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流云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这是英若诚晚年的一本令人感动的自传,他是一位深受喜爱的演员、戏剧导演、翻译家和政治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监禁,为求生存,使用各种方式,甚至曾装扮成士兵,私下留藏着笔记本。在这本自传中,他的回忆就从他的监狱岁月开始,他回忆了三年的监狱生活,困苦中夹杂着风趣,艰难中保持着乐观。然后开始叙说他的家族,叙述他的童年及所受教育的不平凡经历。最后讲他在戏剧、电影方面的职业生涯和文化外交上的作为。
      本书回顾了英若诚一生中的种种传奇,也让我们领悟到一位风趣幽默、博学谦和、流淌着贵族血脉的艺术家的人生智慧。

    作者简介
      英若诚(1929-2003),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导演、翻译家、政治家,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建院成员。他在话剧《龙须沟》《雷雨》《茶馆》中扮演过重要角色,1979年把老舍的《茶馆》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1983年他又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译成中文,并与米勒合作将其搬上北京人艺舞台,同时在剧中成功塑造了主角威利·罗曼。他参加演出并导演了30多部话剧、1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同时还翻译了2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著作。英若诚被誉为“全世界最杰出的十名中国艺术家之一”,在舞台、银幕和文化外交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最新书评    共 10 条

    慕月薇    这世上有太多悲剧,但也真有大团圆的结局。——《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            最早知道英若诚,是看过《南方人物周刊》上对他们家四代人的一个采访专题。印象极深的桥段是,英若诚文革时被关进监狱,这哥们在狱中苦中作乐,自制毛泽东诗词一本,剪裁相当精细,红黑两色墨水绘就,不仅把毛泽东的字体临摹得惟妙惟肖,还附带几张传神画像。这瞬间让我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杜弗雷在监狱里面自制象棋和石雕(虽然只是个幌子)。只不过因为国籍不同,英若诚版本更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后来这本自传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就买回来读。作者是个美国人,美国杜克大学戏剧系教授康开丽,她在英若诚病重时在他病床前听完了他整个人生的故事,最终写成此书。与一般自传的叙事不同,这书开篇写的就是蹲监狱。“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儿看烦了,所以决定我的传记从我人生的中段开始。”      这中段就是他一生中最离奇的三年牢狱之灾,从一九六八年开始。一个夜晚他正和哥几个好吃好喝好聚,突然之间被几个便衣警察叫走,毫无预兆就被直接扔进了监狱。他爸人在台湾,他从小读的是教会学校,认识不少外国人,监狱里关的尽是这些没什么大错,但又不能放出去的各路神仙。英若诚想尽办法挖掘这些狱友的特殊才能,他私藏下每次让写交代材料的纸和笔,开始向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并记录下来,做成笔记,藏在床垫里。来自各行各业的狱友们令人大开眼界,英若诚的笔记上记录了:      怎么做豆瓣酱,怎样酿酒,怎样做法式奶酪,怎么种葡萄,怎么烤制螃蟹和海鲜。      怎么孵小鸡,并保证孵出来的小鸡只有一至两只是雄的。      怎么用溪流发电。      甚至还有,怎么制作假鸦片,怎样做人流。      记录这些有什么用?英若诚当时最朴素的目的是:为出狱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准备一条生存的途径。“我没指望能够回到城里生活,所以得学会自己做几样特别喜欢的东西,还有北京的几样传统小吃。我不能想象没有这些东西生活会是什么样。它们做起来不费钱,又好吃。”      而更重要的是,他亲眼目睹那些无罪的人不明不白被抓,眼见幻想破灭陷入极深的抑郁无法自拔;失去自由无事可做,更多的囚犯脸上神态茫然,越胡思乱想越钻牛角尖,一不小心就变成精神病。      “出于生存的本能,我很清楚此刻该干点什么。没事儿也要努力找事做,让自己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忙碌起来。”英若诚给自己制定项目,先后做了喝粥的勺子、毛笔,储存了墨水,搞到了纸张,绘制了《毛主席诗词》诗集。再后来,他组织犯人偷萝卜,偷土豆,偷烟叶。监狱每逢需要犯人出力,他总第一个举手。之前从狱友那里学来的东西派上了用场,他给监狱做水泥活、腌青椒、负责采购,赢得了监狱长的信任,以及宝贵的放风时间。不得不怀疑《肖申克的救赎》里的桥段是不是从此而来,安迪杜弗雷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狱头避税,为他的狱友换来了啤酒和短暂的自由。唯一不同的是,在老美的故事里,得通过贿赂才能搞到工作机会,而英若诚的版本里,不过是其他人因为多年的灌输教育(大概就是电影里说的体制化),即使有本事,也已经不敢出头。      