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开半夏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后记我常想,现实会比较残酷还是小说比较残酷?小说可以改写,现实却不能重头再来。
  看过九九的匆匆,也看过九九的花夏。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前者更多的牵起了回忆,后者更多的聚焦了思考。
  两本书,两种书写风格。但人物刻画都很细腻丰富,场景一如在眼前。
  80后作者能写出如此书籍,应是同辈翘楚了!至少我这么认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喜欢的说喜欢的,不喜欢的就不要在这里说什么了。但是整体来说这本书还不是一无是处,只是觉得还欠火候,情节的腾转挪移,人物的命运发展都不够成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看着这本书时,我的心一直钝钝的疼,我想用力的呼吸,却觉得怎么也喘不上气来```为什么上帝如此不公?他们不过是两个为了幸福而努力挣扎的孩子!!
     我一直在想如果一开始叶向荣就没有错过如风``
     如果当初林善能够更加友善一些对待如画``
     如果那天如果并没有恰巧走出门外等如风归来``
     如果如风更够早点回来阻止一些悲剧的发生``
     如果阿福能够在最后找回一点点作为人的理智``
     如果那天如风所做的一些并没有被程豪看到``
     如果`````如果```
     可是没有如果``
     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的发生,最后的结局,迎接我们的,不过是一场盛大的死亡,在他们生如夏花的美好年代,却只花开半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花开半夏。
  在最美丽的时候凋零。
  对于承诺。
  不能乱给,叶向荣许下的那个承诺,他没有兑现,
  如果他回来了,如果他带走了魏什么。
  是不是就不会有如风如画。
  就不会有那花开半夏。
  成全是种尴尬的大度,没有谁愿意舍弃自己的幸福。然而一个人只能给一个人幸福,其它的则是不幸。
  那么多我爱你连起来说时,“你”和“我”之间,恰恰少了一个爱字。
  苏彤和陆元。
  他们是爱的干净爱的自然的,
  就像清澈的蓝天。
  他们是幸福的,他们可以爱的自然。
  正向生活中那些简单干净的人那样。
  如风如画,
  注定要漂泊。要离散。
  向他们的名字一样,
  看似美好却不过云烟,
  青春的残酷。生活的现实,让他们原本骄傲美丽的姿态垂败。
  近似疯狂,却那么自然,
  青春,年少。
  我们生如夏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位作家说:如果别人能写出我的故事,那我一定不会写这个故事。见证人之所以见证,是出于他的责无旁贷。见证意味着承担责任所带来的孤寂,承担孤寂所带来的责任。
  九夜茴有这样的责任,匆匆那年是一部关于年少学生的追思与回忆,花开半夏则是一部关于悲惨姐弟人生的描绘与反思。
  我是一个喜欢看悲剧小说的人,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有一些压抑和抑郁的人,匆匆那年的见证是我的幸运,因为匆匆的开头是一个很欣赏的回忆成长式的开头,虽然有心酸,但是知道这是年轻人成长的一部分,所以没那么痛楚。而花开半夏的见证,则另我又爱又恨,爱的是作者如此精密的叙事结构,恨的则是这一次相比匆匆多了很多心痛,甚至心情从匆匆时期的见证少年经历变为现在的哀叹少年命运。
  
  观察角度:少年的童年是什么?
  少年犯或者说成长阶段缺乏关爱的少年,谁在了解他们的人生?
  花开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在这里不想多说小说的剧情,那是已经存在的角度,而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要明白,在花开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寻找从全书观赏到赏评解脱后的遗忘视角。
  如风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人格是什么样的?
  
