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ythewa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7:1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济北王病,召臣意诊其脉,曰:“风蹶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
    得之汗出伏地。所以知济北王病者,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心脉浊。病法“过
    入其阳,阳气尽而阴气入”。阴气入张,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汗出伏地
    者,切其脉,气阴。阴气者,病必入中,出及氵?水也。
        齐北宫司空命妇出於病,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臣
    意诊其脉,曰:“病气疝,客於膀胱,难於前後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
    使人腹肿。”出於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所以知出於病者,切其脉大而实,
    其来难,是蹶阴之动也。脉来难者,疝气之客於膀胱也。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
    之络结小腹也。蹶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各
    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
        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
    案之无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
        济北王召臣意诊脉诸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臣意告永巷长曰:“竖
    伤脾,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王曰:
    “是好为方,多伎能,为所是案法新,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万,曹偶四人。”
    王曰:“得毋有病乎?”臣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视之,其颜色
    不变,以为不然,不卖诸侯所。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後,王令人召
    之,即仆於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
    此亦内关之病也。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
    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B16S]药一撮,以酒饮
    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馀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如
    豆比五六枚。
        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意即告宦者
    平。平好为脉,学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伤脾气也,当至
    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
    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曰:“卿何以知之?”曰:“君朝时入宫,君之舍
    人奴尽食闺门外,平与仓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人而谓之曰:
    “公奴有病不?”舍人曰:“奴无病,身无痛者。”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
    所以知奴病者,脾气周乘五藏,伤部而交,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察之如
    死青之兹。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所以至春死病者,胃气黄,黄者土
    气也,土不胜木,故至春死。所以至夏死者,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
    内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无苦。若加以一病,死中春;一愈顺,及一时。
    其所以四月死者,诊其人时愈顺。愈顺者,人尚肥也。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炙
    於火而以出见大风也。
        ?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
    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乾而卧。诊如
    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7:3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
    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
    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Φ’也。”宋
    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
    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
    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乾,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
    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要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臣意诊脉,曰:“内
    寒,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
    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
    故曰月不下。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临??里女子薄吾病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臣意诊其脉,曰:
    “蛲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臣意饮以芫华一撮,即出
    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於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臣
    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美奉发,是虫气也。其
    色泽者,中藏无邪气及重病。
        齐淳于司马病,臣意切其脉,告曰:“当病<辶同>风。<辶同>风之状,饮食
    下嗌辄後之。病得之饱食而疾走。”淳于司马曰:“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
    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臣意告曰:“为火齐米汁饮之,七
    八日而当愈。”时医秦信在旁,臣意去,信谓左右阁都尉曰:“意以淳于司马病
    为何?”曰:“以为<辶同>风,可治。”信即笑曰:“是不知也。淳于司马病,
    法当後九日死。”即後九日不死,其家复召臣意。臣意往问之,尽如意诊。臣即
    为一火齐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诊其脉时,切之,尽如法。
    其病顺,故不死。
        齐中郎破石病,臣意诊其脉,告曰:“肺伤,不治,当後十日丁亥溲血死。”
    即後十一日,溲血而死。破石之病,得之堕马僵石上。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
    脉,得肺阴气,其来散,数道至而不一也。色又乘之。所以知其堕马者,切之得
    番阴脉。番阴脉入虚里,乘肺脉。肺脉散者,固色变也乘也。所以不中期死者,
    师言曰:“病者安?即过期,不安?则不及期”。其人嗜黍,黍主肺,故过期。
    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养喜阴处者顺死,养喜阳处者逆死”。其人喜自静,
    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
        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
    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
    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遂曰:“扁鹊曰‘阴石
    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
    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臣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
    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
    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钅?石’。夫
    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
    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箸,邪气流行,为重困於俞,忿发为
    疽。”意告之後百馀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
    纪。拙工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
        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蹶。臣意诊脉,以为Φ,根在右胁下,
    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
    药,出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内。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
