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下书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淞沪抗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对淞沪会战败因的反思(1)-淞沪抗战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交战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兵力,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激战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抗战八年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震惊世界。

       纵观淞沪会战中,参战日军无论在兵员、武器,以及战斗力都是远远超越中国军队的,惟独那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为中国军队军所独有。此役中国国力和军力虽不如日本,军民拚死杀敌,终以25万人伤亡的代价,毙伤日军9万余人,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日本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迷梦。并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当时英国特派驻上海军事观察家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写道,淞沪会战足以证明两点:1.中国已下决心为他的独立而战,而且中国军队确有作战的能力;2.日本军队自日俄战争后被世人认为是可怕的军队,这次经中国一打,降到了第三等国的地位。中国军队此次抗战英勇坚毅,使世人刮目相看,恢复了自己的荣誉。

       不管这是否为溢美之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中国不仅兵员损失巨大,还丢失了上海和苏杭等城市及江浙一带的富饶土地,民众百姓流离失所,至于物资财产的损失更是无法统计。回顾这场战争,痛定思痛,很多经验教训值得仔细总结和铭记。

       导致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指导思想上

       蒋介石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不能立足于独立自主,把战略战役的最大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干预上,企图借助别人的力量"以战求和",立足点即根本错误。蒋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把华东和上海作为决战地,主动出击,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就是认为上海不仅为中国最大都市,而且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乃"中外观瞻所系","国际观感"十分重要,上海开战必引发西方列强的干预。因此决定"不惜任何牺牲,予以强韧作战"。在蒋看来,以淞沪会战牵连各国在沪利益,促使美、英、苏等大国或国际组织干涉调停,即可达到总体解决中日争端问题,达到保障现有主权和行政领土完整的"和平"目的。蒋介石在淞沪会战初期答记者问时说:现在"所从事的战争,不仅是中国自己的战争,而应是一切委托其生命于条约的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国家的战争,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有广大的商业利益,而目下利益正在被破坏,代表正在被驱逐的国家的战争。"上海是国际贸易港,"海口的破坏于任何国家无益"。南京国民政府希望并且认为美、英、苏等大国"必能在其郑重签订之国际条约下各尽其所负之义务",因此,"在上海和敌人用全力火拼一番,不特转变西人一向轻华之心,且可能引起欧美国家居间调停,甚或武装干涉"。然而蒋忘了,任何帝国主义都是利己主义者,他们绝不会为中国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只会把中国的利益作为维护自己利益,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随时准备出卖。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哪次不是如此呢?指望西方列强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国人民一边,无异与虎谋皮。

       即使是对于真正的朋友,也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须知,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战略利益,都是从自己的民族、国家、利益决策问题的,谁也不会为了别人而引火烧身。公理正义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中有不同的内容,每个国家民族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理解和解释公理和正义的。对朋友,即使是真正的朋友,也不能指望过多,更不能把本国军队人民的命运之"宝"押在别人的身上。以别人的好恶来确定或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世界上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别人总不能代替自己,别人总是靠不住的,依靠别人也是注定要吃亏的。历史证明,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是光耀千秋、颠扑不破的。

       对"友"尚且如此,更何况敌乎?对敌人、对手就更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能存侥幸心理了。淞沪会战蒋介石之所以在对日指挥上处处被动,死抱住"以战求和"思想不放是一个根本原因。之所以产生如此重大的认识偏差,根本原因是对日本军阀的野心之狂、胃口之大认识不足。实际上,日本不仅早已不把南京政府当作亲善对象,而且是要吞并全中国。不仅要吞并全中国,还要从英、美手中夺占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胃口大得惊人,野心膨胀到超乎想像的地步。

       正因为对日本野心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才发生了日本定下了攻占南京,沿长江把中国拦腰斩断的战略规划之后,蒋介石仍试图用一次战役反击来迫使日本讲和的可笑事情,甚至直到日军已在杭州湾登陆,还作出是一股小分队、不超过1个半旅团这种可笑的判断。种种政治上的、军事上的一厢情愿,其根源盖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野心的幻想。经验证明对自己的主要对手和敌人,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敌人总是得寸进尺的实力主义者,只有丢掉幻想,思路才能打开,思想才能解放,也才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二、战略战术方针上

