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了他们父女俩生命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这一切都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本书以类似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这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是父亲、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创作了独一无二的互动文本,爱是弥漫其中的内核。
      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堕入情网不能办。继《迷路的诗》之后,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娓娓向女儿述说自己。
      ——张大春(作家)
      杨照这女儿的爹可是太有才了,静好安稳,理性感性如丝如絮,娓娓道来和他那聪慧女儿的点点滴滴,有为有守,心心相印。这书稿我反复读了两遍,爱不释手。杨照的书我从来爱读,这本最得我心。                                          ——陈浩(作家)
      这本书,有着作者的正直信念、音乐观点和人生价值,却又承载了更多为人父亲的角色、责任、努力、期许、情感、不舍、关怀与无尽的爱;而这应该正是杨照所想传达的“典范”吧!能推荐杨照的书,是我莫大的荣幸。除了因为我也有一位天蝎座的女儿之外,更因为他写下了很多值得深深阅读与思考的人生哲思啊!
      ——陈之华(亲子教育作家)

    作者简介
      杨照,本名李明骏,1963 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报总编辑等职;现为《新新闻》周报总主笔、博理基金会副执行长,并为News98 电台“一点照新闻”、BRAVOFM91.3 电台“阅读音乐”节目主持人。
      长篇小说──《吹萨克斯风的革命者》《大爱》《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说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独白》《红颜》《往事追忆录》《背过身的瞬间》。
      散文集──《军旅札记》《悲欢球场》《场边杨照》《迷路的诗》《Cafe Monday》《新世纪散文家:杨照精选集》《为了诗》《故事效应》。
      文学文化评论集──《流离观点》《文学的原像》、《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梦与灰烬》《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Dreamer》《知识分子的炫丽黄昏》《问题年代》《十年后的台湾》《我的二十一世纪》《在阅读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雾与画: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
      现代经典细读系列──《 还原演化论:重读达尔文物种起源》《颓废、压抑与升华:解析梦的解析》《永远的少年:村上春树与「海边的卡夫卡」》。
      近作──《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想乐》。
      微博:weibo.com/yangzhao63

    最新书评    共 7 条

    美人鱼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遇见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      做为装逼惯犯,我居然没做过推荐书籍这么风雅颂这么阳春白雪的事,实在太不应该了!      毕业在即,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找家里附近的工作吧,找家附近的工作吧,县里不行,市里总可以了吧,不过要是能回镇上当个老师也是不错的哦,别出省就好。”我每次都不客气的拒绝了,想想我是太过分了,还拿着爸妈的钱居然不听他们的话。      杨照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简直就是一本浓情蜜意的情书,不过是写给他女儿的。写他的小时候写一些他的人生经历,豆瓣网友说了,“情书嘛,自己看的时刻比较多。”也写他和他女儿相处的一些小事,那些令他骄傲的反思的引起追忆的事情,台湾人写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讲故事然后总结,虽说每次都让人觉得啰嗦,可是还是想看,这就是温暖和真诚的吸引力吧。      不过说起比较,刘墉和杨照都是典型的台湾好爸爸的形象,刘墉用他的经历完成了生长在美国儿女的东西文化交融的教育,也喜欢讲道理,高中的时候看到《我不是教你炸》有种三观重塑的感觉(三观这种东西,高中生也是有的,这点我可以证明,不过也是易碎的,也就这几年吧,来回改了好几趟了,别说我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柴静都说了啊,人们容易被他人冲刷原来的观念与偏见,这种摇摆是危险的,不过思想的本质不就是不安。)杨照则是细语慢捻的,他是很传统的文人气质的爸爸,“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自己来不及记忆的部分,可以保留在我这里,不会消失,不会遗落。”这样的爱,暖暖的,充满温情。      相比较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龙应台和他儿子合写的《亲爱的安德烈》里说,“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承认我看到的时候,有过自责,有很多时候,我总好像有其他很多的事情要做,可以教陌生的小孩画画,但没耐心听我妈妈说完她的各种不满与发泄。