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由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还没读完这本书就迫不及待想倾诉读后感,这是在我的阅读史上很少见的。不算是个细致的读者,此间多次分析帕蒂的内心,她的成长模式融入她的生活,她对待情感的模式已经被她内心的枷锁禁锢,以至她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惯用了思维先入为主的模式。旁观者一眼能看清的东西,当局者有时候需要很多年才明白,但纵使如此,旁观者又怎可读出主人公心中那些暗藏的小澎湃!和主人公相似的成长经历,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这些年在那些人和事上反反复复的纠葛,这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于我而言,这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故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濒临灭绝的现实主义
  
  在《自由》这部六百页大部头的最后,印有作者弗兰岑的一句话:“我唯一不会谈论的问题便是自由,对读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考验。我希望你们在读完后能抽出五分钟来想一想:这本书为什么叫‘自由’。”这其中,反叛、乃至挑衅的意味是鲜明的,在经历了艰难的阅读之后,我们依然无法回避这个举重若轻的质问。
  其实,我们也大可以给弗兰岑贴上某种反叛和孤绝的标签。他对奥普拉·温弗瑞的拒绝和其他种种我们眼中的怪癖早已经成为典故,而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呈现出来的将近五十万字的《纠正》和《自由》,无疑显示出一种笨拙、沉重而老派的作风。无论是在评论家、作家,还是在读者眼中,现实主义都意味着一脉更加久远的传统,我们熟悉的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层出不穷、不断更新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在“自由”早已成为主流价值观,为我们所习焉不察时,弗兰岑力求以一部小说(《自由》的副标题即为“一部小说”)展开正面强攻,撬动我们关于自由的反思和追问。
  面对弗兰岑这个稍显异样的存在,我们的消费时代和流行文化依然能够颇为艰难,但却最终一如既往地将其收编和吞咽。《时代》杂志给他献上“伟大作家”的花环,弗兰岑也终于成为了奥普拉节目的嘉宾,而《自由》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全美畅销作品,它的反叛和异样似乎恰恰成其为最大的商业价值。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认为慎重对待弗兰岑的质问才显得至关重要。一反常态的创作手法,厚重的篇幅,皆是为了提示“自由”一词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其间的张力,而错过这些则意味着一种遗憾和对作者的辜负。
  
  民主制下的嫉妒心
  
  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在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考察之中,慎重而睿智地提出了民主制下的嫉妒心这一命题,“不可否认,民主制度使人们心中的嫉妒感情发展到了最高点。这与其说是因为民主制度给每个人提供了使自己与他人拉平的手段,不如说是因为人们总是觉得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这些手段。民主制度唤醒和怂恿了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要求平等的激情。这种完全的平等,总是在人们以为得到它的瞬间,便从他们的手中溜走和消逝了”。而追求平等,无疑是以身心自由为前提的。
  这种嫉妒心和求胜心在小说主人公帕蒂那里得到了再清楚不过的展现。在家中缺乏关注和关爱的帕蒂,将从事篮球作为使自己出类拔萃的诉求和对父母一种无言的抗争;而在膝盖意外受伤后,她则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只是为了做一个比她母亲更出色的家庭主妇,克服她所认为的母亲的种种缺点。她在自己的自传中多次剖明心迹,承认自己具有强大的好胜心;而在这种好胜心的背后,则深深埋藏着她的不甘和屈辱,“本是个明星和斗士的她,却被困在家庭主妇的生活中,她认为她应该为此得到补偿”。嫉妒和好胜心裹挟着帕蒂,她和自己的兄妹竞争谁的表现更出色,和父母竞争谁组建了更优秀的家庭,和康妮争夺自己的儿子乔伊,甚至嫉妒丈夫沃尔特无条件的得到理查德的爱……
  而如果我们再将目光调整得开阔一些,便会发现嫉妒和竞争关系其实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心怀不满、不甘落后。
  沃尔特和理查德,大学舍友和长期的朋友,他们之间也一直存在互相竞争和奋力追赶的微妙关系,而这种竞争和好胜的欲望在沃尔特那里表现得尤为强烈。在理查德的音乐专辑《无名湖》大获成功后,沃尔特行动的转向堪称怀有好胜心者的绝佳样本,“于是,沃尔特变得争强好胜。他曾经被诱使着相信自己才是两人中的大哥,但现在理查德再次纠正了这一想法。理查德或许私下里棋下得不怎么样,也无法和女人保持长期的感情关系,且算不得一个好公民,但他却因为他的坚持不懈、他的目标明确和他那出色的新歌获得了公众的喜爱和敬仰。这使沃尔特突然开始痛恨他的大宅、他的庭院、他倾注了如此多时间和精力的小小的明尼苏达股;他把自己的成就贬得分文不值,令帕蒂感到震惊”。
  自由,赋予了人们自主行动、追求个性的权利,谁也不能被另一个人决定、妨碍和干扰。而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推崇促进竞争的自由市场,则构成了自由主义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一章的标题就直截了当的命名为“自由市场促进竞争”。
  自由是竞争的导源。在自由和竞争的关系中,存在一个自身不断加强的恶性循环过程。自由的个体在竞争的路上一路狂飙,又因为有道义和权利为支撑,而愈发理直气壮一往无前。正如小说中借沃尔特之口所表述的那样,“而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紧抓住你的自由不放。……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践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践的自由”。
  
