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识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21 21:05:4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是一本时评汇集,但我印象最深却是书中提及的我们应该“历史地对待历史”,即还原当时的环境、条件,看人和事的转变,直白的说就是,历史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跟我所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在我读中学的时候,读过的《三国》《水浒》等书,皆为七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除了小说本身的语言和情节颇为吸引之外,“后人”在前面插入的精辟序言总是让学生的我为“马列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之深度所震动。
  原来所有的人皆不应有所谓的天赋聪明,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怎么觉得是病句)。
  原来所有的人要么有阶级局限性,要么不过是封建地主的刽子手。
  我怎么就没能在《三国》中看到作者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
  
  我怎么就没看出关羽的“忠义”不过在维护封建统治前提下,为封建主卖命?
  我疑惑的是,在当时环境下,一个将军不为忠君报国(狭义),你还指望他有更崇高的社会理想?即使智慧如王守仁,一个顿彻顿悟之“圣人”,尚以帮国家(其实就是君主)平叛治民为之成功,你又怎么能让苛求个个都以建造大同世界为己任呢?
  
  
  《常识》中提到中国史学有过让人尊敬的一面。
  
   “中国历史最令人感动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历史的书写本身。历代史官以“实录”的方式,尽力客观地记录国朝上下发生的大事。虽有帝王荒淫暴虐,也不必为尊者讳;虽有天灾人祸诸端异象,亦不必笔存忌惮。然后把一切留诸后世,不只信任自己,也信任未来。直到另一家人做了皇帝,依据前朝留下来的记录,再替它修整成史。这是后人对前人的责任。“
  
  但从某一代人开始,“中国人学历史就像小孩看戏,任何人物一出场,首先要问:“他是忠臣还是奸贼?”除此之外,再无第三条路。“同样对应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则是非左即右,非友即敌,不做英雄就要做反英雄,某些媒体P大点事总要搬出一套宏大的理论, “让自己变成伟大理论的道成肉身。”
  
  虽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三国》这些序言依然还在,但诸如唯物史观之类的推荐语或序言已经很少出现了。
  
  有一天我们回想起来会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年代——我们能“历史地对待历史”,这毕竟是2000年从《史记》开始就有的传统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10-10 09:03:32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匆匆读完了梁文道的《常识》,感慨”常识“之不易识。其书是作者在2006-2008年间一些时评短文的合集。这段时期内国内外的各个焦点问题皆有论及,从汶川地震到泰国政变,从中国奥运倒巴以和谈,从”毒奶粉“等国人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到索尔仁尼琴逝世等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才关心的事件,作者都力求用简洁的论述、清晰的逻辑,以贴近普通人常识的角度进行解读。书名《常识》是向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所著的名著、美国建国的奠基文档之一的《常识》致敬。实际上作者在书中着力向读者说明的,在字里行间显著出来的”常识“,并非是人人皆知的显然的道理,而是作者确信在一个理想社会中,每个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是好的制度而不是某个好的人(圣明君主、伟大领袖)才能保证和谐有充满活力的社会,人人都要具有公民意识,要理性而又积极的发声以促进环境(各种意义上的)的改善。由于具有台湾、香港的教育背景,又与内地环境接触颇多,梁文道始终能够以较为广阔的视野,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除了对国内种种社会乱象及制度弊病加以批评外,对国际上的政治热点问题,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进行了颇多指责。然而,作者还是指出美国仍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从奥巴马当选为第一任黑人总统时,美国人创造历史的自豪和落选的麦凯恩落落大方的败选演讲即可窥知一二。
  
  无论如何,”常识“都是需要普及的。正如有人希望将谎言重复一千遍变成真理一样,真理也需要被不断的大声重复。那些我们相信的美好品德,只有成为社会公德才能实现其普适的价值;那些美好社会应该具有的公民行为规范,也只有成为社会共识时才能达成其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常识》的价值就是使其自身成为真正的”常识“,而要实现这个目的,仍是任重道远,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10-30 20:31:25 | 只看该作者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因为很偶然地看到梁文道在网络上写的“索多玛”,忽然就很有兴趣看看他写的其他评论。
  
  虽然之前在凤凰卫视上也时不时看见他主持或参与的节目,但一直没有太多了解。而《常识》的自序则很明确地揭示梁文道的自我期许,即一名公共知识分子。他是一位70后,但与大陆的70后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同时作为一位香港人又获得一种特殊的角度和自由,而且他也非常明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常识》一书的内容,确实很普通,很常识,当然偶尔他还是会有比较有趣的视角。
  
  正如梁文道自己所评论的那样,“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很不幸的是,《常识》内大多数的事情,现在仍然在“重复出现”。从这一点来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仍然非常有意义。因为显然很多人并不觉得该书的评论与观点属于“常识”,或者说很多人的常识很不同。梁文道在自序中引用美国社会学家Wright Mills的话说,出版(publishing)的根源意义就是“面向公众”,只是不知道梁文道的“常识”能面向到多少公众,又能转变多少公众的观念。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10-30 22:45:07 | 只看该作者
  新近看完的一本书,梁文道的,对这人没多少了解,偶尔耳闻而已。
  近段时间,看了不少这类的杂文,有评时政的,有评经济的,有时候想一想,我一女人,看这类的书到底是要干什么啊,还要不要嫁人了。
  可是总归不想太糊涂,大不了将时光进步个十年罢了。我愿意以三十岁的身体思考四十岁的人生。
  原归正状,梁文道的这本时评小集子,上篇讲的是国内的各种大事时评,下篇讲的则是国际形势。
  下篇对我来说有些难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争啊,伊拉克战争啊等等,新保守主义,自由社会主义等等,因为平时了解的太少,读起来太艰涩难懂了,不过就像我对我朋友说的那样,对,确实看不懂,可是如果只是看不懂,就干脆丢掉不看,那得到的永远是零。而我坚持看下去了,即使只看懂了十分之一,那我就得到了十分之一,这就是零和十分之一的区别。
  上半篇讲的是国内形势,例如说汶川地震,提到中国现在新闻的透明性,说城管,市容的建设到底是百姓需要的,还是政府需要的,说食品安全,中国无良商人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说特供商品,中国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人民心中的奴性,对特供商品,只有欣羡没有反感,说大国的幽默,中国政府什么时候能像西方国家允许舆论公开挖苦和调笑并一笑置之。
  不过我相信中国政府是在进步的,我们不能一个劲地灭自己的威风。
  我们往往只看到西方国家的什么什么好,什么什么比我们强。其实那只是我们经常看不到对方的问题,法国巴黎2005年城市骚乱,经济紧缩导致原住民和外来移民之间的冲突升级,好歹中国就没这样的事不是?
  总归是希望中国越来越好的,因为自己是中国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2 13:53 , Processed in 0.0488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