三年之后,英若诚获得释放。出狱时他把笔记藏在衣服里,成功带了出去,后来这成了重要的人生纪念品,“我意识到生存是多么重要,人生是多么美好。如果有必要,我还会这么做。”之后的故事如同肖申克电影的结局,大家尽可以自行想象。这本传记这章之后开始按部就班讲他从小到大的历程,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的祖父联姻爱新觉罗氏,创办《大公报》,以及后来的辅仁大学。书名“水流云在”是他们家一处别墅庄园温泉边上的石刻。但那些篇章的大多数内容我早已忘记,反复看过多遍的都是他在监狱里的章节。因为在那里,所有人只有一个身份——“犯人”。大家都在阴沟里,能否仰望星空,不在于你家族多显赫,自己多有才华,而在于能否用环境与才华为自己谋取幸福。我相信这更多的是一种自信,相信自己,也相信未来。“世道总有一天会变,我并不是百分之百肯定,但我有希望,尽管那只是一点希望,也值得为之努力。”这用电影中的台词来对照,就是: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 of the worl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自传中英若诚并不否认机会的重要性,能在狱中完成这些作品,一是监狱管的并不很严,二是他受过良好教育,会画画。但一如老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尽管外部环境迥异,但不管是英若诚,还是安迪杜弗雷,自我救赎的道路,总是殊途同归。  详情 发表于 2013-7-23 12:54
    DELTA    因为不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自传,没有必须马上知道接下来怎么了的紧迫感,这本书放在床头,断断续续的读了很久,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不读了,因为读过的每一部分都精彩。      这世上,我们来过,都该努力的留下点儿什么,而不是做一个碌碌无为的过客。      本来写了挺长一段,觉得还是没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就把最后有感触的这段儿摘出来吧。(因为怕有删节,同时看的中英两本,所以都摘了)      “这次行程促使我回忆思考父亲一生的业绩。我的病也让自己有时间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我生病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我们家族的历史以及我对家族历史应有的责任。我不希望我与这个世界这段历史的告别像是灰飞烟灭。我要走得有风格,有气派。历史上有那么多人一生碌碌无为,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我自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我希望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人,代表了我这个时代,同时也不辜负家族的传统。”         ‘That trip prompted me to reflect on my father’s legacy, and becoming ill shortly afterward prompted me to reflect on my own legacy as well. I have been thinking a lot about my family legacy—and my responsibility to it—during my illness. I don’t want to go out with a bad smell. What I mean by that is that I don’t want my departure from this world—from history—to be just an unpleasant puff of air. I want to go out with a rather powerful noise.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throughout history who accomplished little, and I don’t want to be like them. I hope to be remembered as a man of his times who, with all his greatness and weakness, represented his era and lived up to the family legacy that was passed down to him.’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01:42
    weimei    在我生命结束之前,回想我的一生,我觉得所有一切都不是偶然。我也并不希望历史是另外一个样子。——在结束的时候看到这句。      以前我也想过如果我能重生,我会活成什么样子,会是另外一种人生吗。后来我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句话。一切都不是偶然,再让我活一次我也还是这样人生。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05:31
