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蜗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蜗居》中除了还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上海——之外,情节也更丰满一些。这可能与导演的水平无关,而可能与广电总局有关。一九九一年,李敖先生曾在《北京法源寺》的序言中写道:“正宗小说起于十八世纪,红于十九世纪,对二十世纪的小说家说来,本已太迟。艾略特(T. S. Eliot)已咬定小说到了福楼拜(Flaubert)和詹姆士(Henry James)之后已无可为,但那还是七十年前说的。艾略特若看到七十年后现代影视的挑战,将惊讶于小说在视觉映像上的落伍和在传播媒体上的败绩。正因为如此,我相信除非小说加强仅能由小说来表达的思想,它将殊少前途。那些妄想靠小说笔触来说故事的也好、纠缠形式的也罢,其实都难挽回小说的颓局。”又快过去二十年了,今天看来,广电总局似乎帮了小说个大忙,让其“表达了仅能由小说表达的思想”。    不管如何,《蜗居》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有人说不忍看,觉得看完后生活就没有希望了。我倒觉得六六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郭海萍和苏淳身上,尽管这多少有些说教的味道。    不过艺术作品终归是艺术作品,不能把它与现实生活完全等同起来。因为现实是,很少有人像郭海藻那样有机会成为职业二奶,很少有人像宋思明那样既有责任心又能养得起二奶,并且也很少有人像小贝和苏淳那样对老婆那么好,很少有人像郭海萍和宋太太那样甘心跟老公走过人生低谷。所以,我们还是安心地过日子吧,如果恰巧手上有很少才能遇到的人,可要珍惜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影像一:  我们真的会像《蜗居》中的他们那么可怜吗?可能吧,只是我们平常没有俯视过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可怜。当房价没心没肺地向上狂涨的时候,巨型城市就不再适合正常人居住了,不管它叫“江州”还是“上海”。  我越来越觉得,房价肯定不是由市场控制的,可能还不是由房地产商控制的,而更可能的是由政府控制的,这从宋思明的车就能看出来。并且我还觉得不应该从道德层面指责任何人,不管他是宋思明还是郭海藻,因为这是制度的问题。  《蜗居》的开端让人感觉很压抑,我想之后的部分也不会轻快起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捅破了很多已经成为和即将成为中产阶级的人的梦,把本来不确定的未来给确定了,并且确定得那么残酷。它就像那面可以看到未来的魔镜,当发现魔镜中未来的自己很狼狈的时候,现在的生活也变得没有意义了。不过换个角度看也许会好很多。比如它不但有漂亮的女演员,而且还拓展了中国大陆影视作品的开放程度。如果有高手能把这部作品看成对现代中国的反思,那就更有点“乾坤大挪移”的意思了。  而未来却永远不会被完全确定的。三十多年前,中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特色;六十多年前,中华民国还未“共和”;一百多年前,中国还叫大清帝国。而三十年后,六十年后,一百年后……中国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影像二:  这部作品可能会让喜欢琼瑶的女人或男人失望。他们同情小贝,责骂郭海藻,并且认为他们的生活应该是一起奋斗,一起挣钱,一起买房,一起变老……一起死去!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把郭海藻当成了“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而在现实生活中几百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个夏雨荷。  面对同时爱着自己的钱少权小的小贝和钱多权大的宋思明,任何没有受过特殊训练的女人都会有理智的选择。况且,郭海藻目睹了曾经是文学青年郭海萍的下场,这更坚定了她的选择。再说郭海藻也不一定不爱宋思明呀,以琼瑶的观点来看,郭海藻爱宋思明并超越他的老婆和小贝这“两座大山”。这也应该算是轰轰烈烈了吧。  再换个角度,我们不妨认为郭海藻在年少无知的时候被小贝骗到手,而到了觉醒之后理性选择了宋思明。其实很多情况下女人爱一个洋娃娃的程度要胜过爱一个男人。如果一个男人能给她很多洋娃娃话,她就会捎带着爱一下这个男人。  可能有人觉得这太“唯物”了,但生活中有几个找对象时不问问工作怎么样?学历怎么样?背景怎么样?长得怎么样?有房吗?有车吗?……这都跟琼瑶的爱情有关吗?当所有人都现实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要求郭海藻理想一下?