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道说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控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磕磕碰碰,用快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加上它到手至今的间隔,合计已有近两个月,迟迟未去看,大抵是知道里面一定有许多揭穿了我负面的断句,就像身有患恙,而面前开着一方可以探出病因的药引,但总算边做笔记的边看完了。
  
  或许是太少阅读此类稍有专业偏向的内容,以至看起来几次都要跳出,而且书中案例大多也有故作的嫌疑,同事反复的论证的相同的观点的行文,若是略能削减,就会是更好的一本,但终究内容是不错,不错到让我躺枪无数次,但所得到的总算是值得。
  
  书中主要的七个章节完整论述了所谓意志力,自控力的由来以及会碰到的种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虽然根本的解决方法只有靠自己不断的多一点坚持和思考来让其成长,但里面牵涉到的问题也足以让读者好好想想在自己的日常中是否也有同样的状况,能有此感悟,便不失为一本好书。毕竟,好的书是提出问题和可能,而并不是给你答案,如果一本书在不断的告诉你结论,告诉你这就是真理,那么还是果断放弃的好,那或许不是一本好书。
  
  Part 1  天生之力
  
   第一章的内容算是总述,描述所谓意志力一直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存在于大脑中的前额灰质,就像是一个机械构造,里面藏着三种力量,分管着你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事情而将要做出的选择,它们不是精神性的,而是确实存在的生理构造,告诉你,其实人人都拥有它,你不缺乏,而接下来的是如何更好的锻造它,强化它,这个结论给我信心。
  我要做的力量:应该去做的行为,;理性思考后的行为,为了根本目的而必须的实践。
  我不要的力量:拒绝诱惑、妥协和冲动的力量。
  我想要的力量:存在你意识深处,想要成为的结果的力量,那是你的根本。
  
  
  Part 2 是一种本能,就像趋吉避凶的生存本能
  接着开篇,第二章继续更广面的说明了意志力是如何存在于人体的,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会储存食物,会躲避猛兽,意志力就像这种生存本能一样的存在。但这种本能是需要不断维护和培养,方可让它更有力量。
  这一章同时说到压力对于意志力的影响,当压力过大时,大脑为了保护身为主人的你,会做出错误的指令,让意志力变形,而此时你能做的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你在根本上要维护的要坚持的东西,不让压力再次压迫你,不做出违背的行为,或许很难,但必努力。
  
  
  Part 3 它就像你的身体,会从充沛到倦怠
  这本书让我觉得完全不像市面上所谓心灵鸡汤和成功学之类,不顾一切的鼓吹你终将成功,人生何其完美的无趣论调,本书里更贴近身为人可能性的局限,像是劳累、疲惫和退减。
  在这一章节里提出所谓意志力会像是体能,在一天里随着时间的拉长而有所消减,呈现出一个递减的状态。而且是从早到晚的递减,观察自身也的确如此,早上的意志力常常显得充沛,而中午过后则会慢慢变得力不从心。
  而对于此,书里提出的对应办法是顺应这种本能,调整你的处理办法,例如将最重要的最需要思考精神的事情放在上午,同时试着成为晨型人也是一种精准的可能性。
  身体肌肉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它的强度,同样的意志力也可以慢慢练习,来拉长其韧性。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点的慢慢习得,它需要耐性。
  
  
  Part 4善行之后的恶魔出现
  你可曾如此以为,在一点点小小的善意的行为之后,内心慢慢泛出另一种恶魔的念头,接下来应该可以放纵自己略带糜烂的欲望。在善意行为之后随之到来的自我满足感很有可能也会携带来一个放纵的陷阱。
  书中分析此种行为,将其归类为自我的错误判断,你应该清楚,你真正要做的是达到一个结果,而不是哪一个善行,不是为了进行一个糟糕的举动才去做一个好的开始。放弃往往在良好的开始之后,究其原因,大脑在得到一点让自己满意的高兴的甜头之后,便自满自得的以为可以开始松懈与放任,这也是为什么往往节食者更容易爆食,购物癖者更容易刷爆银行卡的原因。
  