  自由的同质体
  
  弗兰岑不仅讲述了一个有关嫉妒心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一个悲剧的故事。自由的竞争关系能够带来对道德的败坏,小说中展现的帕蒂的出轨、家庭亲情的淡漠和疏离、经济活动中的残酷和不人道,皆是生发于自由理念下的竞争关系。
  不过,暂时放下这些宏大的层面不论,对一直求胜心切自视甚高的个人来说,自由竞争所带来的最大悲哀,是猛然惊醒发现自己的平庸,是明白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自己其实仍然或者一直未能挣脱平庸的牢网。
  弗兰岑在小说中,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点,这无异于对自由幻梦的一记猛击。好胜心切的帕蒂和沃尔特,结局悲惨而落魄。帕蒂几乎落得众叛亲离的地步,深陷抑郁的深渊,成日借酒消愁;沃尔特受到理查德刺激,期待能在环境保护方面干一番大项目,遭遇巨大失败后回归到他多年前的职业,重新成为自然保护协会的管理员。
  就像一直在追寻独立的乔伊所表述的,“这不是他本以为他是的那种人,也不是如果能够自由选择,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也如沃尔特的父亲埃纳尔所展现的,“在这里,一个儿子仍然可以想象他自己是特殊的。但是,这种特殊感最受不了的就是其他同样自觉特殊的人的存在。埃纳尔用他那与生俱来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劳动成就了一定程度的富裕和独立,但这两样都不是那么充足,之后,他就成为愤怒和失望的研究样本”。这种相似性,在代际之间依然存在,父亲临终前依然表现出来的对周遭事物带有的愚蠢的嘲笑口吻,使帕蒂意识到自己和父亲是多么相似,并顿悟了乔伊对自己厌恶和逃避的缘由,因为这不正是和自己如何对待父母一样的道理吗。
  在这种追求不凡却最终坠入平庸的历程中,心灵受到磨难,而德性则被败坏。强烈的好胜心,是一种逐万物而不返的姿态,而当一切落空,仅存陈年的自哀自怜。就像帕蒂所感受的那样,她用她的自怜搞砸了一切,“她的自怜从何而来?这过度的自怜?几乎无论按什么标准来衡量,她的生活都是非常舒适的。她可以用她每一天的每一时刻去探索更像样、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但在她所有的选择中,在她全然的自由中,她所找到的似乎只是更多的痛苦。自述人几乎要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她因为过得如此自由而可怜她自己”。
  这个自由的悖论其实深藏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中。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观念,意味着破除以往神权、王权和特权观念对人的束缚和羁绊,而倾向于将社会中的人处理成独立自足的同质体。因为唯有这种同质体,才能保证每个人拥有相同的自由权利。而恰恰是这些自由的同质体,注定了这种悲剧性的、普遍意味的相似。
  
  “强迫他自由”
  