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仅仅是梁山伯祝英台祝或罗密欧朱丽叶吗?可能也未必。  有人将六六的《蜗居》和石康的《奋斗》作了个对比,说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理想主义。不管作品的思想是怎么样吧,但我记得石康说过先挣钱后恋爱之类的话。看到了吧,一个写理想主义《奋斗》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总还是要现实的。其实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哪能分那么清呢?连马克思都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又何必较真儿?  其实石康的言论是负责任的,他没有骗大家说:爱吧,抛头颅洒热血地爱吧!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钱这个玩意儿,是很难消费得起爱情这个奢侈品的。除非双方对爱情都有着宗教般的信仰,但你敢说你是吗?  影像三:  作品中有几个“局”,包括官与官斗的,官与民斗的,有老板跟员工斗的,还有女人跟女人斗的,女人跟男人斗的等等。  当然最大的“局”还是专案组暗查宋思明,还让宋思明的老同学通过同学聚会找线索。这有点大义灭亲的味道,似乎在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但我总觉得有点矫情。如果是宋的这位同学跟宋过去有什么过节,我倒可以理解。但看剧中的表情并不像啊。这反而让我觉得宋的这位同学有点不厚道,竟对多年的老同学也能下得去手!再说了,在这种体制下不管是宋收钱也好,包二奶也罢,说理所当然不好听,却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组织上当然没说这样做是对的,但当绝大多数人都这么做的时候,组织上也没说是错的呀。哦,等人家拿多了,事儿大了,眼就红了,忽然说,这样是不对的!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难道上党课时老师没教过吗?中国的政治体制对官员的权力本身没有限制,总爱等到事儿犯大了,抓个典型以平民愤,百还有那么多没被抓的依然活得潇潇洒洒,与二奶共享人世繁华。  除了大“局”之外,还有些小“局”也挺有意思的。  郭海萍的老板因为不能开除她,就让她“看”厕所。她得到了宋思明的锦囊妙计,从医院开了个假病历证明,以静制动,进行顽强抗争,最后大获全胜。而郭海萍的老板由爷向孙子的转变是很自然的,一看就是给日本人办事的料。  李老太太这个钉子户与居委会和房地产商的持久战也很有革命前辈的风范。  还有宋思明的老婆与郭海藻的心理战,小贝与郭海藻的冷战,没有泼硫酸毁容,没有歇斯底里的吵骂,和前面几次斗争有相似的特点,都是以“温和”的方式处理的。  这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性丛林中斗争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当初不文明的打架骂街向文明的脑力作战转变。这对于人类学、战争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值得研究!  影像四: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跟他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蜗居》中不同职业的人有着显著不同的命运,也许有些戏剧化,但对于现实生活,不无借鉴意义。下面不妨来梳理一下。  宋思明,男,政府官员。从他的行为不难看出,当官是多么爽,不愁吃不愁喝不愁住不愁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果能培养几个小弟,做事更是游刃有余。不仅下属巴结,而且企业界的人也巴结。由于中国的官员掌握了太多的资源,企业想发展,不打通这条路是很难吃得开的。不能一看到报考公务员的人多了,就说什么封建“官本位”影响了之类的空话,这是因为——官,本来就是个好位子,即使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这样。  陈寺福,男,房地产公司总经理。以他个人的才能,是绝对成不了什么大事的,但幸运的是他有了宋思明这个主子。他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想尽一切办法讨好这个主子。而主子在没有他之前,手中的权是兑现不了的。这也是主子离不开他的原因。一旦权和钱结合好了,那么很刺激的事情就会发生了。  郭海萍,女,外企员工、家教。她在外企工作的时候老是加班加班加班,这也说明外企某种程度上还是靠延长绝对劳动时间来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自十九世纪马克思研究出剩余价值理论以来没有什么进展。