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代天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大帝 - 第四卷 - 乱起萧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4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胤祯在一旁听出康熙的话外之音了。老人家在高兴之中还没忘儿子们的事呢。他怕弘历年幼无知,冲犯了皇上,正要上前答活,却听弘历又说:“皇上圣德,遍及四方,孙儿岂能除外,孙儿生在天家,沐浴皇恩,才得成长。皇爷的公义和私情都在其中了嘛。”

       这话说得更是得体,康熙也更是高兴:“胤祯,这儿离猎狼的土城多远哪?”

       “回皇阿玛,不到五里。不过,道路坎坷,车驾难行。儿臣的坐骑,是父皇赏赐的御马,走得很平稳,请皇阿玛放心。”

       康熙兴致勃勃:”哎——观赏雪景,岂能走马观花,走一走,也可以舒散一下嘛。”康熙一边说一边拉着弘历的小手,径直朝前走了,一路上,祖孙两人谈谈笑笑,说得十分热乎。康熙是要考较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子;弘历呢,却是童言无忌,问什么就答什么。皇上步行,谁敢骑马坐轿啊,上自皇子皇孙,下至文武百官,急急忙忙跟了上来,簇拥着皇上,来到了猎狼的土城。

       这个土城并不大,依山筑成,两丈多高,里圈直径也不过半里,却圈了四五百只野狼。野狼是群居成性的,每一群自成一伙。看下边,大约有那么七八群,分散在上围子里,各占一方。母狼在正中间,护着狼崽子,公狼则在外圈,瞪着绿光闪闪的眼睛,伸着血红的舌头,警惕地注视着其他的狼群。这些野狼,自从被圈进来,就一直饿着肚子,也不知饿了几天了。大概他们之间,已经发生过几场争斗。土围子里,草丛中,到处可见斑斑血迹。

       康熙扶着弘历的肩膀,登上土城,站到连夜加修的墙垛子一边,向胤祯微微一笑说:

       “老四,看你的了。”

       四阿哥胤祯响亮地答应一声,向下边一挥手,几个家丁抬着一口三百多斤重的野猪走上城头,割断捆绑的绳索,推了下去。野猪本来就是山林中的猛兽,身上粘着一层厚厚的松脂沙土,坚如铁甲。口中獠牙,又长又粗,亚赛宝剑。一般的虎豹见了它,还要退避三舍呢,区区野狼,它哪会放在眼里呢U再说,它也饿了好几天了,见了猎物,精神振奋,发了疯似的便向狼群冲了过去,又撕,又咬。霎时间,几只公狼,有的被野猪的撩牙挑开了肚子,有的被野猪的巨齿咬断了喉管,成了野猪解馋解饿的美餐。可是,这群狼毕竟有四五百只啊,一头野猪又怎能对付得了呢?而且,这些狼也是饿得急红了眼,百无禁忌,同样把这头野猪,看做是救命的佳肴了。于是,成群结队,反扑过来。猪与狼,狼与狼之间,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死搏斗,惨烈之状令人心惊胆战,不忍目睹。

       胤祯见野猪和狼群已经斗得筋疲力竭了,高喊一声,“放箭,把活着的全都射死。注意,只准射头,留下囫囵的狼皮,主子还要赏人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4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一声令下,四王爷府上的家将亲兵,立时分散开来,弓拉满月,箭似流星,朝着下边射了过去。其他阿哥的亲兵和护卫们,也赶来凑热闹,一齐放箭。狼是有名的“铁头豆腐腰”。只准射头,可也真不容易。足足过了一个时辰,下边的野猪,野狼,才全都倒毙不动了。

       康熙扶着弘历,抬脚就要下城去就近看一看。胤祯连忙上前拦阻:“皇阿玛留步。下边让孩儿们去收拾,万一有没死透的,惊了驾……”

       康熙不以为然地纵声大笑:“哈……朕一生经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大事啊,还怕这几只死狼吗?”说着抬脚就走。众侍卫和阿哥们不敢怠慢,连忙跟了过来,护在康熙的前后左右。

       老八趁着这机会,紧走几步对胤祯说:“四哥,你这猎狼的法子,确实是独出心裁。不过,据小弟看来,让它们这样自相残杀,是不是太残酷了一点?”