    蹦蹦32    开头关于那十年的详细记忆,让我了解了那时的监狱,那时的劳改农场,以及那时人与人之间恶劣的关系。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看到身边人不是疯了就是自杀了以后,下定决心要给自己找点事干,来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他利用了一切身边可取之物丰富自己的生活,用木棍做勺子以及画画和写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8-4 09:13
    shine2    最近读了本好书----《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 最早接触这本书,是源于《南方周末》网站的推荐,否则我是如何也不会对这样一个拗口的书名,并且从未听闻过的人物自传感兴趣。水流云在,取自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本是英若诚祖父英敛之亲自书写的诗句,至今还镌刻在北京西山温泉英家避暑地的一块巨石上。诗句中所表达的那种平静无波,舒缓恬适的意境也许正是英先生晚年所向往追求的吧。    英若诚这个名字在我们这一辈人听来十分陌生,但我们一定十分熟悉《我爱我家》那部情景喜剧。英若诚便是《我爱我家》导演英达之父,他还有一长串的标签“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曾任文化部副部长”。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觉得,这些标签与他这个人比来,都实在太过平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感受。       一、如何面对逆境    “文革”是那个时代的人永远无法轻易翻过的一页,英若诚也不例外。在他回忆自己被关进监狱的那个篇章中,没有苦大仇深的控诉,有的只是他在逆境之中的乐观、幽默与机智。为了不让自己大脑生锈,他想尽办法自制笔和墨水,又以写交代材料为名,从看守哪里“骗”来白纸,自己偷偷留下一些,用来做笔记、写心得。向其他人学习各种技能,在需要做各式各样杂活的时候,第一个报名,这样给自己争取到短暂的自由。还想办法带着狱友偷菜,改善伙食。    二、如何平衡自我与外在    还记得本科时候,公共事业那个美女强人教授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要拥有智慧分辨两者”。英若诚在北京人艺的时候,没有办法改变只演样板戏的大环境,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愿自由创作发挥,他选择离开那里,去外文杂志社,在那里,编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使自己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采访权,可以采访自己想采访的人。当然他能在那个年代做到自由“跳槽”,自由采访,也是“关系”与能力的双重结果。但他没有在原来那个压抑的大环境里消沉,也没有与之做无谓的挣扎,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最大程度上的心灵自由。真是个“狡猾”的人!    三、如何看待子女的教育    尽管成年时期的英若诚如此优秀,但幼时的他可没让父母省心。身在书香门第,却因为调皮捣蛋与不屈从“权威”而三次被学校开除。如果以“听话”作为考核孩子的唯一指标,那只会训练出“泯然众人”。当然,如果纵容孩子,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英若诚的父母在他犯错时,也会给予严厉的训诫。我只是觉得,以前的教育理念,太过于强调“听话”,而非“创造”,太恐怖了。    四、如何看待“背诵”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总是很厌烦背书,不知道背来有何用。大多数时候,自己只是为了背书而背书,记忆的有效时段也只能维持到通过老师那一关的考核。英若诚在被前两个学校开除之后,去了一所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学校”学习,而他之前几乎没有一点基础,但他很快就能说英语,甚至能用英语跟西方孩子吵架。学习如此迅速的诀窍只有一个----背!只有通过背诵,才能更好的培养语感。英先生自己也认为,强记、背诵在他身上起了作用,“如果要学习一门语言,建立扎实的基础,最好还是背诵杰出的文学作品”。    我的只言片语感受,对整本书的内容而言,只是沧海一粟。经历过时代巨变的人物,他们的传记往往从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沧桑感,仿佛要让读者也感受到那份时代的沉重感。英若诚的这本半自传,却完全没有那种压迫感,而是悠闲与平静。总体而言,阅读这本书,是一个愉悦身心的旅程。     详情 发表于 2013-8-4 11:13
    yanqiu    第一次读是很久之前,还记得关注的焦点是作者眼里有趣的牢狱生活,如何在这样令人绝望的机遇中保持纯真乐观的心态,传奇亦钦佩。   第二次读,看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当做传奇故事。看见作者之外,他周围的人,看守、狱友,朋友,那么多的普通人,在这个时代里身不由己的命运,颠沛流离和悲欢离合,轻描淡写的几句,读来也令人欷歔,读完之后,还是忍不住回想。原来,一生会遇到那么多人,悲伤的,美好的,软弱的,坚强的,卑鄙的,高贵的。原来,命运是如此的无常。      郑佐成的妻子没有被关起来。郑佐成被捕的时候,她还没与郑佐成结婚。他们刚经人介绍认识一个星期。郑佐成被带走时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她的喊声:我等你……   他被关在监狱里足足八年,因为他罪行严重。   郑佐成被放出来的时候,在家等他的是当年的女友,现在的妻子季家惠。她确实等了他这么多年。这世上有太多悲剧,但也真有大团圆的结局。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23:59