  考虑个人的自由权利时,不得不注意自由的界限,严复在翻译密尔的《论自由》时,将其译为“群己权界论”,可谓深谙个中精髓。政治学者伯林在总结以往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区分了两种自由观念,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指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本应该去做的事不受他人阻碍、制约的自由;后者意味着不仅没有外在干预,更意味着以某种方式行为的权力或能力,强调人应该是自主的,排除非理性欲望。
  正是积极自由的观念,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所谓的“国家意志”“权威观点”“集体观点”等可能取代人关于自主的自由判断,成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自主、是否代表了真实自我的标准,而消极自由下的行动和思想,却被斥为不自主的、非理性的、没有代表真实自我的。积极自由给压迫、强迫提供了可趁之机。激进的人民主权论者卢梭曾提出了带有“强迫自由”意涵的观点,引起了无论是自由主义学者密尔还是保守主义学者柏克的一致批评。
  弗兰岑在小说中,也思考了这种自由观的越界。正如我将在下文分析的,这一方面表现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另一方面表现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
  《自由》中的悲剧意味,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由观念对传统家庭的败坏来展现的。已经分析过的相似性,再一次明确的显示,帕蒂的父母和帕蒂自身,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都带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他们唯恐力有未逮,将自己的意志和观点完全地灌输到子女中;在培养过程中,也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倾向,力图为子女包办一切而不留下任何余地。“她(即帕蒂的母亲乔伊斯)需要觉得自己非同一般,而嫁入爱默生家加固了她的这一感觉,当她开始生育孩子,她需要觉得她的孩子也非同一般,唯有这样才能弥补她内心的某种欠缺。……多年来乔伊斯一直传递着这些信息,一直纵容她的孩子们的生活被它们扭曲……”。扭曲的生活包括帕蒂过分独立的性格,和她弟弟妹妹一无所成的人生。帕蒂抚养乔伊时,则总是与他毫无保留的分享秘密,试图营造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密感;总之,她对乔伊的爱过了头。如此对待乔伊的方式,引起了他的强烈反弹,以致于不惜搬出家庭,并在余下的一生中和帕蒂的交流都是尴尬的。
  这种对自由观的过分信奉,却最终走向了自由的反面。所谓“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的确引人深思。
  
  新保守主义的道德困境
  
  弗兰岑的小说中也渗透了相当了政治内容,可以认为弗兰岑未曾回避对政治的思考,其中构成重要背景的政治事件当属美军入侵伊拉克。这一事件,深刻体现了作为美国对外关系意识形态指导的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新保守主义虽然冠以保守之名,但在思想资源上却对传统的自由主义观点多有借鉴,其保守特性主要反映在文化层面和对外关系层面。与新自由主义者力图建立一个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国际社会不同,新保守主义者否认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因而冀求以美国所代表的文化、以美国的政治军事力量,领导国际社会、重塑国际秩序、匡范世界道德。
  乔伊的朋友乔纳森的父亲,“是一家智囊机构的发起人和声名显赫的主席,这家机构致力于提倡单方面运用美国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让世界变得更加自由和安全”。正是因为否认多元的文化观和自由观,难以容忍别人有权利持有错误的逻辑,乔纳森的父亲认为,“自由就是气得人屁眼疼。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努力抓住今年秋天被置于我们面前的这个机会。让全国信奉自由的人放弃他们的错误逻辑,开始接受更好的逻辑,无论需要采用什么手段都在所不惜”。
  再一次,我们看到以自由之名,对自由的尊重和保卫演变成对自由的压迫。这也恰恰是新保守主义的悖谬之处,坚持自由的价值,却又放纵对自由的侵犯与破坏。
  在这种思想观念下个人,他们又作何感想?对理查德而言,格莱美音乐奖上的反战言论,在他看来是格外虚伪和单薄,以至于他只能以无端崖之辞来应对对此事的反复追问;对沃尔特而言,当得知他的环保项目和一家伊战的供货商产生关联,他已经颇为愤懑,最终则在公开场合一吐不满和愤怒;对乔伊而言,在伊战中获取不义之财的他,则备受内心煎熬。
  这些均反映了新保守主义面临的道德困境。一方面,新保守主义者自以为占领了道德制高点,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去解放和拯救他者,具有充分的道德合理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新保守主义的对外战略,虽然高举道德的大旗,但往往也与实际经济利益相勾连,同时漠视其他地区的文明成果,以自由之名,却犯下自由最不能容忍的罪行。在这种道德困境中,不仅有一个被撕裂的国家,而且有无数被撕裂的良心。
  