       老四神情自若地说:“哦,八弟,你这样想吗?其实,我不过是想让父皇看个热闹,散散心,解解闷。要说打猎,父皇什么样的猎物没有见过?要说赏人,又哪差这几张狼皮呢?至于说到残酷,狼也不是什么好动物,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呢?”

       俩人这悄悄的谈话,却被走在前面的康熙听见了。他心中怦然一动,嗯,老四今天是不是有意地安排这场猎狼呢?狼群既团结起来对付野猪,又反过头来自相残杀,倒让人不能不多想一层。在朕的身后,他们兄弟会不会也这样自相残杀呢?他们会不会联起手来,对付当了太子或者皇上的人呢……嗯,老四用心很深哪。

       康熙一边沉思着,一边往前走。草地上死狼遍地,血迹斑斑。他们来到那头已经被狼咬死的野猪跟前。康熙一个不留神,踩到了野猪身上。没成想,那野猪尚没气绝,嗷叫一声直立起来,瞪着血红的大眼,瞧着康熙。众人都大吃一惊,刘铁成拔出腰刀就冲了上去,却听一声清脆的呵斥:“回来,你的职分是护驾!”随着这声喊,小弘历早已拔出佩剑,朝着这头猛兽捅了过去,其实那野猪浑身是伤,血也已经流尽,刚才只不过是垂死挣扎一下罢了。弘历的剑刚挨身,它就倒地气绝了。可是,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能如此识大体、顾大局,奋力向前,保护皇上,就这份忠心,这份勇敢精神,把一旁的叔叔、伯伯,全都比下去了。康熙不由得心潮激动,伸手把弘历拉到怀里,抚摸着他乌油油的大辫子,语带双关地说了声:“难道这是天意吗?”

       他这句话说得很轻,像是自言自语,除了弘历之外,在场所有的人都没有听见。

       四阿哥雍郡玉胤祯安排的这场猎狼,太惊心,太离奇,也太不可思议了。上自皇上康熙,下至皇子百官,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猜想,但是,又都说不出来。眼看天色渐晚,康熙命众人各自回驻地,他也骑了马,带着侍卫向烟波致爽斋走去。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4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突然,前边不远之处,一队大约三百多人的骑兵,飞驰而过。后边,又有几队骑兵,排成整齐的方阵,也是奔腾而来。康熙心中猛然一惊,立即勒住马头:“嗯,这是哪里来的骑兵,派个人去问一下。”张五哥答应一声,纵马奔去,不一会,带着一个人回来了:“万岁,是热河都统凌普率军前来护卫皇上的。”

       康熙这一惊非同小可!凌普?凌普是太子的奶哥,朕并没有下旨召他,他怎么来了,而且带了这么多的骑兵,在这里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难道说,胤礽这个逆子,丑事败露,起了弑君谋位的野心?康熙沉着脸,厉声问道:“凌普,谁让你带兵到这里来的?”

       凌普早已下马跪在地下了,听见康熙问话,他从容答道:“回皇上问话。奴才奉了十三爷的令旨,带兵前来护驾。”

       康熙更是惊愕:“什么,什么,朕身边领侍卫的皇子,是大阿哥。老十三怎么给你下令呢?”

       皇上这么一问,凌普听出来了,哟!糟了,这事儿皇上不知道?他连忙从靴页子里抽出一张纸来,双手捧着呈了上去。康熙示意马齐接了过来,却听凌普在申辩着:“万岁,今天后晌,皇上的侍卫鄂伦岱,派人给奴才送来这张十三爷的手谕。说皇上身边的老侍卫调走了,让奴才多带点兵来……”

       这事儿更奇了,怎么又牵涉进鄂伦岱呢?康熙沉着脸问:“嗯,你带来多少人马?”

       “回主子爷,奴才的中军精锐一千四百七十名,全部带来了。嗯——皇上,奴才这样做是不是错了?”

       康熙还没有说话,大阿哥胤禔却开口了:“凌普,你不要胡说八道。鄂伦岱早就调走了,他怎么会派人给你送信呢?老实讲,是不是太子给你透了什么信儿。”

       “直郡王,您老可不能这样说。鄂伦岱没走,我刚才在那边还见他了呢。再说,这与太子有什么瓜葛呢?”

