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晃晃悠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年前看过,现在印象不深了,但是我不同意有人说,大学生不要看了,这本书,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都可以当小说读读,毕竟我们都年轻过,年轻谁没有荒唐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不能看,但又不能不看。
  多年以后,那个令你心碎的姑娘胸部也下垂了,眼角也耷拉下来,可她还是那个活生生的马尾辫的小姑娘,想起来心就疼。
  我怀疑孙睿的《草样年华》有模仿这本书的嫌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爱就是不断的错过和重逢
  耳闻石康的名字已经是读高中的时候了。邻桌给我一本他的杂文集,说看过绝对不后悔。那时候沉迷徐志摩和徐慕容,对杂文类的东西实在不入眼。
  
  事隔多年,又有人提起石康,不是《奋斗》,而是石康的第一本小说《晃晃悠悠》。出于对岁月的无尽怀念,我勉强开头。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掩卷过后,生出万番感慨。
  
  周文。陆然。阿莱。年轻的痕迹划过,忍不住想要再爱的冲动。曾经疯狂几时,总成云烟,但伤疤还在,隐匿在酒醉后的心房左右。
  
  让你我赴汤蹈火,也许不是爱,只是辗转间的错过和重逢。
  
  正如小说结尾里周文对阿莱的告白——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那般年纪,究竟有多少人懂得续接爱。只是活色生香,风生水起罢了。
  
  看《晃晃悠悠》太晚,如果大学有幸拜读,会不会早一点清醒,捧着英语四六级资料在阳台大声朗读,又或是沉迷得更为堕落,挥霍简单而重复的四年,再一身空白的步入社会。
  时光无法倒退,只可假设。
  
  但今日读来,说不定会劝奉认识的一群弟妹,好让他们如履薄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顺着轨迹最终长大成人,坐在office里察言观色。
  是幸运。是遗憾。无从得知。
  
  记得阿莱和周文在露天阳台裸身裹在行军床上抬头看星星,记得周文在医院门口无助而绝望的眼神,记得他们重逢后在第一次单独相处的房间里狠狠的拥吻。
  
  也记得陆然和阿X分手后灌酒的泪流满面,记得他去海南去撂下“要么成大款,要么就死”,记得他回北京和阿X在练音室留下的气味。
  ……
  
  关于对方的一切,我们比谁都懂。
  关于对方的一切,我们又只能撒手。
  
  不过世间百态,总有例外。羡慕一在重庆的朋友,相恋7年了,还是同一个公司上班,日日相见,感情依旧如胶似漆,男友到现在还弯腰为她系鞋带,熬雪梨汤。真是妒煞旁人。
  
  众人期望的幸福生活,到头来也不过如此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小说中的主角自己没出息还怪大学把他们搞的晃晃悠悠,要怪也只能怪他的大学风气不正。我比他们那一代人小10岁,都没觉得大学里面的同学那么淫乱四处乱搞,我那时的同学都没几个跟女生上床的。自己对女朋友不好,又不关心人家,又出去乱搞。这样的人不跟他分手才怪。。作为小说还是不错的,不过主角的故事越看越让人生气。哈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时候读的《晃晃悠悠》。经那时候的女朋友的推荐。
  
  自认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但是和《挪威的森林》中的永泽一样,更喜欢读死掉的作者们的书。
  
  当时读了《晃晃悠悠》以后觉得石康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那个推荐我读《晃晃悠悠》的女孩后来试图学着石康所描述的那些人一样,洒脱抑或是故作洒脱,对很多事情表现得满不在乎,某一天这个事情变为了我们的爱情,于是分手了。愿意是她觉得和我在一起没有了快乐的事情,即将到大四的时候。
  
  毕业后离开家工作了几年。时时想起从前,觉得不可思议。
  又读了很多遍《晃晃悠悠》,现在我看过次数最多的小说出来《三国》、《红楼》、《挪威》就数这本了。读《三国》只喜欢看火烧赤壁和取汉中、蜀中,《红楼》读的是妈妈买的80年代人民文学的4卷版,第2卷被我看得很旧,却不喜欢看第4卷。
  《晃晃悠悠》却是每次都从头看到尾。边看边带有点自虐地回忆从前。
  
  渐渐觉得石康在描述的其实只是一些被常人的世界所抛弃的孩子,他幻想着给予他们不凡,事实上,他们那么平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我大学时,经人推荐的书。。
  喜欢小说以我的称谓,所以读到投入时,会有一种公民,很喜欢里面的阿莱。。。生活就这样。。。一个阶段,一本书,然后很多年后,重读,一种回忆,想起那时的人,那时的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选择在一天之内看完这本书连同后记后立刻写一些感想,未必是客观的。作为《奋斗》之前的《晃晃悠悠》,这书是真诚的。他说,93年后所有人的理想是当大款,15年过去了,现在所有人的理想也许也是希望有钱,或者仅仅是为了生存。
  