这就是与国企的差距呀!关于家教这种职业,很难称得上是一种职业,只能算上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工作吧。钱倒还可以,只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被视为非法的可能性,逼着郭海萍掏钱办营业证。  郭海萍父母,有男有女,教师。这种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撑不死,饿不着。  苏淳,男,事业单位员工、网店小老板。在事业单位混也得有靠山才行,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没靠山就可能当别人争斗的替罪羊,有靠山就可以风风光光,坐收金佛。不知道是复旦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他激流猛退,要开网店。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我的一位老师曾说,纵观五千年,中国正处于一个创业的时代。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主体必须是民营企业。我不奢望苏淳能够多发达,如果他能够通过这个养家糊口,我就看到希望了——他的希望和我的希望。  小贝,男,中国企业员工。他可以上班时间网上聊天,但打电话必须离开办公地点。  老李,男,网管。他的工作不分昼夜,钱也不多,并且容易挨打。  徐丽,女,家政服务人员。工资不高,其中一部分还是别人的剩菜抵的。换点新菜,就被炒了——不是菜被炒了,而是人被炒了。  李老太,女,职业革命家。经历过大风大浪,对于现实,达到了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境界。  郭海藻,女,中国企业员工、二奶。她只做员工时和小贝没太大区别,但有宋思明罩着时,一切都就变了。成为职业二奶后,不用再为物质利益奔波了,只剩克服精神上的障碍了。  影像五:  如果没有糟糕的结尾,《蜗居》应该更成功。  不知道是作者刻意为之,还是为了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批,结局让我感觉到所有的人一下子都伟大起来。这是一种很传统,很中国,也很没新意的结局。不管是孙书记与张市长的下棋品茶论道,还是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乃至90后对于家庭婚姻生子的看法,都给人一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感觉。  如果作者是仅仅是为了这个正面的结局而铺垫了那么多反面的过程的话,似乎就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只是在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核下,添加一些新的插件而已,这跟很多的国产浏览器是一样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这部作品能够发行,而特意设计了这个“伟大”的结局,并特意留下了缺口——张市长这个幕后并不像宋思明一样一死了之——这说明很多故事还是可以重演的。莫非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还有第二部不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体现了现实社会中太多太多黑暗的一面,也体现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事实。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特别是现在的女人太现实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造就了一代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可悲的社会,可悲的一代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收入丰厚的青春行业,只要你对自身条件充满自信,就别浪费掉不可复制的  宝贵时光,为你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在这残酷的现实社会,不要为那  幼稚的纯洁付出一生的代价,不要用双手厚厚的茧子书写你的人生,更不要用眼泪  来述说你生活的艰辛。这个世界没有谁会真正成为你的依靠,自己拥有了财富才是  真正的保障。生活不相信眼泪,没有谁会同情弱者。