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蛙》莫言 著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25 13:46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1#
    发表于 2012-10-12 17:42:46 | 只看该作者
    那西瓜皮顺水漂流,但不时脱离水面,露出女人的脖颈和乱发。   姑姑一屁股坐在船舷中,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正准备跃入水中救人,姑姑大喊:别急!   姑姑问小狮子:你会凫水吗?   小狮子摇头。   看来要做一个称职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不仅要学会挨打,还要学会凫水。姑姑笑指着那块沉浮的西瓜皮,道:你看看,她凫得多好啊,她把当年游击队员对付日本鬼子的办法都用上了啊!

    姑姑有见识,有胆量,心狠敢干,身强体健,放在什么年代,都是一把好手啊

    继续阅读 《蛙》莫言 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25 13:46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2#
    发表于 2012-10-12 17:59:19 | 只看该作者
    尽管姑姑她们使用了最好的药,做了最大的努力,但耿秀莲还是死了。

    好好的人就这么死了,这件事从耿秀莲的三个孩子的角度来看,恐怕姑姑就是世界上最坏,最残忍的人,也是他们最仇视,最想报复的人啊

    继续阅读 《蛙》莫言 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25 13:46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3#
    发表于 2012-10-12 18:41:11 | 只看该作者
    嫂子。大哥,姑姑站在院子里,麻木地说,我是来请罪的。

    虽然王仁美又傻又楞,没见过世面,不懂得大道理,可是她很直爽,生就天性的爱憎分明,对肖下唇不谄媚,不附庸,果断的分手,对自己的丈夫单纯傻傻的爱,让人觉得这个人物实在是太可爱了,让人不忍去伤害,让人愿意去原谅她所有的疯言混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者让写足了她与丈夫在最后一刻的甜蜜与娇嗔,却给了一个死亡的结局,让读者的心里堵的不知道如何去发泄,也许这就是生活啊。你什么都不具备,也可以幸福,可是你觉得幸福了,不幸就接踵而来了。你能做的就是不管是幸福还是不幸,都当作是生活的调味,吃惯了甜蜜,辣两口才觉得过瘾啊。

    继续阅读 《蛙》莫言 著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3-7-21 04:18:29 | 只看该作者
      1,我没有看过莫言其他的书,只在人人上看过一点《檀香刑》里面对某个士兵凌迟的描写,别人都说看的想吐,我却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得铺面而来的强烈感情仿佛让人窒息。由此回忆起《红高粱》电影里铺天盖地的色彩,觉得莫言跟张艺谋真是绝配。《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虽然也有大片的黄色,可是那种黄色只停在富贵,而《红》中的红色却让人热血沸腾。
      2,然后我就看了《蛙》。其实在其他地方也看过《蛙》的简介,就是讲的计划生育嘛!可是莫言这本书的形式,从一封信开始,我也不懂这样对文章起了什么作用,因为我更喜欢平铺直叙由时间或者人物作为线索,而不是信。所以刚开始看无好感啊。可是看到后来觉得《蛙》真挺好看的。
      3,首先我喜欢它的风格。网上都说这是魔幻风格,看多了较纪实的书,或者是科幻的书,可是这本将两者结合起来,虚实交替。特别是后面的话剧,我也分不清这到底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亦或是发生在话剧中的事情。话剧中的人都有些神神颠颠 的,尤其是姑姑,对蛙的惧怕,对被她间接伤害的孩子跟女人的愧疚,让她歇斯底里的脱离了现实。
      4,其实我特别喜欢不啰嗦的书。我觉得毕飞宇的《推拿》有点啰嗦了,实则是感情描写的细腻到位,可是快速的闪过大片的文字,就觉得啰嗦。而《一句顶一万句》,我虽然只看了一点,是在是受不了刘震云的绕口令似的描写。可是莫言不罗嗦,莫言的描写就像玫瑰花一样妖冶跟香气扑鼻。
      5,有必要去看看他的别的书了。可是图书馆的书自从他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后就已经成了热门借阅了。哎。文字的力量跟诺贝尔的力量。两者孰轻孰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3-7-21 10:29:1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所读的第一部莫言的作品,是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也是我用kindle读的第一本小说。
      