       康熙听到这里,更是吃惊了。怎么,那个刁蛮撤野的鄂伦岱还没有走,嗯,看来这里面大有文章。他心里这么想,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凌普,你不要胡猜乱想。大阿哥是领侍卫内大臣,不过随便问你一声罢了。朕原来打算召你来护卫山庄的,不过只召你一个人,可能他们传错了旨意。现在,山庄的防卫,已经交给喀喇沁左旗的狼是将军了,他的部队马上就到。这里,有京师带来的兵,也有原来山庄的驻军,加上狼是和你的中军营,太多了,也太杂了,万一闹了误会,可不是玩的。你留下来侍候,让你的兵,马上原路返回,听明白了吗?”

       “扎,奴才遵旨。”

       凌普刚一走,康熙却转身在马上猛击一鞭,疾驰而去。众人见他脸色不善,不敢问话,也连忙跟上。可是,刚走到半路,康熙却又停下了,指着一座独立的小宫殿问:“这是什么地方?”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李德全连忙上前:“回主子,这里叫戒得居,是预备主子打猎时,临时休息的地方。”

       康熙四面一看,这个戒得居,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宫殿,四周没有别的房屋建筑,十分空旷,但却视野开阔,便翻身下马说:“好,今晚就住在这儿了。”

       这里看守殿房的小太监,怎么也想不到,康熙会在这时来到,而且要住在这里。连忙出来接驾,又是打扫暖阁,又是忙着烧炕。一直跟在康熙身边的上书房大臣马齐忍不住了:“皇上不回烟波致爽斋了吗?”

       康熙没有理他的茬儿,要了盆热水来,一边烫脚,一边问,“凌普带来的人马奉诏了吗?”

       马齐连忙回奏:“圣上,这事办得很顺,凌普的兵已经全开回去了。嗯——皇上恕奴才多嘴,这戒得居地方太小了,而且没有接驾的准备,屋冷炕凉,主子要住在这里,恐怕着了凉……”

       康熙还是不接他的话茬儿:“叫人把外屋也收拾一下。你们几个今晚不要睡了,都在这里办差。传旨,让阿哥们还有鄂伦岱速来见朕。马齐呀,你这个人忠厚有余,而虑事不详,比起张廷玉的缜密,你差远了。这戒得居别说冷一点,就是冻死在这里,朕还能落个全尸呢,不比让人零刀砍了好吗?”

       马齐听了这话,吓得一愣。他刚要回话,却听外边传来粗嗓粗气的喊声:“奴才鄂伦岱奉旨见驾。”说完,不等康熙应声,一挑门帘就进来了。

       看到鄂伦岱仍是这副刁蛮作派,康熙心中的怒火不打一处来:“大胆奴才,跪下。张五哥,把他的腰刀下了。”

       鄂伦岱跪下了,张五哥又下了他的腰刀。可是,他仍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康熙冷笑一声:“哼哼,真是小人难养啊。鄂伦岱,你的祖父、父亲,都曾为大清立过战功,可传到你这一代,为什么这样没出息。没王法?朕问你,昨天就有旨意让你走,你为什么还赖在这里?你有什么大事要办?”

       “皇上,不是奴才不愿意走,是想不通。奴才自幼在皇上身边当侍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知这几天是谁得罪了皇上,皇上却尽拿奴才出气……”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大阿哥拦住了:“鄂伦岱,你还不服吗?你在皇上跟前无礼,就是死罪!你说,在乾清宫也照样撒尿,你知道乾清宫是什么地方吗?”

       这鄂伦岱不是个省油灯,皇子阿哥们许多违法犯禁的事儿,他知道得不少。皇上训斥他,他不敢公然反抗,可是大阿哥训他,他却不听了:

       “直郡王,您知道嘛,侍卫值班是不能擅离岗位的。乾清宫又没有茅厕,王爷您叫我上哪儿去撒尿呢?您说我们这个没规矩,那个没王法,可是,有人干的那没规矩、没王法的事儿,要是奴才说出来,恐怕要吓死人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胤禔一听这话蔫了。他不知鄂伦岱抓住了自己什么把柄,要是把他逼急了,这奴才在皇上面前兜出来,那还得了。张廷玉心细,马上就看出了大阿哥的神色变化。心想,这两天,皇上这儿够乱的了,可不能让鄂伦岱再捅出漏子来,便插言问道:“鄂伦岱,凌普带兵闯进山庄,说是你派人送信让他来的,有这事吗?”

       鄂伦岱一听这话火了。他忘了规矩,“噌”的跳了起来,开口就骂:“是哪个王八蛋砸我的黑砖?张大人,你告诉我,老子我宰了他。万岁爷明察,若有此事,主子把我零刀剐了!”

