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代天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大帝 - 第四卷 - 乱起萧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哪知这话一出口,老十三可就忍无可忍了。他厉声说:“八哥,你的慈悲小弟我早就领教过了。今儿个这份情,兄弟我也心领了,可是这笔账我不认。请八哥回奏父皇,这个‘调兵手谕’不是我写的。调凌普的兵进山庄的事,我压根儿就不知道。父皇要是相信了小人的谗言,要杀要剐,听凭老人家的处置。要是人死如灯灭,这件事儿就算完了。假如人死后有知,我一定要化为厉鬼,让那栽赃陷害我的人,全家死光,鸡犬不留!”

       老八被胤祥这话说得心惊肉跳,可是他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笑了笑说:“哎,十三弟,你别发火儿嘛,好好想想,是不是昨晚上喝醉了酒,受了什么人的挑唆,才写了那个调兵手谕呢?你的那笔字儿,兄弟们一看都认出来了,叫我又怎么替你说话呢。好了,好了,你静静心,好好想想。来人那,把十三爷搀到后面帐篷里去。四哥,皇上有旨,让你和大哥一块监护二哥和老十三,请你马上去见大阿哥吧。”

       胤祯听了这话又惊又喜。惊的是胤祥被凭空诬陷,遭到了禁闭;喜的是皇阿玛却把太子和十二弟交给他来监管。他也是“太子党”啊。这说明父皇虽然在盛怒之中,却没有失去理智。对太子、对十三弟,父皇还抱着一线希望呢!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两个人还有盼头。

       由于康熙皇上的精明果断,及时处置,承德避暑山庄里一场可能发生的大乱总算被压了下去。陷害也罢,误会也罢,以后会慢慢查清、查明白的。采取非常手段,及时地制止事态发展恶化,康熙的果断处置,应该说还是英明的。可是这左一道右一道的圣旨传到北京,立刻引起京城官员们的纷纷猜测。各种流言蜚语也随之而起,搅得大家终日心乱如麻。留守京师的上书房大臣佟国维,首当其冲,更是不得安宁。这也难怪,先是贵人郑春华受到贬斥,被押解回京,打入冷宫;紧接着,又下了停用太子印玺、停调全国军兵的诏书;皇上又密调狼是的精兵接管了热河、承德的防务,凌普却被星夜押解进京,下了大牢。虽然,皇上并没有下废掉太子的诏书,但这一切都明摆着,太子完了,储君要换人了。那么太子究竟犯了什么罪,储君又将是哪位阿哥,自己要不要改换门庭,另找靠山呢?找哪位阿哥最保险呢?等等,等等,这一连串问题摆在了善于见风使舵的京官大臣们的面前。一群过去依附太子党的人,更像热锅上蚂蚁一样,急得团团乱转,六神无主。如今,京城里唯一能听到内部消息的只有留守在上书房的大臣佟国维了。你想,他能不忙吗?门槛都快被人踢断了。他比大家知道的内情是多一点,可是他哪敢随便乱说呀。在朝局动荡不安的时候,他又不愿意得罪人,为自己树敌。没法子,干脆日夜待在上书房里不回家,任谁来,一概不见,躲过一天是一天。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十一月初三,康熙的车驾终于返回京师了。佟国维率领着京师的留守官员们齐集午门之外,跪迎圣驾。康熙坐在御辇里边,透过窗玻璃看着外边整肃的仪仗,跪迎的大臣,不禁心潮澎湃。唉,出去的时候,朕兴致勃勃,扈从人等也都精神抖擞。可是今天回宫,车驾的后边却多了两辆囚车,押着太子和十三阿哥胤祥。随驾的皇子、皇孙、文武官员们一个个低眉垂目,神情沮丧。唉,朕这是交了什么恶运呢,过两天,废黜太子的诏谕一发,又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呢?连日的旅途劳累和沉重的心事,使这位一向刚强的皇上疲倦地闭上了眼睛。

       副总管太监邢年眼见得午门已到,百官在恭迎圣驾,可是皇上却在銮舆内打盹儿,觉得不大好,连忙上前,小心地奏道:“主子爷,到了午门了,百官们都在跪迎圣驾呢。主子爷要是不愿见他们,奴才是不是去传个话?”