  还好我已经大学本科毕业,虽然还没有出校门,研究生的生活可能和本科并无区别,就像80年代的大学生和所谓的新世纪的大学生的轨迹一般。出于自己专业的敏感,陆然的塑造像极了毛姆书里那个不断追求的符号——似乎也是明显的,毛姆著名的小说都被他提起了。还有所有流行的符号,音乐,小说,甚至皮夹克。有些落伍了,有些现在沦为学院派的必读,有些是小资必备,诸如海德格尔。可能可以回答福柯和罗兰·巴特谁操的男人更多而不是妞。那些人不断动荡,所以叫做晃晃悠悠。
  
  如果我本科的时候读,那么我会执念于什么?所有分崩离析的爱,还是不知所谓的追寻?而今我会知道石康读过很多书,听过很多音乐。那些书那些音乐可能我现在还在热爱。疯狂的性我不了解,90年代初就有麦当劳的城市,我的家乡10年后才有,并且还会生意不好关门。
  
  很多片断相当真实吧,因为这一代的人不断在经历,下一代同样。流行的东西换了,审美变了,一代人可能不了解另一代人了,然而有些本质是相同的,或者那种虚无,都是要体验的,可以通过艺术、肉体、金钱、感情、焦虑、感伤、旅行、酒精、堕落等等诸如此类去填补那些虚无,然而最终他也没有给出答案——也许连上帝都给不出,令人发笑的人类,连思考都是愚蠢的。
  
  周文歇斯底里的怀念阿莱的时候,着实很催泪。然而我还是过于冷静地扫过了那些华丽的排比。也许他歇斯底里的是那段晃晃悠悠并将继续晃晃悠悠的年代。任何人回头望一望,碎片类似,只是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继续奔波,而有的人都不再望一望。大部分的人都真切爱过,伤心过,可能已经失去,正在失去;造就的结果是一群感伤派、怀旧派、堕落派或者犬儒主义者,可能兼而有之,所以回味起来结论会是“很复杂”这样复合的词语。青春不过如此,忙碌的都市人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时间去唉叹,他们迅速步入婚姻继续晃晃悠悠,直到死。
  
  人在大地辛勤劳作,而今很少有诗意的栖居,铜钱响没有会觉得铜钱臭的社会,多的是这样曾经在情感和肉体穿行的灵魂。很难想象石康会在那些虚无的书名之后,写《奋斗》,前面那些碎兮兮的形容词会不会嘲笑这个自以为充满斗志的动词。
  
  校园小说大都会是包装下的重复而已,各自的能指跳跃,其实所指是人。我们现在习惯用年代分割人,彼此孤立打斗嘲笑挖苦,前面人经历的后面的人将要赶赴,所以是被误导了吧。不同人的不在于年代,而是某些物质划分的等级——不要告诉我,这些东西不存在。一个圈子和另一个圈子迥异,难道是因为他们岁数不同?
  
  还好,我到了不会唉叹自己过往的年纪,原来那些让我一塌糊涂和心碎的青春,连提都不会提起了。现今的大学生忙着论文和工作了,明晃晃的太阳下,这些挤公车和地铁的年轻人中间,也许有一个是你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思想健康,学习认真,生活规律。后来看了这本小说我私下里暗自惊慌了一番,这以后我就变得不那么乖了。
  其实,应该说,这以后我就逐渐走进了所谓的大社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这本书 我读初中,看过之后.无比向往大学的放荡生活.
   第二次看这本书 我读高中,周文和阿莱的感情虽然结局是悲伤的 但是过程确实及其值得怀念的 羡慕
   第三次我读大学 从初中开始 女朋友交过蛮多.真正动感情的却只有一个,
  这唯一的一个也成为了过去时.
    历时8年的时间
    终于理解石康所像表达的意思..
    我曾一度的以为我是周文,她是阿莱.
    突然有种想写下那一年.
    那一年 我们高三
    那一年  你让我看见阳光
    那一年.......
    我要写一个故事 写一个我的故事 写一个不是我的故事.
    我的红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我的白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
    于是我的世界再没有了颜色.
    曾经的曾经值得我们去纪念.就像石康去纪念周文与阿莱一样.
    PS:很多人说这本书很颓废.会引人堕落.那是你们不了解周文.那是你们看不到周文心里藏着的东西.
  有些东西 虽然永远不说  但是却从未放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合上书心里相当不是滋味
  最然我没有像周文那样晃悠的厉害
  但是多少都能找到些影子
  我们就是这样成长的吧
  不断的犯错
  不记得谁说过,人生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但是有些东西我认而有些却是不能试的
  比如,感情
  如果我是周文
  我会找个没人的地方,赏自己20个大嘴巴
  然后洗干净了自己重新做人
  晃悠是需要资本的
  书写的很极端但好像有那么真实
  第一次看石康的书
  虽然有些落伍吧
  但是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了
  特别是我这个年纪的人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6:07 , Processed in 0.0532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