迈出坚实的一步,就会实现不  平凡人生的开始,很短的时间就能换来后半生的高贵与自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几件事:家事婚事儿女事;  心中几许情:亲情爱情不了情。        海藻与小贝        海藻是小贝宠坏的孩子,小贝也是海藻宠坏的孩子。两个人单纯、可爱、一团孩子气。他最喜欢叫她笨笨和小猪。两个人是标准的新新人类,喜欢玩属于两个人才知道的花样,喜欢说属于两个人才知道的话。在两个人认识五百天的纪念日里,小贝带着海藻到科技展览馆,让她看满屋繁星,让她听流星划落的声音。两人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里逛街,永远是手牵着手,两人对那些昂贵的商品总是抱着旁观者的心理,不是不喜欢,而是现实的生活能力只能允许他们欣赏,只能评论。只有一样除外,“海藻对所有的高消费都有免疫力,惟独对冰激凌巧克力,就好比是皮草钻石之于贵妇的诱惑似的,无法抵御。”海藻是个懂事的女孩子,每次她被小贝拽着走到哈根达斯冰激凌店里时,她总是以种种借口不让小贝给她买东西。因为她知道他们不是有钱人,现在要攒钱买房子,结婚。那时的海藻清纯,让人心疼的懂事。可是,小贝发现了海藻的隐情,从一个关心呵护的角色转变成有折磨变态心理的人。最终两人分道扬镳,海藻最后一次看见小贝,在大街上,可是小贝怀里却搂着有着灿烂微笑如最初的海藻的是另一个女孩子。这时已经物是人非。              海藻与宋思明       作者第一次描写宋思明的形象并不是很好:“长的很像《暗算》里的那个搞密码的什么云龙,人看着瘦小精干,背有点弓,穿着很普通的衬衫,笑面虎的模样,却显得很假。看年纪总有四十好几了”。这样一个被海藻的老板强力推荐让海藻招待的市秘书,在海藻眼里第一印象并不怎么好的人,却对海藻一见钟情:“在他见过的女孩中,又年轻又漂亮的,各种风韵的都有,上到身材标致的模特,下到娇小玲珑的少妇,每个都面相不俗,但都不留什么印象,偏偏这个海藻,她的灵气都集在那两只眼睛上,有一日会有晶莹剔透,温润湿热的泪水流出,只为他流。她会是我的。”男人一向自负,何况他有权有势,自然也有钱。这些正是海藻目前生活和家人生活中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东西。而这个男人和以往媒体中所出现的男人有些微的不同。“一个四十二岁的男人,不和谐地抱着个布娃娃,站在海藻的楼下,嘲笑着自己:这不是他这个年纪的男人应该做的事情,算了,回去。”他是喜欢海藻的,海藻也慢慢地在喜欢上他。他喜欢海藻,我想是因为这么多年的官场生活让他觉得心里很厌倦但又很无奈,回到家里,面对的是青春不复,缺点暴露的妻子和毫无激情的生活,海藻的出现,满足了他的欲望,包括显示自己的权、势、钱。“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不过是走向中年对青春的羡慕,走向成功对仰慕的承受,走向人生之巅对幸福的又一次追求。这种错,是有意识筑就的,以显示自己驻守在巅峰”。而海藻也从当初的清纯一步步走向享受奢华的状态之中,并慢慢地有点离不开这种奢华。这也是导致她和小贝最终破裂的原因。海藻与宋思明之间有真感情吗?有。文章结尾之处,海藻被宋思明的老婆暴打一顿,拉到医院做手术的时候,正是宋思明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已经面临着政治生涯的即将结束,后半生注定要在监狱里度过的时刻。可是当他听说海藻现在生死未卜,冲破两辆警车的拦截,杀出一条血路逆向往医院的方向飞驰。最终他死在了半路上,被一辆大货车撞死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海藻说:“海藻,我不去看你,是我不想连累你。海藻…………”宋的眼前,是长发的海藻笑盈盈地穿着冬天的风衣走近自己。奇怪明明夏天刚过,怎么下雪了。“我爱你,海藻。”宋思明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海藻一定听见了。      宋思明和他的老婆       在这里面,不能不提宋思明的老婆,一个与宋思明共同生活了十九年,生活并无大起大落。当她知道丈夫外面有女人的时候,她去见了海藻,她是以强势的,富态的,威严的,不可动摇的,或是以过来人的所谓“老大”的身份去面见海藻的。她很清楚且带威胁性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面对海藻,她毫无怒相,临走的时候丢下100元钞票埋单,好像眼前这个女孩子根本夹不在她的眼里,跟这个女孩子半智简直就是浪费了她的智商一样。        但是回到家里,却又装着漫不经心地对着自己的老公对这个女孩子评头论足:“我会会她。看她是怎样的三头六臂。说实话,普通点。不符合情人的审美标准。至少没胸没腿没媚劲。就皮肤白点儿。”“哦!纯粹的好奇。没什么目的。我原先挺可怜她的,觉得这样一个小姑娘,将青春搭进去很可惜。不过现在发现我实在是太老了,老到完全看不懂现在的女孩子。她对你不过是逢场作戏。你心里有个数就行了。”在我看来,这些话纯粹是捂着心痛说出来的假话。最后的一句话却是别有用心的有目的。        