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詹宏志私房谋杀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6:4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1-8 18:17:47 | 只看该作者
  书中提到的绝大部分都有简体中文出版也读过。
  这本书本身作为推理入门导读是很好的,通俗性够,选材丰富平实,口味也很大众化,顺着书单去读可以扫过侦探小说百年来的大部分经典。
  
  但是!这本书的责编究竟是干什么用的……所有人名书名完全没有改成大陆通行译法也没有标注脚注,冷笑,要不是原作有英文跟在后面很多篇提到的书就算读过我都不知道在说啥。
  这样就出版真的大丈夫?
  某社经常被骂“翻译烂错字多”可是起码人家认真遵守人名地名新华社规范,就算是买台版的翻译也会认真把语言习惯和物品称呼之类的改成大陆习俗。这些买了台版版权直接出完全不改的反而没人说……你们看着真的不觉得别扭吗=__=+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1-8 18:17:47 | 只看该作者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了四本詹宏志作品的简体版,并邀请他来大陆作相应的推广宣传活动。这四本书分别是《绿光往事》、《人生一瞬》、《私房谋杀》和《侦探研究》——样书赶在上市之前寄到了我的图书馆里。书都不厚,除缅怀旧事的《绿光往事》这本外,均在两百页上下。碰巧馆长忙里偷闲,又兼内容悠闲散淡,两三天时间内就全读尽了。
  
  始终不怎么喜欢詹宏志的文字,究其原因,可能是他写东西时受的约束太多,真正磨砺文字的机会又太少:比如导读、专栏的字数限制,比如作为生意人、出版人、电影人、设计人的操劳忙碌,比如朱天文口口声声说的“明朗文章”等等。手头这本《私房谋杀》,选取他为“谋杀专门店”系列推理小说所写的导读计三十六篇,以“正统推理”、“犯罪推理”、“变体推理”三大类来区分,内容比《侦探研究》的轶事闲谈风格要来得正规、漂亮,但最多也不过不至于泄底的闲聊介绍,虽有照顾推理初心者的意向,一篇篇读下来,却总给人些许戛然而止、意犹未尽之感。比如从《黄色房间的秘密》《三口棺材》谈密室、从《红拇指印》谈指纹鉴定、从《奇职怪业俱乐部》谈反推理等,明明私货不少,灼见却意外不多,似乎引用和议论比例有些失衡。好在全书表述通俗、生动,那描述、断句、引用的架势:自问自答、自引自释,很有些易中天讲三国的架势——不一定要深入探究,不过看下去、听下去、读下去,少想、少问、少疑,只当是消遣读物去翻阅(或许这才是恰当的态度:这四本在台湾可是顶级畅销书),便可收获不少乐趣。
  
  我获知“詹宏志”的大名,却比读这四本书还要早上许多——那是在2007年夏天,有朋友对我反复念叨,说新买了本台版推理小说,名字叫《角落里的老人》,如何如何好看云云。这本书我在国内时早已读过,是英国作家奥希兹女男爵的代表作,走典型的“安乐椅神探”模式。书本身倒无甚出彩之处,但台湾远流出版的“谋杀专门店”系列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手策划这套书的推理传教士詹宏志,也逐渐出现在我的视野之内。
  
  最开始只是被他对推理文学近乎固执的坚持所感动——“谋杀专门店”一百零一本书的选题,是在詹宏志认真阅读过千余本欧美原版推理小说之后,与团队众人一道精心严选完成的。在为出版、发行、营销、宣传处处操心的同时,他还亲自为每一本书都撰写了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长篇导读。这一华文出版界内最大规模的推理经典出版计划,历时八年,前后耗资超过一亿新台币:若非有超人般的毅力和绝不轻言放弃的勇气,根本不可能完成。
  
  之后细致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发现确实应梁文道所说“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台湾”的提法:家境贫寒的他,在台大经济系毕业之后,凭着一股乡下人的闯劲,敢说敢为,先后就任多家知名杂志的主笔、编辑和董事。后又加入滚石唱片,担任罗大佑、张艾嘉等巨星的策划总管。他是城邦出版集团的创办人,《台湾新浪潮电影宣言》的起草人,侯孝贤《悲情城市》、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制片人、电影投资大亨邱复生的引路人。担任线上贩售网站PChome的董事长,地位相当于台湾的马云……若要谈台湾文化界,詹宏志就像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城墙。
  