       除了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实行攻势作战外,从整个战争全盘来看,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战役中的各主要作战阶段,亦多取守势。在敌强我弱时消极防御,单纯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只能是死路一条。蒋介石在淞沪会战中所采取的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以70万大军的血肉之躯构筑阻挡侵略洪水的堤坝的作战指导是非常愚蠢的。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沪、宁、杭三角地带犹如一只巨大的乌龟,龟头是上海,龟脚是杭州和江阴,上海地区实际上是夹在杭州湾与长江口之间的一个半岛,而龟尾即是南京,龟背,则是一片河网的太湖流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对淞沪会战败因的反思(2)-淞沪抗战

       在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条件下,把70余万大军投人这样一个地域狭窄、水网密布、沼泽遍地的半岛地区只能是被动挨打,没有迥旋余地,正好适应了日本军国主义速战速决、聚而歼之的战略计划。淞沪战场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地面工事构筑不易,给防御作战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数十万大军,既未作纵深梯次配置,又未实施战役机动,加之一线部队过分靠近海岸及江岸,长时期遭受日军舰炮袭击,徒然增加了兵员伤亡。8月23日以后,中国各部队即被日军紧紧咬住无法脱身,往往为一城一地之得失,浴血相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限制,无力改变战场局势。仅有的一次主动进击,还因组织指挥不力而失利,此后再未能有任何转机。

       而在整个会战中,蒋介石采取逐次添油的战术,只有战役战斗的反击而没有战略上的进攻,战斗多采取短促突击的方式进行,如此呆板的战略战术指导,中国军队怎么能不处处被动,处处受制于人呢?而失去了主动权的消极防御的军队,又怎么能不失败呢?中国军队在战役战斗中的某些主动终究弥补不了蒋介石在战略指导上的消极被动,因而必然导致失败。

       三、战役指挥上

       淞沪会战蒋介石和中国统帅部指挥上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对侧背的战略要地杭州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蒋介石在会战初期,曾经设想过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包抄中国军队战线的背后可能,因此在沿岸建有简单的防御工事,以及留有部队监视。但是后来由于会战越打越激烈,因此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陆续抽调,支援淞沪,蒋介石与德国军事顾问都认为,日军也已经全力投入上海正面作战,不会有兵力再投入登陆杭州湾。等到日军真的登陆金山卫,蒋又惊惶失措,迟迟不愿作出撤兵决定,直到4天后面临全线崩溃、全军覆没的时候,蒋才下令在上海作战的部队,进行全面的撤退。撤退失机,仓皇下令最终造成兵溃如山倒的不光彩局面。

       蒋和其统帅班子所犯的另一大指挥错误是,在淞沪会战长达3个月之久的期间,竟然没有派少量部队,或是参谋督导人员,认真实际地检视长江三角洲的国防工事,进行作战之前必要的整理与准备,以及整体防御的规划。结果等到中国军队从上海地区溃退到防线之后,才发现无法顺利地进入阵地应战,也没有任何的支援与接应,部队根本无法使用这些国防线作战,结果几百万元投资的所谓"东方马其诺"防线,变成了纸糊的防线,被日军不费吹灰之力突破了。上海失守,南京遭殃,国门就这样门户大开。

       假如蒋介石能够在10月中旬,开始有计划的将参战部队,逐步的退出上海市区,把阵地的纵深拉开到苏州河南岸,并且将增援的桂军主力部队,负责接应前线有计划退出战线的部队,这样中国的部队能够带着完好的装备,开始部署在事先建好的国防线上,并且动员地方政府与民众,开始打扫整理防御工事、补充粮食、饮水以及燃料,后续增援的部队也尽量留在京沪与京杭地区,成为防御作战的预备队,这样将淞沪会战拉开成为京沪会战,那么日军的进攻恐怕就会遭到更大的麻烦与更多的损失了。