  
  Part5 多巴胺的幻觉(误读了快乐的本貌)
  自控就像一条充满险恶的路,尽管它隐藏在日常生活里,被种种的祥和和多彩的现代光影重叠,而大脑也时而设计出满目的小欺骗,名为多巴胺的幻觉。
  有趣的一个角度解读失控的原因之一,日常时而引发的冲动是否真实,你在得到它之后得到的是快乐还是下一次更美的行为强迫。
  如今,从视觉到味蕾无不涨满着各种可能性和诱惑,有多少次你只是在满足得到后的空头支票,而非真实需要的快乐,它们会变成麻木的习性,宠坏你的自控力。
  
  
  Part6大脑的自卫圈套
  焦虑、罪恶、担忧,种种情绪变成了压力,往往更容易妥协成为诱惑,带来更多的欲望,因为当如上情绪发生时,大脑的应激措施会试图保护你的心情,而它的办法就是将你引导去做它认为可以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注意,是它认为的快乐。
  大脑会认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是让你再次得到满足感,而带来满足感的行为,或许恰好是你正在节制的。它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快乐的样子。
  有效的改变策略不是再去触发更多的多巴胺,而应该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如血清素,当然无法像口渴了喝水便能解决一样简单,当再次到来的压力,糟糕的情绪,不要急切的尝试去做什么,去得到什么来摆脱,而应该更安静一点,慢一点的考虑,真正让你愉悦与安心的方法,以及失败的时候清楚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自怨。
  
  
  Part7 未来的你出卖未来的你
  很多时候,人的自控力与忍耐性常常轻微的不值一提,总是轻易的被眼前的诱惑投降,即便和它同时呈现出来的是更大的一份,但稍远的未来,比如一个月之后在当下,往往自控力会消失殆尽,因为你总能编造出各种理由,或者你大脑中的前额灰质告诉你,未来还很远,所以你可以享受当下的欢愉,未来的自己会更有意志力。
  你一再的把当下的松懈感,罪恶感以及应该坚定的意志力推给未来的你,他能更好的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他就像是一个遥远的,与你无关的用之不竭的衣柜,从里面翻出来一件件粉饰自己的谎言,但是你忘了,未来的你不过是每一个当下的你与逝去的你的叠加而已,它并不会突然出现在你的人生,来拥抱你所有的罪恶感,承担一切的仍旧是你自己。
  