       康熙机灵一下睁开了眼睛。哦,对了,此刻朕如果不露面,岂不要引起更大的猜疑。他打起精神,把披风脱下来,从乘舆中探出身来。冬天的寒风使他打了个寒战,但他仍然微笑着对百官说:“朕躬安好。这次承德狩猎,诸事都很顺利。你们在京办差都能尽心尽责,朕甚感欣慰。这么冷的天,难得你们在此迎候,都起来吧。”

       佟国维向前一步,躬身奏道:“皇上一路风霜,看上去似乎瘦了一点儿,不过龙体康健,精神比出京时还要好得多呢,实在是社稷之福。”

       康熙勉强一笑说:“哦,有钱难买老来瘦嘛。朕不过是略感劳累,回宫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你们不用为朕担心。”

       康熙的话音儿没落,班部中突然闪出一个人来,他趋前几步跪下,颤声说道:“老臣王掞跪迎圣驾。不知太子现在何处,请容臣前去行礼。”

       康熙有些不痛快了。心说,老王掞哪,你怎么这样没眼色呢。便说:“王掞,你问太子干什么呢?”

       王掞随口答道:“回圣上,臣为太子师傅,理应恭迎太子回朝,请安问好。”

       “嗯……朕在这里,他怎么有资格接受朝贺呢?”

       老王掞据礼争辩说:“圣上,臣并没说要太子接受朝贺。只是近日来,京师谣言四起,众议纷纷,都说太子在承德出事了。奴才养病在家,不得准信,所以求见太子一面,以解群疑。”

       康熙哪还听得进去这话呀。他脸一沉,冷冷地撂出一句话来:“那朕就明告诉你,太子不仁不孝,已经被拘禁。此刻,你不能见他。”

       老王掞的倔劲儿上来了:“不不不,圣上请容臣犯死进言。太子在位已经三十一年,一旦废去,恐遭天怒人怨……”

       康熙勃然变色,纵声狂笑:“哈哈哈……天怒人怨。王掞,你果然是危言耸听,你知道太子犯了什么事儿吗?如果有天怒人怨,那也是胤礽自己招来的,与朕何干。人怨,无非是流言蜚语;天怒,也无非是风雨无常。想当年,吴三桂造反时,正巧发生了地震,太和殿都差点儿给震塌了。大清的江山不是仍然坚如磐石吗?你回去再好好读几本书就明白了。”说着,手一挥:“启驾!”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眼看着皇上怒气冲冲地进宫了,可是却没有旨意让百官散去。在这种不测的时候,谁敢私自回家呀。这些人在凛冽的朔风中跺着脚,抄着手,三人一群,五个一伙,喊喊喳喳地议论着。一直等到过了中午,才见宫门大开;一群太监簇拥着李德全走了出来。他正中面南站定,口称“有圣旨”。众官员急忙跪下,山呼万岁。就听李德全读道:

       “皇二子脱初,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暴虐淫乱,结党营私,窥测朕躬起居动作,预谋不轨。由太祖、太宗创建,朕所治平之天下,岂可付于此不仁不孝之辈,着废去胤礽太子之位,钦此。”

       众官员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叩头领旨。只有王掞这位老夫子伏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皇上,老臣有罪,老臣对不起太子,也辜负了皇上的重托啊!”