       四、武器装备上

       武器装备落后是淞沪会战乃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其他战役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第一阶段想攻攻不上,第二阶段想守守不住,第三阶段想反击反不了,想撤出撤不了,缺乏重型火炮、炸弹等等是重要原因。反观日军,武器装备占据绝对优势。飞机、重炮、军舰、坦克,从陆地到海上和天空,全方位立体作战,中国军队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日军军舰上的舰炮,有的口径超过400毫米,射程超过10公里,威猛的炮火常常打得中国军队抬不起头来,所及之处血肉横飞,一倒一大片。而中国军队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山炮,最大口径也不过75毫米,射程仅仅几公里,与日军舰炮根本无法相比。中国军队往往集中1个连的山炮轰击日舰,但是无法穿透厚重的甲板,只能在军舰上留下一片火光和一点斑痕。中国炮兵对敌据点和阵地轰击时,即遭日军重炮还击,甚至常常不等架设完毕,日军炮火就前来压制,弄得中国炮兵只好在自己的土地上东躲西藏,狼狈不堪。好不容易放出去的炸弹,不是没命中目标,就是根本不顶事,因为威力太小,而敌工事又多坚固。再说坦克,中国士兵就几乎从来没见过,在战场上乍一看到这种"轰隆隆"的陆地怪物,不由心里发毛,不怕死的上去可以用手榴弹与之同归于尽,而多数还没冲到跟前即被射倒,面对日军坦克,中国军队只有义愤填膺却束手无策。

       由于飞机很少中国丧失了制空权。由于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我们没有制海权,而敌人则来去自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在什么地方打就在什么地方打。中国军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眼睁睁挨打挨炸而无可奈何,这样的仗,焉有不败之理?

       五、战术观念和战斗素质上

       中国军队普遍战术观念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同日军作战。军官和士兵不知如何打敌机,打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于隐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伪装,只是一味地强调勇敢、不怕死,精神万能,徒恃血气之勇。广西参战部队从后方来到前线,看到日军飞机过来扔炸弹硬是不肯隐蔽或卧倒,甚有直挺挺站立原地仰指飞机大骂者,很多人还没正式走上战场就先枉送了性命。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对淞沪会战败因的反思(3)-淞沪抗战

       由于中国军队训练实践少,经费可怜,因而每连最多只能出一两个特等射手。平时训练的最大限额是15发子弹,战时也只发20发子弹,平时训练只能靠放空枪进行空练,这样有错误也很难得到及时修正。特等射手也只能靠天赋条件加上吃点"偏饭"。这还只限于中央军或者其他比较正规的部队,而一些杂牌军和后期陆续增援而来的军队中,不少是刚征来的新兵,甚至连枪都不会放。而日本军队几乎是靠子弹"喂大"的,日军步兵的《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是1800发。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尽出优秀射手,通常每个中队(连)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国军事评论员给出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无论军事技术、训练水平还是纪律性及吃苦耐劳方面,中国士兵都远远不如日本兵。因而中国军队在自己的土地上依托自己的城市和人民,却付出了比敌人多一倍乃至两倍三倍的代价,也就不足为怪了。

       六、国防动员和军队指挥体制上

       中国的国防动员体制、平战转化体制、军事指挥体制相对于日本方面,差了很大一截。当时日本有17个常设师团,平时每个师团的兵力11000多人,战时扩编成特设师团,人员扩充为24000至28000多人,即由现役的38万人扩编为74万人。除了预备役兵外,日本的兵役制还有后备役兵88万人和补充兵役240多万人,各种兵役人员合计有448万多人。而当时的中国,只有203万现役兵,预备兵役和后备兵役一无所有。因此,中日两军在接战一回合之后,中国部队后续的战力会大幅减低,但是日军却得以在迅速整补之后,仍可以于第二回合中保持相当的水准。

       日军不仅兵力补充系统完备,后勤支援系统和机械化水平之高也是中国军队望尘莫及,日军4次增援,平均时间不到10天,最远的甚至调动的是遥远的西北雁门关部队,从停止进攻,转进千里登舰,再航行到上海战区集结,平均不到10天,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队必须是机械化的,有了机械化,一支军队可以当多支军队用。精壮的士兵只有插上机械化的翅膀,方能振翅高飞。反观中国军队,穿草鞋,徒步走,乘车还经常受到日机袭击,徒增伤亡。杨森的第20军9月1日奉令开赴淞沪战场,从贵州出发全凭两条腿,一直走到湖南辰溪方才乘船,从长沙坐火车运到前线已是10月8日,足足用了37天!

