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色浪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7#
发表于 2012-12-3 13:49:5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属于那个年代,我不能理解那个年代,我可不用刻意去理解;只是在回忆中去感同身受,在梦里千回百转。那样的人生,那样的色彩,也许没有机会再来了。原来读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同样是对命运的挣扎和对爱情的渴求,同样要付出叛逆的代价。
    
     我喜欢红色,我也不讨厌浪漫。但是这样的血色,这样的浪漫,付出的代价太多了,仿佛钟跃民的平生都带着浪漫,仔细想想,却都布满了伤痕。
    
     最喜欢的还是他卖烧饼的勇气和平淡,或许只有高人才能那样坦然,那样洒脱。至少在心理上,跃民就要高出常人一筹。至于他的才华,也是不能不提的,对音乐的挚爱和对生活的态度都使得他随时随地散发这洋溢的热情。
    
     作者是不是偏爱顽主,且不说;但说这些“贫嘴”对人生的理解和经营,恐怕不是顽主两个字就能一笑了之的。
    
     非常欣赏钟跃民对于感情那种若即若离不失理性、有进有退不失从容,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中走出柳暗花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6#
发表于 2012-12-3 13:49:53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年代的老三届的故事,他们曾经疯狂,冲动,拍婆子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流行词汇,也是灰色生活里的生机.打架更是那个年岁里公开的对不满生活的血色挑衅.但无论是拍婆子还是打架他们最终在累积的岁月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钟跃鸣的放荡,他说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而秦岭确是他想停靠的永久性车站.在无奈中改变的郑桐,在知识的海洋找到自己.老实忠诚的袁军,对爱情的宽容和执迷不悔,还有他的妻子,一个美丽骄傲的女子,内心却始终坚持着一份平贱的爱情.他们是那个年代的宠儿,他们是不幸的,却经历着血色浪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5#
发表于 2012-12-3 13:49:52 | 只看该作者
  
  女式浪漫很容易理解,玫瑰、烛光、温馨,以及一位体贴的男士。
  
  而男式浪漫则没有这么强调氛围,它在意的是一种气魄。
  
  《血色浪漫》很受我的一位友人的喜欢,主人公钟跃民几近成了他的偶像。据了解,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似乎很受欢迎。我不知道电视剧拍出来是个什么样子,也没有去考察它跟小说的差异程度。不过我却胡乱猜想,友人与其说是对主人公痴狂的热爱,毋宁说是对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推崇。而这,应该说,在男人的心目中或多或少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是主人公身上的一种“痞气”。这种痞气要搁今天,自然是一种流氓行为:抽烟、打群架、泡妞儿,无所事事,唯一的事业就是滋扰生事。可是主人公得益于文革前那段本身就混乱的时代背景,这样的流氓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的默许下得以释放出来,也免受了许多道德的苛责。这既应验和满足了许多男性心目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破坏欲,同时也不用承担相应的后果——那个年代心理的扭曲、行为的变态反倒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它所造成的巨大成本由社会和政府去承担了。
  
  其次,男式浪漫不同于女式浪漫之处,还在于后者需要一位体贴懂调的男士,而前者需要多位漂亮又各具特色的女性。在时间上,主人公经历的女性基本上呈前后相继的形式,因此摆脱了令男人头痛的身陷多角恋情、无力理清的尴尬局面,同时又能丰富男士生活,体味不同恋情菜品的特色。挨个儿的来,以利于消化吸收、慢慢回味。
  
  其中,总是有一位情深意笃、对男主人公死心塌地的女人,但她的结局一般是爱其一生而终不得。比如书中的周晓白。她从始至终对钟跃民都有剪不断的情,即便嫁作他人妇,内心深处也保留着对钟跃民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情怀。她的这种爱是深厚的、忘我的、默默的。
  
