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下书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治通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对此书有了解,对很多历史也有点了解,但还真的从没有想过彻底的、重头读一遍,最近刚刚在亚马逊买了,这回要好好读一下,虽不知何年能够完全读完,但希望每一页的文字都会让我有所体味,就够了,读史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司马光曰:“余作此鉴,盖意欲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彼时此“道”即赵宋之道也。然纵有此鉴,赵宋亦不免于亡国破家相随属,何也?以其不由人鉴故也。故司马公作此鉴,实为人鉴也!
        故欲鉴人,先治其心。心者,性也。性者,唯信孝、忠、仁、德,安而危,盛而衰而已矣。且贯之于司马鉴中也。
        公开篇即于周纪二言曰:“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废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夺徙木之赏。此人君者,犹不敢不著信以率民,而况人臣乎?”夫人之于世;唯诚信而已矣!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由诚者无以立身;不由信者,无以安民;欲图功立名以传后世者。非诚信而何?今人之于诚信者则不尽然,其唯名唯利而已。悲夫!欲求治为大同而不由诚信者,不亦成乎!其著信率民者,岂特人君乎?人臣亦如是:尾生抱柱;越千年而不衰;诸葛扶主,况百代以犹存;先是,尾生与妇人期于桥下;逾时不至,尾生不去;食饮不继,尾生不去;流水既至且没,尾生不去,以至没于流水而亡;后是,先主败于夷陵而归于白帝,时丞相在侧,以后主托之,且言曰:“能辅则辅之,不然则取而代之,可也!”丞相泣涕不能言: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后案其行,诚如斯言。夫以信始,以信终,而图功,而立名,无功不图,无名不立耳。自古以来,非信而能成者,鲜矣!
        有孝、忠、仁也。始于孝而终于忠,以至于仁。入则孝,出则悌,以行大仁于天下。如是而已。汉文帝之杀薄昭也,魏文帝常称之。而独不取其之遇薄昭;曰:“舅后之家,但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谬矣,夫汉文帝始欲慰其母心,何能慎于始乎?此其孝之始也;已而,昭骄而犯上,至于杀汉使者,汉文帝则令自引分,昭固不以,此汉帝之忠于臣民也;法者,天下之公器;帷善持法者,亲疏如一,顾其行者,无有遗漏。后昭自杀,此汉帝行大仁于天下也!昔时,李密令伯,陈情一表而上下震动。母孙之情自不待言,故能亲其亲者,能尽忠于国,能尽忠于国者,能行仁于忠,是以古之帝王皆以孝治道,以仁治民而不绝于今。吾故知之矣。
        项霸王羽者,其万人敌也。秦末乱世,陈、吴倡其义,刘、项响应之。项羽以江东子弟八千三年而亡秦,此其有霸王之才也;然及其背约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予今功伐;遂使天下叛之,此其无治世之德也。至垓下之败,尚不自悟,犹引天以自解,岂不谬哉!司马公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此言甚当。夫才者,德之资 也;德者,才之率也;斯言德之。
      后唐庄宗李存勖者,及其盛也,系燕好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其危也,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虽誓天断发,身死之地不可知也。原庄宗所以至知者,盖其招伶优景进、周匝、陈俊、雠德、源之徒而不用崇韬之言也。至于败亡身死,虽曰伶,岂非安而忘危欤?
       夫水满则溢,月盈而亏,盛极而衰,物皆尽然,此自然之理也。《易》曰:“上九,潜龙勿用。”又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又曰:“亢龙有悔。”夫人之欲成大事者,必用韬晦也。韬晦者,蛰伏也:待进而发以动。及至“飞龙在天”可谓泰矣。然此亦其极也,后必衰,则其道也。商君鞅者,卫之庶孙也。初,鞅食于魏相分叔病,此其“初九”也;后事孝公,变法以强秦,复失地之功,至于割地称君,可谓大人见矣,然案其行而循之以理,则龙悔必矣。恨其不用赵良之言也。
      《资治通鉴》者,古今之通鉴也。上至尧舜,下迄于今,一是可以之为鉴也!夫治国之要,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治其心。司马公鉴其治心也欤哉!