       国民党军指挥序列杂乱,机构膨胀,叠床架屋,职责不明。战区下辖集团军、师、旅、团,后又增设军,9月中旬以后又设置军团。一些军往往只辖1个师,军长亦即师长。命令、指示及报告,层层递转,费时费力,于作战有损无益。后期撤退指挥系统几乎瘫痪,部队如同无头苍蝇,混乱无序。

       七、情报侦察上

       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信息不灵,敌情不明,侦察和情报手段极端落后。国民党的特工一贯重内不重外,把精力都放在整垮共产党和所谓"捣乱分子"上面,战事一起,仓促收集,当然找不到什么东西。淞沪会战爆发前后,由于内奸告密,日特猖獗,最高军事机密多次被泄,蒋介石多次险遭毒手。最离谱的是日本谍特黄浚长期潜伏钻进最高指挥机构内部,担任行政院机要秘书,盗取大量机密情报,而很长一段时间国民党的特务机构竟然浑然不知。中国的无线电通讯也十分落后,有事只能电话传送,或人工传送,中国的飞机没有报收发话手段,更没有空中侦察。中国在敌人内部没有情报来源。而日本在中国内部的间谍敌特却异常活跃,打信号、收情报、放烟火,引导敌机轰炸、大炮射击、军队进攻。日本人对中国沿海、城镇、乡村情况了如指掌,有的比中国当局自己还了解得详尽清楚。"九.一八"事变前,陆军大学聘请的一个日本战术教官酒后曾吐真言说:"中国的金山卫、大鹏湾、还有广西的北海,都是登陆的好地方。"中国方面之后多次派人去金山卫考察和野外战术训练,得出的结论却是:金山卫水浅,船只靠岸困难,不适合登陆。然而最后日军偏偏选择从这里登陆,一举包抄中国军队侧后,赢得战争的胜利。敌人耳聪目明,我方几乎是瞎子、聋子,只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怎能不陷入灭顶之灾呢?

       八、内部团结上

       派系斗争、任人惟亲是国民党军队中一贯存在的痼疾,淞沪会战最后失败也不能说与此完全无关。冯玉祥、张治中空有抗战激情,任用而不被信用,中途换将。第18军罗卓英部由第9集团军转隶第15集团军陈诚手下,第9集团军司令官张治中竟然未接通知。顾(祝同)、陈、罗、胡(宗南),凡受信用之将,莫不蒋之心腹,张治中因非蒋嫡系,而对手下中央军调不动,也指挥不动,乃至含辱受屈,愤而辞职。蒋介石惯于越过前线指挥官指挥作战,乃至后来地方军发动反击,而中央军隔岸观火,坐等失败。如此等等,加剧了中国军队的被动挨打的局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淞沪抗战

       烽火3月的淞沪会战在一片凄风苦雨中降下帷幕,和5年前的结局一样,中国军队再一次以多败少,拱手让出属于自己的土地。

       历史总爱捉弄人,历史总喜欢重复上演。只是,这一次,上演的剧情更让人不可思议,更令人悲痛叹息。

       在这惊心动魄的3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当时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可以说是对于这场会战的过程与意义,做出最好的历史见证与结论。

       淞沪会战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它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万难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之魂!它吹响了华夏子孙全民抗战的嘹亮号角!

       民族存亡之秋,国土沦丧之际,中国军队肩负重任,众志成城,同野蛮残暴的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腥风血雨里,中国将士用忠勇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炎黄子孙用身躯筑起了一道民族灵魂的长城。

       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的中国人永远讴歌和赞颂。

       硝烟早已散去,都市又复繁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后来者没有任何理由忘记那些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献出生命和热血的先烈。没有任何理由忘记:没有他们的昨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某些中国人确实容易健忘,好了疮疤忘了疼,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历史,对于他们来说,遥远得仿佛原古和蛮荒社会,甚至根本没有记忆。

       90年代的上海街头,一名市民被问及可知这里曾发生过两次抗日战争时,大睁着眼睛说:"上海还曾打过那么大的仗?我怎么看不出来,也没听说过?"