  当然,中间还需要有一位轻快活泼的女性,她因为男主人公的特殊气质而喜欢上他,但在几经波折和暗示明示之后,明白了彼此之间的不可能,于是比较从容地跳脱出这样的关系,退位朋友关系。这样的感情轻松有趣,丝毫没有如上述者造成沉重心理负担的可能,不失为男式浪漫终的一碟精致特色小菜,吃过便算完,没有遗憾,当然也无惊艳。比如蒋碧云。
  
  在书中,钟跃民是没有喜欢过蒋的,不过作者安插这段感情的目的很显然已经达到了,她和她带来的这份未果的感情企图,只是钟一生女人和情事中的最外层烘托。
  
  而以上所述的女性角色或者说浪漫制造片段,乃是铺垫,真正重要的是男式浪漫中总会出现一位风情万种,令男人一见倾心、不能自拔的女性,这样的女性集聪慧和妖媚于一身。聪慧在她懂得享受并积极缔造与男人的纵情之欢,而不计名分、不较后果、不追责任;妖媚在她的风情、迷人、温柔、体贴,妖精般不可琢磨,又风尘般唾手可得,把女人最“女人”(当然,这样的内涵并非是女人自身所赋予的)的一面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比如秦岭。
  
  若说周晓白的情是母爱式的,蒋碧云的是姐妹式的,那么秦岭的这种爱则是情人式的——它是男人对浪漫感情的极致渴望的实现。
  
  这种浪漫的爱,不仅需要一些无辜且无谓的女性的爱恋来进行陪衬,其自身的出现还需像昙花一般转瞬即逝——快乐总是稍纵即逝的,不快无以为乐。谁能想象须臾尽欢的情人忽而变成了长相厮守的老婆,这急转直下的颠倒乾坤会令多少男士粲然失色?浪漫已然不再,不能幻想男士还能对其想入非非,逃之夭夭唯是上策。
  
  浪漫必然是要短暂的,唯其如此才能正好规避责任的风险。文学创作如这般才能带给读者遐想的空间,有了这一点求之而不得的距离,方能吊起看客的胃口,点燃内心微弱的欲望和想往。这当然与现实生活中一夜风流快活的浪漫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往往没那么干净利落,免不了深陷后患无穷、妻离子散的泥沼里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书中主人公一生跌宕起伏,他宁愿选择漂流动荡的而轻松无牵挂的生活,也不愿困在日常生活的琐屑繁杂里,守着一妻一灶、间或搞点有惊无险的地下感情,“苟且过活”。
  
  书中将这种浪漫推向极致的神来一笔在于,作为情人的秦岭,不但没有给主人公带来负担和后患,到最后为了救他于绝境,反倒是以身相许别的男人,从而换来使主人公得以解脱的筹码。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她带着她的虚怀若谷、无限侠义主动消失了。到了这里,情人的角色得以完满,而男主人公的浪漫达到高潮。
  
  秦岭的主动消失为这浪漫做到了锦上添花。她不仅曾给男主人公带来过销魂的情爱,还能秉承唯物主义观,在现实中发挥她的实际功效。
  
  这种不需要担负责任的感情既唯美又实用,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吗?
  
  所以,姑且为男式浪漫做一个简要的概括:
  
  自由之身,众多情史,无担无责,意外收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4#
发表于 2012-12-3 13:49:51 | 只看该作者
  书里的故事和电视剧略有不同。我更喜欢电视剧。那里面有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钟跃民和秦岭,他们的身上有着一种和大部分人都不同的味道。钟跃民是一个棱角分明的人,他忠于友情,不羁于生活,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当然缺点和优点之分总是站在某种立场某种角度上进行。剧情进行中,有时候会觉得钟跃民你怎么就那么倔,为什么不肯低一次头,可是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他便不是那个钟跃民了,所以只好叹一口气。
  
