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间鲁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重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对于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些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作者简介
      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选集《娜拉:出走后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中文版、韩文版)等。主编《20世纪世界文化名人书库》、《流亡者译丛》、《人文随笔》等丛书丛刊多种。

    最新书评    共 1 条

    武川    今晚终于读完了林贤治先生的《人间鲁迅》,早就知道这本书,也知道学界对其评价一直很高,可惜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读。今夜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心里的畅快无以言说。以前无论是读朱正的《周氏三兄弟》、孙郁的《鲁迅与胡适》,还是曹聚仁的《鲁迅传》,读之虽也不至于枯燥,但却总是兴奋不起来,鲁迅总是那一副面目,更不用提孔庆东的《正说鲁迅》,待读了《人间鲁迅》,终于感觉到了久违的兴奋,鲁迅,我第一次这么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存在。我觉得读了林先生的《人间鲁迅》,其它关于鲁迅的传记可以不必再看,也许我过于偏激,也许我过于主观,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部书的优秀。无论从内容、史实、文笔等各方面,罕有堪比肩者。   此书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虽然写作时间距今已有20多年了,但今天读来依然感觉新鲜。总体感觉很好,算得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传记文学,既是传记,讲述鲁迅一生的成长、奋斗,又很具文学性,不是干枯的学术语言。林先生良好的文学修养与扎实的学术功底,使得此书文采斐然。感觉此书是以一种散文化的笔法,在真实的史实基础之上所写就的一部小说,讲述了鲁迅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与纯粹歌颂性的传记不同,这部书写出了鲁迅平凡的一面,普通人生活中遇到的困境,鲁迅同样不可逃避,普通人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忙碌,他也不可免俗。他会为了找房子住而四处奔波,也会与萧红讨论女孩子该怎样搭配衣着,他对文学与思想造诣精深,对生活同样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林先生对鲁迅的心理描写很到位,他时刻思考着鲁迅当年思考的问题,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场域之中,感鲁迅之所感,想鲁迅之所想,把鲁迅的心理与思想的流变写了出来。根据鲁迅与许广平的信件来往,推断他们感情的一步步深入,深刻地体会出他们之间情感的演变。鲁迅的生活细节也刻画的非常具体,他吸何种品牌的香烟,去什么酒馆,一一写出,不落窠臼。人物对话自然难以准确考证,然而林先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该用口语用口语,该用方言用方言,有个性的人物务必彰显出他的个性,使得人物言语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真实可感。林先生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入的思考,把鲁迅的伟大与平凡成功的糅合在一起,使他活生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以鲁迅的一生为主线,串联式地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面貌,主要是政治、文化、思想史的发展概况,尽管并不全面,但是却以鲁迅这一独特的视角窥探其发展脉络,真实而又深刻。与鲁迅有关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重要的社会活动以及相关社团、人物、书籍、刊物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展现。这种不拘一格的笔法,以点带面,融入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在有限的篇幅内充满了丰厚的信息量。在刻画鲁迅的同时,他周围人物的性格与性情也大都一一得到了展现。林先生务求客观真实,对文人学者之间的论战持客观公平的评价,不会偏袒一方,也不会刻意贬低一方,坚持学术自由的精神,以史实说话。他注重使用史料,而非大段的主观议论,在历史真实的细节中展现人物的真实面貌。在传记文学这种很有主观自由度的学术著作中,林先生依然严谨。   林先生于1984年开始动笔,于1989年写毕,共计80余万字,毕竟不是小说,可以任你凭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的走笔,严格的遵照历史事实,仔细的翻阅与甄别史料,大量的阅读相关资料,没有一颗恒心恐怕是做不下去的。我感觉林先生一方面是被鲁迅的思想与人格魅力所感召,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术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以顽强的毅力耗尽多年精力与心血,才铸就这一著作,单是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敬佩。我相信,这样的付出不是毫无意义的,这部书注定要成为传世之作,也许说的为时过早,那就静静等待历史的检验吧。   读一部好书,获得的不仅仅是书中的知识,那种对佳作的认同感会使你心情分外舒畅。如今社会书籍泛滥,出书的速度不会慢于刘翔,数量更是惊人,可惜每每读后感觉总是受骗。或空洞无物,或滥情靡靡,或自吟自唱……凡此种种,无不消耗着你的精力,消磨着你的思想,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感情,偶尔自己破费买书,连金钱也难逃厄运。空洞、矫情的垃圾多了,扎实、厚重的著作少了,学者也难以免俗,如今能坚守冷板凳,肯脚踏实地认真做学问的先生越来越少了。当学者也去追求“学术明星”、“学术超男(女)”的头衔的时候,我还能期待读到什么优秀的著作呢?   随手写下此篇读后感,文峰不才,聊表我心,算是对林贤治先生这部著作与其执着的学术精神的一丝敬意吧,也对鲁迅先生表示一丝缅怀之意。人间鲁迅,堪与日月争辉!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4:00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9 03:22 , Processed in 0.38440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