       一个饭店老板因在店外悬挂日本军旗,要求全体服务员工穿日本军装,行日本礼而被媒体曝光,面对记者和执法者质问,一脸无辜地说:我只不过想搞点花样赚点钱,哪想那么多?

       天津市一群三年级的小学生在电影院观看《紫日》,当看到日本兵拿中国活人练刺杀的镜头时,竟然一起哈哈大笑,一边指指点点:呵,真好玩!

       某名牌大学一位高才生说:中国要发达,就必须做300年殖民地。

       某文化界人士公开主张:将电影《南京大屠杀》改名为《南京1937》。

       某天在街头听人聊天,一位国人一副高人姿态地说:"中国人往往杀了几个日本兵,结果人家报复,反而杀了咱一村的人,你不惹人家,至于嘛!"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我在上初中时听到的我的一个老师的另一番骇人高论:"其实要是我们也侵略人家,也是一样的。"

       再看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当年的侵略者和战败国如今已经东山再起,额头上贴满了"经济大国"、"电器王国"、"汽车王国"的标签,对于过去侵略和蹂躏邻国的历史,惜口如金,拒不承认。

       据调查,如今50%还多的战后出生的日本青年认为那场战争不是侵略战争。

       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仍不愿正视历史,仍念念不忘"大东亚共荣圈"的旧梦,甚至一些政界高官扬言:"南京大屠杀"子虚乌有,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谎言。

       战后几乎每位日本首相都参拜过靖国神社,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更声称:今后每年都要去参拜。

       从90年代以来,日本修宪、篡改历史教科书、支持台独分子及言论,……不亦乐乎地折腾,对侵略罪行表示忏悔的话,却从来一句也不肯说,哪怕是简单的"道歉"这个词。

       想想也难怪,某些中国人自己都忘记了那段痛苦屈辱的历史,又怎能指望别人"谢罪"、"道歉"和"反省"呢?

       一位日本人说:"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要再让下一代人纠缠在文字游戏上。" 看到我们中国的下一代,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松下"、"三洋"、"东芝"电器,开着"本田"、"丰田"、"雅马哈",孩子们吃着"吉野家"、"德川家"食品,欣赏着《蜡笔小新》、《机器猫》等动漫画,日本人最应该心满意足了,因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可是,身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听到那些日本人的话,又该作何感想呢?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辛酸史和屈辱写就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条用铁与火、血与泪证明换来的至理警训。

       我们无法忘记,那些因国运衰颓而惨遭厄运与不幸的死难同胞,更没有权利忘记,那些为改变命运、挽救中华民族而壮烈牺牲的前辈和烈士!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阔胸襟。一个优秀的民族,也同时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从耶路撒冷的哭墙到波兰的大屠杀纪念碑,再到响彻俄罗斯全境的纪念卫国战争警报,无不在昭示历史教训的深刻,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

       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优秀民族之一,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追求奋斗把我们锤炼成坚强、果敢、勤劳、善良、诚实、信用……的群体,但是,善良绝不意味着懦弱,忍让绝不等同于退让。

       让我们牢记那段耻辱的历史吧,这决非一味宣泄仇恨,也不是为了反攻倒算,快意复仇。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国民,包括海内外的每一位炎黄子孙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

       只有不忘国耻,牢记历史,才能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才能显示中华民族的团结、坚强与伟大,使一切对我已经、正在、妄图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不再有任何痴心妄想。也惟其如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方能绵延不息!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淞沪会战大事记-淞沪抗战

       8月13日 日军舰艇炮击闸北,陆战队向上海市区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淞沪会战正式拉开帷幕。

       8月14日 蒋介石下令总攻击,并宣布封锁长江下游。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我空军轰炸敌舰,双方爆发空战。