宋思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有时会良心发现亏待了自己的老婆,于是在亏欠的心情之下,他说了一件很愚蠢的事,他把海藻已经怀孕,而且已经五个多月是个男孩的事告诉了老婆,并且对老婆说如果自己无力保护那娘俩以后的生活,就让他的老婆帮他照顾好那娘俩。这些真心话也最终导致夫人妒火烧天,怒发冲冠。直接闯到海藻的豪宅里,准备找她算帐。尤其是当她看到海藻的房子里有很多以前她也很喜欢并要求丈夫买的家具,可是丈夫没买的时候,更是怒不可歇。凭什么我辛辛苦苦陪着宋思明打的江山,一点都不敢享用,全让你这个妖精不劳而获得去。于是,以前的什么强势、富态、威严、有教养的模样全丢了,火山终于爆发了,连打带骂还摔东西,走的时候指着地上的大肚子海藻说:“你活该的下场!”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摔门而去。这个女人终于得胜了,可是我觉得她很悲哀。      宋思明并不是心里没有老婆,只不过现在的老婆已经不能带给他任何新鲜的感觉和仰慕的感觉了。他官做再大,在外再风光,回到家还得听老婆的唠叨。十九年如一日,两人之间有的是感情,而没有爱情了。有的时候,他会说一些讨老婆欢心的话:“我和她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有人能够取代你。你何必为这个不相干的人生气?”他对她说:“这么多年,我错过太多的东西了,我没能陪你一起去看场电影,在情人节那天送你一朵花。在匆忙中,突然一回首,发现你我都老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带着你和女儿过另一种生活。老婆,我想,此生,错过的也就错过了。但如果有来生,我会换一种活法,变成一只笨鸟,牵着你的手,不飞得太远,也不飞得太高。”这边,老婆已经流眼泪了。女人好哄。所以他能哄得老婆始终和自己是一条心,也能哄得海藻像个小屁孩儿一样粘着他。两方都离不开他。当他知道老婆羞辱海藻时,他有一种想打老婆的冲动;当海藻提出让他离婚的时候,他却总是支支吾吾糊弄过去。说到底,他是两个都想要,家庭保留住,是为了他更好地发展仕途。可能他心里从没有想过要抛弃妻子,做一个负心汉。这个时候,我又觉得海藻很悲哀。       故事看到这儿,已经看完了。心里沉甸甸的。女人和男人构成这个多彩的世界,世上每天都在上演悲剧或喜剧。天长地久的爱情或许还有,但是我们究竟还该信不信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宋思明出现在你的身边,你会怎么办,是会和海藻一样义无反顾的飞蛾扑火,还是迅速离开?
      海萍曾经说过,海萍的妈妈也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宋的身份,宋的金钱,宋头顶上的光环,海藻能爱上他?可是我们每个人的恋爱,不都是先从这些外在的东西开始的吗?爱上他帅气的面孔,爱上他出手阔绰,爱上他不遗余力的倾心帮助,集万千有点于一身的人自然就会比普通人拥有和得到的多,这太正常和应该不过了吧,谁不希望爱上一个令自己欣赏景仰的人啊,宋正是如此,一个积蓄了很多年优点的男人。
      宋思明吸引海藻是必然的,因为他实在太有男人气了,而小贝有的只是男孩气,其实女人终归是有恋父情节的,总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像兄长父亲一样疼爱照顾自己,可以在他身边撒娇耍赖,永远把自己当个小孩儿一样。
      宋思明什么都知道,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他那么沉稳,从不会像海藻的老板一样,一出远门就慌张的找不到路;他那么冷静,什么事都难不倒他,总是不慌不忙的就给解决了;他那么精明,随便支个招儿就让海萍顺利的拿到了公司拖欠的奖金;他那么男人气,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让海藻只有服从的命,“你过来亲亲我”,“晚上我去接你”,其实女子有时候都有点受虐情结,男人整体阿谀奉承小心翼翼伺候着也许反而不如大男子气一些能被刮目相看~
          主妇们看了肯定都会大骂海藻,因为生怕有天自己的婚姻里也出现这么个角色。其实婚姻就是如此,作为老婆大人,不可能不去操心很多琐碎的事,比如你怎么又乱丢袜子,怎么不洗澡啊,该买米了该……在这些事情的积累下,哪还能再有什么风花雪月?自然海藻的出现便是一道春风,是恋爱的味道,恋爱,我们在25岁以后恐怕就渐渐别离了吧,这都是世间没办法扭转的事
       因此故事没法接着往下写,虽然我也总是感叹,如果宋思明没有死该多好,如果海藻的孩子生下来了该多好,如果老婆情人都能兼顾到该多好,可是,如果真的有这些如果,那么宋思明和海藻总有一天也会柴米油盐的,那时候春风就会冻结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迷失,是一个时代的,诱惑,又是无处不在的,而选择,又是让人难以割舍的……
  
