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懂法兰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21:3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作者彼得梅尔是一位在法国定居多年的英国人,曾以《普罗旺斯一年间》、《山居岁月》、《一条狗的生活》等以法国生活为主题或背景的散文、小说名震欧美文坛,其主要作品的中译本近年来陆续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8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9:48:0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个吃货,一个来自中国的吃货。
      
      我曾经和另一个吃货朋友讨论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吃货都有一个去法国继续当吃货梦。
      
      这本书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我这个吃货对于法国的饥渴。对于法国,几乎所有的吃货都抱有一颗虔诚而饥饿的心,我就是那群吃货中的一个。松露,干酪,血肠,还有最最喜欢的红酒。Oh my!这就是我,一个吃货全部的梦呀!
      
      法国人对于吃食的不择手段,正是我这一个吃货所最看重,最需要的精神,态度。
      
      我有一个梦,一个吃货的梦。那就是去法国继续当一个吃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21:38:16 | 只看该作者
      所有谈饮食的书,其真正价值都在于试验一下,书中所描述的,是不是真的如此美妙。或者是努力向最好的水准尝试,跟着书中指导做菜。
      
      所以呢,就需要实践。像这本谈法国菜的书,总体来说不错,但是究竟没实践过,所以就给三个星星先。
      
      澳洲人喜欢说法国,喜欢去法国玩,几乎所有谈饮食和旅游的书,都离不开法国。所以我就看到很多有关法国菜的故事。虽然我觉得,法国菜有点矫情,但是法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执著,又的确让人大受感染。吃法国菜,也就不是单单是吃东西那么简单,但吃氛围,吃礼仪,吃餐桌上的花边闲谈。
      
      一般的法国菜尝过,高级的没有,更加没有动手做过。所以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之上。倒是对牡蛎这样东西,流着口水去渴望。希望有一天可以去法国,了解一下文字底下,那天下美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9 16:01:0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比较讽刺,我是在如厕的过程中翻开此书第一页的。
      
      于是在厕所里,我进行着一场促进食欲的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7 09:19:36 | 只看该作者
         差不多一年前看的书,当时正被X房子的松露汤和红酒苹果烩鹅肝迷得七窍生烟,满心都念着法兰西美食,之后连续一星期,在食堂伙食差劲的学校里天天幻想到舌尖鼻子出现幻觉,叫我怎么能想象此外更纯正的法国菜!于是看到某个热爱法国的英国人彼得梅尔先生出的这本书立即欢心借阅。一看才知道,自己爱吃的程度和那些生猛法国人相比…不,根本没有可比性才对……
          彼得梅尔幽默的文风自是吸引人,其间涉及的美食和各类古怪的寻找美味的探险也着实让人垂涎,印象最深的是干酪和松露,因为中国菜里没有这些食材,物以稀为贵嘛。
          不过法国人还真是讲究食物到疯狂的程度,不仅在各地特色美食产地有例年狂欢和美食协会,一旦开吃起来把我们原本粗解的西餐礼节也都给扔了——蛙腿,拿起来就啃吧;蜗牛,未免衬衣溅满黄油干脆脱…不,系上毫不美观的大围兜;奶酪?参加比赛看你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多少!至于牡蛎,也就是生蚝,在《黄金假期》里看到憨豆先生那番痛苦的模样至今始终不敢尝试,立刻对法国人的勇气无比膜拜。作为法兰西美食寻觅者的梅尔先生也是勇气可嘉!
          其实翻译得也很有个性,充分体现了原作的幽默感~想来中国菜的确也不是一般的美味,那么庞大的菜系分类和各色食材调料,难怪中餐馆在国外那么受欢迎(不过菜式应该都有改过以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吧),以后要是出本彼得梅尔品中国菜就好玩了。
      