       李德全走上前来,拉起了王掞说:“王师傅请起,皇上有话让转告你。皇上说,王掞忠心事主,德高望重,至于误听了闲言,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言者无罪,不予追究。来人,搀扶王大人上轿,护送回府。”

       李德全回养心殿交旨的时候,几位上书房大臣和封了王的四位阿哥们正长跪在御案前边,恭听康熙口授废黜太子的祭天文告呢。康熙说一句,张廷玉写一句。当康熙说道:“朕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内忧外患交相袭来。朕以为国为民之一片诚心,兢兢业业,勉力为之。却不料,二十几个儿子竟没有一个可继大统。假如大清国运兴旺,请上天延长朕的寿命。朕当更加勤勉,全始全终。如果大清国运已经衰落,朕请上天降罪于朕,促朕速死,以保令名……”

       康熙说到这里,止不住老泪纵横,痛哭失声了。在场的人也都心乱如麻。就连一向心冷的老四胤祯,见此情景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过了好大一会儿,康熙才平静下来,将祭天文告口授完毕。他叹了一口气又说:“老王掞今天虽然触犯了朕,但却让朕看到了他的一片忠心。出了事儿,墙倒众人推,这不是大臣的风范。太子的事儿,朕一直想不通。胤礽这孩子平日温文尔雅,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坏呢?是不是中了什么邪气。如今虽然把他废了,可是朕心中不安哪!胤禔,你去传旨,把太子暂时拘禁在咸安宫中,让朱天保、陈嘉猷还照样侍候他,至于太子妃当然也是要废了的。不过,不许难为她。后天,张廷玉替朕到天坛,拜发了这个祭天文告。好了,朕此刻心力交瘁,头痛得很,不能再议事了。你们都跪安吧。”

       大阿哥胤禔带着众人退下去了。胤祯却膝行几步,来到御榻旁边,轻声说:“皇阿玛龙体欠安,儿子就是回去,也难得安宁。儿子斗胆请准许我在这儿侍候着,等皇阿玛睡下之后,儿臣再叩辞回去。”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康熙瞟了一下胤祯,点点头说:“老四啊,难得你有这份孝心。这些天,你就留在朕的身边吧。”


老武丹暮车受重任 众阿哥夺位费心机

       半个多月之后,广东总督武丹,奉了皇上的急调,火速赶到京师。这位老侍卫知道,老太子废了,新太子没立,京师的情形十分复杂,也十分敏感。他虽然是个粗汉子,可是在大事上,却十分谨慎。这次进京他走的是水路,在南京特意悄悄地去拜访了魏东亭。魏东亭的身子更弱了,可是心却更细了。他告诉武丹,眼下的北京,好似龙潭虎穴,要武丹万事小心谨慎,对阿哥们之间的事,一概不问,更不要介入。所以,这次武丹到京之后,不管是新朋、旧友、老伙计、老部下,他一律不见,在自己的私宅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递牌子进宫,求见皇上。皇上马上就叫副总管太监邢年,出来迎接武丹。邢年与武丹见了礼,带着他来到养心殿门口,赔着笑说:“武将军,您老面子大,皇上说了,不必报名进见,您只管进去就行了。请吧。”

       康熙对待老侍卫的一片深情,武丹早已知道,可是此刻,还是止不住地一阵激动。他快步上前,跨进了养心殿,跪下行礼:“老奴才武丹,奉旨前来见驾,叩请主子金安。”

       康熙一见武丹进来,十分高兴,连忙说:“快起来,看座、赐茶。武丹哪,你这一来朕宽心得多了。嗯,看来,你虽比朕大着六岁,可是身子骨好得很嘛。比起你来,朕可差多了。”

       武丹连忙躬身回答:“主子,话不能这么说。奴才一介武夫,吃饱睡足,就百无牵挂,哪能和主子比呢。主子日理万机,操心费神,上了年纪,自然会更劳累,调养几天,就会好的。奴才还想侍候主子再去打几只猛虎呢。”

       康熙听了,越发高兴:“好好好,说得好,朕就喜欢你这份忠心。这次让你进京,就不叫你再回广东了。朕委任你做直隶总督,把北京的防卫重任,全都交给你,此外,你还要把皇宫的侍卫全都管起来,这样,朕才能放心。”

