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停滞的帝国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0:3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本书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4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5 16:34:51 | 只看该作者
      本书重要之处在于:
      1,重述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行始末,打破了西方人的幻想,之前因为耶稣会修士们的信件和《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中华帝国被描述成世外桃源般的国度(Xanadu),里面的统治者和子民仿佛都是智者贤人。实际上如何呢,观者自知——举个例子说就是那些替马戛尔尼搬运“贡品”的工人,他们可以迅速用竹子搭出一个仓库,然后将贡品装入仓库——中国不缺聪明人,不缺劳工,也不缺竹子,但是多数中国人习惯于“国家”的安排——就像算盘(又是中国特产!)珠子一样,拨一拨动一动,而且别指望他们对外国人抱有平等心。这样的细节故事,书里有很多。
      2,皇帝和官员的颟顸,腐败,愚蠢自不必说。马戛尔尼一行离开时,有官员居然直接伸手摸使团成员口袋,搞一只西洋表也好,“就像小偷一样”。使团送的礼物到火烧圆明园时代,依旧原封不动摆在库房里——英国人又把其中的火炮和炮弹搬回去了。令人惊异的是一些耶稣会修士的无耻,主要是迅速衰落的葡萄牙人,当然也不排除英国新教徒对天主教徒的某些偏见(彼此彼此,索德超神父不也恶意满满么?!)。举个客观点的例子。皇帝还要些西洋修士,主要是为了钦天监测算日历和“蚀”,可是这些修士先生们其实并不懂相关知识,他们靠的是巴黎出版的《天文历书》和巴黎-北京纬度换算勉强蒙混过关。结果1793大革命断了巴黎的通信,眼看就要让这帮人露馅,最后是求告英国使团,搞了一本航海历书,可以预测到1800年——上帝继续保佑他们7年!
      3,满清与人民共和国,乾隆与毛,圣旨和红宝书,甚至林彪与和珅,有变化吗?难说。“军队用大量钱财维持,为的不是抵御外侮,而是和平时期的治安”,“地方官员对皇帝政策的自我加码:因为做过头是没人责怪的,做不到位则会被斥责”,“税收在每一级都比前一级增加,差额都流入这一级官员自己的腰包”。不一而足。
      4,马戛尔尼保持了英国人的骄傲——拿破仑认为应该入乡随俗,磕九个头。中国人至今认为这是英国的外交失败。那么看看1794年11月从广州出发的荷兰蒂津使团吧。他们遵从了一切帝国风俗,谦卑到猥琐的程度,结果如何?比马戛尔尼还不如的羞辱。阿美士德使团则直接被扭送到皇帝近前,强迫磕头,这自然又是嘉庆连乾隆都不如的一例。
      5,如何看待中国人。中国人在前辈创造的“并不完美”的伟大知识前彻底拜倒,将之视为一个易碎的玻璃罐,之后只有呵护和修补,却再无大的创造——就连毛时代的“文化革命”也无法伤及内核——当然污染和异化无可避免。
      6,小斯当东爵士的经历是引人深思的。一个参与过两次访华使团的人最终却在下院呼吁对中国开战,难道不奇怪吗?中国人的愚鲁在他11岁时已经亲眼见识过了,之后不过是无数次重演罢了。The Sand Pebbles里的麦奎因和榨糖机就是最好的注脚。
      
      结尾我想说什么?东方狮子会醒吗?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5 17:03:13 | 只看该作者
      丁维提将三脚望远镜充上电,以便看到远处的优美风景。“这架仪器不止一次地吓跑了大批中国人,他们把它当作一门大炮,因而觉得英国人是地球上最凶恶的民族。”
      