       8月15日 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发表通电,决心抗战到底。

       8月20日 国民政府编定全国战斗序列,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战区司令长官。

       8月21日 第36师与敌激战汇山码头。

       8月23日 日军在吴淞口、川沙口、狮子林一带登陆。

       8月24日 中国各部队奋力阻击,第98师击退狮子林之敌。蒋介石亲临前线视察,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8月25日 第67师、第11师死守罗店,重创日军。

       8月28日 罗店失陷。

       8月31日 吴淞失陷。

       9月1日 日军6个旅团增援上海。向中国军队发起全线攻击。

       9月2日 日军猛攻宝山,第98师全力抗击。

       9月7日 防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全部壮烈牺牲,宝山陷落。日军增兵3个师团至上海。

       9月9日 日军陆海军攻击我右翼军阵地,双方激战,死伤惨重。

       9月11日 我军多处阵地被突破。

       9月12日 我军放弃第一道防线。中国代表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

       9月17日 中国军队全线退守北站、江湾、罗店以南、施相公庙、浏河一线。

       9月18日 双方激战刘行、罗店西。

       9月21日 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调整第三战区部署,分左、中、右三个作战军,分别以陈诚、朱绍良、张发奎为总司令。

       9月28日 日军再度发起总攻。

       9月30日 日军突入刘行阵地,我军转移至蕴藻浜、陈行、广福、施相公庙一线。

       10月1日 日本内阁通过《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决定加紧攻势,在10月结束战争。大批日军援军抵沪,总兵力达20万人以上。

       10月2日 日军进攻罗店、刘行。中国军队沿沪太公路后撤。

       10月6日 日军主力分两路向嘉定、蕴藻浜发起进攻。

       10月7日 我军与强渡蕴藻浜之敌激战,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南岸。

       10月9日 日军海陆空兵力猛攻蕴藻浜南岸,税警总团、第61师死战,仅存数百人。

       10月21日 中国第21集团军增援至上海。随即对蕴藻浜南岸阵地发起反攻。

       10月22日 双方展开拉锯战,伤亡均很大。我军退守小石桥、大场、新泾桥、唐家桥一线。

       10月25日 日军猛攻大场。

       10月26日 大场守军浴血杀敌,终未能阻敌进攻,遂放弃阵地,退守南翔一线。第18师师长朱耀华愤而自杀。

       10月27日 第88师第524团团副谢晋元奉命率该团主力400人(对外称800人)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抗击日军。

       10月28日 800壮士英勇抗敌,事迹轰动全市。

       10月29日 中国军队从闸北撤退至苏州河南岸。

       10月31日 坚守四行仓库军队奉命撤入租界。日军强渡苏州河,我军放弃南翔以东苏州河北岸全部阵地。

       11月5日 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登陆,攻击我军主力之右翼。

       11月6日 日军占领松隐。

       11月7日 松江失守。

       11月8日 第三战区长官部下达转移命令。

       11月9~11日 中国军队撤退,日军追击,连占龙华、枫泾、青浦、南市。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11月12日 淞沪会战结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淞沪抗战

       (1937年9月23日~11月12日)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蒋介石(兼)

       副司令长官 顾祝同

       ★左翼军:总司令 陈诚

       第15集团军:罗卓英 第4军:吴奇伟

       第18军:罗卓英(兼)

       第39军:刘和鼎

       第54军:霍揆彰

       第73军:王东原

       第74军:俞济时

       第44师:萧之楚

       第77师:罗霖

       炮兵第16团

       第19集团军:薛岳 第2军:李延年

       第20军:杨森

       第25军:万耀煌

       第66军:叶肇

       第69军:阮肇昌

       第75军:周磊

       江防军:总司令刘兴 第15军团:刘兴(兼)

       第57军:缪征流

       江阴要塞:司令许康

       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

       江苏省保安队

       炮兵第8团

       第11军团:上官云相 第33师:冯兴贤

       第40师:刘培绪

       第12军团:张钫 —— 第76师:张钫(兼)