  
  
  最近电视剧《蜗居》热播,很少追潮的我在邻人的反复推荐和谣传要被封杀的信息怂恿下,终究没有禁得住诱惑,看了。这部片子引起了人们热议,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朋友问,什么感觉呢?我说:这导演太会赚钱了。朋友对于我的这种认知评判力表现出了无奈之举,因为这个故事太真实了,现实得让人心痛,真实得令人窒息,而在我看来,能在这个小三当道的时节进行这样的演绎,导演是极其值得钦佩的。终于是看完了,也惊诧于人物的生动,语言的贴切,思想的传神,很少有的啧啧“真是这样”感觉,也许是因为生活的时代太贴近的缘故吧,朋友再问的时候,居然找不清喜欢或者讨厌,只有一个对于作者的感慨:故事太真实,而结尾太故事。
  
  是的,生活中就这么几类人,每个人都能找出自己相应的位子,而“海藻”不在少数,其他人的命运差不多,而唯独这个小三却是出人意料的,“海藻”随马克只身出了国,留下了500万的“抚恤”资产,无疑故事算是完满了,但很难想象,一个一无所有的女人在国外应该怎么生存呢?在生活面前,经常,顿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还有艰难,有人建议《蜗居》的作者六六再写个续本,名字就叫《一个职业二奶的美国生活》,虽然言语苛责,但似乎,这样的结局也在昭示着什么。
  