  人一出生最重要事情就是起名字,没有名字就是没有认可,没有归属。名字代表一个人的存在的标志。
  你的出生是有意义的,是别人期待的,但如风感到的或许只是为了出生而出生。
  名字就是人格之前的那一步,而人格就是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形成体。
  我猜他的父母肯定带有强烈的恨意。究竟他的父母有没有寻找过他呢?
  也许是受到惊吓,也许是产生了对世界的强烈的不信任感
  
  当小小的如风说:魏,魏什么。
  他的人生走向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要是之前的家庭对他的爱很深,他一定会记得自己的名字的,而没有记得,证明了他在那个家庭的存在感也很渺小,换个角度,如果在家里感受到了真挚的关爱,即使是离开了,或者是被拐走了,也一定记得自己的名字的。
  如果说在遇到如画之后,所谓亲生者的记忆已经模糊的话,那对于如风来说,这个世界只有他和如画两个人,这就是他唯一的情感认知,这是一种被隐藏的人格缺失,或者说人格缺陷。
  
  少年犯,或者从小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孩子,主要特征有四点
  羞辱:因为敏感,所以在意周边人的看法,在意自己存在的空间。
  忽略:亲人的关心,身边的人的关心,如果没有关心,那就是缺失的成长。
  哀伤:孤独感的侵蚀。
  口才:说话时的眼神,自卑感。
  
  少年犯或者说人格没有健全的少年,在他们犯罪前或者性格发展出现偏离之前,他们都是缺乏关爱的,注意,少年的童年并不只是他自己的责任,而是家长的责任,是环境造就他的成长。
  当少年内心的生存感和存在感是他心中的坐标时,被拐走之后,坐标就移动了,这种伤害是不会在表面显现的,但是内心中,或许本人也并未察觉内心最重要的部分已经空白了。
  
  如风的敏感肯定是超过花开的描述,比如黑暗的房间代表着人的内心,那里有着已经形成的情感,是所有人共同享有的。但是人心的变化,取决于你在哪里打开手电筒。如果我将光点移动一下,我就有可能变成你。在心理变化的过程中,人们不喜欢他们的手电筒打开的地方,想要自己去改变它的位置,但又没有勇气去移动他自己的光束。所以,他只好去买来更多的手电筒,并将每一个都打开……这便是脆弱的内心的的形成过程。因为他不敢主动改变,所以只能被动的改变。
  他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自己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如画基础上。这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当然,有人希望你活着,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人就算没有鞋子也活的下去
  因为本来就是光着脚出生的
  可是 抢别人的鞋子来取乐的人是最差劲的
  没必要为那种家伙而流泪
  
  性格缺失的少年,他们也是光着脚出生的。
  
  扯远了,说回小说本身吧,简单对几个人物做一下简单的评语
  如风:或许最后的结局有一些不完美,我所说的不完美是他没去陪自己最爱的姐姐,但是我支持九大的想法,如果真的是去了天堂,或许花就真的是全季盛开了,人生,就是有很多遗憾。,当然,他不会忘记那个给他全部大爱的姐姐。如果没有快乐回忆的话,以后只要制造就可以了,这样以后就会有回忆了,而且是快乐的回忆。
  
  如画:雨夜的痛楚,最后的抉择,不想多评价是因为我一想到她我就很难受,所以我对如画拒绝彻底的分析,她最经典的台词是:我原谅你,即使全世界都不原谅你,我也原谅你。
  是啊,也许那一枪之后如风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但是在另一个世界,向日葵花。一切都会很美好。
  
  叶向容:他对罪犯有强烈的使命感,我觉得这不只是责任,更多是他就是想抓住每一个坏人。我一直认为如果花开有续作的话,他和如风的某种特殊的联系可能进一步明朗化,当然,一千个人心中可能又一千个哈姆雷特。
  滨哥:帅气的卧底,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结局有些惨烈,但是我猜他不会后悔自己的正义。
  苏彤:很可爱,很现实,很冷静,我很喜欢她,如果能早一些遇到如风,或许她和他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秀秀:大多数人可能不喜欢这个角色,但对我来说,却是难以忘怀的一个人。可能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爱很欠缺的。那场大火里的两个人始终是一个没有完全公开的迷,我很想知道到底交流了什么。
  程豪:一个个性鲜明的走私集团大哥。一个很人性化的角色。他的前世或许也有不为人知的遭遇,这是我的感觉。
  