  
  End:
  看一本书不能改变什么。它的价值在于此后你是否开始思考改变,是否学会用不同视角和可能看待自己,阅读是浅显的事,它合上最后一页就被遗弃了,它也是郑重的事,可能你会因此而多思考一点,仅此一点,阅读便是比太多的可视资源更可靠。此之为结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看别人评论此书更像教材,完全的赞同,重点都加粗框出来了。踢出例子,摘录中心思想。。。
  意志力实际上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它们协同努力,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觉得锻炼太累了,或是没有时间锻炼,那么就将锻炼当做恢复体能和意志力的方法。
  意志力是生理本能,它和压力一样,通过不断进化,来保证我们不受自身伤害。
  有的时候,我们最强的动力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也不是我们觉得“应该是”的那样,如果你正在通过改变行为来取悦别人,或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我想要”的力量能然你坚持下去。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自控力用的太多会疲惫,但坚持训练能增加自控力。
  不要把支持目标的行为误认为是目标本身。不是说你做了一件和你目标一致的事情,你就不会再面临危险了。
  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于诱惑,摆脱罪恶感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在面临诱惑的时候,你要让更理智的自己说话,战胜放纵自我的念头。
  当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为了能更好的自控,我们需要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我们需要原谅曾经的失败,不要把它们作为屈服或放弃的借口。想要增强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
  想获得一个冷静明智的头脑,我们就需要在所有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如果10分钟后你仍旧想要,你就可以拥有它,但在10分钟之内,你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以此抵御诱惑。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创造一直物理上或视觉上的距离。
  我们无法明确的预知未来,这为我们带来了诱惑,让我们拖延着不做某些事。
  当你面对别人的目标时,增强免疫系统的最近途径就是:在每天刚开始的时候花几分钟想想最近的目标,想想你怎么会受到诱惑,想要改变自己的的目标。这就像疫苗一样,能保护你不受别人的感染,回想自己的目标能强化这个目标,避免感染他人的目标。
  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当你产生不快的想法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然后专注于呼吸,想象这些想法像浮云一样逐渐淡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我自认为是个没有什么中奖运的人,所以在豆瓣上中了一本书,也许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撞的不算小的大运。一看书名:自控力。冥冥之中宿命感翩然而至,如同当头一棒击中某穴要害处,五味杂陈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么,太了(了解)我了!他怎么会知道我减肥只是在意念中默念成经,工作室一直都是在冲动之后的几笔几画不了了之,几本书的书签永恒停在几分之几的页面上,马拉松跟我的出场不到10次的NB一起横在我也不清楚的地方,以及。。。。。。组合成了我的生活。
      时间倒回在我拿到《自控力》的一刻, “我中奖啦!”多巴胺大量分泌,完成了整个好消息在脑部的反应过程。还没有看此书似乎就看完在即,书里的一句话太适合描述当时的我,或者说一贯的我:为什么要把渴望当幸福,也就是说把到手的新书在未来某个时间看完当成了一种奖励,容许自己偷懒暂时不看。可收到消息书到手,书评必须有一篇,于是多巴胺分泌减退,杏仁核开始起了焦虑的作用。为了缓解焦虑带来的各种压抑、紧张、不舒服的感觉,“所有的事,明天做”这一信条早已是习得性的了。就这样从《自控力》拿到手的兴奋,再喜悦,然后平静,没多久焦虑,最后似乎这件事情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又要变成众多“死账”在我生活的账簿中。
      直到一个月后一条豆油吹开了这笔账上的尘灰。“亲,要交书评了哦,国庆放假前交稿!谢谢。”自制力缺失但又不忍让陌生人失望的复杂心态开始驱使,又开始焦虑,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焦虑了。平时各种借口当下也失去了说服力,上交书评不是“我不要”“我想要”而是“我必须要”的事情了。在放假前某个偷闲的上班空档,我写下了这篇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自控力缺失案例,以身为模证明DEAD LINE这对我是多麽有帮助(可平时是对DL嗤之以鼻的贯彻者,讽刺!),自控力这本书我估计还是要多看一遍,客观的不带情绪起伏的。因为这里面所教授的方法其实就是多少改变你的习惯,习惯没有好坏,只有是不是配合你的目标。
      自控力多多少少也是一种人工痕迹,不求别的,但求可以稍微挽救我的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死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
  2012.9.27
  今天看了第四章,感触很深啊
  总想着明天的自己会做到什么什么,在列计划时也会带来错误的满足感,给大脑一个在当下犒劳自己的理由,这样的理由多了,总会有屈服的时候,这真的是个问题。一定要给自己植入这样的信念,就是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没有什么不一样。
  =====================================================
  2012.10.08
  过了一个颓废的中秋,原因是撒谎,恐惧而造成的拖延。
  看了第五章,这本书总能让我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爱玩游戏,只要一旦开始玩,我就很难停下来,即使同学都已经玩不动了,因为我总是期待下一盘会带来令人兴奋的过程,可能这种欲望比别人还强。
  也有过一段戒掉游戏的日子,但那段时间似乎效率也并不怎么的高,因为没有了欲望,于是,贪睡。
  书中说由于多巴胺,我们总是错把欲望(或者说是期待中的奖励)当做快乐。有时候,欲望确实是和快乐一致的,比如当我看了一下午书的时候。我总是很期待自己看一下午的书,自己想看的书,而当我真正做到的时候,我确实能从心底里感受到那一份的喜悦。
  书中只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有这样一个奖励系统,它会刺激我们做一些我们认为能够带来快乐的事情(虽然事实上并不一定能),让我们产生欲望,这是导致失控的原因。而如果了没有这个奖励系统,我们则会对生活毫无兴趣。
  我们可以去体验每一件让我们有欲望的事情,让做这件事过程中产生的每一种感觉慢慢地流过我们的心,找到并记住那些真正美好的感觉,我相信,这样找出来的,是我们真正喜爱的事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之前读书都是力求很快,在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就答应要写书评,所以读的很慢。
  关于本书的书评,还是推荐大家一定要看豆芽写的这篇: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511326/
  