       在一旁听着的康熙皇上,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这案子,越问,越让人糊涂了。尤其是刚才鄂伦岱说的那句话“没规矩,没王法的事,说出来能吓死人”,康熙更觉得有琢磨头儿。看来,这戏中有戏啊!他烦躁地一挥手:“刘铁成,把鄂伦岱带下去,看押在侍卫的帐篷里候旨。”

       刘铁成押着鄂伦岱下去了。一个太监进来回奏:“主子爷,阿哥们都来了,在外边候旨请见呢。”

       一听说阿哥们来了,康熙刚压下去的火又上来了:“不见,不见,一个都不见!传旨,让他们在外面雪地里好好跪着,凉快一会儿,清醒清醒头脑再来见朕。”


防兵变行宫下严旨 废太子雪地责阿哥

       朔风劲吹,雪花飞扬,戒得居大院内的雪地上,一拉溜跪着十几个皇子阿哥。人人心头都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难以安宁;个个又都被这漫天的风雪冻得浑身冰凉,瑟瑟发抖。他们在这儿难受,那位在房子里烤着炭火、坐在暖炕上的皇上,也并不轻松。几十年来,他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惊涛骇浪,却从没感到胆怯,从没惊慌失措,更没有动摇过必胜的信念。可是这一次,老皇上康熙却害怕了,慌神儿了,举足无措了。他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孤独,从来没有过的恐惧,从来没有过的透心的寒凉。就说今天晚上发生的事吧,既让康熙心神不安,又疑窦丛生。凌普带着精锐骑兵,私闯避暑山庄,却说是奉了十三爷的调兵命令,而老十三的手谕上又明明写着是奉了太子的令旨。凌普还说信是鄂伦岱派人送的。这鄂伦岱是老八的表哥,是与太子对着干的人哪,他为什么要去替太子送信呢?再说,凌普是太子的奶哥,太子要调凌普来山庄,凌普不但不会推托,而且会闻风而动,根本就用不着这么绕着弯子去叫老十三。老十三也用不着去找鄂伦岱。就是去找了,那鄂伦岱也不见得会替太子、替老十三卖命。刚才审问鄂伦岱时,那小子暴跳如雷的神气不像是假装的。那么,会不会是有人想借凌普的手制造事端,酿成大乱,把太子和老十三置于死地呢?嗯……假如真是这样,那墙倒众人推,栽赃、陷害太子和十三阿哥的,除了老八这一伙,不会有别人!可是康熙反过来又一想,凌普毕竟是带兵进庄了。会不会是太子因为干了见不得人的事,怕朕降罪于他,为了避祸,也为了从军事上控制避暑山庄,进而发动兵变,武力夺权,谋逆篡位,才把凌普的兵调来的呢?会不会是太子调了兵又反过来栽赃给鄂伦岱呢?老十三性情梗直,虽然是公认的“太子党”的人,但他没有调兵之权,也不会作欺君欺父之事。从户部办差与太子闹了矛盾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老十三的为人了。但昨天围猎时,他出力最大,却没有得到赏赐,还挨了朕的一顿训斥,会不会心怀不满,帮助太子作乱呢?还有老四,今天为朕安排的猎狼,明显的带着劝谏的意思。他在这场风波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唉,这几个儿子太让朕琢磨不透了。乱子从自己家里闹出来,从自己最信任、最疼爱的几个儿子身上闹出来,太让朕伤心,也太让朕害怕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康熙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人了。不仅老谋深算、虑事深远,而且精明果断。今儿晚上,他突然决定不住寝宫,而临时住到这四面开阔的小殿戒得居;他把所有的皇子都传来,而且让他们跪在雪地里;他把那个闹事的鄂伦岱也传来,拘押在侍卫的帐篷里;把凌普的兵撵回去,却把凌普单独留下来,就是为了预防万一。擒贼先擒王,只要这十四个皇子一个不落全圈禁在这里,外边就闹不起事儿来。

       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和马齐都在皇上身边多年了。他们俩知道,皇上昨晚上一夜没睡,今儿白天又兴致勃勃地看了猎狼。可是现在,皇上还是这样神情亢奋,没有一点儿睡意。虽然在皱眉沉思,却是两眼放光,脸色红润,精神健旺,神采奕奕。这反常的兴奋状态不是个好兆头。张廷玉忍不住上前劝道:“主子这两天着实劳累了,现在大事已经安排完了,请主子宽宽心,好好睡一觉吧。”

       康熙诧异地看了一下张廷玉说:“什么,睡觉?廷玉呀,你可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人不让朕睡觉,朕又怎敢懈怠。这么多的兵不宣而至,朕能安枕高卧吗?”