并且经常围观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来增强自己的幸福感,我真是坏孩子。      又一比较,我们内地的文人家长就豪气的多,王朔就牛哄哄的,“我不要我女儿成功,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开心就好。成功是什么,不就是挣点钱炫耀给傻逼看么。”别看王朔这么说,其实有种欲盖弥彰的感觉,有时候只有成功的人才有资格这样对自己的女儿吧,毕竟他有的是资源,想要自己的儿女不需要为成功而活起码你得活的成功,这是种悖论。其实深深的还是对成功的一种得意。王小妮在《上课记》里说,“我们的中国人骨子里有对平凡深刻的恐惧。”相同的问题龙应台的回答就哲学的多,“优秀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较,而是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这种选择就是自由,我希望你活的自由。”杨照同样是热情出场,“我不会替你选择人生,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帮助。”      看惯爱情小说的我,经常被里面做为点缀出现的亲情篇幅给打动,可是大一的时候不知好歹的在班级当众说过,父母老了就是要去老人院啊,想想倒抽了口气,父母养我们除了付出了钱,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还,感情应该是永远还不完的吧。我也说过,我们的父母太不独立,总是希望控制着子女来寻求人生的存在感,就这话估计得被送去劳教吧,还是刘丹说的,父母儿女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说的清道的明的,我们永远都是欠父母的。      是啊,说不清道不明,我妈倒是老练,“你自己当了父母就知道了。”      龙应台写的这句话估计有像我这么不听话的孩子的父母看了都会落泪吧,“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杨照先生的这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写的不煽情,却动人,也许取这样的书名也是知道“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详情 发表于 2013-7-22 16:34
    只有我     杨照好像通常都是以一种慈父的口吻写作,在这本书里,更是将无微不至的爱,如涓涓溪流般渗透到我的内心。    在看之前,我就被封面的照片所深深吸引,不是女孩有多漂亮,不是父女有多亲密,而是一种如书名一样的温暖。从不经意间,就能流露出这位父亲在女儿的人生当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从小父母就离异的我来说,这种父爱是奢侈的,是我从来未曾想过的。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担心要是看完了,过于羡慕该如何是好。但事实证明,我连一丁点儿羡慕的念头都未曾有过。因为我觉得,这不是我通过任何努力可以得到的爱。无论是考学,生活,还是游戏,我的父亲几乎是与作者完全相反,从未参与。没见过光明就不会奢望色彩,没有过父亲的陪伴也就不会期盼某天他会参与我的人生。我甚至也无法去想象,有父亲的童年,我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就面无表情或者习惯性的面带微笑,就像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读完了这本书。不敢做过多的思考,不敢做过多的联想,生怕心中的防线就此决堤而一发不可收拾。    确实,杨照为我们呈现的这种父爱是无法复制的,因为他是台湾的杨照,因为她是杨照的女儿。但是,这份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的。如果父母一方可以做到如此的细腻温柔,孩子又如何不会变的“高贵”呢?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5:39
    西西    报了很大的希望买了回来,因为简介写得真心温暖,可是渐渐地,看着难免怀疑,跟自己现实的生活实在不符。   作者跟女儿的关系平等且互助。可是,疑惑的是,作者如此怎么树立父亲的威严。字里行间,似乎女儿的种种都是可以被宽容地理解的,那么这样的宽容会不会变成纵容。然而女儿不但没有专横跋扈,还往往懂事体贴包容热忱。不禁怀疑,这样完美的爱下养成的完美的孩子,是世上只此一家,只因他是杨照,她是杨照的女儿,她生长在的这个世上不二的环境;还是这样完美的爱是可以被普及的,不说效仿,是大众可以努力的方向呢?   这样平等包容益于塑造完美的人的完美的爱是真的可以复制的么?  详情 发表于 2013-8-5 06:12
    meredi    作为一个母亲后备军,很能理解杨照对女儿的关爱,而在这点点滴滴的成长故事中,更渗透着父亲对女儿的培养。   每个家长都对儿女有着各种期盼甚至期望,从孩子孕育的一刻起,这个想法就萌发了。我也发现到现在为止,我对孩子的所谓“期望”好像只有让他/她开心的活出自己。然而读着杨照的故事,我突然感觉到,仅仅这个期望,是太简单和容易了。我们需要陪伴孩子的每个成长,包括对她/他做出的简单复杂、或是迎合反对社会主流的各种决定提供支持或反对的爱。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在孩子活得开心的同时,如果能够赢着发展的潮流,那么他会活得更轻松。所以,判断和引导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家长要特别关注的。我想杨照培养女儿的方向,是让她继承并延伸了自己原来的音乐之路,这里面,有着自己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女儿优劣势的分析,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女儿对音乐的感情。真是用心啊!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08:46