       武丹知道,从京城防卫到皇宫侍卫,这两项重任,全压在自己身上,是皇上的格外信任,但自己能顾得过来吗?他这里刚一沉吟,康熙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武丹哪,你不要推辞,也不必担心。在承德的时候,乱起仓促,朕临时委派了大阿哥来统管紫禁城的警卫。可是他已经封了郡王,再干这件差事,就不大合适了。还有三阿哥,也封了王。他们又当王爷,又做侍卫,这算怎么回事儿呢?所以,朕把他们俩领侍卫内大臣的差事免了。朕本来想让魏东亭来的,可这几年虎臣多灾多病,怕他撑不下来,才让你来了。你可不要推脱呀。”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武丹一听,心想,哦,皇上对大阿哥、三阿哥似乎也不大放心,连忙回奏说:“主子委托奴才以重任,奴才敢不尽力。不过奴才也老了。当侍卫要站班,当直隶总督呢,又要照管上万的军兵,两头兼顾,万一有个闪失,奴才获罪事小,怎么能对得起主子几十年的宏恩呢?”

       康熙宽怀大笑:“哈……武丹哪,朕怎能让你也站班侍候呢?朕用的是你的虎威。京师防务也好,侍卫皇宫也好,都不要你实打实的干,只让你挂个空名,镇一镇京师、皇宫里的邪气。你是出了名的杀人魔王嘛。光在这养心殿门口,你杀了多少人呢?京城里的文武官员,皇宫里的太监宫人,提到你武丹的大名,谁不害怕。朕不糊涂,你来的路上,一定去见了魏东亭。虎臣呢,也一定向你作了交代,让你少管阿哥们的事儿,是不是?你放心,刚才朕已经训戒过阿哥们了,不准他们到你那里搅和。这下、你踏实了吧。”

       皇上把活说到如此恳切的地步,武丹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推托呢?他站起身,躬身答道:“主子如此信任奴才,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圣恩。奴才先前,不过是杀人劫货的马贼,没有主子赏识,哪有奴才的今天。主子既然吩咐了,奴才定要全力去办,只要奴才在京一天,就不让主子为北京的安全再操半点心。”

       康熙放心了:“好好好,这就对了。你一路辛苦,朕不再留你了。你先去见见大阿哥,让他把皇宫禁卫的事,办个移交,你就接着办差吧。”

       武丹拜辞了皇上出来,刚走到养心殿外的垂花门前,就看见四阿哥胤祯和总管太监李德全走了过来。李德全手里还捧着一个热气腾腾的药罐子。武丹抢前一步,就要给四爷请安,却被胤祯拦住了:“哎呀呀,武老将军,我可不敢受你的礼,怎么,见过皇上了?”

       “回四爷,见过了。哦,四爷,这是皇上要用的药吗?奴才斗胆,代尝一口行吗?”

       代尝御用的食品药物,是宫中的规矩,为的是防小人暗害皇上。这尝饭、尝药的人,还一定是皇上十分信任的人,而且,谁能有这“代尝”的资格,也是莫大的荣幸。四阿哥知道武丹的忠心,也知道武丹在皇上跟前的分量,听武丹这么一说,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李德全连忙捧过药罐来,武丹就着银匙,尝了一口。胤祯又笑着问他:“武老将军,你此刻到哪里去。”

       “回四爷,奉皇上旨意,去见大阿哥。他的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交给奴才了。”

       “哦,大哥刚刚回去了。今天,皇上发落十三弟,是大哥监刑,打了四十大板,打得可真狠啊……”

       武丹听了大吃一惊:“哎呀,十三爷金枝玉叶,这可怎么受得了呢?奴才那里有上好的棒疮药,回头我送来些。”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唉,武老将军,不瞒你说,十三弟现在拘押在养蜂夹道,恐怕送不进去。这样吧,你派人送到我府上,我再想办法送进去吧。哎,武老将军,听说三阿哥府上的那个孟光祖,现在正在南京,你见到他了吗?”