  好了,就说这些了,也许以后我还会写一些对花开的看法,但请允许我暂时写这么多。
  最后用一句话来祝福那些少年,那些年少。
  活着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再发生,因为我们在成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夏日如风 未必如画  
  
                                        沈妍琪
  
      诚如序中所说,读完了《花开夏半》,心中的许多东西都静静的淡去了,只是不停的徘徊着两个名字:夏如画,魏如风。
  
      不知作者在给这两个人物命名的时候,下笔有没有迟疑,因为在作者下笔的那一刻,这两个人物便被赋予了一种神韵。如风,如画,不知有没有深意的,两个名字都那么美。美好的婉转优柔,竟也一语成谶,期期艾艾缠绕了两人一生一世。
  
      夏如画。如画。她的人生本该是平整宣纸上的一幅锦绣画卷,但命运偏偏让她遇见了魏如风,她命中注定的,夏如画的那个魏如风。
  
      呵呵,这就是命运,早早便为他们写好了的,那样一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时,夏如画十二岁,奶奶为她带来了那个她纠结了一生的男孩。
  
      “你叫什么名字?”
  
      “魏……”
  
      “魏什么?”
  
      “不为什么……”
  
      ……
  
      “那就叫如风吧!魏如风!我叫夏如画,你听,很合适的!”
  
      孩童时的戏谑,她为他念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冥冥中的一切已然尘埃落定。注定是为了他,一生的漂泊如风。
  
      因而,夏日如风,未(魏)必如画。命运给他们写下的青春是不完整的,残破的,罪恶的,但世事最终还是公平的。给了他们一段最完整,纯粹的爱情。青春的花枝开满了他们的半个夏天,徒留了夏如画的半生枯萎,魏如风的半世飘零。但他们的爱却从未断绝。花开半夏,纯爱始然,他们经历了幸福的半个夏天,韶华胜极。
  
      可惜可叹,他们的爱与青春终于在那年夏天的一半时截然而止。开到荼靡花事了。
  
      其实,书里每个人的命运都紧紧系了这四个字:花开半夏。
  
      只不过,有些是关于青春,有些是关于爱与救赎。
  
      如风的半夏是与如画依偎的半夏,充满了鲜血与残酷,剩下的一半是神志不清的颠沛流离;
  
      如画的半夏是守护如风的半夏,涂抹了浓浓淡淡的泪,剩下的一半已经枯萎凋零,凝成墓碑上一个永恒的微笑;
  
      苏彤的半夏是等待爱情的半夏,隐藏了少女绯红的梦想,剩下的一半注定平凡一生;
  
      陆元的半夏是守护如花的半夏,充斥了爱与期待,剩下的一半纠缠于回忆,不得永恒释然;
  
      滨哥的半夏是隐姓埋名的半夏,刀头舔血的日子,剩下的一半飘零在风中;
  
      秀秀的半夏是执着的半夏,少年轻狂的追求,剩下的一半迷失,未绽放便凋零于火海;
  
      阿九的半夏是贪婪的半夏,贪欲促使,鬼迷心窍,剩下的一半已追不回;
  
      阿福的半夏是迷失的半夏,纵欲始然,成为一切的导火索,剩下的一半已然丢失。
  
      ……
  
      或许最完整的该是叶向荣吧,可是当他重遇魏如风的那一刻,忘记了曾经那雨中的温暖承诺时,他的半夏也走向遗失。
  
      在这样的青春里,谁对谁错早已经成了模糊的概念,我相信若一切可以重新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这样。
  