       马齐上前一步说:“主子,以奴才看,凌普的兵已经让他们回去了,奴才愿以身家性命相保,今晚定会平安无事……”

       他还没说完,就被康熙一阵冷笑打断了:“哼……马齐,你的身家性命值多少?能保住朕的安危吗?告诉你,要不是狼是的兵今夜就到,朕早就启驾回北京了!看看吧,这是什么?”说着,“叭”的扔过一张纸来。马齐捡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奉太子谕,着热河都统凌普,即刻率亲兵护卫进驻山庄,以资防卫。

       怡贝勒胤祥。”

       马齐看完心里咯噔一下子,他知道这就是今天他从凌普手里接过的那张字条。可是当时他接过来之后回手就捧给皇上了,不知上边写的是什么。现在一看,惊得他额头沁出了汗珠。他思忖了一下说:“主子,依奴才看,这个调兵手谕不合常理。十三阿哥奉旨办差多年了,他的笔迹是可以模仿的。请皇上圣鉴。”

       康熙点了点头,感到宽慰:“哦,这么说,你马齐还算有点聪明。不过,即令不是老十三十的,也是别的阿哥干的。反正是跑不了外面跪的这几个逆子。所以,朕才让他们在雪地里凉快凉快,不要热昏了头脑。”

       “是,皇上虑事深远。不过,阿哥们金枝玉叶,恐怕受不了这份寒冷。再说,奴才们在屋陪着圣驾,暖暖和和,阿哥们却在外边挨冻,奴才们心里也不安生。不管怎么说,他们当中将来总有一位要当皇上的,到那时,岂不要怪奴才不懂道理?”

       康熙听了这话,神色惨然地怪声大笑:“哈哈哈……哪里就冻死了?想当初;朕率兵西征时,孤军深入,断了粮草,也没有御寒的军衣。夜里,草原寒冷异常,朕不得不靠在马肚子下面取暖,谁可怜朕了?!至于将来,无论他们是谁坐了江山,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还会记得今晚这档干事儿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康熙皇上说着,动了真情,不由得老泪纵横,难以自制。李德全和太监们连忙走上前来,扶着康熙在炕上躺下,轻轻地替他按摩。过了好大一会儿,康熙平静下来,呼吸也均匀了一些。他刚想闭目养养神,却听门外一阵吵嚷。李德全连忙跑出去看了,又进来回奏:

       “主子爷,太子在外边要面见主子,说有要事启奏。张五哥拦住他不让进,吵起来了。”

       康熙忽地一下从炕上坐起身来,厉声问道:“是胤礽吗?不是传旨给你,有事让张廷玉代奏吗?为什么深夜闯宫,惊扰朕躬?”

       太子胤礽在外边哭着说:“皇阿玛,儿臣……”不等他说完,康熙怒喊一声:“哭什么,滚进来说。”

       胤礽跌跌撞撞地进来,叩头出血:“皇阿玛,儿臣不孝,儿臣有罪,请皇阿玛赐儿臣一死……”

       康熙发出一阵令人胆寒的大笑:“哈哈哈……你居然有罪,你居然不孝?朕倒不明白了。你办事很有章法,很有学问嘛。连朕都被吓得不敢回烟波致爽斋了,干得很漂亮嘛。如果不是你这个逆子办事有方,朕恐怕已经被你杀了,或者送到左家庄化人场了!哼,你胤礽还不够聪明啊。告诉你,大清国的曹操还没出世呢!真是龙生九种,种种有别。朕没想到,竟生出你这样忤逆不孝的儿子来!你今晚来这里,就是哭给朕看的吗?你以为朕还会信你的话吗?”