  在故事的最后,沃尔特和帕蒂重修于好,而这分明建立在对诸如宽容、理解、容忍等种种旧道德的回归上。但是,在小说的最好,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副郊区美国人的典型画面,表面上虽然和睦亲善,但彼此仍然心怀不满、暗自较劲。这一幕,和故事开头,和沃尔特与帕蒂曾是一个模范家庭的拉姆齐山地区的社区格局,又是多么相似。
  弗兰岑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和超凡不羁的勇气,试图以一本小说平衡我们对自由的思考,这终究是艰难了些。不过,它依然是如此好看,并给人教益无比。我对这本厚重小说的评介,终归是挂一漏万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一)
  第一次看见弗兰岑是在经济学人上。第二次看到是Amazon的推荐单上。第三次是书店的导购推荐,我不知道是这本书,我推辞说我的书单目前还没排开。于是先标记成“想读”,还说我可能和这本书没什么缘分,一直想看但迟迟未看。早上习惯性的去图书馆溜了一圈,新书推荐扫一眼,赫然的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显然过了好久我再次忘记了这个一点都不具特色的名字,但是一看到弗兰岑,我翻开了,没有臃肿的前言,所以迫使我一翻开就要读下去。希望了解一下这本我四次相遇的书到底为何这么渴望得到我。看了目录,那几个章节的名字让我以为是人类学或是社会学的学术书。可是其实是小说。
       讲的不是什么名人轶闻,也不是什么悲惨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妙语句,也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但是却能莫名的激发起我们心里的同理心。作者没有特别多强调中心思想“自由”,而且故事也看似并不自由。可是字里行间却透出个中人物对自由无时无刻的渴望。Patty在walson 和Richard之间的选择,看似她是自由的,可是她却被对Walson的依赖和对维持完整婚姻的渴望结束了对Richard的眷恋。她几次尝试着逾越朋友与情人的界限,但是Richard只用了一句“请不要挑战我的底线”结束了整场充斥着欲望的戏剧。他尽力使他们的关系像喜剧一样收场,但是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常跨越在一个片段,毋庸置疑,他们还是没有抵挡的过“情欲”这个看似天使的恶魔。他们尝试着去修补这份已经充满创伤的关系(正如Richard组成的“创伤乐队”的名字一样)。他们开始是自由的,堕落后被彼此束缚住。现在,他们想重新获得自由。可是上帝可不想让事情发展的这么简单。他们努力修复着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心。他们远离了彼此,可是却更加牵挂。
       而Walson呢?他并不知情么?他从未怀疑过吗?他真的可以那么大度?作者用了一页的篇幅写当R和W发生了争吵的时候W可以一句话不说。我想这也许并非他缺乏男子气概,而是他成长的环境逼迫他学会容忍一切,学会大度的面对冲突。适时的逃避有时候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作者频繁的强调Richard性生活是怎样的不节制,和他的颓废,但是作者却从来没有把R写成一个失败的人。他过度自由,等于没有自由。他羡慕W能有固定的性伴侣,但是他又控制不住他的生理需求。这种自由是可怕的。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说的那句“自由,是个人尽皆知的悖论”(我也选择它作为了题目)W和R从一开始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个白皙秀气,一个黝黑(像卡扎菲)富有诱惑力。他们互相爱恋,却又互相埋怨,甚至嫉妒。很真实,不虚伪。而Patty呢?正如第一章所说的,她过于温顺。她17岁被强奸,是一个运动员,平庸无奇。0也曾认为爱情是伊甸,美丽无瑕。但是内心的她还是渴望一种魅力十足的生活,因为她带有“纽约乡下富家女的自豪感”。而正是这种特点才会使她碰到R和W这样两极化的男人。
  
  整个故事连贯,让我们一旦开始去阅读就无法停止的连贯性,窒息似的快速冲向结局,而这个结局想必拥有小说始料未及的尊严性。刚刚看到Walson和Richard探讨在华盛顿的Patty的生活,阅览室就要关门了。 to be continued...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属于美国人的书,是一本极其私有化的书。
  
  看其他许多外国小说,总是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不管处于哪种环境,只要是人,有人性之光,就能找到共鸣。
  
  我从未看哪本小说如此没有带入感,整个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折磨人焦虑的过程。里面每个人的乐趣就是自我感觉与众不同,需要特殊的待遇,不断的刺伤其他人,每个人都极其自私自利。除了老好人沃尔特和他的妈妈。
  
  写作的手法有趣,以不同人物的独立视角配合时间推移来写,类似《冰与火之歌》但因为人物有限,每个人篇幅更大,心理独白和思考更长。类似心理医生著作般的心理描写和分析也精彩。
  
  可我就是讨厌里面塑造的每一个人物。
  
  似乎里面每一个人都带着愤怒,不成熟,孩童时期的创伤,极强的自大,自私,极强的自我主义。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觉得恶心。里面的人(典型是帕蒂和乔伊)把自私自利当自由,努力追求的自由,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追求欲望,刺伤别人而不需要背负任何内疚感。她们不断的痛苦,焦虑,烦躁,都因那一丝仅存的良心内疚和极强的自利主义的矛盾碰撞。因此抑郁,叛逆,上演各类看似凄苦的丑剧。
  
  如果有少数角色如此也罢,当一本书里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物都是这样的个性会怎么样?
  
