子们穿着厚厚的学士服在草地上图书馆前摆出各种pose。
      以复习以及避暑为名义去了图书馆结果英语书一页没翻过。
      LJ借给我她在图书馆借的文德斯的摄影集《一次》(实际目的是让我帮她还书),在中午昏昏欲睡的情绪中就这样一下子沉浸在书里。
      还记得在美术馆看过他的摄影作品,还有那部我至今依然记得里面配乐的公路电影《Paris,Texas》。
      无论是电影还是静态的摄影,主题都是“在路上”。在公路上,在机场,在某个旅馆小镇……
      他用照片和文字细碎地记录穿越他生命的那些人,那些物。每个瞬间都只存在一次,它们被他用镜头固定下来,好像时间切片,然后远离原来的场景叙事,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发展出自己的故事。
      有张照片上面是正在拍摄《感官世界》的大岛渚。文德斯在一旁写道他与大岛渚在机场厕所偶遇的事,“你好,渚!”“你好,维姆!”好像他们每天都会见面一般。但下一刻,他们又要各自飞往别处。书里还出现了戈达尔、黑泽明、贾木许……天,原来他们都切实存在着!
      导师曾经提到摄影与流浪的关系。说摄影这份“工作”给予了那些渴望流浪的人一个流浪的合法性。我再同意不过。
      可是话说,为什么有人渴望流浪?行者似乎是个永恒的主题。吟游诗人、传教士、虫师、摄影师……他们总有理由不停留,但实际上,不断行走于世间,就是他们最渴望的吧,由心生出的不断背离的欲望。难怪英语中会有个词叫做“Wanderlust"。
      扯远了。总之,不管是文德斯的电影也好、摄影作品也好(甚至是电影的配乐),根植于其中的,就是这种,持续到永远的一瞬相遇,与人,与景,与物。
      书的开头说摄影是个双向的动作。向前,向后,拍摄对象的同时,记录下那个时刻的你自己。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摄影有种害怕的感觉。举着专业的相机,我就不知道要拍什么了。我有自己想要记录的点滴,所以我习惯使用手机。但是调教光圈、注意构图等等这些,都让我觉得自己不会拍照了。虽说专业技术也很重要,但这竟然成为我害怕它的理由之一。
      如果你老担心自己的照片是否“好看”,怎么可能跟随自己的本能按下快门?
      我矛盾的是,我觉得我可能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也只不过拍出一堆垃圾;但是谁又能证明属于每个人的视觉记忆是毫无价值的?
      我不知道,或许我只是没有天分。我对摄影保持着一份有距离的喜爱。
      但这不妨碍我,在一个下午,从文德斯的照片中,获得一次精神的旅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8-7 21:12:35 | 只看该作者
      铜版纸质的厚厚一册,捧在手心很有感觉。
      其间虽有很多图片并不被业余爱好的我所领悟,
      但它们都在坦诚地告诉欣赏者,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是有故事的。
      它们没有躲藏起来,而是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静静地等待人们的察觉。
      只是因为在持续地行走中稍加驻足,于是,它们的永恒便得以全然释放。
      喜欢这样的感觉,于是爱上了摄影。
      就如书中所写:我坚信,那些在风景中,决定故事的力量。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6 20:33 , Processed in 0.2289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