      花开半夏,毕竟有花开过。他们的青春,即使有罪恶,也与平常人一样,美丽。
  
      美丽得,如此盛大。是为他们如风却并不如画的青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未见如风,
  
  画心伤悲。
  
  亦既见止,
  
  亦既觏止,
  
  画心则夷。
  
  
  他们是没有血缘的姐弟    他们是相依为命的亲人    他们是深爱彼此的爱人
  
  相遇,所有的这一切,便从相遇时,开始……
  十三岁那年夏末的雨后,命运之轮让他们相遇。
  十七岁电闪雷鸣的雨夜,某件事某个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如风如画,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短暂而美好
  他们在奶奶死后,相依为命,虽然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钱,但他们的日子却是过的很快乐、很幸福。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而阴暗中的魔鬼却始终蠢蠢欲动。
  随着17岁那雨夜的发生的某件事,随着如风进入东歌帮着程豪做事,随着…… ……
  这一切的一切又在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时,悄悄的改变着,改变着他们曾经平静、快乐、幸福的小生活。
  曾经,他们一度以为自己可以逃离这里,这个带给他们太多痛苦的地方,
  然而,上帝却再一次与他们开玩笑……
  所有的幸福美好,都被刹那击碎。
  那场震惊的大爆炸,如风走了,如画精神彻底被摧毁了。
  从那之后,如画一直悲伤的、混沌的活着,活在如风如画曾经的过往中……
  唯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小段时间里,在看见如风时,是那么的清醒。
  “如风!魏如风!”如画凄厉的声音响彻在整个街道,当那个被呼唤的人终于回过头来时,如画露出了小女孩般的笑容。然而就在她要迈出一步时,那声枪响断了她的去路。
  
  本书让我感动的两个地方,
  一个就是如画被程豪一枪打死那儿。
  “她的脑侧汩汩地流出了血,顺着眼角的泪痣,一滴滴落在地上,犹如哭出的血泪,绽开了妖娆的花。”
  还有一处就是胡永滨——1149牺牲那儿
  一个卧底,一直隐瞒的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家人也必须隐瞒,也许一辈子都要这么做下去;也许一辈子永无堂堂正正穿上警服的日子;也许在下一秒就会暴露自己,丢掉自己的生命。
  胡永滨,好不容易在这个大案之后能去他姐姐墓前,让她看看他堂堂正正穿上警服的样子。
  然而,程豪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Linda拨开两旁的人,胡永滨开的那辆车出现在她眼前,车子就翻倒在了她门前的十字路口,隐隐有一股汽油味,破碎的车窗边她包好的那束菊花散落开来,白色的花瓣沾上了一丝血色……”
  
  程豪这个老狐狸,他的做事冷酷、缜密
  程豪说过,为了夏如画,如风什么事情都干。他说“这就是我为什么爱用这些小孩子,他们的目的单纯,优点和缺点一目了然,脑子里充满了幻想,谈恋爱情,贪恋虚荣,贪恋不属于他们的世界。尝到一点甜头就再也放不下了,凭着小聪明就以为什么都可以做到,而到最后,不过是在我手心里转了个圈。”
  
  
  那年,微风吹过,如风如画,相逢夏末。
  
  他们只是想要平静幸福的生活,为什么总是这样难。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所有的一切是否会不同今日。
  这只是一种最没有意义的假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冒雨去书店终于买回了《匆匆那年》的首版书和新上市的《花开半夏》。《匆匆那年》已然看过却没勇气轻易再翻看,而《花开半夏》自我知道是用《弟弟,再爱我一次》的人物关系承继写下来时就一直没勇气阅读。
  
  轻轻摩挲着书皮,我不忍翻阅,害怕《花开半夏》给我又一次的疼痛,记得初读完《弟弟,再爱我一次》时,我怅然许久,而很久后在小九的博客看到她为《弟弟,再爱我一次》续写的番外《某年某月,某时某人》,我终于释然,苏彤将自己在书中化身为如画去体验了生命中缺憾的至死不渝的爱终于获得生命残缺的完满。
  
  打开扉页,我开始了《花开半夏》的阅读,如同看《匆匆那年》一样,一口气读完了它,《花开半夏》诚然不同于《弟弟,再爱我一次》,尽管在看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弟弟,再爱我一次》中的各种画面,不断比对后,却发现它的确不似当年的那个短篇那般简单,《花开》一书已赋予更多意义与思考。
  