  就是看得很累。
  
  我看得出作者拼命想强调人有多么矛盾。
  
  好在里面的主人公,最后都慢慢变得成熟(都50多岁了),没有再留一个恶心的结局。
  
  美国那个世代的人,我不了解。难道书中描写的那种自大,叛逆,自私,自以为自己是世界最特别的人,傲慢,幼稚,就是他们的人生写照以及造成各种矛盾的根源吗?
  
  我想,今日的年轻人,的确更加早熟一些。
  
  这不是给我看的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吧,囫囵吞枣似的把这本厚厚的小说看完
  读完之后,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要透露的信息太多太杂,不是那么好消化的。
  美国社会几百年来所崇尚的自由,在作者眼里,似乎是那么的不靠谱,对渥伦特一家的影响,冲击,从他的父辈到他的后代,都有深刻的影响
  或许应该再静下心来研读一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自由》是乔纳森弗兰岑的最新作品,自2010年末问世便受到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各界人士追捧,被称为“后世得以了解21世纪美国的文学范本”。弗兰岑本人也借此作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并被冠以“伟大的美国作家”之名。那么,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作为一个读者如我,在鼓起勇气翻开这本600多页的大部头前不免在脑海中有此一问。
  
  和弗兰岑上部作品《纠正》一样,本书一上来呈现给读者的仍是一个典型美国中产家庭:温和勤勉的丈夫沃尔特,热情但有些占有欲过剩的妻子帕蒂,成熟稳重的姐姐杰西卡,以及叛逆的弟弟乔伊。当然,这也是一个因种种纠葛而日益分崩离析的家庭。当弗兰岑在头一章以一种旁观者视角对伦德伯格一家进行一番白描式的叙述,并用几近漫画式的戏谑呈现剧中人物种种做为时,你或许会误以为自己在阅读维多利亚时代作家如狄更斯的小说,只是故事场景换到了世纪交汇的美国。不过,随即插入剧情的以女主角帕蒂为叙述人的厚厚“自传”,足以让你明白弗兰岑与传统的“故事叙述者”还是颇有差别,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
  
  当然,虽然有模仿当事人自述的大段插叙,以及不同角色为线索的“多角度叙事”,但本书并没有先锋文学或实验小说似的晦涩。故事整体流畅,细节生动。弗兰岑刻画的美国家庭细致独到,令人犹如亲历,这应该归功于他对书中人物不遗余力的塑造。他笔下的角色并非只为剧情服务的棋子,或是虽有个性但却没有内在发展的静态画片,即使第一章中给人以此种错觉,可作者随后便以不惜令全文架构松散的插叙述说男女主人公的童年、少年及青年时代,甚至回溯以上几代人经历,以阐释书中角色的性格形成。同时他以伦德伯格家为中心,向外层层拓宽,描绘他们生命中邂逅的各色人等,巨细靡遗。可以说,正是这种兼具深度和广度的人物塑造,令得《自由》中的主要角色拥有不可替代的内在灵魂。当你阅读时,你会感觉到这些角色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体会到他们的发展和成长,以及从其身上所体现的真实人性。某种意义上,本书中的人物不是因为剧情需要而被塑造,而是人物的成长与互动塑造了剧情本身。当然,为剧情服务的“功能性角色”也是存在的,如乔伊室友的姐姐詹娜便属典型,但即使是这样的角色也不会让人感到刻板。正是从人物的描摹入手,弗兰岑得以通过不同人等的交错编织出美国家庭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宏大图景。这种手法不似狄更斯,倒与托尔斯泰相类。书中曾出现帕蒂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情节,也许并非偶然。至于如此一来必然导致的冗长篇幅和纷繁信息,也许可以被看做是对读者记忆力和耐心的一种考验吧。
  