        臣意尝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开方自言以为不病,臣意谓之病苦沓风,三岁
    四支不能自用,使人?,?即死。今闻其四支不能用,?而未死也。病得之数饮
    酒以见大风气。所以知成开方病者,诊之,其脉法奇咳言曰“藏气相反者死”。
    切之,得肾反肺,法曰“三岁死”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7:4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
    得之内。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後蹴リ,要蹶
    寒,汗出多,即呕血。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即死。病得之内。
    所以知项处病者,切其脉得番阳。番阳入虚里,处旦日死。一番一络者,牡疝也。
        臣意曰:他所诊期决死生及所治已病众多,久颇忘之,不能尽识,不敢以对。
        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
    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
    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於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
    能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
    在所居。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成,师死,以
    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
        问臣意曰:“所期病决死生,或不应期,何故?”对曰:“此皆饮食喜怒不
    节,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针灸,以故不中期死也。”
        问臣意:“意方能知病死生,论药用所宜,诸侯王大臣有尝问意者不?及文
    王病时,不求意诊治,何故?”对曰:“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皆使人来
    召臣意,臣意不敢往。文王病时,臣意家贫,欲为人治病,诚恐吏以除拘臣意也,
    故移名数,左右不?家生,出行游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见事数师,悉
    受其要事,尽其方书意,及解论之。身居阳虚侯国,因事侯。侯入朝,臣意从之
    长安,以故得诊安陵项处等病也。”
        问臣意:“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状?”臣意对曰:“不见文王病,然窃闻
    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
    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
    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
    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後闻医灸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
    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晏
    日,车步广志,以?筋骨肉血脉,以泻气。故年二十,是谓‘易贸’。法不当砭
    灸,砭灸至气逐。”
        问臣意:“师庆安受之?闻於齐诸侯不?”对曰:“不知庆所师受。庆家富,
    善为医,不肯为人治病,当以此故不闻。庆又告臣意曰:‘慎毋令我子孙知若学
    我方也。’”
        问臣意:“师庆何见於意而爱意,欲悉教意方?”对曰:“臣意不闻师庆为
    方善也。意所以知庆者,意少时好诸方事,臣意试其方,皆多验,精良。臣意闻
    ?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臣意即往谒之。得见事之,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
    臣意悉受书之。臣意欲尽受他精方,公孙光曰:‘吾方尽矣,不为爱公所。吾身
    已衰,无所复事之。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臣意曰:‘得
    见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意死不敢妄传人。’居有间,公孙光间处,臣意
    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师光喜曰:‘公必为国工。吾有所善者皆疏,同产
    处临?,善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所闻也。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
    杨中倩不肯,曰“若非其人也”。胥与公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其人亦老矣,
    其家给富。’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殷来献马,因师光奏马王所,意以故得与殷善。
    光又属意於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
    故知庆。臣意事庆谨,以故爱意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8:0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问臣意曰:“吏民尝有事学意方,及毕尽得意方不?何县里人?”对曰:
    “临?人宋邑。邑学,臣意教以五诊,岁馀。济北王遣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
    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钅?石,
    定砭灸处,岁馀。?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
    定五味及和齐汤法。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二
    岁馀。临?召里唐安来学,臣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时应阴阳重,未成,
    除为齐王侍医。”
        问臣意:“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臣意对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
    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
    失之,臣意不能全也。”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
    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後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
    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8:2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
    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
    法,废以为?阳侯。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东并荆地,劫其国兵,西度
    淮,击楚,高帝自将往诛之。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气力,以骑将从破布军蕲
    西,会<垂瓦>,布走。荆王刘贾为布所杀,无後。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
    填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
    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後五十年东南
    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吴有豫章郡铜山,
    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
    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於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
    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
    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
    辄系责治之。吴王恐,为谋滋甚。及後使人为秋请,上复责问吴使者,使者对曰:
    “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以故遂称病。且夫‘察见渊中鱼,不祥’。今王
    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唯上弃之而与更始。”
    於是天子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
    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
    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众。
        晁错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吴过可削。数上书说孝文帝,文帝宽,
    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孝景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昔高帝初定
    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馀城,庶弟元王王
    楚四十馀城,兄子濞王吴五十馀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
    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
    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三年冬,楚王朝,晁错因言楚王戊
    往年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请诛之。诏赦,罚削东海郡。因削吴之豫章郡、会