  电视剧完结之后,看看在网络的N多调查中,尽管有太多种的假设,而女人大多的选择还是“宋”,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想问问女孩们,如果让你当小三,你会选择一个“宋”这样的政界人物还是一个叱咤商场的富豪榜单人呢?政坛会让你呼风唤雨,钱当然不在话下,但他最终是没有结局的,政界人物要的是“作风”,而商人要的是“颜面”,政界的小三只有许来的一个未来,而商界的小三可能争来一个完美。当然也只是想想,不曾去问过任何一个人,尽管身边有不少的小三,但注定这样赤裸的问话是会遭到唾骂的,仿佛你才是真正让人不齿的小三一般。
  
  有人痛恨“小三”,有人同情“海藻”,有人说其实“小三”是不幸的,而我觉得“海藻”身为小三,幸运大于不幸,不管他们之间是否真的有爱,就只因为她有着厚忍的“小贝”,有着有权有钱的“宋”,我想并不是每个小三都这么幸运吧?
  
  看看生活中那么多的“海藻”,今天的小三俨然成了一种职业,更或者是一种时尚,而不是一种耻辱,更有将地下工作转到地上,并发扬光大的意思,而小三,似乎也并不都是为了享乐,她们有自己薪水不多的工作,她们被情人安置在城市边缘的民房出租屋里,他们没有高档的服装,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钱,但他们还会一样胆战心惊地快乐着。有时候会不解的想,他们不曾从“拜金”的起点走向“败金”的原点,她们这般无图无报、无怨无悔究竟为了什么?难道只是证明自己还年轻,年轻就必须用来挥霍?小三,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特色。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关于男女的言论: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看完《蜗居》,惟留一声叹息。
  
  当冬日里的夏梦被春天叫醒的时候,才会更加寒冷,这就是梦想中的现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宋思明是既自私又悲剧;海藻是年轻无知吧。
  海萍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有人说海藻的悲剧都是海萍引起的,其实也不太公平,应该说海萍也是被社会逼的,比宋思明这些官僚和陈寺福这类奸商逼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几乎是一夜的没有睡觉,因为看小说。
  
    《蜗居》,在当时出来的时候,看过,是一个人推荐的,那时为了这个电视剧,还在网吧里连续通了两次宵。看完之后,觉得海藻可恶、活该,同情小贝,鄙视宋思明,对海萍夫妇表示理解。
  
    昨晚不知道为什么,又拿起这文看了,发现自己已经改变了很多想法。
  
    首先是对海藻对宋思明的感情的看法:
  
    我不否定,刚开始时,海藻并不爱宋思明,只是在生活的压迫下,过起了~·~的生活,可是在有孩子之后,在宋思明说想要这孩子的时候,她就决心把孩子生下了。我想,在决定生下来的那一刻,海藻是爱上了宋思明的,不然她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有了孩子,就意味着多少的问题在那里等着去处理,可是她还是决定生下生下孩子,我想没有爱在后面做后盾,是无法做到这样的决心的吧。
  
    宋思明:
  
    他是彻头彻尾的爱上了海藻的。先抛开他为她做的那些生活上的安排,就但看他的小动作上,海藻怀孕,宋思明给他买了梅子、红枣、板栗等一系列的动作,还对每一个吃得做出了要求,哪个不要多吃,哪个不卫生,都很清楚地说着,一个男人能做到这些,除了因为爱,我想已经没有别的理由可以的解释了。
  
    所有的人说宋思明喜欢是因为海藻年轻,我不想完全的否认这一点,但是我想宋思明更多的是喜欢她的性格,海藻的那个活泼、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更是让宋思明彻底沦陷的缘由吧。
  
    可因为宋思明的特殊位置,所以常常会把这两个人的爱情嗤之以鼻。可是婚外情也是情,也存在真的感情吧?而他们之间的感情,显然是真的感情。
  
    在看到宋思明给海藻短信“海藻,回来,不要结婚”时,我是留了眼泪的,这是所有文字里,唯一感动了我的地方。这句话,是在多么的挣扎之后说出来的,真爱在现实面前沦陷,在冲破一层层的荆棘,说出了这样的爱,有多么的不易啊?
  
    宋思明无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因为责任,他不离婚,不抛弃发妻,努力的在发妻与情人间寻找平衡点。他唯一没有做好的,就是没有做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很关心自己的女儿萱萱,这也是在最后死时最大的遗憾。
  
    小贝:
  
    从表面上看来,小贝是最大的受害者,可我并不觉得他真的很受伤,他不懂得爱,更不懂的去爱家人,这也许就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吧。看着他原谅海藻,我觉得他很虚伪,要是真的原谅,为什么那样对待海藻,我想他并没有原谅他,而是不敢面对被甩的事实。看着小贝对海藻家人的热情,我同样的觉得小贝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海藻的家人,在海藻家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所表现的冷漠,很明确的是说明了他的虚伪。
  