       跪在地下的胤礽知道,这顿骂是非挨不可的,可是他不能不冒死前来。昨天晚上,他和郑春华被皇上堵在屋里,从那时起他就知道他这太子是完了。可是却不料今天晚上突然被叫来和兄弟们一块跪雪地。几个兄弟你一言,他一语,太子在旁边听明白了。哦,闹了半天是有人假借他太子的名义,调凌普的兵进了山庄。这还了得!他听了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谁这么损,这么缺德,这不是落井下石吗?我要不向父皇说清这件事,那谋逆篡位的罪名我洗不清啊!此刻,听父皇这么一骂,他更清楚了。连忙说:“父皇的教训,儿臣时刻铭记,但今天之事,显系有人要陷害儿臣。如今儿臣辩无可辩,说无可说,只求皇阿玛圣鉴烛照。儿臣今日一是来领罪,二是求父皇慈悲,网开一面,不要株连别人。千罪万罪皆在儿臣一身。儿臣愿一死以报父皇。”

       康熙哪还听得进去,他怒斥一声:“哼!说得轻巧,有人陷害,你这么一说朕倒不好发落你了是吗?你干的那些好事,亵读神明、辱没祖宗,也难告天下臣民,连朕都羞于说及。即使朕不处置你,那暗室欺心、神目如电,你就能逃过天罚吗?你自己已经是泥菩萨过江了,还想照顾庙里的小鬼。告诉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的事儿谁自己担着,别人替不了。怎么处置别人,朕自有安排,用不着你来多嘴!”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康熙越说越激动,忍不住翻身下炕,在殿里急速地走来走去。突然,他停在胤礽身边,猛地踢了一脚,怒声喊道:“不要再装模作样了。朕看着恶心,你,你,你……滚出去!”

       胤礽战战兢兢地叩头退下去了。康熙转过身来,面目变得十分可怕。他厉声对房里人说:“全都跪下,听朕宣诏!”

       在房子里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刚刚进来的大阿哥胤禔,还有侍候皇上的太监宫女们,扑扑通通全都跪下了。康熙咬牙切齿地说:“朕已决意废黜胤礽。即日起,无论是谁,不许再把他当太子对待。即刻发廷寄给全国,停用太子印玺,别的不许多说。胤禔,你去传旨给皇子阿哥们,不奉特旨,有擅自离开戒得居一步者,格杀勿论。此外,立即将凌普拿下,派可靠的人押往京师监禁。从现在起,不奉朕亲自颁发的特别旨意,任何人不许调动一兵一卒。违旨者,立即处死。李德全,你马上派人骑快马去探听一下狼是的兵现在到了哪里。传旨给狼是,他来了之后不必见朕,先把八大山庄的防务全都接过来,替朕守好这里,不准再有一点儿差错。”

       这一连串的圣旨,康熙说得并不快,可是口气却是那样的严厉,丝毫没有留下余地。张廷玉不等康熙吩咐,早就来到几案旁边,按着康熙的口述,写好了诏书,请康熙亲自盖上随身携带的玉歪。大阿哥和李德全答应着跑出去传旨去了。其余的人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房子里静得可怕。康熙一口气办完这几件至关重要的事,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心力,突然说了一句:“朕……朕的头怎么这样疼……”话还没说完,向后一仰,就倒了下去。慌得众人连忙一拥上前,扶着他躺倒在御榻上。马齐对身旁的太监一挥手说:“快,传太医!”

       皇上劳累过度,也气愤过度,终于支持不住昏倒了。把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和太监、御医忙了个晕头转向。可是此刻,奉命出去传旨的大阿哥胤禔却正在得意呢。这次来承德陪父皇狩猎,谁也没他得到的彩头多。太子一倒,父皇马上封他做领侍卫内大臣,接着又从贝勒晋升为郡王。虽然老三也封了领侍卫内大臣,虽然还有几个兄弟也晋封了王爷,可他老大是“统领”啊,按地位还排在上书房几个大臣前边呢。就拿今儿晚上这事儿说吧,众皇子兄弟跪在雪地里挨冻,想站起来活动一下都不敢。可是他老大却重任在肩,父皇跟前离不开他。他可以自由行动,一会儿到父皇跟前去侍候,烤烤火,暖和一下,也探探风声,听听消息;一会儿又奉命出来传旨下令,他可真有点儿飘飘然忘乎所以了。这会儿,他来到外边儿,对众位兄弟宣示了父皇的圣旨:“不奉特诏,有擅离戒得居一步者,格杀勿论。”康熙这旨意下得严厉,阿哥们听了个个心惊胆颤,大阿哥看到这情景,不由得一阵暗暗高兴。便假慈悲地说: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众位兄弟不要害怕,皇阿玛一向是宽厚的。他老人家说了,就是胤礽,只要烙守臣子之道,静养思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兄弟们又没犯大错,怕什么呢?大家放心,一切由大哥我来维持,不会叫兄弟们吃亏的。”