    稽郡。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削其河间郡。胶西王?以卖爵有奸,削其六县。
        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念诸侯无足与
    计谋者,闻胶西王勇,好气,喜兵,诸齐皆惮畏,於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讠兆胶西
    王。无文书,口报曰:“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心。”王
    曰:“何以教之?”高曰:“今者主上兴於奸,饰於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
    变更律令,侵夺诸侯之地,徵求滋多,诛罚良善,日以益甚。里语有之,‘舐糠
    及米’。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恐不得安肆矣。吴王身有内病,不
    能朝请二十馀年,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窃闻大王以
    爵事有?,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王曰:“然,有之。
    子将柰何?”高曰:“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害於天下,亿亦可乎?”王
    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高曰:“御
    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忠塞贤,朝廷疾怨,诸侯皆有倍畔之意,
    人事极矣。彗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故吴王欲
    内以晁错为讨,外随大王後车,彷徉天下,所乡者降,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
    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汉兵。治次
    舍,须大王。大王有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
    “善。”高归报吴王,吴王犹恐其不与,乃身自为使,使於胶西,面结之。
        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承一帝,至乐也。今大王与吴西乡,弟令事成,
    两主分争,患乃始结。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而为畔逆以忧太后,非长策也。”
    王弗听。遂发使约齐、?川、胶东、济南、济北,皆许诺,而曰“城阳景王有义,
    攻诸吕,勿与,事定分之耳”。
        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
    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
    齐王後悔,饮药自杀,畔约。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劫守其王,不得发兵。
    胶西为渠率,胶东、?川、济南共攻围临?。赵王遂亦反,阴使匈奴与连兵。
        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
    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发二十馀万人。
    南使闽越、东越,东越亦发兵从。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8:3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初起兵於广陵。西涉淮,因并楚兵。发使遗诸侯书曰: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
    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
    吏劾系讯治,以﹃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
    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敝
    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馀年,其王
    君皆不辞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馀万。寡人虽不肖,愿以身从诸王。越直
    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
    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燕王、赵王固
    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庙。
    愿王勉之。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馀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
    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
    之所愿也。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兵革,聚?食,夜以继日,
    三十馀年矣。凡为此,愿诸王勉用之。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
    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
    石,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
    大将;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
    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赐皆倍军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愿诸王明以令
    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诸王日夜用之弗
    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敬以闻。”
        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
    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
        吴楚反书闻,兵未发,窦婴未行,言故吴相袁盎。盎时家居,诏召入见。上
    方与晁错调兵{?卞}军食,上问袁盎曰:“君尝为吴相,知吴臣田禄伯为人乎?
    今吴楚反,於公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曰:“吴王即山铸钱,
    煮海水为盐,诱天下豪桀,白头举事。若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
    能为也?”袁盎对曰:“吴有铜盐利则有之,安得豪桀而诱之!诚令吴得豪桀,
    亦且辅王为义,不反矣。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率以反。”晁
    错曰:“袁盎策之善。”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
    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乃屏错。错趋避东厢,恨甚。上卒
    问盎,盎对曰:“吴楚相遗书,曰‘高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过诸
    侯,削夺之地’。故以反为名,西共诛晁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斩晁错,发
    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削地,则兵可无血刃而俱罢。”於是上嘿然良久,曰:
    “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盎曰:“臣愚计无出此,愿上孰计之。”
    乃拜盎为太常,吴王弟子德侯为宗正。盎装治行。後十馀日,上使中尉召错,绐
    载行东市。错衣朝衣斩东市。则遣袁盎奉宗庙,宗正辅亲戚,使告吴如盎策。至
    吴,吴楚兵已攻梁壁矣。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谕吴王使拜受诏。吴王闻袁盎来,
    亦知其欲说己,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不肯见盎而留之军中,
    欲劫使将。盎不肯,使人围守,且杀之,盎得夜出,步亡去,走梁军,遂归报。
        条侯将乘六乘传,会兵荥阳。至雒阳,见剧孟,喜曰:“七国反,吾乘传至
    此,不自意全。又以为诸侯已得剧孟,剧孟今无动。吾据荥阳,以东无足忧者。”
    至淮阳,问父绛侯故客邓都尉曰:“策安出?”客曰:“吴兵锐甚,难与争锋。
    楚兵轻,不能久。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尽锐攻
    之。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饣襄道。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
    全︹制其罢极,破吴必矣。”条侯曰:“善。”从其策,遂坚壁昌邑南,轻兵绝
    吴饣襄道。
        吴王之初发也,吴臣田禄伯为大将军。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佗奇道,
    难以就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
    此亦一奇也。”吴王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此兵难以藉人,藉人亦且反王,
    柰何?且擅兵而别,多佗利害,未可知也,徒自损耳。”吴王即不许田禄伯。
        吴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
    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雒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
    虽毋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
    事败矣。”吴王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少年推锋之计可耳,安知大虑乎!”於
    是王不用桓将军计。
        吴王专并将其兵,未度淮,诸宾客皆得为将、校尉、候、司马,独周丘不得
    用。周丘者,下邳人,亡命吴,酤酒无行,吴王濞薄之,弗任。周丘上谒,说王
    曰:“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臣非敢求有所将,愿得王一汉节,必有以报王。”