  正是在这种由个体延至整体的远景式叙述中,弗兰岑展开了一幅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动画卷,其恢弘之感倒是与书名“自由”颇为相衬。不过,本书并不是对自由的深情赞美与歌颂,而是对其充满了质疑与嘲讽。虽然书中角色也有其政治立场,但这也不过和其成长环境、宗教信仰一样是其一面,而非绝对的标签。即使本书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盛赞,也不能将其单纯看做民主党的政治宣传。书中也没有对自由进行什么哲学意义的探讨,而是通过描绘美国这个“自由国度”之中为自由而痛苦不堪的众生群像,用平凡人的生活经历不断拷问何谓“自由”。自由是什么呢?是像帕蒂那样纵容自己的情感而将生活与家庭弄到一团糟吗?是像她的两个妹妹一样随心所欲,结果始终难以自立吗?是像沃尔特的哥哥米奇一样,自私自利,最后妻离子散,孑然一身吗?是像帕蒂的儿子乔伊那样,为了背叛家庭的权威而刻意追逐本不属于自己的虚幻吗?是像沃尔特的祖父那样,用敌意和刻薄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层层阻隔吗?是像布莱克一样,我行我素,不顾邻里的反对砍光自家院子的树木吗?是像科伊尔马西斯那样,为了追逐中产阶级的梦想,为了拥有自己的越野车、等离子电视而放任环境被日益破坏,让鸟儿失去栖身之地吗?自由之名下,却是无数病态的煎熬:焦躁、抑郁、冷淡、歇斯底里、互相伤害……充斥着整个社会的,是庸俗的理想、虚假的满足、盲目的乐观、横流的物欲,以及无处安放的自由。难怪本书题记中叹息:“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以外的一切。”
  
  早在半个世纪前,英国人类学家约翰高乐就在其剖析美国国民性格的著作《The American People》中指出,美国人对于自由近乎偏执的坚持,并非来自表面那么崇高的说辞,而是源于其对权力的恐惧和忌惮。自美国推翻“父国”英国的统治而自立,这种恐惧便埋藏于美国人性格的深处,并以各种非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本书即使不算高乐著作的当代注解,也堪称是对这种精神烙印至今仍存的一个证明。当帕蒂因为童年的伤害和家庭的冷漠而意图脱离父母的权威,她所做的却是立即陷入一个有着病态占有欲的同室伊莉莎的控制,只为获得一份虚无的安全感;之后她又在感情漩涡中过快建立家庭,为日后的分裂埋下祸根;在儿子乔伊身上投注过多情感,导致母子反目成仇。而乔伊反抗父母权威的方式就是走上与父亲不同的政治立场,并与母亲不喜的邻家女孩康妮“搞上”,然后又为了所谓的自由和成功,去追求那个明显不合适自己的物欲化身詹娜,并将自己陷入一场荒唐的骗局之中。弗兰岑以一种极其刻薄的笔法,将陷于矛盾纠结中的乔伊刻画成一个十足的丑角,奚落之意溢于言表。至于沃尔特和理查德,两人之间的“竞争情结”始终横亘在本应深厚的兄弟情谊之间,“自由市场促进竞争”这一标题本身似乎已经是对自由主义的莫大嘲讽。“自由主义”意味着“自己由自己做主”吗?可在这样的旗号下,人们却在不停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整个地球。难怪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曾说:“自以为自由的人,哪儿都不在”。
  
  面对这样的自由困境,应如何应对?弗兰岑通过书中沃尔特和理查德的经历,给出了两条不同的路。理查德是反抗者的代表,他曾用歌声来抗拒社会的同化,但最终发觉这也不过是商业社会所制造的另一条“口香糖”而已。于是他放逐自我到社会边缘,但这条逃避的路也让他放弃了应有的责任,失去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沃尔特则代表责任者,他的一生几乎贯彻各种责任。他对父亲负责,即使父亲对他刻薄异常;对帕蒂负责,即使她更爱理查德;对家庭负责,即使儿子对他不够恭敬,即使有年轻助手的诱惑;对地球负责,结果为此沦为富人的傀儡和破坏幻境者的帮凶……他的责任感,反而令他成了被妻子背叛的丈夫,成了别人眼里的怪人,令他饱受精神焦虑之苦,甚至濒临崩溃。可见在一个病态社会里,责任之路也一样崎岖难行。何况他的社会主义倾向在意图消除过度自由弊害的同时,是否又会走得太远呢?可惜的是,弗兰岑对此论及甚少。书到最后,沃尔特和帕蒂在经历了伤害与冷漠后重归于好,理查德也开始重新创作音乐,乔伊则放弃了不切实际的迷梦,选择与康妮牵手。相比之前,他们是更加“不自由”了吗?还是说,建立在爱与责任,尊重与信任之上的,才是真正的自由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书中,而是需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领悟。
  