  他这样的一个人,和常人不同,那么多人爱他帮他,其实不是没有着这种不同的作用,不过成了朋友了,便容易想着要他往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去。但他和人不同的地方恰恰也包括在这样好坏的判定上,别人认定的不好处,于他没有什么,不过是历程,一条路走下去,路过的便是风景。我总觉得他其实是容易随遇而安的,因为沿途皆可观赏,没有目标要赶,他不过爱走些小路,那其实只是少有人走,或图安乐的人不愿走罢了。
  
  剧中钟跃民的感情戏一直在进行中。从周小白到秦岭到高玥。三个人他都爱。其中我最爱秦岭,她不是普通的女子,她一直有着自己的原则,包括和武先生在一起的日子,不过,以武先生的爱为名,她其实是一点点地妥协了。生活原本便是一个说服和解释的过程。我也觉得钟跃民其实是认为秦岭是可以和自己同行的人,所以当他再见秦岭,想要和她结婚,但其时的秦岭,已经对生活妥协了那么多,并且在她一直的原则下,我觉得其实是包含了对武先生的一份责任,尽管她从来没有对武先生说过。
  
  周小白是最早遇见钟跃民的那个,她陷在那场由拍婆子而开始的爱恋里面长于十年,十多年中,她在等待,张海洋也在等待。周小白是个多么固执的女人,她对钟的爱情的后来有着些不甘的赌气,她能感到钟跃民不是丝毫不爱她。然而他们其实是多么不同的人,偶然的相遇和交互,只能称为邂逅。但因为他们那样的不同,其实会把不和谐深伏在那些需要一同找寻方向的日子,而他们没有过那样的机会,所以她会固执着不愿意接受,而要到人至三十左右,一切可以渐渐平和下来,才会在貌似赌气的机缘中,和张海洋开始。其实她也不是对张海洋毫无感觉,只是其他情绪压倒了这也许并不茁壮的好感,她需要时间和时间里更多的事来发现自己。
  
  剧中的高玥让我感觉很奇怪,不知道该怎么说。
  
  片中和丛林战交互进行的镜头是郑桐夫妇在北京为找到一个可以同处的小窝而遭遇尴尬的时刻,这样的每次切换,总让我感叹,他们遭遇的都是生活,或惨烈或悲痛或尴尬或烦恼,是为众生百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3#
发表于 2012-12-3 13:49:50 | 只看该作者
  先是看了一些《血色浪漫》电视剧的片段,不由的觉得“钟跃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正巧朋友有一本书,借来一阅!
  
  此书中最让我同情的人是宁伟,一个人的未来就因为一点的小事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我觉得生活对于宁伟是一种不公平,我以前一直是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但宁伟让我改变了我的认为,他本来可以在部队这个环境下实现他所有的理想,得到他想要的生活,却最终走上了绝路,对于宁伟,只能说他生不逢时,如若在乱世,也可成为英雄!
  
  对于周晓白,其实她是不是真的爱钟跃民,也许她自己都说不清吧。在那个年代,钟跃民对于周晓白来说是个异类,一般循规蹈矩的女孩子都会喜欢上那种玩世不恭不的男孩子,钟跃民是个异类,周晓白喜欢上他是很正常的。周晓白在感情上是一个执着的人,她认为自己爱上了钟跃民,就要一直爱下去,而钟跃民身上又有一些让她无法割舍的吸引,所以她就一直爱下去了,就算是钟跃民告诉周晓白他不爱她了(这是我欣赏钟跃民的地方,不爱就是不爱,没必要藏着掩着,说怕伤害人家)。而周晓白固执着坚持自己对爱情的想法,只是坚持而已,所以我说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爱钟跃民!还好,她有袁兵!
  
  对于秦岭,我喜欢这个女人,朋友说秦岭是个理智的女人,能够把感情看得很开。而我觉得,秦岭是一个现实的女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钟跃民能给她什么。这样的女人会很长情,她也会为感情而痛苦,但是她更会让自己过得很滋润,这种女人懂得怎么让自己幸福!
  