          完全凭印象写的,还有好多有趣的地方记不太清楚了。印象中还有本米其林餐馆评价书典,很棒很专业的样子。这本《吃懂法兰西》就当消遣来看好了,一个充满好奇与热情的英国人对法国菜的大冒险历程。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31 01:15:5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法国菜的动人之处,文笔之美,恐一般翻译难以胜任。但是,前提是作者预置的立场是一个只吃过乏味的英国菜的年轻人。对于生于一个注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国家的中国读者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共鸣。可以仅仅作为欣赏文笔的小散文来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31 02:57:2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是用舌头吃饭的,所以中国菜最好吃;日本人是用眼睛吃饭的,所以日本菜最漂亮;法国人是用心吃饭的,所以法国菜最让人身心愉快……
      这个让千千万万旅行者流连忘返的浪漫国度,最让我向往的却是那有着悠长传统的美食文化。
      浪漫现代怀抱着罗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和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的巴黎,每年举办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嘎纳电影节的星光灿烂的海边城市嘎纳,带着鱼腥味因为鱼汤著名的马赛,最让我向往的却是法国南部那块每年的环法自行车赛必经的长满薰衣草和金合欢的山地——普罗旺斯,所有美食爱好者美梦成真的地方。
      曾经一个英国人带着妻子来到普罗旺斯旅行就再也舍不得离开,对着一个山谷的绝世美景发誓:今后一定要永远住在这里。
      很快,他辞掉广告业的工作,带上妻子和两条爱犬来到普罗旺斯,做起快乐的外国人。
      他拿起笔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于是纽约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就有了那本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也舍不得放下的《普罗旺斯的一年》。
      当然,这个刚到法国,被出了名复杂的法语(更不要提普罗旺斯含含糊糊方言)弄得晕头转向的英国虾(在法国人眼里,英国人的皮肤一晒就红的和煮熟的海鲜)就是后来又出版了《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吃懂法兰西》、《一年好时光》的英国作家彼得 梅尔。
      在图书馆心情激动地发现旧版本的《吃懂法兰西》。是《普罗旺斯的一年》还被翻译成《山居岁月》的时候一并出版的。
      这本书的封面非常很有趣,也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法国美食的精髓:三位西装革履的先生:一位正在一个巨大的牡蛎上插上法国的红白蓝三色国旗,一位陷在了涂在一块面包上的一大摊黄油之中,正一只手扶着旁边的葡萄酒瓶一只手提着裤子挣扎,还有一位优雅的手持一杯鲜红的酒在长棍面包上散布。还有两位身着黑色晚礼服的夫人,一位安然坐在一大块奶酪上,一位正在和一只巨大的蜗牛作斗争……
      牡蛎也许是整个欧洲烹饪中最特殊的食物之一,最好的烹饪方法就是不烹饪,用牙齿撬开新鲜的牡蛎壳,然后让爽滑的生肉顺着嗓子滑下去。但是没有法国人为了美食奋不顾身的勇气,这是没有几个人有胆量尝试的美味。
      我曾经非常奇怪,为什么法国人迷恋于那些看起来硬邦邦干巴巴寡淡无味的长棍面包。,其实这些看似平凡没味道的面包放在餐桌中央的篮子里面是有目的的,他们是用来擦干净盘子里剩余的鲜美的菜汁的。据说更为优雅的做法是用一种特制的很扁很平的勺子喝掉,不过用面包擦掉无疑味道更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外国人可以把盘子吃到一尘不染……
      本人最爱的法式蒜茸面包是用奶酪烤过的,奶酪和大蒜的香味加上香脆的口感足以战胜吃完嘴里会遗留蒜味的小小尴尬。
      我连啤酒也没有喝过,对葡萄酒实在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在普罗旺斯参加各个葡萄酒庄的品酒会一定要切记把嘴里转了一圈的酒吐掉,否则在你品尝了几百种度数、色泽、香味、口感各异的葡萄酒之后,想要站着自己走回家实在是奢望……然而这些法国最好的葡萄酒产区出产的作个国际航班到了巴黎或者纽约的高档餐厅就是很多很多美元的香醇好酒,又有几个人舍得吐掉呢?法国还有最最正宗的香槟和香气醉人的苹果酒。
      奶酪,作为一种变质的牛奶(其实还有山羊奶和其他动物的奶也可以和牛奶做奶酪)让整个世界沉醉在它的特别香味之中。普罗旺斯的每道菜几乎都有奶酪的身影,而法国人,也可以左手拿着一小块奶酪,右手端着盛着葡萄酒的高脚杯,想看抱着爆米花看电影一样平常的吃得不亦乐乎。
      提到普罗旺斯,不得不提一种黑色的带有浓郁气味的一般用猪来寻找的菌类——松露,这是世界上所剩不多的不能人工配制的食物(法国人不知道为了人工培植松露花了多少脑筋),能找到松露的地点更是被作为遗产秘密的流传,松露也是世界上三大最昂贵的食物之一(另外两个是鱼子酱和藏红花干粉,一种香料)。所以每到松露收获季节,普罗旺斯好像就充满了毒品贩子,鬼鬼祟祟,只收现金不要支票,信用卡想都不要想,其实不过是围绕一种蘑菇的交易。
      因为金城武演的天使和陈慧玲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那部烂俗的台湾电视剧)变的著名的薰衣草,在普罗旺斯,就像南京郊区连成片的油菜花一样平凡却也可爱,是风景也是生计。还记得《餐桌上的普罗旺斯》里面那个家乡在普罗旺斯的大厨,第一次感受到的美味就是儿时口袋里的一块糖不经意间和熏衣草的花瓣融化在一起在口腔里散发出的回味无穷的香味。在普罗旺斯,花朵不仅仅可以插在花瓶装饰房间,也不仅仅是干花,香包,香水的原料,还是重要的烹饪原料。另外一种在普罗旺斯非常普及的花朵金合欢的花瓣甚至可以用来油炸。
      法国人在吃上面的勇气,不亚于中国的广州居民。比如他们钟情的我看着恶心的蜗牛,还有和中国出奇相似的吃牛蛙的习惯……这是英国人习惯性的诋毁法国人的常用话题。据说蛙腿的味道比较接近鸡,但是比鸡肉更嫩一些。不过吃蛙腿是用手的,用刀叉切那么小的东西是不实际的。至于蜗牛,要借助一根牙签。味道应该也不会差,总之不是有些人心目中的黑色橡皮糖之类的东西。
      真希望有朝一日能踏上普罗旺斯温暖的土地,暴露在那里灿烂的阳光之下,像带着狗散步的老太太坐在漂亮的小镇广场上悠闲的聊天,最重要的,当然是,尝遍各地美食,做一个梦想成真的美食爱好者。
      
      
      如果有谁觉得这篇文章不太正常也不要奇怪,这是校报征稿的时候写的,为了凑第九篇评论所以才发上来,写给学校的自然要正常点..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3:14 , Processed in 0.0452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