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内容简介:欢喜是一种状态,它是幸福自在的标志,也是充盈人生的基础。人们之所以会痛苦、郁闷、焦虑、沮丧、恐惧,之所以有怨、恨、恼、怒、烦,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心;心灵被禁锢,心智模式错误,自然无法发射和接收幸福的信号。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的两位作者,吴伯凡博学多识,梁冬机智豁达,他们融合东西方智慧,在故事和幽默中明说事理,在轻松写意之中播种心性改变的种子。用梁冬老师的话说,就是“让我们能快乐地把常识变成哲理,又把哲理变成笑话”。为什么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疾病?“抱怨”病毒的危害何在?人生为什么要养喜神去杀机?搞好了定位,就能成功吗?非典型性雄辩症患者是如何赢得辩论输掉世界?是什么决定一个人的财商?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它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是人生的另一幅图景,它通往快乐、幸福、充实、成就,但只有用欢喜才能打开它。
  
  海报:

作者简介
  吴伯凡,《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冬吴相对论”主持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从事哲学、基督教神学和社会理论研究。2001年进入媒体行业,并从事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管理学、商业史的研究,曾任《环球企业家》总策划、《创业家》主编。现任《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21世纪报系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观察员、节目主持人。著有《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一书及译著多种。
  
  梁  冬,正安生命资产管理教育学者,正安中医创始人,“冬吴相对论”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1998年进入凤凰卫视,因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深得观众喜爱,成为知名节目主持人。2004年从凤凰卫视辞职,在广州拜师学习中医。2005年,应李彦宏之邀加盟百度;2007年,离开百度创业,先后创立太美科技和正安中医。除了“冬吴相对论”外,还制作和主持电视节目《国学堂》,在旅游卫视播出。