  且不说小九努力想呈现出的命运纠葛,也不说小九细心想表达的少年犯罪给我们的思考,更不用说小九对人生罪恶的探讨,单只说《花开》中的人物形象,已不似当年那个短篇那般单薄,尽管在看完整书后,我有着苛刻的挑剔认为小九对个别人的情节转承安排不尽合理,但不得不承认,在小九的精心刻画下,每一个人的形象都在《花开》的整个故事中饱满丰润了起来,小九让我看到了那些活生生的人在我面前演绎着这场血与泪铸就的故事。
  
  相对于《弟弟,再爱我一次》中那个一直混混气息少有露面却突然冒出来的卧底滨仔,《花开》中那个在地下旅馆对叶向荣比着“我也是警察”的口型的1149代号的胡永滨,小九对这个人物赋予了更详尽的描写,在这个卧底的故事里,也有着难以描绘的辛酸与过往,那个临死还高兴的说出“小滨,真好,你是警察”的姐姐令我们都不得不动容,也许也正是因有着这样一段过往才令他不自觉的想帮助如风如画,只可惜他没能保护起如画,可惜如画没敢信任他,可惜程豪的心机深沉与阿九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一切如风如画命运回璇的可能。1149的那枚沉甸甸的警徽盛载了太多的血雨腥风与生死相搏,我又想起了《无间道》里梁朝伟在天台上笑着说出的那句话“对不起,我是警察。”我也真诚的想叫一句,滨哥。
  
  在《花开》的开篇,小九就埋下了伏笔,叶向荣对幼年如风的允诺失信使得后来的如风失去了信任别人的能力,使得如风不得不独自承担起苦痛的命运一再挣扎。而小九对童年如画开朗快乐的着力描写更是呈现出了17岁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给如画的人生带来的转变之大。
  
  《花开》中林姗带着恶毒的刺深深刺伤了如画内心的隐痛,在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如风如画都有了内心的秘密,都学会了隐藏内心的苦痛,他们就这样用笑容隔开了心灵的距离,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就开始转过身不再有勇气面对彼此内心的真挚,怀着疼惜对方的疼痛背对着渐渐走远,而正是这些青春埋下的苦果一步步铸就如画个性的转变,造就了他们悲苦的命运格局。
  
  在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来临的时候,如画受到的伤害令如风失了理智,在《花开》一文中,小九对情节的安排确实考虑的成熟许多,没错,在《弟弟》中那个听了黄毛的话就跑来替阿福出头的程老大是不符合一个这样心机深沉的角色的,而在《花开》中安排的码头那一场才是合乎情理的,只有这样的程豪才是真正的程豪应该有的戏份。但令我不解的是,《花开》中对程豪后来的安排却不尽合理,至少在我认为如此,西街大火后程豪失去了财富帝国失去了女儿,他没有理由一定要带走阿九,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劫走如画,至少在《花开》一书中并未表现出如《弟弟》书中程豪对如画的迷恋和占有欲,而在这样逃亡的情况下,程豪又何至于带着那么多LSD,更不可思议的是,既是折磨如画又何必浪费他视为赚钱之源的LSD给如画?我,无法理解。
  
  关于如风如画,想说的太多太多,却觉得语言如此苍白无力难以描述,相比《弟弟》,总觉得《花开》中,如风如画的刹那幸福更短暂了一些,我是多么希望他们就此逃走,尽管我知道程豪不会放过他们,我是多么希望滨哥选的替罪羊是阿九而不是如风,我是多么希望在最后的那一刻,叶向荣的枪快过程豪救下如画,我是多么希望如画在最后一刻抓住了如风的衣角让叶向荣看到如风,我是多么希望他们可以从此生死相依不再分离,我是多么希望如果一切的一切注定悲剧就让如风死在那场大火里……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人生总有那么多苦痛令我们难以如愿。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记那一二如意之事便可,然而又如何能轻言忘却?
  