  对于钟跃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不过是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而已,他适合做朋友,但如果做老公,恐怕也只有高月那样的女孩可以适应了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2#
发表于 2012-12-3 13:49:4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看这本书就是从钟跃民转业复员之后看起。这本书写的不错,但是,前面的实在不是很吸引人,打打杀杀,而且很多描写和以前读到的都差不多。而且,卖煎饼的一段是不是有点假?他是将门之后呀?暴力色彩感觉有点弄。
      不过,还是好书。特别欣赏,人最可悲的不是贫穷,而是没有希望,没有奔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发表于 2012-12-3 13:49:4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让人心潮澎湃的书。
  
  那是一些生长混乱而血腥的年代军区大院里的学生,在武斗与呐喊声的血声青春中,他们在命运的安排下,上山下乡、参军入伍,在那个浓墨重彩的岁月里,他们成为一个个鲜明的时代符号。
  
  钟跃民,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地道的京城“顽主”,有些痞气,但也有着十足的灵气,对生活和艺术有着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想法,一个“游戏人生”的拿着菜刀诗人。
  
  在黄土高原的日子里,面对老乡对于贫苦生活的艰忍,那一首首发自内心的酸曲儿,唱出了陕北高原深深的荒凉。让他深深地记住了那一代人,那个年代,记住了:不再抱怨。
  
  于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他们轰轰烈烈地要饭,投入地去唱自己心中的信天游……
  
  时光流逝,转眼间他们已回归到现实的生活轨迹,但他们那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青春记忆,却是永远擦抹不去的……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0#
发表于 2012-12-3 13:49: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让我想写点感想的连续剧,可能我并不能完全理解那个年代的感觉和激情,但是他们的行为让我感觉到那种我们不曾体会过得青春。
  
  1968年,像我们这种80年代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个红色年代的事情,即使知道,我们也觉得真的很愚昧。因为那种红是带着血色的。
  
  顽主,打群架,装孙子,然后是上山下乡,上山下乡,部队当兵,接着转业,上大学,再就业,拼搏人生。这些就是那时候基本的节奏了。
  
  不曾琢磨,就不曾明白。一旦琢磨,有的就是人生的苦与痛。
  
  钟跃民
  
  一个典型的享受人生的人,曾经看过一部动画片,上面说我是拿我生命来享受生命的。可能这句话有点过,但是我觉得很贴近钟跃民的思想。他塑造了一个人人都羡慕的一个角色,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算是乞讨,也拿来当作是人生乐趣,从刚开始的十七八岁,到最后40的人,无时无刻的不再享受,享受爱情,享受苦难,就算在监狱,他还是能坦然面对!
  
  周晓白
  
  公主形象,靠着自己爸爸的权力,无忧无虑的生活,人人追,人人捧。但是偏偏给钟跃民套住了,说实话,周晓白是里面最漂亮的,但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女人,反复无常,一次次的下决心与钟跃民分手,一次次用眼泪证明了自己做不到,让张海洋苦等10几年。自己明明知道自己拴不住他,却又不想放弃他,也不想放弃自己地位和自尊,只是想去改变钟跃民,注定了是一场失败。
  
  张海洋
  
  我最喜欢这个人了,为了兄弟,对自己喜欢的人隐藏了10几年的感情,他希望周晓白幸福,就算周晓白最后嫁给了钟跃民,他也会微笑的祝贺他们的幸福,并且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因为他希望他爱的人幸福,无论是他给的幸福还是钟跃民给的幸福。钟跃民爱你,但是我爱你是他的十倍!怎么说,只要对你爱的人,只要付出自己的真心,无论多困难,无论花多少时间,肯定会得到回报的,试问,这种爱情谁可以做到,是你还是我?
  