       老大正在得意洋洋地说着,却不防老十接上话茬儿了。这老十是阿哥中出了名的刺儿头,看见大哥这张狂劲儿,他早就忍不住了:“哎,我说大哥,这么说小弟要恭喜你了。如今你得了脸,守在皇阿玛身边,是不是听到什么风了,或者有什么机密?叫我说,大哥你就给兄弟们透个风,叫我们也高兴高兴。哎——大哥,是不是要让你当太子了?”

       老大听着这话心里美滋滋的,可嘴里却说:“十弟,你开什么玩笑。这样的大事,能是我们兄弟随便议论的吗?”

       老十还是一个劲儿地调侃:“嘿嘿……我说大哥呀,真有你的。告诉你,这当储君当太子的事;我老十从来不想。你们个个轮着当一遍,也摊不到我头上。我巴不得大哥你能独占鳌头呢,问一问就不行了?再说,如今大哥是台面上的人,受着父皇的特别信任,可你也得为兄弟们想想啊。你在父皇那暖烘烘的大殿里,兄弟们却在雪地里喝西北风,大哥你忍心吗?要让你放我们进屋,恐怕你也不敢,可是,派人烧上两堆火让我们烤烤,也是大哥的仁政嘛!”

       老大正在兴头上,老十这又讽刺又挖苦的话,他竟然没听出味儿来。连忙说:“生两堆火?这好办,大哥我能做主。不过,我还得告诉兄弟们,大家都小心点儿,别再捅漏子。皇上今晚大发雷霆,火气大得很呢,连胤礽的话都不让传了。刚才我押送胤礽去后面帐篷时,他对我说,‘父皇说我百样不是,我都能听。可是说我想弑君谋逆,我真是连想都没想过。’他让我把这话转告给父皇。我说,你刚才为啥不说呢,现在不让传话,你再说我也爱莫能助了。”

       老大正在兴致勃勃地往下说,却不防四阿哥胤祯冷冷地接了一句:“大哥,话不能这么说。都是自家的兄弟,何必落井下石呢?别的话,你可以不替他转奏,可二哥这话却是关系重大,你代转一下,也不会惹父皇生气的。”胤祯刚说到这儿,老十三胤祥也忍不住了:“大哥,天上的云彩,不知哪一块儿下雨呢。二哥如今落了难,你帮他一把也不肯吗?”

       这俩一带头,阿哥们七言八语地吵吵上了,纷纷责怪大阿哥不讲兄弟情分。老大这才觉出来,哦,刚才我得意之中说话过头儿,犯了众怒了。连忙赔笑说:“哎呀呀,兄弟们怎么都冲我来了。父皇有旨,不让替老二传话,我也没办法呀。好好好,既然兄弟们说了,我老大豁出去了,再替他担待一次。我,我这就回奏父皇去。来人哪,给各位爷们生上几堆火。”说完,转身走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42:5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老八心中有事,正要找机会见父皇呢。他连忙向老九、老十、老十四他们递了个眼色说:“走,咱们一块去见父皇,保太子去。”


陷兄弟老八行诡计 尽孝心凰祯侍汤药

       八阿哥胤禩要带着老九、老十、老十四他们冒死闯宫,去为太子担保。老十三胤祥也要跟进去,却被四阿哥给拦住了。老四心中清楚,老人家恨透了太子,如今太子犯了事儿,他们不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哪儿会有保太子这分善心呢!他们这一去,肯定有阴谋。就在胤祥刚要起身的时候,老四拉了他一把。他回头一看四哥那严厉的眼色,便又跪在雪地上了。

       不一会儿,老八他们回来了。老八对兄弟们说:“父皇口传圣谕:着四阿哥胤祯,监管胤礽的饮食、行动,不可放纵,也不准虐待。钦此。”

       走了传旨的大阿哥,又换了个“口传圣谕”的八阿哥,老十三心里不服气了:“我说八哥,你说清楚点儿,兄弟我怎么没听明白呀。”