       第43军:郭汝栋

       第144师:郭勋祺

       第145师:饶国华

       第146师:范绍曾

       第147师:杨国祯

       第148师:陈万仞

       炮兵第3团

       炮兵第4团

       重炮兵第10团

       ★中央军:总司令 张治中、朱绍良

       第9集团军:朱绍良(兼)、香翰屏 第8军:黄杰

       第71军:王敬久

       第72军:孙元良

       第78军:宋希濂

       淞沪警备司令部:杨虎

       上海保安总队:吉章简

       第21集团军:廖磊 第7军: 周祖晃

       第48军:韦云淞

       第16师:彭松龄

       第17军团:胡宗南 第1军:胡宗南(兼)

       第19师:李觉

       第32师:王修身

       ★右翼军:总司令 张发奎

       第8集团军:张发奎(兼) 第28军:陶广

       第67军:吴克仁

       第55师:李崧山

       第79师:陈安宝

       独立第45旅:张銮基

       炮兵第2旅:蔡忠笏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桂永清

       第10集团军:刘建绪 第45师:戴民权

       第46师:戴嗣夏

       第52师:卢兴荣

       预备第11师:胡达

       新编第34师:顾家齐

       独立第37旅:陈德法

       暂编第11旅:周燮卿

       暂编第12旅:李国钧

       暂编第13旅:杨永清

       ★空军第1~第9大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0:11:0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淞沪会战日军作战序列-淞沪抗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中国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松井石根大将

       ★第3师团:藤田进中将 步兵第5旅团:片山理一郎少将

       步兵第29旅团:上野勘一郎少将

       骑兵第3联队:星上太郎中佐

       野炮兵第3联队:武田精一大佐

       工兵第3联队:中岛三栖夫大佐

       辎重兵第3联队:粟原尚治中佐

       ★第11师团:山室宗武中将 步兵第10旅团:天谷直次郎少将

       步兵第22旅团:黑岩义胜少将

       骑兵第11联队:田边勇中佐

       山炮兵第11联队:山内保大佐

       工兵第11联队:山内章大佐

       辎重兵第11联队:大河原定中佐

       ★第9师团:吉住良辅中将 步兵第6旅团:秋山义允少将

       步兵第18旅团:井出宣时少将

       骑兵第9联队:森吾六大佐

       山炮兵第9联队:芹川透大佐

       工兵第9联队:野中利贞大佐

       辎重兵第9联队:三田村正之助大佐

       ★第13师团:荻洲立兵中将 步兵第103旅团:山田栴二少将

       步兵第26旅团:沼田德重少将

       骑兵第17大队:小野良三中佐

       山炮兵第19联队:横尾阔中佐

       工兵第13联队:岩渊经夫少佐

       辎重兵第13联队:新村理市少佐

       ★第101师团:伊东政喜中将 步兵第101旅团:佐藤正三郎少将

       步兵第102旅团:工藤义雄少将

       骑兵第101大队:大岛久忠大佐

       野炮兵第101联队:山田秀之助中佐

       工兵第101联队:八隅锦三郎中佐

       辎重兵第101联队:鸟海胜雄中佐

       ★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中将

       ★重藤支队:重藤千秋少将

       ★台湾步兵旅团

       ★第1后备步兵团

       ★伪靖安军1旅

       ★伪李春山旅

       ★伪于芷山旅

       ★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 大川内传七少将

       ★第3舰队:司令官 长谷川清中将

       ★第3飞行团:佐贺忠治少将

       ★第10军:司令官 柳川平助中将

       参谋长:田边盛武少将

       第6师团:谷寿夫中将

       第18师团:牛岛贞雄中将 步兵第23旅团:上野龟甫少将

       步兵第35旅团:手塚省三少将

       骑兵第22大队:小池昌次中佐

       野炮兵第12联队:浅野末吉中佐

       工兵第12联队:井泽新大佐

       辎重兵第12联队:川内益实大佐

       第114师团:末松茂治中将 步兵第127旅团:秋山充三郎少将

       步兵第128旅团:奥保夫少将

       骑兵第18大队:天城干七郎少佐

       野炮兵第120联队:大塚升中佐

       工兵第114联队:野口胜之助少佐

       辎重兵第114联队:中岛秀次少佐

       国崎支队:国崎登少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4-28 18:36 , Processed in 0.074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