  而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和弗兰岑探讨自由的负面也是令人怀疑的。我们更愿意看到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是挣脱束缚压迫奋而争取的自由,是老大哥的视线下求而不得的自由。与阉人谈论性解放的危害是否为时过早呢?弗兰岑的前一部作品《纠正》在2008年已有译本,至今却依然反响寥寥,似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中国也与美国一样走在物质主义和商品经济的道路上,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对环境的破坏相比美国更是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应该把美国式“自由梦”当做值得效仿追寻的模板?也许本书应该会让我们有所警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中译本:缪梅,610页,499千字,被定义为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而我,刚刚翻完一遍。用“是自由,也不是自由”的主旨来说说这本登上美国时代杂志,被称为“伟 大的”小说。
  
       其实,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内心是释然的,半生的纠缠,终归是落下了帷幕。乔纳森.弗兰岑,真不愧是写故事的高手,好人沃尔特,篮球运动员帕蒂,摇滚歌手理查德,这样三个不相干的人却真真切切的互相爱慕或者叫做“互相仰慕”着。21世纪初的十年,美国,三个人,一个时代,几个相关的家庭,以及如9.11,伊拉克战争的政治事件,还有蔚蓝莺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以及错纵复杂的各个人物的生活细节。如果仅仅用好文笔,好故事,似乎并不能说明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有多么伟大,而恰恰正是他的细腻,字里行间散发着对人性的洞察和思考,得以呈现出各个人物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挣扎,抑郁,纠结的内心状态,一些精妙的名子,不得不使人停下来斟酌,重读,或者拍手称快。
  
       “来这个国家的人,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而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会愈发愤怒地紧抓住你的自由不放。就算抽烟会杀死你,就算你喂不饱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会被疯子们用突击步枪射倒。你可以是个穷人,但有一样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你手上夺走,那就是你拥有想怎么糟蹋你的生活就怎么糟蹋的自由."
  
         是自由,也不是自由。当自由过度,一切是否还和幸福有关......
  
           
        整本书,分五个部分,前后两个章节,分别以邻居的视角来写沃尔特一家的情况,但又截然不同。邻居的视角见证了这个家庭前后的变化,然也正反映了中间那些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乔纳森.弗兰岑,不得不要说说他的细腻做得功夫了得。邻居:前后有很多人,但是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那么清晰的一个社区,那么清晰的社区里住着的每一户人家,当帕蒂一家一家的拜访,一家一家的送上自制的曲奇饼时,读者其实也跟在帕蒂的身后一一的拜访了这些邻居。单身带着一个女儿的邻居卡罗尔,街坊们讨厌的保尔森夫妇,以及喜欢和沃尔特对着干的琳达,等等,每一个,都如此亲近,就好像这些人就在身边,一片喧哗声中,众人登场,但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个性,不落下一人。
  
  
      第二部分《错误已经铸成》 是以帕蒂的视角写的一部自传,交待了三个人物之间的各种羁绊,以及主人公帕蒂由一名篮球运动员,到一名家庭主妇,到出轨,到抑郁,最后酗酒成积。而这份手稿最后落入丈夫手中,后者震惊,愤怒。而谁又记得,在那个三次错误的发生前,主人公帕蒂是如何的熬过那思想斗争的半个下午,自述里说“时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流逝着,今天, 在空耗了无数个下午之后,准确的提出抑郁就是(时间似乎没有尽头却又令人伤感地飞逝,每一秒都满满当当,每个小时却又空无一物)。帕蒂的抑郁绝大部分可能就是因为拥有了太多自由,所以才有了足够的时间随意的践踏自己的自由。
  
     
       第三部分《二00四》开始多方人物先后出场,沃尔特的工作搭档拉丽莎年轻,活力,单方面深爱着沃尔特。叛逆的儿子乔伊以及邻居卡罗尔之女康妮,正直的女儿杰西卡,以及阔别两年的好友理查德因为蔚蓝山基金再次加入沃尔特的生活。而理查德记起来,“痛痛快快地就某个现实问题进行一番讨论是他想念沃尔特的原因之一。”而这些讨论涉及政治,涉及战争,涉及山顶剥离开采,涉及森林复植,涉及蔚蓝莺保护区,涉及环保,涉及人口过盛,涉及选举,涉及战争。关于人口过剩自始至终都是沃尔特关注并且想要做的事情,他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那么在自己的巢穴里遭到乌鸦和流浪猫的捕食是蔚蓝莺数量减少的动力因,而栖息地被分割是其形式因。可是目的因呢?这个目的就是我们面临几乎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那就是这地球上的人太他妈的多了。” “而他们还批评互联网,和电视网---从来没有任何中心,也没有什么共识,只有无究无尽的小小嘈杂声,我们从未坐下来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只有廉价的垃圾信息和无益的盲目发展。所有真实的,可靠的,诚实的东西都正在消失,无论是从知识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只是像台球一样随意反弹跳跃,对恰巧出现的那个最新刺激作出反应供。” 这样深入的谈话在全书中比比皆是。每一个人的语言论点无不反映出这个人物的性情以及主张个性。包括乔伊和室友父亲的对话,一个政治的犹太家庭,双方的谈话也意味悠长。  
  