    雨雪霏    英若诚的一家很传奇。文革期间,英若诚在监狱中的那一段,可以看作是中国的“肖申克”,只不过,他利用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智慧,还广纳众人的各种不同的智慧,让他在狱中学会了制作芝麻酱、造墨水、自制毛笔等等手艺。也源自于入狱不久,他很快就意识到“人不能闲着”,一旦闲下来,容易胡思乱想,“自寻短见”。      英若诚的曾祖父也只不过是满清八族弟子中地位最低下的一个旗人罢了,而从他的祖父英敛之开始,英家才一步步踏上“传奇之路”。祖父英敛之聪明好学,偏偏又命中注定般地与皇族的女子结为夫妇,并在一个偶然机会开始信奉天主教。之后,英敛之办辅仁大学、在天津办《大公报》,又到处做善事。。。这样子,英家一步步地繁荣昌盛了起来。      而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也是富传奇性的人物,在49年他去了台湾之后,为台湾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半生。      英若诚记忆力很好,对往事娓娓道来,巨细无漏,而且生动幽默,我想,也是和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心胸的旷达不无关系。他与妻子吴世良的一生恩爱,更是让人羡慕。在吴世良已经逝去的十几年间,他却一直保持着和妻子对话的习惯。读来真让人唏嘘不已,相比起来,现代人的感情是那么不堪一击。而真正的爱情,一生的厮守,却又能带来怎样的幸福呀!      英若诚这样一位正直、宽厚、善良、富有才气的人的一生,读得很过瘾。觉得,要像他这样认真的一生,才真的不辜负自己的一辈子。而动荡年代固然给人带来苦难,也让我们见识到不同的人性,有人使坏,但也有人会帮助你、保住你的尊严。同时也存在许多的机会,而英若诚的天赋和才气让他不用太费劲就得到了这些机会,所以他能够拥有在我看来相当圆满的一生。      我觉得,我也应该从他那里得到些教诲,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记下书中的一段话:      “他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态度。他鄙视绝望,拥抱希望,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无论是在监狱的铁栏杆后,还是中国现代最动荡不安的政治历史的后台上。”     详情 发表于 2013-8-17 19:51
    gushao    文字很短,是的,对于自传来说,真的很短。   但是简短却精彩着,精彩的是文字,也是在文字背后,英老先生的精神。   说实话,英老一生真的挺曲折的。虽然他近乎将一切都用幽默、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出来,但是我们在诙谐的背后,看到的是一种艰辛,以及一种坚持。   有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成功、成名的人,都有一种不循规则的心、一次顽劣的童年,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有种失落,因为我的童年很一般,虽然也有趣,但是却是循规蹈矩,没有什么波澜壮阔。   但是我也常常安慰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轨迹,不同的信仰和执着,我是这样的,别人是那样的,也许就该如此吧。   英老的一生也许就注定了不平凡吧,父辈们的声名、功绩,也许在他未来世界以先,已经为他铺下一条蜿蜒而自由的轨迹吧。   有欢喜有悲伤,没有什么遗漏,也没什么遗憾,来之平淡,去之安然,如是而已。      人生没有退缩,   我们只有击败前来挑战的敌人。   人生是可有生存的责任,   任何逃避这责任的想法,都是我们的敌人。   敌人可能来势汹汹,   我们也可能很弱小,   但我们却没有退路,   是的,没有退路,不能退缩,也没有盾牌!   只有面对敌人的挑战,   并且……   战胜它!   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无所畏惧!   主动出击,步步主动,   敌人也会畏惧;   被动的活,永远被动,   敌人却会蔑视你。   不要生活在臆想中!   不要生活在畏惧中!   来吧,   信仰还在引路,   它正是我生命的骨架,   有信仰的光,我也沉醉。   去吧,   无所畏惧!   主动出击!   看生命之执着于光彩!  详情 发表于 2013-8-18 12:24
