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适杂忆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0:3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原是作者在撰写《胡适口述自传》时,打算自写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笔即几十万言,结果“头”大不掉,只好印成专书,独立出版。
      唐德刚先生凭自己的回忆和日记上的记录,对胡适一生牵惹到的无数问题与纠葛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4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9 08:24:02 | 只看该作者
      唐德刚写的两本胡适,我已吐槽过《口述自传》,到这一本实有吐槽无力之感。不如单说《较好的一半》一章,因为这一章最彻底地暴露了唐德刚的某些固有缺陷。
      这一章第七〇节,写胡适与韦莲司的八卦,正如夏志清序所说,是对资料的误读。唐氏引胡适语“在最自由放任之美国,亦足以骇人听闻”,认为指的是韦莲司“峻拒”适之。但是,后文又说韦母道德观念甚为传统,反对白人与华人交往。如果说韦母的态度即是美国社会的一般观念,那么韦莲司之“峻拒”胡适,又有什么“足以骇人听闻”的呢?另外,读胡适语气“即……亦……”,再考虑到“韦莲司女士之狂狷”,可见此句分明要说韦莲司比当时美国的“自由”还要更“自由”。从这一层含义推断,夏志清的观点颇为合理,即:是韦女士跟胡适玩得过于热情,而胡适反倒是“峻拒”了她,她以长信表明其不拘世俗的态度。
      我曾说“唐德刚论史,总好作些大跨度、粗线条的断语,直觉成分多而逻辑、论证稍欠”,这又是一个明证。作为一个好以“社会科学”自我标榜的家伙,唐德刚在很多历史问题上——上至世界历史发展方向,下到个人情史、心境——都过于不科学。其弊并不在史料,事实上,好读书、交友广阔的唐德刚不仅不缺乏史料,还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唐氏的关键问题恰恰在于,他缺乏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大胆假设太多,小心求证几无。或许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唐氏不仅写史写成了故事,连读史都当作故事来读,总爱在其中寻找戏剧性的成分。这种对史料的主观选择和推理,显然不是任何一种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能够允许的。
      顺便再说说夏志清的序。夏说他写序是非常认真的,但这篇序文真是让人无比蛋疼。
      唐之杂忆,除了有关胡适的一些考证、生活细节的回忆,其实很大一部分(也许六七成)内容是对胡适思想的剖析和得失的评断,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些学术上的看法——至于唐氏观点之混乱和谬误,此处就不谈了。杂忆谈女人的只有一章,大概也就一成。
      但是夏志清的序文,第一节写了写杂忆的作者,然后是一些生活细节,再然后竟然连写三节胡适的三个女人,占序文篇幅过半!而论及唐对胡适思想的评断,夏序只有最后一节便草草收尾。为书作序竟然如此写法,把主要内容放在一边而纠缠八卦,还好意思说自己的序写的认真……读者若是对此书毫无了解,先看夏序,那还不以为这部杂忆是“胡翁情史”啊!此一点足见夏志清的关注点和品位颇成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9 08:39:27 | 只看该作者
      此书原名《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现名《胡适杂忆》,可见作者或是出版商玩文字游戏的孙子行为,姑且当做是出版商好了~
      读了四次,气氛地丢下四次。
      作者几乎通篇的在唠叨自己的傻×观点,不管对错与否,孙子之处在于单纯评论,没有对比,没有引证,顺带着提两句胡适先生做引子,虚着褒,虚着贬。试问作者,你有什么资格对一个已逝之人 不能反驳的情况下如此评说。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你的论据在哪? 通篇的胡说一通,抒发二逼感想。
      不仅是对先生不负责任,也同时是对读者不负责任。
      可以写,自己写着玩去~ 拿出来,借着“胡适”之名,你想骗得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2 20:47: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唐德刚先生写的文字,很风趣,虽然文章里对胡适褒贬不一,但透过文字这个载体,作者对胡适的敬爱与喜欢充斥着整本书,读起来就像有位长辈在你面前给你讲述其挚友的趣事般,饱含着对这位挚友的喜爱和怀念,虽然有的时候感觉到他在为这位挚友开脱一些不似“莫须有”的罪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6 16:11:49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leiwon】读完这本书,我想说三件事情:
      一、书如其名,确实是一幕幕的杂忆片段。读者不可能通过这本书详细了解胡适的生平和学问,但却可以看到一位活泼可爱的胡适之先生。
      二、作者的文风具有文白夹杂的特点,在当下中国已经颇为少见。他自己也在书中予以承认:“但是他(胡适)总是劝我写中文应该全用白话;文白夹杂,在他看来是很坏的习惯。我亦有心变革,但是积习难除。”开始的时候这本书搞得我也极不习惯,硬着头皮读下来之后,终于在后半段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学养深厚,能够驾驭各类人文主题,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干干净净的汉语,其文字丝毫没有被西语的用法和习惯所污染(例如:“这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就是典型的西语表达方式),即便文白夹杂,也可以穿越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叩开中国人的心扉。
      三、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我发现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经由秦朝实现了大一统之后,政治上的早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以皇权专制为甚。历朝历代都没有形成政府与民间平等交易的产权制度体系,工商业阶层只知依附于政府寻求垄断利润,创新活动无从开展,企业家精神无法生长。相反,欧洲多小国,中世纪之后彼此竞相建立吸引企业家和各类人才的社会经济制度,终于率先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追根溯源,为何中国能早早统一而欧洲始终四分五裂呢?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东西方原始民族初创文字均由象形文字发端,但中国将其发展为方块字,而欧洲将其发展为字母,前者形不随音转,故可以限制方言的兴起;后者形随音转,故可以助长方言的兴起。结果偌大的欧洲“车可同轨,行亦同伦,而书不同文”,如此则不易像中国这般维系一个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2 19:30:54 | 只看该作者
      《胡适杂忆》名为杂忆,其实如书中所言“传记是史学,是有训练的历史学者的工作”,书中内容看似拉拉杂杂,实则十分工整,共分七大部分——政治、哲学、文艺、历史、文字语言、友情、爱情。前五项可算胡适的事业,故而学术味浓些,后两章就有点八卦的意思了,读起来也颇有意趣。
      从书中看,胡适的大部分贡献,不在“钻的深”,而是“说的早”,因而在新诗在白话文方面也就有开山鼻祖之名。胡适也广受质疑,然而唐德刚只问——胡适当不上这名,那么还有谁当得?
      胡适最成功的,于我看来,则是其人格魅力。懂得多,不矫情,有点小孩心性,这么可爱的人,恐怕不招人待见都难。唐德刚总结“我的朋友胡适”交游广泛的原因,罗列若干点,道理自然是有的,但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这让人不能至也向往之的人格魅力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5 04:22:3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我上中学那会,最头疼鲁迅的文章,只因每次老师总要将其只言片语,硬是分析得体无完肤,完后还得提炼个中心思想来。腻烦了鲁迅,中学教育却忽视了胡适。在那个极左时期,胡适之是受到大陆官方批判的人物,不要说上教材,就是想翻阅其著作都是不容易寻的。只是最近几年,官方和学术界倾向于肯定其历史地位,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被选入大陆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之先生精神的文章。《建党伟业》中吴彦祖扮演的胡博士,更是风度翩翩,满腹经纶,实事求是,表率群伦。胡适之博士在新文化运动中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他的言论思想时至今日的影响仍处处可见。
          以下摘抄自熊培云《错过胡适一百年》节选:
          胡适诸多理论,几十年后当年曾经敌视他的政府,无论台湾当局还是中国大陆都在悄悄地实践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胡适的真理观:后见于中共结束两个凡是);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胡适的摸着石头过河:几十年后见于中共经济体制改革);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的实用主义:见于邓小平的猫论);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的多元论:见于2001年中共七一讲话,对意识形态之争的放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
        充分西方化(中国改革开放,充分世界化);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仍是教育(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把国民党分成两半或成立一个新的政党实行民主政治(胡适的两党制设想,已经在中国台湾实现);
        中国需要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大革命半个世纪过去,五毒俱全);
        宪政是宪政的最好训练(几十年后中国台湾国民党放弃党政与训政走向宪政,新中国成立近四十年后中国农村出现了海选);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台湾解开报禁)
          。。。。。。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8 01:54:20 | 只看该作者
      按《胡适杂忆》里的说法,胡适是一位三分洋货,七分传统的人。24岁左右的时候在哥伦比亚攻读哲学博士,以一篇文章在《新青年》出名,受聘回北大任教授,并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潮流,打破儒学千年对中国思想界的垄断,鼓吹自由,民主,是一位中国思想界的启蒙大师。
      