最新书评    共 1 条

大汪    来自《欢喜》的摘抄:      关于端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少抱怨多做事:   “盖茨的第一个忠告是,世界充满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造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他还有一个忠告: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己的尊严,因为尊严来自于实力。”   ——理想状态只存在理想中,接受存在即是“合理”,才能安心做人做事。即是取得了成就,也没必要太在意自己的尊严,应该意识到此刻的尊严其实来自于他人眼见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不公平、不公正、谁不遵守规则,他所看到的就是不公平和不公正,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不公正的。而且,当人的念头总被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所纠缠的时候,他的状态就会非常糟糕,因为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   ——第一次听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对企业家和小老百姓来说或许是至理名言,对法官来说未免讽刺。如果把这里的“公正”定义为人心中一厢情愿的理想模式,不寻求也罢;如果换个方式,将“公正”置于现实生活之中,以客观条件构筑这一概念,话说出来也许就不那么“耸人听闻”了。      “所谓抱怨,就是对当下现实的不接受和抵触,不愿意直面现实,不愿意想积极的办法去改变它,所以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   ——“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这个话很是道理,补一句:抱怨也暴露了一个人的无能与无力,所以,如果不能根除,至少也不要大方厥词,把尖酸的抱怨当做炫耀的资本暴露在他人面前。      “关键是要直面现实,要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对于要做些什么,心里要有数,这叫作管理。”   ——这也是生活。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耶稣说的,可见抱怨不得,抱怨的人尽皆知了,仅有的一点也要失去了。      关于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来解决。”   ——这话本来有些悲观,好像一个人自己走进去的局,很难凭自己的力量走出去的。但时过境迁之后回头看看,如果豁然开朗,也间接的验证自己的成长了。      “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不同的结果,这是精神错乱。”   ——这话说的刻薄,却可能打碎很多人的执念。      “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于充实感,来自于卓有成效的那种感觉。”   ——付出后得到回报就是幸福,付出了没回报辛苦,没付出没回报无谓,没付出有回报不自知。人类尽管力量微薄,但是凭微薄的力量获得微薄的成效,却可以获得充实的幸福感,也难说这是不是劳碌命的业障。      “只要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你就有可能吸引和整合宇宙中的各种能量来帮助自己。”   ——宇宙的力量不好说,至少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会被有意无意的调动起来。      “一个人做事太多太杂,他的频率就必然很弱……据心理学家统计,人在一天中所动的念头有6万多个,其中95%以上是毫无用处的。有些人一天下来什么事情都没干,就是因为开的“程序”太多了,消耗了巨大的能量。”   ——自然,因为精力有限      关于忍耐——“积极的沉默”:   《菜根谭》里说“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色,此中有无限乐趣”   ——有三个条件达成这种状态:第一,觉人之诈;第二,不形于色;第三,有无限乐趣。如果不能“觉人之诈”,乐趣的前提就没有;但是,如果可以做到“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色”,却难以体会“乐趣”呢?做到前两件是能力,做到最后一件是态度。看来如果换个视角看人际的尔虞我诈,也不失为一种人生趣味,还是不要太自作悲苦了。      “服从力不是低三下四。基于倾听的服从力是一种积极的沉默,它表现为被动的超常主动性。许多在第一时间反应的人成不了大事,就是因为他的反应只是细节的、随机的、自然的、机械的,而不是整体的、全局的,最后他只能是略有小成而已。”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一种逆境中的具体呈现。      烦恼与喜乐:   “烦和恼最大的区别在于,烦是对不确定的焦虑,比如有五件事情等待处理,但你没有时间想清楚应该怎么处理,你就会觉得有五件事情在拖着你,于是心生焦虑。而恼是你明确知道要什么,但是对方没有做到,于是产生了恨意和对别人的不满。”   ——这样的细致解读也有趣。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福不可徼(jiǎo,贪求不止),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菜根谭》里还有一句话,叫“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一句话,别人管不了,还是管自己       “相由心生”……究其原意,“相”来自于佛家,指的是人内在心法的外化,是说一个人外在的世界。      关于钝感和执行力:   “……有时过于敏感其实是对自身的一种伤害……很多国人也很聪明,会花很多时间来思考为什么别人要用那种眼神看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其实,这样做会浪费很多时间,耽误很多事情。”   ——嬛嬛说过“不要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耗费精力”。所以在使用我们的精力之前,不应该一股脑子用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来困扰自己,而是应该首先判断说话做事的,到底是怎样的人。      “……理智天平永远朝着“可能不行”的那一方倾斜……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非常害怕事情没做好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原来叫“哈姆雷特综合征”,是庸人自扰,最终一事无成的的代名词。      曾国藩说“一念求全,万绪纷起”   ——把真正要干的事情给忘了,处于一种自我麻痹、自我挫败的状态中。      “执行力强的人关注事情怎么样,而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怎么样。”   ——在社会里混,还是要做实干派。      “做到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这四点,才是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一种标准,个人觉得“承担责任、尊重事实”这两点最重要;因为前提本来就不是现成,承担责任的前提是之道“责任”是什么,尊重事实的前提是要认清“事实”。      外在的“定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自我认知”和外化的“执行力”:   《论语》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是本身固有的能力,或者是固有的某种频率。      只要把现在的东西做得再好一点点,哪怕是同样的定位,也还是有很大的增值空间的。      做人要有本事,就是自身的资源和禀赋,这跟定位没有关系。定位再好,如果没有本事,在这个定位上也做不出好东西来。      上苍给你一个东西,是让你用它来长本事的,是来锻炼你的。当你有这种心法的时候,你会发现工作中的那些艰难还真是上天给你的恩赐。你能这样来理解,你自己内心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和痛苦,也真的能从逆境中获得你本来可能会丢失的东西。你会懂得包容,学会随机应变,学会在失败中学习,学会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关于和他人相处之道:   有时候,太靠近一个东西会非常危险,但是当你躲开它的时候,又可能陷入另一个陷阱里。   ——所谓“矫枉过正”      第一是不轻易评论他人,第二是不受他人影响,第三是不妄自揣度他人,第四是凡事尽力而为。   ——对他人,对自己      眼施就是用善意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人和事,眼睛散发出一种善意的光芒;言施就是使用赞美的语言和与人为善的言词;颜施,就是用脸上的表情去布施,微笑就是一种颜施。人的吝啬不仅表现在物质上,也表现在精神上,那些人际关系特别不好的人,基本上听不到他说一句赞美别人、让人轻松的话,这种吝啬看起来像一种保守的态度,但长此以往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贫瘠,杀气越来越重。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精神上的付出越多,存货也就越丰富(OS:这个需要修炼)      谦卑是一切幸福的开始。      平常人迅速而设身处地地切换可能很难,伟人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跨度很大,所以他们的格局就会很大。      爱就是双方需求的契合。      所谓爱,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一种柔性、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解决问题。爱能够兼顾双方的需求,能够在看似对立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开来一切人事都需要“术”,天然的契合或许只是种妄想吧。先得联系着把这个意识建立起来,接受这种“现实”。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这话说的没错,但如何进路(approach)呢?是增加见识、威信和自信呢,还是先不要多虑,不要多怒,不要多言呢?      一个人到底会怎么样与他的内在机制有关系,而与外在的机遇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话很有道理。      我们并不是因为困难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才困难。      如何面对“恶人恶语”:   所有伤害你的人,他们事先已经被报复了,现在对你的伤害实际上反映了他之前所经历的折磨……就是在一个充满恶意的环境中能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最后把它变成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那你就厉害了。      修行的主题就是跳出三界外,看到自己的无明,也就是抽身出来看自己。   ——归根结题还是要和自己死磕,和不值得的人白扯不清是没有用的。      不管是好的反应还是坏的反应,关键都不在于导火索,而要看后来爆发的能量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跳脱本能反应的智慧      强悍不是说去把对方扳倒,以一种强势力量去打败别人,真正的强悍是敢于直面现实、别人和自己。在当下这一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实事求是,勇敢面对,这才是真正的强悍。      对于某个人来说,你是他的整个世界,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你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      最后引用一句书里的话来做总结——“尽信书不如无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5:45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8 10:46 , Processed in 0.38194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