  关于所有意志力方面的书,我觉得在开始之前都要先介绍我们为什么没有意志力,本书也不例外,在导言部分就已经告诉读者:为了做到成功自控,我们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所有的改变开始之前都是先要认识自己,在开始自控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自己的状况,认识到自己在自控方面哪些地方还做的不足。
  
  本书作者首先要求我们的是,要分清楚“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当我们分清楚这三种力量之后,去协同努力,然后变成更好的自己。
  
  作者觉得所有人生来都是自控力弱的,关键是后天的克制与锻炼,所以通过锻炼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自控力告诉我们,问题出在沃恩自己身上,是我们的思想、欲望、情绪个冲动出了问题。
  
  自控力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足够的休息对我们抵制诱惑有很好的作用,并且做到劳逸结合对提升自制力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作者在书中指出: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一样,会消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大患病的概率。
  
  书中提供看很多意志力实验,可以通过自我的实验区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建议大家多去尝试下。
  
  但书中充满着大量的实验内容,多半会让我们觉得觉的无趣,这也许是本书的一个不足之处。
  
  我觉得豆芽那篇书评已经吧书的内容写的足够了,所以就不在多写了。
  
  如果你在读这本书,一定要多去锻炼,这样才是提升自控力最好的方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去读的书,其实书里面的内容并不那么难以理解,许多的实验穿插在作者所阐述的理论中,让我可以更加透彻的读懂作者理解与认知下的“自控力”。至于说要静下心,是因为我认为这本书在读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去思考,理解。
  我没有那个耐心真正的用10周时间去践行作者的理论。关于这一点,让我觉得很不堪。更加不堪的是,这本书在我读到一半的时候竟然被放下了一段时间,从而没有能够依照我原本的计划将它以我自己的方式归纳成为一个体系。比这些更更更加不堪的是我一直以来说要学习的英语眼看就要考试了,一直也没有学起来过。
  在我看来,自控力最终要部分还是在于“自”。虽然作者在后面的章节中也阐述了社会因素对于自控力的影响,但在我看来,这也只能说明社会环境确实对人的意志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并不能说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接受而放弃长期(也可能是短期)以来的坚持。
  本书用的最多的案例或者阐述的最多的理论都是关于减肥。没错,减肥这件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注定要为其奋斗一生的。年轻时候为了漂亮,老了为健康。不仅仅是女生,就连男生也乐此不疲的与之抗争。我就认识几个一直在努力减肥的男生,并且他们走平稳的走在一条虽然不平坦但是正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本人也刚刚经历过痛苦的减肥生活,并且还是小基数减肥(我相信对减肥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明白这有多难)个中悲凉自然不言而喻,结合我自身情况,我更加鼓励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自我检测,内容是本书的开篇说到三种心里活动——“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我认为,清楚地认识到这三种心理活动这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对认识自我也很有帮助。记得我减肥的时候,还没有看到这本书,那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减肥”,“我不能吃很多零食,甜食,不能暴饮暴食”,“我想要在姐妹的婚礼上做一个漂亮的伴娘,不能丢她的脸。”。对,就是这么不经意间,我亲身体会到了作者所极力推崇的意志力的这三要素。减肥期间,我吃的很少,并且丢掉了一直都被我喻为生命第一要义的饼干,每天早晨起来都会锻炼腹部还有举5磅的哑铃。(当然现在会有些嘴馋,但是锻炼还一直持续着,甚至已经到了早晨起来不运动会觉得没有睡醒过的程度。)有时候和朋友聚会,桌上摆了丰盛的一大堆菜,我可以一口不碰,现在看来我觉得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需要控制的是食欲,需要得到的减重,要做的是不吃。或者说,我认为,清楚认识到“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其实就是给意志一个“力”。
  减肥期间正好碰上我的生日,我好朋友生日等一系列活动,难免会有大吃一顿的情况出现。通常饱餐一顿之后我都会有深深的罪恶感,甚至产生了放弃减肥的念头(这点,书中也有提到过相类似的情况),而作者在书中的观点我理解为“罪恶感可以有,也必须有。重要的是你罪恶的根源是饱餐一顿还是放弃减肥”。要知道,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他直接关系到在既定时间是否可以达成目标。所以其实罪恶感也正是一种自我认知和反省的结果,他带给我们的可以使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当消极情绪占主导的时候,放弃便成为最终的结果;但当积极情绪占主导时,这种情绪可以变成一种力量,就像我前述的意志一个“力”。
