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8-26 04:16:49 | 只看该作者
  
    这学期人类学课上,周公子神秘地向我们推荐了这一本书。一学期下来,几本人类学推荐书目中,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本。也许是生为吃货,对美食有极大的热爱;也许因为下过几次厨,有欢喜也有血泪(切伤手血流成河嘤嘤嘤嘤嘤);也许是也许是它带给我的思考与另外几本不同。总之是真的有几天沉迷于祖宜的世界,不可自拔。
  
    身边不止一个同学说这本书写得过于随意不像是人类学家的研究作品。咦,人类学家就应该始终高端洋气么?人类学家写调查报告就必须深刻鲜明么?我怎么觉得在炊烟袅袅中切蔬菜丁的祖宜姐姐(阿姨?)才是接地气的人类学家,虽然,她变节投奔厨房了。
  
    梁文道说,“人类学原是盛产变节者的学科,因为人类学家讲究进入田野,想方设法混进研究对象,学当地人的语言,穿当地人的衣服,吃他们的食物,甚至用当地人的脑子去思考去感觉。然后他必须跳出来,回复到自己的学者身份,,再把之前的一切体会一切经历化成研究题材。这一跳甚是关键,有人移情移得过火,到了彼岸之后乐而忘返。”
  
    但是祖宜不像变成北美印第安人巫师的人类学家,也不像用西西里方言在街上收保护费的人类学家。严格讲,她没有背叛人类学,因为她本来就是厨房的信徒。每个人都会有对着电脑老半天都敲不出一个字儿的时刻,而她的出口就是厨房,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地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虽然《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通篇看起来都是“厨房”,但是人类学已经内化到各个字句了。所以说这本书是田野笔记再合适不过。
  
    虽然已经三十多岁,她仍有一颗小孩子一样好奇而有趣的心,也许这是人类学家们所共有的特质。她把她的新奇经历,动刀玩火,烹鱼割肉的体验用生活化的语言讲给我们听,派皮如何难做,椭圆形如何高贵,面包师傅为何都是疯子,意大利人如何固执地保持了他们高贵的地道……她随处访谈,善做凉拌菠菜的韩国干洗店老板娘也可以是田野对象之一,也在做学徒时看尽了No bu和Amber 高级厨房的机密。她在冷台心痛地见证着完美的代价,一点一点,工工整整地切着菜叶和小丁,拼了命做靠谱的高级餐厅实习生,全身酸痛也不退缩。一个半夜有了想法起来边揉面包边唱歌的女人是美丽的。一个三十多岁还能舍弃快要修成正果的博士学位去追逐美食的梦的女人,看似囿于方圆厨房,其实她的世界大得可以恣意驰骋。
  
    而她在后来的回顾里,也向我们一样对当年的自己表示惊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思考也越来越像个厨子,已然“土著化”了。
  
    想来这本书给我触动最深的还是清汤那一章。一碗清汤的制作,需要前置作业,煮到骨酥肉烂,净化来去芜存青,看造化来煮开肉糊,不停搅拌,残渣自动裂开,过滤杂质,撇清油脂……如此大费周章只为熬出一碗几口就没的汤。这碗清纯可口的汤不仅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一种奢侈的感觉。而当今世上,究竟有多少厨师愿意花这种时间,又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这一碗清汤呢?养鸡场只有速成鸡,边走边吃草籽的悠闲的老母鸡不见了,笼里的畸形肉鸡要么低头吃饲料要么彼此仇视,像极了愚蠢的人类。食物的珍贵取决于食材的优良和精雕细琢的时间长短,然而,现在,这些看起来都不重要了。我们生活在节奏快得要命的时代里,仿佛慢慢走就会被世界遗弃掉一样。我们大口吞掉快餐店提供的鸡扒饭,喝掉味精勾兑出来的汤,擦擦嘴刷下微博又上路。可是,我们究竟是要走到哪里去呢?
  
    所以我接下来要说什么?你猜?慢食运动?勇敢取舍?追逐自己的梦想?叫嚣煽动一群热血少年去吧去吧去实现你的梦想去学烹饪去写小说去拍电影去周游世界去做战地记者?如果在三年前我应该会那样写下去。梦想一直是一个奢侈的词语,所以它美得浓烈。但是,现在我改主意了。当我们谈论“爱”,一定要分清这爱可以调动你的行动力还是只是让你说说而已。人类学家需要行动力,大厨也需要行动力。而如今的我们最最欠缺的也就是行动力。每个小青年都在呐喊,而大多数小青年就只会呐喊。有毛线用。谁不想把旅行当做职业?谁不想把生活过成创造?庄祖宜如果没有行动力她会在一个礼拜坚决果断地奔向厨房的崭新世界么?当然,还有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就是有一个Jim做老公。
  
    当我们讨论人类学、厨房与爱,无关风月,无关方法论,只有不成熟的世界观,与吃货的一腔热血,激荡在空荡荡的胃里。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8-31 04:00:2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事,咫尺就是天涯,譬如厨艺票友和专业厨师,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如三万呎下的马里亚纳海沟,暗涌凶险深不见底。我们这些贪吃好煮、却又贪生怕死之徒,由于深明此理,早就明哲保身,只敢在家雕虫切瓜,抛锅耍铲,做做食神的白日梦,绝不敢妄想下海,跨越雷池半步。
  
  几乎没有什么段落可以摘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6:47 , Processed in 0.0402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