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侦探的诅咒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2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子:
  
  
  “忽忘我……”
                                                                                                            ——本格推理
  
  
  不久前,南海出版社推出了东野圭吾的作品(不算新了,该作品创作于97年),《名侦探的诅咒》。腰带上是这么写的:《名侦探的守则》的姊妹篇,东野唯一的侦探系列作品。作为一个东野拥护者,我是不会错过这本书的,一掏腰包,连带《黑笑》,《毒笑》一起买下来了。
  本以为和《名侦探的守则》一样,《诅咒》也会是短篇集合,谁知一开书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名侦探的诅咒》是由三个故事组成的,而这三个故事虽然也是短篇不过却彼此联系,有先后之别,一个故事的展开联系下一单命案的发生:
  第一夜(即第一个故事):本书主人公天下一在机缘巧合之下(至于这个机缘是怎样的,大家自己看书吧,不能剧透阿,总之是很有意思的)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城调查失物盗窃案,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这个小城每个人都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就连存在的理由都不知道。最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小城的居民居然没有人知道本格推理小说是什么!什么密室杀人,凶手消失之谜,孤岛模式就更加不用说了。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第一单命案的时候,即密室杀人事件,就可以想象出我们的主角天下一会感到多么无所适从了。因为按照一个侦探、同时也是本格推理小说迷们的固有思维(来了,东野的本格讽刺):密室发生了杀人事件,我们第一反应应该是他杀,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有人被杀,然后凶手从密室消失,制造一个自殺的假象!这种思维正是我们这群强调理性的小说迷们的传统思维(也就是被本格熏陶出来的逻辑思考,而这恰恰是最不合逻辑的思维)!东野给出了让我们恍然大悟的解答:在密室里面发生了杀人事件,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调查现场,查找有无犯人逃跑的痕迹,没有发现痕迹,所以推论这是自殺事件,由这样的假设来推出结果才是正确的三段论逻辑推理。可是我们却只会先提出他杀的假设,然后拼命来验证是凶手行凶后逃走(反正死在里面的人在本格推理小说里面99%是他杀)。这不得不说是本格的悲哀,所以说东野的讽刺绝不是空穴来风,他正是看到了本格的固有弊端,才会放弃本格写作的(我后面还会提到)。虽然在这单命案中解谜部分很简单,不过东野穿插了不少笑料作为调味剂,而且提到了不少关于密室的传统知识,算是给推理迷们温习补课了。
  第二夜:天下一调查了一位和失窃案有所联系的小说家,在会面过程中,小说家就被堂而皇之的在名侦探面前杀死了,然后凶手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具有行凶动机的几位人物都有铁一般的不在场证明。(来了,本格的不在场诡计)。还是本格老套路,经过了一系列的推敲取证,天下一把众人叫到一起,揭穿了凶手真面目。案件本身无特别的地方,特别之处在于东野在这单命案中昭示了这样的线索:连带第一单命案,这两起命案都是运用了本格小说里面的杀人诡计,而这个世界确是不存在本格小说的才对。那么,除了熟知各种本格杀人要素的主角之外,必然有至少一个人从存在本格推理小说的世界中带来了本格小说杀人诡计,这个人又会是谁?为了避免泄底,这个留待大家去看了)。
  第三夜:整部作品中出现的众角色齐聚一堂,在某别墅中商量如何进一步侦破失窃案。谁知,惨案接连发生,连续有人死去,而这时别墅又与外界失去联系!(来了,该来的还是来了,万众期待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所幸有名侦探天下一,凭借大量明显的线索,他侦破了这起案件,找到了幕后黑手!
  那么,是不是这部书到此就完结了?完全不是。真正的高潮是接下来的部分,在失窃案的发生地点——地下室,东野圭吾在这里做出了对本格推理小说的告白,揭露了《名侦探的诅咒》的真相,做出了对自己小说创作之路的一次救赎。
  “真实性,现代性,社会性是小说的三大支柱,若非如此,将难以在今后的推理小说界生存。诡计和凶手消失之类的题材已经过时了”。
  “看了这部作品,也许很多人在想,东野圭吾是不是远离本格推理?其实完全不是,不是不想写本格了,是不能写了,才是事实。”
  以上是东野圭吾原话。
  他杀死了自己创作的名侦探,他将自己挚爱的本格推理小说封存起来,他,东野圭吾,严格意义上说从97年开始,已经不再是一个本格推理小说家了。不是写不出来了,不是穷尽了所有诡计了,而是因为没有出路了。
  有句话说得好:“当兴趣变成谋生的手段,兴趣就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一种挣钱的工具。”我不知道别的推理小说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但在我的理解中,东野圭吾就是走到了这个瓶颈,深刻地看到了这个问题。
  东野圭吾以本格小说家出道,凭借《放学后》崭露头角,之后十来年一直致力于本格推理小说创作,他是如此深爱本格小说。可惜,本格推理小说在社会终究只有一部分受体,而这一部分受体眼光又颇高,与此同时,前人又将本格推理小说推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在这样的门槛限制下,东野圭吾的作品不断碰壁,难以获得成功。即便之后有几部作品获得直木赏,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本格推理小说。或许正是从那以后,东野开始逐渐放弃本格推理小说创作,转而向社会派推理小说发展。
  东野圭吾被冠以“推理小说天王”的称号,这里的“推理小说”,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应该理解为“社会派推理小说”。或许有人不赞成,有人会说东野还是有《嫌疑人X的献身》,伽利略系列等本格推理小说。但要这么理解,这些作品还是夹杂着大量的社会派要素的,只不过在推理和社会影射上达到了平衡。东野以本格出道,以本格创作为积淀,酝酿了成熟的文笔,从而往社会派过渡并成功转型是不争的事实。东野不止一次在《名侦探的守则》里面暗示到,本格推理小说已经很难有出路了,那是一种无奈,一种割爱。作为一个畅销作家,要兼顾兴趣和销量是很难的。而在本格上创作达到的瓶颈,绝不可能只存在于他身上,相信在其他本格推理小说家身上也同样存在,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东野这样的作家来说,社会派小说比本格推理小说更能获得成功,说的直白一点,东野的本格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所以东野选择封存自己的本格推理小说世界,将挚爱藏于心中,只在闲暇时候看到本格作品,能够怀念起当初的一份执着,回到自己曾为之奋斗的乐土。就如同那朵“忽忘我”,那正是化身为花的对本格的热爱。
  《名侦探的守则》让读者知道了东野对本格推理小说发展的无奈;
  《名侦探的诅咒》让喜爱东野的我们明白了东野对本格的舍弃绝非诅咒。
  东野圭吾的自白——《名侦探的诅咒》,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小说,从这本书里东野圭吾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了提升,我欣赏这番自白。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5 11:04 , Processed in 0.0447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