       武丹直愣愣地看了胤祯一眼。三阿哥府上的清客孟光祖,何止去了南京,云贵川陕和两广,他都跑遍了,到处替三阿哥送礼拉关系。这事他武丹早就知道了,可是,他牢记着魏东亭的嘱咐,阿哥们的事,决不插手过问,便回答说:“四爷,奴才路过南京,并没有下船,只待了两个时辰。孟光祖我没见到,就是见了也不认识。”

       胤祯是个明白人,一听这话就透亮了:“哦,武老将军,你别误会。我不过随便问一声,并没有结交你的意思。好,你请便吧,我还得给父皇送药去呢。”说完,带着李德全进去了。

       武丹如释重负,也连忙出宫。他原打算立刻去见大阿哥的,可是一看天色,快到午时了。这时候去,大阿哥一定要留他吃午饭。不吃,驳了大阿哥的面子;吃呢,又容易遭人议论,干脆回家,后晌再去吧。他正要上轿,却见三阿哥胤祉匆匆忙忙地从宫里出来。武丹心想,妈呀,怎么这么巧,今天都让我碰上了,连忙紧走几步,钻进了轿子。

       其实武丹完全不必这么紧张。他不想见三阿哥,三阿哥也不想见他呢,这位三阿哥胤祉,平常日子里,老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除了带着一帮翰林秀才老学究们编书之外,似乎是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问,在太子胤礽面前,他规规矩矩,非礼之事一点不沾。对“阿哥党”的胡作非为他更是从不参与,也从不过问,因此,落了个“太子党”的名声。其实他这样做,完全是假象。现在,太子倒台了,大阿哥轻狂浮躁,别看眼下走红,可要不多久,肯定也得倒台。大阿哥干的那些没王法的事,他老三抓的有把柄,关键时刻,撂到父皇面前,大阿哥不倒也得倒。老大、老二倒了,这江山不就是我老三的吗?所以,承德的事一出来,这位三阿哥就把府上的心腹幕僚孟光祖派了出去,云游各省,向全国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们馈赠礼品,打通关节,为三阿哥接替太子做舆论准备。不过他这也是利令智昏了。他没想到,老皇上康熙在全国各地都有密折专奏的大臣,孟光祖招摇过市,大肆活动,能没人报告吗?他也没想到,私凭文书官凭印,朝廷官员出京办事,还得带着部里的公文,经过验看,地方官员才能接待呢。那孟光祖一个白衣书生,私闯封疆要员的官邸,能那么顺利吗?他更没想到,皇子阿哥要给官员馈赠礼品,按皇室家法,是要请旨批准才能赠送的。孟光祖打着三阿哥的旗号,到处游说,到处请客送礼,能不惹人怀疑吗?更何况,朝中有党,下面就有派。孟光祖在下边放开手脚地拉拢人,不定犯了哪位的忌讳,不告状才怪呢!这不,今儿个皇上就收到了江南巡抚马军的一封六百里加急密奏,把孟光祖在江南的活动,都拜访过谁,向谁送过什么礼,说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奏报得一清二楚,点滴不露。康熙一看就火了,把三阿哥叫进宫去,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老三一想,这江南巡抚马军,是大阿哥的人,如果不是仗着大阿哥的势力,他敢拿我三王爷开刀吗?所以辞别了父皇,他就急急忙忙出宫要去找大阿哥。您想,在这种时候,他能有心去和武丹扯闲篇吗?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却说三阿哥诚郡王胤祉怒气冲冲地赶往大阿哥的府邸。来到门口,不等通报,就闯了进去,却不料,大阿哥正在和全家人一齐吃饭。几个福晋、小妾,见三王爷闯了进来,连忙起身就要回避,大阿哥却宽宏大量地拦住了:

       “哦,是三弟来了,都是自家人嘛,不用回避了。”三弟,坐下来,一块吃饭吧。”

       老三心中有气,冲口就说:“吃饭?哼,小弟我不吃就饱了!各位嫂嫂慢慢吃,大哥,请借一步说话。”