    王乃予之。周丘得节,夜驰入下邳。下邳时闻吴反,皆城守。至传舍,召令。令
    入户,使从者以罪斩令。遂召昆弟所善豪吏告曰:“吴反兵且至,至,屠下邳不
    过食顷。今先下,家室必完,能者封侯矣。”出乃相告,下邳皆下。周丘一夜得
    三万人,使人报吴王,遂将其兵北略城邑。比至城阳,兵十馀万,破城阳中尉军。
    闻吴王败走,自度无与共成功,即引兵归下邳。未至,疽发背死。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8:5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二月中,吴王兵既破,败走,於是天子制诏将军曰:“盖闻为善者,天报之
    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高皇帝亲表功德,建立诸侯,幽王、悼惠王绝无後,
    孝文皇帝哀怜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等,令奉其先王宗庙,为汉藩国,
    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吴王濞倍德反义,诱受天下亡命罪人,乱天下币,称病不
    朝二十馀年,有司数请濞罪,孝文皇帝宽之,欲其改行为善。今乃与楚王戊、赵
    王遂、胶西王?、济南王辟光、?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约从反,为逆无道,起兵
    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冢,甚
    为暴虐。今?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将军
    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
    无有所置。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
        初,吴王之度淮,与楚王遂西败棘壁,乘胜前,锐甚。梁孝王恐,遣六将军
    击吴,又败梁两将,士卒皆还走梁。梁数使使报条侯求救,条侯不许。又使使恶
    条侯於上,上使人告条侯救梁,复守便宜不行。梁使韩安国及楚死事相弟张羽为
    将军,乃得颇败吴兵。吴兵欲西,梁城守坚,不敢西,即走条侯军,会下邑。欲
    战,条侯壁,不肯战。吴粮绝,卒饥,数挑战,遂夜奔条侯壁,惊东南。条侯使
    备西北,果从西北入。吴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於是吴王乃与其麾下壮士
    数千人夜亡去,度江走丹徒,保东越。东越兵可万馀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汉使
    人以利?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即使人钅从杀吴王,盛其头,驰传
    以闻。吴王子子华、子驹亡走闽越。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
    梁军。楚王戊军败,自杀。
        三王之围齐临?也,三月不能下。汉兵至,胶西、胶东、?川王各引兵归。
    胶西王乃袒跣,席?,饮水,谢太后。王太子德曰:“汉兵远,臣观之已罢,可
    袭,愿收大王馀兵击之,击之不胜,乃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
    坏,不可发用。”弗听。汉将弓高侯?当遗王书曰:“奉诏诛不义,降者赦其罪,
    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王肉袒叩头汉军壁,谒曰:“臣?奉
    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菹醢之罪。”弓高侯执金鼓见
    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王顿首膝行对曰:“今者,晁错天子用
    事臣,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七国发兵,
    且以诛错。今闻错已诛,?等谨以罢兵归。”将军曰:“王苟以错不善,何不以
    闻?乃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以此观之,意非欲诛错也。”乃出诏书为王
    读之。读之讫,曰:“王其自图。”王曰:“如?等死有馀罪。”遂自杀。太后、
    太子皆死。胶东、?川、济南王皆死,国除,纳于汉。郦将军围赵十月而下之,
    赵王自杀。济北王以劫故,得不诛,徙王?川。
        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正月起兵,三月皆破,独赵後下。复置
    元王少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续元王後。徙汝南王非王吴故地,为江都王。
        太史公曰:吴王之王,由父省也。能薄赋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逆乱之
    萌,自其子兴。争技发难,卒亡其本;亲越谋宗,竟以夷陨。晁错为国远虑,祸
    反近身。袁盎权说,初宠後辱。故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毋亲夷
    狄,以疏其属”,盖谓吴邪?“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岂盎、错邪?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9:1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
    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
    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後传梁王。”太后?。窦婴引卮酒进上,曰: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
    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
    不足任。太后亦惭。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
    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
    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
    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
    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
    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
    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
    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相
    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
    乃遂起,朝请如故。
        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
    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武安侯田?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後,方盛,?为
    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益贵幸,为太中大夫。
    ?辩有口,学?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
    田?宾客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後三年封?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
    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
    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
    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
    上,於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
    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
    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
    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举?诸窦宗室毋节行者,
    除其属籍。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
    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
    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
    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侯庄青翟为御
    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
    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
    事不办,免。以武安侯?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
    益附武安。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9:3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於春秋,?以肺
    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
    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
    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後乃退。尝召客饮,
    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
    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於道。前堂罗锺鼓,立曲旃;後房
    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
    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
    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
    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
