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散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诗词散论》初版原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其中论诗之文章四篇,按时代内容言之,依次为《〈诗〉三百篇纂辑考》、《六朝五言诗之流变》、《论李义山诗》及《论宋诗》四文。《〈诗〉三百篇纂辑考》一篇,纯属考据性之论文,与书中其他偏重评赏之篇稍有不同,故初印时未尝收录,此次重印始编入集中。此文印证旧籍,考寻《诗》三百篇当年纂辑之情况,征引翔实,考论精简,为考证文中难得之著作。其《六朝五言诗之流变》一文,以简驭繁,掌握重点,以为此一时期五言诗之演变,可以举三位诗人为代表作者:谢灵运融合玄释,模写山水;鲍照仿吴歌,发唱惊挺;谢胱用声韵,圆美流转,均能除旧拓新,开创风气,所论极为精要。其《论李义山诗》一文,结合李义山之性情为人与当日之历史背景加以分析,有烛微探隐之发挥。其《论宋诗》一文,论及唐诗与宋诗差别特异之点,分为用事、对偶、句法、用韵及声调数项,加以析论,对宋诗之优点及流弊,论述精辟。

    作者简介
      缪钺(1904-1995),字彦威,原籍江苏溧阳人,生于河北迁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 1904年生于北方,居家保定。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曾任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国文教员。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先生治学最大特点是文史结合;另一特点是博通与专精相结合。认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曾任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成都市杜甫研究学会会长。

    最新书评    共 1 条

    梦舟     缪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更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词学家。《诗词散论》是先生六十年前的一本旧作,原书曾于1948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共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这本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诗词散论》,在82年版的基础上收入了先生撰写的古典诗词名篇鉴赏文章43篇。《诗词散论》因其见解之精微,文辞之优美,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欣赏与推重,是20世纪词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本著作。    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史学养、灵睿的诗人禀赋形成了独有的治学特色,与当时的学者卓然不同。这本《诗词散论》,相较于其它诗词论著,同样有着显著的特点。   首先,先生既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因此他的文学论述带上了显著的史家观点,体现出文史并重的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史学方法的借鉴,凡论诗家词人,无不着眼于诗词发展史。《诗词散论》从《诗经》开始,顺流而下,楚辞、六朝五言诗,《文选》与《玉台新咏》、唐诗、宋诗、宋词及至清词,俨然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由于他对中国诗歌史的了然于心,所以他对某个断代文学思潮、某个流派、某个诗(词)人作品总是站在中国诗歌史、中国词学史的高度,通过与其他诗(词)人的比较来进行研究。以李清照为例,先生首先高屋建瓴地指出:“词这种文学体式,最能表达幽约细美之情,而具有幽约细美之情的人,也更适于填词。”接着,他把历代词人划分为五种类型,而李清照属于“悱恻善怀,灵心多感,其情思常回翔于此种细美凄迷之域者,则为纯粹之词人”,兼“有高潮之境界、富创辟之才能”的特点。更进一步分析其艺术风格,“大抵于芬馨之中,有神骏之致,适足以表现其胸怀襟韵,而早期灵秀, 晚岁沉健, 则又因年、因境而异。”这样,从词史角度分析李清照与其他词人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体察入微,纤毫毕见,遂成不刊之论。    二是对史家观点的吸收。刘知几《史通》谓治史之人应才、学、识三者皆备。缪钺先生评述诗家词人亦极重视其才、学、识三方面。他在《汪容甫诞生二百年》评汪中,谓其 “才学识三长,在学术史中殊不多观”继而论说诗人与学者,通识与专家,相反相成,难以兼得,而汪中诗文皆长且学有专诣,激赞汪中诗词具有卓异之文采、清美之才情、莹彻之识解。    需要指出的是,缪钺先生对作者才学识的重视是对知人论世的扩展。孟子知人论世说使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长久停留在对作家生平与作品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关注上,忽视了作家的主体性。缪钺先生的诗词评论同样重视对作家的研究,但他更重视对其才学、性情与个性气质的分析,从而丰富了知人论世说的内涵。缪钺先生对白石、稼轩的才学性情对其词作的影响就是明显的例子。    其次,先生深具诗人灵思睿感、深情往复的特质,形成了先生诗词论述的另外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以形象取譬,使其论说文字增添了一份精微的诗情与画意。先生在其《论宋诗》一文中,于论及唐宋诗之异点时,在做了概念之比较后,谓“唐诗以韵胜,宋诗以意胜”,“唐诗之美在情辞,宋诗之美在气骨”的综述对比后,就更举引了一连串形象的对比以增强读者的感受,谓“唐诗如芍药海棠,称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唤荔枝,一颗人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党生涩,而回味隽永”。又以宋人审美之观念与六朝相比较,谓“六朝之美如春华,宋代之美如秋叶”,“六朝之美为繁丽丰腴,宋代之美为精细澄澈”。 这些精美而切当的譬喻,让人不能不佩服先生的学识与才情。    二是文体之优美。先生论词论著之文辞精美,为词学界所罕见。像他论词体之生发时说,“词体所以人能发生,能成立,则因其能与自然之一种境界,人心之一种情感相应合而表达之。此种境界,此种情感,永存天壤,则词即永乐有人欣赏,有人试作。以天象论,斜风细雨,淡月疏星,词境也;以地理论,幽壑清溪,平湖曲岸,词境也;以人心论,锐感灵思,深怀幽怨,词境也。凡真词人及有词之修养者,其表现于为人及治学,均有特征。其为人也,必柔厚芳洁,清超旷逸,无机诈之心,鄙吝之念……” 先生所叙写的是其平生研读体会之所得的精微之见,像这种在内容方面既深具学人的识见,而在文体方面又洋溢著诗人之才情的诗词评赏之作,在今日作者中盖已极为难得。先生谓汪中文采斐然,才情清美,识解深透,以此评价先生,不正恰到好处吗?    再次,先生有极扎实的小学功底。举凡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及目录学,他都下过功夫,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先生论诗词形质并重,既注重对诗歌意蕴层的揭示,又注重对诗词语言层次的分析。像他在书中对南宋词渐渐衰落的分析中,便相当重视南宋词因过于注重音律而妨害了其情辞之美这一原因。   《诗词散论》以其精美的文辞,深透的见解获得了历代读者的赞赏所推重,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00:50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3 04:59 , Processed in 0.39141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