       大阿哥一听这话不痛快了,怎么,连规矩都不懂了吗?你老三吃了枪药了,这么冲干吗呀?他脸一沉,挥手让家人、仆役全部退了下去,然后阴沉地一笑说:“有什么事,说吧。”

       见老大拉下脸,老三也不客气了:“什么事,大哥你别装糊涂。你门下的马军,把小弟我告了,皇阿玛追问这事儿呢。我说大哥,你如今在上风头上站着,也总得给小弟留点面子,留个活路吧。”

       大阿哥一听这活,心里笑了。哼,给你留活路?无毒不丈夫!你有了活路,还有我过的吗?心里这么想,脸上却挂起了笑容:“咳,三弟,你说的这是哪儿的话呀,是不是孟光祖的事?告诉你,我压根儿就不信!三弟你一向是位正人君子嘛,怎么会办这种事儿呢?肯定是下面认错人了,或者有人打着你的旗号,在下边胡作非为。你好好想想,怎么向父皇回话,大哥我也会替你讲情的。”

       老三心里清楚,大哥这是耍滑头呢:“得了吧大哥,你别来这一套了,蒙谁呢?马军要不是仗着你撑腰,他敢拿我作践吗?再说,你的门人柳凤鸣、薛占魁也都在下边活动呢,当我不知道是怎么的?”

       这一下,可捅到老大的疼处了。他恼羞成怒,拍案而起:“老三,你说话要有点规矩。你的人在外捣鬼,是你自己的事儿,拉扯我干什么?告诉你,我这里没有什么柳凤鸣、薛占魁,我不认这个账!”

       老三也恼了:“好好好,大哥说得好。可是,大哥,你也别太得意了,你以为废了太子你就成了主子了。告诉你,没门儿!我老三也不是好惹的。”

       话不投机,老大端起了架子:“哼哼哼,你好惹不好惹,我管不着,你少在我这里耍疯放刁。两个山字摞到一起,你给我出去!”

       老三胤祉万万想不到,大阿哥竟是如此绝情。他恶狠狠地瞪了老大一眼,转身就走,来到门口,又回头说了一句:“大哥,你可别后悔呀!”

       老大听见这句话,连眼都没抬,后悔,笑话!我大阿哥做事,从来都不后悔。老三啊,你等着父皇整治你吧。大阿哥正在暗自得意,老十四胤礻题一挑门帘进来了:“大哥,你好清闲哪!”

       “哟,十四弟来了,快请坐、有什么事儿吗?”

       “事不大。今儿个,皇上处分了二哥和十三哥。二哥押在宫里,除了没自由以外,什么都不缺。倒是十三哥,挨了那么重的打,又押在养蜂夹道,那不是个人待的地方啊。所以,我和八哥、九哥商量着,想给他送几个干粗活的丫头,再送去点被褥、替换衣服什么的。可是,这事犯着禁例,我们哥几个面子小,担待不起,所以我来求大哥了。好歹,咱们都是兄弟,大哥你又一向慈悲为怀,就替兄弟们做个主吧。”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大阿哥心里雪亮。哼,你们几个合手把老十三栽了进去,现在又想装好人,还要拉我当垫背的,我才不上当呢!可是,老十四那几句拍马屁的话,又让他发不出火来,思忖了一下,他笑着说:

       “十四弟,难得你们几个好心。按说,这兄弟情谊上的事,就是父皇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不过,与其咱愉偷摸摸地干,还不如干脆奏明,名正言顺,岂不更好,你敢和大哥我一块去见皇上吗?”

       老十四把胸脯一拍:“嘿,瞧大哥说的,这有什么不敢呢?有大哥在场,我不胆气更壮吗?”

       “哎,谁不知道,你老十四胆大,用得着我替你壮胆吗?好,这事咱说办就办,马上递牌子见皇上去。”

       “得得得,大哥,别拿兄弟开心了,你马上就要当太子了,有度量,有气魄,再办了这件事,得再加上一条,有仁德。兄弟我佩服!”

