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道说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座城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韩寒的作品只看过《三重门》,所以是不是《一座城池》是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不知道,但作者自己觉得最喜欢,那就够了。我个人感觉《城池》比《三重门》还是成熟很多的,至少笔锋更加犀利,玩弄起文字来也更加顺畅,而且更贴近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现代人的扭曲的生活。          看看韩寒的书让我想起另一位80后的少年作家郭敬明,只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记得《幻城》是看没看完了。还记得那会全班女生传阅《梦里》,因为个个都说熬夜看到三四点,抵不住诱惑也千辛万苦借来看,因为想尝尝彻夜读小说的滋味,所以尽管有很多时间,还是非得在一个晚上看完才睡。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口口声声说活在自己的世界,可是影响我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她们都说看得泪流满面,用掉好几包面纸,搞得几天眼睛浮肿,这点我倒真还学不来。觉得他笔下的故事比韩叙述的小人物的故事要惨烈很多,可是仅此而已,讲述很惨烈的故事并不就是显得青春很残酷,而叙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许就是我们每天发生的故事,也许平淡无奇,但是犀利的笔锋写出来的就能让人赤裸裸地看见生活的残酷。一句话,故事的残酷没有文字的残酷来得直击人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韩寒的书
  
  06年出版的
  
  扉页上写着:
  
  购于07.03.02,瀚文书店
  
  
  
  几天前收拾房间
  
  在一堆旮旯里找到的
  
  买了2年多了
  
  居然今天才看完
  
  一气呵成
  
  
  
  很喜欢封面的设计
  
  设计者署名:80零。小贾
  
  我在想
  
  应该是80后的某位姓贾的同仁?
  
  嗯
  
  很有味道的设计
  
  将来我出书了
  
  也让他设计来着
  
  哈哈
  
  
  
  韩寒
  
  自从《三重门》后
  
  名声大震
  
  他是遇上好时机了
  
  
  
  网络发达
  
  头脑也渐趋发达的今日
  
  写好书的人多了去了
  
  
  
  只是
  
  物以稀为贵
  
  所以
  
  韩寒那时才会火
  
  
  
  但
  
  无可否认的
  
  他的字
  
  曾经带给我新奇的感觉
  
  
  
  犀利
  
  幽默
  
  讽刺
  
  等等
  
  
  
  一座城池
  
  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
  
  自己幻想中的城池
  
  
  
  我也有那么一座城池
  
  里面盛着的
  
  是
  
  亲情
  
  友情
  
  爱情
  
  
  
  心灵的国度
  
  
  
  然而
  
  可悲的是
  
  除了看的时候爆笑
  
  我竟然不知道
  
  韩寒要表达的是什么
  
  直到结尾
  
  我仍然不知所云
  
  
  
  难道
  
  是我修炼还不够?
  
  
  
  maybe......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无法给出评价,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都无法定位。
  还行,于是给出个最模糊选项。
  