          《蛙》独特的小说结构是一种创新,而其小说主题更是无比深刻,揭露了一个无比沉重的社会话题。
      
          人类社会中有很多光怪陆离的事,然而你并无法准确说出是对是错。黑与白的界限本身就不是很明显。
      
          莫言对计划生育此项国策也没有什么大是大非的评定。他描写的是群像,留给读者自己去揣测。
      
          到最后我们只能说,这是历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3-7-21 11:38:41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的恐惧,最甚是母亲说的童谣“我到家后磨磨牙,回来吃你姊妹仨”,这种对亲人随时变身的狼人的恐惧,有一种无所不在的真切感。随后就是父亲酒后失态,母亲有时候赌咒离开。无论如何,以上始终都是对自身安全感、情感缺失的恐惧。直到再长大,父母口里的计生办,才成为吓唬小孩的利器,此时的恐惧,不在身边,却更为有力。没有经历过战乱和饥荒的80后,用哀鸿遍野、罄竹难书这种词形容当年,足以再现那些年深深的恐惧。
      我没有如同蛙中万心命运的姑姑,却有一个如同蛙中万心性格的姨。可怜的是,她却是历史车轮下反复碾过的那个人,而不是驾着这辆战车、甚至旁观这车的人。可是说到底,谁不是这车底下爬出的呢。功利地讲,我们所付出的一切,给整个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可是要知道这数字底下的血与泪。它不是一个百分数,而是成千上万露着白肚皮,鼓着腮帮子呱呱叫的蛙。
      不敢、不想、不忍再说。
      作品整体上自我阉割过,所以读起来有点隔靴挠痒、憋屈。无论是何种目的被授奖,始终是一大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3-7-21 12:21:18 | 只看该作者
      我总是愿意却更多的发现人性的悲凉和痛苦处,似乎如此才能让我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感。
      读到蛙最后一部分时我似乎能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捏着泥人,细数自己年轻时的罪恶,而这罪恶却是那个年代里被委以重任执行计划生育的妇产科医生所避不开的。若是站在一个政策卫道士的角度,有人会板起面孔就像姑姑和小狮子那样,所谓的从中国未来发展大计考量必须要限制人口。可是在发展背后却是产妇的嚎叫,哀求还有鲜血。
      小说虽是艺术加工过,反映的却是历史,我不敢想象在那个年代为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儿子,父母们会怎样与计划生育管委会周旋,在发展的背后到底有怎样血淋淋的事实。
      重男轻女,官僚主义,结扎,代孕,整部书涉及无数中国历史发展中“特色”,有些至今仍存在着中国仍然带着历史的伤疤摸索着向前。
      读完整部书,在看看书的封面,一只泥娃娃,我突然觉得瘆得慌。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3-8-22 18:08:1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读了中国大陆本土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蛙》,读完后第一感受就是哇,恶心得想吐哇!尽管这篇小说不像红高粱那样血肉横飞,但总有一种凤姐卖丑的感觉,似乎就是要告诉中外读者,中国人特别某个时期内的农民到底有多么的丑陋和愚昧!
      
          小说一开始就说小孩子吃煤,吃得两嘴乌黑还嘎吱嘎吱的嚼,也许文明地区的人觉得那是夸张的手法,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但我认为这应该是真实的,身边就有民工的孩子在垃圾桶找东西吃,想想那可是扒树皮挖草根的年代,试完了有机物试试无机物也在情理之中,貌似还有吃观音土的故事呢!
      
          此后就出现是故事的主角姑姑,她年轻时的恋人开飞机逃到台湾去了,然后她就一颗红心交给了国家。上面指导哪里,她就咬到哪里。后来看到传单上说他男友在台湾过得不错,结果就被人重新揭发出来,为此姑姑不惜写血书保证,结果还是被组织给处理了,只是处理的理由改成了写血书向上级示威,这也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处理事情是狡猾狡猾的啊!
      
          姑姑受到了这般不公正的待遇,非但不对上面有所提防,反倒是激发中国人的奴才气,成了上面的好女儿。先是帮忙接生皆大欢喜,可后来一计划生育就有矛盾了,然后就出现了小说中最为丑陋的一幕。姑姑带着民兵要上村民家搜人,不交人就叫拖拉机把他房子给拉到,话说这已经够耸人听闻了吧!文明人对此是难以想象的,有心计的人可能觉得她是公报私仇,但姑姑却是一心为公的,因此就能够想出更高明的招数,说要先把他邻居家的房子拉倒,然后叫邻居都去找他赔偿。话说这早已超过了姑姑的职权范围,邻居完全有理由报警了,但是在那个落后的环境下,那些邻居不敢招惹姑姑这个官方代表,只能拼命往那家人院子里扔砖头撒大粪。
      
          要是这事穷人受到的待遇,可有了钱又怎么样呢?姑姑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能够直接冻结他的银行存款(其实就是农村信用社),她倒也是不知想要占神马便宜,只是用这个钱来发动村民进行搜捕活动,每人每天5元,要是不来领钱就罚款!以前听说农民有钱不敢存银行,埋在地里结果都喂了老鼠,我还觉得他们太愚昧,现在看来是落后地区的银行太没用了,连公民的基本财产都保障不了啊!看到这里我只能庆幸自己没生在那个愚昧的年代,也没生在一个愚昧的角落里,不然的话恐怕连哇都哇不出来了啊!
      
          话说莫言得到诺贝尔奖的基本原因是“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但我看他的作品只是有点早期超验主义的色彩,还谈不上是魔幻现实主义,这里可能有一个文化方面的误会。莫言写得大体上还是真实的事情,但老外不敢想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丑事,就以为他在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作呢。反之,文明作家的虚无式的讽刺,常常能够在中国人身上找到原型,比如那个在家饿死的最强宅男王小林,无疑就是卡夫卡笔下饥饿艺术家的现实版写照,但愚昧的中国人还非要说他是死于懒惰,不能自食其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3-8-22 18:58:24 | 只看该作者
      莫言得奖之后,决定找一篇他的小说来看。正如南怀瑾大师说过的:“必须要读历史。不仅读正面的历史,还要多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是真的,内容不大靠得住;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往往是真的。”看这部小说,切实感受到南怀瑾大师这句话的含义,小说中的细节,能感受到80年代的气息。是对计划生育的反思,也试探着“文学禁忌”的边缘。的确能看的出某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3-8-22 19:50:02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社会中有很多光怪陆离的事,然而你并无法准确说出是对是错。黑与白的界限本身就不是很明显。莫言对计划生育此项国策也没有什么大是大非的评定。他描写的是群像,留给读者自己去揣测。到最后我们只能说,这是历史。 这个书很明显得被分成两截了。前半部分语言虽然平实,但是很有红色激情年代的感觉。计划生育跟文 化 大 革 命一起先后出现,轰轰烈烈的。后半部分就有点无奈,想象成分增多,但是写陈鼻没落,包二奶什么现象的时候让人很没有代入感。
                        前段时间看莫言的电视访问,觉得他还是一个很寡淡的人。可能中国文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道骨仙风。不过莫言大叔似乎很喜欢《百年孤独》,爱提马孔多。不过总体气势还是略逊一筹。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9 04:34 , Processed in 0.0751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