    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於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
    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
    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
    十馀,?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
    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
    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後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
    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
    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
    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数岁,坐法去
    官,家居长安。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
    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
    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於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
    绳批根生平慕之後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
    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
    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
    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
    “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
    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於是夫入见,曰:“将军
    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
    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
    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
    ?而去。
        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
    势夺乎!”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郄,乃谩自好谢丞相曰:
    “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
    “魏其子尝杀人,?活之。?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
    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
    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间,遂止,
    俱解。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魏其侯过灌夫,
    欲与俱。夫谢曰:“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郄。”魏其曰:
    “事已解。”︹与俱。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
    人避席耳,馀半膝席。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
    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行酒次至临汝侯,临汝
    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
    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占嗫耳语!”武安谓灌夫曰:“程李俱东西
    宫卫尉,今众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灌夫曰:“今日斩头陷匈,
    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此
    吾骄灌夫罪。”乃令骑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夫
    愈怒,不肯谢。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召长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诏。”劾
    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弃市罪。
    魏其侯大?鬼,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武安吏皆为耳目,诸灌氏皆亡匿,夫系,
    遂不得告言武安阴事。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49:4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夫人谏魏其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宁可
    救邪?”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
    婴独生。”乃匿其家,窃出上书。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饱事,不足诛。上然之,
    赐魏其食,曰:“东朝廷辩之。”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武安又
    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
    幸而安乐无事,?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
    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
    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於是上问朝臣:
    “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
    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
    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於本,胫大於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唯明
    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後不敢坚对。馀皆莫敢对。
    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
    若属矣。”即罢起入,上食太后。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
    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後,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
    人邪!此特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後,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宗室
    外家,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是时郎中令石建为上别言两人事。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
    为首鼠两端?”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
    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
    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舌自杀。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
    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
        於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劾系都司空。孝景时,魏
    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
    莫敢复明言於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
    行无遗诏。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五年十月,
    悉论灌夫及家属。魏其良久乃闻,闻即恚,病痱,不食欲死。或闻上无意杀魏其,
    魏其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
        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
    之。竟死。子恬嗣。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プ入宫,不敬。
        淮南王安谋反觉,治。王前朝,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
    “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
    喜,厚遗金财物。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及闻淮南王金事,上曰:
    “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
    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
    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
    延。众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2:56 , Processed in 0.06618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