    海萍:
  
    这是一个为生活所压迫的典型现代大众人物代表,和封建社会在地主阶级压迫下的老百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想多讨论这样的一个人物,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苏淳:
  
    典型的老实人,也应该是现代的好公民的典型代表吧。喜欢这样的人物,有自己的做事原则。
  
    看完这小说,猛然发现,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的铜币铸造起来的,为了这些铜币,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早忘记了人最原始的需要——真心的去爱。
  
    不多说了,上班咯……我这个另一海萍式的人物,要和海萍一样,要为生活奋斗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发表于 2012-10-23 09:59:34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大家吵得那么火的话,我是怎么也不会看《蜗居》的。现在,说说我花了一个晚上看《蜗居》之后的感受吧。一个字:草。或许是真的这本书触动了很多都市人,或许是上面的故事典型到人尽皆知。但是单从文笔上面来看的话。作者也真的只是为挽救婚姻而作了。尤其是书中海藻和宋上床的描写,果真和网络小说如出一辙啊,是谁说现在的小说都是围着床转的啊。对白也真是喜感的可以。每个人说话就是一大串,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以及一副不把你说服誓不罢休的所谓的谦虚与无奈。
  
  原谅我还是一个没有走出象牙塔的无知小女,当然我也是知道赚钱难的。因为我除了大一寒假的时候做了一份家教之外,就再也没有自己赚过一分钱。我深知看着周围的人大把钞票进但是自己只能寒酸的抱着书本以努力学习为名义往图书馆冲的无奈。我也想穿着六寸高跟领着大大的通勤包在繁华的都市里飞檐走壁,但是,我能吗?刚刚深入大二的我就开始思考如此尖酸的问题。没办法,只有把自己埋在书本里面。可是,我又不是学术型人才,叫我写个书评我都弄得七倒八歪的。如果我以后真的过着像海萍或者海藻一般的生活,我想我是会崩溃的吧。我是一个这么物质的人。我知道在我的世界里,从来就不会有宋思明那样的一颗摇钱树给我傍。大概海萍的生活才是我将来的轨迹吧。没有不甘心,没有失落,因为现在我连半个苏淳都没有。
  
  至于海藻,说实话,我真不知道她是个怎样的人。本来不贪图物质的他怎么就和宋思明在一起了?也没见他们有什么火花啊?哎哟喂,看来我真的不是搞暧昧的料。想着宋思明把海藻的mc当成了小红花就无语了,当时还把书翻到前面去探究海藻到底是不是处。看到后面宋无奈的说自己的妻子不是处的时候直接就笑抽了过去。量你再有权有势怎样啊。连月经和小红花都分不清楚你还想要学别人包二奶。
  
  要是我变成了海藻怎么办?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我运气足够好,又有这么一个没品位不怕死的男人跑到我的面前,我想我除了为奋不顾身的扑上去之外还会把身家性命给搭上去吧,我感谢你的知遇之恩,我感谢你全家的知遇之恩。但是事实上,我是不可能变成海藻的。就算我会被人包养,我一定会卷着那个男人的钱远走高飞或者跑到国外去找个靓仔结婚生子。反正,我是不会让一个人牵制我一生一世的。虽然我的心里在尖叫,我要个好男人。哈哈。我他么的是有多坏啊。
  
  最后,宋思明。哈哈,如果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个男人,我也会扑上去把。稳重又多金,幽默又不失性能力,哎哟喂,这种人一看就是做靠山的典型嘛。一不小心就给你一套房子,在一不小心就送你辆车子。还无比负责的强迫你去学车,真是一位有良心的老板啊。找了他,真的就是长期的稳定的优质的饭票啊。而且在怀了孩子之后直接给你500万啊。他NND,着职业二奶做的真是风生水起啊。
  
  感叹也够了,愤怒也够了。现在剩的,就是我今天的单词了。摊手。无奈。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13:15 , Processed in 0.0478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