  秦岭
  
  十分理智的女人,无论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公平,就算是爱情也是。我觉得她的一生最后就是毁在他的理智上面的。爱情是没有公平而言的,但是非要在爱情前面放上一部天平,只会让理智混乱,在混乱中迷失了,只能挑选一条自己觉得最公平的路走,但是往往最公平的也是最坎坷的。当他碰到叶楚良的时候我就知道,她把自己埋葬在了钱下面了。这种也是最让人痛恨的。我爱钟跃民,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但是我不会嫁给他的。
  
  黎援朝
  
  其实这个人并不是主角,但是我还是比较在意这个人的。一个政府子弟,北京城四九城的顽主都给他面子,无论何时都表现出一幅智才的样子,知道什么时候进,知道什么时候退。虽然那时候没有考虑好尺度,没有考虑全面,让自己进去了。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度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到后来在正荣集团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显示出精明的样子,知人心,知道怎么用人心。如果说钟跃民和黎援朝到底谁更聪明,我觉得黎援朝会更胜一筹
  
  高玥
  
  海军通讯员复原兵,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女性。天真,充满了对自己选择的路的信心,十分机灵,任何事都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十分了解钟跃明。就周晓白,秦岭,周玥到底谁最了解钟跃民,我觉得是秦岭,因为她知道钟跃民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女人,所以她并没有把心用在怎么去留住钟跃民,而是给钟跃民所有他想要的。周玥不怕吃苦,无论当兵还是卖煎饼,只要她喜欢,她也觉得这是快乐的,有点享受的感觉。她爱钟跃民,所以她最后选择放手,让钟跃民去。你迟早要走的,反正你在我身边我也是盼,你走了我也是盼,盼着有一天你能回到我身边,跟我在一起哪都不去,你总又累的时候,你总有走不动的时候,到时候我们就结婚,天天守在你身边。如果有一天一个女人和我说这话,我会娶她!
  
  罗芸
  
  她像是周晓白的侍女,没有背景,没有门路,无论哪个地方都比周晓白差。对于她出卖袁军和周晓白的事情,让很多人对她产生了厌恶。我觉得我其实挺同情罗芸的,一个女孩子,和自己的姐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比自己强,就算自己在努力也没有用,没有任何的关系和门路,在那时候那可是很不容易的啊,无论谁在她的位置,我觉得都很有可能会选择这一条路的。
  
  李奎勇
  
  苦命人,从小穷,又是长子,又是一个憨劲,把哥们义气放在第一位。所以注定没有不会发达。但是最后有句话让我感觉没有白活他这一生。如果让我在重活一次,我还想当李奎勇,还住在这破院里面,侍候我妈,玩命赚钱,养着媳妇还有儿子。一个人累死累活一辈子,终于得绝症知道自己快死了,但是觉得自己这辈子虽然累但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9#
发表于 2012-12-3 13:49: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让我想写点感想的连续剧,可能我并不能完全理解那个年代的感觉和激情,但是他们的行为让我感觉到那种我们不曾体会过得青春。
  
  1968年,像我们这种80年代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个红色年代的事情,即使知道,我们也觉得真的很愚昧。因为那种红是带着血色的。
  
  顽主,打群架,装孙子,然后是上山下乡,上山下乡,部队当兵,接着转业,上大学,再就业,拼搏人生。这些就是那时候基本的节奏了。
  
  不曾琢磨,就不曾明白。一旦琢磨,有的就是人生的苦与痛。
  
  钟跃民
  
  一个典型的享受人生的人,曾经看过一部动画片,上面说我是拿我生命来享受生命的。可能这句话有点过,但是我觉得很贴近钟跃民的思想。他塑造了一个人人都羡慕的一个角色,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算是乞讨,也拿来当作是人生乐趣,从刚开始的十七八岁,到最后40的人,无时无刻的不再享受,享受爱情,享受苦难,就算在监狱,他还是能坦然面对!
  