  苏彤的爱情灼热而迅猛,她是明亮而聪慧的女孩,然而诚如如画所说,她,无力承负如风的过往与未来。苏彤是青春里最易见的明媚风景,这样的女孩爱了便爱了,勇敢进取,聪明慧黠,然而饶是苏彤读懂了如风眼中的痛而想要怜惜他的那一颗心却支撑不起如风苦痛的命运与艰辛的未来,她可以给如风一个快乐的现在,却给不起如风未来承载不了现实的指摘试探,她要的是如风在的快乐,如风要的却是与如画一生相依,哪怕只是姐弟!苏彤给如风的提拉米苏终是没能带走如风……
  
  相比起来,程秀秀的咄咄逼人似乎更令如风困扰,一边要保护如画不被伤害,一边又不忍伤秀秀太多,如风的冷漠是伤害,但谁能说多情不是伤害,如风的不接受就是对秀秀最好的保护,秀秀与如风注定不能同程,如风要不起,更要不得。秀秀敢爱敢恨敢为他拔枪却在听闻如风答应叶向荣指证程豪后就毅然开枪,她爱如风,所以更不能原谅如风毁灭她的父亲。这是一个血性的女孩,更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女孩,一样是难以承载命运的转盘对她无情的玩弄早早离开了这个她又爱又恨的世界……
  
  《弟弟》一文中的元燮这个角色到《花开》变做了六块钱——陆元。然而未变的却是他依旧得不到如画垂青。
  
  在如画对陆元讲述她和如风的过往的那个傍晚,陆元自以为自己的劝解可以宽慰如画内疚的心,却不知自己句句都像魔咒般一早预解了这结局。
  
  “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你们的感情也不比任何一对姐弟差,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牵绊!”
  
  “世界会慢慢改变,总有一天你们不再只有彼此。”
  
  “会分离开来……”
  
  这些字字句句一定都在如画的心灵敲出细碎的裂痕,只是她无法言说,陆元更是无法懂得。
  
  如画为如风愿意放下一切去逃亡,如画清晰如风曾经的命理并彼此相伴,如画鼓起了勇气去承载如风的后来决心一生相依。这些,苏彤做不到。
  
  如风为如画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压,如风为如画将菜刀砍向了阿福,如风为如画忍着伤血肉模糊只想陪她到最后,如风为如画太多次生死一线直到那场大火醒来后却也只记得如画。如风做了太多太多,陆元无法做到。
  
  但似乎人们总是在说,只有爱情是不够的,很多事情没的选择。是的,从一开始,如风如画就没有了选择。所以,他们只能花开半夏。
  
  全书最令我最惊心动魄的不是如画17岁的那个夜晚,不是如风举刀砍向阿福的瞬间,不是如风如画逃跑未遂如风被带走后两人通话时关切与爱恋背后如风绝望而悲伤的泣不成声,不是西街吞噬一切罪恶的大火,不是如画满墙刻骨回忆凌乱重复的字迹,更不是如画最后抓不到如风就倒下时蝴蝶般决绝的凄美,而是在如风出院的那天,那个如画对如风说爱的雨夜,在那场电闪雷鸣中,如风霸道的吻贪婪的爱。
  
  那一晚,如画说“如风,咱们逃吧。”
  
  如风说“好。”
  
  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却最是惊心动魄,多少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也比不了这两句话的坚定,比不了如风那声“好”的执着。只这两句话,就道尽了两人的生死相依,一生相许。
  
  若故事只是停留在这里,那该多好,但故事却只能被时间推动着继续发展,那么,就请让我把回忆结束在这里,尽管苏彤说,圆满这两个字,奢侈的可笑。但还是请让我将回忆停在这里,把最美的印在记忆里,在我心里,就让如风如画到这里就好了。
  
  PS:全文中,如风如画两个人的名字间我都没有用一个顿号将这两个名字相隔,只因我是那么不舍,不舍让他们再被隔开,就让我这样不合语法的将他们的名字并列在一起吧,让他们在我的心里,在我的回忆中,他们终于可以站在一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花开半夏》。
  内心中有點兒压抑。
  如果说《匆匆那年》是在看自己的故事,那《花开半夏》真的是在看一部小说了。
  因爲我们有多少人能遇到那样的经历呢?
  起初看时。
  觉得有点像在看《无间道》的文字篇。
  不过看到后面。
  我看到魏如画和魏如风歇斯底里的爱、看到了苏彤和陆元不舍的情、看到叶向荣的后悔、、、、
  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
  《花开半夏》。
  是啊。
  生如夏花,他们之花开半夏。
  