  还有之前我说过的社会因素,我的朋友会在我坚决不吃的时候对我说“吃一点吧,就一点没事的!”“你尝尝,特别好吃!”诸如此类的话,是的,他们就是那些该死的社会因素。我很感谢他们,对我一次次的进行意志力的考验,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你周边的人的言论确实会影响到你,而且还很强烈,但这正是考验自控力的时刻。你坚持了那么久,或者说你已经培养了自控力那么久,现在正是对你进行一个阶段性测试。这是不能避免的,就像你上学的时候并不情愿参加的那些令人作呕的阶段性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我的高中还有第三次,甚至更多)。你不可能不参加考试,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平时努力学习。社会因素是一种客观因素,无法避免,所以当他影响到我们的时候,自身主观因素才是对抗他的第一利器。
  在自控阶段难免对有许许多多的压力,如果一直绷得很紧,就会让压力不断不断地累积,成为心里负担从而开始对抗自制力。道理很简单,就是——累了。心和大脑都累了。这时候想放松一下,所以直接导致了失败。作者在书中说到了放松的定义——不是放,而是松。是在理智驱动下的松。我觉得这个甚至重要过控制,因为一旦过于放松,必然导致失败,那么一切又要从零开始。真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节食减肥的人都知道,放弃之后的暴饮暴食很轻易就让体重飙升,这么说起来,这简直比从零开始还恐怖。这就相当于挖了一个大坑,如果想盖房子就要先填平这个大坑一样的累。你看,我又说到了“累”。所以千万不要过于紧逼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对自我控制来说,比什么都关键。
  以上说了那么多,我只是想说明在我看来,自控力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自”。减肥,减掉的是自己的脂肪;理财,挣的是给自己花的钱;甚至于未来的成功,也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所以,别人的努力对你来说都是虚的。没有必要再次复述作者的科学理论,我想,作者的初衷也是希望藉由他的理论结合每个人自身情况,通过自制力的培养达成每个人希望达成的目标。
  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无力改变社会,只能努力改变自己。如不然,我想,也没有那么多人去推崇这门课程,去阅读这本书吧!
  最后,我希望可以真正的用10周时间改变自己。也祝所有和我有同样想法的朋友目标达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中应该没有一天读完一本书的经历,今天是例外。书非借不能读也,还真没说错。
  上午上网络营销课时,看到同学桌上的那本《自控力》,由于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简介,有点兴趣,于是便借了过来。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没向以前那样随便翻翻就还了回去,可能是想挑战下自己吧。直到下课,读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便向同学延迟到晚上上课再归还。心里大概是有点底,下午不上网应该是可以读完的,但是还是有点压力,因为没这种成功的经历。就像这本书里说的,读自己买的书,会不自觉地向明天赊账。
  结果很满意的提早完成了任务,得益与在《超级快速阅读》里学到的方法。事实上,速度提高了后反而加深了我的理解,也再次梳理了我的知识框架。大部分的内容都在别的书上看到过,有些记得不太清楚的内容也把原书重新翻出来复习了一下。不仅加深了自己的印象和理解,最后读完还列出了一张延伸阅读的清单。
  稍微说了这本书。作者把前额皮质分成了三个部分:“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想要什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大脑边缘系统,我一直都很喜欢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的比喻。其次,就是第五章,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当幸福(P27)里提到的气味营销学,让我想起了Dunkin’ Donuts在韩国的广告创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http://www.marketing-life.cn/?p=3997)。这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两个部分。另外,P106里描述的“光环效应”有点类似“锚定效应”,例如去中西餐厅用餐,先点了一杯饮料。服务员问:“先生,请问您是要中杯的还是小杯的呢?”,解决的办法:“我要小杯的”。最后,托儿所罚款而增加了迟到的概率让我想起了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里的分析。“不迟到”本来就是一种道德义务,罚款就变成了花钱买时间,所以可以更加理所当然的迟到。索玛方块的实验也证明了金钱可以驱逐内在动机。差点忘记了,书中说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可能有人不理解,我觉得可以看下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科学证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最佳配比是3:1.
  只是,我之后读的大部分书估计也需要自己买,一是读书的朋友不多,二是图书馆好书太少,怎么办呢?除了保持今次这种“高速公路效应”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没有的话就不要停,加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本书内容涉及到了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虽然我不喜欢书的封面设计和内容编排,但里面干货还是有的。
  