  周晓白
  
  公主形象,靠着自己爸爸的权力,无忧无虑的生活,人人追,人人捧。但是偏偏给钟跃民套住了,说实话,周晓白是里面最漂亮的,但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女人,反复无常,一次次的下决心与钟跃民分手,一次次用眼泪证明了自己做不到,让张海洋苦等10几年。自己明明知道自己拴不住他,却又不想放弃他,也不想放弃自己地位和自尊,只是想去改变钟跃民,注定了是一场失败。
  
  张海洋
  
  我最喜欢这个人了,为了兄弟,对自己喜欢的人隐藏了10几年的感情,他希望周晓白幸福,就算周晓白最后嫁给了钟跃民,他也会微笑的祝贺他们的幸福,并且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因为他希望他爱的人幸福,无论是他给的幸福还是钟跃民给的幸福。钟跃民爱你,但是我爱你是他的十倍!怎么说,只要对你爱的人,只要付出自己的真心,无论多困难,无论花多少时间,肯定会得到回报的,试问,这种爱情谁可以做到,是你还是我?
  
  秦岭
  
  十分理智的女人,无论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公平,就算是爱情也是。我觉得她的一生最后就是毁在他的理智上面的。爱情是没有公平而言的,但是非要在爱情前面放上一部天平,只会让理智混乱,在混乱中迷失了,只能挑选一条自己觉得最公平的路走,但是往往最公平的也是最坎坷的。当他碰到叶楚良的时候我就知道,她把自己埋葬在了钱下面了。这种也是最让人痛恨的。我爱钟跃民,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但是我不会嫁给他的。
  
  黎援朝
  
  其实这个人并不是主角,但是我还是比较在意这个人的。一个政府子弟,北京城四九城的顽主都给他面子,无论何时都表现出一幅智才的样子,知道什么时候进,知道什么时候退。虽然那时候没有考虑好尺度,没有考虑全面,让自己进去了。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度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到后来在正荣集团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显示出精明的样子,知人心,知道怎么用人心。如果说钟跃民和黎援朝到底谁更聪明,我觉得黎援朝会更胜一筹
  
  高玥
  
  海军通讯员复原兵,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女性。天真,充满了对自己选择的路的信心,十分机灵,任何事都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十分了解钟跃明。就周晓白,秦岭,周玥到底谁最了解钟跃民,我觉得是秦岭,因为她知道钟跃民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女人,所以她并没有把心用在怎么去留住钟跃民,而是给钟跃民所有他想要的。周玥不怕吃苦,无论当兵还是卖煎饼,只要她喜欢,她也觉得这是快乐的,有点享受的感觉。她爱钟跃民,所以她最后选择放手,让钟跃民去。你迟早要走的,反正你在我身边我也是盼,你走了我也是盼,盼着有一天你能回到我身边,跟我在一起哪都不去,你总又累的时候,你总有走不动的时候,到时候我们就结婚,天天守在你身边。如果有一天一个女人和我说这话,我会娶她!
  
  罗芸
  
  她像是周晓白的侍女,没有背景,没有门路,无论哪个地方都比周晓白差。对于她出卖袁军和周晓白的事情,让很多人对她产生了厌恶。我觉得我其实挺同情罗芸的,一个女孩子,和自己的姐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比自己强,就算自己在努力也没有用,没有任何的关系和门路,在那时候那可是很不容易的啊,无论谁在她的位置,我觉得都很有可能会选择这一条路的。
  
  李奎勇
  
  苦命人,从小穷,又是长子,又是一个憨劲,把哥们义气放在第一位。所以注定没有不会发达。但是最后有句话让我感觉没有白活他这一生。如果让我在重活一次,我还想当李奎勇,还住在这破院里面,侍候我妈,玩命赚钱,养着媳妇还有儿子。一个人累死累活一辈子,终于得绝症知道自己快死了,但是觉得自己这辈子虽然累但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8#
发表于 2012-12-3 13:49:45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看完的时候,一度惊为天书啊!现在看来还是很多回味,每当我看到有人摊煎饼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他,钟跃民。
  因为一个人,爱上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更爱这个人。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07:04 , Processed in 0.0429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