      ---------------------------------
      度娘没查到任何资料
      
      只能做如下考证
      尼古拉·特斯拉
      生日:1856年7月10日 职业:发明家、物理学家
      
      公元1792年,英国乔治三世国王派遣几百人的访华使团来参加当朝的乾隆皇帝83岁寿辰
      
      
      马葛尔尼来中国的时候 特斯拉还没出生
      这书尼玛肿么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8 21:28:5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自认为笔者在书写的时候个人的意志和国家的观念没有完全的融入到文字中去,让本文显得平实公正。但是作者仍然在用细枝末节去揣测着中国,难道只能从小广告就能推测出花柳病的蔓延?难道用阿Q的比对虱子的大小就能认定吃虱子这个怪癖。我想那一切都是个由头当不得真,虽然笔者查阅了许多的文献,但是谁又能说文献写的都能如同司马迁一样呢。姑且不论清朝自称是金朝的后裔,就连烛影斧声就能令人玩味的了。我们明察的或许只能是古人的百分之六十的功过是非就已然不错,之于被隐瞒的或是机缘巧合的只能是考古学家的假设推论了。
      这本书中最令我遗憾的不是马尔格尼这位自认为可以当中国老师人的黯然离去。而是礼品那些原封不动的大炮完封不动的放置在颐和园,在颐和园被洗劫又完封不动的运回去。这些可真令人玩味啊。恐怕乾隆还会指指他的爷爷康熙。至少比康熙在尼布楚销毁的军械要强的多。
      最近经常有人谈钓鱼岛,动不动就是辽宁号。政府怎么样国家怎么样,我不完全认为国家无能,首先想谈谈抵制日货,这是第几次了真有兴趣查查,可是我们做的只是表面文章,不知道全面禁止日货一年2年又会发生什么,至少最受伤的应该是中国,因为我们的机械大多日产,汽车和医疗的设备恐怕趴窝不少。想想古巴的客车就明白中国还离不开日本。我们可以进口美国的欧洲的,可是重新进口可不比变法要费事的多,钱也是个问题。有人说咱们气节高些,学学韩国,动不动就切腹断指,不知道有多少可以做到,但是三瓜俩枣的是掀不起只买黑白电视就是不买小日本彩电的热潮。在谈谈辽宁号,苏联解体的空壳子,在路上耽误了许多年,白花了许多冤枉钱,估计不比俄罗斯帮印度改航母少,结果是草草当个训练用的船,说白了服役也不过就是个航母的名字,主要的核动力弹射系统没有只能当摆设,好在可以给国人提提气。
      我依旧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第一位。藏富于民才是正道。中国近代史是不堪的,但是无论是李鸿章见过的格兰特,铁血宰相,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论哪次中国都是有希望的。可惜咱们执行的不彻底。人情世故从不敢做出格的事。宋朝只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郑和不敢开殖民地,甚至太平天国初期都不用汉军。而对于家族的兴旺却颇为看重,无论是吕雉刘邦还是满鞑子。经常出现的是国破家灭,南京屠杀算什么,扬州十日嘉靖三屠比起来小儿科。再谈谈对政府的认知,我无奈于列宁生前没有归还东北西北的国土,也无奈中印战争赢了却遗留下的克什米尔,对于跳脚的越南菲律宾南海问题的无助。我们依旧喜欢问钓鱼岛,谁让他小日本占领的。我们痛恨的与其说是右翼势力,或者占领的国土,不如说对历史的遗憾。我依旧认为政府不缺乏远见,中国曾经打算拿西藏的2倍国土去换张鼓峰事件后的图们江入海口。可是,咱们自相情愿罢了,俄罗斯不缺乏土地,人口少的也无力开发,经济在差土地上的资源就够吃够喝。凭啥让中国富强啊,你们就汗珠子掉八瓣吧。但是中国既然能从英国要回香港,那么其他的地方为什么不能斡旋。为什么当爱国天天写,却对国货不屑一顾,对盘根错节的关系不敢下手,让财政年年三公的无话可说。让资产申报今年不能明年再说。我相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也相信一个国家强大需要的是时间,但是国家无法对人民做到服务和关心,那只能让人民自己去追忆伏尔泰的话语。
       当法律不准一个公民离开自己偶然出生的那块国土时,这个法律的含义是很明显的,这里的国家管理的是如此的糟糕以致我们禁止任何人出境,免得所有人都移居海外。
      有空扫扫自己的房子,比牢骚更管用,国家的强大其实在于国民,还是让国民自己先强大起来。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03:00 , Processed in 0.0526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