  一座城池,整本书写到很多个地点。重庆饭馆,救死扶伤的医院,火灾现场,蹩脚酒吧,某工业大学(我甚至不知道他何故定在工业大学)。等等。
  
  看着看着想起卡夫卡的《城堡》,不过韩寒的笔力还是幼稚了些,那些怪诞笨拙和拼凑。
  
  舍友说,看了不到二十页,还是合起来吧,不想看到太现实的现实或者勾起对现实的正视。
  
  混混沌沌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下去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就像生育,很不容易。同时生活又是喜剧,处处充满了乐趣。一座城池,一路飞驰。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方式。  文章写的很随意,没有主线,却环环相扣,逗人发笑的同时,又引人沉思。  三个人的混沌生活,租房子睡觉看电视,没有目标没有钱,不去想未来也不问从前。无所事事,却总想干一番大事。  或许,这就是生活。未来,只是尚未到来。而我们要做的,也只是等待。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急不来,也回不去。人生的最后,没有结果,有的,只是被结果。每个人的最后,只有死路一条。而去死的路,却可以有很多条。你选择不了你的生死,但你可以选你的路。不同的生活,便是那不同的路。而韩寒要写的,或许也只是一种生活,一条坚持自我的路。  -  看完这书,才发现。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原来很多事情,可以这样理解。  你猜不透文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像你猜不透韩寒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文中的生活如此艰辛,文中的“我们”却如此开心。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看法便有了不一样的心情。就像文中的主人公,可以没有女人没有钱,但只要还活着,就等于拥有一切。  很多东西,只是看法不同。就像上帝站着就是God,上帝倒着就是Dog。上帝与狗,也只是位置不同。  一座城池。  写的却并非只是一座。  火车站老板的蛮横,长江旅馆大妈与酒店的抗挣,杂货铺围观火灾的人群,重庆饭店,大荣公寓,那绕不出去的森林与围墙,还有那反复却不得解的古怪梦境。这些的这些,看似那样的稀奇,想想却又是那样的实际。  阿雄,健叔,永久妹妹...文中的某个人似乎并不只是某个人,更是某类人。笑过之后,总能从中看到很多社会的影子。  文章的最后,城市因为一场大爆炸而陷入了混乱。大家并没有去救人于水火,却纷纷乘火打劫。大家似乎并不关心炸掉了什么,而只在乎自己抢到了什么。人们跑的跑,抢的抢,自顾自。  虽有些夸张,却更显讽刺。  一座城池,一段故事。而城市再好,也只在尘世。那里出了乱,可以来这里。可人心出了乱,心又该去哪里?  又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描述的生活。看似井井有条,却悬于荒乱之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一座城池》继《长安乱》的大卖之后,少了古香。并且恶搞的精神更加透彻。故事显得有点后现代。至少在捋顺条理的时候发现很难理顺。发生了很多热闹的事,失火,爆炸,飞机失事,人心丧狂,好多小事只要被闲的无聊的大众参与进来,都能酿成大事。而所谓的社会隐患,其实只不过是人心所致。比如王朝的灭亡,我们责怪在祸水身上。里头的“我”是一个并不有为的普通人,结识了被迫颓废的健叔,因为一场无奈的事故双双逃跑,又结识了自愿颓废的王超。三个颓废的人演绎着看破世态炎凉的荒诞故事。因为荒诞,所以有很多穿越,不管得到什么,“我”总带着不安全感。到了冬天只不断添加短袖御寒。看一些大小热闹,压抑回忆,而努力深沉。
  “我”的回忆里有一个叫C的姑娘,她单纯得让所有在她身边的人都能快乐。可是这个姑娘现在只能在回忆里。因为人长大以后就不再单纯。而行乐的方式也得变换。健叔和王超都各自的YY里取乐。而“我”时常出现错觉,在别人的快乐之外,稍微清醒,曾经发现了一面墙,后来又消失了。“我”找不到真实的方向。
  里头的艺术家和只爱艺术家的凤凰妹妹是亮点。一个很正经地做匪夷所思的事,一个很认真地那个爱匪夷所思的人。在正常人眼里,这一对怀惴纯真的神雕侠侣不但是嘲笑的对象,更是鄙薄的对象。而这些正常人,在大火里叫好,在大爆炸里疯抢,理直气壮地贯彻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古训。人人有理,却彼此失真。
  “我”在这座城里,一面拼命看不起纯真的C,一面又沉迷于纯真的回忆,极力压抑,但是总解脱不开对美好的向往。城墙透明,只能把回忆当成向往,或者抹灭回忆。这里有一个关于时间轴的概念。“我”和健叔因为一场无辜的群殴而逃逸,当时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爆炸。故事到最后,也是发生了爆炸。时间在反复,文里也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对于“我”来说,一段经历可能只是一刹那,他进入一个城,关闭自己,时常梦到城外的事,急促地回忆。爆炸是个开始,可是小说就此结束。韩寒的小说基本上没有正常的结尾,最后他感到的只是一丝温暖。这丝温暖能把带到哪里无从得知,只是凤凰妹妹和C在这一刻统一了起来。
  一场爆炸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开始和结束之间,就像C和凤凰妹妹的分离和统一,如果按照最后那队军人的行进方向,势必走回爆炸的现场,而相反,则可以逃远。
  回不去的,因为正是从那里逃出来,逃走,则会逃到最初的开始,正如大爆炸发生的那一刻。如果C不走向世俗,则会像凤凰妹妹那样喜欢艺术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韩寒80后文学领袖扛鼎之作。无论韩寒自己,和那些天天情啊爱的小P孩认为如何,一座城池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都应该是肯定的。   魔幻的写实,尖锐的讽刺,超越天才的空间想象力,充满魔力的叙事魅力。   这部小说具有一切优秀小说所必须有的特征。   中国文坛30年,有一韩寒足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幽默着忧伤的小说,同时也让我知道了现实就是荒谬的,一切完美和太平盛世都是人为的粉饰出来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说这本书是小说,觉得也不能算,小说的主题不明显,通本读完还是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或者什么样的内容。可能想写的东西太多了,导致了小说变得很杂。
  喜欢的是故事里的某些章节,很幽默,读了多次还是让我开怀一笑。
  所以还是推荐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就是很喜欢读韩寒的书,有很多的觉悟在里面。最喜欢的是长安乱,其次是这本一座城池。来到葫芦岛上学后我发现原来这座城池就是葫芦岛-。-虽说没有上海的冷漠锋利,但这种典型的中国落后地区小市民聚集地,环境污染首当其冲的城市与书中的城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希望韩寒能写出更好的书,希望这样的城池只有一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一座城池》的结尾处看得我昏天黑地的,脑子始终沉浸在我所在的城市也发生了爆炸的幻想中,可窗外那个阳光明媚呦。所以我便自以为是的开始意味了,想想这个现状,还能怎样?
  
  市政府突然爆炸了,城市混乱了,不就是说现有的一切规则已不复存在,过了今晚一切将重新开始。因为社会就是一个新的秩序的开始,那不正是一个个将入或刚入社会的人要面对的么,对于每个成长的人来说都显得太突然,但却要马上被动的做出选择,而去向就是哥仨的三例:
  王超跑向了市政府,因为他爹就是公安局长,他必定会依靠关系走自己的路。
  健叔跑向了阿雄,因为他是创业青年,他那坎坷的命运意味着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走自己的路。
  我先以为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所以去了市中心,而那里的人已经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这并不适合自己,所以就离开了大多数人,跑向了无人的地方。我总去的那片树林,说明我一直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中,我想起了C说明我还是向往单纯的美好,最后和偶然遇见的“永久妹妹”走到了一起,说明我选择了随遇而安的路。
  一个看似不羁的故事,却太让人回味了,那辆桑塔纳,楼下的小卖铺都指涉了生活的依靠,当依靠都不存在时,就只能做出选择了。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21:33 , Processed in 0.0465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