      在那样一个时代,由于国家民族受到外国的欺辱,中国人从士子,到平民百姓对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大约失去了信心,纷纷向外取经,将西方各路社会科学的思想引入中国,而胡适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以新青年的形象,成为了一西方思想的传道者,主张全盘西化。实际上,胡适骨子里被中国传统儒学思想浸透的人。从他遵守婚约,尽管和胡夫人并没有自由的爱情的牵引,仍然一步一步和其走到生命的尽头。胡适是一位大师,他没有在在某一个学术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有一个完整的思想整理。其更像是一个领旗者,用新领域里通行的常识,将中国的思想界打开。
      
      对于打倒孔家店,胡适认为一个人一个民族是不可能完全背离其传统的,而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更像是一个发动改革的一个口号,在我们顽固衰老的思想中打开一个缺口。我觉得,其目标的确达到了,咱们到现在在看是已经很大程度上抛去了旧道德,旧礼节,反而在呼吁恢复道德,提畅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这样一个矫枉过正的局面。但是这样一个局面大多应该是共产主义那一帮人,不仅反对旧道德,也反对走资份子,大搞阶级分化和偶像崇拜的结果。
      
      我的感觉是,一个社会制度肯定应该适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传统,在传统之上进行改革,而不是照本宣科,搞大跃进似的邯郸学步。如同共产主义一般硬生生地把阶级观念嫁接到中国社会当中,无非是白白地造成了痛苦而于社会没有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8 22:24:53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口口声声要向西学求经的胡适之先生,本质上却是骨髓里浸透了中国传统的学界国宝级人物。同其他谈胡适早年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或后来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的著作相比,此书描绘了不少晚年胡适在中国大陆以为赤化之境从而凄惶不得归的境地中的“鸡毛蒜皮的琐事”,由此将他鲜明的人物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胡适之先生不会成为出彩的诗人,盖因其性格多趋理智而少狂放溢情,然而被唐先生这么一写,我倒觉得他是个极富趣味的真性情的人。在激变的年代里,他确是四处倒撞,左右为难,更像不求甚解的通才,而非皓首穷经的专深攻关者。
      
      纵横书卷间,游走高谈,人生间之快意大抵如此?胡先生尽管不能全然心无旁骛,却也保留了其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诚如唐德刚先生所言,胡适是个返璞归真的“孔孟之徒”,也是“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通过唐先生不偏不倚之客观剖析,一切无聊的追捧与妖魔化得可休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9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胡适,读完以后得以重新塑造。但是看完以后,感觉对于胡适的记述仍然在外围,没有到达更深入更广泛的部分,直至细枝末节。不过,本来之前也没有读过胡适之的任何作品,这样可以为以后读他的作品做一个小小的铺垫,了解其为人以后,也许更能理解作品的含义。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6 13:51 , Processed in 0.0497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