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5 05:33:19 | 只看该作者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张唱片买的是什么,以及在哪家唱片行,第100张唱片是哪张也了解得很。
  
  大概我们都是一样的,从买下第一张挚爱的唱片后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魔术时间”(magic time),此后,就是第二张、第三张……
  
  我们把这些可能是动用了吃饭钱买下的宝贝一张一张放在抽屉里(也有可能是纸箱内),小心翼翼地把玩,一遍一遍地聆听,并记得每一张唱片上细微的痕迹。甚至睡觉前,会记得把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好,不舍得地看他们最后一眼后,才安心地关灯睡觉。
  
  直到有一天,买到了值得纪念的第100张唱片,我们欢喜过望,巴不得为这“百张唱片”做一个仪式以示庆祝。
  
  然后……一觉醒来,我们发现自己的唱片架上,早已堆满了各色各样的唱片,但我们早已不记得自己第500张唱片是哪张,也完全没有心思去回忆第1000张唱片是哪张。硬盘里也有永远有听不完的mp3
  
  我们就是这样爱上音乐的吧……
  
  至于离我们千里之远的村上春树,听说老人家家里的唱片早已不计其数,具体数字多少当然不得知,不过在90年代中期,在出版《村上朝日堂》时期时,有一篇文章里,作者本人就提到:光在日本,黑胶唱片已有4000余张(这还是黑胶唱片的数量,还仅仅是“在日本”,那还是在十多年前的90年代)
  
  虽然村上君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唱片收藏家,不过要是按照唱片数量来说的话,他不算是收藏家,又有谁算得上呢?
  
  村上君作为小说家,名声早已在外,不过对于乐迷来说,他那些关于音乐的文字,也是如数家珍的。
  
  除去在小说中屡有提到挚爱的那些音乐,专门记载爵士音乐人的两本随笔集,也是爵士乐迷们人手一本的佳作。
  
  当然,村上君的聆听范畴远远不止爵士乐,古典乐、摇滚乐、流行乐,他也照单全收。
  
  于是就有了这本——《没有意义 就没有摇摆》
  
  “双亲不是多么爱好音乐的人,我小时家里一张唱片也没。尽管这样,我还是通过自学喜爱上了音乐,零花钱统统用来买音乐,只要有机会就去现场听音乐演奏。即使少吃一顿空着肚子也要听音乐。古典也好爵士也好摇滚也好,都不挑挑拣拣。”
  
  在本书后记中,村上君如此道来,在我看来,这段话就像是我自己写的一样,是如此真切,如此贴近。
  
  看到有喜欢的唱片,不管好坏,先买下再说!于是买完后悔的事也时有发生,但不得不说“投资成功”的例子往往更多。
  
  过去是没有网络和试听的时代,除了按照杂志里的唱片介绍按图索骥之外,更多的是得靠自己的“第一直觉”去判断一张唱片的好坏,没头没脑地掏钱买下一张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唱片的情况屡见不鲜。
  
  但是,那种“押对宝”的感受,真是异常欣喜呢!
  现在我们买唱片,估计都要先去试听网站试听一遍后,才决定买不买吧?
  
  回到本书,大多数介绍的音乐人都是乐迷耳熟的名字,对我个人来说,这本书最大的“功绩”,是令我重新认识到了The Beach Boys的音乐,看完村上君的文字后,我回头去找来“沙滩男孩”的唱片,一一认真聆听,果然,真的有那种“原来是那么了不起的音乐啊!”的感觉。
  
  原来我也和村上君一样,多年前冲着名气去买了几张“沙滩男孩”的唱片,然后匆匆听完后,只觉得“嗯,还行”就放在一边,再也不去理会,只顾着去拥抱披头士、齐柏林飞艇等更“刺激”的音乐了。
  
  这份迟来的礼赞,我今天一并托出,给“沙滩男孩”。
  
  另一篇,就是描述温顿 马萨利斯的文字,看完后,我特意翻出当年温顿在Art Blakey的爵士信使乐队时期的唱片,一听,果然,如村上君所说的:“年轻温顿的现场演奏是自由自在,无所畏惧的,总之泼辣到了甚至放肆的地步。”
  
  (我购买的唱片是Concord公司的“Keystone 3"这张爵士信使乐团81年的现场录音,Concord公司的唱片之前在市场上很泛滥,对乐迷来说这张应该不难找)
  
  这些细节都是之前听唱片时完全没有留意到的。
  
  在听音乐之余,能与另一位懂乐之人产生共鸣,这种感觉真的好极啦!
  这令我想到过去几个同龄好友一起窝在家里一张一张听唱片,然后海聊打屁的时光……
  
  这些人现在在哪呢?可能在哄孩子睡觉,也可能为了工作在连夜加班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02:36 , Processed in 0.0573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