    meredi    看了三分之一,忍不住先来评两句。      内容是一篇篇独立的小文,适合上下班地铁上读读。      一个个生活片段,一个个瞬间,一篇篇感悟,一份完整的爱。言语文字之间,流露出这个父亲对女儿细微的关怀,谨慎的培养,以及不求回报的感情。原来作为父母,既希望孩子优秀,又惋惜她太劳累;既想要她具有优秀的品质,又犹豫她因为这些会不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等等一系列的纠结,牵动着孩子的点滴快乐和悲伤,却又必须保持她独立的自我。   我家某人讲过,做一个妈妈很不容易(指怀孕生子),做一个爸爸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做一个好爸爸是不容易的。   杨照就是不容易的好爸爸。他的女儿很幸运,也会有幸福的未来。  详情 发表于 2013-8-17 15:48
    韵韵轩     想看这本书原因有三:一是久闻杨照大名。《迷路的诗》曾被众多书友推荐,却至今尚未谋面;二是书名太吸引我。《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一个父亲如何遇见女儿的人生?让我想到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返老还童》。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那么若可以穿越时空,父亲与女儿是否会在人生的某一个转角遇见彼此的人生?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三是书的封面唯美动人。一个穿着双排扣大衣胖嘟嘟的小女孩,两只同样胖嘟嘟的小手交叉放在身前,脸上似笑非笑的小大人表情,不远处是一个成熟男人沉思略淡的侧影。《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你”是彼此人生的主角,而“我”是站在你的身旁不远处伴你同行的人。    这是一位文学的音乐的父亲,对女儿爱的谆谆叮咛,给女儿爱的书写。    “听你,说生命中重要的事”。父亲从女儿那里感受到的快乐,远比自己所有的快乐更强烈!因为孩子的快乐,父母会更加快乐。不论成功或挫折,我们愿意永远都是听到孩子叙说生命中最重要事情的人。    “不把你宠坏,也希望你懂”。疼爱而不宠溺,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别让爸爸把你宠坏了,多么纠结的父爱之情。爸爸想告诉女儿,人生中很多人会在身旁为我们做出判断,那是别人眼中的我们。如果内心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自信,你就会对自身没有客观的认识,习惯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去追求别人对自己的标准。爸爸告诉你,要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的标准,诚实为自己打分。细微的人生体验告诉孩子,有选择固然好,但是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要失去对于周遭既有事物的接受能力。远处的风景很美,但熟悉的环境更带给我们安定平静。    “因为你,我不怕老去”。因为可以见证你的成长,因为伴着你的欢笑,因为好奇你的未来,想看见长大后的你将会有怎样的风景,爸爸不怕老去,不在乎似水流年。在陪伴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会重新走过很多地方、看见很多在孩提时曾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这是孩子给了我们重新来过的机会,让更多的悸动与感动充盈内心。小孩也是大人的窗口。    “和你一起,张望世界”。愿意和孩子一起,去陌生的地方,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也和孩子一起坦然宽心对待陌生的一切,不断将陌生转化为熟悉,转化为生命中丰富的内容。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全书弥漫着悠扬的爱的旋律。剪水为衣,搏山为钵,山水衣钵由父亲授之于女儿;扣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由父亲引领女儿静静聆听。夜空烁烁,父亲的声音从风中来,从星光中来,从心底的潮声中来,呼唤女儿,生命如此仓促,爸爸伴你同行。        详情 发表于 2013-8-23 12:31
    小果    看着这个爸爸的书写,好生羡慕,当然明白所有的父爱都是令人动容的。边看边想到住家里小表弟的教育,也常幻想自己将来对自己的小孩该如何教育。书里女儿和爸爸自己的童年都有描写,也看到自己童年年少的一些同样心理。      爸爸教育女儿好的建议,自己也要以“孩子”的形式接受,并告诉自己在这个刚刚开始成熟,还可以完全“单枪匹马”地以自由身努力的年纪,好好生活,控制自己,让自己更理性,更加有正能量让自己开心并自由。         学习工作感恩,尽量在当下的生活中反问自己“对得起自己吗?!”平静安稳得成熟起来,“所谓理想生活”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而现实生活中带给自己的一切,都需要好好想想:从现有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我不曾奢望过的所谓美好感觉。      从“理想的盼望”与“现实的馈赠”中成长并感恩。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07:1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7 14:52 , Processed in 0.21669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