  第3章提到自控力与血糖变化方向有关,并举出了苏打水实验的例子,这样的话,零度可口可乐也是同样的,喝的越多,就越容易暴饮暴食。作者推荐的是低血糖饮食,维持血糖稳定,而不是刻意去降低血糖。
  
  第4章,我觉得是全书干货最多的章节。首先提出了“道德许可效应”,书中将其分为了两种:其一,做了“好事”后,允许自己做一点“坏事”;其二,因为没做“更坏的事”,而允许自己做一点“坏事”。最后给出总结,当我们从道德的角度思考自己面对的意志力挑战时,我们就失去饿了自我判断能力。
  
  将行为和目标分开。作者举了个待办事项的例子,恰好我自己也用GTD。列出将要做的事情让人如释重负,但实际上这些事你一件也没有做。作者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把需要做的事当成了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这会给我们错误的满足感。
  
  本章还提到了向未来赊账,因为今天的放纵,人们总是给未来定下更高的目标来补偿,而这个未来目标往往都是落空的。解决方法是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那种行为。这样就无法将明天赊账了。同时这点也适用于拖延心理学。
  
  作者还利用环保话题来说明光环效应,关于这点还有个现实例子,前美国总统候选人阿尔·戈尔一方面提倡环保并警告全球变暖,另一方面自己却经常乘坐私人飞机。
  
  本书第6章提出了自我谅解的说法。很多人在屈服自己的欲望后会自我批评,自我厌恶。但作者指出这种做法只会使我们更深的陷入泥潭。导致更多堕落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
  
  第9章叫做“别读这章”。查了一下英文版目录,这章标题原文是inner acceptance improves outer control - attempts to fight instincts and desires ironically make them worse
  很明显,“别读这章”这标题根本就是在瞎译,估计译者是想以别读这章这话为诱饵,运用反弹效应,使读者无论如何都想读这章。但这明显已经超出原作者的本意了,也有失信达雅的标准,在这种地方耍“小聪明”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这章说明了反弹效应,即越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抗诱惑,受到的不良影响越大。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法有2种:1,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同时也要记住,不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即使不试着控制自己的思维,也要控制自己的行为。2,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如果你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你就可以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最后的最后提3点:
  
  1,必须吐槽一下封面设计,白底红字,像大字报一样。中间还弄了个冰淇淋,以挑战看客的自控力,只是这种意图太露骨。本书的封面给人第一印象就像是粗造滥制的地摊书,可以说是封面糟蹋内容了。
  
  2,本书的作者Kelly McGonigal是个美女,个人网站上有照片 http://kellymcgonigal.com/
  
  3,在第1章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作者写到:“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的关键,在于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整本书的总结。但很奇怪,这样总结性的一句话竟然没被重点提出来,也没在封面和封底的促销语中出现,既然这样,我就借用这句话来作为本篇书评的标题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把《自控力》这本书读了又读,而后又如手机和钥匙扣一样放到我每天随身的手提包里,那些坐车或等车等间隙时间,我会不自觉地拿出来,随意地翻翻。
  