       老大被胤礻题这番话,捧得心中直痒痒。哥俩说说笑笑,来到皇宫,递了牌子,奉旨到养心殿进见。他们来时,见三阿哥胤祉已经候在门外了。老大知道,他是来说清孟光祖那件事的。哥俩互相瞪了一眼,却没有说话,老九胤礻唐,也恭候在门外,却不知是为了什么事。

       养心殿里,康熙正和上书房大臣议事,哥几个不敢闯进去,只好在门外静等宣召。这些天,康熙皇上真知道什么叫老,什么叫累了。几年来,太子协理朝政,一般的奏章,太子先看,提出处置方略。康熙再看一下,也就算完了。现在,太子废掉了,没了帮手,上书房大臣又没那么大的权力。所以,事无巨细,都得这位老皇上亲自处置。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却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康熙才体会到,没有太子是不行的。今天,从早上起来,直到现在,事情办完一件又一件,累得他头昏脑涨,筋疲力尽,只好让几位上书房大臣暂且退下。

       皇上在殿里忙活,阿哥们虽然站在门外,都没闲着。干吗呀?各动各的心思呗。就说这老大吧,他本来是和老十四一块请见皇上,要为胤祥送丫鬟、送东西的,可这不是他的真心,他心中想着一件大事呢。这事,关乎社稷,更关乎他大阿哥的前程。而且,这事必须他大阿哥单独和父皇谈,绝不能让这几个兄弟知道。所以他拿定了主意,今天,我得想办法,先进去,不能和他们一块去见父皇。他这儿正琢磨呢,张廷玉、马齐,佟国维几个人低头退步,走出了养心殿。老大见机会来了,对几个兄弟说:“你们且在外边候着,我进去问问皇阿玛见不见你们,再来传话。”他这话说得既合规矩,又很随和,谁能想到,老大是别有用心呢?


犟驴子舍命保帝师 铁罗汉雄风惊匪顽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太子胤礽被废,朝局动荡不安,康熙皇上抱病临朝十分辛劳。几个阿哥们跃跃欲试,窥测东宫之位,更闹得这位老皇上心烦意乱,举棋不定。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大阿哥首先跳了出来。他摆脱开几个兄弟,独自一人闯进了养心殿。

       康熙靠在御榻上正在闭目养神,见老大进来,只随口问一句:“武丹去见你了吗?”

       “哦,回皇阿玛,儿臣还没见到武老将军。他一到,儿臣即刻与他办理交接手续。儿臣今日进宫请见,是有句话,儿臣思谋好多天了,不知当讲不当?”

       康熙听他说得玄乎,不觉精神一振:“哦,什么话呀,只管说嘛。”

       “是。父皇这次乾纲独断,决然废去胤礽,天下臣民无不称赞。不过胤礽毕竟是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平日也善于邀买人心。现在外面谣言很多,还有的官员要请求为他复位……”

       康熙心中怦然一动,但却不露半点声色,平静地说:“说下去!”

       “是。太子废了,却还住在宫里。老十三是胤礽的死党,也只责打了四十板子。知道内情的,说这是皇上的仁慈;不知道的呢,却蠢蠢欲动。阿哥们中间,也有人在煽动着给老十三送东西。似乎都以为太子还会复位,所以谣言四起,人心越发不安宁了。”

       好家伙,老大这话说得虽然轻松,可用心却够歹毒了。他几乎给所有的阿哥都垫了黑砖,怪不得他不让老十四他们一块进来呢。康熙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可是这位老皇上胸有成竹却还是不动声色,只淡淡地问:“那,依你说该怎么办呢?”

       老大见父皇一直在听、在问,觉得有门儿,便壮着胆子说:“回皇阿玛,孟子说,社稷为重,儿臣冒死进言,胤礽在一天,他的党羽就会猖撅一天。为了国家社稷和父皇晚年的安定,请父皇忍痛割爱,是不是……是不是可以赐胤礽自尽,以绝后患!”