      噫!学生慨之,浮一白,乃为之记。
                                                                                                                                                    钓鳌客
                                                                                                                                               戊子年十一月十九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读第一遍,今年开始第二遍阅读.这书有魔力,读到妙时哈哈大笑,想拍大腿.窃以为最精彩部分莫过于大分裂时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多力荐的,都读过吗?有几个读完一册的?连搞历史的(吴思)都说硬着头皮读不下去,你们都力荐给谁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通鉴应该像西方的圣经一样,家家户户都藏有。
  语言之优美,结构之恢宏,条理之清晰,史实之严谨,
  无出其右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王莽改制粉墨登场,终以惨败落幕。其实改制对于西汉末年而言是必须的事情,只是王莽只想着改回周制,而且还是形式上的周制,却全然不顾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原本想成为推动历史的车轮,反而成为掣肘历史的顽石,其实他本来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的。
      各路将领起兵反莽,不管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但大多都还要打上“思汉久矣”的旗号,找个故汉皇室成员或者号称皇室成员的人领头,以显示自己的根红苗正。故汉虽然在宣帝之后每况愈下,但还没有完全到不破不立的地步。最终刘秀脱颖而出,重新竖起汉家刘氏皇朝的旗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在看《德川家康》时,看到柏杨的评论,中国只有两本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是从小在看的,说它和《德川家康》有的一比,我倒是勉强同意,说实在的,三国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胜过《德川家康》,情节的铺陈比不过《德川家康》。但是拿《资治通鉴》跟它比,我觉得过了,这完全不是同一类的书籍,没有可比性嘛,柏杨真是高抬《德川家康》了。一直没空去看《资治通鉴》,趁着对柏杨这句评论的不满,我买了全套,从我最不喜欢的东周看起,渐渐的,每天回家看上几章成了习惯,我惊讶于自己看此书的兴趣不亚于我追看推理侦探小说的劲道,当你沉气静心去看时,你会惊叹宫闱斗争的可怕,国家战争的残酷,政治倾轧的残忍,更会惊叹司马光编纂集团的冷静睿智,纵横捭阖,去掉了史记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只留下了治国治家治人的无穷智慧,也是无尽的悲悯——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中,编者还是忍不住留下了自己的评论,只希望统治者能吸取教训,让天下太平,让国家强大,让黎民安康。
          看后唯一的遗憾,就是《资治通鉴》之后,再无能出其右的史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aborigne 的书评 偶读一段 牢记终生2009-03-18    评分:★☆☆☆☆  羽,飞皆有国士之风。然羽有恩于士卒而无礼于士大夫;飞有礼于士大夫而无恩于士卒。各以其短取败,可悲也夫! -----通鉴论关云长,张翼德    羽,飞皆有国士之风。然羽有恩于士卒而无礼于士大夫;飞有礼于士大夫而无恩于士卒。各以其短取败,可悲也夫!                                                                                         -----通鉴论关云长,张翼德  查看全文    金属贝壳 的书评 读史明智2008-07-09    评分:★☆☆☆☆  读史明智,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初中时就接触过这书,不过是白话本,其后,随着知识的累积,我尝试读文言的,大意虽十知八九,可还是要对照白话读,毕竟这是部编年体通史,前后故事有些不连贯,比史记难度还大,建议文言功底浅薄者读白话。虽然这会影响到原文的艺术价值,但日后还可反攻文言。
    这部书记载了从春秋后期灭智氏韩赵魏三分晋地至五代钟允章语累二子期间一千多年的历史,期间不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宫廷内斗,让人触目惊心,无怪乎,老毛同志会爱上这本书,他确实有值得去爱的地方,本人读书虽少,但这恐怕是我读过的最有实际意义的文学名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8-22 17:46:45 | 只看该作者
  刘彻只会拜神,贰臣没有好人。史书总包含春秋笔法,孔夫子就担心“成也春秋败也春秋”。历史还要有人写,怎么办呢?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0 16:47 , Processed in 0.0494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