  哪怕仅是感叹于以上传奇般的经历,而去闲读他那些可爱亲切的文字,都可值回书价了。
  
  ——刊于2012-06-01 《长江商报·锐读周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11-8 18:17:4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这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11-8 18:17:47 | 只看该作者
  文/林欣谊
  
  从1887年,世界知名的神探福尔摩斯在柯南·道尔笔下诞生至今,侦探小说的历史已超过百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之流里,前赴后继而起的侦探小说家不计其数。而在台湾,“一个年少的侦探迷如今已变成两鬓灰白的老侦探迷”,除了读,他更研究、推敲、抽丝剥茧、拿起放大镜检视……然后,写出一整本《侦探研究》(马可孛罗),这个老侦探迷就是詹宏志。
  
    一头乱发的詹宏志,其“博学”形象深入人心,但他自谦是随性的读书人,谈到对推理小说地毯式的阅读搜索,他笑说:“我是以感情为先锋,以理性做收尾!”换句话说,迷恋是最初的动力,到了最后,分析却成自然而然的事。
  
    他认为,虽然推理小说是一种“不扮高僧只求娱乐”的通俗类型,绝大部分作品不值得一读再读,但他却诵起大作家纳博科夫的话:“一个好的读者,必定是个重读者。”然而,《侦探研究》并非那种石破天惊、理论与架构齐备的重量级导读书,这回詹宏志翻身一转,从理性的那一端脱逃,反过来用一种谐拟式的幽默,来表达他身为侦探小说迷的“读者之痴”。
  
    詹宏志曾说,推理小说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一脚踏在真实,一脚踏在理想”,其中,他最佩服有能力描写出社会氛围的作家,柯南·道尔和钱德勒尤其名列他心中一二。而在脑中厚厚一叠的侦探名录中,詹宏志招供最心仪的侦探,“是《守护者注视下》的苦情侦探The Eye(眼睛)。”
  
    眼前的詹宏志,就是以侦探考证的精神,来探索种种阅读与社会的脉络,像是拿着一个放大镜伏在地上,而且在镜片背后独自神秘地微笑。原来,在“博学家”或“趋势家”等等封号之前,詹宏志,打从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起,就先是一名侦探了。
  
    以侦探之眼考证推理小说历史的詹宏志,也以其编辑专业,成了为台湾读者引介推理阅读的一个窗口。自1997年起,他以8年时间为远流出版社编辑完成“谋杀专门店”系列,收罗101部推理经典,堪称台湾出版界最大规模的推理出版计划。他为每一本书亲撰的导读,也在2002年精选出36篇辑成《詹宏志私房谋杀》(远流出版)。
  
    回溯台湾阅读推理的脉络,詹宏志认为其中有两大兴盛时期,一为上世纪80年代,二为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首先,80年代的林白、星光出版社开始引进大量欧美推理小说,如艾勒里·昆恩的大师级作品《X的悲剧》就在那时首度被台湾读者认识。“不过,当时我们以日本为转口港,对欧美推理的引介是跟着日本出版趋势而来,因此后来重心也渐渐转移到日本,到皇冠出版赤川次郎系列作品时,到达巅峰,但之后又马上盛极而衰。”
  
    他分析推估,因为当时出版界对推理的理解还不足,引进的作品未完整呈现这个类型的发展轨迹,“整体而言,导读介绍跟不上出版的速度,让读者兴趣逐渐萎缩,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波推理浪潮,已经影响了如蓝霄那一代的学生读者。”
  
    相对而言,1990年末开始的新一波浪潮,不论量、水平与市场都更加成熟,如脸谱、独步文化(有没有漏掉其他出版社?)等出版社开始有系列地经营,不仅呈现了日本、欧美等各国作品百花齐放的广阔视野,在完整的导读之下,读者的知识也更厚实了,“只是最后出版量仍与读者成长不成正比,终再度形成崩溃。”
  
    然而,阅读现象绝对与社会情境密不可分,因此詹宏志指出,推理小说中“找到证据才能说话”的侦探原则,对应的也必须是一个强调程序正义的法制社会,“这便是为什么不是更早、不是更晚,而是在那样的时间点,推理小说开始在台爆发流行的原因。”
  
    □林欣谊(发自台北)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0 03:06 , Processed in 0.0441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