       康熙越听越生气,心说老大呀,你好歹毒啊!竟然要拿自己兄弟开刀了。他想发作,可是又忍住了,只追问了一句:“你这办法倒是干脆。可是千年之后,朕将要落个什么名声呢?”

       老大正在兴头上,没听出康熙话里有话,还以为皇上已经被他说动了呢,大着胆子说:“父皇,为国家安宁,儿臣愿替父皇担此残杀骨肉的恶名,为君父分忧。”

       康熙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拍案而起就要斥责胤禔,却不料一阵头晕又跌坐在御榻上。老大赶快上前要去搀扶,康熙一把推开了他,怒声喝道,“滚一边去!外边还有谁在,都进来回话!”

       候在外边儿的老三、老九、老十四见大哥进去之后再不出来了,心中本就有点儿怀疑,此刻,听见召唤,急忙进来,见皇上脸色不对更是惊慌。老三今儿个是专门来找大哥的事儿的,马上就抓住话头儿了:“我说大哥,刚才皇上接见大臣的时候还好好的呢,你进来说了什么,把父皇气成这样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3:0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不料,这马屁没拍到正地方,康熙这儿还生着老三的气呢。他怒不可遏地指着老大、老三厉声喝道:“你,你,你们两个逆子,跪下!”

       自从太子废掉后,康熙身体精神都不好,在众人的劝说下,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发火儿,可是今天,他确实是无法控制自己了,几位阿哥见皇上如此盛怒,全吓坏了。不但老大、老三遵旨跪下,没挨训的老九、老十四也不敢站着了。四位皇子一跪,那殿里殿外的宫女、太监、侍卫谁还站得住啊,扑扑通通跪了一地。康熙指着老大、老三怒声斥骂道:

       “你们这两个混账东西,成心要把朕气死吗?古时候,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那是秦始皇死了以后的事。如今,朕还活着,天下太平,不过是废了个太子,你们就急红了眼了。老三胤祉,书读得不少,可学问全装到狗肚子里了,竟然私派门人出京,结交外官。老大更是无耻之极,居然想加害胤礽。君臣大义,父子之情,兄弟情分,三纲五常什么都不要了。你今天要害死太子,说不定明天还要加害于朕呢!原来,你已经打定主意要当万岁了。你,你,你你你是白日做梦!朕自登基以来,历尽沧桑,社稷勋业将要载入史册,什么事也瞒不过朕的眼睛。老大、老三,你们想过没有,朕为什么要调武丹进京,免掉你们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朕又为什么让老四监护胤礽和胤祥?现在朕明白地告诉你们,朕不信任你们这两个逆子!不敢把国家安危、朕的生死寄托在你们身上。朕早看出来了,你们从来是愚顽浮躁,轻狂自大,你们的心早有了非分之想。哼!也不照照镜子看看,凭你们这一身贱骨头,朕能把江山交给你们吗?”

       康熙越说越生气,最后竟然手足发抖,两眼发直,话也越来越不连贯了。这些天一直侍候在皇上身边的太医连忙进来,却被康熙怒骂一声:“滚出去!朕什么病都没有,要不是这几个逆子来气朕,朕的寿限长着呢!”

       康熙这一番雷霆万钧的发作,可把大阿哥吓坏了。他抓住这个机会,磕头出血,哭着奏道:“皇阿玛请息雷霆之怒。适才儿臣所言实在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并非与胤礽有什么私仇。儿臣说错了,请皇阿玛宽恕。”

       宽恕?康熙皇上就是真想宽恕他也宽恕不了呀!怎么?现放着一位三阿哥在这儿呢!老大让马军告了他老三的御状,刚才又把他从府里撵出来,事情办得那么绝情,那么不仗义,三阿哥能饶了这位大哥吗?没等康熙开口,这位三王爷就说话了:

       “皇阿玛在上,儿臣这话本不该说,说出来大哥也不会饶我。可是今日,儿臣却不能不说,大哥做事确实太绝了。你把二哥的太子咒掉了,又想害死他,这用心也太狠毒了吧?”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3:33 , Processed in 0.04821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