      至到后来,开始一一展现帕蒂的家庭:有钱的爷爷,爱好公益的律师父亲,参加竟选的政治母亲,无法走上社会,性格怪异活得一塌糊涂的兄弟姐妹。 以及沃尔特的家庭:爷爷,父母,以及两个兄弟各自的生存现状。
  
      这里面,出现人物众多,每一个他们都不能称之为坏人,但他们各自活得都如此痛苦,但痛苦的原因又各不一样。“而那些抗争的主人公,则无不陷入知性与道德的怪圈。沃尔特供职的环保基金以肮脏的权钱交易方式运行,但这确系资金来源所必需;乔伊打工的国防承包商将破铜烂铁卖给政府赚昧心钱,令他备感煎熬;长期在乐坛失意的理查德终于在格莱美奖上扬眉吐气,却看不惯嘉宾反战言论的伪善嘴脸……道德、良心、亲情交织为一个人性选择的修罗场,举手投足处处浸透生命的挣扎却仍徒劳如“弹球游戏里那只单纯对撞击作出反应的弹珠,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然而,就在这声声雷同的“撞击”中,立场截然不同的人却舔舐到彼此处境的雷同:乔伊的困惑仿佛复制了父亲的困惑,而沃尔特终于在两难中选择了沉默,他们像帕蒂那样从消极的“放弃”中获得解脱……至此,这些读来如此熟悉的对位情节的寓意赫然浮现:正是在亲历和认知家族历史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人们重拾了因代沟、误会、背叛,或是其他事由而失落的理解与宽容。
  
  
      第四部分是《错误已经铸成》的序,是沉默的六年。这六年,帕蒂开始觉醒,对大而无当的“自由”的热爱敌不过对“失去一生挚爱”的恐惧,空虚的心灵毕竟不是“自由”能够填满的,最后,帕蒂选择孤注一掷放弃所有,重新唤醒两个过往的甜蜜记忆。最终,回到最初的样子。但经历过人生一番碰撞之后,对自由的苛求有了另一番的释义。就像沃尔特眼中的麻鳽:它们在地面上谦卑而鬼祟,一如它们那泥泞的生存环境,但一旦飞上天空,却高贵而骄傲。
  
       这一切的一段往事,各种人物上演着的美国21世纪十年史,及穿插着的20世纪的回忆史,无不说明生活真的并不美好,但正如文中所说:人们的不幸中含有某种幸福,如果这种不幸恰如其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从最初的阴暗,到中间的有几分想摔书而去,当然不是对作者,而是对书中的女主人公的愤怒,最终我咬牙坚持读到了最后的那一丝光亮。合上书,一个感触:我不得不说作者确实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书名叫做《自由》,可我通篇看到的是个人的狗屁自由是如何伤害爱自己的亲人,而且是爱的越深,则伤的越伤。从帕蒂的父母如何在女儿最需要帮助时,“背叛”了她;从帕蒂如何在挑逗沃尔特沉浸于爱时,又在做梦与沃尔特最好的朋友理查德上床;理查德则在朋友与朋友之妻间走钢丝、、、、、混乱,从亲人之间的关系到人与时代的关系。
  好在最后那个结尾让我从黑洞里爬出来透了口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几十页没有读完,不忍读完。
  自由是一种对人生的全新认识,而这种认识需要太多的勇气。书中没有人是自由的,也没有人不自由,而最自由和最不自由往往就是一线之间。感谢作者写出如此好看的小说,让我们能够更勇敢的去思考生命、寻找自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封面写着“自由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我在选择的关头看到这句话,之前以为,逃避现状去跟随自己的意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自由,原来,在束缚中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我选择了坚持在束缚中,试着做个心灵自由的人更好。
     这本给予我一个新的观点:我们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试着想想,有时增长像细胞的增生,带来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是好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27 19:54 , Processed in 0.0753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