  就在今天整理包的时候,忽然我发现,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它都有了一种依恋。这种发现令我很讶异,以前也曾经有在包包里放一本书的习惯,虽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书获此殊荣,但是只不过那时候多是一部我喜欢的某位诗人的诗集或者文集,不知道是我的喜好发生了改变,还是对自己的把握对自己的了解以及认识出现了问题,总之那种期待着心理学学科的专业性书籍,能够给自己以辅导和帮助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强烈。
  
  其实如我一样每天都被强而有力的自控力驱使着心甘情愿地沉于生活,又时常对自己越来越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之方方面面心存怀疑感到匪夷所思的现代人很多很多,但是如何使自己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如何使自己的自控具备一定的策略性始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针对这样的问题以及现实,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 Ph.D.)为我们做出的这样的诊疗建议。那就是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地“了解影响自控的生理学基础、心理陷阱和各种社会因素。”然后在了解和充分认识它们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或多个如“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和“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的结果,在完成了如此的自我认知的审视以及判断的基础之上,再系统地学习一下她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热门课程——“意志力科学”就完全OK了。
  
  我对她这样的预设有点怀疑,甚至我还非常审慎地研读了她在《自控力》一书中着重阐述的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自控力对当事者的影响和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等章节,不过,麦格尼格尔结合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似乎还是改变了我对于意志力和自控力的许多认识,首先就是自控力与意志力的关系,再就是自控力之于心理和生理的自我施压等关系,作者透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意志力实验,从抵制诱惑、自控力的极限、容忍罪恶、渴望以及幸福、情绪低落等方面,分析了意志力对于自控力的影响,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分别给予深入的剖析和权威性的建议。
  
  其实提升意志力也好,放纵自控力也罢,自控的策略始终有助于人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寻找精神之乡还是物质之乡的路上,都是充满荆棘的,而我们彼时所选择的怎样面对和逾越那些荆棘的态度和策略已经完全决定了逾越它的难易程度的各种可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21 14:59:45 | 只看该作者
    有这么一个朋友,打心底里羡慕他。他并非有钱有名。羡慕的是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他自我管理的方式。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个月阅读几本有意义的书,看几部不错的电影。即使工作了也坚持每周去几次图书馆自习。坚持闲下来就跑步,游泳,做些有氧运动。一切会让我感到压力的事情在他看来如此轻松。我承认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且能看到如此往后我们差距会越来越大。不出所料,他很快得到了升职的机会,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计划当中。生活始终安排的井井有条,他才是生活的大赢家。为什么讲这么一个人,因为在遇到他以后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我相信存在着这么一类人,他总是由于拖延把自己搞的焦头烂额,留下了一堆需要处理但是又不想立马开工的工作;嚷着要减肥却一直没有什么措施,或者已经有措施却没有坚持下去,直到再次站在电子秤上时又一遍怀疑秤是不是坏了;控制不住自己面对着电脑,可怕的是你忙了一个上午其实什么都没做,更可怕的是你只是不停的刷了F5。这就是“你”。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认为只是偶尔控制不住你自己的行为。之所以要提到这么一类人,因为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比起之前的那个朋友,我想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好了,你可以阅读此书了,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很好的解释。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连着三天,或者四天还是五天没有背英语单词了。之所以记不清究竟是多少天了,因为被一种叫“选择性遗忘”的理由来逃避自我纠结。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你已经不想去思考自己究竟有多少事情是一拖再拖的了,当然,到最后你还是要硬着头皮不得不做直面的勇士。
     因为一度受不了自己的拖延,尝试各种方法。列清单,写规划,看有关拖延方面的心理学书,内心的煎熬始终无法躲避,就差没去找心理医生谈谈这个问题,最后依旧还是力不从心。总是自嘲已是拖延症晚期患者,所以初抱此书时好似看到一剂救命良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但凡寄希望于他物他人者其实一开始就放弃了自控的权利与义务。
    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良药倒不如说是医生给你的诊断书,让你从根源找到病灶。以前我们总在寻找改正提高自制力的方法却忽视了我们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这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甚至经济学的课程,它完全可以针对你的问题给你很好的解释。本书作者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暂且不论这门课程是否真的能够改变你的一生,我倒相信较好的自控力真的可以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生活。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曾经一直以为自控力不足紧紧只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这本书读完后才新奇的发现,原来自控力不足与生理学也有一定的关联。于是,我开始剖析过往的生活习惯。
  我总是熬夜,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时。给自己解释说是睡不着,其实身体已经很疲惫了,可是手就是忍不住的刷屏或者刷手机。第二天醒来时我开始掐指算我睡了多久。不足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让我在新的一天的开始之时就充满了罪恶感。以后不能再这样了,这样我会向心脏猝死的年轻一族又靠近一步。新的一夜又来临之时,早上说的话又都见鬼去了。我猜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看到这里的你也一定有同感。长久的睡眠不足导致身体和大脑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储备能量的重要方式,然而自控力是需要消耗一定的脑力,所以后果可想而知。
    又好比,在书里了解了多巴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多巴胺让我们产生渴望,欲望。过度的压力会让我们产生应急反应,会让我们释放压力荷尔蒙,同样会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度,最终导致诱惑更具有诱惑力。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压力大时会想做一些平时我们本可以抵御的事情。好吧,多吃一块巧克力,巧克力可以缓解压力。好吧,再逛逛淘宝,又忍不住下了一单。
    当然,这些都归咎于一个很好的理由。我们仅仅只是为了缓解压力。等到你冷静下来后,你又会陷入新一轮的压力与自责。看到了吧,这就是陷阱。
    大多数闲暇时间,自己更像是自寻电击感受刺激的小白鼠一样,不竭地追求着渴望的快乐,其实追求的并非是“快乐”,而是追逐快乐中的渴望,而是体内的多巴胺让自己停不下电击鼠标的手。打开邮箱,我们渴望新邮件,刷新,我们渴望下一秒收到一些惊喜。于是我们一点点被渴望所侵蚀。由此可见,我们并非只是与心理做斗争,生理因素也是我们的敌人。
    
