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的逻辑,人的魔法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14 17:16:20 | 只看该作者
  西泽大神的第二本.
  
  看到第33页的时候, 写了篇读书笔记, 以为是翻版的侦探学园Q, 以为前面那么长篇的叙述终于进入正题了, 没想到后面还是用很平静的陈述语气, 叙述着他们的 "学校" 生活. 一直到他们开始进行各种猜测, 剧情才开始变得紧凑, 以为学生们要用正义的力量打到邪恶的一方了. 没想到... 剧情竟是那样子发展, 那样子结束.
  
  刚刚看了一下别人的评论, 颇有同感. 扯跟雷就差那么一条线, 西泽大神的书, 爱的人会很爱, 雷的人会很雷.
  
  我自认接受范围很广, 还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是发展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看到最后, 脑海里卫的形象跟spec里的冷泉俊明有点重叠[有人看过吧?], 不过冷泉是因为可以预知未来所以一切都变得悲剧, 但卫不一样, 他发现了真相还是选择自欺欺人[?]地继续以前的生活, 不过已经没办法那样了. 我也不知道为啥会重叠他们两个. 好吧偏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17 22:05:38 | 只看该作者
    唔... 我从来不是一个公正的人,但至少我的偏见都是真诚的。
  
    西泽保彦的书评分普遍不怎么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他的小说相当有趣。现在这个年代,能把书写得这么有趣的,一定是一个濒临秃顶的好作者。而且我买过的这三本他的小说,封面的装帧都十分可爱,当然内容也没什么不好,感觉上就类似于笑容可掬的小猪存钱罐,里面的硬币哗啦——哗啦。
  
     我们所注视的这个现实,有多少是真正的现实呢?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还以为它是水; 抛在地上的绳子,远处的人却把它当做蛇。 如果相信从眼睛得到的信息,那么我们各自面对的现实中都会有歪曲的成分,只是比例时高时低。我们的世界中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叫做”摩耶之幕“的东西,它是欺骗之神的帷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
  
    但是帷幔之外的被我们认定为是”完全的现实“的那些现实,就真的那么坚实可靠吗。在时间上,每一瞬只是在它吞灭了前一瞬,随即同样迅速地又被吞灭而有其存在。过去和将来,只是像任何一个梦那么虚无,而现在,也只不过是一条无广延无实质的界线。时间如此,空间也是如此,继而那些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一切,我们的整个现实,也是如此。柏拉图将它描述为经常在变异中而永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部分的现实是在摩耶之幕的笼罩之外的。我们称之为现实的,只是这样一种东西: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正像一个梦一样。
  
    西泽保彦的这个故事就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巨细靡遗的梦。这有什么好被指摘的呢? 梦只是破碎了而已,一个有趣而悲伤的故事是值得人们喜欢的啊。 ( 其实结局也并没有多么出人意料。我的经验是,当你用心读推理小说时,总会在许多地方积下一系列的疑问,看的时候也会暗暗琢磨,虽然多半猜不出结局,但是不管多么出人意料的结局都会在前文中埋下线索,熟悉这些线索的话,不仅不会觉得结局惊人,反而会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本来已经快要猜出来了。(啊最近看的书里《杀戮之病》的结局真心惊到了,不得不又看了一遍......)不过不认真读的时候,只是被剧情带着走而已,对于有些不自然的地方并不放在心上,一味随波逐流,最后当然就会措手不及。)
  
    在梦和现实之间,在幻象和实在之间,是否存在可靠的区分标准?事实上有许多比我们都要聪明许多的人已经承认了人生和梦之间亲近的关系。像是宾达尔说,人生只是一个影子所作的梦。莎士比亚说,我们是这样的材料,犹如构成梦的材料一样。柏拉图也说人们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醒过来。
  
    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依赖感官,而感官这东西比刚进城来的十几岁姑娘还要容易欺骗。魔术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希求真实的人们,怎么去选择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  我想这是只有用神的逻辑才解答的了的问题吧。
  
    至高者居于天。被安排在地上生活的我们无从窥视神的因果律,只能一面仰望苍穹一面叹息着目送自己虚无的人生。
  
     或者也许留下天,是为了给我们做梦境的背景。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22 06:26:30 | 只看该作者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核心诡计跟另一本“神作”撞车,而另一本神作在封底就被华丽丽的泄了,所以这本书在看之前我就知道“包袱”在哪里,看到最后也没有多大震撼,但绝对没有坑爹的感觉(不像那部神作被部分人大骂坑爹),因为西泽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些东西,只是个人觉得,好像有点用力过猛。
  说起来看到第二章就有点这种苗头,卫和母亲之间的长篇大论应该就是西泽心里所想的(没想到他居然还挺唯心啊~),而这种观点我也时常会有(虽然我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所以没有理解上的问题,看得还挺起劲,而到了卫的几个同学各抒己见的时候,特别是“诗人”的观点,非常科幻,最后的结局也是大场面,非常好莱坞~~
  一块黑色的石头,显而易见,但如果身边所有人都说它是白色的,你会不会以为他们都疯了?遗憾的是,疯的是你,这世界永远是多数人当道,而你,只会被当成色盲,如果你还是固执己见,或许会被送进精神病院。
  这就是意识,每个人的意识都不同,当大众的意识相同时,这就叫“客观事实”,而你的意识只会被当场“幻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9-23 08:08:16 | 只看该作者
  此书堪称日系推理的一种新进化型,至少我认为如此。不是从诡计,不是叙述手法,而是人物设定丶背景设定以至世界观这种其他本格推理作家视为「小处」的地方着手制作诡计,以带来另一种震撼。它的确震撼到我了。
  本书的推理从「指出凶手」变成「推理出设定」,对本格推理迷而言,绝对是意想不到的诡计。由於跟传统意义上的推理有点出入,阅毕我皱着眉头,思疑这算不算得上是一部推理小说,还是科幻推理本身就是这麽回事儿--请读者推理出本书究竟有多科幻,设定有多离奇--这是想像和假设的活儿,不是搜证与逻辑的功夫。它是一种脱离传统推理的文种,不是传统的演化,而是新的变型……可以说,当本格推理的玄孙的玄孙出生了,它已经完全不像本格推理了,即使有它的基因,但无法从中搜寻它的影子。就是这麽一回事。阅毕我有一声「啊哈!」在脑海里蹦出,它似乎告诉我有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诞生了。我看到一个不同的演化,教我期待下一个演化。下次又是在哪里做手脚呢?书名?页码?版权页?我毫无嘲讽的意思,只是以我愚笨的脑子实在无法预料这个世界究竟还能生出多少离奇。
  
  西泽保彦老师,你真行!(不过为什麽我经常搞错他和西尾维新....)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9-28 23:43:35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这本书与另一本撞了,好在我没有看另一本。这是读过的第二本西泽的书了,第一本已经雷到不行,这本总的来说感觉也一般。大概是不大喜欢这种风格的,而且读后除了有点恍然大悟之感外,没有什么能够深入人心的东西留下。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4 09:33 , Processed in 0.0425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