  《花开半夏》中我很喜欢的句子:
  1、即使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即使重新选择一百次,也许他们还是会期待,在12岁那年的一场相遇。
  2、人生也不一定只如初见,不想失去就只能忍耐。
  3、挑拣一件晋升最想做的事,执着的做下去,其实很容易。
  4、人活一世,做不尽的事太多太多。
  5、爱情无需解释一锤定音的。
  6、其实“对不起”和“我爱你”是一样的沉重,说“对不起”的那一个不一定不伤心,因为每一个“对不起”都辜负了一个良心用苦。
  7、这么多个“我爱你”连起来说时,“你”和“我”之间,恰恰少了一个爱字。
  8、成全是种尴尬的大度,没有谁愿意舍弃自己的幸福。(我最喜欢的一句)
  9、圆满这两个字,奢侈的可笑。
  10、他们总是做我意料之外的事情,间接让我的人生不圆满。而这个过程中,几乎消耗了我生命大半的喜怒哀乐。
  11、爱情和死亡,这两个字眼之间。距离是多么的远,又是多么的近!
  12、我与他之间永远只差了那么一点,伸出手,却抓不住。
  13、即使他们从我的世界彻底消失了,我还是可以有模有样的活的好好的。
  14、总有一些人,携着宿命与机缘,不经意的走到你身边,说几句话,做几件事,然后就改变你的一生...
  15、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快乐永远比悲伤快一点点,但是为了那余下的二一,我欣慰自己活过...
  16、爱他不是件难事,但再爱也要一起过日子才行。
  17、爱一个人就要把他整个的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不管好的坏的都要接纳,而这个过程可不只是美好,很可能痛苦万分。
  18、无论多么纯美的爱情,也禁不起罪恶的荼毒。
  19、某日某时,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能回头。
  20、可能从相遇起,他们稚嫩的指尖就被红线牵住,这条线注定了他们一生的爱与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10-23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花开半夏
  一场九死一生的洗礼……
  
  第一次捧着一本小说看到忘记时间,直到华灯初裳才想起是该回家了
  第一次半倚在书架旁边,紧握着那本《花开半夏》读到手臂抽筋
  第一次钟情于一场缠绵的爱恨情仇,潸然落泪却忘记自己身在人群中
  于是买下了它,买下了如风和如画的一生,买下了那些痛疮的年月
  买下了那些无论是赢是输,都注定悲哀的人类
  
  在《花开半夏》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零散的小人物
  无论是代表着正义的刑警还是拥有着混沌人生的边缘人类
  甚至是路人,都莫名的携带着一种悲哀
  原本的正义与邪恶
  原本的黑与白
  原本的对与错
  当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都变得那么模糊,甚至不在重要
  
  因为书的封面是干净的白色,所以挑选的时候只记得封面一定要干净
  但回到家后才发现,书的右下半边剪切的时候有些走样
  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令人遗憾的美丽
  也许这正恰巧契合了小说的初衷
  世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美好的背面永远会泛着瑕疵
  就像书中所说“圆满这两个字奢侈的可笑”
  于是这本带着瑕疵的《花开半夏》就这样沉甸甸的陷入了我的人生
  随同如风和如画那烈火一般的坚贞爱情
  随同陆元和苏彤的执着
  随同程秀秀那义无反顾的爱与恨
  随同1149与他那些错位的身份和情感
  随同叶向荣的无悔与愧疚
  随同海平市的繁华与罪恶
  随同那些生与死的悲哀,一起沉淀在我的生命里
  
  真心的向朋友们推荐这本《花开半夏》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和我一起分享那一份独特的情感
  分享那一种挚爱、贪婪、正义、邪恶、茫然又无助的情感……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00:10 , Processed in 0.0488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