    对于作者所说的锻炼是提高自控力的良药,我表示深受其益。一段时间,我试图用慢跑来缓解压力。好吧,说白了,我是为了减肥。可是坚持一段时间的慢跑训练后,我发现了其中深藏的奥秘。那就是慢跑之于我,更多的是一场“心理锻炼”。记得看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中,他描述了自己跑步时的心理感受。我也开始关注慢跑时自己的情绪变化。在一次次呼吸中,更加坚定一些决定。全身放松的感觉以及在跑道上不停的追逐让自己变得更理智。
    这本书同时指出了大多数人一直存在的误区。“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这是一反我往常的思考模式。可事实就是如此,我们要学着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因自控力缺失犯下的错,将因此引发的压力降到最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避免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发生——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总有给我惊喜,让我诧异的地方。
    自古以来,我们说非黑即白。黑与白代表事物的两端。如此也有了性善论与性恶论之说。可是为什么说的如此绝对呢?一个人有了邪念,我们便说他恶。由此以来当自己有了邪念时,会羞愧,精神会受到折磨,更可能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危险境地。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视生活中的黑呢?为什么一定要自欺欺人呢?无论黑与白,我们正视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弄清自己的欲望,时刻记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自救。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
    如书中所说“一边肩头的天使在对你轻声呢喃,另一边肩头的魔鬼则不断的压迫你。”你要做的便是,直视了解他们,且掠为己用。看似与宗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无论你对与错,时常自省。认清你所犯下的过错。直视它,才会让你下一次犯错前有心理准备去抵御。书中给出了一些类似“恐惧管理”“延时十分钟”等自我管理方法还是比较有实际意义的。
    我们早已习惯了向明天赊账,总以为未来的自己可以改掉今日的恶习,把赌注都压在了明天。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确定呢?怎样才是真实的你呢?可能放下这本书,日子还是浑浑噩噩过下去,依旧是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依旧秉承及时行乐的一贯作风。别怕,暂且是看不出什么的,那就再过些年吧。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你且看你。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7 13:20 , Processed in 0.0793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