       “没听明白?好啊,你就给我仔细听着,皇上正有话要问你呢。你跪好了,听着。皇上问你:胤祥手谕让凌普带兵私闯山庄,现经查证,太子并没有给你这个令旨。你手谕上写的‘奉太子谕’这话是伪造的。经众位皇子共同辨认,凌普所持的调兵手谕确实是你胤祥的笔迹。有旨问你,你平日还算诚实,可为什么丧心病狂。私调军兵进驻山庄。这样做事用心何在,你要老实回奏。”

       “什么、什么,我私调军兵?!”胤祥觉得头“轰”的一下炸了:哦,闹了半天,让我们在雪地里跪着竟是为的这事啊。他“噌”的跳起来大声说:“我说八哥,咱们把话说清楚。我老十三莽撞不错,可是做事从来光明磊落。这私调军兵,谋害皇上的事,我连想都没想过。是哪个王八蛋给我栽的赃,难道要陷我于死地吗?不行,我去见父皇!”说着,抬脚就要走,却被老八给拦住了:“哎——十二弟,你发什么火儿呢,这是父皇问你话呢,你不懂规矩了?再说,那张调兵手谕刚才大伙都看了,确实是你的笔迹。白纸黑字儿,叫我怎么说,父皇又怎么看呢?你先消消气儿,这事恐怕得慢慢查,才能弄清。”

       其实,假冒胤祥笔迹写了那个“调兵手谕”的,正是此刻口宣圣旨的八阿哥胤禩和老九、老十、老十四他们。昨天晚上太子一出事,这哥儿几个就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了。他们一宿没睡,凑在一块商量怎么应付这一重大变故。最后定了一条计策。不管太子出了什么事,要趁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把太子党彻底打垮,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最好的办法就是栽给太子党一个“弑君谋位”的罪名。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方便,最顺理成章的做法,就是私调凌普的兵进驻避暑山庄。凌普是太子的奶哥,当着热河都统。他的兵近在咫尺,说到就到。只要凌普的兵一到;太子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这哥儿几个一琢磨,太子目前处境不明,如果已经被监禁,他那里就派不出人了。要说是太子亲自传令,恐怕会弄巧成拙。老四呢,一向谨慎,把这罪名安到他头上,父皇决不会相信。想来想去,只有拿这个老十三开刀最合适。老十三是个傻大胆,急了,什么事儿都敢干。老八的府上有能人儿,于是就仿照胤祥的笔迹写了那张“调兵手谕”。调兵的信写好了,派谁去送呢?哥儿几个一商量,得利用这机会把鄂伦岱也栽进去。鄂伦岱犯了圣怒,被从侍卫中开销出来了,这小子对阿哥办的那违法犯禁的事知道得大多,任伯安不就曾经用他来威胁过八阿哥吗?这回皇上在一怒之下,把鄂伦岱从侍卫中开销了下来,这小子不服气,他要是把阿哥们的丑事都露了底那可不得了。好在鄂伦岱刚刚出事,凌普那里还不知道、以鄂伦岱的名义派人去送“调兵手谕”,一有十三爷的签字,二是皇上侍卫领班派人送的,凌普就不得不信、不能不来。这样做,一箭双雕。既除了太子党,又除了鄂伦岱这个心腹大患。于是便发生了前边的那一档子事。可是,老八他们在利令智昏之中,虽然机关算尽,却犯了一个大错。就是错把太子党和鄂伦岱拉到了一块儿。谁不知道他们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派人呢?谁不知道鄂伦岱是老八的表哥呢?老八为了争权夺位,可以六亲不认,拿自己的表哥当牺牲品,康熙皇上一生精明能是好欺好哄的吗?刚才老八带老九、老十、老十四他们闯宫见驾,异口同声地证明那个“调兵手谕”确实是老十三的笔迹。皇上康熙不能不相信,可也不能不怀疑。相信,是因为人证、物证俱在;怀疑呢,是皇上知道老十三决不会干这样的事。但事情逼到眼下这份上,康熙又不能不严词切责。他想让老十三说出个究竟来,把这事儿弄清楚,可是此刻,老八钻了老十三莽撞的空子,他假惺惺地上前一步说:“十三弟,唉!叫八哥我怎么说你呢,你办事也大孟浪了。这私自调兵进驻山庄是弑君谋逆的大罪呀。不过,既然干了,你就痛快点儿,向皇阿玛认个罪,八哥我也好在缴旨的时候替你讲个情。你要是不认罪,那,那我可就帮不上忙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1:54 , Processed in 0.05964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