    王二小     我第一次看到英若诚这个名字是在读阿瑟米勒的剧本《推销员之死》时,中译本是他译的,觉得非常口语化,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中文与英文之间的隔阂。后来才知道,英若诚先生是前文化部副部长,翻译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华人戏剧、电影演员。    《水流云在》是英若诚的自传。写这部自传的方式很有意思,英若诚口述,由他的朋友、杜克大学戏剧系教授康开丽录音并整理编写的。由于是口述记录,所以全书并没有定语众多的长句,但这并不意味着文中没有哲思。可以这么说,这本书压缩了英若诚其人一生及其部分家族史,用文字的力量将隐藏在逝去岁月的精华挤榨出来,如老舍所言久思之后从笔尖滴出的血和泪。    这种特征在书的开头就显现出来了,像英若诚在自传第一段写的,“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看烦了,所以决定我的传记从我人生的中段开始。”在英若诚走到人生中段时,因为“十年”最具摧毁力的社会动乱,他蹲了三年大狱。“文革”时期的监狱,关的很多都是所谓“历史反革命”,据英老自己说:“有百分之九十被关起来的人都是冤枉的。”很多人在监狱里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起来,但他们似乎默认一点:自己是有错误的,而英若诚则不停地思考进监狱的真正原因,抛开政治问题,就是他自己的人际关系,他通过一次次因为这类问题而被提审,分析审问人员的行为,知道这场政治骗局的“伪正义”,让自己时刻清醒着,不至于像其他想不通而疯掉的人那样。这与目前存在的灵魂扭曲的既得利益者形成超越时空的对立。    黑暗的统治总是会给明眼人这样一个观察机会:野心家如何利用漏洞尚存的社会体制粉墨登场。就这个角度而言,英若诚的监狱生活为他日后重新开始的电影人生里所塑造的反派角色增加了不少砝码。   对于整个英氏家族,在某种程度上,其发展是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缩影,英若诚的父亲、辅仁大学的创办者英千里总有着些许改良者的气质。由于英家本是满清旗人中的一支,英若诚有一个王公贵族式的童年,精英教育自然不可少,这种教育所培养出的坚硬的信仰以及其父亲对他的影响,终英老一生,时刻都在发光发热,并且在他的演艺生涯里,这高贵的精神让他为了尊严而战。    在童年时期,英若诚就开始尝试演戏,他几乎把舞台的前后场当作岁月的河流而前后穿行,一直到老。这是“电影人生”的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大可不必赘言——一个曲折的人生:出身名门,进过监狱,在黑暗之后峰回路转,直至步入世界的舞台。英若诚口述的精彩,没有太多的苦闷,反而说了为以后的日子向牢里的各路人士学手艺的高兴。我们几乎看不到颓废,只有快乐的精神。    《水流云在》把一个鲜活的人放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其实名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决定于一个契机以及它产生的蝴蝶效应。太多历史的瞬间造就了英若诚这样一个无可替代,也不可能复制的人物。    自传是对一段生命的主观总结,没有过分的夸耀与贬低,只有一个人的内心独白。英若诚与老舍、焦菊隐、曹禺及阿瑟米勒、贝尔多鲁奇等人的合作,每次都很成功,但他对于这些只是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演员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和追求。他对这个世界、人性都有深刻的思考,“中国人狭隘的爱国精神在政治中被利用”。《水流云在》里英若诚在传奇的一生即将过去时,留下了总结,“对自己的成就我并不自负,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他又说,“中国的门已经打开,这是最高领导层到街上的普通老百姓一致的共识。历史不会再开倒车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8-21 08:28
    尘微    这两句杜甫的诗,没有刻意的记,读了几遍便记住了。      果然,心意相通的东西,就会有一种默契。      会让我想起好久之前好友给的一首诗--《礼物》,有一份历经波澜后的宠辱不惊在,也有一份酸甜苦辣后的怡然自得在。现在,我几乎还可以说出这首诗“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我曾遭受的任何恶祸,我都忘了。 认为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我没感到痛苦。 当挺起身来,我看见蓝色的海和帆。”      人来一世,经历把各自锻造成不一样的性格气质体态。只有真正努力活过,才更解生活滋味。      1,监狱的那段放在了开头,不是那种从出生开始按照时间顺序的自传,因为这段经历很特殊,也似乎最有趣。在当时看来,不好的境遇,但是后来却成为了另一种财富。我想苦难之于大多数人都是有的吧,寄居在人身体里面的灵魂才真正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真正成为一个高贵的人。      2,他的妻子很优秀,遇到优秀的人,只有相当优秀或者更优秀的人才会引起他的兴趣。想起蔡康永的那句话“年轻的时候啊,因为懒惰而放弃学好英语的机会,后来遇到一个很好的人却只能用英语沟通,结果只能错失这个机会。”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能否遇见自己心仪的真爱,也在于日复一日的努力坚持。      3,原来真正值得尊敬的人,都会留给他一份包容。书中提到了一个女性的同性恋,在当时肯定被归于异类,但是她的能力素养以及所做的事都表明,只是在性取向上有些不同,其他方面都是值得尊敬的一个人啊。我想,这就是上帝在造物时候的一个用心吧。任何的努力都有被正视的可能,人心自是有杆秤。      就写这么些吧,没有很认真的看,但是一些故事会记很久,英若诚也会记住了。      有意思的一生,有意思的人。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05:32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3 14:45 , Processed in 0.22137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